导读:本文包含了介子介子相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手征夸克模型,共振群方法,束缚能,散射相移
介子介子相互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权[1](2018)在《重子Σ与重味介子D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了解重子共振态的结构和动力来源一直是强子物理世界里的一个热点话题。从夸克层次上利用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扩展手征SU(3)夸克模型研究低能重子-介子的相互作用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本文利用这两个模型(叁组参数)采用共振群的方法对重子Σ与含重味介子D的相互作用进行动力学研究,包括14组可能量子数的Σ~*D、Σ~*D~*和ΣD、ΣD~*系统。首先,对不同的自旋和同位旋八种组合下的Σ~*D和Σ~*D~*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所有系统内部中程相互作用表现为吸引力,该引力主要来自于σ介子的交换。通过求解共振群束缚态方程,我们得到6个束缚态。当同位旋I=1/2时在手征SU(3)夸克模型(参数I)中,系统(Σ~*D)_(3/2)能形成弱束缚态,相应的束缚能为-2.59 MeV;当I=1/2时(Σ~*D~*)_(5/2)在两个模型的叁组参数下都可以形成束缚态,相应束缚能分别为-8.85 MeV、-5.11 MeV和-10.62 MeV;I=3/2时(Σ~*D~*)_(1/2)在扩展手征SU(3)夸克模型(参数II和III)的两组参数下都可以形成束缚态,相应束缚能分别为-2.14 MeV和-1.39 MeV。同时,我们对系统的S、P、D波散射相移和系统的总截面以及S、P、D分波截面对总截面的贡献进行研究分析,发现S波散射相移在中低能区的结果与系统内部中长程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定性一致,P波散射相移提供较弱的引力,而D波基本没有相互作用;S波截面对总截面的贡献是主要的,P波贡献较小,D波几乎没有贡献。其次,对不同的自旋和同位旋六种组合下的ΣD和ΣD~*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研究表明:ΣD和ΣD~*系统内部中程也表现为引力作用,内部引力作用主要来自于σ介子的交换,并且在两个模型中引力作用普遍要比Σ~*D和Σ~*D~*系统的引力要小,相应地,我们得到的4个束缚态的束缚能也稍小。I=1/2时,在手征SU(3)夸克模型中,系统(ΣD)_(1/2)和(ΣD~*)_(3/2)都可以形成束缚态,相应的束缚能分别为-2.48 Me V和-2.03 MeV;I=3/2时,(ΣD~*)_(1/2)在模型参数I和III中能够形成束缚态,相应的束缚能值分别为-6.5 MeV和-1.51 MeV。此外,我们还对系统的S、P、D分波散射相移和系统的总截面以及S、P、D分波截面对总截面的贡献进行研究,其S分波散射相移在中低能区的结果与系统内部中长程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定性一致。扩展手征SU(3)夸克模型的结果表明,P波散射相移提供较弱的引力,而D波基本没有相互作用;S波截面对总截面的贡献是主要的,P波贡献较小,D波几乎没有贡献。但是,手征SU(3)夸克模型给出P波、D波的散射相移及相应的散射截面与我们预期的结果不同,需要后续工作的进一步确认。(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8-04-25)
王波[2](2018)在《重夸克偶素的强跃迁和重味介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对撞机实验能量及精度的不断提升,已有越来越多的新粒子被人们发现。这包括目前了解仍不透彻的X,Y,Z等一系列新强子态,还包括大量近阈的普通强子。这些近阈普通强子的衰变性质与远离阈值的粒子有很大的差别。例如,对于在阈值以上的高激发态重夸克偶素(粲偶素和底偶素)而言,它们跃迁衰变的分支比和ππ不变质量谱就很反常。虽然QCD多极展开在描述低激发态重夸克偶素的强跃迁时非常成功,但到高激发态,QCD多极展开便显得无能为力。在传统理论框架下无法解释的新现象促使我们运用新的机制来理解这些异常的实验信息。在本论文中,我们先研究了D波粲偶素X(3823)→J/ψπ+π-的跃迁。我们发现理论预言的π+π-的不变质量谱在低能部分与实验数据不符,考虑到X(3823)的质量靠近DD*的阈值,所以在该过程中我们又加入了耦合道效应。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耦合道效应的贡献与QCD多极展开的贡献在同一量级,且考虑了耦合道效应后的π+π-的不变质量谱能更好地描述实验信息。紧接着,我们又研究了高激发态底偶素T(5S)→Υ(13D)的跃迁。我们先用QCD多极展开对该过程的跃迁分支比做了计算,发现B[Υ(5S)→Υ(13D1)η](?)4.7×10-6,B[Υ(5S)→Υ(13D2)η](?)8.4 × 10-6,B[T(5S)→T(13D3)η]= 0。我们进一步计算了强子圈的贡献后发现B[T(5S)→Υ(5S)η](?)(0.5~5.1)× 10-3,B[T(5S)→Υ(5S)η](?)(0.7~7.5)× 10-3,B[T(5S)→Υ(13D3)η](?)(0.9~9.6)× 10-4。也就是说强子圈的贡献在该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018年的Belle实验证实了我们的预言。此外,我们也用手征有效场论的方法将BB,BB*和B*B*系统的有效势计算到了单圈,发现I(JP)= 0(1+)的BB*和B*B*系统的有效势是吸引的。解薛定谔方程后得到这两个道的束缚能分别为△EBB*=-18-31.5+17.6MeV和△EB*B*=-99-87.9+73.2MeV。该研究不仅可以为未来实验上寻找含有双底夸克的奇特分子态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且对以后格点QCD计算B(*)B(*)系统的有效势以及手征外推都很有帮助。(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3-01)
汪晓菲[3](2017)在《重味介子—重子(介子)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扩展手征SU(3)夸克模型下,采用共振群方法,研究了一些所有可能量子数的重味介子-重子(介子)相互作用的性质。首先,本文对不同量子数的NDs(*)、NBs(*)、△Ds(*)和ABs(*)系统进行了理论计算,数值结果表明,所有系统内部相互作用都是弱吸引的,这种吸引力主要是由轻夸克间σ介子交换提供的;除了△Bs(*),其它系统内部相互作用在两种模型中行为相差不多,只是扩展手征SU(3)夸克模型中引力稍大,尤其是参数Ⅱ给出的引力相对最强。[ABs*]3/2系统在两种模型中的引力亦基本相同,只是中长程部分参数Ⅱ的引力稍强一点,而[ABs]3/2和[ABs*]5/2系统,由于扩展手征SU(3)夸克模型中矢量介子K*在短程作用区域提供了弱斥力,致使参数I给出的短程吸引力略强于参数Ⅱ和Ⅲ。进一步求解束缚态的共振群方程发现,核子N或重子△与重味介子Ds(*)和Bs(*)之间的吸引力不足以形成相应的束缚态。同时,所有系统的S波的散射相移符号均为正,呈现引力作用;除了[△Bs]3/2和[ABs*]5/2系统在高能(短程)区参数I的相移幅度略高,即引力稍大外,其它系统都是参数Ⅱ的相移幅度略大,这一结论与前面系统内部相互作用分析的结果一致。所有P波散射相移均分布在零附近,有吸引的趋势;D波的贡献很小,几乎没有作用。其次,我们将同样的研究延伸到有反介子参与的相互作用,即不同量子数的N(?)s(*)、N(?)s(*)、△(?)s(*)和△(?)s(*)系统,理论结果显示,所有系统表现出的均是引力作用。[N(?)s]1/2和[N(?)s*]1/2系统在短程区域,参数Ⅱ和Ⅲ中由于矢量介子K*提供的斥力作用而使其引力弱于参数Ⅰ;而在中长程区域,由于扩展手征SU(3)夸克模型中σ介子提供的引力稍强,故参数Ⅱ和Ⅲ的引力要大于参数Ⅰ。[N(?)s*]3/2系统短程区域参数Ⅰ和参数Ⅲ的结果相差不太多。整体上看,参数Ⅱ给出的引力稍强。N(?)s(*)系统内部相互作用与N(?)s(*)相似;△(?)s(*)和△(?)s(*)系统亦分别与ADs(*)和ABs(*)系统类似。进一步求解束缚态方程发现,核子N或重子△与重味反介子(?)s(*)、(?)s(*)均无法形成束缚态。同时,我们的研究还发现每个系统S波散射相移给出的信息与相应的相互作用分析结论定性一致;P波和D波散射相移趋于零,几乎没有作用。最后,在相同的两个模型叁组参数下,采用共振群的方法研究了同位旋为I=0或I=1时,不同自旋的重味介子D-介子K间的相互作用。介子D(D*)与介子K(K*)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中低能(中长程)区是吸引力,并且吸引力主要来源于轻夸克间σ介子的交换。在同位旋I=0时,[DK]s=0、[D*K]s=1、[DK]s=0和[D*K*]s=1四个系统在扩展手征SU(3)夸克模型中,由于矢量介子提供较强的斥力作用,使得参数Ⅱ、Ⅲ中的引力要弱于参数I;而[D*K*]s=2系统在短程均呈弱斥力作用,但由于参数Ⅱ、Ⅲ中矢量介子ρ和ω提供弱吸引力,致使参数I给出的排斥力略大于参数Ⅱ和Ⅲ。在同位旋I=1时,各种自旋量子数的DK系统在叁组参数中的内部有效相互作用均为吸引力,并且参数Ⅱ、Ⅲ中的引力高于参数I中的,尤其是参数Ⅱ给出的吸引力最大。整体来看,同位旋为I=1的系统内部的引力作用要强于同位旋为I=0的系统。各种量子数的DK和DK系统内部均为吸引力,其中比较特殊的是同位旋为I=1的[(?)K]s=0,由于矢量介子ρ和ω提供弱斥力,该系统在扩展手征SU(3)夸克模型中的引力要弱于手征SU(3)夸克模型给出的引力;而其它系统是扩展手征SU(3)夸克模型中的引力更大,并且在参数中的吸引力最强。进一步采用共振群的方法求这些系统的束缚能,其结果表明重味介子D-介子K之间的吸引力不足以形成相应的束缚态,这一结论与其他研究方法所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我们还对系统的S、P和D波的散射相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S波散射相移给出的信息与前面内部相互作用分析结果一致;P波散射相移分布在零附近,有弱吸引的趋势;D波散射相移趋于零,几乎没有贡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7-04-25)
杨丹[4](2016)在《核子与含单个重味夸克非奇异介子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扩展手征SU(3)夸克模型模型能合理地解释轻强子物理,本文将这两个模型应用到重味领域,采用共振群方法初步研究了核子与含单个重味夸克非奇异介子的相互作用。首先,研究了处在不同自旋、同位旋下S波N-D和N-D*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N与D(D*)之间是引力作用,主要来自轻夸克之间σ介子的交换,且扩展手征SU(3)夸克模型中的引力作用均要大于手征SU(3)夸克模型。又经求解共振群束缚态方程,发现ND、 ND*系统均可形成束缚态,除了手征SU(3)夸克模型中同位旋为O的(ND)J=1/2和(ND*)J=3/2及同位旋为1的(ND*)J=1/2叁种情况。同时,我们研究了相应的S、P和D分波的散射相移,发现S波散射相移提供的信息与前面相互作用和束缚态的结论定性一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扩展手征SU(3)夸克模型下,同位旋为O的(ND)J=1/2和(ND*)J=3/2束缚态分别与实验上观测到的Σc(2800)和Αc(2940)+相符。也就是说,在我们目前的研究中,共振态Σc(2800)和Αc(2940)+可以分别解释为同位旋为0,自旋为1/2的ND和3/2的ND*分子态,这一点与其他理论方法给出的结论一致。然后,利用同样的模型与方法研究了NB和NB*系统,包括相互作用、束缚态和散射态问题。结果表明其内部相互作用也是吸引的,且引力也主要是由轻夸克间σ介子交换所提供。该引力能够形成束缚态,除了手征SU(3)夸克模型下同位旋为0的(NB*)J=3/2和同位旋为1的(NB*)J=1/2,而且与ND和ND*系统相比,该系统的束缚能在数值上高出约0~15 MeV。各分波散射相移曲线变化趋势分别与对应的ND、 ND*类似,只不过相移的幅度略高,说明其相互作用引力略大。最后,又分别对系统N(?)和N(?)*、N(?)和N(?)*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经计算得到N(?)((?)*)、N(?)((?)*)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基本上是排斥的,均无法形成稳定的束缚态。S分波散射相移呈现的也是排斥力,P和D分波基本没有作用。其中,我们得到的N(?)的S分波散射相移与某些理论方法给出的结果定性一致。(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6-05-05)
严雨亭[5](2016)在《在组分夸克模型下研究核子N与D介子间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夸克的层次上探究介子和核子间的相互作用是强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量子色动力学则是目前大家公认的探究强相互作用体系的基础理论。跟据QCD(量子色动力学)之渐近自由之特征,处理高能区域的夸克-胶子体系问题,可采用微扰方法(对耦合常数进行微扰展开)来进行精确地求解。但因为色相互作用方面之耦合强度随着能量减小而增大,处于中低能区的体系,手征对称性破缺与色禁闭起着主要的作用,从而微扰法不再适用,然而自然界之中的稳定存在着的强子大多都在此区域内,从而使得大家在探究低能区强子之性质、强子间的相互作用、多夸克态的时候,得使用非微扰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建立有着QCD基础的唯象学模型。目前,除了尝试从第一性原理研究夸克体系的格点规范理论之外,知名的QCD唯象学模型有:组分夸克模型、MIT口袋模型、flux-tube色流管模型、QCD求和规则等等。这些模型的正确性则取决于实验检验,而强子结构和它们间的相互作用是用于检验那些模型的理想的场所。在所有的模型当中被应用最为广泛并且使用得最方便的夸克模型是组分夸克模型,而组分夸克模型当中的典型之代表则是手征夸克模型(ChQM)。手征夸克模型通过在夸克层次引入手征对称性。并且还考虑了手征对称性的自发破缺之机制,不仅使流夸克获得质量,而且引入了夸克和手征场的耦合,对于两味夸克体系,得到了手征SU(2)线性。模型,Fernanderz等人采用此模型非常成功地描述了两味道的非奇异的夸克体系。张宗烨等人将这个模型推广到SU(3),成功描述了u,d,s叁味夸克体系的性质。而在20世纪的90年代的初期,在传统的组分夸克的模型的基础上,即GLASHOW-ISGUR模型之基础之上,南京大学的Wang Fan教授等人发展了一种新模型——夸克蜕定域色屏蔽模型。也能够获取了核力之中程的吸引,还保留着原先之模型针对强子的性质的比较成功的描述之基础。在此模型中,考虑到夸克间的多体相互作用特征,认为相互作用跟夸克所在之状态相关,还将各种的不同的色结构方面的耦合之效应以色的屏蔽来近似,模型的另一特征是允许多夸克的体系通过自身的动力学的效应来选择一种合理的构造。此模型的参数较少,有着非常强的预测能力。将此模型运用在核子-介子、核子-核子、核子-超子、超子-介子等的散射等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含粲重子Λc(2940)是2007年BABAR实验组发现的,随后得到了Belle实验组的证实。由于该重子的质量靠近D*p的阈值,理论上认为Λc(2940)是D*N分子态。也有工作认为该重子就是普通的叁夸克系统。∑。(2800)是另一个被视作ND强子的分子态的状态。Belle合作组和BABAR合作组都观测到了这个状态。本论文运用的模型是Salamanca手征夸克模型和QDCSM对ND系统进行系统研究,看看是否能够将Λc(2940)解释为D*N分子态,∑c(2800)解释为ND的分子态。采用的研究步骤是,首先通过重子N和D介子的能谱确定模型的参数,然后对ND系统进行绝热近似计算,得到N与D介子之间的等效势,因为两个强子之间的等效势存在吸引是形成束缚态或共振态的必要条件。对等效势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形成束缚态或共振态的道,最后对这样的道,采用共振群方法(RGM)进行动力学计算,求出系统的本征能量,并与相应的阈值对比,寻找可能的束缚态或共振态。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手征玻色子交换势来描述系统低能区域的强子系统和采用夸克蜕定域色屏蔽效应来描述有相似之处。Λc(2940)可以解释为D*N分子态,而我们的模型计算得不到∑c(2800)。另外我们预言了一些其它可能的共振态,等待实验去寻找。(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6-03-10)
孙宝玺,董方勇,吕晓夫[6](2015)在《矢量介子和重子八重态相互作用及其动力学生成的共振态的分波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t道、s道、u道和由张量相互作用项导致的接触项对矢量介子和重子八重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势的贡献。在分波分析的框架下,求解了耦合道的李普曼–施温格方程,研究了动力学生成的奇异数S=0,同位旋为I=1/2的重子共振态N(1650)1/2-和N(1700)3/2-,N(1895)1/2-和N(1875)3/2-,N(2120)3/2-,以及同位旋I=3/2的重子共振态△(1620)1/2-和△(1700)3/2-的质量、衰变宽度、和角动量等性质。另外,计算结果表明,在2 000 Me V附近存在着JP=1/2-的N(2120)3/2-的对偶共振态。(本文来源于《原子核物理评论》期刊2015年02期)
田亮[7](2013)在《重介子与轻介子相互作用的拉格朗日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强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量子色动力学的基本问题。由于量子色动力学的禁闭性质,使得处理这一问题变得较为困难。使用与之具有同样对称性的有效场论方法是出路之一。在低能区,轻夸克具有近似手征对称性,人们据此发展了手征微扰论、线性模型等低能有效理论。在较高能区,因重夸克的对称性人们发展了重夸克有效理论。为了能够较为方便地处理重介子和轻介子的相互作用问题,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们把手征微扰论和重夸克有效理论相结合,发展了重介子有效理论,并开展了一系列唯象学研究。目前人们常用的重介子理论是非线性手征理论和重夸克有效理论的结合。由于非线性手征理论仅包含轻赝标量介子,因此该理论能够处理重介子和轻赝标量介子的相互作用问题,但不能处理重介子与轻标量介子的相互作用。目前质量是1GeV以下的标量介子的结构仍不清楚,因此研究重介子与轻标量介子的相互作用对于揭示它们的结构是有帮助的。而手征理论的线性实现方式为解决重介子与轻标量介子的作用提供了基础。该线性实现的典型代表是线性模型。此模型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建立起,经历了不断发展。其实验基础是人们已经确认介子的存在,尽管它的夸克结构仍然不清楚。线性模型与重夸克有效理论的结合而建立的重介子手征理论可以同时处理重介子与轻赝标量介子、轻标量介子的相互作用。本论文首先对重介子手征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这里采用的是较为流行的非线性手征实现方案,我们也介绍了通过隐藏定域规范理论引入矢量介子的方法。然后我们对含有轻标量介子的重介子手征理论进行了研究。我们对该理论的最低阶相互作用拉格朗日量进行了详细地推导,得到了拉格朗日量的明显表达形式,这为处理重轻介子之间的衰变、散射等问题提供了方便。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给出了由于轻夸克质量差异而造成的对称性明显破坏项,既然该对称性破坏会对计算结果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在现实中是必须给予考虑的。(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潘继环,周丽娟,马维兴[8](2012)在《在具有QCD特征的程函近似和推广的QCD向量介子为主模型中光子-光子的相互作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推广的QCD向量介子为主的模型(QCD-VMD)和具有QCD特征的程函近似,研究了光子-光子的相互作用。与通常用费曼盒子图计算光子-光子的相互作用不同,采用QCD理论揭示了光子-光子的相互作用过程,认为光子-光子的弹性散射是通过两个散射的光子所涨落成的两个夸克-反夸克对之间的强相互作用而进行的。由于强相互作用的传播子是带色的胶子和胶子的自相互作用的性质,交换的胶子可以形成无色的胶子球,无色的张量胶子球(两个雷其化的胶子束缚态)和Odderon(叁个雷其化的胶子束缚态),可以是两个夸克-反夸克对之间的作用的媒介子,这个机制非常不同于其他理论描述,特别是考虑了由虚胶子(束缚夸克和反夸克形成的涨落介子)的贡献。计算了总截面σtot,微分截面dσ/dt,向前散射振幅实部与虚部的比率ρ和γγ弹性散射的核斜率参数函数β。在实验误差的范围内,对总截面σtot的理论预言和实验数据是一致的,但急需dσ/dt,ρ和β的实验数据来检验本理论模型。(本文来源于《原子核物理评论》期刊2012年04期)
郭涛[9](2012)在《色旋相互作用与重味介子质量谱》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Belle合作组发现了两个新的类底偶素共振态Zb(10610)与Zb(10650)。通过比较,排除了假定角动量分布J≤2中的其他量子数,Zb(10610)和Zb(10650)的量子数更倾向于JP=1+。由于它们带有一定的电荷量,因此不能解释为传统的底偶素,而更可能为奇特态。此外,这两个新强子态的质量谱非常接近B*B(10604.6MeV)与B*B*(10650.2MeV)的阈值,Belle合作组建议它们可能为介子-介子构成的分子态。然而,分子态的解释并不能完全的揭露事实,各种模型的理论计算相继而出。自组分夸克模型提出以后,物理学家们对强子做了传统的分类,并认为介子与重子的基木结构分别为qq与qqq。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上已经产生了许多新的重味介子,如X(3872)、X(3940)、Y(4140)、Y(4260)、Z+(4430)等等。这些重味介子有着它们独有的共同特征,即包含正反夸克对结构但却不能解释为传统的介子或者介子激发态。为了探究清楚这些重味介子的结构与特征,物理工作者们基于量子色动力学提出了许多唯象的夸克模型,比如四夸克态、分子态、混杂态等等。本文中,我们考虑味对称性的破缺,应用色旋相互作用理论模型完成了四夸克态质量谱的示意性研究。在色旋相互作用理论模型下:我们首先对基态四夸克态的空间波函数做了相应的近似处理,然后构造出了可能的颜色基矢与自旋基矢;其次,对于含重味夸克的四夸克态cnsn、cncn、cscs与bnbn结构,我们对角化量子数为JP=0+、1+与2+的色旋相互作用哈密顿量矩阵元,并求解了相应四夸克态的质量谱及其颜色-自旋波函数。理论计算结果显示:(1)在四夸克态cnsn结构的框架下,我们能够很好的解释Dsj*J(2317)和DsJ(2460)含粲介子的低质量之谜。(2)通过对cncn结构的计算与分析,我们得到量子数为JPc=1++,质量谱为3846MeV的四夸克态可能是类粲偶素X(3872)。同时,理论计算结果也能够很好的解释X(3872)介子到J/ψ+ρ或J/ψ+ω的很窄的衰变宽度。(3)对于csc s四夸克态结构,我们得出新强子态Y(4140)的可能的候选者,并期望科学实验做进一步验证。(4)由于类底偶素共振态Zb(10610)与Zb(10650)带有一定的非零电荷量,我们考虑这两个态可能为bnbn结构的四夸克态。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四夸克态bnbn结构的多重态中有两个态10612MeV和10683MeV能够很好的描述Zb(10610)与Zb(10650)共振态,并有最小组成结构为bubd或bdbu。此外,我们也预测了其它可能存在的四夸克态,并期望在将来的实验中寻找它们。(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2-04-01)
邱健[10](2011)在《基于赝标介子—矢量介子及轻矢量介子—粲重子相互作用的动力学产生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强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新强子态的性质及其内部结构一直是强相互作用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量子色动力学(QCD)作为描述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鉴于其自身面临的困难,在实际运用中人们往往借助各种模型和低能有效理论。作为低能有效场论方法,手征微扰论在研究低能强子物理方而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很好地解释了Goldstonc玻色子(π、K、η)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由十该方法是基于对介子动量和夸克质量的微扰展开,因此它并不能用来描述共振态。手征幺正方法扩充了手征微扰论的使用范围,它是从手征微扰论得到的振幅出发,利用代数化的B-S方程求和无穷多的S道散射的圈图,从而使得到的振幅满足幺正性。手征幺正方法已经被成功地运用到介子-介子散射和介子-重子散射中,得到与实验数据符合相当好的动力学产生态,还预言了在实验上可能被发现的新粒子。本论文将手征幺正方法用于到研究带粲数的矢量介子-赝标介子S波散射以及轻矢量介子-粲重子S波散射。从最低价手征拉氏量出发,通过计算最低价散射振幅,并利用代数化的B-S方程得到总幺正化散射振幅,然后在合适黎曼面上寻找具有物理意义的极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产生态(束缚态或共振态),从中得到共振态(束缚态)的质量和宽度,并计算出动力学产生态与各反应道的耦合常数,从而得到产生态的衰变性质。我们采用维数正化方法处理单圈图传播子的发散问题,并结合叁动量截断法来确定减除常数a(μ),而我们取定重整化标度μ=1000MeV,这样计算中的唯一可调参数是减除常数α(μ)。此外,为了考察参数的不同取值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我们在计算中给出减除常数比较大的变化范围。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对参数的取值并不是很敏感。在I=1/2,S=0,C=1扇区,考虑了D*π、D*η、Ds*K、ρD、ωD、K*Ds这六个耦合道的S波散射,动力学产生了叁个D1介子:D1(1)(2250)(Mt≠0=2259.36MeV,Γt≠0=185.31MeV:Mt=0=2248.92MeV,Γt=0=152.66MeV)、D1(2)(2520)(Mt≠0= 2496.75MeV,Γt≠0=107.90MeV;Mt=0=2539.20MeV,Γt=0=0.30MeV)、D1(3)(2610) (Mt≠0=2611.92MeV,Γt≠0=78.90MeV:Mt=0=2614.87MeV.Γt=0=44.04MeV)。这叁个D1产生态是我们预言出来的,其质量与实验上已观测到的D1质量并不一致,但与文献[44]关于D*π共振态的预言相一致。此外我们还比较了用来描述矢量介子-赝标介子相互作用的两套拉氏量的结果,其中的一套拉氏量通过交换矢量介子实现VP→VP的相互作用,这时就会有t道的贡献;另一套拉氏量则是直接相互作用(contact interaction),没有t道的贡献,总的来说t道的存在使得产生态的宽度增大了。我们期待未来较大统计量的实验可以检验我们对轴矢量介子D1的预言。在I=1/2,S=-1,C=1扇区的轻矢量介子-粲重子S波散射中,动力学产生两个JP=1/2-或3/2-的叁。重子:Ξc(1)(3100)(M=3105.68MeV,Γ=6.74MeV).Ξc(2)(3250) (M=3250.45MeV,Γ=16.92MeV)。从质量和宽度上看,我们预言的Ξc(1)(3100)与实验上观测到的叁c(3123)相一致,理论计算出的产生态Ξc(1)(3100)是K*Λc的束缚态,它可以通过辐射衰变到Λc+Kπ,与实验上在Λc+ K-π+的不变质量谱发现Ξc(3123)相致,因此我们可以认定产生态Ξc(1)(3100)就是Ξc(3123)。我们还预言了另外四个Ξc重了,Ξc(2)(3250)、Ξc(3)(3200)、Ξc(4)(3300)、Ξc(5)(3510),并给出它们的质量、宽度及可能的衰变模式。(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介子介子相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对撞机实验能量及精度的不断提升,已有越来越多的新粒子被人们发现。这包括目前了解仍不透彻的X,Y,Z等一系列新强子态,还包括大量近阈的普通强子。这些近阈普通强子的衰变性质与远离阈值的粒子有很大的差别。例如,对于在阈值以上的高激发态重夸克偶素(粲偶素和底偶素)而言,它们跃迁衰变的分支比和ππ不变质量谱就很反常。虽然QCD多极展开在描述低激发态重夸克偶素的强跃迁时非常成功,但到高激发态,QCD多极展开便显得无能为力。在传统理论框架下无法解释的新现象促使我们运用新的机制来理解这些异常的实验信息。在本论文中,我们先研究了D波粲偶素X(3823)→J/ψπ+π-的跃迁。我们发现理论预言的π+π-的不变质量谱在低能部分与实验数据不符,考虑到X(3823)的质量靠近DD*的阈值,所以在该过程中我们又加入了耦合道效应。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耦合道效应的贡献与QCD多极展开的贡献在同一量级,且考虑了耦合道效应后的π+π-的不变质量谱能更好地描述实验信息。紧接着,我们又研究了高激发态底偶素T(5S)→Υ(13D)的跃迁。我们先用QCD多极展开对该过程的跃迁分支比做了计算,发现B[Υ(5S)→Υ(13D1)η](?)4.7×10-6,B[Υ(5S)→Υ(13D2)η](?)8.4 × 10-6,B[T(5S)→T(13D3)η]= 0。我们进一步计算了强子圈的贡献后发现B[T(5S)→Υ(5S)η](?)(0.5~5.1)× 10-3,B[T(5S)→Υ(5S)η](?)(0.7~7.5)× 10-3,B[T(5S)→Υ(13D3)η](?)(0.9~9.6)× 10-4。也就是说强子圈的贡献在该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018年的Belle实验证实了我们的预言。此外,我们也用手征有效场论的方法将BB,BB*和B*B*系统的有效势计算到了单圈,发现I(JP)= 0(1+)的BB*和B*B*系统的有效势是吸引的。解薛定谔方程后得到这两个道的束缚能分别为△EBB*=-18-31.5+17.6MeV和△EB*B*=-99-87.9+73.2MeV。该研究不仅可以为未来实验上寻找含有双底夸克的奇特分子态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且对以后格点QCD计算B(*)B(*)系统的有效势以及手征外推都很有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介子介子相互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孙权.重子Σ与重味介子D的相互作用[D].内蒙古大学.2018
[2].王波.重夸克偶素的强跃迁和重味介子之间的相互作用[D].兰州大学.2018
[3].汪晓菲.重味介子—重子(介子)的相互作用[D].内蒙古大学.2017
[4].杨丹.核子与含单个重味夸克非奇异介子的相互作用[D].内蒙古大学.2016
[5].严雨亭.在组分夸克模型下研究核子N与D介子间的相互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6
[6].孙宝玺,董方勇,吕晓夫.矢量介子和重子八重态相互作用及其动力学生成的共振态的分波分析(英文)[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5
[7].田亮.重介子与轻介子相互作用的拉格朗日量[D].辽宁师范大学.2013
[8].潘继环,周丽娟,马维兴.在具有QCD特征的程函近似和推广的QCD向量介子为主模型中光子-光子的相互作用(英文)[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2
[9].郭涛.色旋相互作用与重味介子质量谱[D].西南大学.2012
[10].邱健.基于赝标介子—矢量介子及轻矢量介子—粲重子相互作用的动力学产生态[D].广西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