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云南大中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黑颈长尾雉,核心生境,信息管理平台,哀牢山
云南大中山论文文献综述
孙超,姚小刚,周伟,邓忠坚,郭琨[1](2015)在《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生境管理信息平台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黑颈长尾雉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和IUCN近危物种。为有效管理该物种的生境资料,为其保护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本研究初步构建了黑颈长尾雉的核心生境管理信息平台。根据黑颈长尾雉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将自2004年以来收集的黑颈长尾雉的生境资料、样方信息等利用Excel和Access数据库整理和编辑,确定黑颈长尾雉的核心生境;利用Arc GIS软件构建黑颈长尾雉核心生境管理信息平台。结果表明,该物种的核心生境呈斑块状,不利于黑颈长尾雉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生境破碎化的状况堪忧,亟需有效地保护手段和措施;构建的黑颈长尾雉核心生境管理信息平台是一个集数据的存储、管理、查询和可视化功能为一体的开放性信息管理平台,并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功能;平台的开放性和分析功能方便于保护区相关人员或其他研究者将今后得到的相关数据继续输入平台,使核心生境管理信息平台的基础数据更丰富和充实,提升该平台的利用价值,最终为黑颈长尾雉的保护策略制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常丽娜,李明会,周伟,王学荣[2](2011)在《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活动区种群密度及空间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3—4月,在云南大中山自然保护区对黑颈长尾雉种群密度、空间分布模式及对自然生境因子的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中山黑颈长尾雉在其活动区的种群密度为0.156~0.500只/km2;经Poisson函数和χ2检验,分布位点的实际观测值与理论预测结果相差较大(χ2=139.51,P<0.001),空间分布呈聚集型(s2/m=8.41);通过对生境特征的分析,发现黑颈长尾雉对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Ei=0.22)、东坡(Ei=0.32)、距水源距离0~200 m(Ei=0.03)和高海拔(Ei=0.16)等因子呈偏好选择。(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周伟,刘钊,邓忠坚[3](2011)在《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栖境生态系统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境适宜性评价数据为基础,综合分析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觅食生境的生态系统稳定性。结果显示:大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可划分为极稳定、稳定、较稳定、不稳定和极不稳定等5类区域。黑颈长尾雉的潜在和实际觅食生境主要分布于生态系统极稳定、稳定和较稳定的东坡,在不稳定和极不稳定的区域分布较少。这种分布格局降低了由于环境波动导致其适合度下降的生态风险。潜在和实际觅食生境在生态系统不稳定区域的比例存在差异,实际觅食生境面积依稳定性程度降低而明显降低;人为干扰降低了局部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黑颈长尾雉对潜在生境的利用并压缩了实际觅食生境的面积。生态系统稳定性参评因子的评价标准仅反映因素本身的稳定性属性,不反映黑颈长尾雉的生境需求,黑颈长尾雉对栖境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偏好是被动适应环境的结果。黑颈长尾雉觅食生境的植物多样性高,这能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以满足其生存需求,动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区域内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有助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形成与维持。(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周伟,李宁,邓忠坚,张庆,李明会[4](2010)在《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取食生境模拟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用ArcGIS从宏生境尺度模拟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的取食生境,期望为该物种的科学管理和生境恢复提供科学指导。外业工作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的3–4月,2005年和2008年的10–11月在中国云南大中山进行。以资源选择函数、距离分析和生境层级选择方法评价生态因子的选择性。利用ArcGIS模拟黑颈长尾雉空间取食生境斑块。结果显示,黑颈长尾雉春、秋季潜在和实际取食生境斑块重复很大。秋季的生境斑块数量、总面积均小于春季的。秋季的斑块最小面积和平均面积却大于春季的,而秋季的潜在和实际取食斑块的最大面积却与春季的相等。春、秋两季间生存和安全条件选择的相似性是黑颈长尾雉对栖息地景观因子选择的主要策略,而景观基质选择的季节差异是辅助策略。季节间斑块的变化反映了该鸟对资源需求的差异。取食生境的片断化和小型化将导致黑颈长尾雉小种群的形成。(本文来源于《Chinese Birds》期刊2010年04期)
李伟,周伟,刘钊,李宁[5](2010)在《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栖息地选择周年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比较利用和可利用栖息地的方法,分别对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秋冬季、春季和夏季栖息地展开调查。检验和Bonferroni置信区间分析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不同季节均偏向选择常绿阔叶林,偏向选择或回避选择的乔木、灌木和草本的种类不尽相同。利用和可利用样方差异性检验显示,不同季节对地形因素的选择性不明显,仅夏季距水源距离一个因子差异显着;植被因子中,春季差异显着的仅有乔木层盖度因子,夏季有乔木密度、乔木层盖度、落叶层盖度和草本层盖度等4个因子,秋冬季有乔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和藤本密度等3个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季节利用样方负荷绝对值较大的因子在各主成分中的序位不尽相同,即栖息地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随季节发生变化。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表明,秋冬季与春季栖息地特征较接近,而与夏季差别较大。χ2(本文来源于《动物学研究》期刊2010年05期)
李宁,周伟,杨雁瑛,张庆,刘钊[6](2009)在《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冬季植物性食物显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冬季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越冬取食对策,2007年12月,在大中山采集20堆46粒黑颈长尾雉粪便和38科92种对照植物样本,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研究冬季黑颈长尾雉的植物性食物,并探讨其采食对策。结果表明,冬季黑颈长尾雉食谱主要由12科18种植物组成。按相对频率值将黑颈长尾雉的植物性食物分为3类。第1类为主要食物,有顶果蹄盖蕨Athyriumguan gnanense和大叶假冷蕨Pseudocystopteris spinulosa等2种,占采食食物总量的31.5%;第2类是常见食物,包括朱砂根Ardisia crenata,鱼鳞蕨Acrophorus stipellatus,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虎皮楠Daphnipyllum oldhamii,华南毛柃Eurya ciliata,木锥花Gomphostemma microdon,鞭打绣球Hemiphragma hetero-phyllum,木果石栎Lithocarpus xylocarpus,银叶杜茎山Maesa argentea,长梗崖豆藤Millettia longipedunculata,锥连栎Quercus franchetii,菝葜Smilax china,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和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等14种,占采食食物总量的52.7%;第3类食物是偶尔采食食物,有细齿叶柃Eurya nitida和绒毛山胡椒Lindera nacusua等2种,占1.2%。分析发现,影响黑颈长尾雉食谱的主要因素是植被种类组成和垂直结构特征。在取食斑块中,选择质量高的食物是冬季黑颈长尾雉的主要采食对策;采食所有适于取食的食物则是冬季黑颈长尾雉的辅助对策。(本文来源于《浙江林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李宁[7](2009)在《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植物性食物和取食生境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是鸡形目中的近危物种,亦是中国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2008年,国际鸟盟联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黑颈长尾雉生存现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种雉鸡在全球的种群数量大约10 000–19 999只,其主要地理分布区集中在中国西南部、缅甸北部、泰国北部及印度阿萨姆邦等。对黑颈长尾雉生态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野生种群空间生态学和放归种群生态及行为监测等,研究内容尚未涉及黑颈长尾雉的植物性食物和生境模拟。通过对黑颈长尾雉越冬期植物性食物研究,能为保护区饲养该珍稀濒危动物提供营养配方;研究结果亦可为探寻物种在恶劣条件下所采取的取食对策提供线索。利用前期对黑颈长尾雉生境选择的研究结果,结合对其野外取食地数据的采集,从宏生境尺度模拟黑颈长尾雉取食生境,旨在找出该珍稀物种的保护空缺,规划其核心取食生境;研究结果可为保护区对该珍稀物种的保护决策,如生境景观规划、斑块间生境走廊建设及生境恢复等,提供科学指导。2007年12月,在大中山采集20堆46粒黑颈长尾雉粪便和38科92种对照植物样本,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研究冬季黑颈长尾雉的植物性食物,并探讨其采食对策。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冬季食谱主要由12科18种植物组成。按相对频率值将黑颈长尾雉的植物性食物分为3类。第一类为主要食物,有顶果蹄盖蕨和大叶假冷蕨等2种,占采食食物总量的31.5%;第二类是常见食物,包括朱砂根、鱼鳞蕨、高山栲、虎皮楠、华南毛柃、木锥花、鞭打绣球、木果石栎、银叶杜茎山、长梗崖豆藤、锥连栎、菝葜、厚皮香和乌饭树等14种,占采食食物总量的52.7%;第叁类食物是偶尔采食食物,有细齿叶柃和绒毛山胡椒等2种,占1.2%。分析发现,影响黑颈长尾雉食谱的主要因素是植被种类组成和垂直结构特征。在取食斑块中,选择质量高的食物是冬季黑颈长尾雉的主要采食对策;采食所有适于取食的食物则是冬季黑颈长尾雉的辅助对策。2006年3–4月和2008年3–4月,在大中山采集黑颈长尾雉春季取食生境数据,共见到黑颈长尾雉个体33次,搜寻到取食地76个。以资源选择函数、距离分析和生境层级选择方法评价黑颈长尾雉对生态因子的选择性。利用ArcGis模拟黑颈长尾雉适宜取食生境斑块发现,有56块黑颈长尾雉潜在取食生境;考虑干扰因素后,从56块潜在生境中剔除达不到最小生存面积要求的斑块,共发现39块实际取食生境。春季黑颈长尾雉实际取食生境斑块数、最大面积、平均面积、总面积均小于其潜在取食生境;最小斑块面积差异极小。实际或潜在的取食生境斑块占保护区总面积小于2.5%,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破碎化现象。影响春季取食生境模拟的主要因素是动物对生存和安全条件的需求。取食生境的丧失会导致黑颈长尾雉容纳量的下降和促使其形成小种群。2005年10–11月和2008年10–11月,在大中山采集黑颈长尾雉秋季取食生境数据,共见到黑颈长尾雉个体25次,搜寻到取食地52个。以资源选择函数、距离分析和生境层级选择方法评价黑颈长尾雉对生态因子的选择性。利用ArcGis模拟黑颈长尾雉适宜取食生境斑块发现,有29块黑颈长尾雉潜在取食生境斑块。考虑干扰因素后,从29块潜在生境中剔除达不到最小生存面积要求的斑块,共发现20块实际取食生境。潜在或实际取食生境斑块占保护区面积小于2%。黑颈长尾雉秋季实际取食生境斑块数、斑块最大面积、平均面积、总面积均远小于潜在取食生境,仅斑块最小斑块面积差异较小。秋季,黑颈长尾雉潜在或实际取食生境与春季重复很大,且生境斑块数量、总面积均小于春季;斑块最小面积,平均面积却大于春季。生存、安全条件选择的季节相似性是黑颈长尾雉景观因子选择的主要策略。景观基质选择的季节差异性是影响黑颈长尾雉景观因子选择的辅助策略。取食斑块的季节变化反映了鸟类资源需求的季节差异。(本文来源于《西南林学院》期刊2009-05-01)
李伟[8](2007)在《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栖息地选择与种间栖息地利用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鸟类栖息地选择利用研究是一个有着较长研究历史的传统研究领域。由于栖息地在物种保护计划中的重要性,现在又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分布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原云南省大中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I级保护动物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各季节的栖息地选择调查研究,旨在弄清黑颈长尾雉生活史不同阶段的栖息地需求特点,探讨栖息地选择对动物的生存和繁殖的影响及其意义。通过同域分布的黑颈长尾雉、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和红喉山鹧鸪(Arborophila rufogularis)等珍稀雉类的栖息地利用的比较研究,可以弄清同域雉类各自的资源利用方式、特点和竞争状况,进而探讨资源利用分化方式、途径和意义。研究结果可以为珍稀濒危动物的栖息地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建议,也可以丰富鸟类栖息地选择和群落生态学相关的理论。2004年2-4月在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开展同域分布的黑颈长尾雉与白鹇夜栖地调查,结果表明,海拔、距水源距离、栖枝高度、栖树高度、乔木密度和栖树胸径等6个因子差异显着,距水源距离、栖枝高度和乔木密度为区分两者夜栖地的主要判别因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两种雉类均倾向夜栖在乔木层茂盛、灌木发达的树林中,选择高大乔木作为夜栖树,高的横枝作为栖枝;两者在夜栖地距道路距离因子上出现了分化,白鹇选择远离道路夜栖。两者夜栖地具有相似的地形特征,均是避风的东南方位,表明温暖的夜栖地微生境对于渡过早春寒冷的夜晚是有益的。它们均选择高大的夜栖树,这可能与其提供的路标或隐蔽作用有关。白鹇取食地与夜栖地分离,而黑颈长尾雉的则不分离。这表明人类活动(打猎、放牧)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雉类的夜栖地利用行为。2005年3-4月在研究区开展同域分布的黑颈长尾雉、白鹇和红喉山鹧鸪的取食地调查。比较叁者春季取食地18个生态因子生态位宽度和重迭指数,结果显示,黑颈长尾雉广适性(生态位宽度值>0.8)的取食地因子最少(1个),专一性(生态位宽度<0.1)因子最多(4个);白鹇居中(3个和2个);红喉山鹧鸪与黑颈长尾雉恰好相反(6个和0个)。黑颈长尾雉与白鹇生态位重迭指数≥0.5的因子数(5个)多于黑颈长尾雉与红喉山鹧鸪的(2个)和白鹇与红喉山鹧鸪的(4个);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和种子密度的生态位重迭指数在3种雉类间均较大。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雉类在坡向、乔木密度、草本层盖度、种子密度和土壤动物等5个因子均无差异;在距空旷地距离、距道路距离和灌木层盖度等3个因子均有差异;而其余因子则是在不同的两个物种之间有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黑颈长尾雉取食地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信息量达85.6%,白鹇的前6个达86.0%,红喉山鹧鸪的前5个达79.0%。影响这叁种雉类取食地选择的因子主要集中于前3个主成分。3种雉类间取食地因子差异状态呈镶嵌分布,意味着种间生态位呈分化状态。各物种优先选择的因子组合不同,各因子的重要程度亦不一。2005年11-12月、2006年3-4月和7-8月,采用比较利用和可利用栖息地的方法,分别对黑颈长尾雉秋冬季、春季和夏季栖息地展开调查。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春季、夏季和秋冬季均偏向选择常绿阔叶林。春季偏向选择虎皮楠乔木(Daphnipnyllum oldhami)和疏叶蹄盖蕨(Athyrium dissitifolium)草本,回避选择绒毛山胡椒(Lindera nacusua)乔木、梳齿悬钩子(Rubus pectinaris)和糙叶斑鸠菊(Vernonia aspera)草本,对优势灌木不存在选择性;栖息地乔木层盖度显着高于可利用样方的;春季栖息地具有以下特征:乔、灌木层高大茂密;草本层盖度小;藤本植物丰富;向阳坡,距水源和空旷地远。夏季偏向选择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和多变石栎(Lithocarpus variolosum)乔木、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灌木和友水龙骨(Polypodium amoenum)草本;回避选择华山松(Pinus armandii)和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乔木,滇山杨(Populus bonatii)、多变石栎和鸭脚黄连(Mahonia flavida)灌木,以及大叶冷水花(Pilea martinii)、蛇莓(Duchesnea indica)和糙叶斑鸠菊草本;栖息地较可利用样方远离水源地;夏季栖息地具有以下特征:乔木茂密、矮小,灌木层茂密、高大,藤本密度大,草本稀少,落叶层盖度大,向阴坡,距水源较近,距道路较远。秋冬季偏向选择厚皮香灌木,回避选择元江栲(Castanopsis orthacantha)乔木、滇山杨灌木和短肠蕨(Allantodia sp.)草本;栖息地样方较可利用样方乔木层盖度大,草本层盖度低,藤本密度大;秋冬季栖息地具有以下特征:乔木茂密、矮小,灌木稀疏,高大,草本层稀少,落叶层盖度大,高海拔,向阳坡,远离水源和空旷地。黑颈长尾雉不同季节的栖息地利用存在显着变化,仅坡向、坡度、落叶层盖度和藤本密度季节性差异不显着,其余均差异显着。判别不同季节栖息地样方的因子依次为乔木层盖度、灌木密度、乔木平均高度、距道路距离、距水源距离、灌木层盖度和灌木平均高度8个因子。多重比较和判别分析图均表明,黑颈长尾雉秋冬季和春季栖息地较相似,而与夏季栖息地差异较大。(本文来源于《西南林学院》期刊2007-05-01)
董琼,李乡旺,樊国盛[9](2006)在《云南大中山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省大中山有种子植物749种,隶属于137科,396属.区系成分中,世界分布33属,占总属数的8.33%;热带分布206属,占除世界分布属以外的56.75%;温带分布148属,中国特有9属.该地区植物种类丰富,古老、孑遗植物多,优势科、优势属明显,其中樟科、壳斗科、山茶科等是该区系的表征科;种子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亚热带特性.(本文来源于《西南林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云南大中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8年3—4月,在云南大中山自然保护区对黑颈长尾雉种群密度、空间分布模式及对自然生境因子的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中山黑颈长尾雉在其活动区的种群密度为0.156~0.500只/km2;经Poisson函数和χ2检验,分布位点的实际观测值与理论预测结果相差较大(χ2=139.51,P<0.001),空间分布呈聚集型(s2/m=8.41);通过对生境特征的分析,发现黑颈长尾雉对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Ei=0.22)、东坡(Ei=0.32)、距水源距离0~200 m(Ei=0.03)和高海拔(Ei=0.16)等因子呈偏好选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云南大中山论文参考文献
[1].孙超,姚小刚,周伟,邓忠坚,郭琨.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生境管理信息平台构建[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5
[2].常丽娜,李明会,周伟,王学荣.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活动区种群密度及空间分布[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1
[3].周伟,刘钊,邓忠坚.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栖境生态系统稳定性[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1
[4].周伟,李宁,邓忠坚,张庆,李明会.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取食生境模拟分析(英文)[J].ChineseBirds.2010
[5].李伟,周伟,刘钊,李宁.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栖息地选择周年变化[J].动物学研究.2010
[6].李宁,周伟,杨雁瑛,张庆,刘钊.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冬季植物性食物显微分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
[7].李宁.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植物性食物和取食生境模拟[D].西南林学院.2009
[8].李伟.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栖息地选择与种间栖息地利用比较[D].西南林学院.2007
[9].董琼,李乡旺,樊国盛.云南大中山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分析[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