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笋王敏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第一中学256620
摘要:“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究竟应如何让学生英语能力在师生互动中生成呢?
一、激趣导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教师在导入课题时应跳出课堂的限制,通过虚拟的情境,通过生动的游戏,通过丰富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完成45分钟课堂教学的兴趣。
如,在讲“AJobWorthDoing”这课时,就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并播放有关课文中涉及的人们的工作的图片,同时提出问题:Whatarethepeopledoinginthephotos?这样就很容易在学生心理上形成问题情境;同时,借助角色和短剧扮演也是创设情境的好办法。
二、精讲精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精讲,要求老师课堂讲授必须扼要精粹,突出重点,说明难点,把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讲得精确、精练,并富于启发性,耗时要少,效率要高。精练,是指训练上要精当,练其重点,练其拓展,练其迁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此环节的教学,这样才能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如,在高三复习语法的时候,许多同学对于have的用法比较混淆。于是笔者就把常见的几种用法以比较简单的句式列出来:I’llhavemybikerepairedthisafternoon.Themanagerhadtheworkersworkovertenhoursaday.MotherhadmedoingexercisesallthemorninglastSunday.Ihavealotofhomeworktodothesedays.I’llgotoBeijingtomorrow.Doyouhaveanythingtobetaken?通过对这些句子结构的分析以及举一反三地操练,同学们不但牢固地掌握了这个语法点的知识,而且碰到类似的语境时,会灵活地运用have的不同变式,在学习中尝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其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
提问是引发学生思维活动、进而形成师生互动的关键,提问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师生互动,因而,提问只有达到了这个目的才是有效的。有效提问可分为“展示式”和“参考式”提问。前者指教师提问时已有确定的答案,后者指教师无确定答案,提问是为了寻求信息。参考式问题为开放式的、无指定性答案的问题,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高级思维的发展,并增强学生用目标语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AJobWorthDoing”这课时,就可以这样进行“展示式”提问:
T:Doyouthinkwhatthemanisdoing?
Ss:(讨论后回答)
Maybethemanisdirectingthetraffic.
T:请默读课文,验证答案。
Ss:Yes,themanisdirectingthetraffic.
T:请大家精读课文,理解课文的细节,回答问题。
1.Whydidthemandirectthetrafficthere?
2.Couldhegetpaidfromthejob?
3.Whatmadehimdothejob?
Ss:默读课文,进行小组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
同时也可以这样应用“参考式”提问:
T: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一些词汇badlypaiddangerousexcitingintellectualwellpaidmanualsatisfyingstressful.请大家用以上的词汇描绘照片上的人所从事的工作。
Ss:(讨论后踊跃发言)Themanagerisintellectualandstressful.Thepilot’sjobisexcitingbutdangerous.Thebiochemistisintellectual.Theelectrician’sjobisverydangerous.……
T:Ithinkyoumustlikeonejobbest.Nowletusdiscussinpairs:whatsortofjobwouldyouliketodo?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创设互动情境、设置互动问题、引领互动方向等,确实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的发挥出来了,学生的英语素质很容易在这样的课堂上迅速提高。学生不仅兴趣浓厚,而且,在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回答问题的质量很高,没有盲目试误式的回答。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引入环节、教授新知识等环节,都注意了对学生的调动,例如,引入时为了引起学生兴趣,运用了多媒体,然后适时提出问题,这样就在上课伊始抓住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