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勘探开发试验数据综合处理系统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庞惠文,艾白布·阿不力米提,解赤栋,庞德新,郭新维,王一全[1](2022)在《新型自激脉冲射流装置实验与现场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激脉冲射流能够产生较大的瞬时冲击能量,可进一步提升破岩、解堵和储层改造等作业的效率,提高油气井单井产量。利用流体附壁效应,结合反馈通道强制转向理论,研制了一种新型自激脉冲射流装置。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装置的结构参数进行模拟,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装置性能的响应特性。开展了冲击性能物理模拟评价实验,对装置在不同排量下产生的脉冲射流冲击载荷进行了测试,并进行了大尺寸花岗岩表面冲蚀物理模拟实验,根据花岗岩试样内部和表面的破坏形态得出了脉冲射流破岩特性。使用该装置在新疆油田石西区块实施储层改造,通过现场试验对比增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比对喷枪内腔压力幅值敏感性最强,反馈通道截面积比对装置频率敏感性最强;随着排量的增加,装置出口脉冲射流冲击载荷极值、幅值均近线性增长,且冲击载荷有明显的脉冲波动效应,充分说明了附壁摆动腔有着良好的波动性能,可产生规律的脉冲射流;随着排量增加,自激附壁脉冲射流装置的喷枪内腔压力呈相应增长趋势,且具有良好的脉冲波动特性,喷枪内腔压力波动幅值随排量增加呈近线性增长;自激脉冲射流引发的花岗岩试样振动较连续射流更为强烈,加速度变化幅值为常规射流的3.4倍;新装置产生的脉冲射流具有更强的岩石表面破碎能力和岩石内部径向破坏能力;与不使用该装置的压裂施工相比,储层增产改造效果显着提高。研究结果不仅可为新型自激脉冲射流装置的研发提供新思路,同时可为压裂储层增产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边利恒[2](2021)在《韩城区块11号煤及其顶底板岩石力学参数计算及煤层气开发有利区预测》文中提出韩城煤层气开发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东北部,是国内煤层气主要开发区之一。通过系统收集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区块资料,利用测井、岩心、分析化验、压裂数据及监测结果等资料,以地应力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油气开发的成功经验,对太原组11号煤进行了精细地应力研究,讨论了煤层气“富集+高渗”的主要控制因素,建立了煤层显微组分含量与测井响应关系,揭示了放射性Th元素正异常能较好的指示煤层气“甜点区”,预测太原组11号煤开发有利区,通过研究得出一下地质认识:(1)研究区现今水平最大主应力方位主要为北偏东45度方向;(2)地应力分布特征:随埋深增大,水平应力差逐渐变大,煤层顶底板的整体水平应力低于煤层,水平最大主应力>垂向主应力>水平最小主应力;(3)自然伽马、深浅电阻率比值、中子孔隙度等参数为煤层镜质组含量的测井敏感参数,镜质组含量与中子孔隙度成正比,与自然伽马和深浅电阻率比值成反比;(4)Th元素正异常能较好的指示11号煤层“甜点区”,分析认为放射性元素降低烃源岩的生烃门限,当其他区域煤层刚刚达到生烃门限开始产生甲烷时,反射性异常段位置的煤层已经生产大量的甲烷,甲烷的存在使得煤层割理所受的有效应力降低,大量的割理得以保留;(5)主要受断裂、水动力对煤层气保存条件的破坏作用,预测薛峰井区的中部、薛峰井区东部的鼻隆以及板桥井区的中部,这些区域远离断裂以及浅部水动力场的扰动,煤层气的含量在8m3/t以上,薛峰北断裂带、薛峰南断裂带、板桥井区西部和东部大部分,这些区域大断裂发育,部分断裂与近地表断裂系统沟通,大量的煤层气已经遭受逸散,预测这些区域煤层气含量介于在14m3/t之间;(6)煤层渗透率的大小主要受面割理发育情况和开启情况影响,深浅电阻率的比值对煤层割理测井响应明显,可定量表征割理发育程度,在现今应力场作用下,研究区东部面割理方位与现今水平最大主应力夹角近90°,面割理处于闭合状态下,研究区西部面割理现今水平最大主应力夹角近45,面割理相对开启。此外,小型低倾角逆断层伴生的“X”剪裂隙对局部煤层渗透性具有改善作用。预测割理在薛峰井区的中部和鼻隆位置较为发育,板桥井区中部零星发育。(7)煤层厚度、含气性和渗透性是煤层气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按照“富集+高渗”有利区优选思路,确定煤层厚度、含气量下限,将富集区划分为一类富集区和二类富集区,同时确定有效渗透率下限,预测11号煤有利区平面展布,一类有利区只分布在薛峰井区中部,二类有利区只分布在薛峰井区的中部和西部,三类有利区在薛峰井区鼻隆,四类有利区主要分布在薛峰井区和板桥井区北部,其他区域均是11号煤层开发不利区。
张浩宇[3](2021)在《综合物探法在甘肃省民乐县地热资源勘探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地热又称地热能、地热田或地热资源,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发电、供暖、旅游、饮用、养殖、医疗等多个领域,具有清洁、能量大、可再生等优点,是一种出色的天然绿色能源。中国地热应用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多以温泉洗浴、供暖、热带养殖为主。以民乐县温泉开发利用为例,目前仅用于温泉洗浴,但是针对民乐县地区地热资源却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在该地区地热资源的勘查方面进行过多种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如可控源音频大地测深法,虽然该方法能一定程度上判断出基岩断裂带,但仅使用单一的物探方法来划定地热开采井位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所承担的风险较大。为了减少开发民乐县地热资源开发过程中开采井位的不确定性,决定采用综合物探方法进行地下异常体的确定及地热资源的勘查工作。在确定了本次地热勘查的范围后,结合以往实测物性资料得出研究区内部地层电性差异明显,具备了进行电法勘探的地球物理前提,而电法勘探中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和大地电磁测深法(MT)应用于地热勘查中效果最佳,故本次电法勘探中选择这两种方法。同时由于六坝正断层横穿研究区深部地层易造成地表异常氡值现象,且上述两种电法勘探方法对断层深部信息反应较弱,便形成了活性炭测氡法工作的基础。通过以上分析,本次决定采用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为主,大地电磁测深法(MT)、活性炭测氡法为辅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研究区内布设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测线4条,大地电磁测深测线1条,活性炭测氡法测线9条。并且结合实测数据设计了对应的CSAMT、MT模型及进行了氡值异常阈值下限的确定等工作,为数据的处理、解释提供了理论基础,以获得丰富的地断面信息并有效判断出了断层构造的准确位置,从而更好地确定深部地热钻孔位置。同时根据CSAMT及MT实测数据解译,第四系及新近系上层为本区热储的理想盖层条件,热储目的层则为新近系下层,故本研究区内钻井主要是取用新近系下层的地热水。依据CSAMT及活性炭测氡推测出在研究区内存在两条裂隙较发育的隐伏断层F1、F2,且发现由测氡法得出的F2断裂构造位置较CSAMT确定的位置偏右,并对F2断裂进行了校正。三种方法解释结果相互验证、补充,能够有效地克服单一方法的片面性,更接近于实际地质情况。通过综合三种物探方法勘探民乐县地区地热资源,确定了地热水有利钻孔位置ZK1,后续实际钻探工作也验证了综合物探方法的准确性。此外,三种物探方法综合勘探为类似断裂型盆地区域勘探地热资源提供了一种思路,能准确地让我们初步了解到地热资源状况,建议加以推广。
孙文吉斌[4](2021)在《黔北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演化研究》文中提出贵州省北部是我国海相页岩气重点勘探的区域之一。黔北地区寒武系牛蹄塘组分布广泛且储层厚度大,富含有机质,是海相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储层。通过研究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演化可以更进一步认识复杂构造区页岩气成藏机理。通过野外勘察、文献调研、物理实验等研究方法,开展了黔北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孔隙特征及其演化研究。分别对黔北四口页岩气井的牛蹄塘组岩心进行了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测试(XRD)、有机碳含量(TOC)测试、热演化成熟测试(Eq VRo),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扫描电镜结合能谱(SEM-EDS)、光学显微镜、二氧化碳吸附实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高压压汞试验与古应力测试,对比分析了页岩孔隙结构与地化参数、矿物组成的关系。基于古应力测试与地质构造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构造变形区与相对稳定的构造区,对比分析了不同构造强度区域页岩孔隙特征与储集物性,从宏、微观角度分析了构造作用对页岩储层含气性、孔隙结构特征与储集物性的影响,提出黔北复杂构造区牛蹄塘组页岩气富集区有逆断封堵,向斜成藏的特点,并综合分析并反演页岩成岩过程中孔隙结构特征的演化过程,提出对于黔北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气的勘探应着重于古隆起边缘与正向构造中的向斜构造带中进行,主要取得如下认识:研究区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基质矿物主要以脆性矿物为主,石英是主要的矿物成分,其次为长石、黄铁矿、碳酸盐矿物与黏土矿物等。碳酸盐矿物主要是方解石,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与伊利石/蒙皂石混层。页岩等效镜质体反射率Eq VRo分布于2.30%-3.74%之间,处于过成熟干生气阶段与过成熟-变质期阶段。干酪根类型包含腐泥I型、混合II型,主要以腐泥型I类干酪根为主。页岩主要发育有机质孔、粒间孔、粒内孔与微裂隙,矿物颗粒内部发育少量的溶蚀孔,孔隙形状主要是圆锥形、墨水瓶状、球状、椭圆状、串珠状孔隙。TOC含量5%左右时页岩平均孔径、比表面积、微孔体积、介孔-宏孔体积达到最大值,随着TOC含量的增加页岩平均孔径与孔体积减小。处于过成熟-变质期的页岩有机质孔趋于闭合,有机质丰度与热演化成熟度共同控制有机质孔的发育。脆性矿物作为页岩基质的刚性骨架能有效保护页岩基质脆性矿物颗粒边缘与内部的孔隙。黏土矿物内部孔隙在地质构造运动中易于被破坏与压实。构造变形区页岩热演化成熟度更高,发育介孔与宏孔,具有更高的平均孔径、总孔体积与介-宏孔隙体积百分比。相对构造稳定区页岩主要发育微孔隙,具有较高的TOC含量、比表面积、微孔体积与微孔隙体积百分比。地质构造运动对页岩介孔、宏孔的影响大于对微孔的影响,对游离气保存的影响大于吸附气的影响。具有深大断层、热液活动的复杂构造区不利于页岩气的富集。通过对比研究区页岩气井的地质构造条件、储层物性、孔隙结构特征、页岩储层含气性,提出黔北复杂构造区牛蹄塘组页岩气富集区有逆断封堵,向斜成藏的特点,其中主要是残留向斜成藏与逆断向斜成藏。牛蹄塘组孔隙结构演化具有阶段性特征,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与黏土矿物成岩过程的相互作用对于页岩孔隙的形态结构具有重要影响。页岩处于早成岩期,有机质处于未成熟生油早期(0<Eq VRo<0.5%),伊蒙混层含量低,页岩处于孔隙水快速脱水带,原始孔隙孔径较大但是总孔体积小,有机质变得粘稠并具有流动性;页岩基质生成凝析油与湿气,有机质热演化进入低-中成熟阶段(0.5%<Eq VRo<1.3%),页岩基质微孔数量开始增加。当进入晚成岩期(Eq VRo>2.0%),页岩基质液态烃二次裂解生成干气,有机质开始生成大量微孔隙,干酪根热解率降低,开始生成固体沥青,有机质孔隙生成速率降低,伊/蒙混层含量分别达到15%-20%时页岩的总孔体积与微孔体积分别达到最大值。在过成熟-变质期阶段(Eq VRo>3.0%),微孔隙被固体沥青充填或在长期的构造作用下被压实破坏,有机质孔数量继续减少,微孔数量与体积减小,总孔体积减小,微裂缝数量增加。在变质期(Eq VRo>4.0%),生烃停止,干酪根由于缩聚与芳构化作用逐渐演变为石墨,有机质中的微孔隙被固体沥青充填或被压实破坏,有机质孔隙数量减少,无机孔隙部分被压实或是被破坏,孔隙形状变得不规则。因此对于黔北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气的勘探应着重于页岩储层热演化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2.0%<Eq VRo<3.0%),需在古隆起边缘与正向构造中的向斜构造带中进行勘探。研究取得结论对进一步认识复杂构造区页岩气成藏机理,为我国南方复杂构造区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指导。
张莉[5](2021)在《四川盆地典型富有机质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页岩气渗流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更低碳化方向转型,页岩气作为一种优质的清洁能源,在未来能源消费中将会扮演重要的角色。孔隙是页岩的关键组成部分,为页岩气提供存储空间和渗流通道,并且控制着页岩气的富集和运移过程。本文围绕页岩孔隙结构展开研究,主要探讨的问题为:页岩多尺度孔隙结构表征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又该如何解决?龙马溪组页岩作为目前我国四川盆地页岩气生产的主力层位,其孔隙结构特征是什么?与其相媲美的牛蹄塘组页岩产气率却较低,两套页岩孔隙结构的差异是什么?高-过成熟页岩孔隙结构发育的主控因素是什么?如何建立一套高效的数值模型来研究页岩气渗流机理?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两套页岩。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低压气体吸附法、二维/三维图像表征技术,以及计算机数值模拟,取得如下结论和认识:(1)提出一套适用于页岩的高精度纳米孔隙结构定量表征的可行方案。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合适的样品粒度范围为60~140目;可以根据样品成熟度指标来判断样品是否需要进行抽提,如果样品成熟度较低,试验前需要进行抽提,如果成熟度较高(Ro>2%),则不需要进行抽提;吸附质选择CO2和N2组合或者CO2和Ar组合;模型方法选择泛密度函数理论(DFT)或者非局部泛密度函数理论(NLDFT)。(2)龙马溪组和牛蹄塘组页岩孔隙发育程度都很高,且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发育程度更高,连通性更好,尤其是局部连通性;两套页岩纳米孔隙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微孔和小介孔上(即小于10 nm的孔隙)。对比龙马溪组和牛蹄塘组页岩可以发现,微孔及小介孔的数量、体积以及比表面积都随成熟度的增加而减少。(3)高-过成熟页岩中,微孔和小介孔的发育主要受有机质控制,并且与TOC呈正相关关系,其次受埋藏深度影响;同时,中介孔、大介孔和宏孔受有机质、矿物和埋藏深度等共同控制,在实际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沉积环境和构造地质背景进行分析。(4)考虑页岩多尺度孔隙特征,本文提出了两种基于图像的页岩气渗流多尺度数值模型,即页岩全岩连续介质-孔隙网络模型和有机质超微观结构-孔隙网络模型。通过数值试验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和验证,探讨了连续介质-孔隙网络模型的可靠性和使用价值;超微观结构-孔隙网络模型需要后续应用到真实页岩图像数据中,具有客观的研究前景。最后,对本论文的创新性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努力方向进行了展望。
王生奥[6](2021)在《松辽盆地南部伏双大地区断层封堵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工业的发展,石油开采力度不断增大,很多大型油气田已经进入勘探开发的中后期,但是很多中小型油气田却因为储量小,断层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大、开采成本高于实际利润,导致资源被废弃闲置,其中关键的技术难点就是油气在地层中的运移和保存。松辽盆地南部深层致密气探明储量436亿方,探明率仅为3.6%,剩余资源潜力大,在长岭断陷伏双大地区,由于气藏主控因素复杂,圈闭落实难度大,勘探节奏比较缓慢。为加快天然气预探、储量及产能建设,急待解决有利区带优选及圈闭效益动用问题。通过对油气运移机理和断层封闭性评价发展历程的研究,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认为地下断层应力状态是断层开启或封闭的主要决定因素,而断层的开启或封闭又决定着储层中的油气是被封存还是沿断层面和其中的通道溢出,从而确定有利圈闭的位置。因此,充分了解地应力的成因、状态、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对于研究断层的封堵性是十分必要的。文章详细阐述了地应力的基本概念、成因、影响因素,分别从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个方面对地应力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分类,总结归纳各个方法的原理特点,为地应力实际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首先通过对伏龙泉气田实际测井、地震、岩心资料的处理和分析,提取地应力计算需要的相关参数,并结合岩芯三轴应力实验的数据,进行了动静态岩石力学参数的转换,得到研究区动静态岩石力学参数的线性回归方程,从而实现了利用测井曲线和地震资料求取相关区域地应力的过程;然后建立地应力计算模型,分析各个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选取黄氏模型进行实例计算,算出了伏龙泉断陷泉一段、泉二段、营城组地层的垂向和水平地应力值;接下来对断层封堵性评价方法进行分类,分别从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个方面阐述了各个评价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影响因素;最后利用断层面压力计算的方法对伏龙泉断陷油气富集区伏13井、伏14井和伏26井之间泥岩层的垂向封闭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利用断层岩排替压力差计算和断层岩泥质含量计算,定量评价了伏龙泉断陷伏13营城组、伏14营城组、伏26沙河子组、伏26登娄库组共15层砂岩储层的侧向封闭能力,评价结果与地层至今存在较高流体压力相符合,对应断层面断开的泥岩层可以作为盖层对下面自生自储的油气产生封堵的作用,选取了5个封闭能力好的层位,可以考虑钻探验证试油试气,初步判断了圈闭规模和产量,为油气田的钻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乔中坤[7](2021)在《多旋翼无人机航磁多参量数据的自补偿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人机航磁测量作为传统有人机航磁测量的补充,以其体积小、成本低、人为干预少、无人员安全隐患等优势在地质调查、资源勘探、水下磁性目标体探测及辅助导航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多旋翼无人机航磁测量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中小面积大比例尺航磁详查工作,可作为大型有人机航磁测量和地面磁法测量的有效补充。无人机航磁测量原始磁场数据包括地磁场数据、无人机平台干扰、设备干扰和磁通门传感器转向误差干扰,干扰在航磁异常图上主要表现为沿测线方向条带状异常,严重影响地质异常体解释的准确性,需要进行补偿处理。本文基于一套电动四旋翼无人机搭载高精度磁通门磁力组成的航磁测量系统开展航磁多参量数据自补偿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航磁干扰按照来源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机电设备工作及外界环境产生的噪声干扰,相较于地磁场信号,该部分干扰属于高频噪声,可以通过设计合理滤波器进行预处理。另一类是机载平台干扰和传感器误差,这两部分干扰可通过建模分析处理,也就是补偿处理。本文针对多旋翼无人机航磁系统噪声干扰问题开展系统不同状态下静态测试实验,旨在通过数据频谱分析结果得出航磁系统噪声干扰主要来源、影响大小及频谱特征,并根据噪声干扰高频特性设计相应低通滤波器进行误差处理。本文基于Tolles-Lawson模型建立仪器转向误差和飞行平台机动误差补偿模型,根据两者结构相似的特点,建立综合自补偿模型,并使用最小二乘算法求取综合补偿参数,进而对工区航磁数据进行补偿处理。针对多旋翼无人机航磁系统姿态自调整的特殊性,本文基于Leliak航磁四方位补偿测试飞行方案,展开航空四方位飞行补偿测试和地面四方位补偿测试对比实验,分析评价两种补偿测试方式的补偿效果。针对Tolles-Lawson模型恒定地磁场假设条件影响补偿精度的问题,本文开展了地磁场梯度对补偿精度影响研究和卡尔曼滤波预测地磁场研究,旨在通过卡尔曼滤波预测地磁场改进补偿模型,进而提高补偿精度。航磁总场水平梯度数据能够较好反应磁场水平方向上的弱小变化,具有不受日变影响,有效压制背景场,突出区域场及地质异常体边界等优点,可以有效弥补总场数据在地质解释上的不足。本文基于多旋翼无人机航磁总场综合补偿研究成果开展航磁总场水平梯度补偿研究,旨在构建梯度补偿模型进行干扰补偿处理。航磁三分量数据可以更好的指示地质体矢量信息,对航磁数据化极和剩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无人机航磁三分量数据包含载体干扰误差和姿态误差,需要进行补偿处理。本文分析了地理坐标-载体坐标系的6种相互转化矩阵差别,确定了偏航-俯仰-横滚顺序进行姿态解算时误差最小,选择按照横滚-俯仰-偏航的补偿顺序进行姿态补偿。本文根据载体涡流干扰高频特性设置低通滤波器进行数据预处理,基于载体干扰补偿模型和姿态补偿构建了航磁三分量综合补偿误差目标函数,并创新性引入自适应随机步长布谷鸟搜索算法,通过莱维飞行寻求目标误差函数最小值的方法,实现了航磁三分量补偿参数的快速、高效的求取。为了验证补偿效果,本文在安徽芜湖某地22km2工区开展1:20000无人机航磁作业,外业数据采集工作耗时3天完成,体现了多旋翼无人机航磁系统高效性和实用性。航磁总场数据经过综合补偿处理、各项改正及调平处理后总精度满足高精度磁测要求,验证了补偿效果。最后基于欧拉反褶积方法对无人机航磁总场数据进行反演研究,并综合利用欧拉反演结果和地质信息有效划分异常带和断裂构造,圈定岩浆分布区,为工区后期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可靠物探资料。
武宏涛[8](2021)在《高精度压电式检波器数据采集系统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油气勘探方向已经由常规的浅层、大储量勘探转向岩性勘探和深部勘探。现阶段采用的动圈式速度检波器检测带宽较窄,高频信号的检测灵敏度不高,容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影响,并且数据采集系统为24位分辨率,对小信号分辨能力有限。提高地震波采集系统的检测分辨率,降低环境干扰对信号的影响是地震波勘探研究的重点之一。为了满足当前地震波勘探对设备的新要求,论文提出使用高分辨率、高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强的压电式加速度检波器作为信号拾取传感器,同时采用32位分辨率的模数转换器,将模拟地震波信号转换成数字量信号,从而提高地震波信号的拾取能力。本系统设计信号调理电路对信号放大、滤波、单端转差分处理,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增加信号的抗干扰性。论文研制了基于高性能TMS320F28335的高分辨率、高可靠性地震波数据采集系统,完成系统软硬件的设计和测试。使用低压差稳压电路进行模拟供电,并采用LC滤波电路对系统开关电源纹波进行优化,同时将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分离,降低系统干扰。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波采集信号的信噪比,设计数字低通滤波算法FIR对地震波信号做高频干扰滤除。系统采用RS485通信方式进行数据据传输,并使用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设计系统上位机的控制、显示界面,实现对采集硬件参数的设置、上位机通信的参数配置、采集到的地震波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并做时域波形图显示及存储。最后,搭建测试平台进行采集性能测试。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高精度压电式检波器数据采集系统满足设计要求。高精度压电式检波器数据采集系统研究实现了单通地震波采集系统,为野外多道地震波检测研究奠定了基础。
蔺亚兵[9](2021)在《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与高产地质模式》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西南缘黄陇侏罗纪煤田低阶煤层气勘探开发取得局部突破,但规模性建产仍面临诸多地质问题。鉴于此,本文系统分析了该煤田高渗煤储层发育机理和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建立了高产地质模式,取得如下创新认识:(1)揭示了黄陇煤田低阶煤储层高渗发育机理。基于试井资料,提取构造应力场要素,发现深度600m左右煤储层渗透率最高,对应的侧压系数、水平主应力差、有效应力最低。建立了构造应力与煤储层渗透率的两段式反向耦合(<→D)模型,揭示了该煤田高渗煤储层发育特点及其地质控制机理。(2)揭示了第一次煤化跃变作用(FCJ)对早期煤化阶段煤孔结构及其吸附能力的控制特点。黄陇煤田FCJ位于镜质组随机反射率(Rr)0.60~0.65%之间,对煤吸附性产生了深刻影响。发现FCJ之前煤样朗格缪尔体积及游离烃产率随Rr增大呈减小趋势,主控因素为富惰质组煤的显微组分组成;之后两个参数显着增大,煤化作用影响更为显着,富惰质组特点对吸附性影响明显减弱。研究认为,煤化沥青质产物被镜质组吸附或堵塞镜质组孔隙,这是煤吸附性在FCJ前后突变的根本原因。(3)建立了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成藏模式。发现煤层气富集区主要集中在黄陵矿区北部、焦坪矿区东部、彬长矿区中南部及永陇矿区中北部,埋深300~800m为煤层气富集最佳层段。根据煤层气稳定同位素组成判识,彬长矿区、永陇矿区和焦坪矿区为生物成因气,黄陵矿区发育次生生物成因气和热成因气两种类型。建立了盆缘缓坡水力封堵-生气二元成藏和多源富集成藏两类成藏模式。第一种类型是低阶煤储层在盆地边缘有利渗透率和水文地质条件作用下,次生生物成因气生成与保存的结果。第二种类型是煤系下伏地层油气资源通过垂向构造裂隙向煤系地层运移,并在煤系地层与煤层气共生成藏。(4)建立了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高产地质模式。分析勘探开发试验资料,发现该煤田煤储层渗透率越高、水动力条件越弱,煤层气井产量越高,而资源条件差异对气井产能影响较小。直井和多分支水平井对低阶煤层气开发具有较好的适用性,U型井效果不甚显着。结合成藏模式,建立了背斜翼部高位、背斜轴部及向斜富集区三种煤层气高产地质模式。建议在背斜等构造高部位选择直井,在向斜低部位选择多分支水平井,形成两种井型优势互补的低阶煤层气开发技术体系。该论文包括插图114幅,表格29个,参考文献240篇。
王冬冬[10](2021)在《南海低渗弱固结水合物储层地质特征及物性刻画》文中指出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具有资源量大、分布广和清洁无污染等优点,被国际公认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战略资源。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相继在南海北部东沙、神狐、琼东南和西沙海槽4个海区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综合调查与研究工作,先后发现了 22个具明显BSR异常的天然气水合物区块,圈定了 6个水合物成矿远景区、19个成矿区带、25个有利区块、24个钻探目标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尤其是2017年和2020年在南海神狐海域实施的水合物试采,使我国成为了全球首个实现在海域粉砂质储集层水合物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目前,天然气水合物已被正式列为我国第173种新矿种,其产业化开始加速。然而,南海水合物储层以低渗弱固结泥质粉砂或粉砂质泥岩为主,储层精细描述困难,导致其中水合物含量认识不清,进而影响了资源量评价和开采层位优选。而低渗弱固结的工程地质特性又导致开采水合物分解半径小,产能难以达标,同时还易诱发井壁垮塌、出砂、地层沉降、气体泄漏、甚至地质灾害等问题,这使得我国水合物产业化仍面临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双重挑战。因此,系统刻画储层地质特征及物性参数是南海典型水合物藏安全高效开采的基础,对实现水合物产业化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和总结南海历次水合物钻探计划、水合物试采相关数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南海典型低渗弱固结水合物储层所取获水合物岩心进行了系统测试和分析,并结合相关模拟实验的认识,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研究了南海低渗弱固结水合物储层的地质特征和储层物性,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和认识:(1)水合物储层由含水量高的深灰色粘土质粉砂组成,富含有孔虫壳体,钙质超微化石和草莓状黄铁矿集合体。其中,砂颗粒棱角尖锐,分选性较好;粘土矿物以层状伊利石为主;有孔虫以浮游类为主且含量高;水合物主要为孔隙填充、颗粒胶结、微裂隙填充的复合分布模式,大量水合物赋存于有孔虫壳体内。(2)水合物储层总体处于低温、低能、相对稳定的弱还原沉积环境;水合物气源的成因类型与构造密切相关,通常在沟源性断裂发育的区域,气源以热成因或混合成因为主,而其他区域则以生物成因为主。水合物的产出与分布,由浊流沉积体和厚层细粒沉积物失稳体构成的储层盖层组合及气源宏微观运移通道共同控制。(3)水合物富集程度受沉积物颗粒的比表面积、储层的孔径、有孔虫的丰度等微观因素控制,水合物饱和度整体随着比表面积的减小、中值孔径和有孔虫丰度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另外,水合储层内部,粒径相对小的沉积物颗粒含量越高的部位,微裂隙越发育,其对水合物的成藏十分有利。(4)水合物分解之后的储层孔隙度约20%,有效渗透率约0.5~0.75mD,剪切强度大约300KPa,摩擦角约20°,内聚力处于几十至上百KPa的水平。同时,当围压增大时,水合物分解之后的储层有效渗透率急剧减小,力学性质弱化明显;在相同的剪切速率条件下,围压越大,剪切变形致使其内孔隙水压力越大,且存在应变硬化现象,但无明显剪切强度峰值。此外,归一化渗透率Kr拟合公式:Kr=(1-Sh)3.6/(1+Sh)2.58适用于南海低渗弱固结水合物储层渗透率的预测。(5)水合物储层当围压的增加或剪应变的减少时,剪切模量呈指数上升,而阻尼比呈指数下降。在围压相同的条件下,剪切模量、阻尼比随饱和度的增加而上升,而剪切模量的应力敏感指数饱和度随饱和度的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当储层中的水合物以孔隙填充型为主,剪切模量与孔隙度负相关,阻尼比和剪切模量的应力敏感指数与孔隙度正相关。当水合物以骨架支撑型为主时,剪切模量和阻尼与孔隙度正相关,敏感指数b与孔隙度负相关,而且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值出现“跃升”,敏感指数b明显降低。水合物可类比为一种填充孔隙的固相材料,其可导致剪切模量增加,敏感指数b降低,剪切模量随应变的增加而衰减的速率加快。水合物和沉积物颗粒之间极有可能存在未转化的水膜,其应是导致阻尼比随水合含量增加而上升的关键因素。
二、勘探开发试验数据综合处理系统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勘探开发试验数据综合处理系统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自激脉冲射流装置实验与现场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自激脉冲射流装置结构及原理 |
1.1 装置结构 |
1.2 工作原理 |
1.2.1 第1阶段 |
1.2.2 第2阶段 |
1.2.3 第3阶段 |
1.2.4 第4阶段 |
2 结构化参数敏感性分析 |
2.1 流场运动演变过程模拟 |
2.2 进出口比的影响 |
2.3 反馈通道截面比的影响 |
2.4 附壁斜面倾角的影响 |
3 冲蚀性能评价物理模拟实验 |
3.1 实验设计 |
3.2 冲击载荷测试 |
3.3 花岗岩冲蚀实验 |
4 现场应用 |
4.1 区块油藏特征 |
4.2 试验井地质数据 |
4.3 实验井应用效果对比 |
4.3.1 降低储层起裂压力 |
4.3.2 提高油井产能效果 |
5 结 论 |
(2)韩城区块11号煤及其顶底板岩石力学参数计算及煤层气开发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岩石力学及地应力研究现状 |
1.3.2 煤层气有利区优选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2 地层及煤层特征 |
2.3 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 |
第三章 研究区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
3.1 岩石力学室内实验结果 |
3.2 横波预测 |
3.2.1 横波、纵波回归拟合 |
3.2.2 模型误差原因分析 |
3.3 岩石弹性力学参数计算 |
3.4 动静态参数转换 |
第四章 研究区地应力综合评价 |
4.1 地应力方向 |
4.1.1 方法与原理 |
4.1.2 单井地应力方向分析 |
4.1.3 区域地应力方向特征 |
4.2 地应力大小 |
4.2.1 测井计算方法 |
4.2.2 地应力模型选取和关键参数确定 |
4.2.3 地应力分布特征 |
4.3 现今地应力场模拟 |
第五章 研究区煤层气开发有利区预测 |
5.1 煤层气富集条件的主控因素 |
5.1.1 煤层厚度对煤层气产能的影响 |
5.1.2 煤储层含气性对煤层气产能的影响 |
5.2 煤层渗透性对煤层气产能的影响 |
5.2.1 煤层割理 |
5.2.2 天然裂隙 |
5.3 煤层气开发有利区预测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综合物探法在甘肃省民乐县地热资源勘探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地热勘查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民乐县地热资源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物探方法在研究区地热条件下的选取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自然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条件 |
2.1.3 水文条件 |
2.1.4 地形地貌 |
2.2 区域地质构造 |
2.2.1 研究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及特征 |
2.2.2 研究区断裂构造 |
2.2.3 研究区地层情况 |
2.3 地热地质条件 |
2.4 综合物探方法的选取及测线布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法基本原理及应用 |
3.1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简介 |
3.1.1 电磁场基本方程 |
3.1.2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基本公式 |
3.1.3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工作方法 |
3.1.4 野外测量 |
3.2 CSAMT数据采集 |
3.2.1 工作装置 |
3.2.2 工作技术 |
3.2.3 质量评述 |
3.3 CSAMT数值模拟及资料解释 |
3.3.1 CSAMT理论断裂模型正演分析 |
3.3.2 CSAMT数据处理及反演 |
3.3.3 CSAMT地质推断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地电磁测深法基本原理及应用 |
4.1 大地电磁测深法简介 |
4.2 MT野外数据采集 |
4.2.1 工作装置 |
4.2.2 工作技术 |
4.2.3 质量检查评述 |
4.3 MT数值模拟及资料解释 |
4.3.1 MT断裂构造地热模型 |
4.3.2 MT数据处理及反演 |
4.3.3 MT地质推断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活性炭测氡基本原理及应用 |
5.1 活性炭测氡法简介 |
5.1.1 天然放射性 |
5.1.2 氡的特性 |
5.1.3 活性炭测氡法工作原理 |
5.2 活性炭测氡法野外工作 |
5.2.1 仪器及其性能检验 |
5.2.2 异常阈值下限的确定 |
5.2.3 野外测量 |
5.2.4 质量保证措施 |
5.3 活性炭测氡法资料解释 |
5.3.1 数据处理 |
5.3.2 剖面解释 |
5.3.3 平面解释 |
5.3.4 地质推断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综合物探资料解释的开发建议 |
6.1 地热钻孔的确定 |
6.1.1 钻井位置及成井深度的选择 |
6.1.2 出水温度预测 |
6.2 钻探验证及资源评价 |
6.2.1 钻探工作 |
6.2.2 测井工作及抽水试验 |
6.2.3 地热资源潜力评估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黔北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页岩气勘探开发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页岩气勘探开发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 |
1.2.3 页岩气储集性能与页岩储层裂缝研究现状 |
1.2.4 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与储集物性关系的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工作量及创新性成果 |
1.4.1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2.2 区域沉积与地层特征 |
2.2.1 区域沉积特征 |
2.2.2 区域地层特征 |
2.3 区域构造演化 |
2.3.1 加里东期 |
2.3.2 海西-印支期 |
2.3.3 燕山期 |
2.3.4 喜山期 |
第三章 黔北牛蹄塘组页岩储集物性特征 |
3.1 黔北牛蹄塘组页岩矿物组成特征 |
3.1.1 X射线衍射分析 |
3.1.2 显微镜片鉴定分析 |
3.1.3 扫描电镜结合能谱分析 |
3.2 黔北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类型及丰度 |
3.2.1 有机质类型 |
3.2.2 有机质丰度 |
3.3 黔北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 |
3.4 黔北研究区页岩储层的含气性 |
3.4.1 黔北页岩气井的含气量 |
3.4.2 地质构造特征对页岩储层含气性的影响 |
3.4.3 研究区牛蹄塘组氮气来源 |
第四章 黔北牛蹄塘组页岩孔隙类型与结构特征 |
4.1 黔北牛蹄塘组页岩基质孔隙类型 |
4.1.1 有机质孔 |
4.1.2 粒间孔隙 |
4.1.3 粒内孔隙 |
4.1.4 微裂隙 |
4.2 黔北牛蹄塘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
4.2.1 基于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的孔隙表征 |
4.2.2 基于二氧化碳等温吸附实验的孔隙表征 |
4.2.3 基于高压压汞实验的孔隙表征 |
第五章 黔北牛蹄塘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主要控制因素 |
5.1 页岩孔隙结构特征与有机质丰度的关系 |
5.1.1 页岩有机质含量及孔隙结构特征 |
5.1.2 页岩有机质与孔隙结构特征的关系 |
5.2 热演化成熟度与孔隙结构特征的关系 |
5.3 页岩孔隙结构特征与矿物组成的关系 |
5.3.1 脆性矿物含量与孔隙结构特征关系 |
5.3.2 黏土矿物含量与孔隙结构特征的关系 |
5.4 构造作用对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 |
5.4.1 黔北研究区牛蹄塘组古构造应力值的测定 |
5.4.2 构造作用对于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 |
第六章 黔北牛蹄塘组页岩孔隙演化特征 |
6.1 牛蹄塘组成岩过程黏土矿物转化孔隙结构的演化特征 |
6.1.1 研究区牛蹄塘组成岩演化中黏土矿物转化过程 |
6.1.2 研究区牛蹄塘组黏土矿物转化中的孔隙演化过程 |
6.2 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孔隙结构的演化特征 |
6.2.1 研究区牛蹄塘组热演化成熟度 |
6.2.2 研究区牛蹄塘组热演化过程中的孔隙演化特征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四川盆地典型富有机质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页岩气渗流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页岩气勘探开发概述 |
1.1.1 国外页岩气勘探开发概述 |
1.1.2 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概述 |
1.2 页岩孔隙结构研究进展 |
1.2.1 孔隙结构表征方法 |
1.2.2 多尺度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
1.2.3 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 |
1.3 页岩气渗流模拟研究进展 |
1.3.1 孔隙空间重构 |
1.3.2 页岩气渗流数值模拟 |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页岩多尺度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 |
2.1 低压气体吸附理论 |
2.2 计算孔隙结构参数的模型方法 |
2.2.1 BET方法 |
2.2.2 t-plot和 α_s-plot方法 |
2.2.3 D-R和D-A方法 |
2.2.4 BJH方法 |
2.2.5 DFT和 NLDFT方法 |
2.2.6 不同模型方法的选择 |
2.3 样品粒度对低压气体吸附的影响 |
2.4 N_2与Ar等温吸附曲线的差异 |
2.5 高精度纳米孔隙结构表征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区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
3.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3.2 牛蹄塘组和龙马溪组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3 牛蹄塘组和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
3.4 龙马溪组和牛蹄塘组页岩二维图像分析 |
3.5 页岩孔隙结构的三维图像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过成熟度页岩纳米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 |
4.1.1 有机质和矿物的影响 |
4.1.2 埋藏深度的影响 |
4.2 大孔(10 nm~200 nm)发育的主控因素 |
4.2.1 有机质和矿物的影响 |
4.2.2 埋藏深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页岩气渗流机理研究及基于图像的数值模拟 |
5.1 多孔介质渗流基本理论 |
5.1.1 分子动力学模型 |
5.1.2 稀薄气体渗流模型 |
5.1.3 连续介质渗流模型 |
5.1.4 达西尺度渗流模型 |
5.2 基于图像的页岩气多尺度渗流模拟 |
5.2.1 传统模型及其适用性 |
5.2.2 页岩气渗流多尺度耦合模型 |
5.3 页岩气高效数值模拟的应用 |
5.3.1 模型验证 |
5.3.2 页岩全岩生气模拟 |
5.3.3 有机质生气模拟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主要成果和认识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松辽盆地南部伏双大地区断层封堵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应力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油气运移研究现状 |
1.2.3 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伏双大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理位置与地质条件 |
2.2 构造演化与构造特征 |
2.3 地层与层序特征 |
2.4 石油地质特征 |
第三章 实际资料属性分析 |
3.1 井下岩芯岩性分析 |
3.2 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 |
3.3 烃源岩物性分析 |
3.4 断陷结构分析 |
第四章 地应力测量方法研究 |
4.1 地应力的基本概念 |
4.2 直接测量法与间接测量法 |
4.2.1 直接测量法 |
4.2.2 间接测量法 |
4.3 岩石力学参数提取与动静转换 |
4.3.1 测井资料求取岩石力学参数 |
4.3.2 测井资料求取岩石强度 |
4.3.3 岩石动静态参数转换 |
4.4 模型建立与实例计算 |
4.4.1 地应力计算模型 |
4.4.2 实例计算 |
第五章 断层封堵性评价方法和应用 |
5.1 断层封堵性评价方法 |
5.1.1 断层封堵性定性分析 |
5.1.2 断层封堵性定量分析 |
5.2 影响断层封堵性的因素 |
5.2.1 断层性质 |
5.2.2 断面压力 |
5.2.3 断面形态 |
5.2.4 充填物和流体性质 |
5.3 断层应力状态计算与垂向封闭性 |
5.3.1 断层面压力计算 |
5.3.2 伏龙泉实例评价 |
5.4 断层岩排替压力与侧向封闭性 |
5.4.1 压汞实验求取断层岩岩样排替压力 |
5.4.2 伏龙泉气田断层侧向封闭性评价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和学习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多旋翼无人机航磁多参量数据的自补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航磁补偿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航磁补偿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航磁补偿模型研究 |
1.2.2 国内外航磁补偿参数求解算法研究 |
1.3 航磁补偿主要存在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论文组织架构 |
第2章 航磁多参量数据测量技术 |
2.1 航磁测量简介 |
2.2 航磁测量系统 |
2.2.1 航磁飞行平台 |
2.2.2 航磁测量设备 |
2.3 航磁补偿系统 |
2.3.1 航磁补偿原理 |
2.3.2 航磁补偿设备 |
2.4 航磁数据处理 |
2.5 无人机航磁测量 |
2.6 航磁测量发展趋势 |
2.6.1 无人化探测系统 |
2.6.2 航磁全张量探测系统 |
2.6.3 无人化综合探测系统 |
2.6.4 无人化集群式综合探测系统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Tolles-Lawson模型的航磁总场综合自补偿研究 |
3.1 多旋翼无人机航磁系统组成 |
3.1.1 多旋翼无人机平台 |
3.1.2 航空磁力仪 |
3.1.3 雷达高度计 |
3.2 航磁系统误差研究 |
3.2.1 机电设备干扰 |
3.2.2 机动干扰 |
3.2.3 航磁传感器误差 |
3.3 综合误差补偿 |
3.4 航磁系统补偿测试 |
3.4.1 有人机航磁补偿测试 |
3.4.2 无人机航磁补偿测试 |
3.4.3 多旋翼无人机航磁补偿测试 |
3.5 航磁补偿误差及改进 |
3.5.1 补偿后误差分析 |
3.5.2 地磁场变化对补偿影响 |
3.5.3 卡尔曼滤波 |
3.5.4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补偿模型改进 |
3.6 无人机航磁系统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航磁水平梯度测量的自补偿研究 |
4.1 航磁梯度测量原理 |
4.2 航磁梯度补偿 |
4.2.1 航磁水平梯度误差来源 |
4.2.2 航磁水平梯度补偿 |
4.3 航磁水平梯度补偿测试 |
4.4 航磁梯度测量系统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自适应布谷鸟搜索航磁三分量自补偿研究 |
5.1 航磁测量系统中坐标转换 |
5.1.1 地理坐标系 |
5.1.2 载体坐标系 |
5.1.3 地理坐标转换到载体坐标 |
5.1.4 姿态转换误差 |
5.1.5 载体坐标转换到地理坐标 |
5.2 无人机载体干扰 |
5.3 综合补偿模型 |
5.4 自适应步长布谷鸟搜索算法 |
5.4.1 布谷鸟搜索算法 |
5.4.2 自适应步长布谷鸟搜索算法 |
5.4.3 补偿参数求解流程 |
5.5 补偿试验 |
5.5.1 姿态误差:地理坐标-载体坐标 |
5.5.2 姿态补偿:载体坐标-地理坐标 |
5.5.3 载体干扰补偿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高精度航磁补偿数据的地质找矿应用 |
6.1 工区概况 |
6.1.1 工区地质概况 |
6.1.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6.2 无人机航磁测量 |
6.2.1 任务设计 |
6.2.2 数据质量评价 |
6.3 航磁数据处理 |
6.3.1 航磁△T等值线图 |
6.3.2 航磁△T化极等值线图 |
6.4 航磁数据欧拉反演 |
6.4.1 欧拉反褶积 |
6.4.2 欧拉反演构造指数选取 |
6.4.3 工区航磁欧拉反演解 |
6.5 地质解释 |
6.5.1 工区断裂 |
6.5.2 工区岩浆岩 |
6.5.3 工区成矿带圈定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成果及结论 |
7.2 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思路 |
文献参考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高精度压电式检波器数据采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压电式检波器工作机理研究 |
2.1 地震波传播形式 |
2.2 压电效应原理与检波器结构 |
2.3 压电加速度检波器运动数学模型分析 |
2.4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原理及方法 |
2.4.1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等效结构 |
2.4.2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连接方式 |
2.4.3 前端放大器类型对输出电压信号的影响 |
2.4.4 压电式传感器与放大器的选配 |
2.5 压电式地震波检波器特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压电式检波器数据采集系统 |
3.1 数据采集系统总体设计 |
3.2 DSP主控制器最小系统电路 |
3.2.1 控制器复位电路设计 |
3.2.2 时钟电路设计 |
3.2.3 JTAG调试接口电路设计 |
3.3 信号调理模块设计 |
3.3.1 前端放大电路设计 |
3.3.2 滤波电路设计 |
3.3.3 单端转差分电路设计 |
3.4 ADC模数转换模块设计 |
3.4.1 Σ-Δ型A/D转换器 |
3.4.2 ADS1282芯片介绍及引脚说明 |
3.4.3 ADS1282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 |
3.4.4 ADS1282信号输入调理电路 |
3.4.5 ADC模数转换器控制电路 |
3.5 数据采集系统电源模块设计 |
3.5.1 传感器电源电路设计 |
3.5.2 5V电源电路设计 |
3.5.3 DSP供电电源电路设计 |
3.5.4 ADS1282参考电源电路 |
3.5.5 ADS1282模拟供电电源设计 |
3.6 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3.7 系统采集主控板PCB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压电式检波器信号采集软件设计 |
4.1 软件开发平台介绍 |
4.2 控制软件总体设计 |
4.3 ADS1282控制驱动程序设计 |
4.3.1 ADS1282复位操作 |
4.3.2 ADS1282工作模式配置程序设计 |
4.3.3 ADS1282获取转换数据程序设计 |
4.4 系统存储程序设计 |
4.5 通信RS485 程序设计 |
4.6 数字信号滤波算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软件设计 |
5.1 Labview开发平台介绍 |
5.2 上位机总体方案设计 |
5.3 地震波采集系统上位机设计 |
5.3.1 上位机串口通信模块 |
5.3.2 地震波数据拼接算法设计 |
5.3.3 上位机控制命令发送设计 |
5.3.4 上位机系统界面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调试与性能测试 |
6.1 检波器性能对比 |
6.2 采集系统电路实现 |
6.3 采集系统电路调试 |
6.3.1 系统供电电源输出测试 |
6.3.2 电源纹波测试与优化 |
6.3.3 前置放大和滤波电路测试 |
6.4 驱动程序调试 |
6.5 系统采集性能测试 |
6.5.1 系统短路噪声与分辨率 |
6.5.2 系统动态范围 |
6.5.3 差分驱动性能测试 |
6.5.4 模数转换分辨率测试 |
6.5.5 震动信号采集效果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9)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与高产地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现存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5 论文工作量 |
2 煤层气地质背景 |
2.1 构造及现代地热场 |
2.2 含煤地层及其沉积环境 |
2.3 煤储层及其基本属性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5 小结 |
3 低阶煤储层物性及其地质控因 |
3.1 低阶煤样孔隙和裂隙发育特点 |
3.2 低阶煤样吸附性 |
3.3 低阶煤储层渗透性及其地质控制 |
3.4 低阶煤储层流体能量 |
3.5 小结 |
4 低阶煤层气成藏要素与模式 |
4.1 延安组油气显示与分布 |
4.2 延安组油气成因与来源 |
4.3 延安组煤层气控藏地质要素 |
4.4 延安组煤层气成藏地质模式 |
4.5 小结 |
5 低阶煤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及高产模式 |
5.1 煤层气可采性地质控制 |
5.2 低阶煤层气井产能工程控因 |
5.3 低阶煤层气高产地质模式 |
5.4 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开发对策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南海低渗弱固结水合物储层地质特征及物性刻画(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天然气水合物概述 |
1.2.1 天然气水合物简介 |
1.2.2 天然气水合物的基本性质 |
1.2.3 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与资源量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现状 |
1.3.2 全球典型地区水合物储层地质特征研究现状 |
1.3.3 水合物勘探开发现场水合物储层物性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本文创新点摘要 |
第二章 南海低渗弱固结水合物储层地质特征 |
2.1 地质背景概况 |
2.2 水合物岩心及测试方法 |
2.2.1 岩心取样位置 |
2.2.2 测试方法简介 |
2.3 水合物岩心沉积物的表观特征和定量分析 |
2.3.1 水合物岩心及其沉积物样品的表观特征 |
2.3.2 沉积物样品的组分及相关参数分析 |
2.3.3 烃类气体组成及其碳氢同位素特征 |
2.4 水合物储层的地质特征 |
2.4.1 沉积环境 |
2.4.2 水合物气的成因及主要来源 |
2.4.3 储层与盖层组合 |
2.4.4 气源运移疏导通道 |
2.4.5 影响水合物聚集的微观因素 |
2.4.6 成藏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海低渗弱固结水合物储层的物性特征 |
3.1 原位水合物储层的孔-渗-饱特征 |
3.2 原位水合物储层的力学特征 |
3.3 水合物分解后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特征 |
3.4 水合物分解后储层的力学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海低渗弱固结水合物储层的物性预测模型 |
4.1 低渗弱固结水合物储层渗透率预测模型 |
4.1.1 含水合物沉积物渗透率实验 |
4.1.2 含水合物沉积物渗透率理论模型 |
4.1.3 低渗弱固结水合物储层的渗透率预测模型 |
4.2 低渗弱固结水合物储层的力学性能预测模型 |
4.2.1 水合物储层力学性能预测 |
4.2.2 不同力学模型预测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海低渗弱固结水合物储层的动力学性质及动态响应 |
5.1 实验设备、材料和流程 |
5.1.1 实验设备 |
5.1.2 实验材料 |
5.1.3 实验流程 |
5.2 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动态响应和特性 |
5.2.1 剪切模量和阻尼的应力响应 |
5.2.2 剪切模量和阻尼的应变响应 |
5.2.3 孔隙度、饱和度与剪切模量应力敏感指数的关系 |
5.2.4 孔隙度、饱和度对剪切模量衰减速率的影响 |
5.3 剪切模量和阻尼比与水合物及未转化水的关系 |
5.3.1 剪切模量与水合物分布特征的关系 |
5.3.2 阻尼比与未转化的液态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和认识 |
6.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勘探开发试验数据综合处理系统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自激脉冲射流装置实验与现场应用[J]. 庞惠文,艾白布·阿不力米提,解赤栋,庞德新,郭新维,王一全. 石油学报, 2022
- [2]韩城区块11号煤及其顶底板岩石力学参数计算及煤层气开发有利区预测[D]. 边利恒.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3]综合物探法在甘肃省民乐县地热资源勘探中的应用[D]. 张浩宇.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黔北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演化研究[D]. 孙文吉斌. 贵州大学, 2021(01)
- [5]四川盆地典型富有机质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页岩气渗流机理研究[D]. 张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
- [6]松辽盆地南部伏双大地区断层封堵性研究[D]. 王生奥. 吉林大学, 2021(01)
- [7]多旋翼无人机航磁多参量数据的自补偿方法研究[D]. 乔中坤. 吉林大学, 2021(01)
- [8]高精度压电式检波器数据采集系统研究[D]. 武宏涛.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9]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与高产地质模式[D]. 蔺亚兵.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10]南海低渗弱固结水合物储层地质特征及物性刻画[D]. 王冬冬. 中国地质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