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短波组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短波通信组网,数字短波组网,关键技术
短波组网论文文献综述
闫源江[1](2019)在《短波通信组网与数字短波组网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提高,在短波组通信技术已经获得了重大的突破,不仅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扩频技术等方面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而且在自适应技术上也同样获得了非常的成绩,这让短波通信技术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数字短波组网在不同领域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所以在根据现有短波电离层的传播情况和特点,采取正确的组网技术,从而确保数字短波组网在短波领域中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27期)
李海龙,陈月,胡晓彦[2](2019)在《基于IP的短波组网监测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短波通信系统多为点对点通信,即发信控制器通过数据控制线独立控制某一台发射机,通过发射机将信号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出去,如果某一台发信控制器产生故障,必须人工将控制线缆切换到另一台发射机,且无法实现控制单元和发射机的任意组网。通过一种基于IP的短波发射机,发信控制器和发射机之间通过建立IP通信、串口通信等不同通信模式,实现发信控制器之间、发信控制器和发射机之间自组网,并通过远程监测和控制系统,实现对发信控制器、发射机的操作和监测设备的工作状态、组网链接和历史数据的查询,大大增强了短波通信系统的自适应工作能力。(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网络》期刊2019年16期)
徐伯禺,吴永宏[3](2019)在《基于短波广域分集组网通信的海洋物联网》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海洋信息的互联互通得到世界各国的空前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海洋物联网的发展,认为海洋区域中可靠远程通信手段的匮乏制约了海洋物联网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波广域分集组网的海洋物联网结构,该技术通过提高短波通信的可通率与通信服务质量,解决了海洋物联网与其他网络的互联互通问题,此外,通过详细分析基于短波广域分集组网的海洋物联网在远洋渔船船队调度的应用,证明了海洋物联网可以为海洋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相关活动提供信息和通信保障。(本文来源于《海洋信息》期刊2019年03期)
王国波[4](2019)在《基于短波通信组网与数字短波组网技术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短波通信利用1.6MHZ-30MHZ频率的电磁波传输信号,它是一种可传送几千公里通信方式。短波通信也称为高频(HF)无线电通信,在外交、军事以及石油勘探等领域均有应用,可进行文字、图像和语音等信息的传输。短波通信具有诸多的优势,无中继远程通信,抗摧毁性强,激动灵活,网络重构快捷。本文对于短波通信组网和数字短波组网技术相关内容展开分析。(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9年13期)
鲁品,李政[5](2018)在《分集接收技术在短波通信组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集技术是现代无线通信中克服深度衰落的常用方法,本文总结了无线通信技术中使用的分集技术,分析了分集技术的种类和特点。着重研究短波广域分集技术,利用多个相距较远的通过网络互联的短波固定台站将不同地域空间和不同极化天线所接收到的短波信号通过实时汇聚和合并解调,有效提升短波话音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对分集的几种主要算法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通信与广播电视》期刊2018年04期)
李书杰,荣柱,吕玉静,秦茜[6](2018)在《一种低速超短波自组网MAC层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自组网设备的灵敏度和隐蔽性,针对一种低速超短波自组网MAC层协议进行了研究。该协议根据拓扑结构的改变,采用"动态预约和随机竞争"的分配策略,提高了传输效率。应用OPNET对该协议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低速自组网波形协议可以容纳较大的网络规模,具有较小的开销、较短的组网时间以及传输时延。(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18年12期)
朱俊,苏小林,苏星[7](2018)在《短波电台组网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军队作战指挥信息化,军队作战指挥时多处于野外,需要使用分组无线网络将各类型的作战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通信传输。短波通信新型组网技术能够解决军事中的很多问题,鉴于此,本文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8年20期)
李智深,俞岭[8](2018)在《刍议短波通信组网与数字短波组网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在短波通信领域,短波组网通信技术是一项重大技术突破,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推动数字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要根据短波电离层的传播特点,结合现代短波通信调制技术,加强对组网信道类别的研究,采取正确的组网技术,进而确保了组网技术在短波通信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18年09期)
李木胜[9](2018)在《短波通信组网技术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围绕传统短波通信存在的问题,对短波的传播特性、短波调制解调技术及其局限性、国内外短波通信组网应用情况、短波通信组网技术的特点及其对解决传统短波通信问题的作用与效果逐一进行了分析论述,并对短波通信组网应用的后续发展作进一步探究。(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8年13期)
薛松,王凯[10](2018)在《短波通信组网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短波通信的无线电波通过电离层反射机理进行通信,长期以来一直是无需中继接力的中远程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速率低、信道不稳定,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文章首先对现有短波通信的应用组网技术和难点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对短波组网通信的关键技术做了设计和详细说。希望此文章能给相关工作人员一些建议和思考。(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8年04期)
短波组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的短波通信系统多为点对点通信,即发信控制器通过数据控制线独立控制某一台发射机,通过发射机将信号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出去,如果某一台发信控制器产生故障,必须人工将控制线缆切换到另一台发射机,且无法实现控制单元和发射机的任意组网。通过一种基于IP的短波发射机,发信控制器和发射机之间通过建立IP通信、串口通信等不同通信模式,实现发信控制器之间、发信控制器和发射机之间自组网,并通过远程监测和控制系统,实现对发信控制器、发射机的操作和监测设备的工作状态、组网链接和历史数据的查询,大大增强了短波通信系统的自适应工作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短波组网论文参考文献
[1].闫源江.短波通信组网与数字短波组网关键技术[J].科技风.2019
[2].李海龙,陈月,胡晓彦.基于IP的短波组网监测控制系统设计[J].计算机与网络.2019
[3].徐伯禺,吴永宏.基于短波广域分集组网通信的海洋物联网[J].海洋信息.2019
[4].王国波.基于短波通信组网与数字短波组网技术探究[J].电子测试.2019
[5].鲁品,李政.分集接收技术在短波通信组网中的应用[J].通信与广播电视.2018
[6].李书杰,荣柱,吕玉静,秦茜.一种低速超短波自组网MAC层协议研究[J].无线电工程.2018
[7].朱俊,苏小林,苏星.短波电台组网技术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
[8].李智深,俞岭.刍议短波通信组网与数字短波组网关键技术[J].数字通信世界.2018
[9].李木胜.短波通信组网技术浅析[J].电子测试.2018
[10].薛松,王凯.短波通信组网技术[J].信息通信.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