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外聚合层论文-富瑶,杨洪英,范有静,张长征

胞外聚合层论文-富瑶,杨洪英,范有静,张长征

导读:本文包含了胞外聚合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苯酚-硫酸法,浸矿细菌,细菌胞外聚合层,多糖

胞外聚合层论文文献综述

富瑶,杨洪英,范有静,张长征[1](2010)在《浸矿细菌胞外聚合层中多糖含量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稳定期的浸矿细菌菌液为研究对象,探讨苯酚-硫酸法测定浸矿细菌胞外聚合层中多糖含量的最佳条件,并用红外光谱检测浸矿细菌胞外聚合层中多糖的结构组成。研究结果表明,苯酚-硫酸法测定浸矿细菌胞外聚合层中多糖含量的最佳条件为:最大吸收波长490 nm,浓硫酸用量5 mL,苯酚溶液质量分数5%;在最佳条件下测得的浸矿细菌胞外多聚合层中的多糖质量浓度为12 mg/L;由红外光谱分析浸矿细菌胞外聚合层中的多糖,发现其结构中含有O—H,C=C,—CH3和C—H键。(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富瑶,杨洪英,崔日成,范有静,王承[2](2010)在《细菌胞外聚合层在氧化含砷金精矿生物氧化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含砷金精矿细菌氧化过程中各项工艺指标的变化,测定pH值、电压、砷离子浓度、细菌数量和胞外聚合层中多糖含量及结构,探讨胞外聚合层中多糖在细菌氧化含砷金精矿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当电压由500mV升到650mV、As(Ⅲ)快速转化为As(Ⅴ)时,单个细菌可通过消耗胞外聚合层中的多糖来抵御砷离子的毒害;当电压稳定在650mV、砷离子价态转化减缓时,细菌胞外聚合层中的多糖参与矿物的氧化反应;在砷离子胁迫下,多糖含量降低幅度可超过20%,即细菌可通过改变单个菌体胞外聚合层中多糖的产量来防止细胞受到侵害。(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10年10期)

富瑶,杨洪英,佟琳琳,张长征[3](2010)在《浸矿细菌胞外聚合层中多糖的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EDTA和H2SO4两种溶液作为提取剂,通过离心收集菌体、提取剂浸提多糖、离心分离多糖和过滤去除菌体4个步骤,提取浸矿细菌胞外聚合层中的多糖,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提取出的多糖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相同时,提取剂EDTA的提取效果优于H2SO4;质量分数为3%的EDTA溶液为实验中的最优提取剂,提取的多糖质量浓度可达17.0 mg.L-1.整个提取过程具有使用试剂简单、操作简便、干扰因素少的特点.(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张长征[4](2009)在《嗜温耐砷浸矿细菌胞外聚合层中多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胞外聚合层(Extracellular Polymers,简称EPS)是附着在细菌表面或围绕在细菌周围的一种松散透明、黏液状或者胶质状的物质。其主要成分为多糖、还包括多肽、蛋白质、脂肪等。EPS是细菌浸矿反应的发生场所,它可以调节硫化物表面的吸附,影响离子交换,提高氧化活性等,其还可以提高自身应激性,从而抵抗外界环境的胁迫。研究细菌胞外聚合层在浸矿过程中的变化,可为探索微生物浸矿机理提供理论指导。本试验从两个研究方向入手,一方面,采用苯酚-硫酸法,研究在Fe2+、As(Ⅲ)、As(Ⅴ)、石英、黄铁矿、毒砂及金精矿氧化过程中,HQ0211菌胞外多糖的含量变化,分析原因,找出影响胞外多糖变化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利用FT-IR红外光谱法,测定As(Ⅲ)、As(V)、石英、黄铁矿、毒砂及金精矿氧化达稳定期时的细菌胞外多糖的化学键,考察胞外多糖的官能团组成及其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HQ0211菌的胞外多糖的产生量受到离子浓度的影响,且其含量的增大可增强菌体抵御外界毒害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培养基Fe2+浓度为12g/L时为胞外多糖分泌的最适条件,单个细菌胞外多糖含量可达到0.0999×10-6mg/个;As(Ⅲ)胁迫下胞外多糖的产生量高于同浓度的As(V);黄铁矿矿浆浓度增加促使细菌胞外多糖含量增加,当其矿浆浓度为2.0%时细菌胞外多糖含量达到0.198×10-6mg/个;毒砂矿浆浓度1.5%时,胞外多糖产生量高于其他浓度;金精矿矿浆浓度的增加使得溶液中单个细菌胞外多糖含量降低。此外,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菌产生的胞外多糖都含有O-H及-C=C-,且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胞外多糖官能团会发生偏移现象。(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09-06-21)

王胜利[5](2007)在《细菌胞外聚合层提取及细菌对碳质吸附过程中的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胞外聚合物是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分泌的不同种类的生物聚合物,是生物膜中围绕在细菌周围的高度含水的多聚大分子。其主要包括多糖、蛋白质、核酸、脂肪酸、糖醛酸等。胞外聚合物成分因菌种和营养物而异,不同细菌的胞外聚合物组成和物理化学属性不同,决定着生物膜的粘附、构型及生物学特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浸矿微生物的胞外聚合物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微生物浸矿过程中,胞外聚合物的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试验对于HQ0211菌的生长特性以及氧化能力进行了研究。对于处于对数期的HQ0211菌采用了四种方法进行提取胞外聚合物,当菌体浓度为104-105cell/mL时测定了其主要成份胞外多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0.1873mg/mL和0.1298mg/mL,可见多糖的含量要多于蛋白质的含量。通过提取胞外聚合物戊二醛、EDTA、EDTA(buffer)、H2SO4等四种方法的选择和研究,可以得出EDTA法相对于其他方法而言存在较好的稳定性。研究确定出影响结果提取的准确性的因素,即为:细菌的生长情况、活性、外在生长环境、提取方法以及提取试剂等等。论文研究了碳质对细菌生长的影响,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适当浓度的木炭以及焦炭的存在对于细菌的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加速了细菌的生长,使其相对于单纯9K培养基下的细菌较早进入了对数生长期。本试验还对HQ0211菌对于矿物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选择了最佳的细菌裂解时间、最佳的波长、最佳的pH、最佳的冷却时间,最终得出最佳的裂解时间为25min,最佳的波长为430m,最佳的冷却时间为10分钟。在最优条件下测定了HQ0211菌在不同Eh条件下对于矿物的吸附量变化,菌液中游离细菌的数量的变化,得出了细菌吸附量占细菌总量百分比随电位变化的关系。最终讨论分析了细菌吸附的动态过程。(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07-12-01)

胞外聚合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研究含砷金精矿细菌氧化过程中各项工艺指标的变化,测定pH值、电压、砷离子浓度、细菌数量和胞外聚合层中多糖含量及结构,探讨胞外聚合层中多糖在细菌氧化含砷金精矿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当电压由500mV升到650mV、As(Ⅲ)快速转化为As(Ⅴ)时,单个细菌可通过消耗胞外聚合层中的多糖来抵御砷离子的毒害;当电压稳定在650mV、砷离子价态转化减缓时,细菌胞外聚合层中的多糖参与矿物的氧化反应;在砷离子胁迫下,多糖含量降低幅度可超过20%,即细菌可通过改变单个菌体胞外聚合层中多糖的产量来防止细胞受到侵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胞外聚合层论文参考文献

[1].富瑶,杨洪英,范有静,张长征.浸矿细菌胞外聚合层中多糖含量的测定[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2].富瑶,杨洪英,崔日成,范有静,王承.细菌胞外聚合层在氧化含砷金精矿生物氧化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0

[3].富瑶,杨洪英,佟琳琳,张长征.浸矿细菌胞外聚合层中多糖的提取[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4].张长征.嗜温耐砷浸矿细菌胞外聚合层中多糖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

[5].王胜利.细菌胞外聚合层提取及细菌对碳质吸附过程中的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07

标签:;  ;  ;  ;  

胞外聚合层论文-富瑶,杨洪英,范有静,张长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