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地方地质博物馆陈列内容和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琪[1](2021)在《文化记忆视域下油田档案资源开发研究 ——以胜利油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的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一口口油井的发现、一吨吨石油的开采改变了我国面临严重的石油短缺问题,我国渐渐摆脱了“贫油国”的帽子。在代代石油工人的艰苦奋斗下,我国现已成为现代化石油强国。目前我国已拥有克拉玛依油田、大庆油田、渤海油田、中原油田、胜利油田等20余个已经拥有较为成熟勘探技术开的油田。1961年,山东省东营市东营村附近发现第一口勘探井——华八井,胜利油田由此诞生。在“百年创新,百年胜利”的开发愿景口号下,胜利油田的建设慢慢起步发展,胜利石油文化逐渐积淀。丰富多彩的移民文化,艰苦奋斗的石油精神,爱国奉献的劳模文化构成了代代相传的胜利石油文化。档案是记忆的载体,胜利油田档案是油田工作发展的记忆中枢,是油田智慧的助力源泉,是企业历史文化得以延续的珍贵记忆资料,这些文字资料、视音频资料、照片以及实物资料等记录储存着油田的文化记忆,承载着油田的文明习俗,再现油田的历史,传递着油田工人的奉献精神,是兼具地方特色与文化价值的记忆资源,是研究胜利油田文化记忆的宝贵资源,因此,研究油田档案内容、特点及其资源开发对文化记忆的存储、重构、传承的路径探索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文化记忆理论的基础知识,对文化记忆和油田档案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文化记忆理论在油田档案资源开发研究中的适用性。通过实地调研和网络调研,初步掌握了目前我国油田档案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将目前油田档案资源现状概括为资源类型丰富,分布较为广泛、实行专业化管理和以传统的档案编研和展览为主要开发形式。重点分析油田档案资源结构文化包容性不足、缺乏构建文化记忆资源意识、新技术运用不足等问题。立足于油田档案具有信息价值、凭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资源特点,以胜利油田为例,提出了基于文化记忆理论的胜利油田档案资源开发策略。即以存储记忆、重构记忆和传承记忆为构建维度,拓展油田档案收集范围、形成多层次的档案价值鉴定体系、建立满足不同需求的档案保管模式、打造油田文化资源数据库、拍摄胜利影像纪录片、重扬油田文化仪式、创办胜利油田创意文化游等举措。本文希望通过对油田档案资源的内容、价值特点和文化特性以及开发路径等方面的探析,引起人们对油田档案资源开发的重视,提高人们对于油田档案在油田文化记忆延续中重要作用的认识,从而实现油田档案的珍贵文化价值。
赵晓丽[2](2021)在《落基山国家公园旅游地质资源保护开发模式与借鉴研究》文中提出落基山国家公园是美国63座国家公园中访问人次排名前三的公园之一,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境内,处于被称为北美洲“脊梁”的落基山脉的南端山脉。其丰富的旅游地质资源和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各国游客络绎不绝前往旅行。随着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的提升,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成为了实现生态和谐的重要进程。本文以落基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落基山国家公园旅游地质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现状、理念的深入研究,总结以落基山国家公园为代表的美国国家公园对旅游地质资源的保护管理和旅游开发特色模式。同时从旅游地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等方面与大理苍山地质公园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苍山地质公园的保护与开发情况,总结中国模式,探讨我国可以从美国落基山国家公园借鉴到的理念和模式。落基山国家公园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地质资源,主要有冰川地貌、高山峡谷地貌景观、河湖瀑布景观三大类型。为充分利用这些地质资源,落基山国家公园开发了许多旅游地质产品,最典型的有基于地质景观的营地与徒步旅行路线、以青少年环保为主题的科普教育课程、特色旅游纪念品三个方面。落基山国家公园旅游地质资源的保护模式包括中央-基层垂直型的管理模式,独具创新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式和公众参与模式。这三种模式是美国最具特色的资源保护模式,也是各国在实践过程中借鉴最多的模式。旅游地质资源开发模式则是以科学研究与教育、户外科普旅游活动、特许经营和科普网站建设四方面为主。从苍山地质公园的保护现状分析,我国应该借鉴美国统一规划、设计的理念,将地质公园作为国家公园系统的一部分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同时保留原有的不同资源分类下的功能分区,按照分区进行特色资源保护;完善我国的特许经营机制和法律法规,结合保护地资源与文化特色进行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借鉴美国国家公园的网站建设,建立综合网站,完善国家公园的门户网站,建立内容精彩丰富、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官方公园网站。
梁钰颖[3](2020)在《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伴随着科学的传入而兴起的一种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内容的教育,是近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方向。民国以来,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在我国建立,并逐渐实现了由学术领域向社会生活领域的传播,科学大众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趋势,因此与科学大众化相适应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民国以后我国科学教育逐渐发展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山西基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积极发展科学教育,并逐渐实现了建制化,在促进山西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解放了民众思想,加快了山西的现代化进程。1912-1937年,山西的科学教育是在清末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清末“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颁布,科学教育在修业年限、课程方面有较为具体的规定,为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随着西方科学知识的不断传入、教会学校的兴办都为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与示范作用。进入民国后,科学在社会发展中所显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而山西出于社会的需要积极发展科学教育。民国前期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处在传统向现代发展的过渡阶段,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虽遇到一些问题,但也在积极发展与探索,并逐渐走向现代化。在小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是随着义务教育的推广逐渐发展起来的,因而山西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特点在于其推广度得到了提高,但质量却由于现实因素没有跟上步伐,尤其是乡村小学的科学教育非常落后,在师资、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比较欠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不断进步,1920年代后科学教员短缺、科学教育设备落后等情况有所缓解,小学科学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中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相较于小学阶段发展较好。中学科学教育在师资、课程设置、教科书的使用等教育教学方面有显着的提高,但在科学教育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受传统旧教育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部分县立、私立中学几乎没有得到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1920年代后山西中学科学教育随社会的发展在整体上都有所提升,中学科学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大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发展较为平稳。民国山西高等科学教育是在清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而民国山西高等科学教育起点高,开始早,发展势头较猛,尤其是师资状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发展较好,虽由于经费等原因使得而科学教育设备等方面有所欠缺,但也在逐渐改善,总体来说发展较为平稳。而且从山西高等科学教育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山西高等科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科技、教育人才,为山西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通过对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的考察,再现了民国前期山西科学教育的基本面貌与发展特点,为之后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教训,同时通过对山西科学教育的考察见证了科学在培养人才、发展经济、解放思想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以及科学文化在山西的发展与传播过程,展现了山西社会的现代化历程。
陈晨[4](2020)在《徽文化图书出版研究(2000-2019)》文中研究说明徽州文化,简称徽文化,是安徽省涡淮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三大主要文化体系之一。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历史上徽商经济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程朱理学为其塑造了精神内核,徽州地缘及宗族群体为其联系的纽带,且其所影响范围不仅限于徽州地区,而是遍及全国及世界多地。徽文化因自身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世俗文化的典型代表。20世纪50年代,大量徽州文书得以发掘,促使了以徽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徽学的诞生与兴起,并成为与藏学、敦煌学齐名的三大地方显学,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徽文化的内容涵盖社会、伦理、经济、文化、历史、科技、工艺、艺术乃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传承徽文化精神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和服务安徽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书是文化的精炼与凝结,徽文化图书的出版是继承和传播徽文化的有力抓手。本文通过对2000年至2019年这20年间有关徽文化图书的出版情况进行了捜集整理,并对筛选后的图书出版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可以了解到目前徽文化传播在图书出版领域的一般情况。并尝试对徽文化图书出版的现状与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对徽文化出版及建立地域文化文库等出版工作提供参考。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首先在第一章绪论中阐述了研究徽文化图书出版的缘由,以及目前徽文化图书出版领域相关研究的开展情况,指出徽文化图书出版研究与当前徽文化研究及地域文化出版、文库建设发展现实状况相对滞后的现实状况。第二章中阐明“徽文化图书”的定义,比较并最终确定采集信息来源,明确搜集方法,并对收录的徽文化图书按照内容划分为古籍整理类、学术研究类、通俗读物类、技艺书画类四大类。在第三章中将从出版物选题、出版社、作者等方面对徽文化图书出版成果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总结其出版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产生以上特点的原因。第四章从省级文化产业中出版产业的发展规划、省级出版资金扶持、出版集团出版规划等方面分析当前徽文化出版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是对徽文化图书出版拟提出的对策与建议。主要包括文化发展规划中的出版机制、省级政府的出版资金扶持机制、徽文化研究学术队伍建设机制、徽文化编辑人才建设机制以及对安徽地方出版机构的一些建议。
王凤博[5](2020)在《地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 ——以抚松国家地质博物馆为例》文中认为地质博物馆主要的目的是学术研究、教育和观赏,通过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相关物品进行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众开放的永久机构,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文化、旅游、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优秀的地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有利于吸引公众,能让设计师和公众共同参与地质博物馆的建设,可以丰富观众的地质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更好地实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文章研究的主题为地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结合吉林抚松地质公园特有的岩溶岩、玄武岩地理、对博物馆室内展示空间设计了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深化设计方案。文章以吉林抚松地质博物作为研究对象,以室内展示设计过程为序,以地址所处在的吉林抚松国家地质公园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因素为研究背景,以地质学、展示设计为研究基础,从展示平面设计布局、室内各个空间功能分析、空间形态的划分形式、室内设计风格各方面具体展开研究。分析在设计中,如何应对空间格局和空间序列的分配的问题,探讨展品与环境结合多种思路与手段。文章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课题的来源、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进行论述。第二部分对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共同的概念、原则、陈列要素、氛围渲染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吉林抚松的背景进行分析,包括自然因素和地域文化因素两方面。第四部分从实践出发,对抚松地质博物馆的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具体包括项目的背景、陈列范围和布展内容、理念与原则、空间格局与空间序列的分析、立面版式设计、空间氛围营造的方式。第五部分为设计创新点,阐述半景画的概念、缘起以及如何在地质博物馆中的运用,为以后的地质博物馆设计提供了参考价值。第六部分为结论,总结地质博物馆的设计方法和原则。本文希望可以脚踏实地,展望未来,探讨地质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设计的最优秀设计理念、创意方案和空间设计方法。也要认识到展示空间设计是做好地质博物馆工作的一方面内容,地质博物馆的发展不能满足于目前的现状,必须与时俱进,主动“走出去”:需要合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人际传播媒介、实物传播媒介、户外传播媒介、互联网信息技术,做好地质博物馆的传播与推广,为中国的地质博物馆事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创造光明的发展前景,促进地质博物馆又好又快发展。
金锐[6](2019)在《基于旅游动机的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以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遗迹典型完整,科学内涵丰富,形象生动,便于大众理解;游客数量大、游客类型全;政府重视科普活动等方面的特点,使得地质公园具有发展科普旅游的优势。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旅游动机,旅游需求是产生旅游动机的前提条件。掌握了旅游动机及旅游需求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具体人群的旅游动机与需求,有助于明确潜在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选择。本文通过对大众进行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的动机调查,分析大众对于选择地质公园进行旅游的动机。结合入选第八批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名单的重庆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进行实例分析,分析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及其他的自然景观、人文资源,为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科普旅游建设提供积极的建议。本文共分5个部分。第1部分是绪论。主要分析了选题背景与意义,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于国内外的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和旅游动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技术路线。第2部分是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对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研学旅游及旅游动机的含义进行了相关界定,随后阐述了地质公园开展科普旅游的支撑理论。第3部分是我国地质公园及科普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先是对我国地质公园的基本建设情况、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的特点以及我国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的开发进行了基础分析。其次,做了基于旅游动机的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市场调查。最后分析科普旅游存在的问题。第4部分是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探讨。以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样区,进行科普旅游活动具体的开发模式建设。第5部分是结论及不足。主要结论说明大部分人群的地质公园旅游活动仍是以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然而对于求知动机的得分也比较高,七曜山国家地质的科普旅游活动开发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动机,巧妙地将科普融入到旅游活动中来,使得地质公园科普旅游活动得以持续发展。另外,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将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科普旅游活动应该面向当地的中小学生、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以及普通旅游者展开不同的科普旅游活动,并设计出了相关的地学旅游产品。
吕建林[7](2019)在《初中地理研学旅行方案设计与案例分析 ——以克拉玛依市南湖中学为例》文中指出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机会与真实的实践场地,近年来逐渐走进教育的领域,引发了广大教育者的研究兴趣。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属性,与研学旅行实践性、探究性特点不谋而合。因此,加快推进地理研学旅行发展既是实现研学旅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拓宽地理实践的重要表现。近年来,研学旅行在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被逐步推广,中学地理研学旅行的实践发展,不仅促进了地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还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理念转化成为现实,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此外,地理研学旅行的开展对于深化民族团结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总目标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科学的研学方案是有效开展地理研学旅行活动的关键,本文在梳理并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学地理研学旅行方案设计进行研究。基于地理研学旅行准备、实施与总结三个不同阶段,围绕地理研学主题的选取、培养目标的设计、研学内容的选取及研学路线规划等方面展开设计。同时,依据设计方案开展落实中学地理研学旅行实践。通过本人多次带领学生进行地理研学旅行,不断改进方案设计中的不足,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克拉玛依市南湖中学“丝绸之路-新疆地理研学旅行”和“丝绸之路-甘肃地理研学旅行”设计案例。本文研究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了解并分析当下研学旅行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研学”、“研学旅行”及“地理研学旅行”概念进行界定,并将“研学旅行”与“综合实践活动”、“游学”等概念进行类比与区分,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针对开展初中地理研学旅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关于研学旅行方案的设计,基于研学旅行准备、实施、总结三个不同阶段,围绕研学主题设定、培养目标设计、研学内容选取及研学线路规划等四个模块进行地理研学旅行方案设计,初步构建可推广的研学旅行方案设计程序。第五部分是研学旅行方案设计案例与案例分析,通过带领学生多次进行中学地理研学旅行实践,检验方案存在的设计问题,完善方案设计中的不足。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展望,对论文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提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陈佳丽[8](2018)在《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文中认为知识是时间延续的问题,它在川流不息的时间中进行传承;知识的流通并非单向度传递,它在不同的时空中进行传播;知识拥有不同的面貌,新旧知识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每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媒介都可能为知识传承发挥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媒介或许能为看待历史提供新的思考与视野。通过媒介,能将此处与彼处相连接形成社会,将过往与当下相连接形成延续。于是媒介如何将新知识传递扩展到更宽广的空间,便被赋予了新意义。熟悉并认同陌生的知识或许是关于传播的问题。西方卫生知识与其他知识不同,社会变革使它上升至关乎社会文明、国家兴盛、种族存亡的层面,进而完成由外来知识到常识准则的演变。从卫生史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待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多关注卫生的政治性,或卫生是非对错的讨论。但值得思考的是,如若将西方卫生知识放置到传播过程中去探讨,便会发现其他值得讨论的问题。当有悖于传统知识体系的西方卫生知识传入时,媒介扮演了什么角色?时人因何理由、经由何种媒介接受了这种陌生的知识?其中是否存在争论?知识的传播者如何使它被信任?本文的主旨便是讨论近代中国媒介环境的变化与西方卫生知识生产流通之间的关系。全文按时间顺序铺成,以不同的媒介环境为分期,探寻每个社会阶段媒介对西方卫生知识传播产生的影响。将西方卫生知识的传播过程放在政治变革和技术发展的整体背景中去看待,阐述新知识经过何种媒介传入中国并落地生根,进而探究媒介与知识、媒介与社会等诸多层面的关系。根据媒介学理论对媒介的解释,每一章节阐述不同的媒介形态对知识的影响。具体分为译着对明清时期西方卫生知识输入的作用、新教传教士创办的新机构与西方卫生知识的建立、报刊对西方卫生知识的塑造、新式出版环境对西方卫生知识的普及四个阶段。依托史料,从媒介环境的视野揭示作为外来知识的西方卫生知识逐步成为国人常识的过程。通过具体论述可以发现,不同的媒介形态呈现出西方卫生知识不同的面貌,它表现为处方和就医环境、政治观点、新政实践、行为准则……耶稣会士翻译的译着使知识局限在特定阶层,内容以西方古典医学知识为基础;新教传教士创办的新机构使知识摆脱空间限制和阶层局限流传开来,内容集中在用水、环境与防疫方面;现代报刊呈现了知识精英将西方卫生与民族、文明、国家相关联的过程,传统知识改造与西方知识认同同步;教科书等出版物和视觉媒介将知识精英与政府机构挑选的知识普及给民众,最终成为国民认知的现代卫生常识。总体而言,每一种新的媒介都会带来新的环境。将媒介的政治经济属性与知识的社会属性相连接,便会发现不同知识间此消彼长。当媒介史、知识史与社会变革等时空背景在一起时,媒介形态演变与叠加所带来的变化,使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演变过程更为清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媒介史的视角来看待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生产流通的过程。第一,通过对大量报刊、书籍等史料的爬梳,展现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实际上是知识、媒介、社会等因素多重交织的过程,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选择、融合、遗失的相互关系;第二,从媒介与知识普及的角度出发,看待历史情景中的媒介实践,丰富健康传播史相关研究。
刘军[9](2017)在《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地方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对丰富教材内容,传承当地文化,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协调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沈阳市为例,从实践出发,对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问题进一步探究。第一部分:从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的背景出发,对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品德教学应用的理论现实意义、研究特色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概述总结。第二部分:以国内外地方课程资源相关研究现状为基础,总结地方课程资源相关概念,根据地方课程资源的特点及对地方课程资源概念的理解对沈阳地方课程资源主要内容进行简单概述,包括自然资源、历史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并分析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地方课程资源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通过问卷及访谈的形式对沈阳市部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用地方课程的现状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沈阳市地方课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四部分:针对沈阳市地方课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从提高教师素养、加强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深度融合以及拓展思想品德实践教学途径三个角度提出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应用地方课程资源的基本对策。
彭健[10](2017)在《社会转型期的地学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以中国地质博物馆为例》文中提出地学类博物馆事业是地球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典藏、教育和研究为主要功能,赋存地球自然遗迹,开展相关研究,向社会公众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技术方法的重要公益性科教文化机构。在当下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做好地学博物馆的事,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地质博物馆的发展历程,研究地质博物馆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在遵循地质博物馆建设一般性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公共管理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等基础理论,推进地质博物馆事业发展,彰显我国在节约集约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观,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结合,与地球科学技术相结合,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增强文化自信,为提高国家软实力进行有益探索。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地学博物馆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及要求为切入点,首先对社会转型期、公共产品、新公共服务理论、政策工具等基本概念和有关理论进行阐述,回顾了我国地学博物馆的发展历史沿革,明确地学博物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必要性;其次,利用地学博物馆服务现状以及相关统计数据,分析目前地学博物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所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目前地质博物馆的文化服务情况,对弘扬地球科学文化,实现地学博物馆文化价值提出解决思路和新的政策工具建议。
二、谈地方地质博物馆陈列内容和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地方地质博物馆陈列内容和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记忆视域下油田档案资源开发研究 ——以胜利油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油田档案和文化记忆理论概述 |
2.1 油田档案的概念与价值探析 |
2.1.1 油田档案的概念 |
2.1.2 油田档案的价值 |
2.2 文化记忆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
2.2.1 文化记忆的两种模式:功能记忆与存储记忆 |
2.2.2 文化记忆的功能:文化(身份)认同 |
2.2.3 仪式庆典是文化记忆的首要表达形式 |
2.3 文化记忆理论在油田档案资源开发研究中的适用性 |
2.3.1 油田档案是文化记忆的“知识存储器” |
2.3.2 油田档案记忆载体为油田人提供文化认同 |
2.3.3 油田历史遗迹为仪式庆典提供空间场所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胜利油田档案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油田档案资源保存与开发现状 |
3.1.1 资源类型丰富,分布较为广泛 |
3.1.2 实行专业化管理模式 |
3.1.3 开发形式较为传统 |
3.2 油田档案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油田档案资源结构文化包容性不足 |
3.2.2 缺乏构建文化记忆资源意识 |
3.2.3 新技术运用不足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文化记忆的胜利油田档案资源开发策略 |
4.1 优化油田档案资源体系,存储文化记忆 |
4.1.1 拓宽油田档案收集范围 |
4.1.2 形成多层次的档案价值鉴定体系 |
4.1.3 建立满足不同需求的档案保管模式 |
4.2 创新文化认同环境下油田档案资源平台 |
4.2.1 整合区域资源,营造提供身份认同的公共空间环境 |
4.2.2 创新传承途径,建立油区文化数据资源库 |
4.3 打造地方特色文化精品,传承文化记忆 |
4.3.1 拍摄胜利油田文化影像纪录片 |
4.3.2 重扬记忆场景下的文化仪式 |
4.3.3 塑造胜利油田文化标签 |
4.3.4 创建文化小镇规划油田创意文化游 |
4.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落基山国家公园旅游地质资源保护开发模式与借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美国最早建立国家公园 |
1.1.2 中国生态环境建设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旅游地质资源是国家公园的物质基础 |
1.2.2 旅游地质资源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
1.2.3 对中国旅游地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指导意义 |
1.2.4 对中国旅游休闲与大健康产业发展有启示 |
1.2.5 落基山国家公园的代表性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工作量 |
第二章 美国落基山国家公园旅游地质资源及开发 |
2.1 美国国家公园建设历史 |
2.2 落基山国家公园建成与发展 |
2.3 落基山国家公园地质背景 |
2.3.1 落基山国家公园地理位置 |
2.3.2 落基山脉的地质演化 |
2.3.3 落基山国家公园冰川地貌 |
2.4 落基山国家公园旅游地质资源 |
2.4.1 旅游地质资源类型及分布 |
2.4.2 落基山国家公园旅游地质资源特点 |
2.5 落基山国家公园的地质旅游产品 |
2.5.1 基于地质景观的徒步路线与营地 |
2.5.2 青少年环保主题的科考旅游课程 |
2.5.3 自然与文化交融的旅游纪念品 |
第三章 落基山国家公园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 |
3.1 中央-基层垂直型的管理模式 |
3.1.1 功能建全的行政管理 |
3.1.2 公众参与的决策管理 |
3.2 分类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估与保护模式 |
3.3 荒野文化指导下的资源开发模式 |
3.3.1 广泛开展的亲近自然旅游活动 |
3.3.2 人与环境友好的地质旅行路线设计 |
3.3.3 授予第三方的特许经营模式 |
3.4 科学研究与科普教育并重的地学价值利用模式 |
3.4.1 落基山国家公园的科学研究 |
3.4.2 落基山国家公园的科普教育 |
3.4.3 科普宣传与网站建设 |
第四章 中国旅游地质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借鉴——以苍山地质公园为例 |
4.1 苍山地质背景 |
4.1.1 苍山地理位置 |
4.1.2 苍山地质公园构造地质背景 |
4.1.3 苍山地质构造演化 |
4.1.4 苍山冰川地貌景观 |
4.2 苍山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 |
4.2.1 旅游地质资源类型及分布 |
4.2.2 苍山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特点 |
4.3 苍山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保护与开发模式 |
4.3.1 管理与保护模式 |
4.3.2 开发模式 |
4.4 美国模式的对比与借鉴 |
4.4.1 旅游地质资源的差异 |
4.4.2 不同国情下开发与保护的差异 |
4.4.3 对美国模式的借鉴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3)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山西科学教育的时代土壤 |
一、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一)巩固政权的需要 |
(二)发展经济的需要 |
(三)破除封建文化的需要 |
二、外来文化对科学教育的推动 |
(一)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 |
(二)教会学校的推动与示范 |
三、清末山西科学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中小学科学教育 |
(二)高等学校科学教育 |
小结 |
第二章 山西小学科学教育 |
一、科学教育师资状况 |
(一)科学教员数量短缺 |
(二)科学教员学历差异较大 |
(三)科学教员的检定 |
(四)科学教员的培训 |
二、科学科目教科书 |
(一)西式教科书的退出 |
(二)自编、乡土教科书的兴起 |
(三)部审教科书的普及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科学教育仪器 |
(二)科学教育场地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二)“新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五、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
(一)城市小学校教学方法改进 |
(二)农村小学“收效甚微” |
六、科学课程的测试与评价 |
(一)学业成绩评定 |
(二)毕业会考 |
小结 |
第三章 山西中学科学教育 |
一、科学教育师资状况 |
(一)科学教员数量短缺 |
(二)科学教员学历状况 |
(三)科学教员的培训 |
二、科学科目教科书 |
(一)西式教科书的退出 |
(二)自编教科书的出现 |
(三)部审教科书的推广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部分中学设备完备 |
(二)部分县立、私立中学设备落后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二)“新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五、科学教育中的教学方法 |
(一)“五步教学法”的机械运用 |
(二)“实验教学法”的探索 |
六、科学科目的测试与评价 |
(一)学业成绩的评定 |
(二)毕业会考 |
小结 |
第四章 山西高等科学教育 |
一、科学专业的师资力量 |
(一)创建初期的师资 |
(二)1920年代师资状况 |
(三)1930年代师资状况 |
二、科学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科学教育仪器 |
(二)科学教育图书 |
(三)科学教育场地 |
(四)科学教育学会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山西大学工学院科学课程设置 |
(二)山西大学理学院科学课程设置 |
(三)并州学院农艺化学系课程设置 |
(四)专科学校科学课程设置 |
五、学生就业情况 |
(一)从事建设行业 |
(二)从事教育行业 |
(三)从政 |
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科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
一、山西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一)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 |
(二)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提高了民众科学素养 |
二、山西科学教育的特征与启示 |
(一)山西科学教育的特征 |
(二)山西科学教育的启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徽文化图书出版研究(2000-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关于徽文化图书出版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创新点、研究方法及研究难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三、难点 |
第二章 徽文化图书出版概况(2000—2019) |
第一节 捜索方式和范围的界定 |
一、信息来源及捜索方式 |
二、图书信息统计方法 |
第二节 徽文化图书的分类 |
一、古籍整理类 |
二、学术研究类 |
三、书画技艺类 |
四、通俗读物类 |
第三章 徽文化图书出版成果分析 |
第一节 量化分析 |
一、出版物选题统计及分析 |
二、出版社统计分析 |
三、作者分析 |
第二节 徽文化图书出版情况特点总结 |
一、内容选题方面 |
二、出版社方面 |
第三节 徽文化图书特点成因分析 |
一、徽学研究队伍的壮大 |
二、地域文化文库出版热潮的影响 |
三、古徽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 |
第四章 徽文化图书出版现存问题及分析 |
第一节 徽文化图书出版现存问题 |
一、徽文化图书出版发展滞后于学术研究需要 |
二、图书内容和形式创新需加强 |
三、与当前社会现实的联系不足 |
第二节 徽文化图书出版现存问题分析 |
一、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方面分析 |
二、从出版资金扶持方面分析 |
三、从出版机构出版规划的方面分析 |
第五章 徽文化出版的对策与建议——徽文化文库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2000年至2019年徽文化图书出版情况 |
致谢 |
(5)地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 ——以抚松国家地质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 |
2.1 展示空间设计概念 |
2.2 展示陈列要素 |
2.2.1 陈列品 |
2.2.2 陈列场所 |
2.2.3 陈列设备 |
2.2.4 参观者 |
2.3 展示空间平面设计原则 |
2.3.1 人性化 |
2.3.2 功能实用性 |
2.3.3 合理分配展区 |
2.4 展示环境氛围与渲染 |
2.4.1 照明设计原则 |
2.4.2 照明设计方式 |
3 吉林抚松国家地质博物馆背景分析 |
3.1 自然环境因素 |
3.1.1 抚松地质公园 |
3.1.2 抚松地质概况 |
3.1.3 自然水源 |
3.2 地域文化因素 |
3.2.1 白山文化 |
3.2.2 人参文化 |
3.2.3 多民族融合 |
4 吉林抚松国家地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 |
4.1 项目背景 |
4.2 理念与原则 |
4.2.1 理念 |
4.2.2 原则 |
4.3 范围与内容 |
4.3.1 陈列范围 |
4.3.2 布展内容 |
4.4 空间格局与空间序列分析 |
4.4.1 区域划分和展示空间配置 |
4.4.2 参观流线制定 |
4.4.3 平面空间的形式构成和布置方法 |
4.4.4 一层设计方案 |
4.4.5 二层设计方案 |
4.5 立面版式设计 |
4.5.1 展示文字版面设计 |
4.5.2 展示图形版面设计 |
4.6 空间氛围营造方式 |
4.6.1 多媒体运用 |
4.6.2 全景画/沙盘 |
4.6.3 展柜设计 |
4.6.4 浮雕/雕塑 |
5 半景画的概念与创新运用 |
5.1 半景画概念 |
5.2 半景画地质博物馆中的运用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A 图纸说明 |
附件B 设计方案 |
附件C 施工图纸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基于旅游动机的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以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地质公园 |
2.1.2 科普旅游 |
2.1.3 研学旅游 |
2.1.4 旅游动机 |
2.2 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旅游动机理论 |
3 我国地质公园及科普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地质公园的基本情况 |
3.1.1 建设目的 |
3.1.2 建设情况 |
3.1.3 分布特点 |
3.2 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的特点分析 |
3.2.1 学习性 |
3.2.2 研究性 |
3.2.3 奇观性 |
3.2.4 游览性 |
3.2.5 自然性 |
3.3 我国地质公园的科普旅游开发分析 |
3.4 基于旅游动机的科普旅游市场调查 |
3.4.1 问卷设计 |
3.4.2 问卷结果分析 |
3.5 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存在的问题分析 |
3.5.1 科普旅游形式较单一 |
3.5.2 科普旅游地的基础设施不足 |
3.5.3 科普与旅游活动被人为割裂 |
3.5.4 具有科普旅游动机的人群有限 |
4 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探讨 |
4.1 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地理背景 |
4.1.1 自然地理概况 |
4.1.2 人文地理概况 |
4.2 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特征分析 |
4.2.1 地质遗迹资源组合较好 |
4.2.2 地质遗迹资源品位较高 |
4.2.3 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交融 |
4.2.4 旅游知名度不高,市场吸引力不足 |
4.2.5 旅游区位不佳 |
4.3 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模式 |
4.3.1 乡土科普教育开发模式 |
4.3.2 教学实践科普教育开发模式 |
4.3.3 普通游客科普教育开发模式 |
4.4 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的主要举措 |
4.4.1 培育旅游需求与动机 |
4.4.2 建设良好的科普旅游环境 |
4.4.3 构建地质公园智慧旅游平台 |
4.4.4 增强地质公园科普旅游体验性,激发旅游兴趣 |
4.4.5 加强地质公园教育价值的营销推广,刺激科普旅游动机 |
4.4.6 加强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的安全管理 |
5 研究结论 |
5.1 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动机 |
5.2 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模式 |
5.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附录B:问卷 |
致谢 |
(7)初中地理研学旅行方案设计与案例分析 ——以克拉玛依市南湖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推进地理研学旅行是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的政策要求 |
(二)地理研学旅行实践是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重要方式 |
(三)地理研学旅行实践是构建开放式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学 |
(二)研学旅行 |
(三)地理研学旅行 |
二、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
(一)研学旅行与游学 |
(二)研学旅行与综合实践活动 |
三、理论基础 |
(一)体验教育理论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三)系统论 |
第三章 初中地理研学旅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一、初中地理研学旅行的必要性 |
(一)地理研学旅行是实现地理教学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 |
(二)推进地理研学旅行是地理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
(三)地理研学旅行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
二、初中地理研学旅行的可行性 |
(一)研学区域丰富的地理资源为初中地理研学旅行提供资源保障 |
(二)地理实践性特征为初中地理研学旅行开展提供便利条件 |
(三)丰富的地理学习工具为初中地理研学旅行提供实践支撑 |
第四章 初中地理研学旅行方案设计与评价 |
一、初中地理研学旅行方案设计原则 |
(一)系统性原则 |
(二)针对性原则 |
(三)专业性原则 |
二、初中地理研学旅行方案设计过程 |
(一)地理研学旅方案设计的一般程序 |
(二)初中地理研学旅行主题的确立 |
(三)初中地理研学旅行培养目标的设定 |
(四)初中地理研学旅行内容的选取 |
(五)初中地理研学旅行线路的设计 |
三、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评价设计 |
(一)评价角度的多样性 |
(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
第五章 初中地理研学旅行案例分析 |
一、案例设计一:丝绸之路—新疆地理研学旅行 |
(一)设计思路 |
(二)案例分析 |
(三)研学评价 |
二、案例设计二:丝绸之路—甘肃地理研学旅行 |
(一)设计思路 |
(二)案例分析 |
(三)研学评价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一)地理研学旅行是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支撑点 |
(二)地理研学旅行方案设计应遵循科学的设计程序 |
(三)地理研学旅行是促进民族团结与建立爱国情怀的良机 |
(四)实践是检验地理研学旅行方案设计的有效方法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媒介与知识 |
1.1.2 理解媒介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卫生含义内涵研究 |
1.2.2 关于卫生叙事方式研究 |
1.2.3 关于卫生传播媒介研究 |
1.2.4 关于卫生研究路径研究 |
1.2.5 结论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
1.3.1 研究限定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视角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2 明清译着与西方卫生知识之入华 |
2.1 偏隅一方的知识 |
2.1.1 中国传统卫生知识 |
2.1.2 西方卫生知识演变 |
2.2 暗流涌动的知识 |
2.2.1 耶稣会士:译着传教 |
2.2.2 中国文人:不变应之 |
2.3 小结 |
3 新机构与西方卫生知识之建立(1840-1898) |
3.1 本章概说 |
3.2 建立知识的机构 |
3.2.1 医院诊所:新空间新体验 |
3.2.2 书馆学会:新机构新启蒙 |
3.3 迁移知识的报馆 |
3.3.1 外文报刊:引入新知的模板 |
3.3.2 中文报刊:传播新知的效仿 |
3.4 小结 |
4 现代报刊对西方卫生知识之塑造(1898-1911) |
4.1 本章概说 |
4.2 再造知识的报刊 |
4.2.1 报刊之新景象 |
4.2.2 报刊中的卫生 |
4.2.3 知识之新呈现 |
4.3 小结 |
5 媒介新环境与现代卫生知识之普及(1911-1937) |
5.1 本章概说 |
5.2 出版界:卫生知识的销售 |
5.2.1 教科书:普及卫生常识 |
5.2.2 .卫生广告:萌生知识经济 |
5.3 学术界:卫生知识的分类 |
5.3.1 学科教学:改变课程设置 |
5.3.2 专业期刊:提升学术意识 |
5.3.3 工具丛书:重建卫生图谱 |
5.4 读者与民众:卫生知识的获得 |
5.4.1 可视可听:卫生的形象化 |
5.4.2 信任与否:遗失传统卫生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转型呈现:知识、社会、媒介多重交织的过程 |
6.2 卫生释义:选择、融合、遗失相互作用的结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1874年-1907年[上海]《万国公报》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
附录二 1876年-1892年《格致汇编》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
附录三 1864 年-1885年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CONSULAR GAZETTE(1870-1941)关于卫生的篇目 |
附录四 1904年-1919年《东方杂志》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
附录五 其他报刊关于卫生的篇目 |
附录六 1903年-1911年《北洋官报》关于卫生的篇目 |
附录七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会议目录 |
(9)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特色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特色 |
第二章 地方课程资源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课程资源 |
(二)地方课程资源 |
(三)思想品德课教学 |
二、地方课程资源的特点 |
(一)丰富性 |
(二)地域性 |
(三)灵活性 |
(四)发展性 |
三、沈阳地方课程资源的主要内容 |
(一)沈阳历史资源 |
(二)沈阳文化资源 |
(三)沈阳自然资源 |
(四)沈阳社会资源 |
四、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
(一)有利于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目标 |
(二)有利于丰富思想品德教学内容 |
(三)拓展思想品德实践教学途径 |
(四)加强学生对生活实际的了解 |
(五)传承当地文化促进家乡发展 |
第三章 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的情况调查与问题分析 |
一、沈阳市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情况调查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内容 |
(三)调查过程 |
(四)调查结果概述 |
二、沈阳市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教师对地方课程资源重视不够 |
(二)教师缺乏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合理应用 |
(三)教师应用地方课程资源的方式单一 |
三、沈阳市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应用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教师对地方课程资源内容的意义了解不充分 |
(二)教师对地方课程资源信息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
(三)传统教学思维模式根深蒂固 |
第四章 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对策 |
一、提升教师应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综合素养 |
(一)加强教师对地方课程资源重要性的认识 |
(二)提高教师应用地方课程资源的能力 |
二、加强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深度融合 |
(一)教学内容有效融入地方课程资源 |
(二)教学过程充分结合地方课程资源 |
(三)教学评价关注地方课程资源 |
三、拓展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品德实践教学中应用途径 |
(一)发挥历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
(二)挖掘文化资源进行道德教育 |
(三)依托自然、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社会转型期的地学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以中国地质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性成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性成果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国内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研究 |
2.1 地学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综述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社会转型期 |
2.2.2 公共产品及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政策及政策工具理论 |
第3章 地学博物馆的发展沿革 |
3.1 工业革命和近代地学发展助推地质博物馆诞生 |
3.1.1 西方将地质学的传入中国 |
3.1.2 地学先驱利用地学知识推动中国革命建设 |
3.2 民国时期的地学博物馆 |
3.3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中国地质博物馆 |
3.4 “博物馆现代化运动”对地质博物馆事业的影响 |
3.5 21 世纪地学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情况 |
3.5.1 展览面积大于 1000m2的地学科普场馆区域分布情况 |
3.5.2 管理归口 |
3.5.3 场馆级别 |
3.5.4 展览面积 |
3.5.5 观众接待量及所在城市常住人口 |
3.5.6 科普人员逐步上升 |
3.5.7 科普基地有序落地 |
第4章 地质博物馆的文化价值 |
4.1 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相得益彰 |
4.2 崇尚科学,传播地球科学文化正能量 |
4.3 传承文明,打造地学科普教育新模式 |
第5章 地质博物馆所面临的问题 |
5.1 服务内容单一重复 |
5.2 没有创新的政策工具 |
5.3 区域资源分布不均 |
5.4 硬件质量有待提高 |
第6章 创新政策工具建设地质博物馆 |
6.1 加强理念建设,展示新时期地学特色 |
6.2 重视内容建设,打造国家重点文化工程 |
6.3 探索平台建设,提高国际核心竞争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四、谈地方地质博物馆陈列内容和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记忆视域下油田档案资源开发研究 ——以胜利油田为例[D]. 李思琪. 山东大学, 2021
- [2]落基山国家公园旅游地质资源保护开发模式与借鉴研究[D]. 赵晓丽.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D]. 梁钰颖.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徽文化图书出版研究(2000-2019)[D]. 陈晨. 安徽大学, 2020(08)
- [5]地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 ——以抚松国家地质博物馆为例[D]. 王凤博.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5)
- [6]基于旅游动机的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以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金锐.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7]初中地理研学旅行方案设计与案例分析 ——以克拉玛依市南湖中学为例[D]. 吕建林. 吉林师范大学, 2019(06)
- [8]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D]. 陈佳丽.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9]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D]. 刘军. 沈阳师范大学, 2017(01)
- [10]社会转型期的地学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以中国地质博物馆为例[D]. 彭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