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属性论文-王光,姜丽,董帅含,李丰

本体属性论文-王光,姜丽,董帅含,李丰

导读:本文包含了本体属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协同过滤,本体语义,用户属性,相似度

本体属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光,姜丽,董帅含,李丰[1](2019)在《融合本体语义与用户属性的协同过滤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在处理海量数据时存在数据稀疏性和项目长尾效应,导致推荐精度较低。针对该问题,结合本体语义和用户属性,提出一种改进的协同过滤算法。利用本体计算项目之间的语义相似度,构建项目相似度矩阵,同时引入用户属性计算用户相似度矩阵。通过融合本体语义和用户属性形成用户-项目评分矩阵,并对该矩阵的预测评分进行加权处理,生成TOP-N推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皮尔逊相似度计算协同过滤算法、基于本体语义的协同过滤算法和基于评分矩阵填充与用户兴趣的协同过滤算法,该算法的平均绝对误差较低,准确率较高,综合性能及新颖度较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张锐[2](2019)在《“载体”还是“本体”?—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对当代社会结构及其运行模式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时至今日,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概括而言大体上可归结为这样两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其对社会结构的深度嵌入,深刻地重构了整个社会包括其各个单元既往的运行规则,同时也改变了互联网本身只是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功能角色;另一方面,互联网独特的技术架构与运行演变规律,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话模式,并使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互联网新运行逻辑的认知成果或所谓“互联网思维”。意识形态作为社会观念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当代社会之间的关系也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正在变得更加复杂而多变,从而在此基础上推动了“互联网意识形态”这一问题本身的浮现,并逐渐演变为目前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理论焦点。近年来,围绕着互联网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探讨,学界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一种是认为互联网具有意识形态传播功能,另一种则认为互联网自身也展现出意识形态属性。这两种观点和主张都有自身提出的理论依据和时代背景,但随着互联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深入,上述两类观点不仅各自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指向,而且其相互之间也开始产生出日益深化的辩驳与争论。基于此,本文在研究互联网与意识形态二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属性,其目的在于明确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功能,究竟是作为“载体”时所体现的服务于意识形态传播的工具功能,还是作为“本体”时技术自身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属性的外显。笔者以为,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与澄清无疑兼具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本文的写作思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是基于传统的“载体论”视角,论证互联网作为技术载体工具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具体或外在功能,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维度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描述;二是基于“本体论”视角,从互联网技术自身所引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更,论述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精神的内在意识形态功能或其本身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从互联网技术发展及其嵌入社会结构的全过程来看,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功能既是作为载体工具而体现的,也是互联网技术自身的一种内在属性,即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样态。最后,本文还尝试结合我国互联网治理的现实语境,提出整合“本体论”与“载体论”基础上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及治理思考。论文具体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问题的由来:关于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争论”,在概要性地阐释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及演变的基础上,介绍了关于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主要争论观点,并对这些观点的局限性进行分析,由此提出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再审视问题;第二章“‘载体论’分析:互联网作为社会结构的意识形态属性”,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等维度,分析互联网作为技术社会的载体的意识形态属性表现;第叁章“‘本体论’分析:互联网作为思维方式的意识形态属性”,从技术自身作为一种社会性本体的角度,分析互联网作为一种特定的“结构—功能”统一体的意识形态属性;第四章“‘载体’与‘本体’的双重变奏: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出现”,是文章对之前两类观点的融合创新,分析了互联网执行意识形态功能的作用机制,论述了“互联网思维”是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并对新的互联网意识形态与传统政治意识形态进行比较,以图为互联网境遇下治理意识形态的相关实践找寻相关的理论依据;第五章为“中国语境下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及其治理分析”,是整篇文章的实践应用部分,该章针对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的特殊矛盾状况,提出建构互联网意识形态的方法论,并通过“互联网+‘一带一路’”这样的案例,进行了如何掌握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的中国话语权的实证分析。正是基于上述研究思路和分析架构及其具体阐释,本文从总体上指出: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一种载体工具已经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社会全过程,通过影响当前社会结构实现其意识形态属性;而另一方面,作为技术本身,互联网也通过其技术结构所形成的新的存在及选择方式在互联网社会中形成特定的技术意识形态,并具体地通过互联网思维呈现出来。因此,从互联网技术产生、发展到深度应用的整个过程来看,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功能是一个“载体论”与“本体论”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和相互深化的过程。而由此形成的当代意识形态的互联网存在或互联网的意识形态面貌,无疑为国家的意识形态治理工作提出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的时代境遇。由此来看,“中国语境”下的互联网意识形态治理工作,既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作为技术“本体”的复杂性,也要处理好由于技术发展而带来的互联网“载体”工具在意识形态管理工作中的策略性问题,既要增强意识形态工作上的技术创新“硬实力”,也要强化工具治理的“软实力”,从基本理念到具体方法上进行宏观、中观、微观叁个层面的创新,提出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思路及治理方略。(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党校》期刊2019-07-01)

于舰,刘维贵[3](2019)在《博物馆美学属性中的本体美与再现美》一文中研究指出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场馆,其功能包括教育、收藏和研究等。在从事自身研究并传播文化内涵的同时,博物馆的美学属性日趋凸显。文章从博物馆再现人类文明的美学角度为切入点,从本体美和再现美两个维度分析博物馆的美学属性。本体美主要包括藏品本身体现出的生产美、生活美和内在美。再现美是策展人和观众从各自角度对藏品本身美感的再创造与再认识。美在博物馆中展现,不仅是博物馆自身内涵的体现,也是博物馆美学属性的彰显。(本文来源于《文物鉴定与鉴赏》期刊2019年11期)

孙良斌,张琴[4](2018)在《国产电视综艺节目模式的自主创新路径探究——基于模式本体属性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视节目模式是近年来全球影视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当前综艺电视节目模式正在由引进改编不断走向对外输出转型升级,提升国产综艺节目模式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迫在眉睫。本文旨在从节目模式本体属性出发,以期从理论上为综艺节目模式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8年20期)

邱庆山[5](2018)在《汉语笔类名词的属性义知识本体描写与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叁要素"对象义、属性义、属性值义"组合而成的词义球结构理论和认知组合性词义观在词义结构构成、词义要素赋值扩展与句法结构生成、句法-语义接口等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思想观点。属性是认识事物的角度,词的属性义是词义结构扩展生成句法结构的桥梁纽带,在获取语义的认知过程中具有意义关联作用。属性义相对有限而属性值义是无限的,词的属性义知识本体呈现了词在组合使用时的语义关联机制,是词语具体组合运用的指南,也是重要的词义知识资源。词的具体用法体现着词义结构要素赋值扩展的诸多信息,从笔类名词的具体用法中抽取词的属性义可以构建词的属性义知识本体,这在词义资源建设和应用上都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李泚泚,田国会,张梦洋,张营[6](2018)在《基于本体的物品属性类人认知及推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服务机器人对物品知识的类人认知和推理,以辅助机器人执行物品操作任务,提出基于属性的家庭物品语义知识库构建方法.通过对物品知识进行分类,使用视觉、类别、物理、功能、操作属性对物品知识进行系统化和条理化的描述,结合本体建模语言对物品知识进行建模;利用语义网络规则语言,制定针对物品属性的推理规则(包含视觉、类别、物理—功能、视觉—类别、类别—类别),实现对物品属性的自主认知及推理.在实验室搭建的机器人物品操作仿真平台上验证了物品语义知识库对机器人操作物品的指导作用.对语义知识库的查询结果表明,机器人可以以统一的形式获取与物品相关的多种高层语义信息.(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8年07期)

王聚伍[7](2018)在《音乐剧本体属性特征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剧是一种综合性的戏剧表演艺术,同时也具有强烈的现代感,注重运用综合性的手段塑造舞台人物形象,完整地呈现精彩的故事,从而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为了加强对音乐剧表演的认识,就要分析和掌握音乐剧表演的基本特征,进而为音乐剧的传播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15期)

王亚慧[8](2018)在《基于FCA与概念格属性的本体合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目的是提出基于形式概念分析(FCA)与属性约简的本体合并新方法,旨在情报学及信息科学等领域内实现本体合并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同时又减少本体合并方法对其支撑的矛盾。目前对本体合并的方法已经有了很多研究,但这些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如(1)在进行本体合并时,大量工作都需要领域专家的参与,而且比较费时费力;(2)即使是对同一个领域,不同的专家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观点;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本体在合并过程中,造成本体合并结果的不统一。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形式概念分析与属性约简的本体合并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将集体智慧引入本体构建过程中。该方法以形式概念分析及概念格属性约简的理论知识为切入点,首先给出了概念格及本体的相关介绍,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形式概念分析与属性约简的本体合并模型,该模型对现有本体合并方法进行了优化,对本体构建过程中属性冗余问题进行了相应处理,从中选择出该领域内的核心属性及相对必要属性,去掉不必要属性,从而更好地让大众所接受,更有利于查找,在最后,本文以电影领域为例,对本方法的可用性进行实验验证,以证明此方法的可用性。本文的创新点是构建了基于形式概念分析与概念格属性约简的本体合并的新模型,提出了基于形式概念分析与属性约简的本体合并新方法,在本体合并方法理论上进行了优化。本文的研究成果是明确了基于形式概念分析与属性约简的本体合并方法的基本步骤、实验验证,构建了基于形式概念分析与概念格属性约简的本体合并方法模型,并将该模型具体化,为领域本体在情报学科和相关学科各个领域的应用,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为领域本体构建方法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启发。(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15)

宋慈[9](2018)在《物质名词“阳光、空气、水”的属性义抽取与知识本体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检索得到的物质名词“阳光、空气、水”为语料,以生成词库理论为理论背景,以认知组合性词义观和词义球结构理论为直接依据,通过全面考察物质名词“阳光、空气、水”的原始使用面貌,根据词的具体使用环境,分析句法结构中词与词之间邻现组合的原因和语义关联机制,最终得到物质名词“阳光、空气、水”的全部属性义276个,其中“阳光”的具体属性义112个、“空气”的具体属性义161个、“水”的具体属性义196个,并将这些具体属性义进一步归纳概括为10种初始属性义,分别构建了物质名词“阳光、空气、水”的属性义知识本体。该属性义知识本体完整呈现了物质名词“阳光、空气、水”在语言使用中的实际用法,也呈现了人们认知这叁种物质的知识体系。本文是名词属性义知识本体构建的一个初步实践成果,对于建设较大规模的名词词义知识资源具有示范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词的属性义知识本体的理论及应用价值,认为词的属性义在词义结构扩展生成句法结构过程中所起的桥梁纽带作用,能够解释词间邻现组合产生动态组合意义的认知语义动因。同时认为,名词属性义知识本体建立了一种更为精密、更为全面的理解名词词义的认知模型,实现了对名词的句法、语义知识的语言建模,其所包含的多层次的词义知识体系为信息提取、内容分析、文本计算等多种自然语言处理与应用工作,为解决句法—语义界面问题,提供了基础性的资源支撑。(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8-04-12)

王亚慧,李端明,王萝娜,刘超超,李星[10](2018)在《基于FCA与概念格属性约简的本体合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在对本体构建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繁杂冗余信息,约简绝对不必要属性,保留核心属性与相对必要属性,以最核心的信息精确反映概念格及本体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FCA与属性约简的本体合并方法。【方法/过程】首先对不同资源进行形式化处理,然后采用并迭置方法获得形式背景,并对形式背景进行属性约简与约简后的协调集判断,最终将约简集转换为相应的概念格,使用protege 3.4工具构建实验本体。【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对异构资源进行形式背景的属性约简有效地提高了本体构建效率,进一步丰富了概念间隐含的语义关系。(本文来源于《情报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本体属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对当代社会结构及其运行模式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时至今日,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概括而言大体上可归结为这样两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其对社会结构的深度嵌入,深刻地重构了整个社会包括其各个单元既往的运行规则,同时也改变了互联网本身只是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功能角色;另一方面,互联网独特的技术架构与运行演变规律,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话模式,并使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互联网新运行逻辑的认知成果或所谓“互联网思维”。意识形态作为社会观念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当代社会之间的关系也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正在变得更加复杂而多变,从而在此基础上推动了“互联网意识形态”这一问题本身的浮现,并逐渐演变为目前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理论焦点。近年来,围绕着互联网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探讨,学界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一种是认为互联网具有意识形态传播功能,另一种则认为互联网自身也展现出意识形态属性。这两种观点和主张都有自身提出的理论依据和时代背景,但随着互联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深入,上述两类观点不仅各自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指向,而且其相互之间也开始产生出日益深化的辩驳与争论。基于此,本文在研究互联网与意识形态二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属性,其目的在于明确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功能,究竟是作为“载体”时所体现的服务于意识形态传播的工具功能,还是作为“本体”时技术自身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属性的外显。笔者以为,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与澄清无疑兼具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本文的写作思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是基于传统的“载体论”视角,论证互联网作为技术载体工具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具体或外在功能,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维度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描述;二是基于“本体论”视角,从互联网技术自身所引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更,论述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精神的内在意识形态功能或其本身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从互联网技术发展及其嵌入社会结构的全过程来看,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功能既是作为载体工具而体现的,也是互联网技术自身的一种内在属性,即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样态。最后,本文还尝试结合我国互联网治理的现实语境,提出整合“本体论”与“载体论”基础上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及治理思考。论文具体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问题的由来:关于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争论”,在概要性地阐释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及演变的基础上,介绍了关于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主要争论观点,并对这些观点的局限性进行分析,由此提出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再审视问题;第二章“‘载体论’分析:互联网作为社会结构的意识形态属性”,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等维度,分析互联网作为技术社会的载体的意识形态属性表现;第叁章“‘本体论’分析:互联网作为思维方式的意识形态属性”,从技术自身作为一种社会性本体的角度,分析互联网作为一种特定的“结构—功能”统一体的意识形态属性;第四章“‘载体’与‘本体’的双重变奏: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出现”,是文章对之前两类观点的融合创新,分析了互联网执行意识形态功能的作用机制,论述了“互联网思维”是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并对新的互联网意识形态与传统政治意识形态进行比较,以图为互联网境遇下治理意识形态的相关实践找寻相关的理论依据;第五章为“中国语境下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及其治理分析”,是整篇文章的实践应用部分,该章针对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的特殊矛盾状况,提出建构互联网意识形态的方法论,并通过“互联网+‘一带一路’”这样的案例,进行了如何掌握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的中国话语权的实证分析。正是基于上述研究思路和分析架构及其具体阐释,本文从总体上指出: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一种载体工具已经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社会全过程,通过影响当前社会结构实现其意识形态属性;而另一方面,作为技术本身,互联网也通过其技术结构所形成的新的存在及选择方式在互联网社会中形成特定的技术意识形态,并具体地通过互联网思维呈现出来。因此,从互联网技术产生、发展到深度应用的整个过程来看,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功能是一个“载体论”与“本体论”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和相互深化的过程。而由此形成的当代意识形态的互联网存在或互联网的意识形态面貌,无疑为国家的意识形态治理工作提出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的时代境遇。由此来看,“中国语境”下的互联网意识形态治理工作,既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作为技术“本体”的复杂性,也要处理好由于技术发展而带来的互联网“载体”工具在意识形态管理工作中的策略性问题,既要增强意识形态工作上的技术创新“硬实力”,也要强化工具治理的“软实力”,从基本理念到具体方法上进行宏观、中观、微观叁个层面的创新,提出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思路及治理方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本体属性论文参考文献

[1].王光,姜丽,董帅含,李丰.融合本体语义与用户属性的协同过滤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9

[2].张锐.“载体”还是“本体”?—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9

[3].于舰,刘维贵.博物馆美学属性中的本体美与再现美[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

[4].孙良斌,张琴.国产电视综艺节目模式的自主创新路径探究——基于模式本体属性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8

[5].邱庆山.汉语笔类名词的属性义知识本体描写与构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6].李泚泚,田国会,张梦洋,张营.基于本体的物品属性类人认知及推理[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8

[7].王聚伍.音乐剧本体属性特征浅析[J].戏剧之家.2018

[8].王亚慧.基于FCA与概念格属性的本体合并方法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

[9].宋慈.物质名词“阳光、空气、水”的属性义抽取与知识本体构建[D].湖北大学.2018

[10].王亚慧,李端明,王萝娜,刘超超,李星.基于FCA与概念格属性约简的本体合并方法研究[J].情报科学.2018

标签:;  ;  ;  ;  

本体属性论文-王光,姜丽,董帅含,李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