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扰动本构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软岩,含水率,流变扰动效应,扰动能量
扰动本构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于永江,刘峰,张伟,张国宁[1](2019)在《富水软岩流变扰动效应实验及本构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力扰动下的深部富水软岩巷道流变变形量大,变形速率快是导致巷道支护困难和发生蠕变型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因。为了研究富水软岩在动力扰动下蠕变特性及本构模型,采用自主研发的岩石流变扰动效应实验仪对不同含水率软岩进行分级加载流变扰动效应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施加扰动的瞬间软岩都会出现变形突然增大,随后该变形值会有不同程度的回弹,最后在此基础上变形持续发展;当应力水平较小和含水率不高的情况下,扰动变形速率随着扰动能量的增加而缓慢增大,而当应力水平较高和含水率较大时,扰动变形速率随着扰动能量的增加快速增大,使岩石试件迅速破坏;推导了扰动能量的扰动状态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富水软岩流变扰动效应本构模型,并对参数进行识别与验证;模型拟合曲线与实验值吻合效果良好,验证所建模型可正确描述动力扰动下富水软岩蠕变特性,该成果可为今后展开此类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2期)
刘峰,于永江,曹兰柱,张伟,张国宁[2](2018)在《基于扰动因子的软岩扰动蠕变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动力扰动下处于极限强度的深井软岩巷道围岩具有流变变形量大,变形速率快的变形特征,致使软岩巷道支护困难和灾害频发。为了研究软岩在动力扰动下蠕变破坏特征及本构模型,通过自主研制的岩石扰动蠕变实验系统对泥页岩进行了分级加载流变实验,试验结果表明:非稳定蠕变曲线在扰动前后流变变形明显不同,当施加应力水平较小时(处于第Ⅰ,Ⅱ蠕变阶段),每次扰动的瞬间会使岩石应变突变,但突变值随后逐渐回弹,最终岩石变形速率趋于一个稳定值;当应力水平较大时(处于第Ⅰ,Ⅱ蠕变阶段),岩石经过多次扰动后,当积累能量达到岩石破坏能量时,诱使岩石发生加速流变,而原处于蠕变第Ⅲ阶段的岩石的蠕变速率加快,缩短了岩石破坏的时间。基于岩石扰动状态理论,提出一个以扰动能量和扰动次数为自变量的扰动因子函数,以它为权重函数与NRC模型有机结合,建立了软岩流变扰动效应的本构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识别,结果表明理论曲线与实验曲线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模型能够正确性地描述动力扰动下软岩蠕变特征,该成果对于深部地下工程的稳定性研究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褚峰,邵生俊[3](2018)在《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的陇东Q_3结构性黄土本构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陇东Q_3黄土具有显着的结构特征,深入研究其力学变形特征,进而提出合适的本构模型对于理论研究及实际工程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扰动状态概念,提出陇东Q_3结构性黄土的本构模型,通过叁轴剪切试验,结合原状黄土及对应的饱和正常固结黄土应力–应变曲线和体变曲线,分别提出反映球应力扰动及剪应力扰动的体应变扰动因子D_p和剪应变扰动因子D_q,以根据相关测试结果建立扰动状态函数表达式,函数表达式中的参数可以通过叁轴等向压缩试验及叁轴剪切试验求得。通过相关验算证明,模型可较理想地模拟黄土在受荷扰动条件下的变形特性。(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崔允亮,项鹏飞,王新泉,张世民[4](2018)在《考虑塑性体积应变的扰动状态本构模型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Desai等人提出的扰动状态本构模型只考虑了塑性偏应变对扰动状态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塑性体积应变的影响,对其扰动状态本构模型的扰动函数进行改进,在原扰动函数的基础上引入一个塑性偏应变迹和塑性体积应变迹的耦合形式作为扰动函数的扰动变量.取温州原状结构性软土进行了叁轴固结不排水(CU)压缩试验、叁轴固结排水(CD)压缩试验和一维压缩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对改进了扰动函数的DSC本构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前模型对原状结构性软土的不排水强度和排水强度预测均略偏高,改进后的模型对原状结构性软土应力应变关系的模拟精确.(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黄明,蒋宇静,王少杰,邓涛[5](2017)在《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的软岩蠕变本构模型与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软岩材料的蠕变过程从初始加载阶段开始即容易产生塑性变形,这与硬岩存在较大差异,而传统的元件模型仅在应力超过某一阈值后才开始描述其粘塑性行为.通过分析岩石加卸载时效变形过程中弹塑性状态的演变规律,以扰动状态理论为基础,确定了以塑性变形为变量的扰动因子函数,并通过塑性变形随时间的变化特征进一步建立了以时间为自变量的蠕变扰动因子演化方程.在此基础上,针对泥质页岩的蠕变变形过程,选取Burgers和Bingham模型分别描述扰动状态理论中的相对完整状态和完全调整状态,并选取蠕变扰动因子为权重函数建立了基于扰动状态理论的蠕变本构模型.通过泥质页岩的室内蠕变特性试验对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表明,理论曲线与实测曲线的逼近程度较高,蠕变扰动函数能随时间的发展持续调整相对完整状态向完全调整状态转换的过程,较高应力状态下软岩进入完全调整状态的速率较快,相对传统模型该模型具有更好的非线性及阶段协调性,可较好地描述软岩的初始、稳定和加速蠕变阶段.(本文来源于《固体力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陈晨[6](2017)在《沈阳圆砾土的扰动状态修正本构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沈阳圆砾土进行叁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基于扰动状态理论,采用相对密实度Dr为扰动参量,提出统一扰动度函数,将其引入D-C模型中,提出适用于沈阳圆砾的修正D-C。试验结果表明,中密或密实状态圆砾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呈应变软化型,峰值强度随Dr的增大而增大,传统D-C模型中的参数K和峰值强度受扰动影响程度较大。采用作者提出的考虑扰动影响的修正模型计算结果较传统D-C模型更接近于真实的试验结果,该修正模型能更好地模拟沈阳圆砾土的强度与变形特性。(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方祥位,李洋洋,申春妮,陈正汉[7](2017)在《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的非饱和原状Q_2黄土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Q_2黄土是典型的非饱和土,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和一定的湿陷性。在扰动状态概念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考虑细观结构演化的非饱和原状Q_2黄土本构模型,并通过试验建立了细观试验数据与土体宏观现象的联系,即通过CT-叁轴试验过程中的CT数据表征和测定土样的扰动变量,从而得到结构性土体的扰动函数(结构演化规律)。模型中,以陈正汉等提出的非饱和土增量非线性弹性模型和修正Barcelona非饱和土弹塑性本构模型描述相对完整状态和完全调整状态,以CT-叁轴试验为依据建立的扰动函数较为客观真实,从而使模型能更好地描述非饱和原状Q_2黄土的力学特性。模型包括土骨架变形与水量变化两个方面,可对加载过程和湿陷过程进行描述。模型参数均可由试验确定,且通过试验资料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后勤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陈晓宇[8](2017)在《基于扰动状态理论的饱和黏性土叁剪统一结构性本构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在自然状态下都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土的结构性对土体的力学性质有着显着的影响。目前大多数的土体本构模型都是针对重塑土而建立的,这些模型往往忽略了土的结构性。随着计算机编程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只要能够建立合适的本构模型,都可以很好的利用计算机编程模拟出土体的应力应变等关系曲线。则建立考虑适合结构性土体的本构模型,成为当下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扰动状态理论出发,以修正剑桥模型为基础,结合叁剪统一屈服准则,建立了饱和黏性土的叁剪结构性本构模型。由于修正剑桥模型的破坏应力比M为一定值,无法体现应力状态的变化。将叁剪统一屈服准则作为破坏准则,分别运用等量代换法和坐标平移法对破坏应力比M进行修正,有效的弥补了上述不足。其中坐标平移法考虑了土体粘聚力c的影响,更符合饱和黏性土的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创新的将建立的结构性本构模型进行叁维化处理,来表达六维应力状态下,结构性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以江西饱和原状红土为试验土样,通过大量的室内土工试验和常规叁轴试验,获得基本土性参数和本构模型的计算参数。同时进行了常规叁轴排水、不排水试验,0K压缩实验等,得到了江西红土的剪应力与轴向应变、体积应变与轴向应变、孔隙水压力等特性曲线,着重说明了结构性对土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为实际岩土工程提供了一定的依据。通过Fortran9.0程序语言,编写了本构模型的有限元子程序。分别模拟了结构性土体在常规叁轴试验,0K压缩试验、真叁轴试验下,土体的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曲线及变化规律。将等量代换法和坐标平移法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新建立的本构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同时也探讨了中主应力影响系数b,对本构模型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7-06-30)
王春,唐礼忠,程露萍,陈源,刘涛[9](2017)在《叁维高静载频繁动态扰动时岩石损伤特性及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改进的SHPB试验装置,进行深部岩石的叁维高静载频繁动态扰动试验,分析动态应力-应变曲线的一般特征,可将其细分为微裂纹稳定发展、微裂纹非稳定发展、疲劳损伤、疲劳破坏4个阶段进行描述,其中峰值后的2个阶段处于动态应力卸载过程。基于连续因子、应变等效原理及统计损伤理论定义岩石的损伤变量并推演损伤演化方程,采用组合模型法建立岩石的本构模型。结合试验数据,验证岩石的损伤演化规律及建立的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利用推演的损伤演化方程计算出损伤变量,其与动态应变的关系曲线符合试验中岩样的损伤规律;建立本构方程的拟合曲线与试验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建立的本构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深部岩石处于叁维高静载频繁动态扰动时的动力学特性。(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7年08期)
陈晨,赵文,刘博,贾鹏蛟[10](2017)在《基于扰动理论的沈阳中粗砂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沈阳地区中粗砂在不同围压下的叁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发现中粗砂的相对密实度对其强度和变形特性有重要影响.以相对密实度为自变量,提出了统一扰动度函数.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统一扰动度与初始模量和峰值强度的函数关系,提出考虑扰动的D-C模型.将其预测结果与D-C模型预测结果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D-C模型的预测值在D_D接近0时与试验结果比较一致;土体受到正扰动时,D-C模型预测的应力值较该修正模型偏大;而土体受到负扰动时,其预测的应力值又相对偏小,因此考虑扰动的D-C模型能更好地模拟沈阳地区中粗砂的强度及变形特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扰动本构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动力扰动下处于极限强度的深井软岩巷道围岩具有流变变形量大,变形速率快的变形特征,致使软岩巷道支护困难和灾害频发。为了研究软岩在动力扰动下蠕变破坏特征及本构模型,通过自主研制的岩石扰动蠕变实验系统对泥页岩进行了分级加载流变实验,试验结果表明:非稳定蠕变曲线在扰动前后流变变形明显不同,当施加应力水平较小时(处于第Ⅰ,Ⅱ蠕变阶段),每次扰动的瞬间会使岩石应变突变,但突变值随后逐渐回弹,最终岩石变形速率趋于一个稳定值;当应力水平较大时(处于第Ⅰ,Ⅱ蠕变阶段),岩石经过多次扰动后,当积累能量达到岩石破坏能量时,诱使岩石发生加速流变,而原处于蠕变第Ⅲ阶段的岩石的蠕变速率加快,缩短了岩石破坏的时间。基于岩石扰动状态理论,提出一个以扰动能量和扰动次数为自变量的扰动因子函数,以它为权重函数与NRC模型有机结合,建立了软岩流变扰动效应的本构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识别,结果表明理论曲线与实验曲线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模型能够正确性地描述动力扰动下软岩蠕变特征,该成果对于深部地下工程的稳定性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扰动本构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于永江,刘峰,张伟,张国宁.富水软岩流变扰动效应实验及本构模型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2].刘峰,于永江,曹兰柱,张伟,张国宁.基于扰动因子的软岩扰动蠕变本构模型[J].煤炭学报.2018
[3].褚峰,邵生俊.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的陇东Q_3结构性黄土本构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
[4].崔允亮,项鹏飞,王新泉,张世民.考虑塑性体积应变的扰动状态本构模型改进[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8
[5].黄明,蒋宇静,王少杰,邓涛.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的软岩蠕变本构模型与试验验证[J].固体力学学报.2017
[6].陈晨.沈阳圆砾土的扰动状态修正本构模型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7].方祥位,李洋洋,申春妮,陈正汉.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的非饱和原状Q_2黄土本构模型[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7
[8].陈晓宇.基于扰动状态理论的饱和黏性土叁剪统一结构性本构模型研究[D].南昌大学.2017
[9].王春,唐礼忠,程露萍,陈源,刘涛.叁维高静载频繁动态扰动时岩石损伤特性及本构模型[J].岩土力学.2017
[10].陈晨,赵文,刘博,贾鹏蛟.基于扰动理论的沈阳中粗砂本构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