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山楂黄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楂黄酮,淋巴细胞增殖,细胞因子,淋巴细胞膜表面标志
山楂黄酮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伦,李敬双,李美莹,于洋[1](2019)在《山楂黄酮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山楂黄酮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将小鼠分为空白组、左旋咪唑组和不同浓度山楂黄酮处理组(100、200、400和800μg/mL)。利用MTT法检测山楂黄酮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山楂黄酮对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山楂黄酮对淋巴细胞膜表面标志物(CD4~+和CD8~+)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楂黄酮在100~400μg/mL对淋巴细胞增殖和淋巴细胞因子的分泌具有浓度依赖性,IL-6和IFN-γ的分泌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 <0.01),IL-4的分泌极显着低于空白组(P <0.01),且400μg/mL处理组与左旋咪唑组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具有浓度依赖性的促进作用,且极显着高于空白组、左旋咪唑组(P <0.01);对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百分比极显着高于空白组、左旋咪唑组(P <0.01),200μg/mL浓度组CD4~+/CD8~+的比值极显着高于其它浓度组(P <0.01)。100~400μg/mL山楂黄酮通过诱导淋巴细胞增殖和淋巴细胞因子IL-6、IL-4和IFN-γ的分泌,提高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20期)
张翠利,付丽娜,杨小云,李红晓,信建豪[2](2018)在《山楂黄酮的提取及咀嚼片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山楂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咀嚼片的配方及制备工艺。采用单因素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山楂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及其咀嚼片的研制。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法提取黄酮最佳工艺为液料比25∶1(mL/g)、乙醇浓度60%、超声时间25 min、超声温度40℃;山楂黄酮咀嚼片最佳配方为山楂流浸膏量为17%、糊精量为23%、甘露醇量为23%、奶粉添加量为18%,所制备的新型山楂咀嚼片口感好,有山楂独特的酸甜风味,色泽均匀一致,硬度好,咀嚼性好,符合大众口味。(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8年09期)
魏双艳[3](2018)在《山楂黄酮对替格瑞洛在大鼠体内代谢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种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组织因子和胶原蛋白的暴露,继而引起血小板活化与聚集,最终形成血栓,临床防治的一线药物为抗血凝药物。替格瑞洛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环戊基叁唑嘧啶结构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能快速可逆的作用于二磷酸腺苷介导的P2Y12受体,对二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替格瑞洛在体内主要经CYP3A4代谢,其代谢产物AR-C124910XX亦具有相同的活性。山楂是一种药食同源性植物,在传统医学中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具有降血脂、抗氧化、抑制炎症因子、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药理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本课题基于前期研究山楂黄酮降血脂药理作用的基础,研究山楂黄酮对替格瑞洛代谢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期为临床上替格瑞洛的安全使用和联合用药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本课题实验动物采用SD雄性大鼠,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T、TH、TM、TE、THME),分别给药:T组:替格瑞洛(18.0 mg/kg);TH组:槲皮素(0.7 mg/kg)合用替格瑞洛(18.0 mg/kg);TM组:木犀草素(1.3 mg/kg)合用替格瑞洛(18.0mg/kg);TE组:儿茶素(0.5 mg/kg)合用替格瑞洛(18.0 mg/kg);THME组:槲皮素(0.7 mg/kg)、木犀草素(1.3 mg/kg)、儿茶素(0.5 mg/kg)混合液合用替格瑞洛(18.0 mg/kg)。(1)采集0、0.5、1.0、1.5、2.0、4.0、6.0、8.0、12.0、24.0、36.0h不同时间点血液样品,UPLC-MS/MS测定血浆中替格瑞洛浓度。采用PKSolver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数据,自动拟合计算各组大鼠的药动学参数,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2)收集0~6.0,6.0~8.0,8.0~12.0和12.0~24.0 h不同时间段的尿液样品和4.0、6.0、8.0、12.0、24.0 h的血液样品,处理测定分析,研究山楂黄酮对替格瑞洛活性代谢产物的影响。(3)连续7 d给药收集给药后的血液和尿液样品,处理测定分析,采用代谢组学和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山楂黄酮与替格瑞洛联合用药对内源性代谢产物和代谢通路的影响。结果:(1)药动学结果显示:T组中替格瑞洛的C_(max),AUC _(0-36)分别为325.28±45.20ng/mL和3896.30±1140.87 ng/mL·h,TH组中替格瑞洛的C_(max),AUC _(0-36)为488.13±5.58 ng/mL和7330.94±505.30 ng/mL·h分别增加50.06%和88.1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TM组中替格瑞洛的C_(max)为396.78±63.79 ng/mL,增加21.98%(P>0.05),AUC _(0-36)为5474.22±670.42 ng/mL·h,增加40.50%(P<0.05);TE组中替格瑞洛的C_(max)为293.13±84.86 ng/mL,减小9.88%(P>0.05),AUC _(0-36)为4214.71±943.50 ng/mL·h,增加8.17%(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HME组中替格瑞洛的C_(max),AUC _(0-36)分别为487.63±4.88 ng/mL和8241.05±339.19 ng/mL·h,分别增加49.92%和111.5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山楂黄酮对替格瑞洛活性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联合使用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减少血浆中替格瑞洛活性代谢产物的含量,增加其在尿液中的含量。(3)山楂黄酮对替格瑞洛代谢影响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山楂黄酮主要通过鞘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烟酸和烟酰胺代谢;抗坏血酸代谢等代谢通路影响替格瑞洛的代谢。结论(1)山楂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木犀草素以及混合黄酮与替格瑞洛联合使用时对替格瑞洛的药代动力学具有一定的影响,可以联合使用增强替格瑞洛的作用。(2)基于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槲皮素、木犀草素、儿茶素以及混合黄酮对替格瑞洛代谢影响的机制研究发现,山楂黄酮主要参与鞘脂、花生四烯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影响替格瑞洛的代谢。(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5-01)
李博艺,谌柄旭,魏志阳,王希彬,肖冬光[4](2018)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黄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山楂中主要黄酮类物质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定性定量测定牡荆素、芦丁和槲皮素的方法。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重复性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3%,稳定性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4%,加标回收率为99.63%~104.80%。对5个不同地区的山楂样品进行检测,其样品与对照色谱图谱相似度在0.772~0.993之间,说明不同地区山楂中的黄酮组成存在较大差别。5个不同地区山楂中牡荆素、芦丁、槲皮素3种主要山楂黄酮的总量在420.47~897.80 mg/kg之间,其中芦丁含量为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8年03期)
罗兰,李明丽,康家珍,王淑美,梁生旺[5](2018)在《HPLC测定脑得生固体分散体胶囊中山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脑得生固体分散体胶囊中山楂黄酮类成分(牡荆素鼠李糖苷、牡荆素、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Hyspersil ODS-2(5μm,250 mm×4.6 mm),柱温25℃,流动相乙腈-甲醇-四氢呋喃-0.04%磷酸水(1∶1∶19.4∶78.6),流速0.9 mL·min~(-1),检测波长370 nm。结果:牡荆素鼠李糖苷在0.167 2~1.003 2μg(r=0.999 9)范围,牡荆素在0.124 8~0.748 8μg(r=0.999 9)范围,金丝桃苷在0.276 0~1.656 0μg(r=0.999 9)范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27%,99.12%,99.09%;RSD分别为1.57%,2.15%,2.71%。结论:所建立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8年01期)
张伟,刘建伟[6](2017)在《山楂黄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山楂叶总黄酮(hawthorn leaf flavonoids,HLF)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Male Wistar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HLF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各组均正常饲养,HLF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山楂黄酮0.5 g/kg、1.0 g/kg每日1次,连续7 d;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记录V3心电图,比较各组ST段上移、T波升高的幅度及出现心律失常的数量;心电图检查完成后,腹主动脉采血,取血清,测定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CK)水平。结果不同剂量的山楂黄酮均可改变实验性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S-T段变化幅度,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心肌SOD活力,抑制CK活性。结论 HLF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自由基生成,改善能量代谢等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期刊2017年08期)
陈兵兵,梁昌祥,吴桂容[7](2017)在《大果山楂黄酮提取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据调查,在成熟的大果山楂果实里面,含有十分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其有着天然无毒与多种生物活性等优点。在大果山楂黄酮的提取方面,不同的方法对结果有着较大影响。通过乙醇回流法与超声法对大果山楂黄酮提取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到最有效的提取工艺及各类参数。结果显示,超声法是提取大果山楂中黄酮的最佳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与纯度高的优势。(本文来源于《现代养生》期刊2017年06期)
左非非[8](2017)在《山楂黄酮化合物与依折麦布药动学相互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及其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由于高血脂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复杂性,在临床上,使用一种药物很难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有时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治疗。依折麦布是一种新型调脂药物,能强效抑制小肠胆固醇和植物甾醇的吸收,且毒性小,是治疗高脂血症的重要药物;但是,由于该药物溶解度较低,生物利用度不高,影响了其药效的发挥。山楂是一种药食同源性的植物果实,能显着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叁酯水平,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因而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这也提高了其与临床降脂药物联合用药的几率,增加了发生相互作用的风险。很多研究证明了山楂中发挥降血脂作用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因此,本课题旨在从体内外两方面研究山楂中黄酮化合物(木犀草素,槲皮素,儿茶素及其混合物)与临床降脂药物依折麦布的药动学相互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理,从而为其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实验内容包括以下叁部分:(1)山楂黄酮化合物对依折麦布药物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依折麦布含量的UPLC-MS/MS法;采用整体的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山楂黄酮化合物同时给药和长期给药(15天)对依折麦布药代动力学的影响;(2)山楂黄酮化合物对依折麦布在体肠吸收影响的研究建立测定大鼠肠灌流液中依折麦布含量的HPLC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法研究山楂黄酮化合物对依折麦布肠吸收动力学的影响;(3)山楂黄酮化合物对依折麦布体外代谢影响的研究建立大鼠肝微粒体中依折麦布含量测定的HPLC法;采用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研究山楂黄酮化合物对依折麦布体外代谢的影响。实验结果:(1)药动学结果显示,(1)依折麦布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1/2和Tmax分别为8.39±1.25 h和2.67±1.25 h,而AUC0-36h和Cmax分别为23.22±1.03ng/mL*h和2.00±0.96 ng/mL。同时服用黄酮混合物后,依折麦布的t1/2和Tmax为9.64±2.59 h和2.67±1.15 h,分别延长了14.9%(P>0.05),0%(P>0.05)。AUC0-36h和Cmax分别为28.65±0.72 ng/mL*h和3.23±1.48 ng/mL,分别升高23.5%(P>0.05)和61.5%(P>0.05);(2)同时服用木犀草素后,依折麦布的t1/2和Tmax分别为11.03±1.58和4.00±0.10 h,分别延长了31.5%(P>0.05),49.8%(P>0.05)。AUC0-36h和Cmax分别为24.45±6.67 ng/mL*h和3.18±1.17 ng/mL,分别升高5.3%(P>0.05)和59.0%(P>0.05);(3)同时服用槲皮素及儿茶素后,依折麦布的t1/2和Tmax有一定的延长(P>0.05),Cmax和AUC0-36h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2)药动学结果显示,(1)与黄酮混合物长期服用后,依折麦布的t1/2和Tmax分别为9.24±2.15和4.67±1.15 h,分别延长了10.1%(P>0.05),74.9%(P<0.05)。AUC0-36h和Cmax分别为38.99±8.48 ng/mL*h和5.48±1.87 ng/mL,分别升高67.9%(P<0.05)和174%(P<0.05);(2)长期服用木犀草素后,依折麦布的t1/2和Tmax分别为8.48±0.71和4.00±0.95 h,分别延长了1.07%(P>0.05),49.8%(P>0.05)。AUC0-36h和Cmax分别为30.79±4.0 ng/m L*h和3.33±0.95 ng/mL,分别升高32.6%(P>0.05)和66.5%(P>0.05);(3)长期服用槲皮素及儿茶素后,依折麦布t1/2和Tmax均有所延长(P>0.05),Cmax和AUC0-36h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3)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实验结果显示:依折麦布在小肠中的表观吸收速率常数和单位时间百分吸收转化率分别为0.698±0.12 h~(-1)和0.278±0.07 h~(-1),与木犀草素,槲皮素,儿茶素及黄酮混合物合用后,表观速率常数分别为0.711±0.21,0.715±0.18,0.708±0.20,0.701±0.17 h~(-1)(P>0.05);而单位时间百分吸收转化率分别为0.279±0.076,0.307±0.085,0.282±0.075,0.299±0.071 h~(-1)(P>0.05)。(4)依折麦布在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的Ⅰ相酶促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孵育时间,蛋白浓度和底物浓度分别为40 min,1.0 mg/mL,30μmol/L。根据米氏方程计算,依折麦布的Ⅰ相酶动力学参数Km,Vmax和Clint分别是46.93μmol/L,2.579μmol/min/mg protein,0.093 L/min/mg protein。依折麦布的Ⅱ相酶促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孵育条件分别为20 min,0.4 mg/mL,40μmol/L。其Ⅱ相酶动力学参数Km,Vmax和Clint分别是26.07μmol/L,2.762μmol/min/mg protein,0.095 L/min/mg protein。(5)木犀草素,槲皮素,儿茶素及黄酮混合物对参与依折麦布生物转化的Ⅰ相代谢酶的IC_(50)值分别为6.76μmol/L,5.35μmol/L,12.82μmol/L,2.06μg/mL,木犀草素,槲皮素及黄酮混合物对参与依折麦布生物转化的Ⅰ相代谢酶的Ki值分别为11.16μmol/L,21.72μmol/L,3.40μg/mL;而对参与依折麦布生物转化的Ⅱ相代谢酶的IC_(50)值分别为21.07μmol/L,47.49μmol/L,52.70μmol/L,50.96μg/mL,Ki值分别为53.00μmol/L,54.50μmol/L,55.19μmol/L,57.34μg/mL。结论:(1)黄酮化合物木犀草素,槲皮素,儿茶素及黄酮混合物对依折麦布在体小肠吸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具有显着性差异。(2)山楂中的木犀草素和槲皮素对参与依折麦布生物转化的Ⅰ相代谢酶显示了中等程度的抑制作用,儿茶素显示较弱的抑制作用,而黄酮混合物则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而这叁种黄酮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对参与依折麦布生物转化的Ⅱ相代谢酶均产生较弱的抑制作用。(3)山楂黄酮化合物通过促进依折麦布在小肠内的吸收,及抑制其在肝脏中的代谢,从而影响依折麦布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性。(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7-03-01)
李小斌,王永红,徐磊[9](2016)在《山楂黄酮萃取工艺优化及在卷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考察了亚临界水提取山楂黄酮的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提取压力、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时间对山楂黄酮得率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是:萃取压力9.5 MPa、料液比1∶32 g/mL、提取温度157℃、提取时间90 min,亚临界水萃取得到的山楂黄酮得率最高,为71.13 mg/g。通过对其在卷烟中添加,可明显提高香气质、掩盖杂气、改善烟气细腻柔和程度以及增加烟气回甜等;该研究验证了亚临界水提取方法的高效、节能的优势,这为山楂黄酮的产业化及在卷烟中的应用提供工艺及试验基础。(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6年10期)
张明,陈珍[10](2016)在《山楂黄酮提取物降血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山楂黄酮提取物的降血脂作用,为其相关产品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渗漉法提取山楂黄酮,对SD大鼠进行试验,待大鼠形成高脂模型后,采用低、中、高剂量灌胃山楂黄酮提取物,30 d后测定大鼠血脂中总胆固醇、甘油叁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变化。[结果]山楂黄酮提取物使各剂量组大鼠血脂中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对甘油叁脂、高密度脂蛋白有调节作用。[结论]山楂黄酮提取物具有显着的降血脂功效。(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6期)
山楂黄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山楂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咀嚼片的配方及制备工艺。采用单因素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山楂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及其咀嚼片的研制。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法提取黄酮最佳工艺为液料比25∶1(mL/g)、乙醇浓度60%、超声时间25 min、超声温度40℃;山楂黄酮咀嚼片最佳配方为山楂流浸膏量为17%、糊精量为23%、甘露醇量为23%、奶粉添加量为18%,所制备的新型山楂咀嚼片口感好,有山楂独特的酸甜风味,色泽均匀一致,硬度好,咀嚼性好,符合大众口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山楂黄酮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一伦,李敬双,李美莹,于洋.山楂黄酮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J].食品工业科技.2019
[2].张翠利,付丽娜,杨小云,李红晓,信建豪.山楂黄酮的提取及咀嚼片的研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
[3].魏双艳.山楂黄酮对替格瑞洛在大鼠体内代谢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8
[4].李博艺,谌柄旭,魏志阳,王希彬,肖冬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黄酮的研究[J].中国酿造.2018
[5].罗兰,李明丽,康家珍,王淑美,梁生旺.HPLC测定脑得生固体分散体胶囊中山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
[6].张伟,刘建伟.山楂黄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
[7].陈兵兵,梁昌祥,吴桂容.大果山楂黄酮提取的方法研究[J].现代养生.2017
[8].左非非.山楂黄酮化合物与依折麦布药动学相互作用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7
[9].李小斌,王永红,徐磊.山楂黄酮萃取工艺优化及在卷烟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2016
[10].张明,陈珍.山楂黄酮提取物降血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