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矛盾论文-刘阳

诗性矛盾论文-刘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诗性矛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诗性正义,主体性,主体间性,二元论

诗性矛盾论文文献综述

刘阳[1](2016)在《诗性正义的理论矛盾与应用限度——与玛莎·努斯鲍姆教授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玛莎·努斯鲍姆在显着的康德学说背景下论证诗性正义。受纯粹性思想立场掣肘,这一理论试图在移情与想象中体验他人眼中世界、培养同情心,并视他者为平等自由的,却在作为手段的主体性与作为目标的主体间性之间产生出值得研究的矛盾,而指引我们在非纯粹性思想立场上通过超越二元论来扬弃这一矛盾而推进这种正义。不过这种理论上的矛盾又可使诗性正义应用于一定限度内:不同于已进入后工业社会的西方,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当代中国微妙地并存着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两种思想范式,为诗性正义的有限实践前景提供着特殊性。(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6年12期)

熊娟[2](2008)在《情佛困境下的诗性矛盾》一文中研究指出苏曼殊作为清末民初一位有特色的作家,文化上继承的是中华民族和日本大和民族的精髓,文艺活动涉足小说、诗歌、散文、翻译、绘画等领域,并都取得不俗成就,且精通中、日、英、梵等多种语言,是中国近代较早接触西方的作家之一。作为僧人,他留恋红尘,崇尚革命;作为俗人,他又向往寺庙,渴望解脱。这样一位身世特殊、多才多艺又特立独行的诗僧,其文艺成就更是令人惊叹。关于他的研究起步较早,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初期研究,因为他个人离奇的身世,阻碍了对他本人及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价值确认和客观评价。19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苏曼殊研究有了长足发展。到目前为止,关于苏曼殊的研究专着和论文已经颇具规模,研究者的态度也有褒有贬。本文把苏曼殊置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大背景之中,以“情佛困境”为切入点,以苏曼殊诗歌创作中的种种矛盾为关注对象,主要从诗歌和小说两个方面来阐述其情佛困境下的诗性矛盾,二者在必要的情况下有交叉,其他文体暂不在本文论述范围内。第一部分,从生平思想来引入苏曼殊其人,从对其文学研究总体情况的描述来加深对作家的了解。由于郁达夫的一句话:“他的译诗比他自作的诗好,他的诗比他的画好,他的画比他的小说好。1笔者大胆选定其文学研究的两大体裁——诗歌和小说,原因有二,一是诗歌是作家最得意的文学形式,但竟然有人说其最得意之作不是原创诗歌而是译诗;二是其小说被郁达夫排在最后的位置,到底什么原因呢?正文接下来依次从“燃烧的诗性”、“苏曼殊诗歌与诗性矛盾”和“苏曼殊小说与诗性矛盾”叁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8-06-01)

魏远征[3](2004)在《论王国维对中国古典戏曲审美价值观之矛盾——兼论中国古典戏曲的诗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国维对中国古典戏曲审美价值观是矛盾的,一方面,认为元曲的理想、结构、情节以及人物形象,是幼稚拙劣的;另一方面,肯定、赞赏元曲的文章之美,这恰恰表现了中国古典戏曲的诗性特征,其音乐性和诗化语言是审美的焦点。(本文来源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4年02期)

魏远征[4](2003)在《论王国维对中国古典戏曲审美价值观之矛盾——兼论中国古典戏曲的诗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王国维从1907到1913年期间,致力于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是元杂剧)的研究,他既接受了西方美学的新观点,又继承了清代乾嘉学派治学的方法,对中国戏曲,主要是元杂剧的源流、演变、分期、文学艺术特征以及社会功能作了系统的研究,前后写了《曲录》、《戏曲考源》、《录鬼薄校注》、《录曲馀谈》、《唐宋大曲考》、《优语录》、《古剧脚色考》、《宋元戏曲考》八部专着,以及戏曲散论多篇,共二十多万字。这二十多万字的论着第一次清晰地勾勒出我国古代戏曲发展演变的脉络,不仅集古代(本文来源于《古籍研究》期刊2003年03期)

诗性矛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苏曼殊作为清末民初一位有特色的作家,文化上继承的是中华民族和日本大和民族的精髓,文艺活动涉足小说、诗歌、散文、翻译、绘画等领域,并都取得不俗成就,且精通中、日、英、梵等多种语言,是中国近代较早接触西方的作家之一。作为僧人,他留恋红尘,崇尚革命;作为俗人,他又向往寺庙,渴望解脱。这样一位身世特殊、多才多艺又特立独行的诗僧,其文艺成就更是令人惊叹。关于他的研究起步较早,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初期研究,因为他个人离奇的身世,阻碍了对他本人及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价值确认和客观评价。19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苏曼殊研究有了长足发展。到目前为止,关于苏曼殊的研究专着和论文已经颇具规模,研究者的态度也有褒有贬。本文把苏曼殊置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大背景之中,以“情佛困境”为切入点,以苏曼殊诗歌创作中的种种矛盾为关注对象,主要从诗歌和小说两个方面来阐述其情佛困境下的诗性矛盾,二者在必要的情况下有交叉,其他文体暂不在本文论述范围内。第一部分,从生平思想来引入苏曼殊其人,从对其文学研究总体情况的描述来加深对作家的了解。由于郁达夫的一句话:“他的译诗比他自作的诗好,他的诗比他的画好,他的画比他的小说好。1笔者大胆选定其文学研究的两大体裁——诗歌和小说,原因有二,一是诗歌是作家最得意的文学形式,但竟然有人说其最得意之作不是原创诗歌而是译诗;二是其小说被郁达夫排在最后的位置,到底什么原因呢?正文接下来依次从“燃烧的诗性”、“苏曼殊诗歌与诗性矛盾”和“苏曼殊小说与诗性矛盾”叁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诗性矛盾论文参考文献

[1].刘阳.诗性正义的理论矛盾与应用限度——与玛莎·努斯鲍姆教授商榷[J].探索与争鸣.2016

[2].熊娟.情佛困境下的诗性矛盾[D].华中科技大学.2008

[3].魏远征.论王国维对中国古典戏曲审美价值观之矛盾——兼论中国古典戏曲的诗性特征[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4].魏远征.论王国维对中国古典戏曲审美价值观之矛盾——兼论中国古典戏曲的诗性特征[J].古籍研究.2003

标签:;  ;  ;  ;  

诗性矛盾论文-刘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