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患者论文-李锡霞,卢萍,余芳

结肠癌患者论文-李锡霞,卢萍,余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结肠癌患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围手术期,结肠癌患者

结肠癌患者论文文献综述

李锡霞,卢萍,余芳[1](2019)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运用ERAS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促进术后恢复综合方案(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也称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于2001年由丹麦腹部外科医生Kehlet和Wilemore提出,是基于循证医学依据的一系列在围手术期采取相应措施,以阻断或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达到快速康复目的的新理念~([1])。ERAS使许多疾病的治疗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目前已经应用于外科各领域。本研究主要探讨其在结肠癌等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梁春芳[2](2019)在《结肠癌患者细胞因子IFN-γ、IL-12P40、IL-12P70、IL-6、IL-8和TNF-α的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结肠癌患者细胞因子IFN-γ、IL-12P40、IL-12P70、IL-6、IL-8和TNF-α的表达。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某院治疗的10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人细胞因子96孔免疫磁珠法对患者的细胞因子IFN-γ、IL-12P40、IL-12P70、IL-6、IL-8和TNF-α的水平进行分析,分析两组的细胞因子IFN-γ、IL-12P40、IL-12P70、IL-6、IL-8和TNF-α水平和实验组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间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细胞因子IFN-γ、IL-12P40、IL-12P70、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TNM III/IV期患者的IL-8水平高于对照组TNM I/II期水平,P<0.05,其余细胞因子无差异,P>0.05;高分化/中分化结肠癌患者血浆中的IL-12P70及IL-8水平低于低分化组,P<0.05,其余细胞因子无差异,P>0.05;粘液腺癌患者血浆中的IL-1β、IL-8及IL-10水平高于腺癌,P<0.05;其余细胞因子无差异,P>0.05。结论:细胞因子表达图谱表明结肠癌患者和健康人具有明显的差异;相关的特定细胞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结肠癌的某种生物学特征,细胞因子可直接评估结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深究。(本文来源于《数理医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吕航宇[3](2019)在《七氟烷插管全麻对合并轻中度COPD结肠癌患者围术期血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七氟烷插管全麻对合并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结肠癌患者围术期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存在轻中度肺功能障碍的COPD结肠癌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七氟烷组各60例;七氟烷组患者行七氟烷气管插管吸入复合全麻,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全凭静脉全麻。评价2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记录2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t_0)、手术结束时(t_1)、拔管结束时(t_2)、出手术室时(t_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使用即时动脉血气分析仪监测2组患者t_0、t_1、t_2、t_3时血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血氧饱和度[Sa(O_2)]、pH值,并统计麻醉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七氟烷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患者躁动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患者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七氟烷组患者t_1、t_2、t_3时MAP、HR、SBP、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七氟烷组患者t_0、t_1、t_2、t_3时p(O_2)、p(CO_2)、Sa(O_2)、pH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麻醉过程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合并轻中度COPD患者应用七氟烷插管全麻可有效维持患者围手术期动脉血气的稳定,缩短手术患者恢复时间,减少患者苏醒期躁动。(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35期)

单汉民,王钱荣,高斌,何焕钟,祁涛[4](2019)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结肠癌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结肠癌患者全身麻醉下行结肠癌根治术血小板活化等指标的影响。方法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A、B和C叁组,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以15 ml/kg的剂量和30 ml·kg~(-1)·h~(-1)速率分别输注复方乳酸钠、羟乙基淀粉200/0.5(HES200/0.5)和HES130/0.4溶液。分别在AHH前即刻(T0)、AHH后即刻(T1)、AHH后1 h(T2)和3 h(T3)检测CD62p、CD63、凝血酶原时间(PT)、APTT和血小板,记录AHH期间HR和MAP变化。结果 B组T2时CD62p水平低于T0、T1时(P<0.05),T3时CD62p水平低于T0时(P<0.05);B组T1~T3时CD62p水平均低于A组和C组(P<0.05)。B组T1、T2时CD63水平低于C组(P<0.05);A组T1时CD63水平较T0时升高(P<0.05),B组T2时CD63水平较T0、T1时均降低(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存在血小板过度活化现象;围手术期应用HES200/0.5行AHH可降低CD62p及CD63表达,有效抑制血小板过度活化,从而降低围手术期肿瘤血行转移的潜在风险。(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杜建军,高金军,赵晶[5](2019)在《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西安医学院附属汉江医院收治的381例行结肠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术后患者切口部位分泌物或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培养完成后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对感染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手术方式、手术时间、Dukes分期等因素与切口感染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381例行结肠癌根治术后发生感染者61例,感染率为16.01%;61例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73株,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要感染病原菌(64.74%),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37.57%)为主;革兰氏阳性菌(28.3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9.65%)为主;真菌(6.94%)以白色假丝酵母菌(4.05%)为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BMI≥25 kg/m2、吸烟史、开腹手术、手术时间≥80 min、住院时间≥10 d、糖尿病、Dukes≥C期均为结肠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5 kg/m2、吸烟史、开腹手术、手术时间≥80 min、住院时间≥10 d、糖尿病、Dukes分期≥C期为结肠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肠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中的大肠埃希菌为主,感染的发生与BMI、吸烟史、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糖尿病、Dukes分期等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22期)

李桂英[6](2019)在《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对结肠癌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对结肠癌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科收治的择期结肠癌手术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术前12 h实施机械性肠道准备,研究组不实施机械性肠道准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流质食物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首次粪便中益生菌双岐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高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结肠癌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不进行机械性肠道准备,可稳定肠道内菌群,为手术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促进术后肠道功能快速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护理实践与研究》期刊2019年22期)

李来娟,李伟,朱守林[7](2019)在《结肠癌患者永久性结肠造口相关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永久性结肠造口相关压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16例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结肠癌患者,采用永久性结肠造口相关压力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造口相关压力,并分析结肠癌患者永久性结肠造口相关压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116例结肠癌患者的永久性结肠造口相关压力评分量表各条目均分为(2.58±0.62)分,其中15例(12.93%)患者为轻度压力,80例(68.97%)患者为中度压力,21例(18.10%)患者为重度压力。4个维度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躯体改变压力(2.74±0.69)分、自我概念改变压力(2.62±0.63)分、造口护理压力(2.50±0.71)分、家庭压力(2.42±0.57)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婚姻状况、术前造口知情情况、家庭关系、造口及周围皮肤并发症、护理造口时间、造口自理情况、与医务人员交流情况、化疗情况、既往病史的结肠癌患者的永久性结肠造口相关压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婚姻状况、术前造口知情情况、造口及周围皮肤并发症、护理造口时间、化疗情况、既往病史均是结肠癌患者永久性结肠造口相关压力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永久性结肠造口相关压力较大,并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相应措施,缓解造口相关压力,促进患者康复。(本文来源于《癌症进展》期刊2019年22期)

吴秋明,吕俊生,林秋疃,马松[8](2019)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老年患者外科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老年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将82例结肠癌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肠梗阻进行分组,分为合并肠梗阻(n=44),未合并肠梗阻(n=3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化疗和术后并发症。比较手术当日所有患者的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9-9(CA19-9)]的表达水平。分析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TNM分期、肿瘤直径和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肠梗阻患者的Hb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合并肠梗阻患者,CEA及CA19-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肠梗阻患者(P﹤0.01),随访时间6~58个月,合并肠梗阻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8.6个月明显短于未合并肠梗阻患者的36.0个月(P﹤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75岁、合并肠梗阻、TNM分期为Ⅲ期、肿瘤直径≥5 cm、姑息性手术切除方式、有术后并发症、Hb﹤80 g/L和CEA≥350 ng/ml是老年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受肿瘤分期、肿瘤直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肿瘤标志物等因素影响,合并肠梗阻是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癌症进展》期刊2019年22期)

孙俪,陈丹红,孙媛[9](2019)在《照顾者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居家口服化疗药依从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照顾者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居家口服化疗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在本科进行口服化疗药治疗的老年结肠癌患者108名。根据患者与照顾者之间的关系分为叁组:配偶组、子女组、无照顾组。于患者服药4个周期后复诊时,采用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对老年结肠癌口服化疗药物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调查,探讨不同照顾组与依从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叁组患者之间用药依从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得分子女组>配偶组>无照顾组,有照顾者尤其是子女照顾者是老年结肠癌患者口服化疗药依从性较好的因素。结论家庭照顾者尤其是子女照顾者,可以提高老年结肠癌患者居家口服化疗药的依从性,对进一步完善老年结肠癌患者的居家服药、确保疗效有一定意义。(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4期)

田文玲,武树箭[10](2019)在《护理干预对低位结肠癌肠道造瘘口术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低位结肠癌肠道造瘘口术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1月间山东省立第叁医院收治的实施肠道造瘘口术的150例低位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造瘘口周围皮炎、造瘘口肠管坏死和造瘘口出血过多等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各项生活质量及总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6. 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低位结肠癌患者实施肠道造瘘口术期间采用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期刊2019年11期)

结肠癌患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结肠癌患者细胞因子IFN-γ、IL-12P40、IL-12P70、IL-6、IL-8和TNF-α的表达。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某院治疗的10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人细胞因子96孔免疫磁珠法对患者的细胞因子IFN-γ、IL-12P40、IL-12P70、IL-6、IL-8和TNF-α的水平进行分析,分析两组的细胞因子IFN-γ、IL-12P40、IL-12P70、IL-6、IL-8和TNF-α水平和实验组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间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细胞因子IFN-γ、IL-12P40、IL-12P70、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TNM III/IV期患者的IL-8水平高于对照组TNM I/II期水平,P<0.05,其余细胞因子无差异,P>0.05;高分化/中分化结肠癌患者血浆中的IL-12P70及IL-8水平低于低分化组,P<0.05,其余细胞因子无差异,P>0.05;粘液腺癌患者血浆中的IL-1β、IL-8及IL-10水平高于腺癌,P<0.05;其余细胞因子无差异,P>0.05。结论:细胞因子表达图谱表明结肠癌患者和健康人具有明显的差异;相关的特定细胞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结肠癌的某种生物学特征,细胞因子可直接评估结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深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结肠癌患者论文参考文献

[1].李锡霞,卢萍,余芳.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运用ERAS的效果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

[2].梁春芳.结肠癌患者细胞因子IFN-γ、IL-12P40、IL-12P70、IL-6、IL-8和TNF-α的表达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

[3].吕航宇.七氟烷插管全麻对合并轻中度COPD结肠癌患者围术期血气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4].单汉民,王钱荣,高斌,何焕钟,祁涛.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结肠癌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9

[5].杜建军,高金军,赵晶.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9

[6].李桂英.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对结肠癌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

[7].李来娟,李伟,朱守林.结肠癌患者永久性结肠造口相关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癌症进展.2019

[8].吴秋明,吕俊生,林秋疃,马松.结肠癌合并肠梗阻老年患者外科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癌症进展.2019

[9].孙俪,陈丹红,孙媛.照顾者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居家口服化疗药依从性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10].田文玲,武树箭.护理干预对低位结肠癌肠道造瘘口术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

标签:;  ;  

结肠癌患者论文-李锡霞,卢萍,余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