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谷氨酸乙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叶酸二乙酯类似物,抗肿瘤药,化学合成,卤化作用
谷氨酸乙酯论文文献综述
刘鑫,杜义青,李远新,王锰,张志丽[1](2015)在《N-[4-(2,4-二氨基吡啶并[3,2-d]嘧啶-6-甲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改进抗叶酸类药物关键中间体N-[4-(2,4-二氨基吡啶并[3,2-d]嘧啶-6-甲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方法:6-乙酰氧基甲基-2,4,-二氧代吡啶并[3,2-d]嘧啶(1)经过水解反应、氯代反应、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二乙酯缩合、氨解反应生成N-[4-(2,4-二氨基吡啶并[3,2-d]嘧啶-6-甲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二乙酯(5)。结果:改进了N-[4-(2,4-二氨基吡啶并[3,2-d]嘧啶-6-甲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二乙酯的合成路线,该合成路线共4步反应,分别为水解反应、氯代反应、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二乙酯缩合反应和氨解反应,4步反应总收率为36.7%,化合物通过磁共振氢谱、磁共振碳谱和质谱分析法鉴定后结构正确。新路线避免了溴化反应产物的不稳定,改善了氨解反应苛刻的反应条件。结论:新合成路线改善了反应条件和中间体的稳定性,增加了化合物的衍生化范围,对抗叶酸类抗肿瘤抑制剂的合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杨璨瑜[2](2015)在《聚L-谷氨酸乙酯的合成及其手性分离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手性拆分获得单一对映体的方法很多,手性膜分离技术具有低能耗、低成本、可连续操作、易工业放大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了手性分离的意义以及手性拆分的方法;重点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对手性化合物的拆分和膜分离技术。2.合成了L-谷氨酸乙酯N-羧基-环内酸酐(以下简称NCAs)和聚L-谷氨酸乙酯,分别进行了红外和核磁表征;并探讨了引发剂浓度、溶剂种类、单体纯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聚合时间等因素对聚合物粘度的影响。3.用一定浓度的聚L-谷氨酸乙酯高分子溶液涂渍在球形硅胶上制得手性固定相,制备了聚L-谷氨酸乙酯手性柱。采用不同体积比的正己烷/异丙醇、正己烷/无水乙醇作为流动相用高效液相色谱成功拆分了4种手性药品和9种苯系物的位置异构体,表明聚L-谷氨酸乙酯手性固定相不仅对手性化合物有一定的识别能力,而且对苯系物的位置异构体也有优秀的的拆分能力。4.研究了聚L-谷氨酸乙酯手性膜的制备,探讨了不同分子量的聚L-谷氨酸乙酯膜、渗析溶剂中不同乙腈含量、原料液浓度、渗析时间、温度等对拆分对羟基苯甘氨酸外消旋体的影响。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该膜对对羟基苯甘氨的手性拆分的e.e.%值为46.65%。(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3)
杨璨瑜,王一帆,孙维维,杨江蓉,路振宇[3](2014)在《聚L-谷氨酸乙酯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色谱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聚L-谷氨酸乙酯,并将其叁氯甲烷溶液涂敷在3-氨丙基叁乙氧基硅胶上,合成和表征了聚L-谷氨酸乙酯涂敷手性固定相,以不同比例的正己烷-异丙醇、正己烷-无水乙醇为流动相,探究了在正相液相色谱条件下聚L-谷氨酸乙酯涂敷手性固定相对部分手性化合物和位置异构体的拆分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有4种手性化合物对映体(联糠醛、奥美拉唑、萘普生、四咪唑)和9种位置异构体(o,m,p-碘苯胺、o,m,p-氯苯胺、o,m,p-溴苯胺、o,m,p-硝基苯胺、o,m,p-甲苯胺、o,m,p-氯酚、o,m,p-二硝基苯、o,m,p-苯二酚、o,m,p-氨基苯酚)得到不同程度的拆分,表明聚L-谷氨酸乙酯涂敷手性固定相能对手性药品进行一定的拆分,对位置异构体有较好的分离能力。(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4年10期)
金龙飞,毛骁,吴勇飞,王龙,杨明[4](2013)在《L-谷氨酸-5-乙酯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催化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L-谷氨酸为原料合成了L-谷氨酸-5-乙酯,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测量结果表明:L-谷氨酸-5-乙酯属单斜晶系,P2(1)空间群,其中a=9.691(3),b=5.2631(17),c=17.297(6);β=90.752(5)°.通过L-谷氨酸-5-乙酯分别与MgCl2.6H2O和Ca(OH)2反应,合成得到了Mg(II)和Ca(II)的金属配合物.比色法测试结果表明:L-谷氨酸-5-乙酯与镁和钙形成的配合物对叁磷酸腺苷二钠的分解反应具有较好的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邓喜玲,刘卫东,李超,张志丽,王孝伟[5](2011)在《N-{4-{N-甲基-N-[2-羟基-3-(2,4-二氧代-1,2,3,4-四氢嘧啶-5-基)氨基]丙基}氨基-3-溴}苯甲酰基-L-谷氨酸二乙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N-{4-{N-甲基-N-[2-羟基-3-(2,4-二氧代-1,2,3,4-四氢嘧啶-5-基)氨基]丙基}氨基-3-溴}苯甲酰基-L-谷氨酸二乙酯及其衍生物的简便合成方法.分别以4-氨基苯甲酸乙酯和4-氨基苯甲酰基-L-谷氨酸二乙酯为起始物,经甲基化、烯丙基化、溴羟基化、环氧化、开环、脱保护等反应首次合成了6个新型5-取代氨基嘧啶类化合物,并通过1H NMR,13C NMR和MS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苯环侧链的L-谷氨酸酯部分是此类化合物抑制人重组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必需结构。(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1年01期)
曹海,江建,朱雪峰,段鹏飞,刘鸣华[6](2010)在《以谷氨酸二乙酯为头基的Bola型两亲分子在气液界面的组装:手性相互作用与膜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双头基两亲分子(Bolaamphiphile)N,N′-1,14-十四烷二酸酰-L-谷氨酸二乙酯(L-HDGE)和它的对映异构体D-HDGE在气液界面的组装;考察了HDGE分子的界面组装结构以及头部基团的手性,膜压和离子液体亚相对组装结构的影响.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组装体的微观结构和组装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DGE(L-HDGE或D-HDGE)在水亚相上可以组装得到平行排列,宽为50-120nm,高为1-5nm的纳米线.而将L-HDGE与D-HDGE混合组装时,只会得到疏松的薄膜结构.红外光谱表明HDGE分子的异手性相互作用强于同手性作用.在表面压继续上升时,纳米线可以发生一定聚集生成纳米带.亚相为一定浓度的离子液体时,会促进分子的聚集,在膜压的共同影响下,纳米带可以卷曲形成螺旋结构,螺旋的方向取决于头基的分子手性.(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0年07期)
邓喜玲,张志丽,王孝伟,刘俊义[7](2010)在《4-[N-甲基-N-(2,3-环氮丙基)]氨基苯甲酸乙酯和N-{4-[N-甲基-N-(2,3-环氮丙基)]氨基}苯甲酰基-L-谷氨酸二乙酯的合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氮丙啶及其氮取代衍生物能与生物大分子发生亲核开环,使生物大分子烷基化而失去生物功能。为此我们设计了4-[N-甲基-N-(2,3-环氮丙基)]氨基苯甲酸乙酯和N-{4-[N-甲基-N-(2,3-环氮丙基)]氨基}苯甲酰基-L-谷氨酸二乙酯,作为进一步合成新型抗肿瘤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并通过四步反应以较高的收率成功地完成了其合成工作。(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期刊2010年02期)
丁建勋,肖春生,赵长稳,晏乐叁,庄秀丽[8](2009)在《聚(L-谷氨酸)-g-聚甲基丙烯酸2-(2-甲氧基乙氧基)乙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聚氨基酸(多肽)类聚合物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规整的二级结构和侧基可修饰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合成了谷氨酸氯乙醇酯,并通过谷氨酸氯乙醇酯和叁光气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NCA单体,即γ-2-氯乙基-L-谷氨酸酯-N-内羧酸酐。然后,以正己胺为引发剂通过NCA单体的开环聚合合成了氯乙醇功能化的聚谷氨酸。该聚谷氨酸的氯乙基侧基可以通过ATRP反应引发甲基丙烯酸2-(2-甲氧基乙氧基)乙酯单体的聚合,从而得到了聚谷氨酸-聚甲基丙烯酸2-(2-甲氧基乙氧基)乙酯接枝共聚物。并通过FT-IR,1H NMR和GPC等测试手段对所合成接枝共聚物及其前驱体进行了详细的表征。从而证明了该接枝共聚物的成功合成。(本文来源于《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期刊2009-08-18)
王军,邵丽琴,徐虹[9](2009)在《γ-聚谷氨酸乙酯与γ-聚谷氨酸苄酯的生物降解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了解生物可降解聚合物γ-聚谷氨酸(γ-PGA)乙酯与γ-聚谷氨酸苄酯的生物降解性能,采用枯草杆菌NX-2(Bacillus subtili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土埋法对γ-PGA乙酯和γ-PGA苄酯的降解性能进行研究,用扫描电镜观察降解结果.结果表明:枯草杆菌对γ-PGA乙酯和γ-PGA苄酯的降解作用优于黑曲霉;相对厚度较大的薄膜,在枯草杆菌NX-2中缓慢降解;在黑曲霉中,γ-PGA乙酯的降解速率相对较慢,薄膜的形态没有发生变化;γ-PGA苄酯的降解性能优于γ-PGA乙酯.(本文来源于《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4期)
田超,周受辛,王彪,邓喜玲,郭莹[10](2008)在《对甲氨基苯甲酰谷氨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寻找一条合成N-[4-(甲氨基)苯甲酰基]-L-谷氨酸二乙酯的最佳方法。方法:以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二乙酯(2)为起始物,经苄基化、甲基化组合成的"一锅"反应,高产率地制备了N-[4-(N-苄基-N-甲氨基)苯甲酰基]-L-谷氨酸二乙酯(3),化合物3经Pd/C催化氢化脱苄基,得到了目标化合物N-[4-(甲氨基)苯甲酰基]-L-谷氨酸二乙酯(1)。结果:合成目标化合物只需2步反应,反应时间仅6h,总产率达到88%,目标化合物通过1HNMR和MS鉴定结构正确。结论:利用上述方法可以方便高效地制备N-[4-(甲氨基)苯甲酰基]-L-谷氨酸二乙酯。(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谷氨酸乙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手性拆分获得单一对映体的方法很多,手性膜分离技术具有低能耗、低成本、可连续操作、易工业放大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了手性分离的意义以及手性拆分的方法;重点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对手性化合物的拆分和膜分离技术。2.合成了L-谷氨酸乙酯N-羧基-环内酸酐(以下简称NCAs)和聚L-谷氨酸乙酯,分别进行了红外和核磁表征;并探讨了引发剂浓度、溶剂种类、单体纯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聚合时间等因素对聚合物粘度的影响。3.用一定浓度的聚L-谷氨酸乙酯高分子溶液涂渍在球形硅胶上制得手性固定相,制备了聚L-谷氨酸乙酯手性柱。采用不同体积比的正己烷/异丙醇、正己烷/无水乙醇作为流动相用高效液相色谱成功拆分了4种手性药品和9种苯系物的位置异构体,表明聚L-谷氨酸乙酯手性固定相不仅对手性化合物有一定的识别能力,而且对苯系物的位置异构体也有优秀的的拆分能力。4.研究了聚L-谷氨酸乙酯手性膜的制备,探讨了不同分子量的聚L-谷氨酸乙酯膜、渗析溶剂中不同乙腈含量、原料液浓度、渗析时间、温度等对拆分对羟基苯甘氨酸外消旋体的影响。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该膜对对羟基苯甘氨的手性拆分的e.e.%值为46.6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谷氨酸乙酯论文参考文献
[1].刘鑫,杜义青,李远新,王锰,张志丽.N-[4-(2,4-二氨基吡啶并[3,2-d]嘧啶-6-甲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改进[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
[2].杨璨瑜.聚L-谷氨酸乙酯的合成及其手性分离应用[D].云南师范大学.2015
[3].杨璨瑜,王一帆,孙维维,杨江蓉,路振宇.聚L-谷氨酸乙酯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色谱评价[J].分析测试学报.2014
[4].金龙飞,毛骁,吴勇飞,王龙,杨明.L-谷氨酸-5-乙酯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催化活性[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5].邓喜玲,刘卫东,李超,张志丽,王孝伟.N-{4-{N-甲基-N-[2-羟基-3-(2,4-二氧代-1,2,3,4-四氢嘧啶-5-基)氨基]丙基}氨基-3-溴}苯甲酰基-L-谷氨酸二乙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J].有机化学.2011
[6].曹海,江建,朱雪峰,段鹏飞,刘鸣华.以谷氨酸二乙酯为头基的Bola型两亲分子在气液界面的组装:手性相互作用与膜结构[J].物理化学学报.2010
[7].邓喜玲,张志丽,王孝伟,刘俊义.4-[N-甲基-N-(2,3-环氮丙基)]氨基苯甲酸乙酯和N-{4-[N-甲基-N-(2,3-环氮丙基)]氨基}苯甲酰基-L-谷氨酸二乙酯的合成(英文)[J].JournalofChinesePharmaceuticalSciences.2010
[8].丁建勋,肖春生,赵长稳,晏乐叁,庄秀丽.聚(L-谷氨酸)-g-聚甲基丙烯酸2-(2-甲氧基乙氧基)乙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C].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2009
[9].王军,邵丽琴,徐虹.γ-聚谷氨酸乙酯与γ-聚谷氨酸苄酯的生物降解性能[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10].田超,周受辛,王彪,邓喜玲,郭莹.对甲氨基苯甲酰谷氨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