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甘肃定西华家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华家岭,生态恢复,土壤纤毛虫群落,生态响应
甘肃定西华家岭论文文献综述
宁应之,王红军,禹娟红,杜海峰[1](2011)在《甘肃定西华家岭土壤纤毛虫群落对生态恢复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土壤纤毛虫群落对生态恢复下的土壤环境的响应,于2007年9月—2008年8月用活体观察法和"叁级十倍环式稀释法"对甘肃定西华家岭5个不同恢复阶段的人工云杉林和1个荒草坡对照点的土壤纤毛虫群落以及季节动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土壤纤毛虫群落组成对生态恢复下土壤环境的相关性。共鉴定到127种纤毛虫,隶属于3纲9目34科50属。研究发现,各不同恢复年限土样中土壤纤毛虫的物种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并随恢复时间的延长,样点间物种相似性减小,群落组成复杂化,丰度、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优势类群也发生了响应,由I号对照样点和恢复初期II号样点的肾形目变为恢复后期样点的下毛目。结果显示,土壤纤毛虫群落动态很好地响应了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环境条件的变化。土壤纤毛虫群落可用于陆地生态恢复评价,但要建立有效可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评价指标体系,尚需大量的和系统的工作。(本文来源于《动物学研究》期刊2011年02期)
禹娟红[2](2009)在《甘肃定西华家岭土壤纤毛虫群落对生态恢复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活体观察法和“叁级十倍环式稀释法”对甘肃定西华家岭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纤毛虫群落进行了研究,同时兼顾土壤理化性质的内容。采样点包括5个不同恢复阶段的人工云杉林和1个作为对照点的荒草坡。工作开始于2007年9月,结束于2008年8月。1.对土壤理化因子的测定结果表明,恢复样点的含水量均高于对照样点,且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恢复样点的土壤pH值与对照样点相比略有下降;土壤有机质和总N含量表现出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由于草本植物凋落物易于分解导致Ⅰ号对照样点土壤有机质和总N含量远远高于恢复6年的Ⅱ号样点,然后随恢复时间的延长有机质和总N含量又逐渐升高;土壤总P含量的变化也呈现出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但最低值出现在恢复12年的Ⅲ号样点。土壤理化因子与植被恢复年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本研究中,含水量、有机质、总N与恢复年限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pH值与恢复年限呈极显着的负相关(p<0.01),土温和总P含量与恢复年限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2.对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纤毛虫群落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本实验共鉴定到127种纤毛虫,隶属于3纲、9目、34科、50属。对土壤纤毛虫物种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各样点的物种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且随恢复时间的延长,样点之间物种的相似性减小。对各样点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的比较得知,随恢复时间的延长,土壤纤毛虫科、属、种的数目增多,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恢复使得土壤纤毛虫的优势类群和优势种也发生了变化,Ⅰ号对照样点和恢复初期的Ⅱ号样点肾形目为优势类群;Ⅲ号、Ⅳ号、Ⅴ号和Ⅵ号样点下毛目成为优势类群。Ⅰ号对照样点的优势种为齿脊肾形虫、莫氏肾形虫、刚毛胃纤虫和大口薄咽虫;Ⅱ号样点的优势种为齿脊肾形虫、僧帽肾形虫、膨大肾形虫和大口薄咽虫;Ⅲ号样点的优势种为齿脊肾形虫、膨大肾形虫、背沟肾形虫、粗糙肾形虫、刚毛胃纤虫、大口薄咽虫;Ⅳ号样点的优势种为齿脊肾形虫、僧帽肾形虫、膨大肾形虫、刚毛胃纤虫、大口薄咽虫、被发袋虫和伪尖毛虫;Ⅴ号样点的优势种为齿脊肾形虫、膨大肾形虫、背沟肾形虫、莫氏肾形虫、刚毛胃纤虫、大口薄咽虫、苔藓膜袋虫和苔藓嗜腐虫;Ⅵ号样点的优势种为齿脊肾形虫、膨大肾形虫、刚毛胃纤虫、巴维利亚斜管虫、苔藓嗜腐虫和苔藓游仆虫。土壤纤毛虫物种数随恢复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土壤纤毛虫丰度在恢复初期出现了骤降,恢复6年的Ⅱ号样点丰度最低,然后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又逐渐升高;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与物种数的变化相一致,即随恢复时间的延长,多样性指数逐渐升高。对各样点的环境因子、物种分布以及群落结构参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随恢复时间的延长,样点间的相似性越小。3.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参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物种数主要受含水量、pH值、有机质和总N含量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物种数与含水量、有机质和总N含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与pH值呈极显着的负相关(p<0.01)。丰度主要受有机质、总N和总P含量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丰度与有机质和总N含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与总P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p<0.05)。物种多样性指数也与含水量、有机质和总N含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与pH值呈极显着的负相关(p<0.01)。4.土壤纤毛虫物种数的季节动态为:2008年夏季>2007年秋季>2008年春季>2007年冬季;丰度的季节动态为:2008年夏季>2007年冬季>2007年秋季>2008年春季。(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甘肃定西华家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活体观察法和“叁级十倍环式稀释法”对甘肃定西华家岭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纤毛虫群落进行了研究,同时兼顾土壤理化性质的内容。采样点包括5个不同恢复阶段的人工云杉林和1个作为对照点的荒草坡。工作开始于2007年9月,结束于2008年8月。1.对土壤理化因子的测定结果表明,恢复样点的含水量均高于对照样点,且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恢复样点的土壤pH值与对照样点相比略有下降;土壤有机质和总N含量表现出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由于草本植物凋落物易于分解导致Ⅰ号对照样点土壤有机质和总N含量远远高于恢复6年的Ⅱ号样点,然后随恢复时间的延长有机质和总N含量又逐渐升高;土壤总P含量的变化也呈现出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但最低值出现在恢复12年的Ⅲ号样点。土壤理化因子与植被恢复年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本研究中,含水量、有机质、总N与恢复年限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pH值与恢复年限呈极显着的负相关(p<0.01),土温和总P含量与恢复年限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2.对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纤毛虫群落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本实验共鉴定到127种纤毛虫,隶属于3纲、9目、34科、50属。对土壤纤毛虫物种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各样点的物种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且随恢复时间的延长,样点之间物种的相似性减小。对各样点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的比较得知,随恢复时间的延长,土壤纤毛虫科、属、种的数目增多,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恢复使得土壤纤毛虫的优势类群和优势种也发生了变化,Ⅰ号对照样点和恢复初期的Ⅱ号样点肾形目为优势类群;Ⅲ号、Ⅳ号、Ⅴ号和Ⅵ号样点下毛目成为优势类群。Ⅰ号对照样点的优势种为齿脊肾形虫、莫氏肾形虫、刚毛胃纤虫和大口薄咽虫;Ⅱ号样点的优势种为齿脊肾形虫、僧帽肾形虫、膨大肾形虫和大口薄咽虫;Ⅲ号样点的优势种为齿脊肾形虫、膨大肾形虫、背沟肾形虫、粗糙肾形虫、刚毛胃纤虫、大口薄咽虫;Ⅳ号样点的优势种为齿脊肾形虫、僧帽肾形虫、膨大肾形虫、刚毛胃纤虫、大口薄咽虫、被发袋虫和伪尖毛虫;Ⅴ号样点的优势种为齿脊肾形虫、膨大肾形虫、背沟肾形虫、莫氏肾形虫、刚毛胃纤虫、大口薄咽虫、苔藓膜袋虫和苔藓嗜腐虫;Ⅵ号样点的优势种为齿脊肾形虫、膨大肾形虫、刚毛胃纤虫、巴维利亚斜管虫、苔藓嗜腐虫和苔藓游仆虫。土壤纤毛虫物种数随恢复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土壤纤毛虫丰度在恢复初期出现了骤降,恢复6年的Ⅱ号样点丰度最低,然后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又逐渐升高;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与物种数的变化相一致,即随恢复时间的延长,多样性指数逐渐升高。对各样点的环境因子、物种分布以及群落结构参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随恢复时间的延长,样点间的相似性越小。3.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参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物种数主要受含水量、pH值、有机质和总N含量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物种数与含水量、有机质和总N含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与pH值呈极显着的负相关(p<0.01)。丰度主要受有机质、总N和总P含量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丰度与有机质和总N含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与总P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p<0.05)。物种多样性指数也与含水量、有机质和总N含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与pH值呈极显着的负相关(p<0.01)。4.土壤纤毛虫物种数的季节动态为:2008年夏季>2007年秋季>2008年春季>2007年冬季;丰度的季节动态为:2008年夏季>2007年冬季>2007年秋季>2008年春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甘肃定西华家岭论文参考文献
[1].宁应之,王红军,禹娟红,杜海峰.甘肃定西华家岭土壤纤毛虫群落对生态恢复的响应[J].动物学研究.2011
[2].禹娟红.甘肃定西华家岭土壤纤毛虫群落对生态恢复的响应[D].西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