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室心尖部论文-司晓云,周纬,谌晶晶,莫显刚,王龙

右室心尖部论文-司晓云,周纬,谌晶晶,莫显刚,王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右室心尖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希氏束起搏,右室心尖部起搏,老年,房室传导阻滞

右室心尖部论文文献综述

司晓云,周纬,谌晶晶,莫显刚,王龙[1](2019)在《希氏束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老年患者心功能影响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希氏束与右室心尖部不同起搏部位对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某叁甲医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右室心尖部起搏器植入的41例老年患者作为右室起搏组,同期收治行希氏束起搏植入的32例老年患者作为希氏束起搏组。记录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分析起搏器植入时的起搏参数,分析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心脏超声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起搏植入术后的阈值、R波振幅、电极阻抗无明显差异。右室起搏组植入术后较术前QRS波群明显增宽(P<0. 01),与希氏束起搏组相比QRS波群明显增宽(P<0. 01)。术后3个月随访时希氏束起搏组的射血分数、心排血量、每搏量、心排血指数均优于右室起搏组(均P<0. 01)。结论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希氏束起搏可以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的心功能。(本文来源于《心血管病学进展》期刊2019年07期)

欧阳星文,汪贵忠,赵文强[2](2018)在《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老年缓慢心律失常病人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及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2015年11月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病人114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前给予病人右室心尖部起搏,运用Logistic分析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对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病人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病人心率下降至45.67次/min±5.74次/min,血压下降至(76.34±7.90)/(36.75±7.40)mmHg,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占45.73%,窦性停搏占7.45%,缓慢心房颤动占8.43%,结性逸搏心率占14.56%,房室传导阻滞占34.34%。心电图表现ST段压低占15.56%,ST段抬高占3.45%,出现精神淡漠、出汗、胸闷等临床表现。经过Logistic分析发现,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既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留置鞘管、压迫止血时间延长。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鞘管留置时间及压迫止血时间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快速右室心尖部起搏、静脉补液、扩充血容量、静脉注射多巴胺、阿托品等及时处理,病人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且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病人房性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疗效明显,为临床起搏位点选择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8年20期)

杨肖平,江朔晨,焦鹏[3](2017)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RVA)与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对左室和左房结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探讨更接近生理的起搏位置。方法选择具备有永久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试验组62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对照组58例),以超声心动图(UCG)和心电图评价两组术前、术后左室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缩短分数(FS)间的差异;左房功能指标最大左房容积(LAVmax)、左房最小容积测量(LAVmin)、左房收缩期前容积(LAVp)测量、左心房总射血分数(LATEF)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的差异;起搏QRS波宽度差异及起搏器植入前后P波离散度(Pd)与P波最大时限(Pmax)的差异。结果 RVA组与RVOT组患者起搏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均较植入前时限有明显延长,但RVA组延长的程度更大(P<0.01);起搏器植入术后6个月,RVA组LVEF、FS较植入前降低,LVEDD较植入前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RVOT组差异显着(P<0.01)。而RVOT组,植入后与植入前相比,上述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RVOT组左心房客积参数LAVp、LAVmin、LAVmax较RVA组显着缩小(P<0.01),LATEF和LAAEF较术前均有提高,但RVOT组更为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术后6个月的Pd及P_(mxax)均高于术前,但RVOT组术后显着低于RVA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由于起搏位置更接近房室结水平,使双心室收缩的同步性更接近于生理,从而获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本文来源于《白求恩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姚瑶,江尕学,张钲[4](2017)在《右室心尖部起搏诱导心肌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右室心尖部起搏改变心室正常激动顺序,造成室内不同步,最终引起心肌细胞组织学异常出现起搏诱导的心肌病(PICM),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导致心功能减退。右室心尖部起搏术后QRS波时限过宽,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数增加,存在基础心脏疾病及起搏器依赖患者PICM发生率较高。右室中位间隔起搏及His束起搏可减少PICM发生率,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可考虑行双室起搏。(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杨肖平[5](2017)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R V A)与右室流出道(R V O T)间隔部起搏对左室和左房结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探讨更符合生理的右心室心内膜起搏位点。方法 选择具备有永久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试验组62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对照组58例),以超声心动图(U C G)和心电图评价两组术前、术后左室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缩短分数(FS)间的差异;左房功能指标最大左房容积(maximum left atrium volume,LAVmax)、左房最小容积测量(minimum left atrium volume,LAVmin)、左房收缩期前容积(left atrium volume before contraction,LAVp)测量、左心房总射血分数(left atrial total ejection fraction,LATEF)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eft atrial active ejection fraction,LAAEF)的差异;起搏Q R S波宽度差异及起搏器植入前后P波离散度(P wave dispersion,Pd)与P波最大时限(Pmax)的差异。结果 无论RVA组还是RVOT组患者起搏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均较电极植入前时限有明显延长,但RVA组起搏心电图QRS时限较植入前延长的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器植入术后6个月,RVA组LVEF、FS较植入前降低,LVEDD较植入前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VOT组,植入后与植入前相比,上述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LATEF和LAAEF较术前均有提高,但RVOT组更为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Pd及Pmxax均高于术前,但RVOT组术后显着低于RVA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利用螺旋电极进行的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的起搏在保持左、右心室间正常的电激动顺序及心室收缩同步性,降低心室重构、减少心脏血流动力学的恶化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方面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者(本文来源于《2017年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下册)》期刊2017-12-06)

纪晨晖,任长杰[6](2017)在《右室间隔部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慢性房颤并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及hs-CRP、NT-proBNP影响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右室间隔部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慢性房颤并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及hs-CRP、NTpro BN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心内科接诊收治的置入心脏起搏器的慢性房颤并心力衰竭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术者建议及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RVITS组及RVA组,RVITS组进行右室间隔部起搏,RVA组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的心功能、hs-CRP、NT-pro BNP参数变化。结果 RVITS组术后QRS波宽度同RVA组相比缩窄(32.70±5.46)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RVA组比较,RVITS组术后LVEF明显升高,LVEDV明显下降,FS明显升高,SV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心功能级别患者进行hs-CRP、NT-pro BNP水平检测,从检测数据可以看出心功能不全程度越高,患者hs-CRP及NT-pro BNP水平越高。但是RVITS及RVA两组患者相同随访时期内hs-CRP及NT-pro B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ITS起搏更改善慢性房颤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术后中长期治疗效果好,做起搏点更为适合。(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68期)

刘娜娜[7](2017)在《右室心尖部起搏后心力衰竭和左室致密化不全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和致病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叁度房室传导阻滞(Ⅲ atrioventricular block,Ⅲ AVB)是一种常见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是治疗Ⅲ AVB的主要方法。目前,多项研究表明右心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ical,RVA)起搏可以导致心脏电传导和机械传导异常,对心肌细胞代谢和血流灌注造成不利影响,引起心脏重塑,血流动力学紊乱和机械功能减退,最终导致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此外,心力衰竭的发生是遗传学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可以影响某些致病因素导致心力衰竭的易感性、疾病的发展速度以及对于药物治疗的反应性。目的通过对发生RVA起搏术后心力衰竭的Ⅲ AVB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和候选基因遗传学检测,采用慢病毒转染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Neonatal rat cardiomyocytes,NRCMs)模型,探索RVA起搏后心力衰竭的遗传学和致病机制。方法连续入选1987年1月到2013年12月因ⅢAVB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患者877例(平均年龄57.4± 18.4岁,465例男性),临床随访发现10例患者为RVA起搏导致的心力衰竭,同时筛选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且未发生心力衰竭的对照组患者,进行心肌病和心律失常相关候选基因遗传学检测。构建Lamin A/C野生型和突变型慢病毒载体,转染NRCMs,应用PCR、蛋白电泳及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特定基因、蛋白的表达与定位;对慢病毒转染细胞模型进行血清饥饿处理,运用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Label-free蛋白组学检测方法分析Lamin A/C野生组与突变组细胞之间的差异蛋白,探究Lamin A/C突变导致RVA起搏后心力衰竭的分子学致病机制。结果临床随访研究发现,877例叁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有31例患者因严重性难治性心衰再次入院治疗,其中10例(平均年龄47.6±10.0岁,4例男性)患者诊断为起搏器术后心力衰竭。候选基因筛查发现该10例心衰患者均携带心肌病致病基因变异,其中3例患者携带LMNA基因变异;20例对照组患者中有14例患者未发现基因变异,6例患者携带SCN5A基因突变。采用Lamin A/C慢病毒转染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突变组(LaminA/CR216C和L379F)细胞核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绿色荧光聚集成团,分布不均。此外,电压门控型钠离子通道1.5亚型(Navl.5)和缝隙连接蛋白43亚型(Cx43)在野生组和突变组NRCMs中表达和定位无明显差异。Label-free蛋白组学检测共发现144个差异蛋白,其中90个上调蛋白;差异蛋白进行PANTHER分析,核酸结合蛋白为最多的一类蛋白(21%);分子功能分析显示主要集中在结合(35%)和代谢功能(31%)方面。DAVID、REACTOM、PATHER通路分析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参与PI3K-Akt和Ras等凋亡相关信号通路。TUNEL法检测发现血清饥饿24小时后,与野生组细胞相比,突变组细胞凋亡率显着升高。结论心肌病致病基因突变是导致患者发生叁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力衰竭的遗传学因素,RVA起搏作为额外刺激可能会加速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Lamin A/C基因突变(R216C和L379F)可能通过影响Lamin A/C蛋白定位、核酸蛋白结合等途径参与凋亡信号通路,导致心肌细胞凋亡,最终导致心力衰竭。此外,基因检测有利于发现心衰发生危险性较高的患者,进行临床预警,阐释相关基因的致病机制,探索相应治疗措施。背景左室致密化不全性心肌病(Left ventricular noncommpaction cardiomyopathy,LVNC)是继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之后的第叁种常见的遗传性心肌病,人群中的发病率约0.05%—0.3%,以显着的、与左室心腔相通的心室内肌小梁和深陷的小梁间隐窝或血窦为特征。该畸形可表现出一系列临床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包括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和血栓栓塞。此外,LVNC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通常缺乏特定的临床表型和基因表型相关性。既往研究报道多个基因如TAZ,DNTA,LDB3,YWHAE,MIB1,PRDM16以及肌小节基因与LVNC有关。通常认为多个致病基因共同参与了 LVNC的病理生理学通路,但是潜在的分子学致病机制并未明了。目的探究汉族LVNC患者的临床特征、长期随访结局和遗传学检测结果。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16年3月,连续入选于阜外医院(中国,北京)就诊的汉族LVNC病人。入选标准包括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标准和心脏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诊断标准。详细地采集每例先证者及其家属的临床资料,记录了患者的病史、超声心动图、心脏MRI和心电图、药物或者器械治疗。对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随访至2016年8月。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SCD和非心源性猝死(Non-sudden cardiac death,NSCD)。采集每例患者的外周血进行候选基因遗传学检测,候选基因共20个,包括:DTNA,CASQ2,LDB3,GATA4,ACTA1,HCN4,MYH7,LMNA,TNNT2,MYH7B,MIB1,NEXN,PRDM16,NNT,TPM1,RYR2,MYBPC3,YWHAE,TAZ,ACTN2。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散发的中国大陆汉族患者222例(149男性,平均年龄43±14岁),其147例患者首次就诊时已有心力衰竭,该心衰人群较无心衰患者年龄更高。共41例患者诊断有室性心动过速,16例患者有血栓病史。经过34个月的临床随访,32例患者发生死亡,其中14例患者为心源性猝死,此外还有16例患者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对总人群进行全因死亡率的多重回归分析显示,死亡或心脏移植手术的危险因素有NYHA Ⅲ/Ⅳ(风险比(hazard ratio,HR)3.50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593-7.694;p<0.001),LVEF(HR 0.925;95%CI 0.895-0.957;p<0.001)。此外,年龄(HR 1.073,95%CI 1.018-1.130;p=0.009)和 LVEF(HR 0.881;95%CI 0.809-0.958;p=0.003)为SCD的独立预测因素。对心衰患者进行连续性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与基线LVEF相比,幸存者随访后 LVEF 显着升高(%,33.7±8.0 vs.37.2±12.2,P<0.001),总 LVNC人群的LVEF亦可见相似的结果(%,41.2±12.8 vs.44.5±44.5±13.3,p=0.020)。此外,本研究对32例LVNC患者(24例男性,平均年龄35±17岁)进行了候选基因遗传学检测,结果显示26例(81.3%)患者携带LVNC相关基因变异,其中5例患者携带两个或多个基因变异,常见的基因变异为 MYH7B(18.8%),RYR2(15.3%),PRDM16(12.5%)and MYBPC3(12.5%)。由于接受基因检测的患者数量较少,本研究并未发现LVNC患者存在特定的基因型和表型相关性。结论本研究显示LVNC作为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具有慢性进展性病程。随着疾病发展,LVNC患者可逐渐出现心脏结构和功能恶化,同时可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心衰和血栓栓塞等并发症,患者的死亡危险性较高,部分需要进行心脏原位移植挽救生命。NYHA Ⅲ/Ⅳ、低LVEF是LVNC患者出现死亡或心脏原位移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子,此外高龄、基线LVEF较低的心衰患者具有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高度危险性。然而,合理的抗心衰药物或器械治疗可以显着改善LVNC心衰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而改善临床预后。今后需要深入研究LVNC患者的遗传性背景,探究相关基因突变的致病机制,以利于进行临床预警和治疗。(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7-04-01)

赵洁,单伟超,郭金锐,黄金秋,巨名飞[8](2016)在《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出道起搏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影响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出道起搏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8月到2014年7月收治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40例,分为心室电极置入右室流出道组(RVOT组)20例、置入右室心尖部(RVA组)20例,术前,测量LVESD、LVEDD、LVEF、IVMD、SP WMD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LIMD、SPWMD差异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LVEDD、IVEF、IVMD及SPWMD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来说,右室流出道起搏对减轻病人心脏功能受损与心脏运动不同步更有效,可指导临床救治。(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04-21)

贾国力,邢程,王海珠,韩彩萍[9](2015)在《高位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与高位右室间隔部(HRVS)起搏对患者心脏功能、左室重构及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植入VVI型起搏器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1例为RVA起搏,65例为HRVS起搏。观察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1年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QRS波群宽度、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术后因NYHA心功能Ⅲ/Ⅳ级或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数。结果:两组术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年,HRVS组LVEF高于RVA组,LVEDD及QRS波宽度均低于RV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HRVS组NYHA心功能Ⅲ/Ⅳ级及因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数低于RV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VS起搏对心脏起搏治疗患者心功能的不利影响低于RVA起搏,是更理想的起搏部位。(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5年24期)

赵磊,郑晔,盛吉章,王云飞,曹绪芬[10](2015)在《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室间隔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于我院行起搏器治疗的102例患者,按照起搏部位的不同分为右心室间隔起搏组(RVS组,n=43例)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n=59例),分别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的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left ventricular isovolumic relaxation time,IVRT),二尖瓣舒张早期速度(the blood now velocitv of mitralannulus during early diastole,E)与舒张晚期速度(the blood now velocity of mitralannulus during atrial contraction,A)的比值即E/A比值,以及Em/Am比值进行检测以评估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评价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1年的心脏舒张功能评价RVS组优于RVA组。结论:右室间隔起搏对于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低于右室心尖部起搏,可能为起搏器植入患者理想的起搏部位。(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刊》期刊2015年08期)

右室心尖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及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2015年11月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病人114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前给予病人右室心尖部起搏,运用Logistic分析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对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病人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病人心率下降至45.67次/min±5.74次/min,血压下降至(76.34±7.90)/(36.75±7.40)mmHg,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占45.73%,窦性停搏占7.45%,缓慢心房颤动占8.43%,结性逸搏心率占14.56%,房室传导阻滞占34.34%。心电图表现ST段压低占15.56%,ST段抬高占3.45%,出现精神淡漠、出汗、胸闷等临床表现。经过Logistic分析发现,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既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留置鞘管、压迫止血时间延长。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鞘管留置时间及压迫止血时间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快速右室心尖部起搏、静脉补液、扩充血容量、静脉注射多巴胺、阿托品等及时处理,病人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且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病人房性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疗效明显,为临床起搏位点选择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右室心尖部论文参考文献

[1].司晓云,周纬,谌晶晶,莫显刚,王龙.希氏束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老年患者心功能影响的对比分析[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9

[2].欧阳星文,汪贵忠,赵文强.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老年缓慢心律失常病人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

[3].杨肖平,江朔晨,焦鹏.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

[4].姚瑶,江尕学,张钲.右室心尖部起搏诱导心肌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7

[5].杨肖平.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C].2017年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下册).2017

[6].纪晨晖,任长杰.右室间隔部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慢性房颤并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及hs-CRP、NT-proBNP影响的对比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

[7].刘娜娜.右室心尖部起搏后心力衰竭和左室致密化不全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和致病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

[8].赵洁,单伟超,郭金锐,黄金秋,巨名飞.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出道起搏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影响比较[C].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2016

[9].贾国力,邢程,王海珠,韩彩萍.高位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5

[10].赵磊,郑晔,盛吉章,王云飞,曹绪芬.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5

标签:;  ;  ;  ;  

右室心尖部论文-司晓云,周纬,谌晶晶,莫显刚,王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