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砜纳米纤维论文-郑天翔

聚砜纳米纤维论文-郑天翔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砜纳米纤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吸油材料,静电纺丝,聚砜,聚偏氟乙烯

聚砜纳米纤维论文文献综述

郑天翔[1](2017)在《聚砜微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吸油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海上石油生产和运输的快速增长,全球石油及石油产品泄漏事故频繁发生,最终将引起严重的生态灾难。因此,如何清理水中有机污染物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油污吸附材料的缺陷和不足,如吸油量倍率、制备方法复杂、油水分离性差,物理机械性能差等,设计出能够高性能吸附水面油污的吸附材料,具有巨大意义。本文中以聚砜(PSF)为原料制备吸油材料,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了不同浓度的聚砜微纳米纤维膜,在此基础上通过向PSF聚合物溶液中加入聚偏氟乙烯颗粒以增强力学性能,最后采用多喷头混合纺丝以及多层复合纺丝作为对比,测试了材料的拉伸性能以及吸油性能。主要内容归纳如下:1.利用静电纺丝一步法制备不同质量分数的聚砜纤维膜,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BET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接触角、吸油倍率、保油率和油水分离等表征测试。结果表明:随PSF/DMF溶液浓度增大,纤维中的珠状物逐渐消失,平均直径增大,纤维间孔隙逐渐变大,纤维的孔径主要分布在10至100 nm;水的接触角在131°-140°范围内;PSF纤维膜对菜籽油和机油的初始吸油倍率最高可达到37 g/g和50g/g,对机油的保油率高达75%,同时具有良好的浮力与疏水亲油性。2.以psf和pvdf为原料,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sf/pvdf复合纤维膜,探究了纺丝溶液中psf和pvdf的质量比对纺丝结果的影响。随pvdf含量的增大,纤维直径不匀率减小,复合纤维膜的孔隙率减小,复合纤维膜的断裂强度增加,其中psf/pvdf质量比为3/7的纤维膜断裂强度达到1.01mpa。复合纤维膜对水的接触角随着pvdf含量的增大而呈现减小的趋势;复合纤维膜对菜籽油和机油的初始最高吸油倍率分别为47.32g/g和52.13g/g,复合纤维膜中pvdf含量越高,纤维膜的保油率越好,但吸油倍率会相应降低。3.采用多喷头平行混合纺丝技术以及单喷头多层复合纺丝技术,研究不同聚合物溶液的喷头比例对纤维膜表面形貌、表面润湿性、吸油性能以及拉伸强度的影响。利用多喷头混合纺丝技术,在psf纤维膜中混入pvdf纤维,所获得的复合纤维膜的蓬松性降低。相比纯纺psf纤维膜,多喷头混纺的纤维膜的断裂应力、断裂伸长率都有较大的提高,尤其是断裂伸长率的增加最高可达到50倍。复合纤维膜中pvdf含量越高,纤维膜的保油率越好,其中聚合物溶液喷头的比例为2/1、1/1/、1/2制备的psf/pvdf复合纤维膜对菜籽油和机油的初始最高吸油倍率分别达到40.73g/g和43.64g/g。利用单喷头多层复合纺丝技术制备的psf/pvdf纤维膜,相比于多喷头混纺制备的psf/pvdf纤维膜,其断裂强度有所改善,吸油性能明显提高,保油率有所下降。多层复合psf/pvdf纤维膜对菜籽油和机油的吸油倍率分别为50.58g/g和54.06g/g。(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7-01-05)

孙明明,张斌,宋彩雨,吕珣璐,张绪刚[2](2016)在《静电纺丝聚砜纳米纤维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直径为230-400 nm的聚砜纳米纤维,并应用于增韧环氧树脂。添加聚砜纳米纤维的复合材料其剪切强度和冲击强度高于未增韧的环氧以及热熔聚砜增韧的树脂。扫描电镜图片显示,聚砜纳米纤维插入到基体环氧树脂中吸收断裂能,从而提高了环氧树脂的韧性。同时,随着树脂中聚砜纳米纤维加入量的提高,复合材料的Tg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添加静电纺丝法制备的聚砜纳米纤维是一种有效增韧环氧树脂的技术手段。(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国际粘接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6-10-16)

马晓华,许振良[3](2015)在《P123对聚醚砜纳米纤维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醚砜(PES)/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叁嵌段共聚物(P123,PEO20PPO70PEO20,Ma=5800)纳米纤维膜,考察了P123含量对纺丝液的黏度和表面张力的影响,以及对所制备的纳米纤维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123含量从3%(质量)增至9%时,其纺丝液的黏度由300m Pa·s增至1000 m Pa·s,表面张力在36.5~37.8 m N·m-1范围内;P123改性的PES纳米纤维直径约为360 nm,分布均匀,其表面也比较光滑,取向趋于一致;此外,该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溶胀性能,较大的比表面积(>39 m2·g-1),孔隙率,可用作催化剂载体。(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陈文杰,辛斌杰,吴湘济,汪晓峰,杜卫平[4](2013)在《静电纺聚砜酰胺纳米纤维的制备与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自制的静电纺丝装置制备了一系列聚砜酰胺(PSA)纳米纤维,并探讨了PSA纺丝液固含量、纺丝电压及纺丝距离对PSA纤维形态结构、结晶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纺丝液固含量为12%(质量分数)、纺丝电压为28 kV和纺丝距离为15 cm时,可制得直径小于100 nm的PSA纳米纤维;纺丝液固含量、纺丝电压及纺丝距离对纤维结晶性能及热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纺丝距离对两种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本文来源于《产业用纺织品》期刊2013年07期)

马吉全[5](2013)在《聚偏氟乙烯—全氟磺酸共混超滤膜及电纺聚醚砜纳米纤维微滤膜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的净化是21世纪最热点的话题之一。膜分离技术区别于传统分离技术具备高效、节能、易于操作控制、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醚砜(PES)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的两种滤膜材料,但由于其本身的疏水性以及成膜方法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易污染、水通量低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共混亲水性的全氟磺酸(PFSA)制备高通量、低污染的PVDF-PFSA共混超滤膜和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低压高通量的PES纳米纤维微滤膜。本文首先通过共混PFSA和成孔剂聚乙二醇(PEG)制备了PVDF-PFSA共混平板超滤膜,并研究了PEG和PFSA的组成对铸膜液的相分离过程、膜的形貌以及膜的性能(孔隙率、水通量、截留率、膜的抗污染性等)的影响。研究发现PVDF超滤膜的纯水通量为5.6L/m~2h,对牛血清蛋白(BSA)的水溶液截留率为96.3%,纯水通量的衰减率为42.86%。而当共混5wt%PEG400和5wt%PFSA时,PVDF-PFSA共混超滤膜的纯水通量为141.7L/m~2h,对BSA的水溶液截留率达90.1%,纯水通量的衰减率为15.28%。因此,PVDF-PFSA超滤膜的性能远远高于PVDF超滤膜。另外,本文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ES纳米纤维/PET支撑体的复合膜,并详细研究了所制备的纳米纤维膜的形貌、孔隙率和孔径对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压力下,PES纳米纤维/PET复合膜的纯水水通量比孔径相近的商用混合纤维素酯膜的水通量高2~3倍;PES纳米纤维/PET复合膜对1.7μm的聚苯乙烯微球截留率达90.5%,对5和10μm的微球截留率达100%。PES纳米纤维/PET复合膜和商用混合纤维素酯膜分别对油水乳液进行90min的分离,两种膜对油滴的截留率均达99.9%,而前者的水通量比后者高。(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3-01-01)

宫建龙,苏博,罗来盛,周美华[6](2011)在《双酚A分子印迹聚醚砜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和识别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双酚A分子印迹聚醚砜纳米纤维膜.利用聚醚砜功能基与模板分子的相互作用形成结合位,其结构在纺丝过程中被固定下来,模板分子去除后聚醚砜纳米纤维膜上就留下能选择性结合目标分子的结合位.研究了模板分子加入量、静电纺丝电压和溶剂等纺丝条件对纳米纤维膜印迹效果的影响.识别实验表明,10%双酚A的聚醚砜印迹纳米纤维膜比非印迹纤维膜具有更高的结合量.选择性实验表明,10%双酚A的聚醚砜印迹纳米纤维膜在模板分子与对苯二酚、邻苯二酚或苯酚共存时,对双酚A有很高的选择性,而在模板分子与双酚F或对叔丁基苯酚共存时,对双酚的选择性稍差.Scatchard分析和双位点结合模型显示印迹纤维膜存在两类结合位点,且对双酚A具有很高的特异性结合常数和表观最大结合量.研究了印迹纤维膜的结合动力学.(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1年11期)

王雪芬,赵珺,阎怡瑾[7](2011)在《聚电解质/多巴胺改性聚砜纳米纤维复合纳滤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静电纺丝方法由于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膜具有纤维纤度细、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形态特点和良好的机械强度,成为非常好的过滤用支撑材质膜材料。本文以多巴胺改性聚砜纳米纤维膜为基膜,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制备了聚电解质/聚砜复合纳滤膜。多巴(本文来源于《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09-24)

李刚,李鹏,信春玲,何亚东,杨小平[8](2009)在《聚砜纳米纤维膜增韧环氧树脂的相分离发展及固化反应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纤维膜增韧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丰富和发展了层间增韧的新工艺和新方法,而纳米纤维的无规取向产生了有序排列的非均相相分离结构,这种非均相分布对于纳米纤维膜的增韧效果和模量的保持起到了主要的贡献。为调控体系的精细相结构,获得高性能的先进复合材料,有必要深入研究纳米纤维膜增韧体系的固化反应诱导相分离过程及其固化反应机理。本文通过小角X光散射(SAXS)研究了聚砜纳米纤维膜增韧环氧树脂等温固化的反应诱(本文来源于《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期刊2009-08-18)

冯广辉[9](2009)在《碳纳米管/聚砜纳米纤维增韧增强环氧树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碳纳米管(CNTs)/聚砜(PSF)复合纳米纤维,将CNTs/PSF复合纳米纤维加入环氧树脂,通过相分散过程制备增韧增强的环氧树脂。通过优化制备工艺,采用混酸氧化处理的CNTs,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丙酮(Acetone)为混合溶剂,在优化工艺下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了CNTs/PSF的纳米纤维膜。将CNTs/PSF纳米纤维膜加入环氧树脂中,在优化的固化温度下,经溶解和相分散制得增韧增强的环氧树脂。应用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CNTs/PSF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分布,通过测试拉伸和冲击性能分析了复合纳米纤维对环氧树脂的增韧和增强作用,对断裂表面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并测试了添加复合纳米纤维的环氧树脂动态热力学性能。利用能谱分析了相分散的机理和元素含量。与环氧树脂基体相比,含3wt%CNTs的CNTs/PSF纳米纤维增韧增强的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分别提高13.9%和14.2%,冲击强度提高18.3%,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了5℃。能谱分析显示CNTs/PSF纳米纤维已溶解于环氧树脂基体中并实现了相分离。(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09-05-27)

刘东,缪洁[10](2008)在《静电纺聚砜纳米纤维预过滤膜》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静电纺技术制备高比表面积预过滤膜的可行性。实验发现,电纺聚砜膜的泡点孔径为4.6μm,当过滤直径为10、8和7μm的颗粒溶液时,去除率达99以上,且没有膜污染;过滤1和2μm的颗粒溶液时,膜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污染,并形成饼层;过滤1μm以下的颗粒溶液时,过滤效果优异;0.5和0.1μm的颗粒均吸附在纳米纤维的表面。试验结果显示:聚砜纳米纤维膜具有多孔性和高比表面积,可制得高负荷容量和高流量的预过滤膜。这种膜可作为超滤膜和纳滤膜的预过滤膜,从而延长膜的寿命。(本文来源于《国外丝绸》期刊2008年06期)

聚砜纳米纤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直径为230-400 nm的聚砜纳米纤维,并应用于增韧环氧树脂。添加聚砜纳米纤维的复合材料其剪切强度和冲击强度高于未增韧的环氧以及热熔聚砜增韧的树脂。扫描电镜图片显示,聚砜纳米纤维插入到基体环氧树脂中吸收断裂能,从而提高了环氧树脂的韧性。同时,随着树脂中聚砜纳米纤维加入量的提高,复合材料的Tg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添加静电纺丝法制备的聚砜纳米纤维是一种有效增韧环氧树脂的技术手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砜纳米纤维论文参考文献

[1].郑天翔.聚砜微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吸油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7

[2].孙明明,张斌,宋彩雨,吕珣璐,张绪刚.静电纺丝聚砜纳米纤维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英文)[C].2016中国国际粘接技术大会论文集.2016

[3].马晓华,许振良.P123对聚醚砜纳米纤维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化工学报.2015

[4].陈文杰,辛斌杰,吴湘济,汪晓峰,杜卫平.静电纺聚砜酰胺纳米纤维的制备与性能表征[J].产业用纺织品.2013

[5].马吉全.聚偏氟乙烯—全氟磺酸共混超滤膜及电纺聚醚砜纳米纤维微滤膜的制备[D].上海交通大学.2013

[6].宫建龙,苏博,罗来盛,周美华.双酚A分子印迹聚醚砜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和识别性能的研究[J].高分子学报.2011

[7].王雪芬,赵珺,阎怡瑾.聚电解质/多巴胺改性聚砜纳米纤维复合纳滤膜研究[C].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2011

[8].李刚,李鹏,信春玲,何亚东,杨小平.聚砜纳米纤维膜增韧环氧树脂的相分离发展及固化反应机理研究[C].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2009

[9].冯广辉.碳纳米管/聚砜纳米纤维增韧增强环氧树脂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

[10].刘东,缪洁.静电纺聚砜纳米纤维预过滤膜[J].国外丝绸.2008

标签:;  ;  ;  ;  

聚砜纳米纤维论文-郑天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