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刚度特征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R.C框架-剪力墙,叁维实体退化单元,楼板开洞,刚度特征值
刚度特征值论文文献综述
徐克诚[1](2019)在《基于性能目标的楼板开洞及刚度特征值对R.C框—剪结构抗侧性能影响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R.C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和剪力墙两种构件在弹性阶段时由于弹性的层间位移角限值不同(抗震墙远小于框架),导致构件进入弹塑性阶段的时间将会存在差异,这必然造成框架和剪力墙抗侧刚度发生不同层次的退化。楼板的存在给予框架和剪力墙提供极为有效的剪力传递路径,帮助其协同工作。本文首先对一个空间框剪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分析,以论证本文中所采用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基于叁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的可行性以及精确性。通过对基于性能目标设计的楼板开洞对R.C框架-剪力墙抗侧性能影响仿真分析,对比分析在楼板开洞下框架-剪力墙结构仿真分析的顶层荷载位移曲线、剪力重分布曲线,分析在楼板开洞的情况下框架-剪力墙各层的破坏情况、剪力重分布现象及规律。分析得到框架-剪力墙结构楼板开洞使得结构的极限荷载以及最大水平位移均降低,使结构整体延性变差;在开洞层框架的刚度退化比未开洞结构要严重,导致结构在底层剪力重分配现象弱于不开洞结构。在楼板开洞的基础上,加入刚度特征值对结构的影响。对比分析基于性能化设计的楼板开洞R.C框架-剪力墙结构在不同刚度特征值下的仿真分析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和剪力重分配曲线,详细分析对于楼板开洞模型的不同刚度特征值对结构的水平极限荷载和结构延性的影响以及极限荷载下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得出刚度特征值越大的模型,其极限荷载和最大水平位移也越大,结构的延性得到提升,对于剪力重分配方面,对于刚度特征值为25.8%和18.7%的模型,结构剪力重分配规律大致相同,在极限荷载下总框架剪力分配系数均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而在刚度特征值为10.4%时,其框架部分过柔而导致总框架剪力分配表现为先快速增大而后缓慢增加。(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27)
廖步云[2](2019)在《考虑性能目标和刚度特征值的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非线性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RC框架-核心筒结构具备双重抗侧性能,且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楼层刚度退化和剪力重分配现象客观存在。抗震性能目标和刚度特征值不同,框架-核心筒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变形情况、核心筒和框架的楼层刚度退化和剪力重分配的程度也不同。抗震性能化设计已逐步成为建筑结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同时考虑性能目标和刚度特征值对RC框架-核心筒结构双重抗侧性能影响的问题尚鲜有研究。本文使用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及软件是以叁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为基础,首先采用该软件对叁跨四层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破坏试验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比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该有限元软件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本文采用PKPM软件建立3个常规抗震性能化设计(性能目标取C)下不同刚度特征值(结构底层框架初始分担剪力比依次为21%、18%和9%)的30层RC框架-核心筒母体模型,并对结构底部六层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研究水平荷载作用下按常规性能目标设计的RC框架-核心筒结构底部抗侧性能的规律,具体包含3个有限元模型的极限承载力、楼层位移、层间位移,核心筒和框架之间的楼层刚度退化及二者的剪力重分配情况,以及核心筒和框架的剪力分配和刚度退化沿楼层高度变化的规律,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保持3个母体模型各自的刚度特征值不变,并对其分别进行演变,每个母体模型均采用调整核心筒、框架柱尺寸和各构件配筋的方式演变为性能B和性能D对比模型,并建立叁组有限元模型,每组模型刚度特征值相同,且均含有3个抗震性能目标分别按B、C、D标准设计建立的相同轴压比的框架-核心筒模型。通过对叁组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不同性能目标和刚度特征值对RC框架-核心筒结构底部变形及框架与核心筒二者之间楼层剪力重分配影响的规律,为完善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提供参考与建议。(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27)
唐诚,李英民,许博文[3](2019)在《基于多指标的不同刚度特征值RC框剪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可以根据建筑物重要程度及用途确定抗震设防目标及抗震设防标准,而"安全"与"经济"是建筑结构设计中不可回避的主要矛盾并且直接影响结构的性能。以RC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系列刚度特征值不同的RC框剪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比较不同结构的破坏模式,计算不同结构安全性指标、经济性指标、综合性指标并分析不同指标与刚度特征值的关系。根据分析结果,为框剪结构定量评估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19年02期)
伍国强[4](2018)在《抗震性能目标和刚度特征值对R.C框架—剪力墙结构抗侧性能影响非线性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剪力墙侧移刚度退化速率大于框架,RC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楼层剪力重分配现象客观存在而明显,且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刚度特征值不同,楼层剪力在框架与剪力墙之间的重分配程度也不相同。抗震性能设计已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而关于抗震性能目标和侧移刚度特征值对R.C框架-剪力墙结构一、二道抗震防线抗侧机制综合影响的研究尚鲜有涉及。本文采用叁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法,考虑梁板柱墙空间协同效应,对一单层R.C框架-剪力墙空间结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模拟分析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基于叁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法能较好地模拟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侧性能。本文设计出叁组不同刚度特征值的R.C框架-剪力墙结构(底层框架弹性楼层剪力分担比例分别为13%左右、5%左右、23%左右),分别按抗震性能目标B、C、D以及框架楼层剪力是否按0.2Vo调整,共15个17层R.C框架-剪力墙空间结构模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与研究。得出抗震性能目标越高,R.C框架-剪力墙结构楼层剪力重分配程度越低,结构水平极限承载力越高,结构安全储备越大,但极限水平位移较小,相应结构延性较差;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刚度特征值越高,结构楼层剪力重分配程度越高,极限水平位移越大,相应结构延性越好;经0.2Vo调整的结构模型其抗侧刚度较未经0.2Vo调整的略有增大,其水平极限承载力亦有一定提高等结论。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完善R.C框架-剪力墙结构性能化设计理论提供参考,也可为不同抗震性能目标和刚度特征值R.C框架-核心筒结构的非线性仿真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06-03)
罗晓勇,周志锦[5](2016)在《基于最优刚度特征值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总结框架-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概念设计与结构整体优化着手,探讨了框-剪结构概念设计的一些要点,分析得出了框-剪结构的刚度特征值的最佳区间,并相应提出了剪力墙数量及位置布置的原则和优化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外建筑》期刊2016年05期)
赵茜,刘伯权[6](2014)在《刚度特征值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等效地震荷载计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根据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特点,以作用倒叁角形水平分布荷载的等截面弯剪悬臂杆的侧移曲线作为其初始侧移模式,利用弹塑性反应谱计算等效地震荷载。对一个1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进行了基于不同刚度特征值的等效地震荷载的计算,最后讨论了结构刚度特征值对等效地震总剪力和楼层地震剪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工程与建设》期刊2014年06期)
蔡龙,杜宏彪,金仁和[7](2014)在《刚度特征值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刚度特征值是影响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状态和变形特征的主要参数,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SATWE对不同刚度特征值的8个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型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了在地震作用下刚度特征值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确定框架-剪力墙结构合理剪力墙数量的刚度特征值建议值。(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4年06期)
孙建,邱洪兴,陈春超,肖同亮[8](2012)在《增设抗震墙加固单跨框架时刚度特征值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增设抗震墙加固既有单跨框架时需设墙体的合理数量,以单跨框架的层数及刚度特征值为参数,采用解析方法,讨论了加固前后原框架地震剪力变化.结果表明:在选取最优刚度特征值的情况下,当总层数n=4时,原框架结构第4层抗剪承载力缺口为3.4%~4.4%;当总层数n=8时,原框架结构第8层抗剪承载力缺口为11.7%~12.8%;当总层数n=12时,原框架结构第12层抗剪承载力缺口为14.4%~15.7%、第11层抗剪承载力缺口为4.3%~5.2%.由此可得,原框架顶部楼层进行加固不可避免、原框架总层数越多顶部需加固的楼层数越多且相应楼层框架抗剪承载力缺口越大、最优刚度特征值为1.0~1.2等.(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S2期)
袁良奎,吴洪,王履塽[9](2003)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协调计算影响因数的分析——关于刚度特征值对侧移计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协调工作原理出发,基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侧移,在框架-剪力墙协调工作中得出的其结构侧移协调计算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各影响因数的分析得出最主要的影响因数的分析一刚度特征值。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影响因数的得出对框剪结构的高层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优秀论文集》期刊2003-06-30)
诸葛瑞清[10](1980)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刚度特征值λ的简化计算》一文的补充》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1979年第2期发表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刚度特征值λ的简化计算"一文后,由于它简便适用,受到广大设计人员的欢迎。但有些同志提出当计算纵向框架时,文中仅给了叁跨的α_0值,有一定局限性。为此,作出1~10跨的α_0值表,可供设计工作者使用。(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1980年03期)
刚度特征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RC框架-核心筒结构具备双重抗侧性能,且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楼层刚度退化和剪力重分配现象客观存在。抗震性能目标和刚度特征值不同,框架-核心筒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变形情况、核心筒和框架的楼层刚度退化和剪力重分配的程度也不同。抗震性能化设计已逐步成为建筑结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同时考虑性能目标和刚度特征值对RC框架-核心筒结构双重抗侧性能影响的问题尚鲜有研究。本文使用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及软件是以叁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为基础,首先采用该软件对叁跨四层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破坏试验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比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该有限元软件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本文采用PKPM软件建立3个常规抗震性能化设计(性能目标取C)下不同刚度特征值(结构底层框架初始分担剪力比依次为21%、18%和9%)的30层RC框架-核心筒母体模型,并对结构底部六层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研究水平荷载作用下按常规性能目标设计的RC框架-核心筒结构底部抗侧性能的规律,具体包含3个有限元模型的极限承载力、楼层位移、层间位移,核心筒和框架之间的楼层刚度退化及二者的剪力重分配情况,以及核心筒和框架的剪力分配和刚度退化沿楼层高度变化的规律,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保持3个母体模型各自的刚度特征值不变,并对其分别进行演变,每个母体模型均采用调整核心筒、框架柱尺寸和各构件配筋的方式演变为性能B和性能D对比模型,并建立叁组有限元模型,每组模型刚度特征值相同,且均含有3个抗震性能目标分别按B、C、D标准设计建立的相同轴压比的框架-核心筒模型。通过对叁组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不同性能目标和刚度特征值对RC框架-核心筒结构底部变形及框架与核心筒二者之间楼层剪力重分配影响的规律,为完善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提供参考与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刚度特征值论文参考文献
[1].徐克诚.基于性能目标的楼板开洞及刚度特征值对R.C框—剪结构抗侧性能影响仿真分析[D].南昌大学.2019
[2].廖步云.考虑性能目标和刚度特征值的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非线性仿真分析[D].南昌大学.2019
[3].唐诚,李英民,许博文.基于多指标的不同刚度特征值RC框剪结构抗震性能评估[J].结构工程师.2019
[4].伍国强.抗震性能目标和刚度特征值对R.C框架—剪力墙结构抗侧性能影响非线性仿真分析[D].南昌大学.2018
[5].罗晓勇,周志锦.基于最优刚度特征值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探讨[J].中外建筑.2016
[6].赵茜,刘伯权.刚度特征值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等效地震荷载计算的影响[J].工程与建设.2014
[7].蔡龙,杜宏彪,金仁和.刚度特征值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4
[8].孙建,邱洪兴,陈春超,肖同亮.增设抗震墙加固单跨框架时刚度特征值的讨论[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9].袁良奎,吴洪,王履塽.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协调计算影响因数的分析——关于刚度特征值对侧移计算的影响[C].山东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优秀论文集.2003
[10].诸葛瑞清.《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刚度特征值λ的简化计算》一文的补充[J].建筑结构.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