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热轧钢板论文-李德光

高强度热轧钢板论文-李德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强度热轧钢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物流,高强度钢板,有限元分析,电测

高强度热轧钢板论文文献综述

李德光[1](2017)在《基于高强度热轧钢板的物流车车架设计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物流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新时期“互联网+”概念提出后,电子商务出现爆发式增长,为物流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高速物流,各个区域经济带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而且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强,区域内的各行各业已经被物流业所覆盖。为发展物流业,国家出台多项政策进行扶持,引导汽车生产企业开发符合国家标准及物流市场需求的轻量化车型。商用车的车架占整车重量将近十分之一,因此对车架轻量化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国内的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钢铁公司等单位针对商用车车架大梁推出了对应的大梁高强度热轧钢板。通过高强度热轧钢板的应用,结合有限元分析,能够有效的实现车架的轻量化设计。本文针对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的某新型高速物流车,结合产品的性能需求及使用工况,以高强度热轧钢板为研究对象开展高速物流车车架的轻量化设计开发工作。论文系统地从原材料的性能、生产制造工艺、车架结构方案设计、有限元分析优化、试验验证、市场质量问题处理等各方面进行了阐述,主要内容包括:(1)从生产制造角度,对高强度热轧钢板的成型工艺进行试验研究:对比分析轧制纹路对高强度热轧钢板性能的影响;研究多个安装孔排列、布置方案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高强度热轧钢板热处理保温时间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等;(2)采用Hyperwork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分别对满载弯曲、平地启动、满载前桥扭转、满载中后桥扭转、普通制动、紧急制动、普通转弯和紧急转弯等八种典型工况下的车架强度进行计算与分析;计算车架总成前叁阶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完成弯曲刚度计算与分析;(3)通过国家试验场对车架进行相应的应力电测试验,验证有限元分析模型及计算结果的正确性;(4)针对市场反馈的质量问题进行取样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将高强度热轧大梁钢板生产制造工艺研究与车架结构设计结合,同步开展试制、试验验证,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还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了产品开发效率。(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7-06-01)

石发才[2](2016)在《优良成形性能高强度第叁代汽车热轧钢板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详细介绍第叁代汽车钢的强塑化机理、工业化开发生产现状及其试制过程,对比分析第叁代汽车钢与传统低合金钢的工艺特点、强化方式以及力学性能。试制结果表明:使用第叁代汽车钢不仅可提高零件的成形能力和产品合格率,还能保证成员的生命安全。(本文来源于《山西冶金》期刊2016年03期)

赵培林,孙新军,雍岐龙,路峰[3](2012)在《超高强度热轧钢板冷冲压开裂原因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屈服强度700 MPa级超高强度热轧钢板冷冲压时出现开裂现象,对其剪切加工方式以及剪切材料端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剪切端局部加工硬化以及大量残留的微裂纹扩展是700 MPa级热轧超高强钢板冲压产生开裂的主要原因。通过边缘局部回火或局部修磨去除裂纹源,可避免出现开裂或者降低开裂几率。(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2年07期)

林辉[4](2011)在《高强度热轧钢板在客车车身骨架上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节能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汽车轻量化成为国内外汽车研发制造中的重要课题,轻量化技术也成为研究领域中的难点和热点。实现车身结构轻量化的途径之一是采用高强度车身材料,同时考虑到成本、加工成型性能等因素,高强度钢成为主要选择。而其中的高强度热轧钢凭借其成本和性能的综合优势,在客车等商用车的车架、车轮及其他结构件上已经有所应用,既达到减重、节能的目的,同时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国内某钢铁企业积极推广自己生产的汽车用高强度热轧钢板,本课题源于该企业的应用研究,同时得到粤港重点领域招标项目“高品质汽车钢板的开发和产业化”等项目的支持。旨在通过研究高强度热轧钢工艺与性能,并结合客车整车骨架结构模态和刚度分析,正面碰撞安全性、侧翻安全性等方面研究,系统研究高强度热轧钢在客车车身骨架上的应用可行性。本文首先进行汽车热轧钢工艺与性能研究,研究发现通过控制熔炼成分、碳当量、非金属夹杂物以及控轧控冷等措施,热轧钢板金相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晶粒度提高,内部非金属夹杂物减少,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焊接性能、冷弯性以及抗撞吸能性,汽车某些结构件完全可以用热轧钢板替代冷轧钢板。在结合客车车身骨架进行研究时,首先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并对原模型进行静态有限元分析,确定高强度热轧钢板在客车车身骨架上的初始分布方案;然后进行客车车身骨架侧翻和正面碰撞安全性分析,针对原车型的安全性分析提出材料改进方法,得到改进模型上高强度热轧钢的应用方案。仿真结果显示改进模型的安全性较原车型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改进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客车车身骨架的结构设计,包括板厚改进、保险杠吸能模块设计、空间桁架结构设计以及其他局部结构的改进等,最终得到客车车身骨架的最终模型,比较结果显示最终模型的正碰抗撞吸能性较改进模型有了明显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1-04-28)

吴菊环,叶晓喻,李正荣,李卫平,刘勇[5](2009)在《高强度汽车车轮用P490CL热轧钢板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普碳钢进行降碳增锰、Nb、Ti微合金化及钙处理,在攀钢1450热轧生产线上研制了抗拉强度≥490 MPa的低成本高强度汽车车轮用钢板。研究结果表明,该钢具有良好的塑性、低温韧性和焊接性能。在某车轮厂,以试验钢板为材料进行了轮辋、轮辐试制,并对总成车轮进行了台架疲劳试验。结果表明,轮辋、轮辐成形合格率高,制作的车轮具有较高的疲劳寿命。(本文来源于《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期刊2009-11-11)

袁国,王国栋,王昭东,王黎筠[6](2009)在《热轧钢板高强度均匀化冷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强度均匀化冷却技术是近年来热轧钢板新工艺开发的热点技术,同时也是中厚板离线淬火、在线淬火工艺的核心技术,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通过分析高温钢板水冷过程的热交换方式,指出传统层流冷却技术的不足在于其冷却过程中冷却强度低、冷却均匀性差,而原因在于其以膜态沸腾为主的沸腾换热机理;并分析阐明了中厚钢板高强度均匀化冷却技术的机理在于实现高温钢板的射流冲击换热。同时,结合高强度均匀化冷却技术的研究及实际应用,指出实现中厚板高强度均匀化冷却技术的关键在于合理的喷水系统结构设计、冷却工艺参数的合理搭配以及冷却过程的辅助控制手段。(本文来源于《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期刊2009-11-11)

陈劼实,陆文琼,陈军,石磊,肖华[7](2009)在《屈服准则用于高强度热轧钢板的适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适合描述高强度热轧钢板变形行为的屈服准则,采用Hollomon流动应力方程和叁种屈服准则对几类高强度热轧钢板在不同应变路径下达到成形极限的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比较了Barlat(1989)、Hill(1948)、Barlat六参数3种屈服准则,对热轧酸洗板QStE340TM、SAPH370和热轧镀锌板ZStE260P在单向拉伸、平面应变和双向等拉3种应变路径下的变形过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arlat(1989)屈服准则能较好地描述单元的变形行为,且在平面应变路径下的模拟结果最符合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艺》期刊2009年05期)

周文涛,仝广,肖华,石磊,陆文琼[8](2009)在《高强度热轧钢板翻边性能数值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高强度热轧钢板QStE340TM的翻边性能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数值模拟的关键技术,包括板料的力学性能参数、流动应力模型、屈服准则及硬化模型等。对QStE340TM进行翻边模拟,通过对各个区域最大减薄率的分析,研究了翻边过程中材料的流动情况。通过不断优化模具几何尺寸及工艺参数,并以FLD图作为破裂准则,提出临界翻边高度作为评价高强度热轧钢板翻边性能的指标。(本文来源于《模具技术》期刊2009年02期)

周文涛[9](2009)在《高强度热轧钢板翻边特性数值仿真研究及实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一代汽车的发展趋势要求节能、降耗、环保和安全。高强度热轧钢板因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较高的伸长率和加工硬化率,及重量轻等优点,而被大量应用于汽车底盘和下部组件制造。随着高强度热轧钢板的应用越来越广,对高强度热轧钢板冲压成形的各项性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另外,汽车覆盖件中存在着大量的翻边特征,许多汽车覆盖件在拉延、修边等工序之后还要进行翻边操作。因此,研究高强度热轧钢板翻边成形模拟的关键技术,分析热轧钢板翻边成形工艺的性能,分析翻边成形工艺的破裂和起皱对模具参数和工艺参数的敏感性,积累相关模拟数据,对于高强度热轧钢板使用和推广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本文着眼于通过模拟和优化设计出能够评价高强度热轧钢板翻边性能的模型,详细归纳了高强度热轧钢板翻边成形模拟的关键技术,提出衡量高强度热轧钢板翻边性能的指标,研究在不同模具参数、工艺参数、材料参数对翻边高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开发出评价模具,并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通过大量的模拟,分析反馈及优化设计,得到了一付轮廓线为“W”形的模型。凹模轮廓线为两段圆心角为90°半径为30mm、一段圆心角为90°半径为45mm和2段长为25mm的直线相切组合而成;坯料的宽度为定值,即叁段900圆弧及中间两段相切直线所组成的轮廓线宽度,坯料的轮廓形状为凹模轮廓形状横向平移而得;凸模的轮廓形状由凹模轮廓偏置而得;凸凹模及压边圈的宽度由中部轮廓线宽度加上两侧圆弧外部过渡相切直线的投影长度组成。通过对7种不同的流动应力模型和Barlat 1989、Barlat六参数屈服准则、Hill 1948这3种屈服准则做了适用性分析,详细归纳了高强度热轧钢板翻边成形模拟的关键技术,通过对翻边各区域历史减薄率的分析,研究了翻边过程中材料的流动情况,提出了临界翻边高度这一概念,并用临界翻边高度对其翻边性能进行评价。临界翻边高度指翻边后坯料边缘部分开始出现破裂或宏观起皱时对应的翻边高度。通过调整模具的尺寸及工艺参数,详细考察了多种材料的临界翻边高度对拉伸翻边圆弧半径、压缩翻边圆弧半径、凸凹模及压边圈倒角、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压边力以及虚拟速度等因素的敏感性。最后,根据模拟得到的模型形状及工艺条件,开发出一付可以用来评价高强度热轧钢板的模具,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9-02-01)

陆文琼[10](2009)在《高强度热轧钢板成形特性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汽车业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环境压力。降低能耗、减少排量、提高安全性能等要求已经成为汽车工业界首要解决的问题,高强度热轧钢板以其质量轻、强度高、成本较冷轧钢板低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汽车结构件。但是,由于热轧钢板的成形性能差,回弹严重,传统冷轧钢板的成形性能评价体系并不完全适用,目前工程实际中多数仍采用冷轧钢板的成形参数来指导生产,这势必会造成偏差。本课题旨在确定一种适用于高强度热轧钢板的材料模型,从而使有限元仿真能尽可能准确地指导成形性能评估模具的设计,进而得出一套完整的热轧钢板成形特性评估体系,指导工程实际应用。本文首先对材料的成形极限实验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对叁类高强度热轧钢板(热轧酸洗QStE340TM、SAPH370和热轧镀锌ZStE260P)进行本构方程和屈服准则的适用性分析。比较上述叁种材料在单向拉伸、平面应变和双向等拉等应变路径下的变形过程,发现在变形量不大的情况下,Hollomon本构方程和Barlat (1989)屈服准则能较好地描述单元的变形行为,且在平面应变路径下的模拟结果最符合实际。同时,本文对高强度热轧钢板数值模拟的破裂判断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成形极限图(FLD)是目前板料成形中应用最广泛的破裂判据,FLD中的成形极限曲线(FLC)一般由大量的成形极限实验数据总结的经验公式获得,但是成形极限实验过程耗时又复杂。这里应用一种最小厚度准则,只需做一种应变路径下的成形极限实验,再结合数值模拟,就能预测出材料的FLC曲线。通过对QStE340TM、SAPH370、ZStE260P叁种高强度热轧钢板的成形极限实验模拟数据和实验数据的比对发现,采用平面应变路径下的成形极限实验数据作为最小厚度准则的已知参数时,数值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因此,理论上只需进行平面应变路径下的成形极限实验,就能由最小厚度准则及数值模拟得到完整的FLC曲线。最后,本文对几种高强度热轧钢板的圆筒拉深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预测了几种热轧钢板的极限拉深系数,并对圆筒拉深做了模具敏感性分析,同时对圆筒拉深模具的重要尺寸对凸耳高度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结论。(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9-02-01)

高强度热轧钢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详细介绍第叁代汽车钢的强塑化机理、工业化开发生产现状及其试制过程,对比分析第叁代汽车钢与传统低合金钢的工艺特点、强化方式以及力学性能。试制结果表明:使用第叁代汽车钢不仅可提高零件的成形能力和产品合格率,还能保证成员的生命安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强度热轧钢板论文参考文献

[1].李德光.基于高强度热轧钢板的物流车车架设计开发[D].湖南大学.2017

[2].石发才.优良成形性能高强度第叁代汽车热轧钢板的开发[J].山西冶金.2016

[3].赵培林,孙新军,雍岐龙,路峰.超高强度热轧钢板冷冲压开裂原因及分析[J].金属热处理.2012

[4].林辉.高强度热轧钢板在客车车身骨架上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5].吴菊环,叶晓喻,李正荣,李卫平,刘勇.高强度汽车车轮用P490CL热轧钢板研制[C].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2009

[6].袁国,王国栋,王昭东,王黎筠.热轧钢板高强度均匀化冷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C].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2009

[7].陈劼实,陆文琼,陈军,石磊,肖华.屈服准则用于高强度热轧钢板的适用性分析[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9

[8].周文涛,仝广,肖华,石磊,陆文琼.高强度热轧钢板翻边性能数值仿真研究[J].模具技术.2009

[9].周文涛.高强度热轧钢板翻边特性数值仿真研究及实验验证[D].上海交通大学.2009

[10].陆文琼.高强度热轧钢板成形特性的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标签:;  ;  ;  ;  

高强度热轧钢板论文-李德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