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哈尔滨市呼兰区建国小学,黑龙江哈尔滨150500)

摘要: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从学校的主阵地——课堂抓起,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问题。在课堂中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会”到“会学”;变“苦学”为“乐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构建轻松民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全面综合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在学生的学习中同时存在,互为补充。小学生读一篇课文,要进入情境、感悟语言符号所代表的生活场景与思想感情,就需要体验或发现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更多地需要学生经历、体验和发现。然而,学生年龄小,知识积累有限,人生阅历不深,很多时候需要教师讲解,需要接受学习。目前,中小学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表现在语文教学中:繁琐提问多,字词句训练多,学生死记硬背、疲于应付。因此,建立新的教学方式,让体验、发现学习进入语文课堂就成了当务之急。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多的是迎接时代的挑战,只有培养出适应世界的现代人,教育才完成了它的任务和使命。小学语文是工具学科,也是一门创造性颇为丰富的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首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研究面临的事实或问题,从而找到解释这些事实或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结论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是构成一个人基本素质的重要方面,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点燃儿童心中无限的创造火花,让学生体会探索之乐。

1鼓励、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由问题引起的,有疑问才有思考解决的欲望。因此,教师要鼓励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从“敢问”到“善问”是一个飞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提问,更要认真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好问的习惯,同时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思路,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善于发现和捕捉好的提问和答案,带动全体同学积极参与,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教学《小摄影师》时,课文的最后一段写了高尔基不见记者,却希望小男孩再来。我让学生读这段后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一位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高尔基很忙,如果那个小男孩来他为什么还一定让他进来?”我觉得这个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就和学生共同讨论,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讨论,积极回答,其中一学生答:高尔基确实很忙,他不愿见记者,是因为他不愿意记者报道他的事迹,不愿意浪费时间,他想见小男孩,是因为他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创造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创造想象力就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性劳动及更好的掌握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根据小学语文的特点,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例如:在教学《雪孩子》一课最后整理总结时,我让学生想象一下当时雪孩子救小兔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学生纷纷展开想象,有的说:“雪孩子想,我和小白兔是好朋友,我们一起唱歌、一块跳舞,现在它遇到了危险,我怎能不救它呢?”有的说:“雪孩子想,我是一个雪孩子,一到春天就会融化,不如救小白兔化了值得。”还有的说:“我是雪,能扑灭火,一定能救小白兔。”在教学《丰碑》一课第七自然段后,让学生想象军需处长牺牲时神情是那么镇定、安详,当时他的心情怎样?学生通过想象,理解了军需处长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美好心灵;理解了“丰碑”表面指大雪覆盖着军需处长,实际指军需处长的那种伟大人格,红军队伍那种所向无敌的精神,说明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学生通过创造想象,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另外,还要注意到小学生知识面窄、阅历浅,有时在指导创造性想象时要适当提供背景材料,让学生掌握有关对象的知识,为创造想象创造条件。如:在教学《儿童城》一课前,我先找材料让学生熟悉阿根廷儿童城微型别致的特点,再指导学生想象“儿童城”可以增设什么?看了阿根廷的儿童城,你想不想设计一个中国的儿童城?你想在里面加些什么等等。

3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的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那种重理智、轻感情;重逻辑、轻自觉;重概念、轻积累的习惯和做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凡卡》一课后,引导学生讨论:如果爷爷能收到信,小凡卡的“甜美希望”就一定能实现吗?学生纷纷回答,有的说:“也不会,因为爷爷老了。”有的说:“爷爷是凡卡的唯一亲人,他对凡卡很疼爱一定会接他回去。”有的说:“其实爷爷早就知道凡卡过的日子,与其在乡下挨饿受冻,还不如让他留在城里学一门手艺,将来也能靠手艺混口饭吃。”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当时黑暗的、人吃人的资本主义社会上凡卡过不上好日子的根本原因。又如:教学《捞铁牛》一课时,让学生讨论有没有比怀丙和尚更好的办法来捞铁牛,使学生在求异后求同,更好地了解课文。

4利用电教手段,拓展学生思维

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创造需要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因此,我们在语言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条件,引导学生由单一的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我在教学《第一场雪》中“雪后景色”一段时,我选用课件展示山村的雪景,同时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每一句话分别描写了哪种景物,并根据画面让学生说说“粉装玉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一名学生说:“远处的山川河流,近处的房屋树木全部盖着厚厚的白雪,整个世界好象用白粉装饰过一样,那些高大的山岭,那些高高低低的房屋,好像用白玉砌成的,在阳光下闪耀着晶莹夺目的光辉,大雪后的山村真是太美了。”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陶冶了情操,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又如:教学《月光曲》一课中“皮鞋匠联想”一段时,用课件播放大海由平静到波涛汹涌的景象时伴放贝多芬的《月光曲》,让学生思考皮鞋匠听音乐时联想出几幅画面?他为什么联想出不同的两幅画面?乐曲的曲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由于电教手段直观的感染作用及教师的引导,学生由画面的变化想到乐曲的变化,又由乐曲的变化想象出事物内在的情感变化,达到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善于创新是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人共同的成功秘诀。”所以,在阅读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外,还要进行创造性地挖掘、研究,用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及创造性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让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让学生的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培养

标签:;  ;  ;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