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场所认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徽州文化,记忆场所,文化记忆,文化认同
场所认同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桂,叶姗,江红[1](2019)在《记忆场所视角下居民地方文化认同的建构——基于黄山市“保徽、建徽、改徽”的个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影响,地方居民对于地方传统文化的认同普遍存在认同危机的现象,文化认同危机严重影响了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居民地方文化认同的建构对于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记忆场所理论视角,结合黄山市"保徽、建徽、改徽"案例分析,研究表明"保徽"传承了徽州文化记忆场所;"建徽"创造了徽州文化记忆场所;"改徽"拓展了徽州文化记忆场所。研究认为通过对地方文化记忆场所的传承、创造与拓展能够有效地唤起居民对地方文化的记忆,强化居民对地方文化的认同,从而长效地促进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陈怡,汤朝晖[2](2018)在《基于场所认同与原型探索的中小学校园设计——以休宁双龙小学、北京四中本部校区及房山校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试图通过分析黄山市休宁县双龙小学、北京四中本部校区、北京四中房山校区这3个位于不同环境但都具有原型价值的设计作品,来认识相关建筑师如何通过具体的设计策略,调度有限的现实资源,回应中小学校园设计的基本规范和发展诉求,希望能对面临相似设计任务的建筑师带来启发。(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8年04期)
陈峥能[3](2018)在《场所认同的多元性与时间性:对当代中国场所认同建构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全球城市化浪潮中——尤其在城镇化如火如荼的中国,场所的加速变迁令当代城市陷入认同危机。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探讨了当代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对场所认同的概念建构。在回顾和审视中西方社会科学和设计专业中有关场所认同的主要理论和研究后,本文提出将场所认同的哲学概念理解为一种多元性和时间性建构。基于这一理念,本文通过叁个案例进一步指出了中国场所认同建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些案例试图从不同维度出发,展现对当今中国场所认同建构的复杂性的全景式解读。整体而言,本文认为在中国的城镇化实践中,场所认同的建构应当将认同诉求的多元性和时间性、多重尺度,以及场所认同随时间的改变全部纳入考量。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场所认同问题的研究,不仅是对近年来快速城镇化的批判性思考,同时也是对当下千余座正在经历及可能经历城镇化的村镇的前瞻性关照。(本文来源于《景观设计学》期刊2018年01期)
齐文[4](2017)在《空间,场所与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空间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跨越众多学科的新兴显学。在国家视角下展开对空间主体性建构过程的考察,弥补了当前城市问题研究中宏观理论与微观叙事的脱节,本文尝试通过场所认同这一概念建立国家、空间与个体叁者的关系。场所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空间,是空间中人的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经验、情感和记忆等的集合,基于场所的身份认同是一种“客观物质化了的自我认同”1,人们在与场所的互动过程中发展出物质和情感的双重依附,从而建构和发展自身在空间社会交往中的位置和角色。认同过程理论认为,场所身份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结构,它基于不断变化的场所意义对自我概念进行调节与同化2,除主体自身特性以外,对于场所的认知还受到外部社会文化的影响。在现代性的语境下,随着空间性质发生“社会转向”,场所的意义也在不断重构。空间超越了单纯的物质性,具有社会产品和社会再生产的工具的双重属性,并以其意识形态的特性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政治工具3。国家借由对空间的形塑和符号表征系统的生产实现对个体的规训,从而达到其治理的目的。我国50、6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建设的工人新村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主导之下的个体性空间建构的场所,这种由国家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兴建,并免费或以极低的租金提供给工人居住的“公房”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所特有的房屋分配形式和福利保障制度。之于社会化的个体而言,家、邻里和社区无疑是最具重要意义的场所,对家、邻里和社区的认同构成了主体对于“我在哪”、“我属于哪”的最基本认识。住宅是家、邻里和社区的物质载体,对城市住宅空间形态的研究是考察场所认同形成机制最重要的出发点。本研究选取了建国后第一个工人新村——上海曹杨新村作为案例,对其动员建设过程,空间规划布局,村民选择机制,社区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考察,揭示社会主义国家如何通过对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制度化改造,将其意识形态转化为空间的生产并制造出工人新村这一典型的具有社会主义乌托邦性质的场所。而另一方面,生活在工人新村中的居民主动或被动地接受这一制度化空间的规训,并对空间的象征性意义进行认知和内化,从而建构其符合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集体主义身份认同,形成具有特色的工人阶级文化性格,并以此为导向开展符合空间特质的行为实践。由于场所认同具有极为丰富的理论内涵,又能够对诸多社会问题进行解释,因此城市社会学、环境心理学、人文地理学、建筑现象学等人文社会学科都将这一概念作为本学科关注的对象,本研究吸收了以上诸相关学科的研究结果,做了一次跨学科研究的有益尝试。(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期刊2017-05-05)
尹丹丹[5](2017)在《低年资护士工作场所欺负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低年资护士工作场所欺负和职业认同现状,探讨二者相关关系,分析职业认同影响因素,提出改善工作场所欺负措施,以提高低年资护士职业认同水平,帮助其更平稳地度过职业生涯初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6年7月至10月,采用方便抽样法从长春市3所叁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80名低年资护士,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叁部分: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负性行为问卷、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使用软件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使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低年资护士工作场所欺负总分范围为22~69分,总分平均分为(31.70±9.53)。叁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组织不公维度(1.82±0.79)、工作相关欺负维度(1.36±0.41)、个人相关欺负维度(1.35±0.40)。低年资护士工作场所欺负发生率为53.2%。2.工作场所欺负得分在婚姻状况、用工性质、护龄和职业再选择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3.低年资护士职业认同总分范围为74~145分,总分平均分为(106.53±15.89)。五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职业自我反思维度(3.81±0.64)、职业社会支持维度(3.78±0.53)、职业挫折应对维度(3.70±0.56)、职业社交技能维度(3.35±0.58)、职业认知维度(3.34±0.70)。低年资护士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的比例占65.1%,处于高水平的比例为19.1%,偏低水平比例是15.7%。4.职业认同得分在年龄、婚姻状况、用工性质、月收入、护龄、职业再选择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场所欺负及各维度与职业认同呈负相关(P(27)0.05,r=-0.45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场所欺负、职业再选择、用工性质和年龄进入回归方程,是影响护士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四者可以解释职业认同变异的29.6%。结论:1.低年资护士工作场所欺负发生率较高,一般人口学资料中,婚姻状况、用工性质、护龄和职业再选择四个变量对低年资护士感知工作场所欺负产生影响。2.低年资护士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一般人口学资料中,年龄、婚姻状况、用工性质、月收入、护龄、职业再选择六个变量对低年资护士职业认同产生影响。3.低年资护士工作场所欺负和职业认同存在负相关,工作场所欺负在一定程度上负向影响低年资护士的职业认同。4.工作场所欺负、职业再选择、用工性质和年龄是低年资护士职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5-01)
赵刘[6](2016)在《从场所意象到场所认同:景观艺术的场所情感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综合性的空间艺术,城市景观艺术的情感体验具有自身的特色。其场所情感体验由场所意象与场所认同共同组成。场所意象是场所情感的基础,有助于建立积极的艺术空间。场所认同是情感体验的深化,意味着场所对于人具有意义,并产生"定居"。景观艺术通过对于过去、现在、未来叁个时间维度上的存在揭示,从而为公众集结了一个富有魅力的世界,使公众产生场所认同感。景观艺术的场所情感在更深维度上表现为帮助城市建立一种"美学共同体"。(本文来源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刘鑫[7](2016)在《基于“认同”的“场所”强化——后现代视阈下的北信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北信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探讨北信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发展方向与思路,采用后现代视野,以"场所"为立足点,对校园文化进性系统性梳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对学院"场所"的"认同"深化角度作为切入点,从初步"认同"的实体"场所"、深化"认同"的行为"场所"及高度"认同"的精神"场所"叁个方面对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场所"强化进行初步的分析与系统把握。(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6年08期)
王晔[8](2015)在《从空间到场所——社区图书馆场所认同危机与重塑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调研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探究造成社区图书馆场所认同缺失的原因,并围绕构建场所认同的3个关键要素,以主体的行为感知和情感体验为关注点,提出社区图书馆场所认同的重塑策略,以期图书馆场所精神的建立与主体情感的回归。(本文来源于《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期刊2015年12期)
杨琳[9](2014)在《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与场所认同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课堂空间形态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师与学生的空间位置分布,它超越了传统教学组织的内涵和外延。从内涵讲,前者重点关注教师与学生的空间分布,而后者则主要指教学过程中的组织方式;从外延看,前者主要包括秧田型、矩型、小组合作型等空间形态,后者则主要包括传统的班级授课制、道尔顿制等组织形式。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学者们仅仅在教学组织层面看待课堂空间形态问题,认为课堂空间形态作为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其最主要的功能是为教学服务。而从生态心理学的角度讲,课堂空间形态不仅涉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更涉及学生的情绪体验、自我评价、班级和学校认同等方面的问题。本研究就将探讨教室的物理环境——课堂空间形态与学生的心理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包含叁个主要研究:研究一,在已有文献和问卷研习的基础上,编制中学生对班级看法的开放问卷。通过对开放问卷的信息分析,初步编制了中学生场所认同问卷,并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的检验,最终形成正式的问卷。研究二,通过问卷法,对扬州市和盐城市两所中学的近四百名中学生的课堂空间形态偏好与场所认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叁,则在研究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与场所认同的关系,同时对影响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的因素进行探究验证。通过上述叁个研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学生对班级看法的开放问卷为中学生场所认同问卷提供了良好的结构框架;(2)中学生空间形态选择调查问卷包含了20道题目,考察了在不同情境下学生对空间形态的选择倾向。场所认同问卷则包含了16道题目,包含连续性、自我效能感、独特性、自尊四个维度,采用五点计分法,考察中学生对班级的场所认同感;(3)中学生的课堂空间偏好在性别、学业成绩上有显着差异,在年级上没有显着差异;(4)中学生场所认同在性别、年级、学业成绩上均有显着差异;(5)课程和教师因素会影响中学生的课堂空间形态选择;(6)课堂空间形态与场所认同有一定关联。不同课堂空间形态下学生的场所认同感有显着差异,秧田形态的中学生场所认同感高于矩型形态的学生。(7)课堂空间形态对中学生的场所认同有一定预测能力。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注重教育体验的连续性。在采用非传统的课堂空间形态时,建议从小学阶段开始,学生从小接触,会更好地习得相适应的学习和交往方式。(2)关注非传统课堂空间形态下学生心理的两极分化。特别是对学困生的教育,要更加关注,在教育过程中多采用鼓励和奖励的方式强化良好的学习行为,注意体会观察学生内心体验的变化。(3)注重统一学生的体验与行为,消除学生“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积极解决不同形态所自身固有的缺陷。(4)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认同。尽力保证学生的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4-04-30)
罗子荃[10](2013)在《博物馆室内场所语言的表达与认同——以纽约MOMA博物馆、新加坡国立博物馆和苏州博物馆的室内设计语言分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博物馆因其本身的功能差异而有不同的类型和区别,本文将通过对叁个不同地区和类型博物馆室内设计的分析,对其场所语言的表达进行阐述,以展现它们如何通过特定室内场所语言的表达来体现其对文化价值和精神依托性的认同。(本文来源于《家具与室内装饰》期刊2013年10期)
场所认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文试图通过分析黄山市休宁县双龙小学、北京四中本部校区、北京四中房山校区这3个位于不同环境但都具有原型价值的设计作品,来认识相关建筑师如何通过具体的设计策略,调度有限的现实资源,回应中小学校园设计的基本规范和发展诉求,希望能对面临相似设计任务的建筑师带来启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场所认同论文参考文献
[1].王永桂,叶姗,江红.记忆场所视角下居民地方文化认同的建构——基于黄山市“保徽、建徽、改徽”的个案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陈怡,汤朝晖.基于场所认同与原型探索的中小学校园设计——以休宁双龙小学、北京四中本部校区及房山校区为例[J].华中建筑.2018
[3].陈峥能.场所认同的多元性与时间性:对当代中国场所认同建构的批判[J].景观设计学.2018
[4].齐文.空间,场所与认同[D].中国美术学院.2017
[5].尹丹丹.低年资护士工作场所欺负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7
[6].赵刘.从场所意象到场所认同:景观艺术的场所情感体验[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7].刘鑫.基于“认同”的“场所”强化——后现代视阈下的北信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探微[J].戏剧之家.2016
[8].王晔.从空间到场所——社区图书馆场所认同危机与重塑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
[9].杨琳.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与场所认同的关系研究[D].扬州大学.2014
[10].罗子荃.博物馆室内场所语言的表达与认同——以纽约MOMA博物馆、新加坡国立博物馆和苏州博物馆的室内设计语言分析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