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动度论文-高文超,王军良,周振山,郑倩倩,申戈

呼吸动度论文-高文超,王军良,周振山,郑倩倩,申戈

导读:本文包含了呼吸动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肺下叶,四维CT,呼吸动度,Tumor,Loc

呼吸动度论文文献综述

高文超,王军良,周振山,郑倩倩,申戈[1](2016)在《基于四维CT和TumorLoc软件测定肺下叶呼吸动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四维CT(4D-CT)和Tumor Loc软件,研究肺下叶(右膈肌层面)距离脊柱不同位置处的呼吸动度。方法:采用放疗专用Philips Brilliance 24排大孔径CT定位机对10例行真空垫固定的患者进行4D-CT模拟定位扫描,将每个呼吸周期的CT图像平均分为10个呼吸时相。通过Tumor Loc软件打开每例患者的10个呼吸时相图像,获得肺下叶内(右膈肌层面)距离脊柱40、50、60、70、80、90 mm处血管中心点在叁维方向的位移,分析位移变化及左右距离脊柱相同距离位置处叁维方向的相关性。结果:左肺下叶(右膈肌层面),距离脊柱40、50、60、70、80、90 mm位置处,呼吸动度在Z方向(头脚)分别为(9.5±2.5)mm、(9.7±2.6)mm、(9.5±2.5)mm、(9.3±2.3)mm、(9.7±2.5)mm、(9.5±2.6)mm;右肺下叶(右膈肌层面),距离脊柱40、50、60、70、80、90 mm位置处,呼吸动度在Z方向(头脚)分别为(10.5±2.7)mm、(11.4±3.1)mm、(11.3±3.2)mm、(11.5±3.0)mm、(11.6±4.0)mm、(11.7±4.3)mm;左右相同距离位置处,X方向(左右)、Y方向(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相同距离位置处,Z方向(头脚)在40、50、60 mm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5、0.007、0.005);Z方向在70、80、90 mm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4D-CT通过Tumor Loc软件可精确测量肺下叶(右膈肌层面)不同位置处在叁维方向的呼吸运动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6年09期)

潘广鹏[2](2014)在《基于4D-CT呼吸门控技术对肺癌呼吸动度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4D-CT呼吸门控技术分析肺癌的呼吸动度及其影响因素,为靶区勾画提供资料依据。方法:41例肺癌患者共41个病灶在呼吸门控条件下进行CT定位,将图像分层为10层:0%--900%[1],分别勾画每层肺癌肿瘤图像,以呼气末图像为基准,分别勾画常规3D和4D融合两种放疗靶区。分析两计划临床靶区体积(CTV)、计划靶体积(PTV)的变化、肺癌的呼吸动度规律及其与体积、最大横径、位置、临近结构、病理类型、性别的关系。结果:CTV4D体积比CTV3D体积平均增大(9.27±4.13)cm3,PTV4D体积较PTV3D体积平均减少了(33.64+20.46)cm3,约为3D计划体积的11.06%±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8,P=0.00<0.05)。肿瘤中心点、边界位移在不同方向个体差异明显,头脚方向位移最大,大小为(0.55±0.21)cm3、(0.92±0.21)cm3,肺下叶肺癌的位移均大于肺上叶的位移,尤其在上下方向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2、0.01,均小于0.05),而肺癌的呼吸动度与肿瘤体积、最大横径无明显相关性,不同临近结构的肺癌及鳞、腺癌间的呼吸动度无明显差异,不同性别的患者肺癌呼吸动度无明显差异。结论:肺癌呼吸动度在叁维方向个体差异明显,尤其在上下方向显着,利用呼吸门控技术进行定位可减小计划靶体积,靶区外扩应个体化。(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14-03-01)

冉飞武,李建彬,梁超前,田世禹,陈延条[3](2005)在《呼吸动度对全肺适形放疗疗效的影响——典型病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适形放疗可以有效提高胸部肿瘤放疗的局部控制率,但适形放疗的精确实施与靶区勾画、靶区重复性、器官位移及治疗执行等一系列因素相关。全肺适形放疗更具有特殊性,且文献报道较少。我院自1998年开展适形放疗以来,共对4例患者进行全肺适形放疗,包括乳腺癌双肺转移2例(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期刊2005年05期)

冉飞武,李建彬,梁超前,田世禹,陈延条[4](2005)在《呼吸动度对全肺适形放疗治疗效果的影响——典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适形放疗可以有效提高胸部肿瘤放疗的局部控制率,但适形放疗的精确实施与靶区勾画、靶区重复性、器官位移及治疗执行等一系列因素相关。全肺适形放疗更具有特殊性。1998年开展适形放疗以来,共对 4 例患者进行全肺适形放疗,包括乳腺癌双肺转移 2 例、肾癌双肺(本文来源于《肿瘤防治杂志》期刊2005年09期)

安召伟[5](2005)在《呼吸动度在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影响及呼吸控制在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技术是一种精确的放疗技术,它能够提高放射治疗增益比。IMRT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S)治疗中的应用使提高肿瘤放疗剂量,减低放疗反应成为可能,有希望提高NSCLC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计划制定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放射靶区的确定,它关系到肿瘤的控制率和正常组织并发症的发生率,决定放疗的成败。在肺癌的放疗中,在肺癌的放疗中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确定较为困难,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呼吸运动最为重要。本研究目的在于研究呼吸动度在非小细胞肺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中的影响及深吸气后屏气技术(deep inspiration breath holding,DIBH)在非小细胞肺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实际放疗工作中计划靶区的确定提供依据。 方法:共收集2003年6月-2004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叁医院放疗科治疗的不能手术的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非小细胞肺癌中鳞癌21例、腺癌9例,肿瘤位于肺上野10例、中野11例、下野9例,左侧16例、右侧14例。对这些患者观察在平静呼吸和深吸气后屏气两种状态下不同部位肿瘤的呼吸动度,并分别做调强计划进行比较。所有(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05-03-01)

安召伟,刘明,翟福山,范玉敏,刘兵[6](2004)在《呼吸动度在肺癌放射治疗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本实验研究呼吸动度在肺癌放射治疗中的影响方法: 搜集自2003年3月至2004年2月在我科治疗经病理证实为肺癌的30例患者。在常规模拟机下对30例肺癌患者进行实际测量,在正常呼吸状态下从上下、左右、前后叁个方向得出肺不同部位肿瘤的呼吸动度。X方向为平行于人体横轴,Z方向为平行于人体纵轴,Y方向为垂直于人体横轴。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4-04-01)

陈兴秀,刘广升,李强[7](2003)在《呼吸动度对适形放疗射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呼吸动度对适形放射治疗照射野的影响 ,在模拟机下分别测量 2 4例患者在缓慢呼吸、平静呼吸、深呼吸时肺部肿瘤随呼吸动度的变化而位置变化的范围。结果 :呼吸动度对肺部肿瘤的影响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范围 ,且与呼吸幅度及年龄、是否有肺心疾病有关。缓慢呼吸时影响最小 ,深呼吸时影响最大 ;患有肺心疾病的影响较无肺心疾病患者大 ;<65岁患者呼吸动度较≥ 65岁者小。(本文来源于《肿瘤防治杂志》期刊2003年09期)

呼吸动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基于4D-CT呼吸门控技术分析肺癌的呼吸动度及其影响因素,为靶区勾画提供资料依据。方法:41例肺癌患者共41个病灶在呼吸门控条件下进行CT定位,将图像分层为10层:0%--900%[1],分别勾画每层肺癌肿瘤图像,以呼气末图像为基准,分别勾画常规3D和4D融合两种放疗靶区。分析两计划临床靶区体积(CTV)、计划靶体积(PTV)的变化、肺癌的呼吸动度规律及其与体积、最大横径、位置、临近结构、病理类型、性别的关系。结果:CTV4D体积比CTV3D体积平均增大(9.27±4.13)cm3,PTV4D体积较PTV3D体积平均减少了(33.64+20.46)cm3,约为3D计划体积的11.06%±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8,P=0.00<0.05)。肿瘤中心点、边界位移在不同方向个体差异明显,头脚方向位移最大,大小为(0.55±0.21)cm3、(0.92±0.21)cm3,肺下叶肺癌的位移均大于肺上叶的位移,尤其在上下方向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2、0.01,均小于0.05),而肺癌的呼吸动度与肿瘤体积、最大横径无明显相关性,不同临近结构的肺癌及鳞、腺癌间的呼吸动度无明显差异,不同性别的患者肺癌呼吸动度无明显差异。结论:肺癌呼吸动度在叁维方向个体差异明显,尤其在上下方向显着,利用呼吸门控技术进行定位可减小计划靶体积,靶区外扩应个体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呼吸动度论文参考文献

[1].高文超,王军良,周振山,郑倩倩,申戈.基于四维CT和TumorLoc软件测定肺下叶呼吸动度[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6

[2].潘广鹏.基于4D-CT呼吸门控技术对肺癌呼吸动度分析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4

[3].冉飞武,李建彬,梁超前,田世禹,陈延条.呼吸动度对全肺适形放疗疗效的影响——典型病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5

[4].冉飞武,李建彬,梁超前,田世禹,陈延条.呼吸动度对全肺适形放疗治疗效果的影响——典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肿瘤防治杂志.2005

[5].安召伟.呼吸动度在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影响及呼吸控制在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05

[6].安召伟,刘明,翟福山,范玉敏,刘兵.呼吸动度在肺癌放射治疗中的影响[C].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04

[7].陈兴秀,刘广升,李强.呼吸动度对适形放疗射野的影响[J].肿瘤防治杂志.2003

标签:;  ;  ;  ;  ;  

呼吸动度论文-高文超,王军良,周振山,郑倩倩,申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