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论文-余熊,欧阳雪,瞿逸芸,何可

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论文-余熊,欧阳雪,瞿逸芸,何可

导读:本文包含了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周围性面瘫,穴位埋线,中药内服,针刺

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余熊,欧阳雪,瞿逸芸,何可[1](2019)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顽固性面瘫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接受穴位埋线配合中药内服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SFGS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FGS评分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SFGS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顽固性面瘫能进一步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康复医学》期刊2019年17期)

周爱珍,张宏生,叶运英,蒙俊,陈爱明[2](2019)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黄体期出血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黄体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确诊为黄体期出血且中医辨证属阴虚血热型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中药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中药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为69.6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黄体期出血有明显疗效,能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9年05期)

张少坡,刘志军,韩晓涛,杨芳,连雷刚[3](2019)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内痔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痔是肛肠科常见、多发疾病,也是人类特有的疾病,由肛垫病理性肥大、向下移位或肛周血管丛扩张迂曲形成,约为肛肠科门诊患者就诊原因的80.6 %[1]。便血是内痔的主要临床表现,且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生活和工作也受到严重影响[2]。近年来,中医药在痔疮治疗方面的研究不断开展,也出现了不少效果满意的治疗方法[3]。我院肛肠科应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熏洗治疗Ⅰ期~Ⅲ期内痔,并与应用太宁栓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医外治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王剑,冷孟桐,陈俊余,程丽敏[4](2018)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老年阳虚型便秘随机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老年阳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阳虚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粪便性状积分、排便次数及腹围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和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粪便性状积分、排便次数和治疗组治疗后的腹围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老年阳虚型便秘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上海针灸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张静,陈均伟,高冬冬,黄细荣[5](2018)在《中药补肾调经配合毫针、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讨中药补肾调经配合毫针、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1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根据中药辨证分型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中药辨证分型对症治疗基础上配合毫针、穴位埋线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血清雌激素水平、五羟色胺(5-HT)及β-内啡肽(β-EP)水平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烦躁易怒、头晕乏力、潮热汗出、阴道干燥及泌尿感染等主要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烦躁易怒、头晕乏力、潮热汗出、阴道干燥及泌尿感染积分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主要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_2水平较治疗前上升,FSH和LH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_2水平高于对照组,FSH和L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5-HT和β-EP水平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患者治疗后5-HT和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补肾调经配合毫针、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着,可改善血清雌激素、5-HT和β-EP水平,提高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8年11期)

周花玲,许倩,刘青林,谢捷,王太蔚[6](2018)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颗粒清脂汤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清脂汤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56例单纯性肥胖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的分成两组,每组28例。研究组予以穴位埋线治疗及中药清脂汤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BMI、腰围、臀围的变化。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研究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8.6%,研究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降低患者体质量、BMI及减小患者腰围、臀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清脂汤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确切,能有效减小患者体质量、BMI、腰围、臀围,且疗效优于电针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医临床研究》期刊2018年18期)

杨扬,谢韶琼,宋勋,汪青良,姜文成[7](2018)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冲服五白利湿颗粒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冲服五白利湿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冲服五白利湿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SCORAD评分、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及瘙痒程度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6个月痊愈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70.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SCORAD评分、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及瘙痒程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CORAD评分、皮损严重程度及瘙痒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患者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为16.7%,对照组为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冲服五白利湿颗粒是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上海针灸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吕晨芳,王瑞杰,周志峰[8](2018)在《中药配合针灸及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药配合针灸、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邯郸市峰峰矿区中医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因消化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中药配合针灸、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胃复春-叶酸-替普瑞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积分、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2%,高于对照组的45.8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与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合针灸、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邢恺,骆丽娜,孙小英,陈新华,李欣[9](2017)在《中药补肾调经配合毫针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52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由于卵巢功能退行性改变,雌激素水平下降,垂体功能亢进,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如月经变化、烘热汗出、面热潮红、烦躁易怒、心悸失眠、眩晕耳鸣等一系列症状。有研究表明,90%的围绝经期女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其中10%~30%症状较严重~([1]),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综合以往国内外的研究文献,雌激素替代疗法已被世界各国学者所肯定,但同时其可能造成内分泌系统的进一(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杂志》期刊2017年11期)

李兆惠[10](2017)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中药治疗组、针药治疗组。针灸治疗组单单采用穴位埋线法进行治疗,中药组单单采用中药苍附化湿汤进行治疗,针药组采用穴位埋线法联合苍附化湿汤进行治疗,观察叁组患者在治疗后叁个月内月经情况、体重,对空腹胰岛素、雄性激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第叁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疗效观察明显优于前两组,叁组的空腹胰岛素和性激素水平均有明显下降联合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更大。结论穴位埋线法联合中药对于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87期)

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黄体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确诊为黄体期出血且中医辨证属阴虚血热型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中药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中药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为69.6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黄体期出血有明显疗效,能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1].余熊,欧阳雪,瞿逸芸,何可.穴位埋线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

[2].周爱珍,张宏生,叶运英,蒙俊,陈爱明.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黄体期出血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9

[3].张少坡,刘志军,韩晓涛,杨芳,连雷刚.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内痔的临床研究[J].中医外治杂志.2019

[4].王剑,冷孟桐,陈俊余,程丽敏.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老年阳虚型便秘随机对照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8

[5].张静,陈均伟,高冬冬,黄细荣.中药补肾调经配合毫针、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

[6].周花玲,许倩,刘青林,谢捷,王太蔚.穴位埋线配合中药颗粒清脂汤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

[7].杨扬,谢韶琼,宋勋,汪青良,姜文成.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8

[8].吕晨芳,王瑞杰,周志峰.中药配合针灸及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

[9].邢恺,骆丽娜,孙小英,陈新华,李欣.中药补肾调经配合毫针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52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7

[10].李兆惠.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

标签:;  ;  ;  ;  

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论文-余熊,欧阳雪,瞿逸芸,何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