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配碳论文-贠志伟,荣涛,唐惠庆

内配碳论文-贠志伟,荣涛,唐惠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配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内配碳团块,CO-CO_2气氛,模拟,再氧化

内配碳论文文献综述

贠志伟,荣涛,唐惠庆[1](2019)在《内配碳团块CO-CO_2气氛下反应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建立内配碳团块CO-CO_2气氛下反应的数学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根据还原动力学原理模拟计算内配碳团块在CO-CO_2气氛下的还原过程,通过对不同温度下的团块还原度、团块碳转化率的模拟值和实验值之间的比较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经过研究发现模型的反应包括了铁氧化物的逐级还原、碳的Boudouard反应和金属铁的再氧化。在1 473 K和CO-CO_2气氛下对内配碳团块的反应进程的模拟分析表明,在早期阶段内配碳团块显示出自还原的特征;在团块达到其最大还原度时,团块内氧化铁还原和金属铁再氧化同时存在;在后期阶段,团块内主要是金属铁的再氧化反应。在1 473 K和CO-CO_2气氛下对影响内配碳团块反应行为的相关因素的模拟结果表明,改变铁矿粉反应性或还原剂气化性不能有效提高内配碳团块的最终还原度,但是减小孔隙率可以提高团块的最终还原度。(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石鑫,杨绍利,马兰,朴荣勋[2](2019)在《钛精矿内配碳球团定压热容量测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钛精矿冶炼钛渣过程中钛精矿内配碳球团比热容越高能耗越高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不同矿煤比、加热温度、造球压力、造球施压时间下钛精矿内配碳球团的比热容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影响钛精矿内配碳球团比热容大小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矿煤比、造球压力、加热温度、造球施压时间。确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矿煤比15%、造球压力18 MPa、加热温度1 100℃、造球施压时间60 s,在此条件下钛精矿内配碳球团的比热容为0.50 kJ/kg·K,可明显降低钛精矿内配碳球团的比热容,能有效降低钛精矿冶炼钛渣的能耗。(本文来源于《烧结球团》期刊2019年01期)

赵朔[3](2017)在《内配碳含锌尘泥球团的还原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我国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钢铁企业产生的污染粉尘和污染气体也随之逐渐增多,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均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含锌粉尘中含有可再次利用的物质金属锌和金属铁。实验提出采用还原方式将粉尘中的锌氧化物和铁氧化物还原成可以回炉再利用的资源,不仅能够降低高炉中的含锌量,减小对高炉炉体的损害,且能降低资本投入,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通过对炭粉机械活化能的热力学计算表明:当炭粉颗粒直径不变,无定型化分数越高时,起始还原温度降低越大。其中晶格畸变能和表面能的增加能够显着降低氧化物的开始还原温度,氧化锌的开始还原温度可以降低185℃,直接还原赤铁矿的开始还原温度可以降低105℃。分析含锌粉尘对钢渣粘度的影响时,当含锌粉尘含量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钢渣的黏度均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且温度越高,含锌粉尘量越多时黏度下降的越快。同时,炭粉对钢渣熔融温度有降低作用,但当煤粉配比量从4%继续添加时,温度降低率与炭粉量成反比关系。还原反应过程中,含锌尘泥球团的金属化率和脱锌率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还原时间为30min时,1200℃下的金属化率和脱锌率分别为94.86%、98.775%。内配碳还原含锌尘泥球团过程最佳的球团参数为球团质量20g、还原温度1200℃、球团直径12mm,此配比参数下含锌球团还原效果最佳,金属化率和脱锌率最好。(本文来源于《华北理工大学》期刊2017-12-04)

赵均辉[4](2016)在《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内部温度场模拟及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攀西地区具有大量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为了实现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充分利用。从以前的高炉冶炼到目前的非高炉冶炼,不断开发新的技术来提高资源利用率,以转底炉煤基直接还原钒钛磁铁矿为代表的技术得以出现。通过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还原工艺可以提高铁、钒、钛等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但是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在还原过程中的传热成为冶炼的限制性环节,因此,本论文就针对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在还原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理论和实验探索研究。通过单个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内部传热机理及结合ANSYS有限元分析法,对球团内部传热过程进行ANSYS模拟,探明球团内部的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合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传热试验条件,测定了球团的表观密度以及通过结合实际情况测算了球团在还原过程中化学反应的热生成率。测定了球团(单球团、多球团)在不同制备工艺参数(矿煤比、成型压力)和球团还原参数(加热温度)下的内部温度分布。通过模拟分析,得出了球团在等温(1300℃)边界条件、非等温(升温速率20/min)边界条件下:不同时刻的温度场分布云图;并得出了球团中心节点和1/2r节点及边界节点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更直观的了解到球团内部的传热变化趋势。并通过相对应的球团传热实验验证了与模拟结果是相符合的。总之,通过对球团温度场进行ANSYS模拟,为球团传热分析提供了足够的理论指导,促进了ANSYS有限元分析技术在球团温度场分析及工程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期刊2016-05-01)

赵均辉,杨绍利,李彬彬,王涛[5](2016)在《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还原传热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目前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结合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及本人的研究方向(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内部传热及仿真模拟研究)重点分析了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的还原传热,即球团的两种加热方式,球团的叁种传热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以及球团内部传热与还原之间的关系。结论是为了提高球团的传热效率,得到理想的金属化率,减少球团的再次氧化,需通过效率更高的微波加热方式。(本文来源于《四川冶金》期刊2016年01期)

马兰,杨绍利[6](2015)在《钒钛铁精矿内配碳含硼磁化球团制备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叁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及空白对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硼铁精矿配比、磁化焙烧温度和时间对钒钛磁铁矿内配碳含硼球团磁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硼铁精矿可提高磁化焙烧效果;焙烧温度对磁化效果的影响最显着,其次是焙烧时间,叁个自变量因素直接的交互作用对磁化指标的影响非常小;根据自变量回归方程得出,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当焙烧温度为890~1 037℃、焙烧时间为50~90 min、硼铁精矿含量为0.5%~3.0%时,其磁化球团的磁化指标为0.67,其主要物相为Fe3O4。(本文来源于《钢铁钒钛》期刊2015年05期)

赵文广,高强,赵卫东,王永斌,彭军[7](2015)在《白云鄂博铁精矿内配碳球团还原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CO2排放量,发展以H2为还原剂的炼铁生产方式势在必行.针对富氢气固还原工艺中存在着气体利用率低和还原供热不足等问题,利用热重法研究了温度、碳氧比、煤粉粒度对白云鄂博铁精矿含碳球团还原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氧摩尔比为1.1时,还原温度越高,煤粉越小,含碳球团还原速度越大.基于碳气化反应、气相扩散和界面反应的含碳球团还原速度方程能较好地处理本研究的数据.在850℃下,由未反应核模型得出气体内扩散活化能和界面反应活化能分别为87.3 k J/mol和306 k J/mol,还原温度越高,扩散阻力越大,化学反应阻力越小.在950℃下,还原反应过程速度由气体内扩散控制.(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马兰,杨绍利,曾扬州[8](2014)在《钒钛铁精矿内配碳球团低温焙烧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钒钛铁精矿内配碳球团分别进行干燥、750℃和1 000℃焙烧,采用XRD、SEM/EDS、化学分析及强度测试方法,研究了球团在低温焙烧条件下的物相、微观形貌、成分及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钒钛铁精矿粉、煤粉、水和复合黏结剂按照质量比100∶9∶9∶1.0混合压球,干球团强度较湿球团强度有明显提高;750℃焙烧球团与干球的主要物相差别不大,但Fe3O4衍射峰强度增加,矿粉颗粒空隙增大,球团强度急剧下降;1 000℃焙烧球团主要物相为钛铁晶石(Fe2TiO4)和还原铁,球团收缩,强度增大。(本文来源于《钢铁钒钛》期刊2014年06期)

张波,文雯,张建良,邢相栋,王振阳[9](2014)在《低镁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还原控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开发利用辽宁朝阳地区低镁钒钛磁铁矿资源,以石墨为还原剂,研究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对低镁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还原过程的影响,并进行了反应动力学研究,并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等分析方法对还原控制机制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分析确定低镁钒钛磁铁矿还原过程限制性环节为O原子在产物层内的扩散,反应表观活化能为228.80 k J/mol。研究结果表明,低镁钒钛磁铁矿与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相比,易于还原。当还原温度超过1 200℃时,球团均能快速进行反应;延长还原反应时间,还原产生的金属铁从矿物颗粒外表面到内部依次析出,球团内部新生相界面逐渐清晰。(本文来源于《矿冶工程》期刊2014年06期)

尤凤霞[10](2014)在《白云鄂博铁精矿内配碳球团还原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高炉冶炼白云鄂博铁矿工艺能耗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有价值的元素不能被有效利用。为实现清洁生产,扩大使用天然气、生态煤气(含H2量高)比例,冶金工作者致力于开发直接还原工艺,如熔融还原的预还原过程、气基海绵铁生产过程等。但由于冶炼温度较低,使得氧化铁的还原速度很慢,因此提高氧化铁的还原速度对生产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白云鄂博铁精矿内配碳球团还原机理,考察了催化剂(碱金属碳酸盐K2CO3、Na2CO3、CaCO3)对内配碳球团还原过程的影响。利用失重法对碳的气化反应、CO气体以及碳还原白云鄂博铁精矿进行了研究,使用矿相、XRD、扫描电镜分析了还原后样品的相组成与显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催化剂后,碳气化反应的气化率和铁精矿还原度都提高了,而且K2CO3和Na2CO3的催化效果明显好于CaCO3的催化效果。催化剂的加入使碳的活性得到提高,使碳的气化反应加速进行,从而加速了白云鄂博铁精矿还原反应进行。考察了配碳量(C/O摩尔比)对还原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同一温度下,球团的还原度随着配碳量(C/O为0.8~1.1)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考察了煤和焦炭对还原过程的影响,在温度为950℃,C/O=0.9时,添加柳林煤的含碳球团还原度为84.3%,金属化率为79.0%,添加焦炭的含碳球团还原度为73.1%,金属化率为63.95%,可见同一温度下,C/O相同,柳林煤的还原效果比焦炭的还原效果好。利用热重分析法对白云鄂博铁精矿含碳球团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根据C/O摩尔比为0.9,1.0,1.1在温度1173K~1423K下的TG曲线计算出含碳球团的反应分数,由不同的速度方程式,推算出反应活化能。研究结果表明:(1)界面反应和碳气化反应为速度限制环节确定出的活化能为29.1~45KJ/mol。(2)气相扩散环节为速度限制环节确定出的含碳球团还原活化能为97.22KJ/mol,显然碳气化反应和界面反应得出的活化能比气相扩散的活化能小,因此内配碳球团还原速度应该是气相扩散控制。(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期刊2014-06-07)

内配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钛精矿冶炼钛渣过程中钛精矿内配碳球团比热容越高能耗越高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不同矿煤比、加热温度、造球压力、造球施压时间下钛精矿内配碳球团的比热容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影响钛精矿内配碳球团比热容大小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矿煤比、造球压力、加热温度、造球施压时间。确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矿煤比15%、造球压力18 MPa、加热温度1 100℃、造球施压时间60 s,在此条件下钛精矿内配碳球团的比热容为0.50 kJ/kg·K,可明显降低钛精矿内配碳球团的比热容,能有效降低钛精矿冶炼钛渣的能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配碳论文参考文献

[1].贠志伟,荣涛,唐惠庆.内配碳团块CO-CO_2气氛下反应行为的研究[J].钢铁研究学报.2019

[2].石鑫,杨绍利,马兰,朴荣勋.钛精矿内配碳球团定压热容量测试研究[J].烧结球团.2019

[3].赵朔.内配碳含锌尘泥球团的还原行为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7

[4].赵均辉.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内部温度场模拟及实验研究[D].西华大学.2016

[5].赵均辉,杨绍利,李彬彬,王涛.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还原传热理论分析[J].四川冶金.2016

[6].马兰,杨绍利.钒钛铁精矿内配碳含硼磁化球团制备工艺研究[J].钢铁钒钛.2015

[7].赵文广,高强,赵卫东,王永斌,彭军.白云鄂博铁精矿内配碳球团还原动力学研究[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15

[8].马兰,杨绍利,曾扬州.钒钛铁精矿内配碳球团低温焙烧特性研究[J].钢铁钒钛.2014

[9].张波,文雯,张建良,邢相栋,王振阳.低镁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还原控制机制研究[J].矿冶工程.2014

[10].尤凤霞.白云鄂博铁精矿内配碳球团还原机理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

标签:;  ;  ;  ;  

内配碳论文-贠志伟,荣涛,唐惠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