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生物学特性论文-龚梦馨,孙庆惠,张茜茜,黄志伟,杨洪江

噬菌体生物学特性论文-龚梦馨,孙庆惠,张茜茜,黄志伟,杨洪江

导读:本文包含了噬菌体生物学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路德维希肠杆菌,噬菌体GM20,生物学特性

噬菌体生物学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龚梦馨,孙庆惠,张茜茜,黄志伟,杨洪江[1](2019)在《路德维希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噬菌体能够特异性杀死宿主细菌,特别是耐药性细菌,可以作为新型杀菌剂,而关于路德维希肠杆菌噬菌体的研究尚属空白。【目的】分离路德维希肠杆菌噬菌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鉴定噬菌体;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结构蛋白;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噬菌体的形态;通过结晶紫染色法和刚果红平板法分析生物被膜。【结果】以路德维希肠杆菌X20为指示菌从环境样品中分离获得了噬菌体GM20,噬菌斑透明且有较小晕环,直径大小平均为0.47 mm。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噬菌体GM20具有可伸缩尾部,属于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GM20的滴度为7.65×10~9PFU/mL,为烈性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噬菌体的潜伏期约为15 min,释放量约为164.3 PFU/infection center。进一步分析显示,GM20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耐噬菌体菌株突变株平均突变率为1.06×10~(-5)。【结论】烈性噬菌体GM20能够杀死路德维希肠杆菌X20,有可能应用于路德维希肠杆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9年11期)

汤婷婷,王一晗,王孟孟,李振雪,狄亚心[2](2019)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金黄色葡萄球菌CVCC 546为宿主菌,从粪便中分离出1株噬菌体,命名为4086-1。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并纯化噬菌体,观察噬斑形态,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同时测定一步生长曲线、热稳定性、pH稳定性,并分析有机试剂、去污剂及渗透压对噬菌体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噬斑呈圆形、透亮,边界清晰、有晕环,直径1~3 mm。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噬菌体为短尾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潜伏期为20min,裂解量为222 PFU/cell。噬菌体在-20~42℃范围可稳定生存,在pH为4~12范围稳定存在。用750m L/L乙醇处理30 min后,噬菌体完全失活;氯仿、500 m L/L DMSO及800 m L/L丙酮分别处理30 min,噬菌体活性无明显变化。1 g/L SDS处理30 min后,噬菌体完全失活;1 g/L CTAB和1 m L/L月桂酰胺氨酸钠处理30 min后,噬菌体效价分别降低0和2个数量级。在不同盐浓度(氯化钠浓度为0~4.5 mol/L)的环境中作用15 min后,噬菌体效价无明显变化,表明该噬菌体对渗透压有一定的耐受性。综上,通过对噬菌体4086-1生物学特性及理化特性的研究,可为其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程梦珺[3](2019)在《粪肠球菌噬菌体EF-P10及其裂解酶生物学特性与实验治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使得有些细菌感染达到了无药可用的境地,因此研发新型抗菌药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噬菌体及其裂解酶可以特异、高效地裂解细菌,成为治疗细菌性感染,特别是耐药性细菌感染的一种新型生物制剂,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可以造成多种局部或全身性的感染性疾病。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粪肠球菌对许多抗生素的固有耐药,使得临床上由治疗粪肠球菌造成的感染变得非常困难。本研究以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噬菌体EF-P10及其裂解酶LysEF-P10为研究对象,对其作为抗菌制剂的应用潜力及其裂解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本研究首先获得了40株多重耐药的粪肠球菌,并以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 faecalis,VREF)N10为宿主菌从污水中分离并纯化得到了一株烈性噬菌体EF-P10,透射电镜显示其属于长尾噬菌体科,基因组类型鉴定表明EF-P10为双链DNA病毒。EF-P10对其宿主菌表现出了高效的杀菌活性,但裂解谱较窄。对EF-P10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发现EF-P10全长为57 408 bp,具有127个开放阅读框,比对和分析结果表明ORF60所编码的蛋白为其裂解酶LysEF-P10。对LysEF-P10进行了原核表达与纯化,体外实验表明,LysEF-P10具有高效的杀菌活性,其裂解谱远远宽于亲本噬菌体。将粪肠球菌与LysEF-P10连续作用多代不会诱导细菌对LysEF-P10产生抗性,预示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后,本研究对LysEF-P10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和分析可知,LysEF-P10包含一个N端CHAP结构域(LysEF-P10C)和C端的假定细胞壁结合结构域(LysEF-P10B)。为了验证各结构域的功能,分别对LysEF-P10C和LysEF-P10B进行了原核表达和纯化。体外杀菌实验表明单独的LysEF-P10C和LysEF-P10B都不具有杀菌活性,只有完整的全酶才具有活性。为了直观地看到与宿主菌结合的结构域,将LysEF-P10C、LysEF-P10B分别和GFP蛋白进行融合,得到LysEF-P10C-GFP和LysEF-P10B-GFP融合蛋白,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两个融合蛋白与粪肠球菌N10的结合能力,结果只有LysEF-P10B-GFP能与粪肠球菌N10发生特异性结合,表明LysEF-P10B是LysEF-P10中发挥结合作用的结构域。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裂解酶LysGH15的CHAP片段为模板,预测得到了置信度为100%的LysEF-P10C的3D结构,二者在结构上具有很高的同源性。通过序列比对和构建的3D结构模型,预测得到了LysEF-P10C中可能的关键氨基酸位点D20、D22、D31、C29、H90和N110,并将这些位点逐一单位点突变为丙氨酸。圆二色谱结果表明,突变前后蛋白的二级结构没有发生改变。体外杀菌活性表明,EDTA处理后LysEF-P10的活性全部丧失,回补Ca~(2+)活性恢复,这表明Ca~(2+)对维持LysEF-P10的杀菌活性是必需的;D20A、D22A和D31A突变体蛋白活性全部丧失,ICP-AES结果表明突变后Ca~(2+)含量显着降低,回补Ca~(2+)后突变体蛋白活性并没有恢复,这表明D20、D22和D31是结合Ca~(2+)的关键位点;C29A、H90A和N110A突变体蛋白的活性也全部丧失,但ICP-AES结果表明突变后Ca~(2+)含量没有显着变化,说明这叁个位点是起催化作用的关键位点。本文进一步评价了LysEF-P10在体内的治疗效果、免疫原性、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治疗实验表明,攻菌后1 h腹腔注射5.0μg LysEF-P10就可以100%保护感染致死剂量VREF的小鼠,且显着降低小鼠血液中的载菌量。免疫原性实验表明LysEF-P10可以诱导小鼠产生针对LysEF-P10的特异性抗体,一次性注射5.0μg LysEF-P10后的第叁周抗体滴度达到最高(1:100),主要抗体类型为IgG。中和实验表明anti-LysEF-P10的抗体并不会影响LysEF-P10在体外的杀菌活性,同时体内实验也表明特异性抗体不会影响LysEF-P10在体内的治疗效果。为了评价LysEF-P10在体内应用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对小鼠粪便中的细菌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当给小鼠腹腔注射致死剂量的VREF 24 h后小鼠粪便中肠球菌属细菌的丰度显着升高,肠道菌群平衡状态受到干扰;攻菌后1 h用5.0μg LysEF-P10对其进行治疗,小鼠粪便中肠球菌属细菌的丰度显着降低,肠道菌群的失衡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单独腹腔注射100.0μg LysEF-P10也会在24 h内使小鼠粪便中肠球菌属细菌的丰度显着降低。对小鼠的安全性试验表明,即使腹腔注射大剂量LysEF-P10(5.0 mg)也不会对小鼠产生明显的副作用,表明LysEF-P10在体内应用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综上所述,本研究为全面解析粪肠球菌噬菌体及其裂解酶的生物学特性以及LysEF-P10在治疗多重耐药粪肠球菌感染中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冀亚路[4](2019)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VB-SavM-JYL0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兔坏死性肺炎实验治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菌,该菌引起的兔坏死性肺炎,常常导致兔急性呼吸窘迫,伴胸腔积液、咯血并快速致死,给兔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一些抗生素对兔坏死性肺炎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的出现以及抗生素药物残留问题,使得抗生素疗法受到了限制。因此,急需寻找一种既能够有效防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兔坏死性肺炎,又能在生产过程中提供无药残和安全健康的肉质品的生物治疗药物。噬菌体是一类能够感染细菌的病毒,它能够侵入细菌细胞内,特异性杀死细菌,为防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替代疗法。多项研究表明,噬菌体针对一些细菌感染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反映了噬菌体用于治疗的潜力。然而,目前噬菌体尚未用于预防和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兔坏死性肺炎感染。为了研究噬菌体是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兔坏死性肺炎具有治疗作用,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首先,从临床获得的患有坏死性肺炎的兔肺中分离鉴定了多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主要对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和氟喹诺酮类等抗生素具有抗性,但所有这些菌株对抗生素利奈唑胺敏感。随后,利用其中一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S6作为宿主菌,从污水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一株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并将其命名为VB-Sav M-JYL01,并进一步研究了噬菌体VB-Sav M-JYL01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噬菌体VB-Sav M-JYL01在TSB固体平板上形成圆形透明噬斑,直径约为1-2 mm。透射电镜下观察噬菌体VB-Sav M-JYL01的形态,结果显示该噬菌体具有正二十面体的头部和可伸缩的尾部,表明该噬菌体属于肌尾噬菌体科。当感染复数为0.01时,噬菌体的效价达到最大值,约为9.8×109 PFU/m L。一步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噬菌体VB-Sav M-JYL01的潜伏期约为20 min,爆发量约为100 PFU/cell,表明该噬菌体具有高效的裂解活性。此外,噬菌体宿主谱测定结果显示,该噬菌体有较宽的宿主谱,裂解率为75.7%(50/66)。噬菌体VB-Sav M-JYL01全基因组学研究表明,该噬菌体基因组全长141,384 bp,含有219个开放阅读框,其中未发现与细菌毒力、抗生素抗性以及溶原生成相关基因,这为该噬菌体用于治疗性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进一步评估了噬菌体VB-Sav M-JYL01对兔坏死性肺炎模型的治疗效果。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单次鼻内给予3×109 PFU的噬菌体VB-Sav M-JYL01可在48 h有效提高兔存活率至90%(9/10),而通过PBS或利奈唑胺治疗后的保护率分别为10%(1/10)和80%(8/10)。兔肺部菌落计数结果表明,噬菌体VB-Sav M-JYL01治疗组在感染24 h后肺部菌载量为4.18×104 CFU/g,与PBS治疗组(7.38×107 CFU/g)以及利奈唑胺治疗组(3.12×105 CFU/g)相比显着降低。此外,与PBS治疗组相比,噬菌体VB-Sav M-JYL01能够显着改善肺组织损伤程度。同时,噬菌体VB-Sav M-JYL01治疗后的兔血液及肺泡灌洗液中的总蛋白、杀白细胞素(PVL)、α-毒素(Hla)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含量显着低于PBS处理组。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VB-Sav M-JYL01具有高裂解活性和宽宿主谱,且在体外和体内均能有效的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该噬菌体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以及作为防治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兔坏死性肺炎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刘俊杰,刘株秀,于浩,姚钦,于镇华[5](2019)在《侵染3株模式豆科根瘤菌的噬菌体生物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豆科作物根瘤菌被噬菌体浸染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根瘤菌数目和结瘤量的降低,进而导致共生固氮作用弱化和作物产量的显着下降.然而,目前关于根瘤菌噬菌体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3株模式根瘤菌,即慢生型大豆根瘤菌、中华大豆根瘤菌和中华苜蓿根瘤菌为宿主,于黑土农田土壤中采用双层平板培养法从每个宿主细菌分离3株噬菌体,共分离获得9株根瘤菌噬菌体,对其形态结构及生物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侵染苜蓿根瘤菌噬菌体(SMM)和慢生型根瘤菌噬菌体(BDM)属于肌尾噬菌体科,而侵染中华根瘤菌噬菌体(SSS)隶属于长尾噬菌体科.9株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均在0.001~1.0的变化范围内.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BDM的潜伏期和爆发期明显长于SMM和SSS,但获得的裂解量最小.根瘤菌噬菌体在30~40℃和中性pH条件下侵染活性最大.对比发现,侵染同一宿主的噬菌体生物学特征虽存在一定差异,但分异度远小于不同宿主噬菌体间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田常玉[6](2019)在《两株粘质沙雷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粘质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是一种杆状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是条件致病菌的一种,主要引起医源性感染。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能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耐药性粘质沙雷菌的分离率越来越高,耐药菌株引起的爆发流行的案例报道也越来越多,导致了临床治疗粘质沙雷菌感染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许多学者开始寻找能够替代抗生素的杀菌物质。噬菌体作为专门裂解细菌的病毒,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在杀死宿主菌的同时,不会杀死其它正常菌群,是良好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本研究以多重耐药的粘质沙雷菌为宿主菌,从废水样品中分离出了两株烈性噬菌体,分别命名为vB_SmaA_2050H1和vB_SmaM_2050HW,分析和研究了它们的形态学、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特征,为多重耐药粘质沙雷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双层平板的噬菌斑显示,噬菌体vB_SmaA_2050H1的噬菌斑小而透明,直径为1.23±0.29 mm;噬菌体vB_SmaM_2050HW的噬菌斑略比vB_SmaA_2050H1噬菌体的噬菌斑小一些,直径为0.82±0.24 mm。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这两株噬菌体都具有20面体的头部和一个可收缩的尾部,都属于有尾噬菌体目(Caudovirales)。噬菌体vB_SmaA_2050H1尾部是由尾鞘和一个伞状、具纤维足状的呈星形状分布的尾丝结构组成,在形态分类上,该噬菌体属于ViI类噬菌体家族。而噬菌体vB_SmaM_2050HW尾部是由由尾鞘和一个复杂的、纤维状尾丝结构组成,与vB_SmaA_2050H1并不相同,尚未发现有相似形状的噬菌体。根据Ackermann的分类和鉴定系统,vB_SmaM_2050HW属于肌尾病毒科(Myoviridae)。这两株噬菌体的一步生长曲线表明,vB_SmaA_2050H1噬菌体的潜伏期为80 min,每个感染细菌的爆发值约为966 PFU;噬菌体vB_SmaM_2050HW的潜伏期约为40 min,每个感染细菌的爆发值约为110 PFU。噬菌体宿主范围鉴定发现,vB_SmaA_2050H1感染了15株的粘质沙雷菌中的10株,而vB_SmaM_2050HW裂解了12株。高碘酸盐处理粘质沙雷菌wk2050后,可以获得胞外多糖缺失的细菌,胞外多糖缺失细菌与噬菌体作用,与普通细菌相比,吸附能力减弱,说明噬菌体吸附细菌能力和细菌胞外多糖有关,胞外多糖缺失后会影响噬菌体的吸附,因此,可以说明这两株噬菌体受体是和胞外多糖有关。在纯化的粘质沙雷菌wk2050的胞外多糖体外抑制噬菌体吸附细菌的实验中,胞外多糖浓度在800μg/mL时,抑制能力最强;浓度0.78125μg/mL时,抑制能力最弱,且抑制吸附的能力,随着浓度的下降,抑制能力减弱,有浓度依赖性,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了这两株噬菌体的受体是胞外多糖。因此,可以推测,这两株噬菌体的受体都是胞外多糖,而且对胞外多糖的吸附能力,具有浓度依赖性。本研究用Hiseq2500测序仪对这两株噬菌体基因组进行测序,使用了几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噬菌体基因进行注释,并对两种粘质沙雷菌噬菌体的基因组序列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噬菌体vB_SmaA_2050H1基因组是一个双链DNA,大小为159,631 bp,GC含量为51.96%,预测编码213个ORFs,有两个tRNAs分别是tRNA-Met(AUG)和tRNA-Cys(UGU);基因组主要分为结构基因、复制/重组/修复基因、核苷酸代谢基因、转录/翻译基因、DNA成熟基因和其它功能基因。噬菌体vB_SmaM_2050HW的基因为双链DNA,长度为276,025 bp,GC含量为46.79%,根据预测,编码ORFs 363个,一个tRNA基因,即tRNA-Tyr(UAC)。噬菌体vB_SmaM_2050HW基因组主要分为结构基因、复制/重组基因、核酸代谢基因、转运基因、DNA成熟基因和其它基因。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噬菌体vB_SmaA_2050H1是ViI类噬菌体家族成员,而vB_SmaM_2050HW是一株新的烈性噬菌体。噬菌体受体初步探究发现,这两株噬菌体的受体均为胞外多糖,而且对胞外多糖的吸附能力具有浓度依赖性。综上所述,本研究从不同的废水样品中分离出了两株烈性噬菌体。通过对这两株噬菌体的噬菌斑、透射电镜、宿主范围测定和一步生长曲线研究,分析了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宿主裂解范围和分类。通过噬菌体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噬菌体vB_SmaA_2050H1和vB_SmaM_2050HW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159,631 bp和276,025 bp,预测各自的基因组分别编码了213和363个ORFs;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vB_SmaA_2050H1是ViI类家族噬菌体成员,而vB_SmaM_2050HW是一株新的烈性噬菌体。这些发现将为粘质沙雷菌耐药菌的防治和研究以及噬菌体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军事科学院》期刊2019-05-28)

乔欢,徐旭凌,费文斌,黄杰,陈海[7](2019)在《叁株AHPND致病型副溶血性弧菌烈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离获得AHPND致病型副溶血性弧菌烈性噬菌体,并鉴定及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以AHPND致病型副溶血性弧菌为宿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分别从中国福建及墨西哥海水样本中对其噬菌体进行分离;通过噬菌斑形态、限制性内切酶、全基因组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及透射电镜观察对所获噬菌体进行分类鉴定;同时对供试噬菌体裂解谱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包括最佳感染复数(MOI)、pH稳定性、热稳定性、过氧乙酸稳定性及不同储存温度下的存活稳定性等。结果显示,本研究分离获得3株AHPND致病型副溶血性弧菌烈性噬菌体P46、P48及VP7,3株噬菌体的噬菌斑均呈透亮圆形,P46噬菌斑直径4~5 mm,P48与VP7噬菌斑直径5~6 mm。3株噬菌体核酸均为双链DNA,电镜下观察其头部均呈二十面立体结构,直径约60 nm,尾部宽约8 nm,长约18~20 nm,属于短尾噬菌体科。3株供试噬菌体对AHPND型副溶血性弧菌裂解率达91.5%,对非AHPND型副溶血性弧菌裂解率为92.3%,且无法识别除副溶血性弧菌外其他种属的细菌;噬菌体P46、P48及VP7感染AHPND致病型副溶血性弧菌的最佳MOI分别为0.001、0.1及0.001;P46与VP7最适pH为6~8,P48最适pH为6~9;3株噬菌体对60°C的温度耐受力较强,在4°C条件下存放50周后仍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对通用杀菌浓度的过氧乙酸具有一定耐受性。将噬菌体P46、P48及VP7保守蛋白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比对后发现,3株供试噬菌体与其他噬菌体同源性较低,因此,噬菌体P48与P46及VP7很可能为3株新发现的短尾科噬菌体,这是中国首次报道AHPND致病型副溶血性弧菌短尾科噬菌体。本研究丰富了AHPND致病型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的菌种资源,并为其应用于噬菌体生物防治制剂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周燕,袁盛建,严庭玮,马迎飞[8](2019)在《一株新型杀鲑气单胞菌烈性类T4噬菌体Asfd-1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噬菌体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生物之一,其专一性裂解细菌的能力在针对耐药菌感染治疗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e)是水产养殖业中一种主要病原菌,其引发的疖疮病是一种常见的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具有高死亡率和高发病率,一旦爆发,将给水产养殖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该研究以杀鲑气单胞菌MF663675.1为宿主菌,从深圳海鲜市场的污水中,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分离纯化得到单个噬菌体,通过电镜对其表观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运用生物信息的方法进一步确定其基因型特征及遗传分类地位。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出的烈性噬菌体命名为Asfd-1,噬菌斑呈圆形,轮廓分明、透明,直径约1mm。电镜观察显示,Asfd-1具有对称的二十面体头部,以及长度为51 nm的收缩尾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对比分析表明,Asfd-1含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全基因组大小为168 962 bp,鸟嘌呤(G)和胞嘧啶(C)所占的比例为41.53%,共编码263个开放阅读框和16个转移核糖核酸(tR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MK577502。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规定的病毒分类方法,与同源的Aeromonas phage 31 GCA_000862645.1和Aeromonas phiSA4GCA_002710125.1全基因组对比结果显示,Asfd-1是新型噬菌体。综合电镜观察结果及系统进化树分析,Asfd-1属于肌尾科下的T4噬菌体属、肌尾噬菌体科、有尾噬菌体目的新成员。该研究可为应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提供进一步的参考。(本文来源于《集成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张然,罗娟,吴柳,杨竹兰,罗希[9](2019)在《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SWH-Ab-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全基因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医院污水中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裂解性噬菌体,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基本信息。方法以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为指示菌,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分离、纯化噬菌体,观察噬菌斑特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噬菌体的形态特征;采用点板试验测定噬菌体的裂菌谱,并观察其最佳感染复数(MOI)、一步生长曲线以及对热、酸碱等理化因素的耐受性。提取噬菌体全基因组DNA,采用Illumina Hiseq2000高通量测序,并对其基因组序列进行注释、比对分析。结果从污水中成功分离出1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SWH-Ab-3;噬菌体头部直径约为70 nm,尾长约80 nm,初步判断其属肌尾噬菌体科;该噬菌体裂菌谱较窄(6株/42株),最佳感染复数为0.1,潜伏期为40 min,爆发期为50 min,裂解量为31.4 PFU/cell,对热和酸碱环境的耐受性较高。SWH-Ab-3基因组长度为41 730 bp,G+C%含量为39.38%,共编码53个ORF(33个已知功能基因,20个假想蛋白),其序列与Abp1和vB_AbaP_B3的同源性最高(≥94.0%),但基因组长度、G+C%含量和形态特征差异显着。结论 SWH-Ab-3为1株新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裂解性噬菌体,属肌尾噬菌体科,对热、酸碱等理化因素较耐受,可能通过穿孔素和裂解酶组成的"二元裂解系统"发挥裂菌作用,裂解能力较强,但裂菌谱较窄。(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3期)

王荣环[10](2019)在《噬菌体vB_EfaP_IME195和GP4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人类条件致病菌粪肠球菌噬菌体和植物致病菌茄科雷尔氏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学特征的研究,为噬菌体治疗和噬菌体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人类条件致病菌粪肠球菌(2003)为指示菌从医院污水中分离粪肠球菌噬菌体vB_EfaP_IME195,同时以植物致病菌茄科雷尔氏菌(JW20)为指示菌从姜地土壤中分离茄科雷尔氏菌噬菌体GP4。通过对两株噬菌体在琼脂双层平板上裂解宿主细菌后形成的噬菌斑、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噬菌体的形态、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温度敏感性、氯仿敏感性以及裂解谱的观察,分析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通过二代高通量测序法对两株噬菌体进行测序,测序后组装、拼接噬菌体的全基因组序列,将得到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基因组注释、进化树和末端分析。结果:(1)本研究以医院临床妇产科女性患者分泌物和呕吐物中分离到的粪肠球菌(菌株2003)作为指示菌从医院污水中分离到了一株粪肠球菌噬菌体,命名为vB_EfaP_IME195(简称:IME195)。该噬菌体通过PBS缓冲液梯度稀释、双层培养基平板法培养得到边缘分明、斑体透明的噬菌斑;电镜照片显示噬菌体IME195属于短尾噬菌体科(Podoviridae),其衣领部位有一个特殊的环,这是短尾噬菌体科中Picovirinae亚科噬菌体所具有的特征。噬菌体IME195的最佳感染复数(Optimum complex number of infections,MOI)为0.01,一步生长曲线显示其潜伏期约为30min,裂解量约为120 PFU/Cell。该噬菌体的裂解谱较窄,对高温较敏感,但对5%氯仿不敏感。通过二代高通量测序获得噬菌体IME195的全基因组序列,显示该噬菌体基因组为线性、双链DNA,基因组大小只有18655bp,GC含量仅有33.2%(GenBank登录号:KT932700)。经RAST注释后仅得到27个开放阅读框(ORFs),其中15个ORF为假象蛋白,12个ORF为已知功能蛋白。Run-off测序结果显示,噬菌体IME195末端有59bp的反向重复序列,与屎肠球菌噬菌体IME199的末端相似。经BLASTn比对,噬菌体IME195与一株已提交基因组序列而未发表相关论文的噬菌体有92%的相似性,与其他在NCBI库中的噬菌体的同源性较低。(2)本研究还以茄科雷尔氏细菌(JW20)为指示菌,从姜地土壤中分离了一株茄科雷尔氏菌噬菌体GP4,该噬菌体亦属于短尾噬菌体科。噬菌体GP4的最佳感染复数(MOI)为10~(-6),一步生长曲线显示该噬菌体的潜伏期约为2h,裂解量约为106 PFU/Cell。噬菌体GP4在40℃-70℃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裂解谱显示,能被裂解的16株茄科雷尔氏菌均为演化型Ⅳ型菌,而演化型I型菌均不能被噬菌体GP4裂解。通过二代高通量测序获得全长为61129bp的双链DNA基因组序列,GC含量为64%(GenBank登录号:MH638294)。经RAST在线注释,该噬菌体具有83个开放阅读框(ORFs),其中72个ORF的起始密码子为ATG,11个ORF的起始密码子为GTG。这83个ORF中24个为功能蛋白,12个为结构蛋白,其余47个为假象蛋白。通过tRNAscan-SE 2.0在线软件在噬菌体GP4基因组的25202bp和25291bp之间找到一大小为90bp的半胱氨酸tRNA(tRNA-cys)。经BLASTn比对,噬菌体GP4与Bcep22样病毒中的四株噬菌体具有同源性,但同源区覆盖率较低,覆盖率分别为Bcep22(13%)、BcepIL02(13%)、DC1(13%)以及BcepMigl(13%)。利用本研究室建立的末端分析技术,在该噬菌体中没有找到固定末端,提示该噬菌体基因组末端是随机的。结论:(1)粪肠球菌噬菌体IME195,属于短尾噬菌体科Picovirinae亚科。其基因组较小,末端较特殊,具有59bp的反向重复序列。所以这种简单、特殊的噬菌体可以做为其他噬菌体基因组研究的模型。(2)茄科雷尔氏菌噬菌体GP4,属于短尾噬菌体科Bcep22样病毒。生物学特性实验表明,该噬菌体能裂解大部分演化型Ⅳ型的茄科雷尔氏菌,所以可以将其做为青枯菌抗菌生物制剂。(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3-01)

噬菌体生物学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CVCC 546为宿主菌,从粪便中分离出1株噬菌体,命名为4086-1。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并纯化噬菌体,观察噬斑形态,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同时测定一步生长曲线、热稳定性、pH稳定性,并分析有机试剂、去污剂及渗透压对噬菌体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噬斑呈圆形、透亮,边界清晰、有晕环,直径1~3 mm。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噬菌体为短尾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潜伏期为20min,裂解量为222 PFU/cell。噬菌体在-20~42℃范围可稳定生存,在pH为4~12范围稳定存在。用750m L/L乙醇处理30 min后,噬菌体完全失活;氯仿、500 m L/L DMSO及800 m L/L丙酮分别处理30 min,噬菌体活性无明显变化。1 g/L SDS处理30 min后,噬菌体完全失活;1 g/L CTAB和1 m L/L月桂酰胺氨酸钠处理30 min后,噬菌体效价分别降低0和2个数量级。在不同盐浓度(氯化钠浓度为0~4.5 mol/L)的环境中作用15 min后,噬菌体效价无明显变化,表明该噬菌体对渗透压有一定的耐受性。综上,通过对噬菌体4086-1生物学特性及理化特性的研究,可为其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噬菌体生物学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龚梦馨,孙庆惠,张茜茜,黄志伟,杨洪江.路德维希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J].微生物学通报.2019

[2].汤婷婷,王一晗,王孟孟,李振雪,狄亚心.金黄色葡萄球菌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鉴定[J].中国兽医科学.2019

[3].程梦珺.粪肠球菌噬菌体EF-P10及其裂解酶生物学特性与实验治疗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

[4].冀亚路.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VB-SavM-JYL0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兔坏死性肺炎实验治疗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

[5].刘俊杰,刘株秀,于浩,姚钦,于镇华.侵染3株模式豆科根瘤菌的噬菌体生物学特性[J].应用生态学报.2019

[6].田常玉.两株粘质沙雷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分析[D].军事科学院.2019

[7].乔欢,徐旭凌,费文斌,黄杰,陈海.叁株AHPND致病型副溶血性弧菌烈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水产学报.2019

[8].周燕,袁盛建,严庭玮,马迎飞.一株新型杀鲑气单胞菌烈性类T4噬菌体Asfd-1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分析[J].集成技术.2019

[9].张然,罗娟,吴柳,杨竹兰,罗希.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SWH-Ab-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全基因组初步研究[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19

[10].王荣环.噬菌体vB_EfaP_IME195和GP4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学分析[D].兰州大学.2019

标签:;  ;  ;  

噬菌体生物学特性论文-龚梦馨,孙庆惠,张茜茜,黄志伟,杨洪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