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森有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道德教育,伦理,森有礼
森有礼论文文献综述
林子博[1](2019)在《重构道德:森有礼的“伦理”教育构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首任文部大臣森有礼(1847-1889)的文教改革在日本近代教育路线的探索历程中曾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由其组织编纂的"伦理"学科教材《伦理书》素来被认为是反映其德育构想的重要文本。《伦理书》从尊重理性的德育观出发,倡导的不是忠孝之心和君臣之情等情绪的高扬,而是对这些情绪予以引导驾驭的理性。其内含的基本逻辑与日后构成日本天皇制国家意识形态支柱的《教育敕语》大相径庭,而前者所代表的德育理念为我们今天审视批判日本近代国民道德教育的精神传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本文来源于《外国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张景怡[2](2018)在《试论森有礼的女子教育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有礼(1847-1889)是日本着名的教育家、外交官、政治家。他不仅是日本的初代文部大臣,还是启蒙结社“明六社”的会长、一桥大学的创建者、东京学士会院初代会员、大日本教育会名誉会员。森有礼终其一生都对日本的教育问题非常关心,特别是很早就认识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始终致力于女子教育的推进。森有礼的女子教育论主要可分为他作为驻美外交官、启蒙思想家、文部大臣这叁个时期。作为驻美外交官的森有礼主要是从在欧美的体验、见闻中开始关心女子教育。他被美国女子教育的普及、发达触动,认识到若想将日本引导成为近代国家,教育、尤其是女子教育最为重要,日本也应尽早发展女子教育。另外,美国的知识分子关于女子教育的建议对森有礼的女子教育论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启蒙思想家的森有礼提倡西式女子教育论。从海外经验中已经接受了西洋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森有礼回国后创立了明六社,在“妻妾论”中以“教子之母”的角度阐明了女子教育的必要性。这个时期的森有礼的女子教育论受驻美经历的影响很大,带有西洋色彩。他将在外国所看到的西洋的有教养的女性作为模范,将重点放在西式贤母的养成,期望日本的女性也能具备独立的人格和教养。作为文部大臣的森有礼倡导国家主义女子教育论。森在驻英特命全权公使时期接受了普鲁士的国家主义思想,并将教育方针与国家方针结合在一起。他从国家富强的角度来看待女子教育,主张女子教育是国家富强的根本、女子教育比男子教育更应该被重视,将女子教育的目标定为了“良妻”“良母”“良教师”的养成。森有礼所谋求的是,在教育中向女子植入“思国的精神”、为国牺牲的觉悟以及在教育儿童时培养儿童为国家献身的正义心。本论文主要使用文献学、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以森有礼的女子教育论为对象进行研究。本论文以先行研究为依据,对森有礼的女子教育相关理念及实践进行更加详细的探讨。在以往的森有礼研究中,将他的女子教育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详细考察的研究非常少,故而期望本论文能对森研究做出一点贡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29)
张杰,毛文武[3](2018)在《森有礼与张謇教育思想之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有礼是日本近代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其担任文部大臣期间制定的一系列教育法令成为近代日本教育制度的基础。张謇是中国近代的实业家和教育家,在其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中深受日本近代教育的影响。二人的教育思想既具有共性,又存在差异。二人都很重视师范教育和小学教育,强调道德教育和兵式体操的重要性,积极推进女子教育,但在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方面又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张杰[4](2017)在《试论森有礼的道德教育观——以“兵式体操”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日本近代政治家、教育家,森有礼对近代日本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森有礼的"兵式体操"为中心探讨其道德教育观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同时以伊藤博文和元田永孚的教育观为文本考察明治时期的道德教育论,从而揭示森有礼道德教育观的特征。(本文来源于《日语教育与日本学》期刊2017年01期)
林子博[5](2017)在《森有礼的“伦理”教育改革初探——以《伦理书》编纂团队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日本首任文部大臣和明治时期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森有礼(1847-1889)主持创建了日本近代学校教育体制。在任文部大臣期间,他全面推进国民道德教育改革,组织各路学者编纂面向师范学校和中学"伦理"科目的教科书《伦理书》。本文从森有礼的人事任命切入,通过考察其召集的教科书编纂团队成员在《国民之教育》杂志上发表的言论,从全新的视角揭示其德育改革的构想来源于对明治维新以来国民"道德标准"缺失的危机意识以及对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借鉴。(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周程[6](2017)在《中日现代化进程中观念冲突之一斑——以李鸿章与森有礼在直隶总督府的论战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141年前,李鸿章和森有礼曾就日本军舰"云扬号"入侵朝鲜江华岛事件以及学习西方、变革服制、举借外债等问题在保定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本文考察了森有礼于光绪元年腊月二十八日赴直隶总督府与李鸿章举行会谈的背景,并基于1899年出版的《森先生传》中揭载的对话记录,译介、分析了这场对话的主要内容;指出,尽管李鸿章组建了一个人数众多的幕府,但由于无法破除人身依附关系,未能建立独立的智库,以致他很难听到不同的意见,学到有价值的新知。因此,李鸿章与森有礼论战时无法占据明显优势也就在所难免。(本文来源于《安徽史学》期刊2017年01期)
王朕[7](2016)在《森有礼在日本幼儿园教育创立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有礼是日本明治时期有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日本幼儿园的创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介绍森有礼在美时期对美国幼儿园教育发展情况的考察经历,解读森有礼在引入自由教育理念,提供贵重书籍资料,创建具体实践方案等方面对日本幼儿园教育的突出贡献。(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刘劲松[8](2014)在《论森有礼的尚武教育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有礼"尚武"教育思想是其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贯彻"忠君爱国"为第一要义、推行和强化"顺良、信爱、威重"的武士道精神、大力提倡"国民皆受军事训练"、高度重视"教室外教育"、全面构建衔接配套的"国民教育计划"等五个方面。其产生原因可从个人经历、时代背景以及逻辑理性获得解释。森有礼"尚武"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因其染上了浓厚的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也还存在很大积弊。(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9期)
严平[9](2013)在《森有礼教育思想中的身体与内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国家的近代化,构建以西洋为模型的宪法议会制度乃其表象,国家内部实体即"国民"的性格实现从"封建"到"近代"的蜕变则为其真正内涵。教育则是从国家层面实现"国民新生"的唯一手段和途径,而"国民道德"的塑造又是其中最为关键及有效的方法与捷径。初代文相森有礼认为人心的自律性值得怀疑,因此对儒学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及修身教科书的方法均不加信任。他所期待的道德教育是通过"正义"行为的"习惯化"来实现,具体采取兵式体操等身体教育方式使国民养成"叁种气质",进而形成统一的国民道德。(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期刊2013年04期)
田雪梅[10](2013)在《森有礼“创造日本国民”的思想及其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有礼是近代日本最早提出以国家介入方式来创造国民的体制内官僚。他认为"创造国民"的途径是教育,重点在培养"好臣民";要以天皇为"神圣的道具"来创造新传统;通过师范教育和兵式体操来培养有敢为之勇气和善忍耐之国民。对国家责任的自觉担当是其创造国民的思想来源;其国民教育思想存在着培养"臣民"和创造"国民"的矛盾,消极自由观与积极自由观也并存于其中;其思想变成政策,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和影响。其消极影响在于:对他者(非国民)的排斥逐渐演变成对他国的肆意侵略;客观上散布了国民为国"杀人成仁"和"为国而死"的思想;为天皇制国家主义的推行奠定了民众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森有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森有礼(1847-1889)是日本着名的教育家、外交官、政治家。他不仅是日本的初代文部大臣,还是启蒙结社“明六社”的会长、一桥大学的创建者、东京学士会院初代会员、大日本教育会名誉会员。森有礼终其一生都对日本的教育问题非常关心,特别是很早就认识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始终致力于女子教育的推进。森有礼的女子教育论主要可分为他作为驻美外交官、启蒙思想家、文部大臣这叁个时期。作为驻美外交官的森有礼主要是从在欧美的体验、见闻中开始关心女子教育。他被美国女子教育的普及、发达触动,认识到若想将日本引导成为近代国家,教育、尤其是女子教育最为重要,日本也应尽早发展女子教育。另外,美国的知识分子关于女子教育的建议对森有礼的女子教育论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启蒙思想家的森有礼提倡西式女子教育论。从海外经验中已经接受了西洋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森有礼回国后创立了明六社,在“妻妾论”中以“教子之母”的角度阐明了女子教育的必要性。这个时期的森有礼的女子教育论受驻美经历的影响很大,带有西洋色彩。他将在外国所看到的西洋的有教养的女性作为模范,将重点放在西式贤母的养成,期望日本的女性也能具备独立的人格和教养。作为文部大臣的森有礼倡导国家主义女子教育论。森在驻英特命全权公使时期接受了普鲁士的国家主义思想,并将教育方针与国家方针结合在一起。他从国家富强的角度来看待女子教育,主张女子教育是国家富强的根本、女子教育比男子教育更应该被重视,将女子教育的目标定为了“良妻”“良母”“良教师”的养成。森有礼所谋求的是,在教育中向女子植入“思国的精神”、为国牺牲的觉悟以及在教育儿童时培养儿童为国家献身的正义心。本论文主要使用文献学、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以森有礼的女子教育论为对象进行研究。本论文以先行研究为依据,对森有礼的女子教育相关理念及实践进行更加详细的探讨。在以往的森有礼研究中,将他的女子教育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详细考察的研究非常少,故而期望本论文能对森研究做出一点贡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森有礼论文参考文献
[1].林子博.重构道德:森有礼的“伦理”教育构想[J].外国教育研究.2019
[2].张景怡.试论森有礼的女子教育论[D].山东大学.2018
[3].张杰,毛文武.森有礼与张謇教育思想之比较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
[4].张杰.试论森有礼的道德教育观——以“兵式体操”为中心[J].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017
[5].林子博.森有礼的“伦理”教育改革初探——以《伦理书》编纂团队为中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6].周程.中日现代化进程中观念冲突之一斑——以李鸿章与森有礼在直隶总督府的论战为中心[J].安徽史学.2017
[7].王朕.森有礼在日本幼儿园教育创立中的作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
[8].刘劲松.论森有礼的尚武教育思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9].严平.森有礼教育思想中的身体与内心[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
[10].田雪梅.森有礼“创造日本国民”的思想及其特点[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