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训练对慢阻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和护理效果

呼吸训练对慢阻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和护理效果

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514500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慢阻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5例慢阻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75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呼吸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运动耐力、血气分析指标、慢阻肺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都更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6min步行距离、ADL评分及慢阻肺控制率都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在慢阻肺病患者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呼吸训练;慢阻肺病;肺功能;护理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主要源于患者肺功能受损引起的气流阻塞,为有效改善患者气流阻塞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本文将呼吸训练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5例慢阻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61例,女14例,年龄在49-74岁之间,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75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男32例,女7例,平均年龄(63.9±2.5)岁,病程在8-15年之间,平均病程(11.2±1.5)年,对照组36例,男29例,女7例,平均年龄(62.4±2.9)岁,病程在6-13年之间,平均病程(10.8±1.7)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呼吸训练干预,具体措施包括:腹式呼吸锻炼,患者呼吸训练前平卧于床上,将双手平放于腹部,紧闭口部后经鼻腔深吸气,深吸气时手部轻微用力按压腹部,直至腹部鼓起后将手放下,呼气时也将手部按压腹部,采用缩唇法进行吐气[1]。缩唇呼吸锻炼,患者紧闭口部用鼻吸气,深吸气时手部按压腹部,呼气时紧闭鼻部用口呼气,呼气时嘴唇半闭成吹口哨状,确保在气管内产生压力差,吸气和呼气时间控制在1:2,缩唇呼吸锻炼时患者保持直立,双腿并拢后即可进行呼吸锻炼。坐式呼吸锻炼,呼吸锻炼前患者保持直立坐位,将双手放置膝盖上,紧闭口部用鼻深呼吸,直至呼吸至最大肺活量,屏气3秒左右,可根据患者锻炼效果,逐渐将屏气时间延长,屏气完成后缓慢吐气,单次反复训练15次以上[2]。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运动耐力、血气分析指标、慢阻肺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分别于护理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具体包括最大肺活量(FVC)、第一秒最大呼吸量(FEV1)、FVC/FEV1,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aO2及PaCO2。运动耐力采用6min步行距离进行评价,分别护理前后测定两组患者步行距离,步行距离越高说明患者运动耐力越强。生活质量则采用ADL量表进行评价,ADL量表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自理能力越好。慢阻肺病控制效果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表进行评价,该问卷主要通过询问患者自我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选择慢阻肺病几个典型症状作为评价项目,每个项目都采用五级评分制,根据评分将控制效果分为完全控制、基本控制和控制较差[3]。

1.4统计学方法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比较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都更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表2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标签:;  ;  ;  

呼吸训练对慢阻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和护理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