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非线性连续Leontief模型的条件输入-输出方程的可解性结果

一类非线性连续Leontief模型的条件输入-输出方程的可解性结果

一、关于一类非线性连续 Leontief模型的条件投入产出方程的可解性结果(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关帅[1](2021)在《中国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生产率大幅提高,城镇化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这一系列的成果皆来源于改革开放的经济红利,是中国经济新高地的见证。但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同步带来了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依托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道路难以为继。努力实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破解能源资源约束,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发挥环境规制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同步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多角度,系统地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为政府制定相应的环保与经济政策提供参考。1.本文在论述了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中国环境规制演变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环境规制起步阶段(1972—1991)、环境规制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1)和环境规制成熟阶段(2002年至今)。总体来说,环境规制强度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中国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中国产业发展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化阶段(1949—1976)、产业结构调整阶段(1978—1991)、市场加速改革阶段(1992—2003)、科学发展阶段(2004—2008)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阶段(2009年至今)。我国三大产业结构逐渐由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向二、三产业占主导地位转移。用于衡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征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显示,中国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整体素质和效率不断向更高层次演进。2.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联性影响。随后,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冲击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产生的影响均十分显着。通过方差分解进一步分析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冲击作用的构成,发现环境规制波动可以解释产业结构合理化37.75%的变化,环境规制波动可以解释产业结构高度化23.5%的变化。说明利用环境规制变化解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说服力较强,环境规制能够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重要影响。动态面板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政策能够推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但并未促进产业结构向均衡化发展;对于中部地区来说,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但对产业结构高度化产生不利影响。3.鉴于环境规制对中国东、中、西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环境规制对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并非简单地表现为线性的正向或者负向的作用,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于是运用面板平滑迁移回归模型,以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作为转换变量,对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未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均衡化发展,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均衡化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变化也表现出显着的门限特征;在人力资本水平低于门限值时,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表现为促进作用;当人力资本水平高于门限值时,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调整抑制效应逐渐凸显。环境规制有效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且当经济发展水平高于门限值时,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促进作用变得更为明显。同样,当以人力资本水平为转换变量时,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4.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经济与财政自主权,在环境规制执行上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进而提升了环境规制执行弹性,为环境规制不完全执行打开机会之窗。因此,通过建立两区制空间Durbin模型,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支出、监督和收益执行三个环节出发,研究地区间环境规制执行的策略互动形式;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地方环境规制执行的策略互动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的本地效应和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地区间环境规制执行存在相互模仿行为,意味着邻近地区降低环境规制强度,本地区将相应地放松环境管制,彰显出环境规制的非完全执行特征。环境规制未能有效抑制本地产业结构偏离均衡状态,且地区间环境规制执行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即环境规制亦未减弱邻地产业结构非均衡性;环境规制有效推动本地产业高度化进程,且地区间环境规制互动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显着驱动产业高度化发展,进一步证实“波特假说”的创新补偿效应激发技术进步有利于产业结构高度化。此外,地区间环境规制工具执行存在空间异质性,环境规制支出执行对产业转型升级影响效果最为明显,而环境规制监督和收益则略逊一筹。环境规制执行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具有复杂性,总体而言,并未显着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给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严峻挑战。5.国务院在1998年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旨在防治酸雨和二氧化硫排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因此,我们从“两控区”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视角,研究环境规制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首先,从全国层面来看,“两控区”政策显着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此外,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来看,环境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意味,严格环境规制不仅能够改善环境,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发展,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升级“双赢”,这将为政府在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提供有力证据。其次,我们对“两控区”政策的持续效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两控区”政策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具有显着的长期性,并且“两控区”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波动性变化。再次,“两控区”政策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在不同城市规模上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该结果表明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注意各地区发展非均衡性。最后,就区域层面而言,“两控区”政策表现出显着的空间异质性。环境规制政策显着地推动东部和中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但是对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则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吴倩[2](2021)在《奇异时滞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

孙雨辰[3](2020)在《奇异切换系统的基于观测器控制及输出调解问题》文中提出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对混杂系统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切换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混杂系统广泛应用于大型电力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飞行器系统等。另外,由于受到外部干扰和参数不确定的影响,非线性特性普遍存在于系统中。与Lipschitz常数只能取正数不同,二次内有界非线性中的参数还可以取负数和零,并且它只需要满足单边Lipschitz非线性中的第二条性质,因此二次内有界非线性包含一类更广泛的非线性函数,它在递归神经网络、蔡氏电路、洛伦兹等系统中有广泛应用。本文以奇异切换系统为模型,主要讨论了带有二次内有界非线性项的奇异切换系统基于观测器的有限时间镇定、异步H∞控制、线性奇异切换系统的输出调节等问题。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七章:第一章介绍了奇异切换系统、非线性系统以及输出调节问题、观测器设计和基于观测器的控制问题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给出了本文用到的基本引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之处。第二章讨论了带有二次内有界非线性项的离散时间奇异切换系统基于观测器的有限时间镇定问题,通过Lyapunov泛函方法和自由矩阵方法,得到了在平均滞留时间切换下闭环系统正则、因果、有限时间一致有界的充分条件,同时用隐函数定理证明了闭环系统解的存在唯一性。利用受限系统等价变换和矩阵解耦方法将上述条件转化为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给出了观测器设计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本章结果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ust and Nonlinear Control(2019)。第三章讨论了带有二次内有界非线性项的连续时间奇异切换系统的有限时间镇定问题。分别给出了在状态反馈和基于观测器的控制下闭环系统正则、无脉冲、存在唯一解且有限时间一致有界的条件,分别给出了两种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因为二次内有界非线性包含Lipschitz和单边Lipschitz非线性两种特殊情况,因此二、三章的方法也适用于带有Lipschitz和单边Lipschitz非线性项的奇异切换系统。本章结果发表在第38届中国控制会议(CCC2019)。第四章研究了一类离散时间非线性奇异切换系统基于观测器的异步H∞控制问题。选取在子系统运行的时间段上先增加后减少的Lyapunov泛函,利用平均滞留时间方法和自由矩阵方法得到了保守性更低的满足H∞性能指标的稳定性条件,通过Finsler引理将以上条件转化为LMI并给出了观测器设计方法。最后通过两个算例说明了本章方法的应用性和优势。本章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2020)。第五章讨论了基于误差反馈控制器的线性奇异切换系统的输出调节。在几个基本假设下,借助坐标变换,奇异切换系统的输出调节问题转化为自治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给出了在平均滞留时间切换下输出调节问题的可解性条件,并给出了验证调节器方程解的存在条件及其参数化表示。基于此利用Finsler引理,得到了输出调节问题可解的LMI条件并且给出了误差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本章方法的有效性。第六章考虑了基于全阶和降阶观测器的奇异切换系统的输出调节。通过引入奇异形式的全阶观测器来估计系统状态和干扰,在适当的假设下,得到了在平均滞留时间切换下问题可解的充分条件和全阶观测器设计方法。对原系统进行受限系统等价变换,引入正常形式的降阶观测器,给出问题可解的条件及降阶观测器设计方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本章方法的正确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分析了缺点和不足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陈文强[4](2020)在《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投入产出分析研究领域,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相关研究起步较晚,虽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应用研究很少。本文从动态投入占用产出基本模型出发,系统讨论并初步解决了模型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首先,从一般投入产出模型出发,阐述了连续时间及离散时间动态投入占用产出基本模型,同时,提出超局部闭模型概念,建立动态投入占用产出超局部闭模型。其次,建立离散时间单部门动态投入占用产出基本模型。从模型应用出发,系统测算了存量数据,并依据所得数据进行了模型的应用研究及适用性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应用单部门模型能较准确对总产出等指标进行预测。再次,建立离散时间三部门动态投入占用产出基本模型。从模型应用出发,以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系统讨论了三部门模型中流量及存量数据的分部门分配问题。最后,在各分部门数据基础上,分别进行了普通三部门动态投入占用产出基本模型应用研究及三部门动态投入占用产出超局部闭模型的应用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各情况下的三部门模型都能较准确的对各指标进行预测,但预测精度较单部门模型有所下降。

安蕾[5](2020)在《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应用》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选择,是各级政府和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经济增长有三个基本的动力:劳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虽然大规模投资、大量新增劳动力及效率的提高都对过去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2005年前后,这些支撑高速经济增长的因素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贯穿宏观调控全过程的主线。国际上定量研究经济结构问题的主流方法是矩阵代数衍生出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静态投入产出模型及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两种。但目前研制出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主要是用于研究不同时期“生产性固定资产”与社会再生产之间的内在联系,关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极少。本文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理论出发,提出了“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编制的框架结构,并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19872017年投入产出基本表及延长表,研制出涵盖31个年份、30个部门的“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2002年=100)”,在表的编制方法上有所创新,并基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对我国宏观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完善了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理论,丰富了利用投入产出表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工具,并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支持。本文所做的工作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推算出19872017年期间我国未编表年份的18张投入产出补充表。采用标准RAS法,借助R语言软件自动化编表过程,得到19872017年期间我国未编表年份缺失的18张投入产出“补充表”,与13张统一表式结构的“收集表”,共同构成覆盖国民经济30个产品部门的31张连续年份“同部门当年价投入产出序列表”,完善研究的基础数据。第二,研制连续年份“中国19872017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2002年=100)”。采用目前常用的方法编制可比价投入产出表,部分年度、部分部门的增加值指标易出现负值。为此,本文在现有可比表编制方法的基础上做出改进:首先,基于国家现有统计数据,整理出“第I、II象限所用价格指数”及“第III象限所用价格指数”,构建“19872017年投入产出可比价格指数体系(2002年=100)”,并按照常用方法编制得到“初始可比表”;然后,借鉴RAS法的思想,提出采用“迭代法”调整“初始可比表”的具体步骤;最终,研制出较为符合经济实际且误差较小的连续年份、30部门的“中国19872017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2002年=100)”。为后续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奠定基础,并为本文应用部分及相关研究提供大量数据支撑。第三,完善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编制的理论框架,并研制出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2002年=100)”。目前鲜有关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表的编制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本文从年度表“前一年度的产品生产不能消耗后来年度生产产品”的基本性质出发,引入投资分配系数,内生化外生变量,并通过模型的运行,采取一定的方法将不同年度的静态投入产出模型“链接”起来,使过去的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的现在和将来联系在一起,考察一个时间序列上资本投入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为后续动态的分析和研究国民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理论是本文研究的核心:(1)明确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链接变量,给出各象限具体分配基数的确定方法:首先,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等理论,选取静态投入产出表中的“资本形成总额”指标作为链接年度间联系的经济变量;其次,研究链接变量与以后年份的具体联系,需根据其构成项目作为资本积累属性上的差异,确定链接变量在年度表中各象限的具体分配基数。本文剥离出“存货增加”中的生产性部分,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标之和作为“生产性投资”(第I象限分配基数),不再用于年度表第II象限最终使用,只在第I象限中间使用之后年份中长期内的年度间、部门层面逐步进行分解,而存货增加指标余下的部分则作为“非生产性投资”(第II象限分配基数),在年度表最终使用后面年度短期内进行分解,分配未完额作为各期结余,放入年度表第II象限最终使用中设置的“生产性投资余额”、“存货增加余额”栏。(2)提出“新流量分解三步法”解决年度表第I象限上三角形分块矩阵的流量分解问题:第一步,采用“累计比较法”估计各年度分行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投资时滞,并结合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及实际生产情况,综合确定分部门生产性投资在年度表中的分配年限;第二步,从资本的效能变化角度提出“二项分布折旧理论”,计算各部门生产性投资在各年度的投资分配系数、年分摊额,具有可操作性;第三步,采用结构法从实际使用角度将各年度生产性投资额在年度表的部门层面进行分解。(3)研制出“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2002年=100)”。时间跨度较长,部门分类较多,目前尚无该方面的编制实例,编制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为后续应用研究奠定数据基础。第四,利用前文研制的连续时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数据,由浅入深开展应用研究。一方面,对过去30余年,我国国民经济从生产到最终使用这一完整的实物和价值运动过程中总量与结构演变情况、部门间关联特征及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假定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滞后性、对产出的影响是相对长期的,试图把传统对经济增长的认识转变到本文的思路下,将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与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相结合,构建面板生产函数模型,对各部门前期“累计投入”如何影响当期产出、变化趋势如何等问题进行研究,对基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开展的应用做了有益的尝试。相关成果为我国结构改革问题提供了理论及数据支持,研究发现:(1)近几年我国总量指标表现不佳,但随着产业转型升级、部门结构不断优化,未来可期。总体上,19872017年期间,总量指标呈现先增后减态势,19871990年、19962000年及近期三个时间段,各总量指标低于全期平均水平;产业上,研究期间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主要依赖第二产业的生产活动,各项指标与总体呈现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战场;产品部门上,近几年各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的粗放型产品部门向信息化带动的集约型产品部门演变。(2)基于投入产出表纵向反映生产的投入来源、需求消耗情况,行向反映产出的分配去向、供给使用情况的特点,对部门间关联特征及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需求角度,随着我国行业分工的逐步细化,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总的资本有机构成及服务化程度逐年上升,但各产品部门的中间消耗情况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研究期间30个部门中有14个产品部门的中间投入占比上升,而大多数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部门则出现单位产品的物耗下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部门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多数部门对自身的消耗呈现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且增加了对第三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但对第一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在不断减少;下游终端类行业所需中间投入比重大、品种多,需求波及范围较广,相关部门如果符合国家产业升级方向,刺激其生产能力可以加速经济增长,可给予重点扶持。供给角度,一方面,研究期间我国总产出内中间使用合计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各部门生产的产品只有少部分直接作为最终产品分配使用,绝大多数又进入其下游行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参与更高水平的生产;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内、外需“双轮驱动”的特征日益明显。最终消费总量与结构优化升级的速度都在不断加快,从传统实物消费为主,发展为实物与服务消费并重。且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出口由传统产品向附加价值较高、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科技产品转型。另外,中上游能源、原材料部门及生产性服务业等部门单位最初投入对国民经济整体的供给推动能力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这类部门通常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短板,极易出现供给短缺和价格上涨的情况,提高此类部门的生产供应能力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点;而对社会的供给推动作用不断减弱的几个部门,社会对其投入需求实际是在减少的,需要预防产能过剩等问题。(3)利用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数据构建面板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在“资本投入”指标的刻画方面与以往有所不同。区分资本存量的“财富属性”与“生产属性”,考虑各部门投资时滞,从年度表中整理各年使用的之前年份资本积累及当期提供的“生产性投资”数据,得到“生产性资本累计”作为“资本投入”的代理指标,构建我国19872017年产品部门生产函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资本投入在各部门中的配置也在不断优化,投资的重心由农业、低端产业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转变。另外,我国国民经济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效率系数既受产品部门层面个体影响,又随年份变化存在显着差异,而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及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则受产品部门结构变化的影响显着。

冯敬轩[6](2019)在《中国能源系统净能源产出分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传统能源经济学多从价格和消费两个方面着手研究能源与经济的关系,容易忽视能源生产时能源投入与产出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而净能源分析方法则主要从能源投入产出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上述问题。净能源产出(Net Energy Yield),或简称净能源(Net Energy),是指能源系统的能源产出与能源投入之差,是剔除能源系统在能源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投入后,真正供给经济社会所使用的能源。对净能源产出情况的分析称为净能源分析(Net Energy Analysis)。净能源分析一般是从净能源产出总量和净能源生产效率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净能源产出(Net Energy Yields)考虑的是净能源生产的绝对量;能源投入回报(EROI)考虑的是净能源产出的相对效率。目前对于中国能源系统的净能源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是化石能源的净能源分析都集中在能源开采阶段;其次是缺乏自上而下对整个能源系统进行净能源分析的方法模型;再次是现有的对于非化石能源资源潜力的评估模型过于简化并且没有与净能源分析相结合;最后是净能源产出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和程度不明。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首先对净能源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和理论梳理,整理出了一些基本理论并且将这些理论作为本论文的立论基石。然后从微观角度建立自下而上的净能源分析模型,对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进行扩大边界的净能源分析评价。随后以地理信息系统和大量文献综述为基础,建立了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资源潜力评估模型,与净能源分析相结合评估了这三种能源的净能源潜力。最后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建立自上而下的净能源分析模型,从宏观角度整体分析了中国能源系统的净能源产出对于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计算了最大能源支出占比和最小EROI。研究结果显示,1987年中国能源系统消耗1吨标准煤的能源投入可以为经济系统供应4.6吨标准煤净能源产出;而到了2015年1吨标准煤能源投入只能供应1.24吨标准煤净能源产出;在上述净能源供应能力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到2030年中国经济增长不低于预期的前提是对于能源系统的能源支出不能高于58.2%临界值,即中国能源系统EROI要高于1.72:1。这意味着如果中国经济2030年时要保持5%以上的增长,至少需要39.6亿吨煤当量的净能源产出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而中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2015年EROI分别为6.6:1、3.9:1和4.3:1并且继续下降;预测2030年时化石能源净能源产出合计16.7亿吨标煤,不能满足2030年对净能源产出的需求。根据非化石能源资源潜力评估模型结果,中国陆上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净能源潜力达80亿吨标准煤/年。这能够弥补化石能源EROI下降带来的净能源产出不足。

王璟[7](2018)在《轴向运动纳米梁的多尺度动力学模型及振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轴向运动纳米梁是一种重要的工程简化模型,微纳机电系统中的许多微纳米尺度器件,如超小型带、纳米纤维、微泵、硅加速度传感器等,其中的元件都可以抽象成轴向运动纳米梁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在微环境下,构件具有自身固有的特性,一方面由于经典连续介质力学缺乏对材料内部特征尺度的描述,微观结构表现出的尺度效应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受轴向速度的影响,结构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横向位移,从而导致系统疲劳或质量下降。为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新的理论模型,以分析掌握纳米类梁结构的力学特性。本文基于非局部应变梯度理论,利用多尺度建模思想,采用变分方法建立了轴向运动纳米梁的非线性动力学控制方程和相应的边界条件。通过引入两个尺度参数,非局部参数和材料特征长度参数,考察了系统多种振动行为的尺度效应问题,其中包括自由振动、自激振动、参激振动、强迫振动、内共振和联合振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轴向运动纳米梁线性派生系统的自由振动,采用复模态分析方法半解析地求得了线性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模态函数,计算了临界速度的显式表达式。在亚临界和超临界速度范围内,系统的振动特性会有明显的不同,对不同速度下系统的发散失稳和颤振失稳现象做了分析。讨论了非局部参数和材料特征长度参数的尺度效应谁占优的问题,并重点考察了两个尺度参数对固有频率、模态函数、(颤振)临界速度以及失稳形式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非局部参数起刚度软化作用,材料特征长度参数起刚度硬化作用,其中较大的参数起主导作用,当两者相等时,尺度参数的软化和硬化作用会相互抵消,此时得到的结果和经典弹性理论结果一致。其次,利用平均法,研究了速度扰动下的轴向运动纳米梁的参数共振问题,讨论了多种参数尤其是尺度参数对共振失稳区域的影响。由于粘弹性系数能够使系统能量衰减,达到抑制共振的目的。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发现非局部参数和材料特征长度参数会改变系统的等效阻尼,从而起到与粘弹性阻尼类似的作用,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非局部参数会加强系统的参数共振行为,起阻尼弱化作用,材料特征长度参数会抑制系统的参数共振行为,起阻尼强化作用。第三,采用1阶多尺度法,根据可解性条件分析了无阻尼轴向运动纳米梁的非线性自由振动特性;并再次考察了速度变化时的参数共振问题,通过Routh-Hurwitz判据讨论了幅频响应的稳定性,对非线性系统会出现的多值和跳跃现象做了详细的分析;又利用2阶多尺度法,分析了粘弹性阻尼对轴向运动纳米梁自由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线性项对系统频率的影响是1阶小量的,它会增大系统频率,还会影响两个尺度参数的刚度软化和硬化作用,两个参数的大小关系不再决定谁占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尺度参数会影响非线性共振响应幅值的稳定边界和跳跃点,对参数共振起促进或抑制作用;粘弹性系数对系统频率的影响是2阶小量的。第四,采用直接多尺度法研究了系统的非线性强迫振动特性,讨论了各参数对幅频响应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局部参数会促使共振发生,而材料特征长度参数会抑制共振发生,两者还会改变共振幅频响应曲线的弯曲程度和峰值的大小。第五,利用多元L-P方法研究了外激励频率接近系统的1阶固有频率和2阶固有频率时伴随内共振的基谐波响应,重点考察了共振区域和临界外激励振幅的尺度效应。结果表明内共振区域与外激励振幅有关,当外激励振幅大于某一临界值时,内共振消失;尺度参数会影响应临界振幅的大小,具体表现为非局部参数使得临界振幅减小,材料特征长度参数使得临界振幅增大。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一类简化的平面非自治系统的分岔问题,结果表明随着非局部参数和材料特征长度参数的变化,系统会出现倍周期分岔和阵发性混沌。

王凤君[8](2016)在《广义系统的若干最优控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义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是现代控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并得到了国内外控制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在传统的最优控制理论研究中,基于模型的方法已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在实际中,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和未知性,导致传统的最优控制方法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或无法求解。因此,针对系统复杂而无法求解及系统模型未知两方面,本文研究了非传统的广义系统最优控制方法。具体地,我们分别讨论了离散广义线性系统、离散广义非线性系统、连续广义非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并结合实际,以双寡头市场广告竞争为背景,针对不同的最优控制问题,研究了非传统的最优控制方法,并为企业给出了有效的最优控制策略。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基于数据的系统类型的判定方法,并针对不同系统分析了系统的能控性。首先,在系统参数未知的情况下,给出了线性离散系统的一般形式,利用满足一定条件的采样数据及控制输入,判断所给出系统的类型,包括正常系统和广义系统。其次,针对给出的系统,提出一个等价完全能控性判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在没有系统辨识的情况下,通过采样数据构造能控性判定矩阵并求解构造矩阵的秩来判定系统的能控性,并给出了基于数据的广义李雅普诺夫稳定判据。此外,针对广义系统,还分别讨论了系统的因果性、因果能控性及R-能控性。最后,通过实例仿真及数值仿真说明提出的基于数据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2)研究了基于数据的离散广义线性系统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的最优控制问题。在系统模型未知的情况下,利用近似动态规划技术(ADP)提出一个新的基于数据的方法,仅利用观测的输入/输出数据,得到的最优控制使得给定的性能指标达到最小化。通过将广义系统转换成受限等价形式,可以得到仅由采样数据表示的等价的值函数,并针对两种不同的情况,分别设计了可基于数据求解的值迭代(VI)算法。改进的VI算法在求解迭代过程中,每步仅需要少量的采样数据,因此改进的VI算法大大减少了计算量。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出的基于数据最优控制方法的有效性。(3)研究了基于数据的双寡头广告竞争模型的最优控制。利用之前提出的基于ADP的方法处理离散广义非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给出了一个双寡头广告竞争的离散广义非线性模型,研究了广告投入及控制策略成本最少的最优控制问题,设计了相应的基于数据的VI算法,通过对VI算法的求解,从而为企业在竞争过程中给出最优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4)研究了双寡头市场最优广告投资竞争问题。以双寡头市场为背景,建立一个新的带有连续不等式约束的广义非线性模型描述市场竞争情况,目的是在企业横向发展新市场时,给出最大化新产品市场份额的最优广告策略。利用约束转换技术得到约束的规范形式,再利用控制参数化技术,通过将投资策略近似表示成分段常数函数,从而使得提出的问题转换成一系列最优参数选择的问题,得到最优策略的数值解。通过啤酒销售的实例仿真,说明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并给出了在不同竞争情况下最优广告策略。(5)研究了双寡头竞争市场中投资时间最少的最优广告投资策略。采用带有连续不等式约束及终端状态约束的广义非线性模型来描述该问题,这是一个终端时间自由的最优控制问题。为了获得一个可行的广告策略,通过引入一个新的控制变量,将自由终端时间问题转换成在一个新时域上的固定终端时间问题。利用约束转换技术及控制参数化技术,使得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最优参数选择问题。另外,为了优化切换时间减少投资成本,利用Time Scaling技术,将分割时间点作为决策变量,得到更好的投资策略。最后,利用啤酒销售实例说明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比较了基于Time Scaling优化的切换时间和基于等分分割时域的投资策略,仿真结果表明Time Scaling的优化结果更合理有效。

方恒[9](2011)在《线性投入产出方程的分解算法与非线性投入产出方程的存在性结果》文中研究表明基于经典(矩阵型)投入产出分析,本文首先考虑经典的投入产出方程。为此,将矩阵分析中的矩阵分解,优化理论以及算法等方法应用于投入产出方程,从而得到相关的近似解。进而研究一类非线性连续型条件Leontief投入产出方程,其主要可解性问题由存在性与连续性组成。对此,应用ky-Fan零点存在定理,并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得到了关于这类方程的可解性结果,并给出了相关的经济意义。全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简要的概述了投入产出分析模型的产生和发展,回顾了经典的投入产出方程与非线性投入产出分析的研究现状。第二章,应用广义逆矩阵方法对经典和外贸型投入产出方程进行求解,并用matlab语言进行实例计算。第三章,当经典或外贸型投入产出矩阵是对称正定矩阵时,相关的投入产出方程被考虑并用共轭梯度法进行处理。第四章,引入了基于Galerkin原理的GMERS算法,并应用它们对于经典和外贸型投入产出方程。第五章,研究了一类非线性投入产出方程,应用Ky-Fan零点存在定理和集值映射方法获得了包含存在性与连续性的可解性结果。第六章,回顾了本文研究的一些方法和结果,展示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马荣叶[10](2011)在《关于二人博弈经济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最优化分析和博弈论的思想,本文引入了一类带支付的二人对策经济系统,在建立了投入产出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两个基本问题,即存在性与最优性。首先引入适当的半连续与凸性条件,利用Kakutani不动点定理与非线性分析方法证明了非协作均衡解的存在性;其次以投入产出模型的均衡解作为约束集,考察了相关最优支付的条件优化问题,进而采用非线性分析和数理经济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到相关定理及其经济意义。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叙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以及研究现状,作为本文的思想基础,我们补充介绍了投入产出分析、最优性方法和博弈论等相关内容。第二部分,考虑了带支付的二人博弈经济系统,在适当的半连续与凸性条件之下,利用Kakutani不动点定理与非线性分析方法证明了该经济系统的均衡解存在性定理。第三部分,考虑在带支付的二人博弈经济系统均衡解存在情况下,构造适当的条件,应用条件优化的数学方法来考虑他们各自的最大收益。第四部分,作为总结部分,包括本文的结论、展望与致谢等内容。

二、关于一类非线性连续 Leontief模型的条件投入产出方程的可解性结果(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一类非线性连续 Leontief模型的条件投入产出方程的可解性结果(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环境规制理论
    2.3 产业结构理论
    2.4 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关系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演变历程及现状
    3.1 环境规制演变历程和现状
    3.2 产业结构演变历程
    3.3 产业结构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区域异质性效应
    4.1 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脉冲响应分析
    4.2 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的模型构建
    4.3 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影响
    5.1 面板平滑迁移回归模型
    5.2 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非线性关系检验
    5.3 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非线性关系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环境规制执行互动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
    6.1 环境规制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分析
    6.2 环境规制执行互动的实证设计
    6.3 环境规制执行互动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实证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两控区环境规制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7.1 “两控区”政策
    7.2 计量模型、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7.3 “两控区”政策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3)奇异切换系统的基于观测器控制及输出调解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奇异切换系统
        §1.1.2 非线性系统
        §1.1.3 输出调节问题
    §1.2 研究现状
        §1.2.1 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及控制综合
        §1.2.2 奇异切换系统的研究现状
        §1.2.3 观测器设计和基于观测器的控制
    §1.3 预备知识
    §1.4 本文的工作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带有二次内有界非线性项的离散奇异切换系统基于观测器的有限时间镇定
    §2.1 系统描述及预备知识
    §2.2 有限时间有界性分析
    §2.3 基于观测器的控制器设计
    §2.4 算例
    §2.5 结语
第三章 带有二次内有界非线性项的连续奇异切换系统的有限时间镇定
    §3.1 系统描述及预备知识
    §3.2 基于状态反馈的有限时间镇定
    §3.3 基于观测器的有限时间镇定
    §3.4 算例
    §3.5 结语
第四章 一类离散非线性奇异切换系统基于观测器的异步H_∞控制
    §4.1 系统描述及预备知识
    §4.2 稳定性和H_∞性能分析
    §4.3 基于观测器的控制器设计
    §4.4 算例
    §4.5 结语
第五章 基于误差反馈控制器的奇异切换系统的输出调节
    §5.1 问题描述及预备知识
    §5.2 误差反馈输出调节可解性条件
    §5.3 误差反馈控制器设计
    §5.4 算例
    §5.5 结语
第六章 基于全阶和降阶观测器的奇异切换系统的输出调节
    §6.1 系统描述及预备知识
    §6.2 全阶观测器输出调节
    §6.3 降阶观测器输出调节
    §6.4 算例
    §6.5 结语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关投入占用产出分析产生与发展的研究
        1.2.2 有关投入占用产出分析的研究
        1.2.3 有关动态投入占用产出分析的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投入占用产出分析相关理论
    2.1 投入产出分析基本理论概述
    2.2 投入占用产出分析基本理论概述
        2.2.1 对“占用”的讨论
        2.2.2 投入占用产出基本模型
    2.3 动态投入占用产出基本模型
        2.3.1 连续时间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模型
        2.3.2 离散时间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模型
    2.4 动态投入占用产出超局部闭基本模型
        2.4.1 投入产出分析静态超局部闭模型
        2.4.2 投入产出分析动态超局部闭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部门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
    3.1 单部门动态投入占用产出基本模型
    3.2 占用部分数据测算
        3.2.1 资本存量K(t)的测算
        3.2.2 存货S(t)测算
        3.2.3 中国单部门投入占用产出表
    3.3 其他数据测算
        3.3.1 增量资本产出系数测算与说明
        3.3.2 直接消耗系数及综合资本损耗产出系数测算
    3.4 单部门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应用
        3.4.1 基本单部门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应用
        3.4.2 对于存货占用形式的讨论
        3.4.3 对基本单部门模型的进一步思考
        3.4.4 模型应用中的得失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部门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模型
    4.1 多部门的划分
        4.1.1 部门数的确定
        4.1.2 三次产业部门内涵
    4.2 三部门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模型
        4.2.1 三部门投入占用产出表
        4.2.2 三部门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模型
    4.3 流量投入部分数据估计
        4.3.1 投资流量分部门数据估计
        4.3.2 存货增加分部门数据估计
        4.3.3 固定资产折旧分部门数据估计
    4.4 存量占用部分数据估计
        4.4.1 三部门模型总资本存量测算
        4.4.2 三部门模型三次产业部门资本存量测算
        4.4.3 三次产业部门分部门资本存量分配
    4.5 其他基本数据测算与说明
        4.5.1 中国三部门投入占用产出表
        4.5.2 其他数据测算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部门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应用
    5.1 基本三部门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应用
        5.1.1 中间量数据的测算
        5.1.2 结果与说明
    5.2 考虑存货占用形式的三部门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应用
    5.3 动态投入占用产出超局部闭模型应用
        5.3.1 动态投入占用产出超局部闭模型的应用性问题
        5.3.2 数据测算与处理
        5.3.3 结果与说明
    5.4 模型应用中的得失总结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5)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静态投入产出分析
        二、动态投入产出分析
        三、总量与结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文章结构
        一、研究内容
        二、文章结构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理论
    第一节 静态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概述
        一、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二、平衡关系
        三、投入产出模型
    第二节 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理论
        一、同部门当年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方法
        二、投入产出补充表的编制方法
        三、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方法
    第三节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方法
        一、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概念
        二、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三、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理论
第三章 中国1987~2017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第一节 中国1987~2017 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
        一、编制同部门当年价投入产出序列表
        二、编制投入产出补充表
        三、构建1987~2017 年投入产出可比价格指数体系
        四、编制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
    第二节 中国1987~2017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模型的构建
        一、第I、II象限分配基数的计算
        二、第I象限流量的分解
        三、第II、III象限的编制
        四、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及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分析应用
    第一节 1987~2017 年中国经济总量与结构变化分析
        一、总产出构成及变化分析
        二、增加值构成及变化分析
        三、部门关联特征变化分析
        四、最终使用构成及变化分析
    第二节 1987~2017 年中国产品部门生产函数估计
        一、理论基础
        二、数据情况
        三、模型选择及估计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一、总量及结构变化情况
        二、部门间关联变化情况
        三、各部门投入产出关系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中国1987~2017年30 部门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
    附录 B 中国1987~2017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参加的研究项目
    三、申请的专利或获奖情况

(6)中国能源系统净能源产出分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能源与经济的关系
        1.2.2 化石能源的净能源分析
        1.2.3 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EROI综述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主要研究对象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净能源分析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2.1 净能源分析理论基础
        2.1.1 净能源分析相关概念
        2.1.2 净能源分析理论基础
        2.1.3 净能源分析与经济性评价之间关系探讨
    2.2 净能源分析模型构建
        2.2.1 一般微观计算方法
        2.2.2 系统宏观计算方法
    2.3 净能源产出的动态变化
        2.3.1 EROI与净能源产出的关系
        2.3.2 EROI动态函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化石能源净能源分析
    3.1 中国化石能源EROI评价
        3.1.1 模型建立
        3.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3 计算结果
    3.2 化石能源净能源产出估计
        3.2.1 化石能源EROI及净能源产出
        3.2.2 化石能源净能源产出预测
    3.3 储量耗竭与EROI关系
        3.3.1 最终可采储量估计
        3.3.2 储量耗竭与EROI的关系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非化石能源净能源分析
    4.1 非化石能源净能源分析概述
        4.1.1 非化石能源净能源分析基础
        4.1.2 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4.2 风能资源潜力评估
        4.2.1 数据分析及处理
        4.2.2 评估模型建立
        4.2.3 资源潜力评估结果
    4.3 太阳能资源潜力评估
        4.3.1 数据分析及处理
        4.3.2 评估模型建立
        4.3.3 资源潜力评估结果
    4.4 生物质能资源潜力评估
        4.4.1 数据分析及处理
        4.4.2 评估模型建立
        4.4.3 资源潜力评估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净能源产出对于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5.1 净能源产出对于经济发展影响模型构建
        5.1.1 净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5.1.2 净能源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
    5.2 能源系统净能源分析
        5.2.1 能源系统的能源投入
        5.2.2 能源系统EROI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预测经济发展
        5.3.2 能源系统最大能源支出和最小EROI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本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6.2 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6.3 基于研究结论的建议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自下而上计算化石能源EROIpou原始数据
附录B 投入产出表部门及数据处理
附录C GIS系统基本数据
附录D 弦图VB代码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轴向运动纳米梁的多尺度动力学模型及振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微纳米尺度力学研究方法概述
    1.3 轴向运动连续体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1 力学行为的多尺度模拟
        1.4.2 分析方法概述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第2章 轴向运动纳米梁的多尺度建模
    2.1 引言
    2.2 非局部应变梯度理论
    2.3 由变分法推导运动控制方程
    2.4 小结
第3章 轴向匀速运动纳米梁的线性振动分析
    3.1 引言
    3.2 复模态分析法
    3.3 系统的固有频率
    3.4 稳定性分析
        3.4.1 临界速度失稳
        3.4.2 颤振失稳
    3.5 系统的模态函数
        3.5.1 亚临界速度情况
        3.5.2 超临界速度情况
    3.6 小结
第4章 轴向变速运动纳米梁的参数共振及稳定性分析
    4.1 引言
    4.2 伽辽金方法
    4.3 平均化方法
    4.4 数值模拟
    4.5 小结
第5章 轴向变速运动粘弹性纳米梁的非线性振动分析
    5.1 引言
    5.2 非线性对自由振动的影响
        5.2.1 非线性频率分析
        5.2.2 数值模拟
    5.3 非线性变速度粘弹性纳米梁的参数共振
        5.3.1 次谐波共振
        5.3.2 组合共振
    5.4 粘弹性阻尼系数对系统频率的影响
        5.4.1 2阶多尺度法
        5.4.2 数值模拟
    5.5 小结
第6章 外激励作用下轴向运动纳米梁的非线性响应及内共振分析
    6.1 引言
    6.2 非线性强迫振动
        6.2.1 多尺度法
        6.2.2 数值模拟
    6.3 内共振条件下的强迫振动
        6.3.1 外激励频率在第1 阶固有频率附近的基谐波响应
        6.3.2 外激励频率在第2 阶固有频率附近的基谐波响应
    6.4 数值方法
    6.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8)广义系统的若干最优控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广义系统的研究概述
        1.1.1 广义系统的结构特征
        1.1.2 广义系统的应用实例
        1.1.3 广义系统理论发展及研究现状
    1.2 最优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2.1 广义系统最优控制方法及研究现状
        1.2.2 控制参数化技术及研究现状
        1.2.3 基于数据的最优控制理论及研究现状
    1.3 双寡头市场最优广告投资竞争问题及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基于数据的线性离散系统类型判断及能控性分析
    2.1 引言
    2.2 预备知识
    2.3 完全能控性的等价判定条件
    2.4 基于数据的线性离散系统类型判定
    2.5 基于数据的能控性分析
        2.5.1 完全能控性的分析
        2.5.2 因果能控性分析
        2.5.3 R-能控性分析
    2.6 基于数据的广义李雅普诺夫稳定判据
    2.7 实例仿真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数据的离散广义系统二次型最优控制
    3.1 引言
    3.2 问题描述
    3.3 基于数据的LQR控制问题
    3.4 带有系统输出的最优控制问题
    3.5 实例仿真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数据的双寡头广告竞争模型的最优控制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
    4.3 基于ADP的最优控制策略
    4.4 实例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寡头市场有限时间的最优广告投资策略
    5.1 引言
    5.2 问题描述及模型建立
    5.3 带有不等式状态约束的最优控制问题研究
        5.3.1 约束转换
        5.3.2 控制参数化
    5.4 实例仿真
        5.4.1 目标函数为J_1
        5.4.2 在u作用下的目标函数J_2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双寡头市场最短时间的最优广告投资控制策略
    6.1 引言
    6.2 问题描述
    6.3 约束转换
    6.4 控制参数化
        6.4.1 子时间区域等分的分割方法
        6.4.2 Time Scaling方法
    6.5 实例仿真
        6.5.1 子时间区域等分的情况
        6.5.2 Time Scaling的情况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做的主要工作
作者简介

(9)线性投入产出方程的分解算法与非线性投入产出方程的存在性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中常用符号
第一章 投入产出方程的背景与研究现状
    1.1 线性投入产出方程
        1.1.1 研究背景
        1.1.2 线性投入产出的数学模型
        1.1.3 线性投入产出方程的研究
    1.2 非线性投入产出方程
        1.2.1 非线性投入产出分析的问题
        1.2.2 非线性投入产出分析已有的研究工作
第二章 广义逆和最小二乘法的应用
    2.1 广义逆矩阵
        2.1.1 广义逆矩阵概念与性质
        2.1.2 用迭代法计算A~+
        2.1.3 广义逆在投入产出方程中的应用
    2.2 最小二乘问题
        2.2.1 基本定义与定理
        2.2.3 算法
第三章 基于线性方程组变分原理的共轭梯度法的应用
    3.1 最速下降法与共轭梯度法
        3.1.1 基本定义与引理
        3.1.2 算法原理与Matlab 应用实例
    3.2 共轭梯度法的改进方法
        3.2.1 预处理共轭梯度法
        3.2.2 特征值的变分原理和Lanczos 算法
        3.2.3 Strum 算法
第四章 基于Galerkin 原理的GMERS 算法与应用
    4.1 GMERS 算法的原理与性质
        4.1.1 基本定理
        4.1.2 GMERS 算法
        4.1.3 用GMERS 算法求解投入产出方程的实例
    4.2 GMERS 算法的收敛性
        4.2.1 用到的定义
        4.2.2 关于收敛性的定理
第五章 一类非线性条件投入产出方程的可解性定理
    5.1 非线性研究背景
    5.2 一些基本概念
    5.3 主要结果与经济意义
        5.3.1 当X 为n维长方体情形
        5.3.2 X 为一般有界凸紧集
        5.3.3 一些经济意义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今后研究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

(10)关于二人博弈经济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符号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生产模型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预备知识
    2.1 投入产出分析简介
        2.1.1 投入产出分析的概念
        2.1.2 投入产出分析的发展历程
        2.1.3 投入产出分析的应用
    2.2 最优化方法简介
        2.2.1 最优化方法的概念
        2.2.2 最优化方法的发展历程
        2.2.3 最优化方法的应用
    2.3 博弈论简介
        2.3.1 博弈论的概念
        2.3.2 博弈论的相关研究
        2.3.3 博弈论在经济系统中的应用
第三章 现阶段投入产出分析的研究成果及方法综述
    3.1 经典投入产出分析
        3.1.1 经典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模型及问题
        3.1.2 经典投入产出分析的研究方法与缺陷
    3.2 非线性投入产出分析
        3.2.1 非线性投入产出分析的模型
        3.2.2 非线性投入产出分析的问题与主要困难
        3.2.3 非线性投入产出分析主要困难的解决
第四章 一类二人经济系统的均衡解存在性问题
    4.1 二人经济系统的引入
    4.2 相关术语
        4.2.1 一些概念
        4.2.2 相关引理
    4.3 非协作均衡的存在性结果
    4.4 定理的证明
    4.5 定理的经济意义
第五章 二人对策下的条件优化问题
    5.1 二人对策下的条件优化问题引入
    5.2 相关引理及证明
    5.3 主要结果及补充
        5.3.1 主要结果及证明
        5.3.2 进一步结果
    5.4 定理的经济意义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关于一类非线性连续 Leontief模型的条件投入产出方程的可解性结果(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研究[D]. 关帅. 吉林大学, 2021(01)
  • [2]奇异时滞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及应用[D]. 吴倩.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3]奇异切换系统的基于观测器控制及输出调解问题[D]. 孙雨辰. 山东大学, 2020(08)
  • [4]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应用研究[D]. 陈文强. 燕山大学, 2020(01)
  • [5]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应用[D]. 安蕾.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6]中国能源系统净能源产出分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冯敬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7]轴向运动纳米梁的多尺度动力学模型及振动问题研究[D]. 王璟. 西南交通大学, 2018
  • [8]广义系统的若干最优控制问题研究[D]. 王凤君. 东北大学, 2016(06)
  • [9]线性投入产出方程的分解算法与非线性投入产出方程的存在性结果[D]. 方恒. 南京邮电大学, 2011(04)
  • [10]关于二人博弈经济系统的研究[D]. 马荣叶. 南京邮电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一类非线性连续Leontief模型的条件输入-输出方程的可解性结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