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毛细管电泳技术进入先进行列

我国毛细管电泳技术进入先进行列

一、我国毛细管电泳技术步入先进行列(论文文献综述)

邱似岳[1](2020)在《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热压键合工艺参数及微滴生成研究》文中指出步入21世纪,以实现生化分析快速、集成、微型和低耗为目标的“芯片实验室”——微流控技术也迈进快速发展的道路,作为技术载体的微流控芯片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聚合物材料以其成本低廉、性能良好以及可大批量生产等优点,逐渐成为微流控芯片常用材料;而应用在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的热压键合技术,也因其设备要求简单、适用材料范围广泛等优势,可以进一步推动企业实现对微流控芯片的高效量产。为了降低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的成本,帮助企业实现规模化的量产,针对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的热压键合技术进行研究,本文重点围绕其热压键合工艺参数(即键合温度、压力以及时间的控制),对芯片键合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索。通过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以环烯烃共聚物材料、具有微米级微通道结构的微流控芯片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简化,根据热压理论在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进行耦合模拟,分析各工艺参数对芯片内部微通道的形变影响规律,为实际实验提供指导。结合单因素控制变量与多因素多水平正交进行仿真试验,其结果表明:键合温度对微流控芯片微通道形变影响最大,键合压力和键合时间次之。为控制热压键合时芯片微通道尺寸的形变程度在5%以内,可以将键合压力控制在0.15~0.30MPa之间,键合温度控制在75~80℃之间,键合时间选择为240s。同时开展对应的热压键合实验和微滴生成实验,利用环烯烃树脂TOPAS?材料制成的微流控芯片半成品,在一整套集热压键合、微滴生成、观察检测等设备平台下完成实验,旨在验证热压键合前后芯片尺寸,以及校核其工作性能(芯片键合强度以及微滴生成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在参考的工艺参数附近进行控制变量试验,键合温度对芯片微通道形变的影响最大;而考虑到键合强度的要求,键合压力和键合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最优解。针对微流控芯片要满足稳定生成直径70μm微滴且均一性良好的技术指标,在研究流体在微滴生成所受的阻力与微通道结构的关系后,应用沿程损失理论计算油水相理论的驱动压强范围,同时配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手段,对在驱动压强范围下生成的微滴进行图像拍摄、尺寸测量和均一性分析。通过多物理场仿真以及一系列实验,表明采用正确的热压耦合仿真分析能对实际微流控芯片的键合过程起到较好的预测作用,且微滴生成方案的可行性,也能为生产应用提供指导意见。

刘淑晗[2](2020)在《南极磷虾中砷形态分析及其安全性评价》文中提出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作为21世纪一种潜在的巨大渔业资源,其资源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然而,高砷是限制其商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建立了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6种砷形态的检测方法,并分析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总砷和砷形态的含量及分布,通过调节贮藏条件、破坏性条件以及胃肠液消化条件评估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砷形态的稳定性,采用动物实验研究了南极磷虾油原液中砷在小鼠体内代谢转化及蓄积情况。为有效控制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砷形态的转化,深入探究砷形态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蓄积,以期为南极磷虾商业化开发提供基础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6种砷形态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PLC-(UV)HG-AFS)分析方法对流动相浓度及p H,泵速和负高压等仪器条件和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亚砷酸(As(Ⅲ))、砷酸(As(Ⅴ))、一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酸(DMA)、砷甜菜碱(As B)和砷胆碱(As C)在5~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检出限(LOD,S/N≥3)均为0.01 mg/kg,定量下限(LOQ,S/N≥10)均为0.03 mg/kg;在0.01、0.05、0.10 mg/kg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89.2%~108.5%,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4%~13.9%。该方法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砷的形态分析。(2)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砷形态分析及含量分布研究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G-AFS)和上述方法分别分析南极磷虾及其制品和13种市售水产品的总砷和6种砷形态,可知南极磷虾各组织和制品中总砷含量在0.2999~4.1518 mg/kg,南极磷虾粉总砷含量最高,各组织间总砷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南极磷虾及其制品和13种市售水产品中无机砷(As(Ⅲ)和As(Ⅴ))含量均低于水产品及其制品中无机砷的国家限量标准(0.5 mg/kg),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主要砷形态是As B,占总砷含量的51.94%~99.84%。(3)南极磷虾中砷形态稳定性研究调节南极磷虾的贮藏条件和南极磷虾油的破坏性条件及人工胃肠液消化条件后,采用HPLC-(UV)HG-AFS测定样品中主要砷形态含量,为南极磷虾中砷形态稳定性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分别考察南极磷虾在冷冻(-18℃)、冷藏(4℃)、常温(25℃)、高温(60℃)和光照条件下贮藏后,南极磷虾油经加速氧化、微波和超声波等破坏性条件以及胃肠液消化酶和消化时间对As 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极磷虾在冷冻、冷藏、高温和光照条件下As B含量均未出现显着性变化(P>0.05),在常温条件下As B含量和品质因体内酶和微生物的作用而显着下降(P<0.05),感官品质及p H在常温、高温和光照条件下均降低。南极磷虾油在加速氧化、微波、超声波处理下As(Ⅲ)含量减少,加速氧化后虾油出现(0.8020±0.2764)mg/kg的DMA;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过程中,消化酶和消化时间对南极磷虾油中As B含量有显着影响(P<0.05);南极磷虾油经连续胃肠液消化后As(Ⅲ)转化为DMA,As B含量增加。南极磷虾及其制品在贮藏和体外消化过程中无机砷含量减少,毒性降低。(4)南极磷虾油中砷在小鼠体内的代谢规律研究采用动物实验,对ICR系小鼠灌胃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5、10 g/kg·BW的南极磷虾油,同时灌胃生理盐水作为空白组,通过短期实验和长期实验分析南极磷虾油中砷的代谢转化及蓄积能力。小鼠摄入虾油原液24 h后排泄物(排泄物A+排泄物B)中砷占摄入砷总量的90.25%~94.80%,即南极磷虾油中砷在小鼠体内的吸收率为6.20%~9.75%;排泄物中砷形态分别为As(Ⅴ)、DMA、As B和As C,As B含量最高且与灌胃剂量呈负相关,As C由其它砷化合物在小鼠体内转化而成,其含量随着灌胃剂量增加而显着增加(P<0.01),摄入的As(Ⅲ)转化为As(Ⅴ)或DMA,As(Ⅴ)和DMA含量变化显着,但与灌胃剂量无相关性。小鼠连续60d摄入南极磷虾油后各组小鼠生长状况良好,无中毒现象,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显着低于空白组(P<0.05);各组小鼠在灌胃20、40、60 d后肝脏、肾脏的脏器指数与空白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各组小鼠肝脏和肾脏中未检出6种砷化合物,南极磷虾油中高含量的砷连续60 d摄入不会影响小鼠肝脏、肾脏中砷形态的含量与分布。

张威鹏[3](2020)在《杜仲主要活性成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血管舒张作用差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不同采收年限和不同药用部位杜仲作为主要研究部分,选择木脂素类、苯丙素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化合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分析这些活性成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再通过相关性分析来研究不同采收年限和不同药用部位杜仲对血管舒张作用的差异。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HPLC法改变波长,进行梯度洗脱,进而同时测定了杜仲中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和苯丙素类中的12种活性成分;通过HPLC法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杜仲黄酮类中5种活性成分。实验结果表明,两个HPLC方法测定杜仲17种活性成分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的RSD(%)值均在5%以内,对不同浓度的标准品进行线性回归,其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对这17种主要活性成分与采收年限、药用部位通过聚类热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和苯丙素类中的活性成分会因不同采收年限及部位产生差异。2.将杜仲中的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黄酮类化合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时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杜仲中的这些活性成分的含量会随着杜仲的采收年限不同而变化。其中在采收年限为20年的杜仲到25年生杜仲中,杜仲枝皮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其他药用部位,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采收年限在21年以后杜仲干皮中的桃叶珊瑚苷含量均比其他药用部位低,并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采收年限为16年、24年生的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高于其他两个药用部位,且含量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采收年限为16年到25年生的杜仲叶中的金丝桃苷含量高于其他两个药用部位,含量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药用部位的杜仲会对四类化合物中的活性成分含量产生影响,它们之间存在分布规律,且规律各不相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的分布规律为:杜仲枝皮>杜仲干皮>杜仲叶。桃叶珊瑚苷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的分布规律为:杜仲枝皮>杜仲叶>杜仲干皮。绿原酸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的分布规律为:杜仲叶>杜仲枝皮>杜仲干皮。金丝桃苷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的分布规律为:杜仲叶>杜仲干皮>杜仲枝皮。3.探讨了不同采收年限及药用部位的杜仲血管舒张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杜仲样品对未经过处理的血管环的正常张力没有收缩作用。杜仲样品对KCl诱发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的收缩有显着的舒张作用,且其舒张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不同杜仲样品对激活细胞膜的VOCC通道的能力不同,舒张作用可能是使血管环内钙浓度下降有关。不同杜仲样品对抑制血管舒张因子NO、PGI2释放的能力不同,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舒张效果。4.以不同采收年限、不同药用部位杜仲中的四类活性化合物中的活性成分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采收年限及药用部位杜仲的木脂素类化合物中,在KCL组别与Ca2+组别中丁香树脂醇二葡萄糖苷(SDG)与血管舒张作用的相关性可能较好。Indo组别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DG)与血管舒张作用的相关性可能较好。实验结果作用较好的样品有:18-b,21-c,22-b,23-c,24-c,25-c。在不同采收年限及药用部位杜仲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中,L-NAME组别中桃叶珊瑚苷(Aucubin)、京尼平苷酸(GA)与血管舒张作用的相关性可能较弱。实验结果作用较弱的样品有:18-b,25-a,16-b,17-c,18-c,19-c。在不同采收年限及药用部位杜仲的苯丙素类化合物中,Indo组别中咖啡酸(Caffeic acid)、原儿茶酸(PA)与血管舒张作用的相关性可能较好。降压效果较好的样品有:23-c,24-c,20-c,23-b。在不同采收年限及药用部位杜仲的黄酮类化合物中,L-NAME组别中槲皮素(Quercitrin)、芦丁(Rutin)与血管舒张作用的相关性可能较好。实验结果作用较好的样品有:23-b,23-c,24-c,17-c。

马东阳[4](2020)在《基于郑州市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回访结果的GJB2基因突变位点深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国内外研究表明,60%的耳聋是由遗传因素导致,其中70%的遗传性耳聋表现为非综合征性耳聋,目前已发现多个与非综合征耳聋相关的基因和突变位点,了解这些具体基因信息并进行突变位点检测对于大规模开展耳聋基因筛查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2018年郑州市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项目工作中发现,某些样本的检测结果为GJB2基因单位点杂合突变,但是回访结果为确诊先天性耳聋的患者,推测这些患者的GJB2基因上可能还存在其他罕见致聋位点。目的通过对GJB2基因进行深入研究,以找到耳聋基因筛查检测范围以外的罕见致病突变位点,探寻患者先天性耳聋的病因,为患者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指导患者及其亲属婚育,同时为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项目检测方法的优化升级以及新产品的研发提供研究基础,以提高新生儿先天性耳聋的检出率。方法选取11例上述情况患者,采用一代测序检测技术对其GJB2基因全编码区测序分析,以找到耳聋基因筛查检测范围以外的罕见致病突变位点,并通过耳聋基因数据库和文献资料调研,确定突变位点的致病性。结果除常见致聋突变外,有8例样本还另外测得了c.109G>A杂合突变,c.257C>G、c.512513ins 4和c.313326del14杂合突变各有一例。随后,通过耳聋基因数据库和文献资料的调研,确定了这四个突变均为致聋突变,与耳聋基因筛查检测到的致聋突变形成了复合杂合突变,导致先天性耳聋的发生。结论本文研究发现的4个罕见致聋突变位点中,c.109G>A杂合突变样本为8例,c.257C>G、c.512513ins 4和c.313326del14突变各1例。并且通过耳聋基因数据库和文献资料的调研,确认了这四个罕见突变位点是致病性的,因此这11例患者均为GJB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是导致其先天性耳聋的主要原因。

李春莉[5](2018)在《文山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与NKX2-5基因遗传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目前关注度很高并且危害性极强的一种疾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而形成的,该病是目前人类发病率最高的出生缺陷,严重危害小儿生命和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心理和经济负担。CHD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约有0.4%1%的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据报道,约有10%的胎儿流产与心脏的发育不全有关。在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占到出生活婴的4.09‰,并且CHD的发生率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有众多证据表明,先天性心脏病是环境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是基础,环境因素是诱因,遗传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而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云南地区CHD总体患病率为6.9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可能与云南地区地处西南边陲,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民族特征,因此开展对云南地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特征的研究,以及有遗传史家族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随着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出生缺陷领域遗传学研究的迅猛发展,已经陆续发现了一些与心脏发育有关的基因,如:GATA4,NKX2-5等。NKX2-5基因是在先天性心脏病的中发现的第一个致病基因,其突变在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房室间隔缺损中已经得到了验证,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NKX2-5基因中共有7个变异位点rs17052019、rs2277923、rs3729938、rs3729753、rs3729754、rs703752和rs11552707与心脏的发育不全有关。本研究通过构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区的先心病样本库和资料库,分析其临床特征,最后应用Sanger测序,并对其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找出NKX2-5基因中可能的疾病相关变异位点。本研究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05月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经心脏彩超及心导管造影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750例,对其临床特征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发现,文山地区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病例中房间隔缺损最多,其次是室间隔缺损,然后是动脉导管未闭,且房间隔缺损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次发现,合并多种先天性心脏病病例之间无明显差异;另外,不管是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还是合并多种先天性心脏病,其症状与畸形大小与其复杂程度有关。而后对其中的10个有家族史的先天性心脏病家族的NKX2-5基因进行遗传测试及研究。采集其外周静脉血进行基因检测。发现10家族中有3个家族与rs2277923和rs703752双突变相关,分别来自彝族,景颇族和壮族,暗示这两个SNP的组合很有可能在这三个少数民族中有较高的突变率;另外,NKX2-5基因中的rs2277923 SNP位点有着较高的突变率,为81.25%,rs703752 SNP位点的突变率为18.75%,并且在家族中存在遗传现象;并且对于携带一个或两个突变的家族成员,尤其是2个突变携带者,建议家庭应给与足够的重视,谨慎对待,尽量规避风险。

王伟峰[6](2011)在《修饰电极增敏CE-ECL法对药物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技术,是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新型分离分析技术,它集成了毛细管电泳的高效分离能力和电化学发光检测的高灵敏度。目前电致化学发光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发光试剂是Ru(bpy)32+ ,它由于具有水溶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氧化还原可逆等特点倍受人们青睐。在CE-ECL技术中,工作电极表面性能对Ru(bpy)32+的发光效率影响极大,尤其在复杂试样的分离分析中工作电极的抗毒化能力更是决定了检测的可靠性。PB-Eu修饰电极能够催化联吡啶钌的氧化过程,且自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藉此可改善CE-ECL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及重现性。本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利用PB-Eu修饰电极为CE-ECL工作电极,以大环内酯类药物,麻黄碱类药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电极上被分析物的分离分析特性,实现了药物药剂和中药中几种有效成份含量的测定,并发展了CE-ECL测定药物-蛋白结合常数的分析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章综述简述了毛细管电泳的发展状况及前途,对毛细管电泳的原理、分离模式、检测器种类做了简单介绍;概述了CE-ECL技术在药物、环境及生命物质分析中的应用;介绍了新型功能材料在联吡啶钌发光体系中的应用情况,并着重介绍了新型材料在ECL技术中的应用,对该分析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第二章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测定琥乙红霉素铕离子掺杂普鲁士蓝化学修饰铂电极对联吡啶钌的电催化氧化作用可显着增强联吡啶钌/琥乙红霉素体系的电致化学发光强度,据此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检测琥乙红霉素的分析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体系发光强度与琥乙红霉素的浓度在1 ?g/mL~100 ?g/mL(R=0.9993)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25 ?g/mL (S/N=3)。对浓度为10 ?g/mL的琥乙红霉素标准溶液连续测定6次,其发光强度和迁移时间的RSD分别为2.26 %和0.81 %。本法快速、灵敏、准确,且分析试样无需复杂处理可直接用于药剂及人尿中琥乙红霉素含量的测定。第三章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测定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及其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常数以PB-Eu化学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同时灵敏快速分离和检测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含量及其与蛋白结合常数的新方法。考察了检测电位,缓冲介质及酸度,分离缓冲液种类,添加剂等条件对电泳分离及检测结果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三种药物在5分钟内即可达到基线分离,其峰面积与样品浓度对阿奇霉素在0.025-2.50μg/mL之间,罗红霉素在0.50-100μg/mL之间和克林霉素在0.10-100μg/mL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对浓度为1.00μg/mL的混合样进行6次平行测定,其峰高和迁移时间的RSD分别在0.53-1.8%和0.53-0.57%之间。将本方法用于测定药剂中三种药物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4.6%104.6%之间。并测得三种药物与蛋白结合常数分别为阿奇霉素3.55×103 L/mol,罗红霉素1.44×104 L/mol,克林霉素1.67×104 L/mol。第四章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测定麻黄中的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以PB-Eu化学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离子液体为拆分添加剂,首次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同时分离和检测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的新方法。考察了检测电位,缓冲介质及酸度,分离缓冲液种类,添加剂等条件对电泳分离及检测结果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三种药物在8分钟内可达到基线分离,其峰面积与样品浓度对甲基麻黄碱在0.02510μg/mL之间,麻黄碱在0.02525μg/mL之间和伪麻黄碱在0.0510μg/mL之间呈良好的两段线性关系。对浓度为1.00μg/mL的混合样进行6次平行测定,其峰面积和迁移时间的RSD分别在3.95% 4.30%和0.14% 0.94%之间。将本方法用于测定药剂和中药中三种物质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104.3%111.2%之间。

蔡培原[7](2008)在《电泳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电泳技术的研究进展,描述了目前比较成熟的三种电泳技术:毛细管电泳、双向电泳和脉冲凝胶电泳及其原理和应用。

汪洁[8](2007)在《激光诱导荧光DNA分析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DNA分析技术是从生物的分子—基因水平揭示生物的特性,它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最有效、最便捷的技术和手段。因此,DNA分析仪器的研究十分重要,它是获取信息的源头和基础。本论文开展了激光诱导荧光DNA分析系统的相关理论和研制工作,先后完成了两套检测系统的设计与构建。它们是基于微通道毛细管电泳技术的现代光学检测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性能良好、成本较低的优点,分辨率达到1bp,也就是单碱基分辨。灵敏度高,对标准DNA样品pGEM-3Zf(+)/HaeⅢMarkers的检测限是2.4×10-11mol/L。满足测序和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分型对分辨率和灵敏度的要求。主要工作包括两大部分:微通道毛细管电泳部分和激光诱导荧光检测部分。电泳部分主要包括:对微通道内壁进行改性,以控制电渗流和抑制吸附;制备性能良好的筛分介质能够对样品电泳分离;对涂层、灌胶、进样系统以及荧光染料的选择进行优化,选用非交联的线性聚丙烯酰胺(Linear Polyacrylamide,LPA)作为涂层材料和可替换的筛分介质;测量得到的自制涂层管的电渗流淌度为2.5165×10-8m2V-1s-1,对电渗流的控制满足DNA样品分离的要求;研究了电场强度与迁移率的关系,得到电场强度与电泳电流的关系曲线;对于本筛分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Ogston修正模型,从而能够简单、良好地解释实验结果;考察了DNA样品中不同长度的片段在不同浓度筛分介质中,随电场强度条件变化的信号强度、展宽和分辨率的变化情况,优化筛分质浓度为4%LPA。检测部分设计为共焦光路,建立了分别以488nmAr+激光器和532nm固体激光器为光源的两套系统,由激光器激发电泳到检测窗口的DNA片段(标记有荧光染料),发射的荧光信号由光电倍增管收集检测,激发光路和收集光路三维可调。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优化本系统的设计:优化聚焦于微通道中的激发光斑大小,增大聚焦到毛细管内径中的激发光斑尺寸,使光斑尺寸由最小的10μm增大到50μm(充满了整个毛细管内径),光电倍增管接收到的荧光信号提高了2-3倍,从而提高系统的信噪比和灵敏度;提出在聚焦物镜处加折射率匹配液的方法,加匹配液后的荧光信号得到了增强,因而提高了荧光收集效率和灵敏度。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阵列毛细管电泳技术中杂散光的强度与分布,激发光束直接照射到毛细管的内径中心时,毛细管产生的杂散光强度是无毛细管的情况下的2.7025倍;对不同内径的微通道毛细管进行比较,优化内径为50μm;分析了不同间距的阵列毛细管杂散光情况;所得结果对提高检测系统荧光收集效率、提高信噪比、采取最佳扫描方式十分有意义。

郑华[9](2007)在《DNA分析仪荧光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DNA序列分析在现代生物学和生命科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DNA分析仪是DNA序列分析的重要科学仪器,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及司法鉴定等领域。DNA序列分析及配套技术的研究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项高科技产业,它涉及微细加工、高分子科学、分析化学、生物工程、光学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我国在相关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中虽然已有长足的发展,某些方面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在相关科学仪器关键技术的研究方面,如快速、高通量、高灵敏度检测等,仍明显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本论文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性能的DNA分析仪荧光信号采集和处理系统:1、采用振镜与自行设计的大数值孔径远心f-theta物镜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多通道DNA荧光信号的并行检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了光机扫描装置配套的控制系统,实现DNA电泳荧光信号的低噪声、高灵敏度的激光共聚焦扫描检测。2、在信号采集系统的光学部分,对受限衍射高斯光束的传输和激光束扫描系统的线分辨率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在不同孔径圆孔的限制下,对扫描物镜焦面上的衍射光场分布进行数值计算,并利用二阶矩统计的方法对焦面上的等效光斑半径进行数值计算,将其与不受限时的理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孔径尺度对激光束扫描系统分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受限衍射使激光束扫描系统的分辨率下降,但随着孔径尺度的增加,这一影响逐步变小,当圆孔半径l≥2ω时,可忽略高斯光束衍射对扫描分辨率的影响。得到的这些结论对激光共焦扫描检测系统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此外也可对激光束在全光通信和集成光学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3、根据DNA分析仪荧光信号的处理流程,系统研究DNA荧光信号的处理,包括:预处理(数据段选取、基线调整、噪声滤除、峰值识别);四色荧光串扰校正;后处理(去卷积、迁移率校正、信号强度归一化)。在优化选择去噪方式的研究中,为了真实构建噪声模型并准确评价去噪算法的有效性,使用实际系统电泳未出信号峰时采集到的噪声叠加理想荧光信号的新方法来构建DNA测序仿真信号,去噪分析的结果表明:DNA测序信号经sym7小波基函数去噪处理后,与db8、coif5等小波基的处理结果相比,峰位置、峰高的误差最小,SNR最高,RMSE最小,为最优的小波基函数。在上述理论研究和创新设计的基础上,本论文完成了DNA分析仪荧光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研制。多通道DNA荧光信号的快速并行检测由远心f-theta扫描物镜与振镜实现,四色荧光共焦检测由滤色片轮和单个光电倍增管实现,信号采集装置中集成了嵌入式系统,图谱可在计算机中实时显示、存储和分析处理。新型设计的DNA荧光信号采集系统只使用单个光电倍增管,降低了系统的制造成本;使用光学扫描方法使系统的工作噪声比机械扫描系统的噪声要低得多,且灵敏度也很高。在此系统中采用标准双链DNA样品:pBR322/HaeⅢ(使用TO染料)进行了毛细管电泳实验,测得系统的检测限可达:2.368×10-12mol/L,经DNA图谱信号处理系统分析处理,能够满足DNA序列分析的单碱基分辨要求。该系统可应用于基于激光诱导荧光的毛细管阵列和多通道微芯片的电泳检测。

刘丹宁[10](2007)在《电泳法筛选酶及其抑制剂和大管电泳研究》文中指出药物筛选是当今医药领域新兴的课题,这一课题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因此,这一研究领域的更新和发展一直倍受瞩目。近年来,诸多研究的目光投向筛选方法的改进与更新上以提高筛选的效率和准确性,进而应对数目迅猛增多的候选药用化合物。毛细管电泳技术以其高效、低耗、快速和易自动化等诸多特点,自一出现就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至今在许多领域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毛细管电泳技术的高效分离机制,可以弥补传统药物筛选中的一些不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增加了可信度。另一方面,酶作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催化剂与人类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通过选用相关酶的抑制剂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十分有效,这也为新药的发现和筛选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本论文以毛细管电泳技术为基础、结合高效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方法,选用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肽酶为探针酶,分别系统地对其活性及其抑制剂的效果进行了考察,结果证明毛细管电泳法在该领域的可操作性及独具的优势。在利用和发挥传统毛细管电泳技术优势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其载样量较低的缺点的限制,尤其是在应用于多维分析中时,过低载样量带来不可逾越的困难。本文在传统毛细管电泳结构的基础上引入内制冷体系,借此增加有效分离通道的空间实现载样量的提升。在前期实验证实该装置的初步可操作性后,本文引入以电喷雾法自制的氨丙基纳米硅球作为电泳缓冲液添加剂,以一组芳香酸为模型化合物,实现对该装置效率提高的目的,进而证实该装置在药物研究领域可发挥的潜在作用。通过本文系统的论证,传统毛细管电泳法在药物筛选领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为药物筛选及高通量筛选方法的更新和改进做出相应的贡献;同时本文对新型大管电泳装置的优化,为广义的电泳技术提供了更为广博的适用空间,为电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的理论论据。

二、我国毛细管电泳技术步入先进行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毛细管电泳技术步入先进行列(论文提纲范文)

(1)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热压键合工艺参数及微滴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微流控芯片热压键合设备研究现状
    1.3 微流控芯片键合工艺研究现状
        1.3.1 微流控芯片材料选择
        1.3.2 微流控芯片键合工艺
        1.3.3 微流控芯片键合工艺的研究需求
    1.4 课题研究来源及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本论文工作
第二章 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热压理论及流程
    2.1 聚合物材料热压相关理论基础
        2.1.1 聚合物材料力学状态
        2.1.2 Williams-Landel-Ferry方程
    2.2 热压键合技术工艺流程及特点
        2.2.1 热压键合法概念
        2.2.2 热压键合工艺流程
        2.2.3 热压键合法特点及改进方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热压键合工艺仿真优化
    3.1 热压键合仿真研究
        3.1.1 微流控芯片模型
        3.1.2 芯片材料选择
    3.2 仿真过程及设置
        3.2.1 仿真软件简介
        3.2.2 仿真模型建立
        3.2.3 边界条件和温度、载荷设定
        3.2.4 网格划分
        3.2.5 求解器选择及设置
    3.3 仿真结果
        3.3.1 微流控芯片温度分布
        3.3.2 芯片微通道形变过程分析
    3.4 单因素控制变量仿真试验分析
        3.4.1 试验方案
        3.4.2 结果分析
    3.5 多因素多水平正交仿真试验分析
        3.5.1 正交试验设计概述
        3.5.2 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3.5.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热压键合实验
    4.1 微流控芯片半成品制作及相关实验设备
        4.1.1 微流控芯片基片
        4.1.2 微流控芯片盖片
        4.1.3 热压键合及检测设备
    4.2 热压键合实验前处理
        4.2.1 热压键合设备压力测试
        4.2.2 热压键合设备压力测试结果
        4.2.3 键合前微通道尺寸测量
        4.2.4 尺寸测量结果分析
    4.3 热压键合工艺参数实验方案及结果
        4.3.1 热压键合实验方案
        4.3.2 实验测量结果及处理
        4.3.3 键合强度测试
    4.4 热压键合实验工艺参数对微通道尺寸的影响
        4.4.1 键合温度对微通道尺寸的影响
        4.4.2 键合压力对微通道尺寸的影响
        4.4.3 键合时间对微通道尺寸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微滴生成检测实验
    5.1 微流控芯片微滴生成检测实验方案
        5.1.1 微滴生成检测实验系统原理
        5.1.2 微滴生成检测设备平台
    5.2 微滴生成原理概述及驱动压强计算
    5.3 微滴生成尺寸分析
        5.3.1 图像拍摄步骤
        5.3.2 微滴图像预处理
        5.3.3 微滴识别拟合及尺寸测量
        5.3.4 驱动压强对微滴尺寸的影响分析
    5.4 自主设计微滴生成验证芯片及制作
        5.4.1 芯片制作
        5.4.2 尺寸及功能检验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南极磷虾中砷形态分析及其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引言
    1.1 南极磷虾概述
        1.1.1 南极磷虾生物学特性及其资源利用现状
        1.1.2 南极磷虾营养价值及其应用
    1.2 南极磷虾利用的不利因素
        1.2.1 捕捞和加工技术
        1.2.2 产品和市场
        1.2.3 高氟和高砷
    1.3 南极磷虾中砷的研究进展
        1.3.1 砷的来源及特征
        1.3.2 砷的形态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水产品中砷形态的检测分析方法
        1.4.1 砷形态的前处理方法
        1.4.1.1 提取剂
        1.4.1.2 辅助方法
        1.4.2 砷形态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1.4.2.1 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原子荧光(HPLC-HG-AFS)联用技术
        1.4.2.2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联用技术
        1.4.2.3 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E-ICP-MS)联用技术
    1.5 砷化合物的代谢及毒性
        1.5.1 砷化合物的代谢
        1.5.2 砷化合物的毒性
    1.6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创新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砷形态分析及含量分布研究
    2.1 前言
    2.2 仪器设备与实验材料
        2.2.1 仪器设备
        2.2.2 标准品与试剂
        2.2.2.1 标准品
        2.2.2.2 试剂
        2.2.2.3 标准溶液和试剂的配制
        2.2.3 仪器分析条件
        2.2.3.1 总砷实验仪器分析条件
        2.2.3.2 砷形态实验仪器分析条件
        2.2.4 样品来源
    2.3 实验方法
        2.3.1 基本成分的测定
        2.3.1.1 水分的测定
        2.3.1.2 灰分的测定
        2.3.1.3 蛋白质的测定
        2.3.1.4 脂肪的测定
        2.3.2 总砷前处理方法
        2.3.3 砷形态前处理方法
    2.4 数据处理
    2.5 结果与讨论
        2.5.1 仪器条件的优化
        2.5.1.1 流动相及浓度的选择
        2.5.1.2 流动相pH的选择
        2.5.1.3 泵速的选择
        2.5.1.4 负高压的选择
        2.5.2 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2.5.3 方法学验证
        2.5.3.1 标准曲线、检出限与定量下限
        2.5.3.2 回收率与相对标准偏差
        2.5.4 实际样品分析
        2.5.5 南极磷虾中砷的分布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极磷虾中砷形态稳定性研究
    3.1 前言
    3.2 仪器设备与实验材料
        3.2.1 仪器设备
        3.2.2 标准品与试剂
        3.2.2.1 标准品
        3.2.2.2 试剂
        3.2.2.3 标准溶液和试剂的配制
        3.2.2.4 人工胃肠液的配制
        3.2.3 仪器条件
        3.2.4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贮藏实验
        3.3.1.1 温度实验
        3.3.1.2 光照实验
        3.3.2 油脂破坏性实验
        3.3.2.1 油脂加速氧化处理
        3.3.2.2 油脂破坏性实验
        3.3.3 胃肠液消化实验
        3.3.3.1 胃液消化阶段
        3.3.3.2 肠液消化阶段
        3.3.3.3 消化酶影响实验
        3.3.4 总砷测定
        3.3.5 砷形态的测定
        3.3.6 pH测定
        3.3.7 过氧化值(POV值)测定
    3.4 数据处理
    3.5 结果与讨论
        3.5.1 不同贮藏条件下南极磷虾中砷形态含量变化
        3.5.1.1 温度对南极磷虾中AsB含量的影响
        3.5.1.2 光照对南极磷虾中AsB含量的影响
        3.5.2 油脂破坏实验南极磷虾油中砷形态含量变化
        3.5.2.1 Schaal烘箱实验对南极磷虾油砷的影响
        3.5.2.2 不同破坏条件对南极磷虾油砷形态的影响
        3.5.3 人工胃肠液消化环境下南极磷虾油砷形态含量变化
        3.5.3.1 胃肠液酶和消化时间对南极磷虾油中AsB含量的影响
        3.5.3.2 人工胃肠液消化对南极磷虾油中砷形态含量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极磷虾油中砷在小鼠体内的代谢规律研究
    4.1 前言
    4.2 仪器设备与实验材料
        4.2.1 仪器设备与实验动物
        4.2.1.1 仪器设备
        4.2.1.2 实验动物
        4.2.1.3 灌胃原料
        4.2.2 标准品与试剂
        4.2.2.1 标准品
        4.2.2.2 试剂
        4.2.2.3 标准溶液和试剂的配制
        4.2.2.4 灌胃溶液的配制
    4.3 实验方法
        4.3.1 动物分组与给药
        4.3.2 小鼠短期代谢实验
        4.3.2.1 小鼠摄入南极磷虾油24h代谢实验
        4.3.2.2 小鼠排泄物收集
        4.3.2.3 砷在小鼠体内的吸收率
        4.3.3 小鼠长期蓄积实验
        4.3.3.1 小鼠摄入南极磷虾油60d蓄积实验
        4.3.3.2 小鼠生物表征观察
        4.3.3.3 小鼠体内肝脏、肾脏的收集
        4.3.4 总砷测定方法
        4.3.5 砷形态测定方法
    4.4 数据处理
    4.5 结果与讨论
        4.5.1 小鼠短期摄入南极磷虾油后砷吸收率分析
        4.5.1.1 小鼠排泄物中总砷吸收率分析
        4.5.1.2 小鼠排泄物中砷形态分析
        4.5.2 小鼠长期摄入南极磷虾油后体内砷变化分析
        4.5.2.1 小鼠生物表征
        4.5.2.2 小鼠体质量变化情况
        4.5.2.3 小鼠肝脏、肾脏指数分析
        4.5.2.4 小鼠肝脏、肾脏中砷形态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3)杜仲主要活性成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血管舒张作用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杜仲概述
        1.1.1 杜仲古籍药用历史
    1.2 杜仲的化学成分
        1.2.1 杜仲叶中的化学成分
        1.2.2 杜仲树皮中的化学成分
        1.2.3 不同生长年限杜仲的化学成分
    1.3 杜仲现代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1.3.1 降血压作用
        1.3.2 抗菌作用
        1.3.3 免疫功能
        1.3.4 抗氧化、抗衰老及抗肿瘤作用
        1.3.5 其他药理作用
    1.4 杜仲现代临床应用
        1.4.1 高血压
        1.4.2 治疗骨质疏松
        1.4.3 高血脂
        1.4.4 治疗妇科病
    1.5 杜仲药食同源方面应用
    1.6 杜仲的采收
    1.7 杜仲血管舒张作用研究现状
    1.8 杜仲活性成分分析及血管舒张作用研究方法
        1.8.1 杜仲活性成分分析方法
        1.8.2 杜仲血管舒张作用研究方法
    1.9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2 HPLC法测定杜仲中17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方法的建立
    2.1 测定杜仲中12种活性成分(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中的12种)含量方法的建立
        2.1.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2.1.2 实验方法
        2.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 测定杜仲中5种活性成分(黄酮类中的5种)含量方法的建立
        2.2.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 杜仲样品含量测定
    2.4 本章小结
3 杜仲主要活性成分的时空分布
    3.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活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3.2.2 数据结果统计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木脂素类化合物中的3种活性成分时空分布规律
        3.3.2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中的4种活性成分时空分布规律
        3.3.3 苯丙素类化合物中的5种活性成分时空分布规律
        3.3.4 黄酮类化合物中的5种活性成分时空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采收年限及药用部位的杜仲血管舒张作用的差异
    4.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大鼠的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制备的方法
        4.2.2 在基础状态下,测定杜仲样品对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的方法
        4.2.3 测定杜仲样品对KCl诱发收缩的血管张力的方法
        4.2.4 测定L-NAME对杜仲样品舒张血管作用的方法
        4.2.5 测定吲哚美辛(Indo)对杜仲样品舒张血管作用的方法
        4.2.6 测定四乙胺(TEA)对杜仲样品舒张血管作用的方法
        4.2.7 测定格列本脲(Gli)对杜仲样品舒张血管作用的方法
        4.2.8 测定杜仲样品对血管平滑肌Ca~(2+)和内流和Ca~(2+)释放的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杜仲样品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静息张力的分析结果
        4.3.2 杜仲样品对KCL引起的的胸主动脉环预收缩的分析结果
        4.3.3 L-NAME对杜仲样品舒张血管作用的分析结果
        4.3.4 Indo对杜仲样品舒张血管作用的分析结果
        4.3.5 钾离子通道阻断剂Gli、TEA对杜仲样品舒张血管作用的分析结果
        4.3.6 杜仲样品对血管平滑肌钙内流和钙释放的分析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杜仲主要活性成分的时空分布与血管舒张作用的相关性分析
    5.1 分析软件
    5.2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采收年限及不同药用部位杜仲中木脂素类化合物的活性成分与血管舒张作用的相关性分析
        5.3.2 不同采收年限及不同药用部位杜仲中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活性成分与血管舒张作用的相关性分析
        5.3.3 不同采收年限及不同药用部位杜仲中苯丙素类化合物的活性成分与血管舒张作用的相关性分析
        5.3.4 不同采收年限及不同药用部位杜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成分与血管舒张作用的相关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基于郑州市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回访结果的GJB2基因突变位点深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附图A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5)文山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与NKX2-5基因遗传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先天性心脏病的概念
    2、流行和危害
    3、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
        3.1 心脏的形成
        3.2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
    4、先天性心脏病遗传研究现状
    5、基因检测的意义
    6、基因检测常用技术方法
    7、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7.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8、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文山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
    1、引言
        1.1 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
        1.2 辅助检查
    2、材料与方法
        2.1 对象与分组
        2.2 主要仪器
    3、统计学处理
    4、结果
        4.1 一般资料
        4.2 文山州不同种类先天性心脏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5、讨论
    6 小结
第三章 文山地区先天性心脏病致病基因检测
    1、引言
    2、材料与仪器
        2.1 实验试剂
        2.2 主要仪器
        2.3 数据分析
        2.4 培养基及其他缓冲液的配制
    3、实验过程
        3.1 实验对象
        3.2 实验材料
        3.3 扩增引物
        3.4 核酸提取
        3.5 靶基因PCR反应的体系及优化条件
        3.6 PCR扩增结果检测
        3.7 PCR产物的纯化
        3.8 目的片段纯化后进行测序
        3.9 双峰样品TA克隆
    4、结果
        4.1 血液基因组DNA提取
        4.2 家族1
        4.3 家族2
        4.4 家族3
        4.5 家族4
        4.6 家族5
        4.7 家族6
        4.8 家族7
        4.9 家族8
        4.10 家族9
        4.11 家族10
    5、小结
    6、讨论
第四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6)修饰电极增敏CE-ECL法对药物成分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毛细管电泳概述
        1.1 毛细管电泳的发展简史
        1.2 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
        1.3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
        1.4 毛细管电泳的检测器
    第二节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2.1 CE-ECL 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2.2 CE-ECL 在环境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2.3 CE-ECL 在生命物质分析中的应用
    第三节 新型功能材料在联吡啶钌发光体系中的应用
        3.1 在CL 中的应用
        3.2 在ECL 中的应用
        3.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测定琥乙红霉素
    1 引言
    2 仪器与试剂
    3 样品处理
    4 电泳条件
    5 结果与讨论
        5.1 联吡啶钌/EES 在PB-Eu 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发光特性
        5.2 条件优化
        5.3 工作曲线,检测限及精密度
        5.4 样品测定
    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测定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及药物与人血清蛋白结合常数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药品
        2.2 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样品制备
    3 结果与讨论
        3.1 联吡啶钌与三种药物共存时的循环伏安行为
        3.2 条件优化
        3.3 工作曲线,检测限和精密度
        3.4 样品测定
        3.5 三种药物与人血清蛋白结合常数的测定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测定麻黄中的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药品
        2.2 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样品制备
    3 结果与讨论
        3.1 联吡啶钌与三种药物共存时的循环伏安特性
        3.2 条件优化
        3.3 工作曲线、精密度及检测限
        3.4 样品测定
    4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电泳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电泳技术研究进展
2 毛细管电泳 (CE)
    2.1 毛细管电泳原理
    2.2 毛细管电泳的应用
    2.3 毛细管电泳的展望
3 双向电泳技术
    3.1 双向电泳的原理
    3.2 双向电泳技术的应用
    3.3 双向电泳技术的展望
4 脉冲凝胶电泳
    4.1 基本原理
    4.2 脉冲凝胶电泳的应用
    4.3 脉冲凝胶电泳的展望
5 结语

(8)激光诱导荧光DNA分析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DNA分析系统的应用领域及现状
    §1.2 DNA分析系统的研究概况
        1.2.1 电泳分离原与技术
        1.2.2 基于电泳的检测方法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论文总体结构
第二章 DNA分析系统的设计组成
    §2.1 涂层、灌胶及电泳部分
        2.1.1 微通道毛细管内壁涂层原理
        2.1.2 筛分介质的性能与选取
        2.1.3 进样技术
    §2.2 激光诱导荧光共焦检测部分
        2.2.1 光学系统典型结构
        2.2.2 系统的结构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泳系统研究及相关参数分析
    §3.1 电泳理论效率及评价
        3.1.1 理论效率及其表示
        3.1.2 影响分离效率的因素
    §3.2 涂层及筛分介质的研究
        3.2.1 涂层的选取、方法步骤
        3.2.2 合成高分子线性聚丙烯酰胺筛分介质的方法
    §3.3 电泳条件的优化及参数分析与研究
        3.3.1 电泳电流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3.3.2 电泳速度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3.3.3 电泳迁移率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3.3.4 电场强度对荧光信号强度的影响
        3.3.5 不同浓度筛分介质电泳特性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的研究
    §4.1 LIFD系统中对聚焦光斑的优化研究
        4.1.1 影响荧光信号强度的因素
        4.1.2 聚焦光斑对荧光信号强度的影响及模型的建立
        4.1.3 仿真结果
        4.1.4 实验检验
    §4.2 LIFD系统中匹配液的研究
        4.2.1 理论模拟
        4.2.2 实验部分
    §4.3 LIFD系统中的杂散光分析
        4.3.1 模型的建立
        4.3.2 杂散光光强分布的模拟
        4.3.3 不同间距阵列毛细管电泳的杂散光分析
        4.3.4 实验结果
        4.3.5 分析与讨论
    §4.4 DNA分析系统的性能分析
        4.4.1 不同染料的电泳结果对比分析
        4.4.2 单碱基分辨实验
        4.4.3 灵敏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荧光染料及样品制备
附录B 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DNA分析仪荧光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1.1 DNA分析的生物学基础
        1.1.2 DNA测序技术
        1.1.3 DNA序列分析仪器的发展
    1.2 论文的立论依据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总体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DNA分析仪荧光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
    2.1 DNA分析仪荧光信号采集的原理
        2.1.1 电泳分离的原理
        2.1.2 荧光信号的检测
    2.2 DNA分析仪荧光信号采集系统的典型结构
        2.2.1 基于CCD的成像式荧光检测
        2.2.2 基于PMT的共焦荧光检测
    2.3 本论文所设计的DNA荧光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
        2.3.1 系统结构
        2.3.2 主要光机部件
        2.3.3 系统控制与信号采集
        2.3.4 图谱处理软件系统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DNA分析仪荧光信号的分析与处理
    3.1 DNA荧光信号预处理
        3.1.1 数据段选取
        3.1.2 基线调整
        3.1.3 噪声分析及去除
        3.1.4 峰值识别
    3.2 DNA四色荧光信号串扰校正
        3.2.1 四色转换的原理
        3.2.2 串扰矩阵M的求解
    3.3 DNA荧光信号后处理
        3.3.1 去卷积
        3.3.2 迁移率校正
        3.3.3 归一化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DNA分析仪荧光信号采集与处理结果
    4.1 光学分辨率
        4.1.1 激光束扫描系统的分辨率
        4.1.2 受限衍射激光束扫描系统的数值计算
        4.1.3 结论
    4.2 碱基分辨率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 信噪比
        4.3.1 信号
        4.3.2 背景噪声
        4.3.3 信噪比测试
    4.4 灵敏度
        4.4.1 荧光过程
        4.4.2 荧光动力学原理
        4.4.3 实际探测灵敏度
    4.5 图谱的预处理性能分析
        4.5.1 数据段选取
        4.5.2 基线调整
        4.5.3 噪声滤除
        4.5.4 峰值识别
    4.6 DNA图谱四色串扰校正性能分析
        4.6.1 斜率法
        4.6.2 四维空间聚类法
    4.7 图谱的后处理性能分析
        4.7.1 去卷积
        4.7.2 迁移率校正
        4.7.3 图谱归一化
    4.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附录A 作者简历
附录B 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电泳法筛选酶及其抑制剂和大管电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毛细管电泳技术应用于酶及其抑制剂筛选的意义
    二、优化新型大管电泳体系的研究意义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实际意义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高通量药物筛选的发展历程及在我国发展现状
        1.2.1 高通量药物筛选的发展历程
        1.2.2 我国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的现状
    1.3 高通量药物筛选方法的基本要求
        1.3.1 高灵敏度
        1.3.2 具有特异性
        1.3.3 可操作性
    1.4 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的原理及类型
        1.4.1 细胞水平筛选模型
        1.4.2 分子水平筛选模型
        1.4.3 其他类型
    1.5 高通量筛选的检测方法
    1.6 现存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的不足
    1.7 电泳技术
        1.7.1 电泳在生化及药学领域应用的发展简史
        1.7.2 毛细管电泳的原理
        1.7.3 基本术语
        1.7.4 毛细管电泳种类及应用领域
        1.7.5 常用的匹配检测手段
        1.7.6 电泳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1.8 酶及其抑制剂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及面临的问题
    1.9 本文研究重点
第二章 电泳法测定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3 酶反应
        2.3.1 反应机理
        2.3.2 酶反应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进样方式的选择
        2.4.2 电泳条件选择
        2.4.3 定量方法
        2.4.4 底物浓度对酶反应的影响
        2.4.5 反应动力学曲线
        2.4.6 酶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2.4.7 pH 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2.4.8 反应温度对活性的影响
        2.4.9 重现性考察
    2.5 结论
第三章 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的筛选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3.3 抑制原理
    3.4 酶反应
    3.5 电泳条件的优化选择
    3.6 抑制剂的考察
        3.6.1 十字孢碱抑制效果考察
        3.6.2 十字孢碱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3.6.3 SU6656 抑制效果的考察
        3.6.4 SU6656 浓度对抑制效果的影响
        3.6.5 十字孢碱与SU6656 抑制效果的比较
    3.7 结论
第四章 毛细管电泳结合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对信号肽酶活性考察及抑制剂的筛选
    4.1 引言
    4.2 实验设备及试剂
    4.3 酶反应
        4.3.1 酶反应原理
        4.3.2 酶反应实验步骤
    4.4 电泳条件选择
    4.5 电泳法对信号肽酶的研究
        4.5.1 考察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4.5.2 底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5.3 反应动力学曲线
        4.5.4 抑制剂考察
        4.5.5 添加剂的影响考察
    4.6 结语
第五章 新型高容量电泳机制药物筛选平台的优化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试剂和设备
    5.3 大管电泳体系的构造
    5.4 大管电泳的散热性能评价
    5.5 效率优化研究
        5.5.1 溶胶-凝胶反应原理
        5.5.2 电喷雾法原理
        5.5.3 制备方法
        5.5.4 氨丙基键合相纳米硅球的表征
        5.5.5 纳米添加剂的效果考察
    5.6 结语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我国毛细管电泳技术步入先进行列(论文参考文献)

  • [1]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热压键合工艺参数及微滴生成研究[D]. 邱似岳.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2]南极磷虾中砷形态分析及其安全性评价[D]. 刘淑晗.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3]杜仲主要活性成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血管舒张作用差异分析[D]. 张威鹏.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4]基于郑州市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回访结果的GJB2基因突变位点深入研究[D]. 马东阳.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5]文山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与NKX2-5基因遗传相关性研究[D]. 李春莉.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6]修饰电极增敏CE-ECL法对药物成分分析方法研究[D]. 王伟峰. 西北师范大学, 2011(04)
  • [7]电泳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J]. 蔡培原. 生命科学仪器, 2008(04)
  • [8]激光诱导荧光DNA分析系统的研究[D]. 汪洁. 浙江大学, 2007(09)
  • [9]DNA分析仪荧光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研究[D]. 郑华. 浙江大学, 2007(09)
  • [10]电泳法筛选酶及其抑制剂和大管电泳研究[D]. 刘丹宁. 天津大学, 2007(08)

标签:;  ;  ;  ;  ;  

我国毛细管电泳技术进入先进行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