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江优论文-胡菲,余仕强

川江优论文-胡菲,余仕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川江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川江优527,栽插密度,产量

川江优论文文献综述

胡菲,余仕强[1](2019)在《不同栽插密度对水稻品种川江优527的影响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四个不同密度栽培处理(处理A:9000穴/亩;处理B:11000穴/亩;处理C:13000穴/亩;处理D:15000穴/亩)进行试验,对水稻品种川江优527的生育特性、经济性状、产量及抗逆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四个处理中,水稻生育期无明显差异,但以B处理水稻产量居首,亩产量633.81kg,其次是D、C处理,最高产量B处理比最低产量A处理增产83.78kg/亩,增产15.23%抗逆性调查发现提高水稻产量、保证水稻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病虫害发生,德江县水稻栽插密度以11000穴/亩左右最为适宜。(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20期)

李晓元,张林,刘波,刘茂,陈静[2](2010)在《冬水田杂交中稻川江优527的高产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明杂交中稻川江优527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法]研究了施氮量、栽秧方式和密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栽秧方式的产量水平表现为等行距>宽窄行>叁角形。在相同栽秧密度条件下,等行距比叁角形显着增产,但增产程度与栽秧密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结论]川江优527的高产栽培技术:施氮量90~150 kg/hm2,栽秧密度15.16万穴/hm2左右,栽秧方式为等行距。(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07期)

李发生,陈静,何芳,刘波,杨元明[3](2009)在《超高产优质杂交稻川江优3号的选育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选育超高产优质杂交稻品种成为育种家的共同目标。川江水稻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江育F32A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蜀恢527配组育成的超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川江优3号,该组合国家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9.44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9.96%,米质达国标3级,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川江优3号两年国家区试试验结果,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分析了其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回归和通径关系、生物学特性,提出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是影响川江优3号产量的主要因素。川江优3号的高产栽培策略是在合理密植,保证一定有效穗的基础上,主攻大穗,提高实粒数和千粒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09年22期)

张圣喜,易稳凯,李涛,王长安[4](2009)在《超级杂交稻川江优2号在湘西地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川江优2号是四川省江油市川江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两系优质超级杂交稻组合。2007年-2008年引种湖南洪江累计种植1215hm2,比金优207显着增产。通过两年种植,表现出丰产、稳产、熟期适宜、抗性好、米质优等特点,但分蘖率较低,高产栽培应以促蘖增穗为主攻目标。总结了川江优2号在洪江市的高产栽培技术。(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09年09期)

曾永德[5](2008)在《不同生态条件下杂交水稻川江优527密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合理密植是调控水稻生长及产量重要措施,本研究以国审水稻新品种川江优527为材料,在施肥一致的前提下,设计不同的生态条件和种植密度处理,研究分析了不同生态条件和种植密度对水稻生育特性、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1.不同生态条件和密度对川江优527生育特性的影响在同一生态区,随着密度的增加,水稻的生育期变化不明显;不同生态区,在相同密度条件下,随着海拔的升高生育期向后延长。生育期的延长反而增加了光合作用和灌浆期的时间。说明江优527在高海拔地区也具备获得高产的环境条件,适合不同海拔地区广泛种植,这为该品种在南方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推广提供了好的理论基础和的参考价值。2.不同生态条件和密度对川江优527的生长特性及经济性状的影响随着海拔和密度的升高,水稻的植株高度差异不明显。同一生态条件下,随着水稻密度的增加,一、二次分蘖数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有效分蘖终止期提前,最高分蘖期保持不变;对于不同生态条件而言,相同密度时低海拔地区水稻二次分蘖数最多,中海拔地区最少。随密度的增加,齐穗期植株层面处,光强逐渐减弱,透光率逐渐降低,齐穗期的高密度群体的受光条件不如低密度群体;越接近地面植株的光强和透光率差异越明显。不同生态条件和密度水稻的茎杆特性差异明显。相同生态下,密度越小,茎基部伸长节间越短,粗而重,秆壁厚,抗倒伏能力越强。不同生态条件下,合理密植可以使水稻植株茎基部伸长,节间变短而粗、秆壁增厚,从而大大增强了抗倒伏能力,进而为高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相同密度下,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稻植株的穗长、一二次枝梗数和穗粒数都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在同一生态条件下,水稻的整体穗部形态以中密度的最好,高密度的最差;在相同密度条件下,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稻的整体穗部形态稳步上升,穗粒数与二次枝梗数呈极显着的正相关,显着系数为r=0.7582**。可以根据不同的生态条件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提高水稻的整体穗部形态,进而达到提高水稻产量的目的。3.不同生态条件和密度对川江优527产量的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密度对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逐渐增强。在中等密度条件下,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均表现最高;水稻有效穗数、千粒重和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着水平,相关系数达到0.80以上,结实率与产量的的相关性不强。在同一低密度条件下,随着海拔升高,该品种的产量出现降低的趋势,中高密度下,随着海拔的升高,产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08-10-01)

川江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明杂交中稻川江优527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法]研究了施氮量、栽秧方式和密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栽秧方式的产量水平表现为等行距>宽窄行>叁角形。在相同栽秧密度条件下,等行距比叁角形显着增产,但增产程度与栽秧密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结论]川江优527的高产栽培技术:施氮量90~150 kg/hm2,栽秧密度15.16万穴/hm2左右,栽秧方式为等行距。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川江优论文参考文献

[1].胡菲,余仕强.不同栽插密度对水稻品种川江优527的影响探讨[J].农家参谋.2019

[2].李晓元,张林,刘波,刘茂,陈静.冬水田杂交中稻川江优527的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0

[3].李发生,陈静,何芳,刘波,杨元明.超高产优质杂交稻川江优3号的选育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

[4].张圣喜,易稳凯,李涛,王长安.超级杂交稻川江优2号在湘西地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9

[5].曾永德.不同生态条件下杂交水稻川江优527密度试验研究[D].贵州大学.2008

标签:;  ;  ;  

川江优论文-胡菲,余仕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