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偏瘫患者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论文文献综述)
胡杰[1](2021)在《针刺联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平衡训练,2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法(FMA)]、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上、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BS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BI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平衡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显着。
成天琼[2](2021)在《不同时机运用Brunnstrom技术对针刺治疗急性期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不同时机运用Brunnstrom技术对针刺治疗急性期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探寻针刺疗法与现代康复技术如何结合可更好地促进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方法: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就诊的急性期卒中偏瘫患者,首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分为同步治疗组和非同步治疗组,然后在两组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各选取38例进行对照观察。同步组:上午针刺治疗(头针+体针)30分钟后取出体针,头针保留;同步加上Brunnstrom技术治疗30分钟后取出头针。非同步组:上午针刺治疗(头针+体针)30分钟后取出体针,头针保留30分钟后取出;下午再行Brunnstrom技术治疗30分钟。两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14天为一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疗程结束后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法、上肢功能测试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MA、UEFT、FAC、MBI评分组内比较:治疗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P<0.05),治疗1周后MBI、FMA、UEFT(V-VI类)评分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UEFT(I-IV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疗程结束后同步组FMA、UEFT、FAC、MBI评分均高于非同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FMA、MBI评分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UEFT评分及F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Brunnstrom技术可以促进急性期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且同步治疗方式优于非同步治疗方式。
郑鑫虎[3](2021)在《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下肢肌力、步态特征与跌倒风险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当前,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重,老年人的高龄化占比也日趋增加,其认知障碍老年人的比例也是不断增加,而认知障碍也会促使老年人跌倒风险增加,影响其日常生活,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研究目的:针对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进行探究,对他们的体力活动水平、步态特征、下肢肌力及跌倒风险进行评估,探讨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体力活动、下肢肌力、步态特征与跌倒风险的关系,明确步态特征和下肢肌力对认知障碍老年人的跌倒风险的预测作用,以及体育锻炼降低老年人的跌倒风险的作用途径和作用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发、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跌倒”,“认知障碍”,“实验”,“步态”,“下肢肌力”,“随机”等为检索词。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文献资料。筛选青浦区中福会养老院内的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利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Tinetti平衡步态评估量表、五次坐起测试和全身动作捕捉和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估收集受试者的体力活动水平、跌倒风险、下肢肌力和步态特征。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Mean±SD表示。两组间均数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均数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偏相关分析,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中介关系,所有统计推断均采用双尾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的检验水准α设为0.0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研究结果:(1)养老院内老年人下肢肌力、步态特征和跌倒风险较差,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主要为中等水平,跌倒风险也主要为中等风险;(2)不同体力活动水平老年人的下肢肌力、步态特征和跌倒风险存在显着差异,主要表现为低体力活动水平老年人的下肢肌力、步态特征和跌倒风险与中高水平体力活动的老年人相比差异较明显;(3)不同跌倒风险老年人的下肢肌力、步态特征和体力活动水平存在显着差异,主要表现为高跌倒风险老年人的下肢肌力、步态特征和体力活动水平与中低风险老年人相比较低;(4)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越高,其下肢肌力越高,步态越稳定,跌倒风险越低;(5)下肢肌力和步速在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和跌倒风险中发挥中介效应。研究结论:高龄认知障碍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下肢肌力、步态特征均与跌倒风险显着相关,并且,对老年人跌倒风险影响最大的为下肢肌力和步速。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越高,下肢肌力越强,步态越稳定,其跌倒风险也越低。体力活动主要通过调节下肢肌力和步态特征影响老年人的跌倒风险。
梁雅莉[4](2021)在《Pro-kin平衡训练联合悬吊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是对脑卒中患者施加平衡功能训练联合核心肌力训练,观察其对平衡及下肢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验证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平衡和下肢的步行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0月在徐州市康复医院的脑卒中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每天两次的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每天一次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Pro-kin平衡训练仪的训练联合悬吊核心肌力的练习。两组训练每周5次,一共训练6周。在干预前后进行Pro-kin平衡训练评估、BBS评分、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FMA下肢评分、Walker View步态评估系统、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1)基线资料研究结束后对照组实际完成22例(脱落1例),试验组实际完成23例。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例如年龄、性别、病程、卒中类型等进行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评估的指标包括Pro-kin平衡训练评估、BBS评分、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FMA下肢评分、Walker View步态评估、Barthel指数。上述指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平衡指标干预6周后,Pro-kin平衡仪的双足站立位睁眼闭眼静态平衡测试中试验组的X、Y轴平均COP、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功能标准差、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平均运动速度、运动椭圆面积、运动轨迹长度均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的各指标中X轴平均COP、Y轴平均COP、前后方向功能标准差、运动椭圆面积、运动轨迹长度均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5),左右方向功能标准差、前后方向平均移动速度、左右方向平均移动速度较治疗前无显着差异(P>0.05);在组间比较方面,Pro-kin平衡仪的双足站立位睁眼闭眼静态平衡测试中两组的上述指标,试验组均较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BBS评分、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的组间比较与组内比较都具有显着差异(P<0.05)。(3)下肢功能指标两组在干预6周后FMA下肢评分组间比较与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在Walker View步态评估各参数中,患侧膝关节的伸展角度的组间和组内比较方面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患侧髋关节屈伸角度、患侧膝关节屈曲角度、步行周期、健患侧步长、负重对称性的组内和组间比较方面均差异显着(P<0.05)。(4)生活质量的比较及生活质量与平衡和下肢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两组在干预6周后Bathel指数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具有显着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BMI得分与FMA下肢评分和BBS评分之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P<0.05)。结论1.Pro-kin平衡训练联合悬吊训练能显着的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与下肢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生活质量的提高与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2.Pro-kin平衡训练联合悬吊训练优于常规的康复治疗,可在临床推广,提高治疗效果。
刘传淮[5](2021)在《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偏瘫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采用超声观察偏瘫患者两侧腹肌募集能力的对称性及其与姿势控制能力的相关性,探讨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偏瘫患者腹肌募集能力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1)招募中风后左侧偏瘫患者30例、右侧30例为观察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超声测量两侧Tra、IO、EO在收缩过程的厚度变化以量化肌肉募集能力,对比两侧腹肌募集能力的对称性;(2)选取96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评价双侧Tra、IO、EO的募集能力,采用PASS、BBS、ADL量表评估姿势控制、平衡及日常生活能力;(3)将96例脑卒中随机为对照组、浅剌组、深刺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浅刺组在基础治疗上加双侧带脉穴针刺至IO肌腹;深刺组则加双侧带脉穴针刺至Tra肌腹。以腹肌募集能力与PASS、BBS、FAC评分为评价指标,在治疗前、3周后进行评价,三部分实验均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静息状态下偏瘫患者的患侧EO比健侧明显较厚(P<0.05),对照组双侧Tra比偏瘫患者明显较薄(P<0.05);在运动过程中对照组两侧Tra、IO及EO的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偏瘫患者两侧腹部肌肉的收缩比例均有显着差异(P<0.05)。(2)PASS、BBS及ADL评分与患侧Tra、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PASS量表中的姿势维持评分与健、患两侧的Tra与患侧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姿势变换评分与完成ADIM时患侧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患侧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与完成AC时健、患侧的Tra和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患侧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3)治疗后深刺组和浅刺组完成ADIM时患侧的Tra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完成AC时深刺组健患两侧和浅刺组患侧的Tra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深刺组健患两侧Tra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深刺组患侧Tra收缩明显高于浅刺组、对照组(P<0.05);治疗后深刺组和浅刺组完成ADIM和AC时患侧的IO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深刺组、浅刺组两侧IO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深刺组、浅刺组病例的患侧IO收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深刺组和浅刺组完成ADIM时患侧EO的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降低(P<0.05),完成AC时三组健侧的EO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深刺组、浅刺组两侧EO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完成ADIM时深刺组、浅刺组病例的患侧EO收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完成AC时深刺组患侧EO收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病例的PASS、BBS、FAC评分治疗前与治疗3周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刺组病例在治疗后PASS、BBS、ADL评分明显高于浅刺组、对照组(P<0.05);三组PASS量表中两部分得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深刺组在治疗后姿势维持得分明显高于浅刺组、对照组(P<0.05),深刺组、浅刺组在治疗后姿势变换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健康人群两侧的腹部肌肉运动时总体变化趋势都是增厚(收缩比例>1),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完成收缩动作时,健、患两侧腹部肌肉的收缩比例有着明显差异,健侧与正常人收缩比例相似,但患侧明显较差,甚至有部分患者出现逆收缩(收缩比例<1)。(2)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能力受嗜烟史、嗜酒史、病变类型、偏瘫侧、病程、高脂血症史、心血管病史和是否康复指导、继发肺部感染史因素影响;卒中患者患侧腹部肌群收缩比例受嗜烟史、病变类型、偏瘫侧、病程、高脂血症史和是否康复指导、继发肺部感染史等因素影响。PASS、BBS、ADL量表评分与患侧Tra、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患侧Tra、IO收缩比例越高,EO的代偿性收缩越低,量表得分越高。(3)深刺带脉穴能有效提高卒中偏瘫患者患侧Tra、IO的收缩比例,使健患两侧Tra、IO、EO的厚度与收缩比例趋于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静态和动态稳定)、平衡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步行功能的恢复;浅刺带脉穴能提高患者IO的收缩比例,使健患两侧的IO、EO的收缩收缩比例相对平衡,从而改善脑卒中患者动态平衡能力。
姜洋[6](2021)在《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改善效果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究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效果,其中对患者上肢肌张力以及运动功能作为观察指标,以期找到在临床中可操作、易行的护理方法,帮助患者减轻身体、心理负担,让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得到促进,协助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方法:本研究采用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一护一理方法干预,运用单纯随机方法分组,将一140一例患者分为对一照组、观一察组,每组各一70例。对照组一为一常规护理及Bobath技术,观察组一为一常规护理和Bobath技术以及石蜡疗法。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周,每周6天。在干预前、干预后对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观察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护理效果。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49)<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基线资料对比患者入组后,护理干预实施前,将观一察组与对一照组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基本资料有年龄、性别、瘫痪肢体、病程时间。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49)>0.05,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统一计一学差异,具有可行性分析。2肌张力比较(1)临床护理干预3周一后,一观一察组干预前后的患者、对照组干预前后的患者,通过改良Ashworth量表评价的肌张力上等级均有所降低。经一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差异((49)<0.05)。(2)与对照组的肌张力水平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总的临床效果更佳。经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显示,(49)<0.05,有的显着性差异。3运动功能(1)3周临床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在干预前与干预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所提高,且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49)<0.05,有差异显着性。(2)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数据结果分析为(49)<0.05,两组有统计学差异,两一组的比一较具一有可行性分析。结论:1石蜡疗法、Bobath技术在脑卒中后患者肌张力异常和运动功能下降问题上,都可以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2脑卒中后肌张力异常增高,运动功能下降方面,石蜡疗法和Bobath技术两种叠加的护理效果优于单一的Bobath技术。
林佳丽[7](2021)在《手脑感知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感觉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手脑感知训练结合作业治疗对慢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部感觉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脑卒中上肢及手功能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66例慢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为手脑感知组(n=33),对照组为作业治疗组(n=33),每组干预时间:每周5天,每天40min,共4周。评定包括:感觉评估采用Semmes Weinstein单丝检查(SWME),两点辨别觉(2PD);运动功能评估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障碍评估量表(FMA-UE),积木箱子测验(BBT),九孔柱试验(NHPT);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康复评定在治疗前、2周和4周后完成。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多个观察时间点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干预时,所有患者均完成康复计划,无出现退出、无不良反应等。两组患者包括年龄、性别、脑卒中类型、病灶侧和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两组基线评估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内比较: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治疗前后SWME、2PD、FMA-UE、BBT、NHPT和MBI评分均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干预4周时,两组SWME、2PD、FMA-UE、BBT和NHPT评定有统计学差异(P<0.05),MBI评定无统计学差异(P>0.05)。(3)年龄分层比较:治疗前,两组老人和非老人的感觉运动和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年龄组的患者均衡可比。4周治疗后,手脑感知组老年人运动改善优于非老年人(P>0.05),而作业治疗组中年龄分层之间的感觉运动和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1)在手脑感知组中,以下指标存在相关性(P<0.05):a.感觉与运动功能:2周后,SWME与NHPT存在相关。4周后,SWME与NHPT、2PD与BBT存在相关;b.感觉与ADL能力:2周后,2PD与MBI存在相关;c.运动和ADL能力:2周和4周后,FMA-UE与MBI存在相关。d.年龄分层分析:手脑感知组4周后,非老年人触觉SWME与NHPT、FMA与ADL、BBT与NHPT均存在相关性;在老年人中,FMA与MBI存在相关性。(2)在作业治疗组中:a.感觉与运动功能:2周后,2PD与BBT存在相关(P<0.05);b.感觉与ADL能力:2周和4周后,作业治疗组中感觉与ADL不存在相关性(P>0.05);c.运动和ADL能力:2周后,FMA-UE、BBT与MBI存在相关。4周后,FMA-UE与MBI存在相关(P<0.05)。结论:1.与作业治疗相比,手脑感知训练对改善触觉、两点辨别觉、上肢功能、主动抓握和精细运动,具有有优效性;但二者均改善慢性脑卒中患者ADL,二者无明显疗效差异。2.手脑感知训练后,感觉与运动和ADL存在紧密关联。手脑感知对老年人和非老年人的疗效不一致,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3.手脑感知强调以手脑感知为先导,开启功能导向的作业治疗。它打破以往单一的作业治疗,实现丰富多样化的感官体验,具有创新性,为慢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提供新思路。
唐雅妮[8](2021)在《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和A型肉毒毒素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及疗效差异;通过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和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血清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的差异,探讨不同疗法的代谢组学效应差异,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5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组)和对照组(肉毒素组),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肉毒素治疗,以改良Ashworth量表、关节活动度(内收角、腘窝角、足背屈角)、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等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分别在入组时和治疗12周后评价两种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2.在入组时和治疗12周后采集脑瘫患儿的血清样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UHPLC-QE-MS)检测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和肉毒素治疗前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血清样本,同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差异代谢物的层次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库比对鉴定治疗前后潜在的差异性代谢物,分析其涉及的代谢通路。结果:1.组内比较:针刺组和肉毒素组治疗6周后较治疗前肌张力下降,治疗12周后较治疗前肌张力、足背屈角下降,内收角、腘窝角、GMFM总百分数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间比较:肉毒素组较针刺组治疗6周肌张力下降得更多,针刺组较肉毒素组治疗12周肌张力下降得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针刺组较肉毒素组内收角、腘窝角、足背屈角、GMFM总百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按病情程度分层比较,针刺组治疗后肌张力Ⅰ级、Ⅲ级比Ⅳ级下降得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GMFM总百分数Ⅲ级比Ⅰ级提高得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肉毒素组GMFM总百分数Ⅲ级比Ⅰ级、Ⅳ级提高得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针刺组治疗后较治疗前L-精氨酸、鸟嘌呤浓度升高,磷酰胆碱、烟酰胺、L-缬氨酸、丙酮酸浓度下降,参与的代谢通路有D-精氨酸和D-鸟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嘌呤代谢;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柠檬酸循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糖酵解或糖异生。5.肉毒素组治疗后较治疗前D-谷氨酰胺、波维酸、2-羟基乙磺酸酯、顺乌头酸浓度下降,参与的代谢通路有D-谷氨酰胺与D-谷氨酸代谢;亚油酸代谢;牛磺酸和低牛磺酸代谢;柠檬酸循环;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结论:1.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和肉毒素均能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及粗大运动功能。2.肉毒素在治疗6周后对下肢肌张力的改善优于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在治疗12周后对下肢肌张力的改善优于肉毒素。3.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和肉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可能是通过上调精氨酸、下调谷氨酰胺,调节体内氨基酸的水平来达到对神经的保护作用。
穆姿辰[9](2021)在《改良太极功法干预脑卒中痉挛期运动功能障碍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改良太极功法对脑卒中痉挛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探讨改良太极功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支撑,给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为卒中高发人群提供更经济实惠、便于操作的康复训练。方法:采用基于网络的中央随机系统的区组随机化方法进行分组:将受试者1:1随机分为牵伸训练组(n=31)、改良太极功法组(n=31)。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根据《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基础上再进行牵伸训练;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进行改良太极功法训练。每组训练时间为1次/天,30min/次,5天/周,共4周。在训练前、训练4周后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能力恢复情况;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定患者的肌张力。记录实验过程中跌倒、摔伤、骨折、血压增高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所有研究对象在干预之前,对其年龄、性别、病程、卒中类型、患侧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所选受试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2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伸训练组和改良太极功法组治疗4周后的运动功能相比较,改良太极功法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提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平衡能力恢复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Berg平衡量表评分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伸训练组和改良太极功法组治疗4周后的平衡功能相比较,改良太极功法组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提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伸训练组和改良太极功法组治疗4周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相比较,改良太极功法组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提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痉挛程度恢复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伸训练组和改良太极功法组治疗4周后的肌张力相比较,改良太极功法组的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过程中患者未发生跌倒摔伤、骨折、血压增高和肌肉拉伤、扭伤等情况,说明改良太极功法具有一定安全性。结论:1改良太极功法能够显着改善脑卒中痉挛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2改良太极功法能够有效增强脑卒中痉挛期患者的平衡能力。3改良太极功法能够提升脑卒中痉挛期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4改良太极功法能缓解脑卒中后患侧肢体痉挛,降低肌张力。5结果显示改良太极功法具有一定安全性。
孙文静[10](2021)在《不同强度吸气肌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强度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吸气肌功能、肺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干预效果;同时验证高强度吸气肌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干预效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浙江省湖州市某三级医院康复科脑卒中偏瘫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中强度组(B组)、高强度组(C组),每组26人。三组患者均接受康复科常规治疗、常规康复及常规护理,B、C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实施中强度和高强度吸气肌训练,每天1次,每周5-7天,共持续干预6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第2周、4周、6周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三组研究对象最大吸气压(Maximum Inspiratory Pressure,MIP)、吸气流速峰值(Peak inspiratory flow,PIF)、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进行评估;于干预前、干预6周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三组研究对象Fugl-Meyer运动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进行评估。研究结果:(1)本研究干预过程中失访2例,最终纳入76例患者,其中A组26例,B组和C组各25例,三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脑卒中类型、偏瘫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干预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2)吸气肌功能:干预前三组患者MIP、PIF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A组患者干预2周、4周、6周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干预4周、6周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2周时,三组患者MIP、PIF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时,三组患者MIP、PIF值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MIP、PIF值改善效果高于A组;干预6周时,三组间MIP、PI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改善程度高于B组和A组。(3)肺功能:干预前三组患者FVC、FEV1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A组患者干预2周、4周、6周与干预前相比,FVC、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干预4周、6周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2周时,三组患者FVC、FEV1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时,三组患者FVC、FEV1值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和C组的分值高于A组;干预6周时,三组间FVC、FEV1值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分值高于B组和A组。(4)运动功能:干预6周后三组患者FMA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518,P<0.05),B组和C组的分值高于A组(P<0.05)。(5)日常生活能力:干预6周后三组患者MBI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662,P<0.05),B组和C组的分值高于A组(P<0.05)。研究结论:(1)吸气肌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吸气肌功能、肺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2)高强度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吸气肌功能、肺功能改善效果更佳,且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偏瘫患者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偏瘫患者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联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诊断标准 |
1.2 辨证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对照组 |
2.2 观察组 |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
3.1 观察指标 |
3.2 统计学方法 |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
4.1 疗效标准 |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
4.4 2组治疗前后BBS评分比较 |
4.5 2组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
5 讨论 |
(2)不同时机运用Brunnstrom技术对针刺治疗急性期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下肢肌力、步态特征与跌倒风险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问题与假设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假设 |
2 文献综述 |
2.1 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研究 |
2.1.1 流行病学调查 |
2.1.2 病理生理学特征 |
2.2 跌倒的相关研究 |
2.2.1 跌倒的流行病学调查 |
2.2.2 跌倒产生的主要发生机制 |
2.2.3 步态与跌倒的相关性 |
2.2.4 下肢肌力与跌倒的相关性 |
2.3 轻度认知障碍与跌倒 |
2.4 体育锻炼与下肢肌力、步态和跌倒风险 |
2.4.1 体育锻炼与下肢肌力 |
2.4.2 体育锻炼与步态 |
2.4.3 体育锻炼与跌倒风险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筛查条件 |
3.1.2 筛查工具 |
3.1.3 筛查过程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测试法 |
3.2.4 样本量计算 |
3.2.5 质量控制 |
3.2.6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 |
4.1 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体力活动水平、下肢肌力、步态特征、跌倒风险特征 |
4.1.1 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的人口学变化特征 |
4.1.2 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下肢肌力特征 |
4.1.3 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步态特征 |
4.1.4 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跌倒风险特征 |
4.2 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下肢肌力、步态特征与跌倒风险的相关性特征 |
4.2.1 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下肢肌力与跌倒风险的相关性特征 |
4.2.2 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步态特征与下肢肌力和跌倒风险的相关性特征 |
4.3 体力活动对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下肢肌力、步态特征和跌倒风险的影响特征 |
4.3.1 体力活动对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下肢肌力的影响特征 |
4.3.2 体力活动对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步态的影响特征 |
4.3.3 体力活动对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影响特征 |
4.4 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 |
4.5 下肢肌力、步速在体力活动水平和跌倒风险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
5 讨论分析 |
5.1 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下肢肌力、步态特征及跌倒风险的整体情况分析 |
5.1.1 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体育锻炼整体情况分析 |
5.1.2 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下肢肌力的整体情况分析 |
5.1.3 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步态特征的整体情况分析 |
5.1.4 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跌倒风险的整体情况分析 |
5.2 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下肢肌力、步态特征与跌倒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5.2.1 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下肢肌力与步态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5.2.2 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下肢肌力与跌倒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5.2.3 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步态特征与跌倒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5.3 体育锻炼对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下肢肌力、步态特征和跌倒风险的影响 |
6 研究结论 |
7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基线情况调查表 |
附录二 GDS量表 |
附录三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 |
附录四 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 |
附录五 |
附录六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中文版) |
附录七 Tinetti平衡与步态评估量表 |
(4)Pro-kin平衡训练联合悬吊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脑卒中平衡问题及平衡功能训练的相关研究进展 |
1.2.2 脑卒中核心肌群训练的相关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剔除脱落标准 |
2.1.4 意外情况应急于实验质量监控 |
2.2 研究方法 |
2.2.1 随机分组 |
2.2.2 流程图 |
2.2.3 仪器设备 |
2.2.4 治疗方法 |
2.2.5 评估方法 |
2.2.5.1 Pro-kin平衡能力评定 |
2.2.5.2 BBS平衡量表评估 |
2.2.5.3 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 |
2.2.5.4 FMA下肢评估 |
2.2.5.5 Walker View数字化跑台步态分析系统 |
2.2.5.6 Barthel指数的评定 |
2.2.6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强化平衡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对两组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
3.1.1 两组患者Pro-Kin平衡训练仪评估闭眼指标的比较 |
3.1.2 两组患者Pro-Kin平衡训练仪评估睁眼指标的比较 |
3.1.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Berg 平衡功能量表评分的比较 |
3.1.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 |
3.2 强化平衡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对两组患者下肢步行功能的影响 |
3.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下肢评分的比较 |
3.2.2 两组患者Walker View步态参数评分的比较 |
3.3 强化平衡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3.3.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Barthel的评分比较 |
3.3.2 干预后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得分与FMA下肢评分及BBS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平衡训练联合核心肌力训练 |
4.1.1 Pro-kin平衡训练设备的处方选择与悬吊动作选择的作用 |
4.1.2 平衡训练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功能状态影响 |
4.2 Prokin平衡联合悬吊核心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平衡能力的影响 |
4.2.1 Pro-kin康复系统平衡能力评估 |
4.2.2 BBS平衡量表的评估 |
4.2.3 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的评估 |
4.3 Pro-kin平衡联合悬吊核心肌力训练对脑卒中下肢功能与步态的影响 |
4.3.1 下肢FAM的评估 |
4.3.2 Walker View步态参数评估脑卒中的异常步态 |
4.4 平衡联合核心悬吊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4.4.1 Barthel指数的变化 |
4.4.2 生活质量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5)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偏瘫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脑卒中偏瘫患者两侧腹部核心肌群收缩对称性的研究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对象 |
2.1 脑卒中偏瘫患者 |
2.2 健康对照组 |
2.3 脑卒中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
3.1 纳入标准(偏瘫患者) |
3.2 纳入标准(对照组) |
3.3 排除标准(偏瘫患者) |
3.4 排除标准(对照组) |
4 超声检查方法与募集能力指标 |
4.1 检测仪器与观察指标 |
4.2 检测肌肉 |
4.3 检测操作 |
4.4 检测动作 |
4.5 注意事项 |
5 统计学分析 |
6 技术路线图 |
7 研究结果 |
7.1 一般资料比较 |
7.2 各组受试者肌骨超声结果 |
8 讨论 |
8.1 偏瘫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腹部肌群肌肉厚度的差异 |
8.2 偏瘫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腹部肌群收缩比例的差异 |
第二部分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核心肌群收缩情况与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对象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3 研究工具 |
3.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
3.2 肌骨超声检测 |
3.3 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 |
3.4 Berg平衡量表 |
3.5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
4 研究过程 |
4.1 资料收集 |
4.2 统计方法 |
4.3 技术路线图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资料 |
5.2 姿势控制能力相关量表评分情况 |
5.3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功能情况 |
5.4 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
5.5 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能力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5.6 脑卒中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功能的单因素分析 |
5.7 脑卒中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功能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5.8 脑卒中患者腹部核心肌群收缩情况与姿势控制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6 分析与讨论 |
6.1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分析 |
6.2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疾病相关资料分析 |
6.3 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平衡及生活功能现状 |
6.4 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平衡及生活功能的影响因素 |
6.5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肌群收缩功能现状 |
6.6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肌群收缩功能的影响因素 |
6.7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肌群收缩情况与姿势控制能力的相关性 |
第三部分 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与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分组与盲法 |
2.3 针刺用品 |
2.4 研究方法 |
2.5 疗效评价 |
2.6 质量控制 |
2.7 数据分析 |
2.8 技术路线图 |
3 医学伦理问题 |
4 研究结果 |
4.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及脱落病例 |
4.2 基线比较 |
4.3 临床指标观察结果 |
5 分析与讨论 |
5.1 课题设计分析 |
5.1.1 中医对中风偏瘫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障碍的认识 |
5.1.2 康复医学对卒中后姿势控制障碍的认识 |
5.1.3 带脉穴选穴理论支持 |
5.1.4 针刺深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与安全性 |
5.1.5 腹部肌群测量动作的选择与依据 |
5.1.6 肌骨超声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
5.1.7 量表的选择与依据 |
5.2 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
5.2.1 基线情况分析 |
5.2.2 静息状态下腹部肌群厚度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3 完成ADIM和 AC时腹肌收缩比例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4 脑卒中姿势控制量表(PASS)评分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5 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6 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分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7 针刺带脉穴的安全深度分析 |
6 课题创新点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卒中后姿势控制障碍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的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改善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在脑卒中后上肢偏瘫中的应用 |
2 西医在脑卒中后上肢偏瘫中的应用 |
3 小结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分组方法 |
2.3 干预方案 |
2.4 观察指标 |
2.5 观察指标疗效评定标准 |
3 统计学处理方法 |
4 质量监控 |
4.1 石蜡疗法操作的准确性 |
4.2 控制干预可能的偏倚性 |
4.3 患者依从性 |
5 伦理原则 |
6 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2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肌张力等级比较 |
3 患者肌张力的临床疗效比较 |
4 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
讨论 |
1 基线资料讨论 |
2 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肌张力的效果 |
3 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 |
结论 |
局限与展望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7)手脑感知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感觉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 |
2.2 干预措施 |
2.3 观察指标 |
3 样本量计算 |
4 随机与盲法 |
5 统计学处理 |
5.1 数据管理 |
5.2 统计学处理 |
6 质量控制 |
6.1 受试者入组的质量控制 |
6.2 受试者知情同意的质量控制 |
6.3 受试者依从性的质量控制 |
6.4 观察指标的质量控制 |
6.5 临床干预的质量控制 |
6.6 数据管理的质量控制 |
7 伦理审批与试验注册 |
7.1 自愿原则 |
7.2 保密原则 |
7.3 伦理审批 |
7.4 试验注册 |
研究结果 |
1 基本情况 |
1.1 一般资料比较 |
1.2 结局指标基线分析 |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2周和治疗后SWME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2周和治疗后2PD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2周和治疗后FMA-UE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2周和治疗后BBT比较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2周和治疗后NHPT比较 |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2周和治疗后MBI比较 |
3 两组相关性分析 |
3.1 两组干预前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3.2 手脑感知组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3.3 作业治疗组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3.4 干预后老年人和非老年人的各指标改善程度和相关性分析 |
4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手脑感知训练对慢性脑卒中患者感觉运动功能的影响及感觉运动的相关性 |
1.1 手脑感知训练对患侧上肢感觉功能的影响 |
1.2 手脑感知训练对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
1.3 手脑感知训练后感觉功能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
2 手脑感知训练对慢性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及感觉运动和ADL的相关性 |
2.1 手脑感知训练对慢性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 |
2.2 手脑感知训练后感觉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关系 |
2.3 手脑感知训练后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关系 |
3 “手脑感知”研究的创新点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慢性脑卒中患者上肢感觉缺陷的评估和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评价 |
1 研究对象 |
1.1 伦理审批 |
1.2 受试者来源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剔除标准 |
1.8 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计 |
2.2 随机分组、对照 |
2.3 治疗方案 |
2.4 评价时间点 |
2.5 疗效评价指标 |
2.6 不良事件处理 |
2.7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脑瘫患儿纳入、排除、脱落和病例完成情况 |
3.2 有效病例的基线比较(年龄、性别、分型、分级) |
3.3 疗效评价 |
3.3.1 两组治疗前后肌张力比较 |
3.3.2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内收角、腘窝角、足背屈角)比较 |
3.3.3 两组治疗前后GMFM总百分数比较 |
3.3.4 按病情程度分层两组治疗前后肌张力比较 |
3.3.5 按病情程度分层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内收角、腘窝角、足背屈角)比较 |
3.3.6 按病情程度分层两组治疗前后GMFM总百分数比较 |
3.4 不良事件评价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 |
1.1 受试者来源 |
1.2 血清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
1.3 试验试剂与仪器 |
1.4 代谢物提取 |
1.5 UHPLC-QE-MS分析条件 |
1.6 数据处理及分析 |
1.7 潜在代谢筛选和鉴定 |
1.8 模型质量控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主成分分析(PCA)得分图 |
2.2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得分散点图及置换检验 |
2.3 差异代谢物火山图 |
2.4 差异代谢物的层次聚类分析 |
2.5 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分析 |
2.5.1 针刺组治疗前后差异性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分析 |
2.5.2 肉毒素组治疗前后差异性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分析 |
3 小结 |
第三部分 全文讨论 |
1 痉挛型脑瘫高患病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
1.1 传统医学对痉挛型脑瘫的认识 |
1.1.1 传统医学对痉挛型脑瘫病名的认识 |
1.1.2 传统医学对痉挛型脑瘫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3 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研究现状 |
1.2 现代医学对痉挛型脑瘫的认识 |
1.2.1 痉挛型脑瘫的病因研究进展 |
1.2.2 痉挛型脑瘫的的现代康复治疗 |
2 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增高的机制 |
2.1 传统医学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增高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增高的认识 |
3 张力平衡针法的理论渊源及在痉挛型脑瘫中的应用 |
3.1 张力平衡针法的理论渊源 |
3.2 张力平衡理论与现代生物力学的关系 |
3.3 张力平衡针法治疗痉挛瘫痪的临床应用 |
3.4 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意义 |
4 肉毒素是目前公认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有效方法 |
4.1 肉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作用机制 |
4.2 肉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应用 |
5 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评价 |
5.1 针刺和肉毒素改善脑瘫患儿肌张力各有优势 |
5.2 针刺和肉毒素能改善患儿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6 针刺和肉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代谢组学差异分析 |
6.1 代谢组学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 |
6.2 氨基酸代谢失衡是脑瘫发病的机制之一 |
6.3 针刺通过上调精氨酸保护神经和增强免疫功能 |
6.4 肉毒素通过下调谷氨酰胺发挥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
7 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随机数字表法 |
附录B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 |
附录C 张力平衡针法组取穴及取穴标准 |
附录D 病例报告表 |
综述 中西医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9)改良太极功法干预脑卒中痉挛期运动功能障碍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西医对脑卒中的认识 |
1.1 中医对脑卒中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痉挛期运动功能障碍的认识 |
2 改良太极功法的理论依据 |
2.1 现代康复技术在脑卒中痉挛期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
2.2 传统运动疗法在脑卒中痉挛期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
2.3 改良太极功法形成的思路 |
2.4 改良太极功法的立论依据 |
3 改良太极功法对脑卒中痉挛期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 |
3.1 改良太极功法对脑卒中痉挛期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 |
3.2 改良太极功法对脑卒中痉挛期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 |
3.3 改良太极功法对脑卒中痉挛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 |
3.4 改良太极功法对脑卒中痉挛期患者肌张力的疗效 |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脑卒中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脱落标准 |
1.6 病例中止标准 |
1.7 病例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计算 |
2.2 实验分组 |
2.3 干预方式 |
2.4 评价指标 |
2.5 主要结局指标疗效标准 |
2.6 统计分析 |
2.7 质量控制 |
3 研究结果 |
3.1 患者完成试验情况及流程图 |
3.2 基线比较 |
3.3 干预前后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比较 |
3.4 干预前后患者Berg平衡评分比较 |
3.5 干预前后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比较 |
3.6 干预前后患者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比较 |
3.7 安全性记录 |
讨论 |
1 改良太极功法对脑卒中痉挛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
2 改良太极功法对脑卒中痉挛期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
3 改良太极功法功法对脑卒中痉挛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
4 改良太极功法对脑卒中痉挛期患者肢体痉挛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10)不同强度吸气肌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呼吸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
1.3.2 吸气肌训练的研究现状 |
1.3.3 吸气肌训练的运动处方 |
1.3.4 中强度吸气肌训练研究现状 |
1.3.5 高强度吸气肌训练研究现状 |
1.4 技术路线图 |
2 资料与方法 |
2.1 构建不同强度吸气肌训练干预方案 |
2.1.1 成立多学科团队 |
2.1.2 制定干预方案初稿 |
2.1.3 专家咨询 |
2.1.4 课题组讨论及预实验 |
2.1.5 干预方案终稿 |
2.1.6 组织人员培训 |
2.2 研究对象 |
2.2.1 病例来源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剔除标准 |
2.2.5 样本含量 |
2.3 研究方法 |
2.3.1 分组方法 |
2.3.2 研究工具 |
2.4 干预实施 |
2.4.1 对照组(A组) |
2.4.2 中强度组(B组) |
2.4.3 高强度组(C组) |
2.4.4 评价指标 |
2.5 统计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2.7 伦理学原则 |
3 结果 |
3.1 三组研究对象基线分析 |
3.1.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3.1.2 评价指标的基线比较 |
3.2 干预效果评价 |
3.2.1 三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MIP比较 |
3.2.2 三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PIF比较 |
3.2.3 三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FVC比较 |
3.2.4 三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FEV_1比较 |
3.2.5 三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FMA评分比较 |
3.2.6 三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MBI评分比较 |
3.2.7 三组研究对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4 讨论 |
4.1 不同强度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吸气肌功能的影响 |
4.2 不同强度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
4.3 不同强度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
4.4 不同强度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
4.5 吸气肌训练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性 |
5.3 局限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吸气肌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偏瘫患者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联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J]. 胡杰. 新中医, 2021(19)
- [2]不同时机运用Brunnstrom技术对针刺治疗急性期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D]. 成天琼.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3]高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下肢肌力、步态特征与跌倒风险的关系研究[D]. 郑鑫虎.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4]Pro-kin平衡训练联合悬吊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D]. 梁雅莉. 沈阳体育学院, 2021(09)
- [5]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偏瘫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D]. 刘传淮.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改善效果的研究[D]. 姜洋.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手脑感知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感觉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D]. 林佳丽.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8]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D]. 唐雅妮.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改良太极功法干预脑卒中痉挛期运动功能障碍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D]. 穆姿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不同强度吸气肌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孙文静.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