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北花卉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市政公共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主要起着庇荫、虑尘、减弱噪声、分隔空间、美化环境的作用,发挥着景观、生态、游憩及安全防护等功能。现代社会规划提倡以人为本的总体设计理念,因为人是社会环境的主体,任何设计都应以满足人的需求为根本,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也不例外。设计周到的园林绿化能使居民和游客切身体会到来自城市设计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人性化的服务,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空间的规划品质。本文就宿迁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方面的问题做深入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探讨
1、适地适树
城市园林绿化适地适树是指绿化要根据本地区气候、栽植地小环境和土壤酸碱度等条件选择适于该地生长的树木,以利于树木正常生长发育,抗御自然气候,形成绿化景观。宿迁位于江苏省北部,介于北纬33°8'—34°25',东经117°56'—119°10'之间,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平均气温14.2℃,年均降水量910毫米,年均日照总时数2291.6小时。
1.1树种选择失败的教训
宿迁地区绿化树木以落叶为主,只有少部分常绿树木可以越冬成活。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变暖,许多常绿树种由长江以南向北引进,最具代表性的树种为香樟。香樟喜温暖湿润气候,是亚热带阔叶树代表树种,适宜北纬10-30度地区生长。宿迁自70年代以来陆续引进香樟树,成立地级市以来,栽植规模进一步加大。宿迁地区极端气温偏冷,自2008年以来,每年冬天极端最低气温都达到零下10度,而香樟在零下6度会出现冻害死亡。据统计,70年代引进的香樟树,到90年代已全部死光。近几年栽植香樟树的地方,如雪枫公园、宿豫区政府广场、湖滨新城发展大道等地,香樟树叶枯黄,大部分已死亡,陷入死了栽、栽了死的窘境,既浪费了金钱,又耽误了时间。所以,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是规划设计的关键,对于外来树种的引进更要慎重。
1.2树种选择成功的经验
根据多年的栽植经验,宿迁地区可适宜栽植的常绿乔木有广玉兰、雪松、女贞、枇杷、湿地松、黑松、侧柏、桂花、棕榈、龙柏、法国冬青、桧柏、竹类等;常绿灌木有红叶石楠、小龙柏、金森女贞、大叶黄杨、瓜子黄杨、龟甲冬青、扶芳藤、海桐等;落叶乔木有法桐、银杏、合欢、青桐、栾树、榆树、乌桕、朴树、榉树、楝树、栾树、国槐、刺槐、枫杨、水杉、池杉、落羽杉、板栗、皂荚、棠梨、重阳木、白玉兰、紫玉兰、黄玉兰、桃树、柳树、垂丝海棠、西府海棠、贴梗海棠、樱花、木槿、榆叶梅、紫薇、紫叶李、紫荆、紫叶矮樱、梅花、石榴、枣树、龙爪槐、红枫、鸡爪槭等;落叶灌木有金叶女贞、小叶女贞、火棘、紫叶小檗、迎春、连翘、探春、月季、棣棠、绣线菊等。宿迁道路绿化树种现在比较多的为速生法桐,该树种生长迅速,耐修剪,容易培养成型,为优良的道路绿化行道树种,目前湖滨新城、经济开发区、宿城新区等地道路都以此树种为主行道树。常绿道路绿化树种在宿迁比较少,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树种为女贞、广玉兰、雪松。市府东路和八一路行道树为女贞,长势良好,但在其它地方生长较慢,长势不是太旺盛。湖滨新城宿新公路和玉兰路绿化带内广玉兰生长得枝繁叶茂,是优良的道路常绿树种,值得在全市大力推广栽植。市人民大道和湖滨新城紫薇大道以雪松为主要常绿树种,长势最好,其它地方长势也不错,但此树种在设计时应注意视觉通透性,通常组团栽植。宿迁城区大运河和古黄河贯穿而过,马陵河、民便河涓涓流淌,清清的骆马湖卧座于城北,全市拥有大量的水资源,正着力打造滨水文化。有了水就离不开柳,以马陵河、环湖大道为代表,柳树大量栽植,增添着柔美之情。
2、布局合理
城市道路绿化内容主要包含在道路中央绿化带、行车道分隔绿化带、人行道绿化带、路边绿化带、交叉口绿化带。根据道路宽度、车流量、人流量可采用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样等多种断面形式。在老城区,因规划较早,受条件限制,大多采用一板二带式布局,如黄运路、幸福路、市府东路、楚街等处。此法操作简单、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但行道树避荫效果较差,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的交通管理。新城区道路绿化现多采用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道路两侧为行道树,此种布局绿化量大,夏季避荫效果好,交通组织方便,安全可靠,如江山大道、洪泽湖西路、发展大道等新建道路多采用此种绿化设计。
2.1道路中央绿化带
道路中央绿化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m至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5倍,如宁宿徐、盐淮徐高速公路中间分车带都采取这种设计方式。
2.2行车道分隔绿化带
行车道分隔绿化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m,应充分考虑株距和定干高度。一般株行距要根据树冠大小决定,有4米、5米、6米、8米不等,若种植干径为5厘米以上的树苗,株距应为6-8米为宜,一般来说株距不应小于树冠的2倍。在交通、人流量不大的路段,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如宽度适宜,可栽植两行或多行乔木,树下铺设草皮,留出铺装过道,以便人流或汽车停站。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分车绿带宽度小于1.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其端部应采取通透式配置。现市区许多新建道路都采用这种设计手法,如洪泽湖路、发展大道、紫薇大道。
2.3人行道绿化带
人行道绿化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的绿带。在行人多的路段,行道树绿带不能连续种植时,行道树之间宜采用透气性路面铺装。树池上宜覆盖池箅子或栽植麦冬等常绿地被植物。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4m。宿迁现在法桐作为行道树比较多,株距至少要在5米,以6米为佳。如果采用女贞作为行道树,株距在4米或5米就可以了。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5m,一方面防止树枝生长阻碍非机动车道通行,另一方面为后期支架留有足够空间。法桐若作为行道树,胸径至少要达到8cm才能出效果。在主要道路,广玉兰若作为行道树其胸径至少在10cm以上才能一步成景。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通常采用修剪分支点的方法增加通透性。
2.4路边绿化带
路边绿化带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应保持在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时,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开放式绿地中,绿化用地面积不得小于该段绿带总面积的70%。濒临河、湖等水体的路侧绿地,应结合水面与岸线地形设计成滨水绿带,如沿古黄河的河滨公园等处风光带。滨水绿带的绿化应在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透景线,比较代表性的是湖滨新城环湖大道西侧的罗曼园,在环湖大道与骆马湖之间建设带状滨水公园,树木搭配错落有致,在环湖大道上既可观赏到罗曼园内美景,又可透过园内风光欣赏到清清骆马湖的水岸天际线。
2.5交叉口绿化带
交叉口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一般在背景选择高大树种,前景搭配球类植物或魔纹色块栽植,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现在许多老的道路存在安全隐患,主要就是没有按照通透式布置所致。在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应布置成装饰绿地,不易栽植大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