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控制论文-张璐

软性控制论文-张璐

导读:本文包含了软性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家族上市企业,软性控制,管理控制,企业绩效

软性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璐[1](2017)在《软性控制、管理控制与企业绩效》一文中研究指出家族企业是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依靠家族企业自身的特点来提高企业绩效,推动企业繁荣发展一直是家族企业关注的焦点。目前,尽管许多家族企业已经上市,但是真正发展壮大的却寥寥无几,家族内部争权事件屡见不鲜。因此,本文立足于浙江省家族上市公司,探究拥有不同管理控制权的不同亲缘关系的家族成员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究竟起何种作用。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利他主义理论以及差序格局理论,确定软性控制、管理控制和企业绩效的衡量维度,以2014年至2016年182家浙江省家族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共465个研究样本,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不同家族成员管理控制权比例,以及软性控制的维度——亲缘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首先,本文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相关文献,包括家族企业在其内部控制中有其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家族成员依靠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软性控制和家族成员通过进入企业权力机构担任职务来对企业进行管理控制,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企业绩效。其次,在搜集和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家族成员的软性控制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2)家族成员在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团队中担任职务对企业绩效有倒U型关系。(3)相比于实际控制人所有权不集中的企业,所有权高度集中更能增加软性控制和管理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最后,本文结合家族企业自身存在的特征,对实证结果做出了相关的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我国上市家族企业在家族企业权力机构的成员任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7-12-01)

邵勤,曲振宇,丁玎[2](2015)在《软性内镜装置使用安全和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软性内镜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容易产生各种安全风险,直接影响临床的诊疗。本文从软性内镜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及风险防范,使用后的清洗消毒灭菌保养流程,严格的规章制度等几个方面,就软性内镜的使用安全和质量控制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5年15期)

付春,管卫江[3](2014)在《试论明代云南社学与基层社会的软性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学是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府、州、县、司、卫的治所及乡镇里社兴办的初等教育学校。明代云南仿中原社学之制,于成化年间开始在其境内推广。社学不仅针对普通的汉族平民进行教育,也将教育面普及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因此社学在云南的开办就显得别有蕴义。明代云南的社学,正是基于国家一统、边疆稳定、民众启蒙与开启民智的立足点而设立的。它对于提高民间识字力和推动教育平民化,起到了儒学和书院无法比肩的历史作用,在推进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整体发展,促进全民社会文明化程度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及实现对基层社会秩序的维系与软性控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明王朝治边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官丽梅[4](2013)在《软性内窥镜质量控制的固定及调节工具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软性医用内窥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医疗仪器,具备易损坏的特点。所以在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它的固定和调节工具在设计及加工的过程中尤其重要,而且所实现的功能依据当前所需检测的技术指标来决定,一定要满足进行前后、左右、上下和旋转的调节功能。(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3年07期)

刘林利[5](2013)在《日本政府软性控制舆论案例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负责而自由的新闻"是战后日本新闻制度的原点。议会制民主制度限定了政党机关报的影响范围和力度。执政党控制的政府多通过控制新闻源等作为引导、影响和控制舆论的主要方式。掌握信息和制造恐惧是当今日本政府控制舆论的主要模式。(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3年07期)

计时鸣,周龙兵,谭大鹏,时梦,张微[6](2013)在《面向软性磨粒流加工的流速模糊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软性磨粒流加工过程中因粘度变化导致工件表面加工质量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实时的调节流速来提高表面加工均匀度的方法。针对软性磨粒流加工流速调控的复杂性以及高度非线性的特点,设计了一套面向软性磨粒流加工的模糊控制系统,利用模糊控制不需要知道控制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的特点,较好地实现了对软性磨粒流流速的控制,达到了传统的控制方式所无法实现的控制目的;根据软性磨粒流的加工特点和加工经验,设计了合理的隶属度函数和模糊控制规则,从而使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更为合理;利用Matlab软件中的模糊逻辑工具箱和Simulink模块对模糊控制器和模糊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可以很好地实现对软性磨粒流加工流速的调速,并且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控制精度。(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期刊2013年02期)

周龙兵[7](2012)在《面向软性磨粒流加工的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软性磨粒流无工具精密加工过程中,温度会随着加工的进行逐渐升高,进而导致磨粒流流体粘度的变化,粘度的变化导致软性磨粒流加工工件表面加工效果不均匀。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方法,通过设计一套面向软性磨粒流加工的模糊控制系统来调节流速,从而补偿温度变化而导致的不利影响,提高工件表面的加工均匀度。本课题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可实现κ-ε湍流模型与粘性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建立了软性磨粒流加工的数学模型。以CFD分析软件对直流道内的软性磨粒流流动进行模拟仿真,主要针对工件表面近壁区进行湍动能和动压力的分析。通过相同流速下不同温度的仿真对比分析,分析温度变化对工件表面湍动能和动压力分布的影响,通过相同温度下不同流速的仿真对比分析,分析流速对湍动能和动压力分布的影响。综合分析前面的仿真,作出温度-最优速度曲线,拟合出温度-最优速度公式,为后文的流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2)根据软性磨粒流加工的特点,对面向软性磨粒流加工的模糊控制系统中的模糊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其主要包括:模糊控制器结构的设计,输入输出量的选择,模糊论域的确定,模糊语言变量的选择,隶属度函数的设计和模糊控制规则的设计。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对模糊控制器和模糊控制系统进行了模拟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对模糊控制的设计进行修改与完善。(3)对面向软性磨粒流加工的模糊控制系统进行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并且搭建了控制平台和实验平台。进行软性磨粒流流速调控加工实验,对控制性能进行测试,对加工效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未进行流速调控的工件相比,通过流速调控后,工件表面加工均匀度大幅地提高,这证明本文的设计是有效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2-11-01)

李琛[8](2012)在《软性磨粒流近壁区域微切削机理及其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具制造过程中常会出现尺寸细微,结构复杂的异型面,可将其称之为模具的结构化表面。传统有工具抛光加工方法难以对模具结构化表面进行全面的精密加工,而现有的流体加工方法受到加工工具及装备结构的限制,在面向模具结构化表面加工时仍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近壁区理论的软性磨粒流加工分析方法。以这种加工方法为基础,本文首先基于可实现湍动能-耗散率(k-ε)湍流模型对软性磨粒流在流道中的运动进行建模,并分析软性磨粒流在近壁区的运动特性,对可实现k-ε湍流模型进行改进;其次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软性磨粒流在流道内的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然后以仿真结果为基础进行了磨粒运动观测实验;最后搭建软性磨粒流加工实验台,进行工件的光整加工实验。本文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针对可实现k-ε湍流模型与标准k-ε湍流模型所应用场合、描述特点的不同,对两者进行分析,前者对描述射流和混合流的自由流动,以及复杂流道中的流动都有着更好的表现,所以本文选择可实现k-ε湍流模型作为软性磨粒流的基本物理模型;对软性磨粒流近壁区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对由软性磨粒流加工特性所引起的湍流耗散进行研究,基于研究结果,对可实现k-ε湍流模型中的耗散率方程进行修正,所得到修正后的可实现k-ε湍流模型能够较为完整的对软性磨粒流在加工流道中的特性进行描述;对固体颗粒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软性磨粒流在近壁区的微切削机理进行研究。(2)基于可实现k-ε湍流模型,采用离散相模型建立软性磨粒流动力学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加工中所涉及到的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实验研究。首先以U型流道为例,主要对软性磨粒流的速度、压力、颗粒特性,湍动能、湍流耗散率等湍流参数,以及影响工件加工后表面纹理的颗粒运动轨迹等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上述因素进行研究后得到,软性磨粒流离散相的压力衰减程度与入口速度成反比,且在流道内的运动轨迹呈无序状态;并得到了适用于软性磨粒流加工的最佳颗粒尺寸;然后以汽车模具中的典型结构化表面所构成约束流道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不同体积分数的软性磨粒流在流道中动压力分布、速度矢量分布以及湍流耗散率分布的研究,证明了软性磨粒流加工方法的有效性。(3)以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为基础,采用不同配比的切削液、分散剂和水,对软性磨粒流溶液进行调配,并设计了软性磨粒流离散颗粒相的观测实验。对软性磨粒流试剂进行调配实验;利用高速摄像机对软性磨粒流在流道中的固体颗粒进行运动轨迹观测运动进行观察;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方法对软性磨粒流的流场进行测量,通过区域分析法得到了流场的速度矢量、涡量分布等信息,证明了在此条件下,软性磨粒流的运动形态符合湍流特征,能够实现对模具结构化表面的光整加工。软性磨粒流观测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符,为下一步基于软性磨粒流的加工实验奠定了理论基础。(4)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观测实验结果,搭建基于变频调速系统的模具结构化表面光整加工平台,该加工平台能够实现对水泵的精确调速,使软性磨粒流流态过渡更加准确。经过20小时的光整加工后,加工结果表明:软性磨粒流能够在不改变工件原有形貌的基础上,有效改善模具结构化表面的表面质量,并且能够去除原有机械加工的痕迹,使得工件表面更加平整,加工后工件入口处粗糙度为0.312μm,出口处粗糙度为0.556μm,工件整体质量减少0.2g。加工实验结果证明了软性磨粒流加工方法应用在模具结构化表面光整加工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5)基于普林斯顿方程对影响软性磨粒流加工的颗粒硬度、尺寸、颗粒与壁面碰撞角度、加工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普林斯顿方程进行改进,得到适用于软性磨粒流光整加工的材料去除模型,使其能够准确的计算出软性磨粒流对工件的去除量。(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2-05-01)

赵凌寒[9](2012)在《软性磨粒流光整加工中直角约束流道的流场特性及其对冲扰动湍流场主动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软性磨粒流加工方法面向具有直角形态的结构化表面时,约束流道中具有与普通直线或圆曲线约束流道所不同的流场特征。为了实现对直角约束流道中流场的控制,优化软性磨粒流加工方法对直角形态模具表面的效果,本文对具有典型形态的矩形截面直角约束流道流场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基于对冲扰动手段,面向软性磨粒流加工的流场主动控制方法,并完成相关观测实验,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Finnie微切削理论与颗粒动理学理论分析了影响软性磨粒流加工效率与效果的重要参数,并对两相流中磨粒对流体的跟随作用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磨粒拟流体湍动能场重要参数与流体湍动能场的关联表达式,为利用流体湍流控制手段干预磨粒的无序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2)基于可实现k-ε模型和混合(Mixture)模型对直角约束流道的两相流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通过流场参数理论分析手段建立多个优化两相流流场重要参数的理论依据:基于颗粒输送理论建立了近壁面分离区中流体速度梯度与磨粒体积分数梯度的解析关系;针对磨粒拟流体湍动能输运方程,利用微元分析方法建立了湍流涡旋场中磨粒速度梯度与流体速度梯度在典型尺度上的关系,利用磨粒速度跟随关系获得了磨粒湍动能输运方程交换项的源项条件。(3)基于自由剪切场形成湍流的机制,以加强湍流为主要目标,提出了利用对冲流扰动手段对流场湍流参数实施主动控制的方法,并利用湍流场谱理论对主动控制方法扰动湍流场的原理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主动控制方法对其他软性磨粒流加工中重要流场参数的影响,并以典型的扰动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与实际观测实验,结果证明:基于对冲流扰动的主动控制方法对湍流场以及多个影响软性磨粒流加工性能的重要参数有明显调控与优化作用,证明了本文提出主动流场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2-04-01)

陈秀丽[10](2008)在《网络媒体软性控制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97年人民网诞生,网络媒体初露峥嵘以来,网络媒体这个以发布综合信息为己任的平台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旺盛的后继力,与报纸、广播、电视四足鼎立,真正改变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明显的传播优势造就了今天网络媒体“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但同时,网络媒体的繁荣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如知识产权侵权、垃圾信息泛滥等负面影响。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不可估量的便利、机遇和财富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法预期的许多潜在危机。因此,对网络媒体实施控制就变得十分必要。在传统的大众传播领域中,媒体控制研究成熟而实用,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媒体控制的目标。但对于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而言,这种实实在在的控制几乎无法做到,由于网络传播容量的无限性,物质载体的无形性,仅从技术上来看,要想控制网络传播都是比较困难的,更何况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受众在网络传播中拥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这些都造成了网络媒体控制的弱化,也造成了网络媒体的整体失控状态。一直以来,网络媒体控制均沿袭传统大众媒体控制方式,主要采取行政制约与法律法规的规范。综合国内外网络媒体控制情况,我们发现由行政制约等硬性控制方式无法解决网络媒体目前面临的困境,控制开始转向更软性和更隐性的道路上。当前我国网络媒体软性控制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软性控制体系也还未成功建构,本文在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后,提出了强化我国网络媒体软性控制的基本思路和叁种主要的控制措施,以期更好的实现对网络媒体的控制。(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8-03-01)

软性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软性内镜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容易产生各种安全风险,直接影响临床的诊疗。本文从软性内镜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及风险防范,使用后的清洗消毒灭菌保养流程,严格的规章制度等几个方面,就软性内镜的使用安全和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软性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张璐.软性控制、管理控制与企业绩效[D].浙江工商大学.2017

[2].邵勤,曲振宇,丁玎.软性内镜装置使用安全和质量控制[J].医疗装备.2015

[3].付春,管卫江.试论明代云南社学与基层社会的软性控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

[4].官丽梅.软性内窥镜质量控制的固定及调节工具的设计[J].医疗装备.2013

[5].刘林利.日本政府软性控制舆论案例评析[J].今传媒.2013

[6].计时鸣,周龙兵,谭大鹏,时梦,张微.面向软性磨粒流加工的流速模糊控制[J].机电工程.2013

[7].周龙兵.面向软性磨粒流加工的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

[8].李琛.软性磨粒流近壁区域微切削机理及其控制方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

[9].赵凌寒.软性磨粒流光整加工中直角约束流道的流场特性及其对冲扰动湍流场主动控制方法[D].浙江工业大学.2012

[10].陈秀丽.网络媒体软性控制方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

标签:;  ;  ;  ;  

软性控制论文-张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