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抽运相位共轭论文-赵关宝

自抽运相位共轭论文-赵关宝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抽运相位共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折变效应,预置光栅,四波混频,互抽运相位共轭

自抽运相位共轭论文文献综述

赵关宝[1](2012)在《光折变晶体互抽运相位共轭特性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光折变效应是光致折射率变化效应的缩称。其含义是电光材料在光场辐照下,折射率随光强的空间分布而变化。本文根据光折变非线性光学实际应用的需要,对光折变晶体的四波混频、互抽运相位共轭特性及自—互抽运相位共轭共存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基于KNSBN晶体相位共轭特性,研究了两入射光对称入射时,入射位置与自抽运互抽运相位共轭反射率的关系,得到在入射光斑、入射角度和入射光强度不变时,自抽运互抽运相位共轭反射率都有一最大值,此时对应的两光束的入射位置相对于-c面大约为3.1mm。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入射位置对相位共轭反射率的影响。以上面的互抽运相位共轭实验为基础,进一步对两束入射光的夹角对相位共轭反射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到互抽运相位共轭反射率依赖于入射夹角,对称入射互抽运相位共轭反射率有一最大值,此时对应的两束光的夹角大约为45°,而在非对称入射相位共轭反射率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束光之间的夹角超过60°时,相位共轭反射率的值几乎为0。在非线性光耦合理论的基础上,深入严格的推导非对称入射产生互抽运相位共轭光的物理原理,并比较了其与对称入射的关联;基于前面的两入射光最佳入射位置、最佳入射角度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其中一束入射光的功率从而改变入射光功率比,实验研究了无预置光栅和有预置光栅两种情况下,入射光功率比对相位共轭反射率的影响。得到有预置光栅时,总相位共轭反射率和互抽运相位共轭反射率在自—互抽运共存期间存在一个极大值,该极大值依赖于入射光功率比。结果表明:自-互抽运相位共轭共存期间,晶体内的自一互抽运相位共轭光路相互交叉覆盖,可相互擦除各自所形成的相位光栅,若仅擦除的是一些噪音光栅,则相位共轭反射率增强,若擦除的是主光栅,则相位共轭反射率降低。研究了一束光光斑尺寸大小对另一束光相位共轭特性的影响,得到一束入射光的自抽运相位共轭反射率R随着另一束对称入射光光斑的增大而减小。但是当原先不变的这束入射光的光斑逐渐变大时,自抽运相位共轭反射率R相应的值要比前一个光斑所对应的值大;互抽运相位共轭反射率R随着另一束对称入射光光斑的增大而增大,与此同时,当原先不变的这束入射光的光斑逐渐变大时,互抽运相位共轭反射率R相应的值要比入射光前一个光斑所对应的值大,并且增加的幅度逐渐变缓。最后都要趋于一个固定的值;总相位共轭反射率R随着另一束对称入射光光斑的增大而减小,最后都将趋于各自的一个稳定的值。然而若使原先不变的这束入射光的光斑逐渐变大时,总相位共轭反射率R相应的值要比前一个光斑所对应的值大。在非线性光耦合理论的基础上,对互抽运相位共轭的物理机制,以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对相位共轭波的产生的条件进行了一些研究,研究分析自抽运一互抽运相位共轭共存的竞争机制,建立竞争共存的理论模型。并且认为自—互抽运相位共轭共存的是入射光强度的分配以及扇开光对自一互抽运光回路的各部分的擦洗,并通过他们之间的竞争机制所造成的。在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的分析对互抽运相位共轭器实现的在光学图像处理,光外差探测方面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细致的研究。(本文来源于《西安工业大学》期刊2012-04-26)

赵关宝,王晓颖[2](2011)在《外部参量对KNSBN晶体鸟翼式互抽运相位共轭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互抽运相位共轭器(MPPC)不要求两抽运光相干,具有时域和空域信息分离的特点,为了研究两束抽运光对MPPC的影响,利用我国山东大学研制的钾钠铌酸锶钡(KNSBN)晶体,使用无预置光栅,研究了入射角度,入射位置,入射抽运比的变化与互抽运相位共轭反射率(R)的关系.结果表明,非对称入射,R随入射角度增大而减小;对称入射,存在最佳的入射角度与入射位置,使得R最大,并且R随抽运比增大而减小.文章中给出了抽运光束的理论推导,分析了它对互抽运相位共轭反射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蒋治国,刘继芳,马琳,石顺祥,孙艳玲[3](2011)在《多作用区互抽运相位共轭效应输出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光折变自弯曲相继四波混频多作用区理论,利用类电子学观点建立了多作用区互抽运相位共轭效应(MPPC)输出特性的理论计算模型。根据此模型数值模拟了作用区之间振幅传输系数对MPPC阈值耦合强度以及反射率的影响,发现振幅传输系数越低,MPPC所需要的阈值耦合强度越高,且在相同的耦合强度下,其输出反射率越低。实验研究了鸟翼式互抽运相位共轭器的输出特性,获得了器件反射率随入射位置变化的曲线,并建立了四作用区鸟翼式互抽运相位共轭器输出特性的理论模型,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1年12期)

赵关宝,王晓颖,张海庆[4](2011)在《KNSBN晶体鸟翼式互抽运相位共轭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我国山东大学研制的KNSBN晶体实现鸟翼式互抽运相位共轭器(BWPC),实验研究互抽运相位共轭反射率随互抽运光束的入射角度,入射位置,入射光抽运比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本文来源于《硅谷》期刊2011年22期)

赵智刚,崔玲玲,童立新,高清松,唐淳[5](2010)在《带固体相位共轭镜的全固态脉冲抽运高重复频率大能量单纵模MOPA激光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脉冲激光二极管抽运的单纵模激光器作为种子源,通过两级预放大器和两级主放大器的单通放大,得到重复频率400 Hz,单脉冲能量36.5 mJ,脉宽24 ns的单纵模激光输出,且输出光束质量为M2x=1.78,M2y=2.13。应用大口径锥度融石英光纤作为相位共轭镜,获得了大于50%的受激布里渊散射反射率,入射激光被压缩到6 ns左右,大幅提升了脉冲峰值功率;由于相位共轭特性,反射回的激光将沿原路返回再次通过主放大器,补偿了激光晶体中的相位畸变,并再次提取晶体中的能量进行有效放大。双通后输出重复频率400 Hz,单脉冲能量101.25 mJ,脉冲宽度6 ns左右的单纵模激光,峰值功率可高达16.8 MW,光束质量因子为M2x=1.74,M2y=1.93。可见,在应用该相位共轭镜双通过后,光束质量并没有继续恶化,而是有所提升;使用平面镜双通后的光束质量因子M2≈4,从而有效证实了该光纤相位共轭镜补偿畸变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0年12期)

李洁,姚香檀,白鹏[6](2010)在《外部参量对自抽运相位共轭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入射位置和入射光斑尺寸对KNSBN晶体自抽运相位共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自抽运相位反射率依赖入射光斑和入射位置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0年13期)

王晓颖,石顺祥[7](2006)在《晶体几何结构及入射角度对自抽运相位共轭特性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两块不同尺寸的Cu∶KNSBN晶体自抽运相位共轭实验,研究了光折变晶体的几何结构及入射角度对自抽运相位共轭特性的影响,得到在入射位置不变化的情况下,随着入射角度的变化相位共轭光输出有最大值,几何结构不同对应的最大值不同。并从理论上分析了晶体结构及入射角度在双作用区自抽运相位共轭机理中的作用,指出几何结构、入射角度与自抽运光通道、耦合系数的关系,及在自抽运相位共轭效应中存在一个最佳入射角度,这时相位共轭光输出最大。最后,对理论上的相位共轭反射率公式进行了修正。对自抽运相位共轭实际应用中,选择最佳入射角度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06年09期)

张祎[8](2006)在《高能激光抽运的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镜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惯性约束聚变(ICF)激光驱动器研究的开展,需要高能量、高光束质量的激光输出,光学相位共轭技术因其自动有效的控制光束和修正任意波前畸变而备受瞩目。其中,受激布里渊散射(SBS)具有高转换效率、相位复共轭、脉宽压缩等特性,能实时补偿光学系统热畸变和材料不均匀性等因素带来的波前畸变,提高光束质量和聚焦功率密度,大大降低高能激光系统的规模和造价,因而在ICF激光驱动器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受到其它非线性效应的限制,SBS激光系统的输出能量都还不能满足运用到ICF激光驱动器中的要求。因此,本文开展了适合高能激光系统的SBS相位共轭镜相位共轭特性的实验研究,为今后在高能激光系统中设计和应用独立双池SBS相位共轭镜提供实验参考。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一、通过对当前国内外高能SBS相位共轭镜技术研究进展以及SBS相位共轭镜在ICF激光驱动器中应用的分析,提出了基于高能激光抽运的高负载独立双池SBS相位共轭镜方案的设计,并对激光系统的增益特性和能流分布进行了模拟。二、对高能激光系统前端进行了集成实验,得到了较好的近场光斑,长脉冲工作方式下达到了百焦耳级的能量输出,稳定度在5%以内。叁、在独立双池SBS相位共轭镜中,对能量反射率、远场相位共轭保真度、脉宽压缩比等参数受种子泵浦光与放大抽运光能量比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四、在高能激光系统中应用独立双池SBS相位共轭镜,在7J能量注入下,经过振-放双程放大,得到13J能量的激光输出;在泵浦能量高出阈值几百甚至上千倍时的能量反射率可以达到65%左右,保真度达80%以上;证明实验中设计的独立双池SBS相位共轭镜结构具有较高的负载能力,是高效的。五、在大口径(Φ64mm)高能激光系统中应用独立双池相位共轭镜并对比普通单池进行了泵浦能量对能量反射率和远场相位共轭保真度及其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它们的曲线变化规律。在得到了较高的远场保真度的同时,也对SBS近场保真度进行了定性研究,获得了较好的SBS近场(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6-06-01)

王晓颖,王涛,石顺祥[9](2005)在《入射位置对鸟翼式互抽运相位共轭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入射位置对互抽运相位共轭特性的影响.通过强度相等的两束光对称入射到Cu:KNSBN晶体上,进行鸟翼式互抽运相位共轭实验研究,获得了互抽运相位共轭光输出随着入射位置的变化存在最大值.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入射位置对鸟翼式互抽运相位共轭机制的作用,指出入射位置对晶体内互抽运光回路、耦合系数的影响,及在互抽运相位共轭效应中存在一个最佳入射位置.(本文来源于《西安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6期)

周涛,陈军,唐淳,高清松,庞毓[10](2004)在《激光二极管抽运电光调Q双通激光器中的光纤相位共轭》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高重复频率脉冲固体激光器中热致光束畸变对光束质量的影响 ,在激光二极管抽运、电光调Q的Nd∶YAG激光双通放大系统中对多模石英光纤相位共轭镜进行了实验研究。激光重复频率 10 0Hz、脉宽 2 0ns。实验结果表明 :应用多模光纤能够显着改善放大级中热效应引入的波面畸变 ,双通获得近衍射极限的激光输出 ,并可大幅度压缩脉宽至 7ns,达到了 3∶1的压缩比。在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附近 ,实验中观察到相位共轭光光斑剧烈闪烁 ,而随着注入光纤能量的增大 ,闪烁现象渐渐消失 ,输出激光能量的稳定度提高 ,在注入能量 5 .3mJ的情况下 ,获得了 14 %的能量不稳定度 ,此时的反射率和退偏率分别为 32 .6 %和 7%。(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自抽运相位共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互抽运相位共轭器(MPPC)不要求两抽运光相干,具有时域和空域信息分离的特点,为了研究两束抽运光对MPPC的影响,利用我国山东大学研制的钾钠铌酸锶钡(KNSBN)晶体,使用无预置光栅,研究了入射角度,入射位置,入射抽运比的变化与互抽运相位共轭反射率(R)的关系.结果表明,非对称入射,R随入射角度增大而减小;对称入射,存在最佳的入射角度与入射位置,使得R最大,并且R随抽运比增大而减小.文章中给出了抽运光束的理论推导,分析了它对互抽运相位共轭反射率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抽运相位共轭论文参考文献

[1].赵关宝.光折变晶体互抽运相位共轭特性的研究与应用[D].西安工业大学.2012

[2].赵关宝,王晓颖.外部参量对KNSBN晶体鸟翼式互抽运相位共轭器的影响[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蒋治国,刘继芳,马琳,石顺祥,孙艳玲.多作用区互抽运相位共轭效应输出特性的研究[J].光学学报.2011

[4].赵关宝,王晓颖,张海庆.KNSBN晶体鸟翼式互抽运相位共轭器的研究[J].硅谷.2011

[5].赵智刚,崔玲玲,童立新,高清松,唐淳.带固体相位共轭镜的全固态脉冲抽运高重复频率大能量单纵模MOPA激光器[J].中国激光.2010

[6].李洁,姚香檀,白鹏.外部参量对自抽运相位共轭特性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0

[7].王晓颖,石顺祥.晶体几何结构及入射角度对自抽运相位共轭特性影响的研究[J].光学学报.2006

[8].张祎.高能激光抽运的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镜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9].王晓颖,王涛,石顺祥.入射位置对鸟翼式互抽运相位共轭特性的影响[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5

[10].周涛,陈军,唐淳,高清松,庞毓.激光二极管抽运电光调Q双通激光器中的光纤相位共轭[J].光学学报.2004

标签:;  ;  ;  ;  

自抽运相位共轭论文-赵关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