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单根纤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钙钛矿,光学探测器,压阻效应,负微分电阻
单根纤维论文文献综述
李淑君[1](2019)在《基于单根MAPbI_3微/纳米纤维双终端器件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能源材料的开发与发展被广泛认为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重要手段。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OHP)以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优势成为新一代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材料,为未来能源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机遇。相比于薄膜结构,钙钛矿纳米纤维结构具有更高的光生载流子传输效率和光学各向异性。为进一步探索钙钛矿纳米纤维结构的性能和加强对OHP电子浓度的调控,提出一种制备MAPbI_3微/纳米纤维双终端器件的自组装法。对器件的形貌结构,光电性能,压阻性能,以及阻变存储性能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究。(1)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形貌结构及成分进行表征及分析,结果表明MAPbI_3微/纳米纤维为高结晶的四方晶系。(2)通过施加不同的光照条件和电压,从而对器件的光电性能进行研究。在一定光照和偏压的条件下,MAPbI_3光电探测器的光响应范围为200-900 nm。器件的MAPbI_3与Ag电极形成肖特基势垒接触,具有背靠背二极管的特性。(3)分别对器件在静态、动态应变下进行压阻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无论是单一应力作用还是应力与光耦合作用,器件均表现出电阻随压应力的增加而减小,随张应力的增加而变大。(4)观察MAPbI_3微/纳米纤维的XRD图谱和I-V曲线的演变信息。研究表明:当器件暴露在空气中第4天时,光照能诱导其出现负微分电阻(NDR)效应和反极性阻变,并呈现出非易失性存储性能。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出现负微分电阻现象的导电机理,将其归因于器件发生了可逆的电化学反应。针对MAPbI_3微/纳米纤维器件不同性能的研究,该实验对进一步理解器件的特殊性能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21)
张保华,刘大翔,许亚坤,黄斌,丁瑜[2](2018)在《单根聚丙烯纤维在植被混凝土中的拉拔特性及临界长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加筋技术在复合土和混凝土等工程加固领域应用广泛,但在生态护坡领域的应用则鲜有报道。通过自主设计的试验装置,研究了单根聚丙烯纤维在不同含水率、不同干密度和不同龄期植被混凝土中的拉拔特性,分析了拉拔试验前后纤维的显微特征,并确定了临界加筋长度经验公式。研究表明:纤维拉力-位移曲线呈显着的多峰特征,主要与植被混凝土中存在水泥水化产物有关;1 d试样界面抗剪强度在最优含水率时存在极小值,主要原因是试样初期的筋-土界面锚固力提高值相较于摩擦力减小值要低;随着干密度和龄期的增长,界面抗剪强度和残余抗剪强度都显着提高。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植被混凝土中纤维临界加筋长度的经验公式,对提升植被混凝土在高寒、强降雨、坡面高陡等恶劣环境下的工程耐久性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8年09期)
潘竟盛,刘建忠,张倩倩,张丽辉[3](2018)在《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单根钢纤维拔出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Funk-Dinger模型求解计算,实现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UHPFRCC)基体配合比的确定,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纤维埋入深度、基体中纤维掺量以及纤维埋入角度对单根钢纤维在UHPFRCC中拔出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纤维埋入深度、基体性能和纤维埋入角度均对UHPFRCC中单根钢纤维拔出行为影响显着,粘结强度和拔出功均随着埋入深度和基体强度的增加而大幅度提高。(本文来源于《江苏建材》期刊2018年02期)
周虹宇,陈剑声,欧阳瑾[4](2018)在《CAD/CAM纤维桩核冠修复单根前磨牙残根的体外对比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CAD/CAM纤维桩核冠修复单根前磨牙残根的体外对比实验,为将这一技术应用在临床更为常见的修复后牙残根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具备预成纤维桩和金属铸造桩优点的CAD/CAM个性化纤维桩,对临床收集到经处理的离体单根前磨牙残根模型进行修复,对抗折强度进行体外对比实验,记录每个样本在循环加载时出现松脱的情况,以及最后破坏时的抗折强度和折裂的部位、方式。结果:CAD/CAM纤维桩核修复单根前磨牙残根时与其他两种常用桩核相比,抗折强度与金属铸造桩核接近,并显着高于成品纤维桩+树脂核;并且不易出现桩核松脱,最后发生折裂的部位多位于牙根颈部,而不是牙根中下部。结论:CAD/CAM纤维桩在抗折强度、抗疲劳强度、弹性模量、根管适应性、美观性、生物安全性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通过体外对比实验,可以丰富其在修复后牙残根方面的实验数据,为临床更加广泛地应用这一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在临床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8年01期)
宋贝贝,龚文正,李宗蔚,阮诗伦,申长雨[5](2017)在《静电纺无纺纤维膜与单根纤力学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简化模型,将无纺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中单根纤维进行重新排列,得到了由静电纺丝获得的纳米纤维膜和单根纤维拉伸强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纤维膜的拉伸强度与纤维膜的孔隙率、样品的尺寸(长度和宽度)和单根纤维的拉伸强度有关。通过与现有文献对比发现,简化模型得到的纤维膜的拉伸强度与实验得到的拉伸强度相差仅8.7%,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准确度更高。(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7年12期)
林晓溁[6](2017)在《掺花岗岩石粉UHPC单根钢纤维拉拔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一种新型超高强度、高耐久性和高韧性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钢纤维与UHPC基体间的界面力学性能是提升UHPC韧性的关键一环,这对充分发挥UHPC的材料特性、降低工程造价以及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福建省大量的废弃花岗岩石粉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将其作为一种材料用于制备UHPC,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以钢纤维类型、钢纤维表面改性、养护制度及养护龄期为变化参数,采用自主设计的单根钢纤维拉拔装置进行试验,得到8种钢纤维在掺花岗岩石粉UHPC中的拔出力与位移(P-s)曲线等,采用SEM、EDS和XRD等微观方法对钢纤维表面形貌、UHPC水化产物种类和孔结构等进行研究,阐述了钢纤维与UHPC的粘结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从颗粒表面形貌、粒径分布及需水量等方面论证了花岗岩石粉取代石英粉的可行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水胶比0.18、硅灰和水泥比0.3、细石英砂与石英砂比0.2、平直型钢纤维(S)体积掺量2%、花岗岩石粉100%取代石英粉的UHPC,S从该UHPC拔出时的平均粘结强度及拔出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0 MPa 和 160.0 N.mm。2、单折线端钩型(G3)、小波浪型(L3)和扁头型(B)钢纤维自身抗拉强度较低,不适用于制备UHPC;标准养护7 d时,在8种钢纤维中,镀铜小波浪型(L2)钢纤维的平均粘结强度(33.3 MPa)与拔出功(632.2N-mm)均达最大。3、蒸压养护7 d时,在8种钢纤维中,镀铜单折线端钩型钢纤维(G1)的平均粘结强度(31.5MPa)和拔出功(540.9N mm)达到最大。G1、镀铜双折线端钩型(G2)和镀铜波浪型(L1)钢纤维存在被拉直的现象。与G2和L1相比,G1与基体间存在更强的机械咬合力。经磷酸锌改性后,钢纤维表面粘附更多的水化产物,钢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粘结增强;磷酸锌改性对S的平均粘结强度和拔出功的提高最明显,分别增加了 13.37%和39.19%。4、在90℃恒温水养护下,随着养护龄期(3d、7d和28d)的增长,UHPC平均孔径及累积孔体积均减小,钢纤维与基体间界面性能变好。5、对于标准养护、90℃恒温水养护和蒸压养护,生成水化产物的结晶度提高,从掺花岗岩石粉UHPC中拔出的钢纤维平均粘结强度和拔出功大小顺序均为:G1>G2>L1>S。对于提高S、G1、G2和L1钢纤维纤维利用率(最大拔出应力/钢纤维抗拉强度)的方法:养护制度>养护龄期>改性处理。(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7-03-01)
王雅晨,杨旭,罗仪文,孙其然,张清华[7](2016)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单根有色纤维中染料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对有色纤维中染料进行表征,研究该方法对单根有色纤维上染料的检测能力。方法:将制备好的纳米银溶胶直接滴加在有色纤维表面,采用InVia激光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在785nm激发波长,50倍物镜条件下,对分散红17染色的单根棉纤维进行拉曼光谱表征。结果:通过对分散红17染色的单根棉纤维进行检测,可以发现,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可以检测出纤维中的分散红17染料。结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检测单根有色纤维中染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分析仪器》期刊2016年05期)
李向阳[8](2016)在《圆锥头钢纤维的单根拔出试验和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借鉴珍珠母的微观楔形结构,设计并制备端部具有不同锥角(0°、2°、5°和7°)的圆锥头钢纤维。并将钢纤维带锥角的一端埋入水泥砂浆基体,进行了一系列拔出测试。建立了钢纤维圆锥头端部从基体中稳定拔出的理论模型。本文对埋入水泥砂浆基体的钢纤维进行了静态拔出试验。静态测试的钢纤维具有不同的锥角,根据表面是否处理分为有化学粘结与无化学粘结两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基体与纤维的摩擦系数),并使用MTS万能试验机和自行设计的夹具测试了圆锥头钢纤维从水泥砂浆基体中以不同加载速度(2.5 mm/min、25mm/min、250 mm/min)拔出的力和位移,并计算得到最大拔出力和拔出功。结果表明,钢纤维端部的锥角对钢纤维的最大拔出力有积极的影响;拔出速度对各种角度钢纤维的最大拔出力并无一致影响。小角度钢纤维的等效粘结强度会随着锥角角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大锥角钢纤维因为基体的破坏其等效粘结强度较小;从整体上看,有粘结钢纤维的最大拔出力比无粘结钢纤维最大拔出力要大;2°锥角钢纤维拔出力所做的功最大,纤维表面是否处理对拔出功无明显影响;无粘结钢纤维试件破坏时钢纤维的拔出位移总是最大。本文利用落锤冲击仪器对埋入水泥砂浆基体的2°和5°锥角钢纤维进行了动态冲击拔出测试。系统地研究了钢纤维端部锥角、加载速度对圆锥头钢纤维从水泥砂浆中动态冲击拔出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拔出试验中,钢纤维锥角角度对最大拔出力存在影响,且影响效果与冲击拔出的速度有关;从整体上来看,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大,最大拔出力有明显的增大趋势。锥角角度与拔出功并没有确定的相关关系;从整体上看,冲击速度的增加会使得钢纤维与基体等效粘结强度相应增加;钢纤维锥角角度对钢纤维与基体等效粘结强度存在影响。本文建立了钢纤维圆锥头的部分从基体中以稳定状态拔出的模型,计算了圆锥头部分从基体中拔出的拉拔力F和F_(θ>0)/F_(θ=0)关于各参数的表达式。结果表明,对拉拔力F和F_(θ>0)/F_(θ=0)的影响最大的参数有基体强度ζc、圆锥头端部的锥角θ和圆锥头端部与基体的摩擦系数f,基体弹性模量E、水泥砂浆基体硬化收缩应变εs等则影响较小。模型的部分结果能够很好地与试验结果对应。(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6-05-28)
李建,唐朝生,王德银,施斌,裴向军[9](2014)在《基于单根纤维拉拔试验的波形纤维加筋土界面强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土界面间的力学作用特性是决定纤维加筋土工程性质的关键因素。为了改善纤维/土界面作用力,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波形纤维作为加筋材料,并自主设计了一套拉拔试验装置,对单根纤维加筋土开展了多组拉拔试验,定量获得了波形纤维加筋土的拉拔特性及界面剪切强度,通过与传统直线形纤维对比,分析了波形纤维/土界面的力学作用机理,并从理论上探讨了波形纤维的最大临界加筋长度。结果表明:提出的单根纤维拉拔试验方法及设计的试验装置为研究纤维/土界面力学作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直线形纤维的拉拔曲线呈典型的单峰特征,拉力达到峰值后迅速减小到残余值并逐渐趋于稳定,而波形纤维的拉拔曲线呈显着的多峰特征,曲线波长与纤维的波长基本一致;通过对比,波形纤维/土界面剪切强度明显高于直线形纤维,强度值提高了178%,极大改善了纤维的加筋效果,此外,波形纤维拉拔曲线各峰值对应的界面剪切强度及残余剪切强度随拉拔位移呈指数递减趋势;利用测得的纤维/土界面剪切强度,结合纤维自身的抗拉强度和一些假设条件,能确定纤维的最大临界加筋长度,对实际工程设计有一定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胡玉东,刘锦辉,王海东,张兴[10](2014)在《拉曼方法同时测量单根碳纤维热物性和对流传热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完善并利用新近提出的激光拉曼测试方法,在333.15K环境温度下测量了单根碳纤维的热导率(不考虑接触热阻),并与直流通电法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符合较好,验证了新提出的激光拉曼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同时激光拉曼方法还测量得到了接触热阻、碳纤维的激光吸收率及与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并处理得到考虑接触热阻后修正的碳纤维真实热导率。(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4年S1期)
单根纤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纤维加筋技术在复合土和混凝土等工程加固领域应用广泛,但在生态护坡领域的应用则鲜有报道。通过自主设计的试验装置,研究了单根聚丙烯纤维在不同含水率、不同干密度和不同龄期植被混凝土中的拉拔特性,分析了拉拔试验前后纤维的显微特征,并确定了临界加筋长度经验公式。研究表明:纤维拉力-位移曲线呈显着的多峰特征,主要与植被混凝土中存在水泥水化产物有关;1 d试样界面抗剪强度在最优含水率时存在极小值,主要原因是试样初期的筋-土界面锚固力提高值相较于摩擦力减小值要低;随着干密度和龄期的增长,界面抗剪强度和残余抗剪强度都显着提高。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植被混凝土中纤维临界加筋长度的经验公式,对提升植被混凝土在高寒、强降雨、坡面高陡等恶劣环境下的工程耐久性有一定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根纤维论文参考文献
[1].李淑君.基于单根MAPbI_3微/纳米纤维双终端器件的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9
[2].张保华,刘大翔,许亚坤,黄斌,丁瑜.单根聚丙烯纤维在植被混凝土中的拉拔特性及临界长度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8
[3].潘竟盛,刘建忠,张倩倩,张丽辉.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单根钢纤维拔出行为研究[J].江苏建材.2018
[4].周虹宇,陈剑声,欧阳瑾.CAD/CAM纤维桩核冠修复单根前磨牙残根的体外对比实验[J].吉林医学.2018
[5].宋贝贝,龚文正,李宗蔚,阮诗伦,申长雨.静电纺无纺纤维膜与单根纤力学关系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7
[6].林晓溁.掺花岗岩石粉UHPC单根钢纤维拉拔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7
[7].王雅晨,杨旭,罗仪文,孙其然,张清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单根有色纤维中染料的探究[J].分析仪器.2016
[8].李向阳.圆锥头钢纤维的单根拔出试验和理论分析[D].湖南大学.2016
[9].李建,唐朝生,王德银,施斌,裴向军.基于单根纤维拉拔试验的波形纤维加筋土界面强度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4
[10].胡玉东,刘锦辉,王海东,张兴.拉曼方法同时测量单根碳纤维热物性和对流传热系数[J].化工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