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亚硝酸论文-左志强

自由亚硝酸论文-左志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由亚硝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污水管网,硫化物,黄水,自由亚硝酸

自由亚硝酸论文文献综述

左志强[1](2017)在《基于黄水制备自由亚硝酸的污水管网硫化物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污水管网因硫化物产生而导致的腐蚀恶臭问题给污水管网安全运行带来严峻挑战,依照国外经验,管网腐蚀恶臭问题的控制需要巨大人力和物力,目前以药剂投加控制为主的解决策略费用较为昂贵。为此,本研究出原位收集黄水制备自由亚硝酸(FNA)并投加到污水管网用于管道硫化物控制的方法。本研究通过收集黄水并用作实验室序批式反应器(SBR)的进水,反应器接种传统活性污泥,运行10天后产生浓度高达4.74mg HNO_2/L的FNA产物,黄水的碱度不足是实现FNA积累的关键因素。通过反应器长期高低氧控制运行,结果表明低氧和高氧浓度皆可实现FNA累积。反应器长期运行后氨氧化菌(AOB)的Nitrosomonas菌种占比17.46%成为主要菌群而硝化菌(NOB)中Nitrospira菌种逐渐淘汰。实验结果说明,黄水可以实现稳定制备高浓度FNA。研究进一步搭建实验室重力管网模拟反应器来探究重力管网沉积物内硫化物的产生过程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固液界面传质限制,沉积相中S~(2-)、COD、VFA浓度高于液相、而SO_4~2-S则低于液相,沉积相内同时发生着水解发酵和产硫产甲烷等复杂生化反应。研究进一步探究沉积相中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沉积相种产甲烷菌(MA)主要有Methansaeta(甲烷丝状菌属),Methanospirillum(甲烷螺菌属)和Methanobacterium(甲烷杆菌属)叁类种群,而硫酸盐还原菌(SRB)主要有Desulfomicrobium(脱硫微菌属)和Desulfobulbus(脱硫叶菌属)两类种群。其中,SRB中Desulfobulbus(脱硫叶菌属)的比例在表层(0-0.5cm)最高,随着深度比例逐渐下降,而MA中Methanospirillum(甲烷螺菌属)种群在表层比例则相对较低。研究进一步考察FNA对重力管网硫化物的抑制影响,将浓度为3.43 mg HNO_2-N/L的FNA溶液浸泡沉积物24h后,硫化物浓度从9.3±1.3mg S/L降为0.1±0.1 mg S/L,经过6.3天硫化物产生速率可恢复一半。FNA处理后表层微生物活性从从89%降至66%,随着深度增加活性不断高,FNA渗透极限为沉积物表层下1.2cm。试验表明黄水制备FNA可获得与化学药剂FNA相同的硫化物抑制效果,最后通过LCA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20年内使用黄水制备的FNA比化学药剂FNA可节省71%的花费(未考虑源分离成本),并可减少63%的温室气体排放。该研究充分证明基于黄水制备FNA的污水管网硫化物控制策略是可行的,研究结果为污水管网的腐蚀恶臭控制供技术支持与指导。(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7-06-01)

宋静[2](2010)在《氨氧化细菌富集颗粒污泥短程硝化及自由亚硝酸抑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环境中氨氮的大量累积会导致水体环境的严重恶化,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有效去除水中的氨氮是当前的热点。相对于传统生物硝化—反硝化工艺来说,新型生物脱氮工艺特点是将硝化过程控制在亚硝化阶段,实现亚硝酸的累积,然后反硝化,省去了传统生物脱氮中亚硝酸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的过程,从而降低能耗。如何将硝化过程控制在亚硝化阶段实现亚硝酸的累积,是实现脱氮新工艺短程硝化的技术关键。通过控制底物浓度及反应器的运行条件培养氨氧化细菌富集颗粒;研究在氨氧化细菌富集颗粒污泥的作用下,不同物质对氨氧化过程的影响;同时对于自由亚硝酸产生的抑制影响建立非底物抑制动力学方程;初步探讨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在氨氧化过程的产生,为氨氧化过程的特征分析提供了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培养成熟的颗粒污泥呈黄褐色,颜色较浅,粒径在0.4-3.5mm之间。对温度较敏感,气温较低时(冬季)细菌的活性明显降低,其最适温度为20-30℃,夏季时生物的活性较高;2.用于培养颗粒污泥的SBR反应器能够稳定运行,氨氮的转化率可达到90%以上,并有效地实现NO_2~--N累积,NO_2~--N含量占NO_x~--N总量的95%以上;3.氨氧化富集颗粒污泥的反应速率同无机碳源的量呈正相关性。无碳源时,微生物的活性受到严重抑制,氨氮基本上没有降解;增加碳源的量时,反应速率随之不断提高。当进水底物NH_4~+-N浓度为150mg/L时,向底物中分别加入NaHCO_30g,1.2g,2.4g和3.6g时,NH4--N的降解率分别为1.2.%,36.3%,73.6%和92.5%。4.底物中存在有机物时对亚硝化的反应速率有一定影响,可能是由于存在有机物时,异养菌的活性提高。5.反应生成的亚硝酸盐会形成自由亚硝酸FNA(Free nitrous acid)从而对亚硝化反应产生抑制作用。研究表明,体系中的亚硝酸盐浓度越高,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作用越强。本文建立了非底物抑制方程,得出该体系中自由亚硝酸抑制常数K I,N O2为0.0373 mgHNO_2~-N·L~(-1),小于絮体污泥体系中的抑制常数,说明该体系中的AOB富集颗粒污泥更容易受到FNA的抑制影响。研究发现,底物中硝酸盐浓度的变化对亚硝化反应速率的影响基本上没有影响。6.观察氨氮降解过程中微生物溶解性产物的浓度变化,发现底物中只有氨氮和无机碳盐的情况下,溶解性微生物产物浓度呈上升趋势变化。在该体系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产量并不多,一般只有在10mgCOD/L左右。(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0-04-01)

自由亚硝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环境中氨氮的大量累积会导致水体环境的严重恶化,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有效去除水中的氨氮是当前的热点。相对于传统生物硝化—反硝化工艺来说,新型生物脱氮工艺特点是将硝化过程控制在亚硝化阶段,实现亚硝酸的累积,然后反硝化,省去了传统生物脱氮中亚硝酸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的过程,从而降低能耗。如何将硝化过程控制在亚硝化阶段实现亚硝酸的累积,是实现脱氮新工艺短程硝化的技术关键。通过控制底物浓度及反应器的运行条件培养氨氧化细菌富集颗粒;研究在氨氧化细菌富集颗粒污泥的作用下,不同物质对氨氧化过程的影响;同时对于自由亚硝酸产生的抑制影响建立非底物抑制动力学方程;初步探讨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在氨氧化过程的产生,为氨氧化过程的特征分析提供了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培养成熟的颗粒污泥呈黄褐色,颜色较浅,粒径在0.4-3.5mm之间。对温度较敏感,气温较低时(冬季)细菌的活性明显降低,其最适温度为20-30℃,夏季时生物的活性较高;2.用于培养颗粒污泥的SBR反应器能够稳定运行,氨氮的转化率可达到90%以上,并有效地实现NO_2~--N累积,NO_2~--N含量占NO_x~--N总量的95%以上;3.氨氧化富集颗粒污泥的反应速率同无机碳源的量呈正相关性。无碳源时,微生物的活性受到严重抑制,氨氮基本上没有降解;增加碳源的量时,反应速率随之不断提高。当进水底物NH_4~+-N浓度为150mg/L时,向底物中分别加入NaHCO_30g,1.2g,2.4g和3.6g时,NH4--N的降解率分别为1.2.%,36.3%,73.6%和92.5%。4.底物中存在有机物时对亚硝化的反应速率有一定影响,可能是由于存在有机物时,异养菌的活性提高。5.反应生成的亚硝酸盐会形成自由亚硝酸FNA(Free nitrous acid)从而对亚硝化反应产生抑制作用。研究表明,体系中的亚硝酸盐浓度越高,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作用越强。本文建立了非底物抑制方程,得出该体系中自由亚硝酸抑制常数K I,N O2为0.0373 mgHNO_2~-N·L~(-1),小于絮体污泥体系中的抑制常数,说明该体系中的AOB富集颗粒污泥更容易受到FNA的抑制影响。研究发现,底物中硝酸盐浓度的变化对亚硝化反应速率的影响基本上没有影响。6.观察氨氮降解过程中微生物溶解性产物的浓度变化,发现底物中只有氨氮和无机碳盐的情况下,溶解性微生物产物浓度呈上升趋势变化。在该体系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产量并不多,一般只有在10mgCOD/L左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由亚硝酸论文参考文献

[1].左志强.基于黄水制备自由亚硝酸的污水管网硫化物控制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7

[2].宋静.氨氧化细菌富集颗粒污泥短程硝化及自由亚硝酸抑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

标签:;  ;  ;  ;  

自由亚硝酸论文-左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