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路堑边坡开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路堑边坡,安全监测,地表位移,深部位移
路堑边坡开挖论文文献综述
程咏春,郭铁春,仇成龙[1](2019)在《高路堑边坡开挖稳定性与变形在线安全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贵隆高速公路工程为背景,基于数值分析软件,对路域内一典型高路堑边坡的开挖过程进行了稳定性及位移分析,得到边坡开挖过程中安全系数、破坏模式以及地表位移的变化过程,并进行了高路堑边坡开挖过程中地表位移计算公式的理论推导,给出计算公式。同时,基于边坡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对边坡地表位移、深部位移以及降雨量进行监测,并建立完整的边坡群监测系统和预警平台,实现了同一平台管理。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开挖过程中,边坡安全系数及其对应破坏模式随着开挖进度不断发生变化,中部台阶设置有利于开挖边坡的整体稳定;边坡位移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相符,表明边坡处于稳定状态。(本文来源于《路基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李杰,陈龙龙,王志丰[2](2019)在《路堑边坡扩建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路堑边坡开挖过程中岩体边坡和变形稳定性,确保路堑边坡施工及运营期的安全,以路堑边坡扩建工程为依托,采用地表变形及岩体内部位移监测数据分析边坡开挖过程中的变形规律。边坡表面变形通过布设监测点进行监测,边坡深部位移通过钻孔安装多点变位计和测斜管进行监测,得到边坡开挖和变形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开挖前边坡整体较稳定,随着边坡开挖量的逐渐增多,边坡岩体位移量逐渐增大,边坡深层位移先增加后收敛,最后趋于稳定;边坡发育的断层、拉裂缝、开挖临空面等对边坡在施工期的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开挖结束后边坡各方向的位移均趋于收敛,地表监测点中水平最大累计位移量为12.30 mm,其方向平行道路走向,而垂直最大累计位移量为10.60 mm,发生在第叁级台阶;边坡内部岩层最大水平位移为11.02 mm,主要发生在岩层分界处的断层软弱结构面位置;在边坡的软弱岩层开挖期间,边坡岩体易出现相对较大的位移变形,开挖结束后短期内边坡地表位移趋于收敛,深层岩体的位移基本稳定;在边坡开挖过程中,边坡地表位移及深层水平位移在第二级边坡开挖时均变化较大,第二级台阶岩体的合理开挖是控制整个边坡稳定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小强[3](2019)在《基于有限差分的路堑边坡分步开挖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太原二环高速公路凌井店至龙白段(东二环)为依托,基于FLAC有限差分法,对边坡开挖过程中水平、竖向位移及塑性区发展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利用极限平衡法计算开挖过程中边坡安全系数。根据计算结果给出边坡处治方案,为类似高速公路边坡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期刊2019年07期)
丰丛杰,杨宇生,张致能,马淑芝[4](2019)在《某路堑边坡爆破开挖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某路堑边坡爆破开挖工程,采用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爆破振动波在边坡介质中的应力场、位移场、速度场等的传递规律,并且结合爆破振动监测,分析了爆破开挖对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该分析结果为实现爆破施工安全、保持边坡稳定提供了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建材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孙武,胡静[5](2019)在《爆破开挖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湖北白洋长江公路大桥路堑高边坡工程,运用Geostudio软件中的QUAKE/W和SLOPE/W模块,爆破荷载采用实测输入加速度时程分析方法;同时,联合FLAC~(3D)软件中爆破荷载采用等效叁角型荷载动力分析方法;采用爆破震动数值模拟了该边坡的动态响应变化过程,共同分析和评价爆破荷载动力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应力、位移、各监测节点速度、塑性区分布。分析表明:该断面处爆破作用对边坡稳定性具有一定影响,但范围有限,不会引起边坡失稳破坏,这与现场工程实际情况相吻合。(本文来源于《土工基础》期刊2019年02期)
魏小楠[6](2019)在《考虑岩土应变软化特性的开挖扰动诱发路堑边坡渐进性破坏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考虑岩土质边坡长期稳定性时,岩土体材料在施工扰动等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下表现出应变软化特性。该文以某路堑边坡由于坡脚开挖诱发的失稳破坏为工程背景,考虑坡体应变软化的特性,基于FLAC3D软件平台,确定滑裂面材料强度分区演化规律,揭示了由于坡脚开挖诱发的路堑边坡渐进性破坏过程。并基于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得到边坡不同开挖时步的安全系数。结果表明:边坡的失稳是局部变形累积、延伸直至贯通的整体动态破坏渐进过程;滑裂面上强度参数的折减速率与剪应变增量有关,且边坡的破坏实质上是滑裂面力学强度参数的劣变过程。研究结果可为边坡治理方案设计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9年01期)
陈苏,车文越[7](2019)在《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黄土路堑边坡开挖失稳实验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相似理论原理,在相似比为1∶100的条件下,通过采用高度为60cm的均质黄土边坡离心试验模型,模拟原型高度为60m的黄土路堑边坡,以探究在开挖卸荷条件下,黄土路堑边坡应力及应变的变化过程。并通过利用FLAC3D有限差分技术,以MohrCoulomb为本构模型,分析60m均质黄土边坡数值模型的应力应变分布特征。依据数值模拟结果,解决位于边坡不同位置处的土压力计、电子张力计及位移计的埋设问题。(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吕小宁[8](2018)在《二元结构深路堑边坡多级开挖静动力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某铁路深路堑超高边坡,最大开挖高度达130 m,上部砂岩和下部灰岩不整合接触呈二元结构,多工作面、多级爆破开挖对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本文采用有限元极限平衡法和动力有限元法,考虑边坡二元结构的特点和岩体结构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边坡五级开挖支护的静动力模拟,获得了不同施工开挖过程下的边坡破坏模式和安全系数。结果表明:(1)自上而下逐级开挖逐级支护的深路堑边坡稳定性依次由全强风化砂岩、二元结构界面和灰岩最不利结构面控制,并且,随着开挖深度增加,地应力逐渐得到释放,剪应力场发生偏转,塑性区域变小;(2)爆破施工开挖引起的位移场随爆源距近似球形衰减,且在二元结构界面处呈放大态势。研究成果对于铁路深路堑的设计和施工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12)
王杰成[9](2017)在《深孔松动控制爆破技术在顺层路堑边坡开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某高速公路为例分析深孔松动控制爆破技术在顺层路堑边坡开挖中的应用,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爆破参数,在充分发挥出爆破效果的同时减小对周边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7年17期)
李鹏程[10](2017)在《深路堑边坡开挖支挡方案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深路堑边坡的稳定是保证路基完成其功能的重要条件,也是路基经过挖方地区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在丘陵、山区建设的高等级铁路,不可避免会出现大量的深路堑边坡。深路堑边坡的破坏严重威胁高铁列车的行车安全,不仅严重威胁着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给和谐的环境景观和生态平衡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实际上,许多工程措施可用来治理边坡,桩板墙就是在滑坡防治工程中的抗滑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桩板墙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边坡支挡工程中。本论文针对厦门北动车所1#深路堑边坡的稳定性与不同支挡方案、开挖方案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着重对研究区的环境地质、生态景观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包括交通位置、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地震特征,阐述了研究区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和深路堑边坡基本特征。(2)依据直剪试验、工程地质勘查成果的物理力学指标,针对研究区特点,提出了两种桩板墙支挡方案,采用传递系数法对边坡在高支挡+少挖、双排矮支挡+多挖两种方案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并计算了各个条块的剩余下滑力。(3)边坡取1.15安全系数,利用传递系数法,计算出边坡前缘设桩处的剩余下滑力,在方案Ⅰ(强支挡+少挖方)中,根据计算,深路堑边坡对桩的推力为950.7kN/m,为使悬臂段满足受力要求,桩截面尺寸为2.0m×3.0m,桩长22m,桩间距(中对中)为6m,共需26根桩;在方案Ⅱ(双排矮支挡+多挖方)中,根据计算,深路堑边坡对下排桩的推力为650.8kN/m,桩截面尺寸为2.0×2.5m,桩长为15m,桩间距(中对中)为6m,共需26根桩;在方案Ⅱ中,深路堑边坡对上排桩的推力为337.1kN/m,桩截面尺寸为1.5×2.0m,桩长为13m,桩间距(中对中)为6m,共需18根桩;(4)从设计思路、结构形式、工程造价及施工难易程度方面对两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在土石方工程量上,方案Ⅰ较方案Ⅱ少80127-52332=27795m3土石方,但总工程费用多945156元,工程费用多18.3%。方案Ⅱ在结构形式、工程造价及施工难易程度具有较大的优势。(5)两种支挡方案边坡均分五步开挖,运用FLAC3D软件对两种方案五步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力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方案Ⅱ坡体受剪切力更小,坡体水平方向位移更小,坡体安全储备更大。(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1)
路堑边坡开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路堑边坡开挖过程中岩体边坡和变形稳定性,确保路堑边坡施工及运营期的安全,以路堑边坡扩建工程为依托,采用地表变形及岩体内部位移监测数据分析边坡开挖过程中的变形规律。边坡表面变形通过布设监测点进行监测,边坡深部位移通过钻孔安装多点变位计和测斜管进行监测,得到边坡开挖和变形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开挖前边坡整体较稳定,随着边坡开挖量的逐渐增多,边坡岩体位移量逐渐增大,边坡深层位移先增加后收敛,最后趋于稳定;边坡发育的断层、拉裂缝、开挖临空面等对边坡在施工期的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开挖结束后边坡各方向的位移均趋于收敛,地表监测点中水平最大累计位移量为12.30 mm,其方向平行道路走向,而垂直最大累计位移量为10.60 mm,发生在第叁级台阶;边坡内部岩层最大水平位移为11.02 mm,主要发生在岩层分界处的断层软弱结构面位置;在边坡的软弱岩层开挖期间,边坡岩体易出现相对较大的位移变形,开挖结束后短期内边坡地表位移趋于收敛,深层岩体的位移基本稳定;在边坡开挖过程中,边坡地表位移及深层水平位移在第二级边坡开挖时均变化较大,第二级台阶岩体的合理开挖是控制整个边坡稳定的关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路堑边坡开挖论文参考文献
[1].程咏春,郭铁春,仇成龙.高路堑边坡开挖稳定性与变形在线安全监测研究[J].路基工程.2019
[2].李杰,陈龙龙,王志丰.路堑边坡扩建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3].刘小强.基于有限差分的路堑边坡分步开挖稳定性研究[J].北方交通.2019
[4].丰丛杰,杨宇生,张致能,马淑芝.某路堑边坡爆破开挖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9
[5].孙武,胡静.爆破开挖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J].土工基础.2019
[6].魏小楠.考虑岩土应变软化特性的开挖扰动诱发路堑边坡渐进性破坏机理分析[J].中外公路.2019
[7].陈苏,车文越.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黄土路堑边坡开挖失稳实验监测研究[J].交通科技.2019
[8].吕小宁.二元结构深路堑边坡多级开挖静动力效应研究[C].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9].王杰成.深孔松动控制爆破技术在顺层路堑边坡开挖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
[10].李鹏程.深路堑边坡开挖支挡方案对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