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腹毛目纤毛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颗粒尖毛虫,射出胞器,形态特征,结构组分
腹毛目纤毛虫论文文献综述
唐文君,范鑫鹏,倪兵,顾福康[1](2016)在《腹毛目纤毛虫颗粒尖毛虫射出胞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微结构观察显示,腹毛类纤毛虫颗粒尖毛虫(Oxytricha granulifera)的整个背腹皮层表膜下分布大量的长椭圆形射出胞器。胞器发育成熟后,在泡后部充满不同电子密度的纤维物质,在泡前端形成凹陷小窝。成熟射出胞器前端紧贴表膜,以纵向、斜向或弧形的列位于表膜下。胞器射出时,前端的膜与细胞质膜融合,射出内容物后,射出物常留在细胞表面。联系胞器射出后射出物常黏附在细胞表面,且其形态与成熟射出胞器无明显差异的现象,推测胞器射出时射出物可能经历了通过表膜向细胞外缓慢逸出的过程,因此,该射出胞器可能是一类分泌型射出胞器。此外,颗粒尖毛虫的射出胞器可被阿尔新蓝溶液标记,由于该溶液可以快速地标记粘蛋白(mucin)及羧基化或硫酸化的粘液物质,因此认为,颗粒尖毛虫射出胞器可能含此类粘液物质;在甲基绿-派洛宁的刺激下,颗粒尖毛虫的射出胞器大量射出,射出物黏附聚集形成"壳",将纤毛虫包裹在内,据此认为,这可能是细胞在不利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防御机制。(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唐文君[2](2016)在《腹毛目纤毛虫颗粒尖毛虫皮层纤毛器和射出胞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纤毛虫是原生动物中最为高等的类群,原因之一是其具有复杂的皮层系统。皮层纤毛器和射出胞器作为皮层系统的重要结构,一直是纤毛虫研究领域的热点。对腹毛类纤毛虫皮层纤毛器和射出胞器的研究不仅可以为纤毛虫系统学和分类学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而且对揭示真核细胞胞器结构的形成和可调控的胞外分泌等亦具有重要意义。腹毛类纤毛虫颗粒尖毛虫(Oxytricha granulifera)皮层系统不仅具有通常腹毛类纤毛虫所具备的发达的纤毛器,而且还具有射出胞器,因此是研究腹毛类皮层纤毛器和射出胞器的良好实验材料。本文利用微分干涉相差显微术、蛋白银染色、扫描电镜术、透射电镜术、阿尔新蓝标记和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对颗粒尖毛虫(O. granulifera)沙特阿拉伯王国(以下简称沙特)种群皮层纤毛器和射出胞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所得结果及结论如下:1颗粒尖毛虫皮层纤毛器及其形态发生颗粒尖毛虫沙特种群额-腹-横棘毛总数为21-23根,其中额棘毛为8根,腹棘毛为8-10根,横棘毛为5根。腹棘毛包括2根横前腹棘毛和6-8根口后腹棘毛。背触毛为5列,前3列纵贯体长;第4列起始于细胞中部稍后方,终止于细胞末端;第5列起始于细胞前端,终止于细胞前端1/3处。通过比较发现,颗粒尖毛虫沙特种群的口后腹棘毛个数与颗粒尖毛虫奥地利种群和西安种群(口后腹棘毛为3根)相比明显增多,沙特种群的背触毛列数与奥地利种群一致而不同于西安种群(背触毛6列),由此可见,颗粒尖毛虫沙特种群、奥地利种群和西安种群之间在口后腹棘毛个数和背触毛列数上存在种内变异。口后腹棘毛数目的种内变异可追溯到形态发生过程中,颗粒尖毛虫沙特种群皮层纤毛器形态发生的结果显示,第5列额-腹-横棘毛原基断裂形成的棘毛个数为7-9根,且前、后仔虫口后腹棘毛来源于第4、5列原基断裂形成的棘毛,由此可见,颗粒尖毛虫沙特种群口后腹棘毛个数增多的原因是,在形态发生过程中第5列额-腹-横棘毛原基断裂产生的棘毛个数较多。沙特种群背触毛的发生模式与奥地利种群一致,在第1-3列老背触毛中各形成第1-3列前、后仔虫背触毛原基,稍后,第3列背触毛原基末端发生断裂并迁移形成第4列背触毛原基,第5列背触毛原基独立发生于右缘棘毛列前端外侧。综上所述,作者推测,尖毛类纤毛虫不同种群之间的棘毛数目的种内变异或许是广泛存在的。2颗粒尖毛虫射出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超微结构观察显示,颗粒尖毛虫无色皮层颗粒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射出胞器。成熟射出胞器呈长椭圆形,由单层膜包裹,膜内电子密度由外到内逐渐降低,顶端凹陷小窝内.几乎无电子密度。成熟射出胞器前端紧贴表膜,以纵向、斜向或弧形的列位于表膜下。与其他类型射出胞器相比,颗粒尖毛虫射出胞器在形态和定位特征上明显不同于低等类群纤毛虫射出胞器,而与腹毛类纤毛虫印度原毛虫射出胞器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推测,两者射出胞器可能是同一种类型的射出胞器。胞器发育成熟过程中,首先在胞质囊泡内缘出现低电子密度的纤维物质,纤维物质不断聚集形成高电子密度的纤维层,向泡中心逐渐延伸,最终形成在泡后部充满不同电子密度的纤维物质和泡前端具凹陷小窝的成熟射出胞器。胞器射出时,其前端的膜与细胞质膜融合,射出内容物后,射出物常留在细胞表面,这一点与印度原毛虫射出胞器类似。颗粒尖毛虫的射出胞器可被阿尔新蓝溶液标记,由于该溶液可以快速地标记黏蛋白(mucin)及羧基化或硫酸化的粘液物质,因此认为,颗粒尖毛虫射出胞器可能含此类粘液物质。在甲基绿-派洛宁的刺激下,颗粒尖毛虫射出胞器大量射出,射出物黏附聚集形成“壳”,将纤毛虫包裹在内,据此认为,这可能是细胞在不利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防御机制。(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高秀霞[3](2014)在《腹毛目纤毛虫冠突伪尾柱虫休眠相关蛋白及休眠分子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生动物纤毛虫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因为它的高度分化,一些纤毛虫已经成为很好的研究材料。形成包囊和脱包囊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寄生性的原生动物中,在许多自由生活的纤毛虫中也普遍存在。当外界环境条件恶劣时,譬如饥饿、温度骤变、密度过大等,会促使纤毛虫形成包囊以此来抵御外界的不良环境。然而,当外界环境条件再次变得适宜时,形成休眠包囊的纤毛虫又会脱包囊而出。可以说,纤毛虫的休眠现象是其在逆境条件下的一种优势生存策略。目前,对纤毛虫休眠现象的研究,已成为探索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调控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纤毛虫休眠现象的研究多集中在显微和亚显微水平,关于其形成包囊过程中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变化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这些变化表明纤毛虫细胞分化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的蛋白和基因的差异表达。但是目前从蛋白质和基因层面来揭示包囊形成机制的研究却较少有人涉猎。从分子水平着手,可以使人们对纤毛虫由营养细胞转变为休眠包囊这一过程所涉及的蛋白水平变化和基因表达机制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可为探索真核细胞抵抗逆境的机理和真核细胞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提供重要的分子生物学资料。本研究选取腹毛目纤毛虫冠突伪尾柱虫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应用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及生物信息学技术,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多角度对冠突伪尾柱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进行比较研究,重点对冠突伪尾柱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的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分析鉴定了包囊壁蛋白的组成成分。本课题通过在分子水平上比较研究冠突伪尾柱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筛选和鉴别出了许多与冠突伪尾柱虫细胞分化形成休眠包囊相关的基因和蛋白,并对这些相关基因和蛋白的功能进行了探讨。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冠突伪尾柱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全蛋白的LC-MS/MS鉴定分析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提取的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的全蛋白进行电泳分离,并利用LC-MS/MS (liquid chromatography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ic)技术对电泳分离出的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的全蛋白条带进行了定性分析,后续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技术进一步对鉴定到的蛋白进行了功能注释。LC-MS/MS鉴定结果表明:冠突伪尾柱虫包囊期细胞共检测出的668种蛋白,营养细胞共检测出的724种蛋白。其中,休眠包囊中鉴定到的668种蛋白中有102种高可信蛋白,营养细胞鉴定得到的724种蛋白中共有88种高可信蛋白。我们主要对休眠包囊的102种和营养细胞的88种高可信蛋白做了进一步的比较分析,发现鉴定出的大部分蛋白为两者所共有,极少数蛋白为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所特有。此外,也有部分蛋白为未知功能蛋白。这些差异蛋白的出现表明冠突伪尾柱虫由营养细胞分化为休眠包囊的过程中存在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了解和分析这些共有蛋白和特有蛋白的功能,有助于探究其在冠突伪尾柱虫形成包囊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对揭示纤毛虫休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冠突伪尾柱虫形成休眠包囊前后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基于LC-MS/M S所分析鉴定出的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蛋白,从中选取可信度较高的部分共有蛋白,设计其基因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技术,对这些基因在冠突伪尾柱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所选取的47个基因中,共有27个基因得到有效扩增。其中20个基因表达上调,包括钙通道蛋白基因、钙调蛋白基因和26S蛋白酶体基因等;7个基因表达下调,包括组织蛋白酶基因、rRNA基因及α-微管蛋白等基因。这么多的基因表达变化表明冠突伪尾柱虫包囊形成是一个多基因协同调控表达的过程。对这些基因表达量变化水平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些基因在冠突伪尾柱虫休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利于探究包囊形成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基因表达调控。3.冠突伪尾柱虫休眠包囊的包囊壁蛋白组分的鉴定分析分离和鉴定冠突伪尾柱虫多种包囊壁蛋白是本项目的亮点之一。通过应用SDS-PAGE电泳对冠突伪尾柱虫休眠包囊的包囊壁蛋白进行分离,并利用质谱技术对电泳分离得到的8条蛋白条带的组分进行了鉴定分析。鉴定得到的结果主要为应激蛋白和结构蛋白,包括HSP70、β-微管蛋白、β-1,3-N-乙酰氨基半乳糖基转移酶和富含亮氨酸的家族蛋白,还有部分未知功能蛋白,并对鉴定到的蛋白进行了功能分析。本研究结果为阐明冠突伪尾柱虫包囊壁组成提供了重要的分子生物学资料。本研究从蛋白质水平和基因层面探索冠突伪尾柱虫休眠过程中细胞分化的蛋白质事件及其基因调控机制,为揭示纤毛虫由营养细胞分化为休眠包囊过程的内在调控机制和探索真核细胞抵抗逆境的机理积累了重要资料。(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4-04-01)
王帮正[4](2013)在《腹毛目纤毛虫包囊游仆虫休眠的分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生动物纤毛虫是一类高度分化的真核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会有一种特殊的生理状态,即在遇到缺食、虫体密集、温度剧烈变化等逆境时,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形态变化,如细胞变小变圆、分泌特殊物质形成包囊壁。当环境条件有利时又脱包囊而出。纤毛虫的这种生存机制,归根结底与其休眠机制有关,纤毛虫休眠机制的研究已经成为纤毛虫系统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的重要内容。目前对纤毛虫的这种休眠包囊现象的研究多集中在细胞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水平上。从生化与分子水平上去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休眠机制,更清晰地解释包囊形成前后的调控机理。本课题以腹毛目纤毛虫包囊游仆虫这种易培养和易诱导分化的纤毛虫作为实验材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双向电泳技术、质谱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研究了纤毛虫休眠包囊形成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表达蛋白和纤毛虫休眠包囊壁的蛋白组成,从分子水平探索纤毛虫包囊形成过程中基因和蛋白表达差异及其调控机制。所得实验结果和结论如下:1、包囊游仆虫形成包囊前后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包囊游仆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筛选,对筛选到的基因进行了测序和搜索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选取的128个候选基因中,有效扩增的为52个基因,即筛选到52个差异基因。其中,休眠包囊中有24个基因上调表达,28个基因下调表达,差异范围在几倍到几百倍不等。进一步对差异表达量在2倍以上的基因测序分析可知,这些差异基因是与细胞结构、信号转导、生长代谢、胁迫响应等相关的基因,提示包囊游仆虫包囊形成是由多基因协同参与的精细化调控过程。2、包囊游仆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全蛋白的双向电泳及质谱鉴定提取了包囊游仆虫的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的全蛋白,应用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技术研究了两组细胞的蛋白差异表达情况。对这两组实验电泳胶图比较分析后,共筛选出26个差异蛋白点。在两组中差异表达的有14个,另有12个蛋白点仅在包囊组中出现,为新表达。相比于营养细胞组,这14个差异表达蛋白在休眠包囊组中上调表达7个,下调表达7个,各占一半。后续鉴定新表达的蛋白,发现了丝氨酸乙酰转移酶和叁甲基赖氨酸羟化酶,这两种酶在细胞的代谢和胁迫应激反应中有重要作用,其他为未知蛋白和未知功能蛋白。这些差异蛋白和新蛋白的产生表明在休眠前后细胞内发生了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且这些蛋白在细胞由活动状态转化到休眠状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包囊游仆虫休眠包囊壁蛋白的分离鉴定应用SDS-PAGE、质谱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分离鉴定了休眠包囊壁蛋白的组成。结果表明,包囊壁蛋白组成复杂,含有多种结构和功能蛋白。这些蛋白主要与保护细胞、维持细胞结构、信号转导、物质跨膜运输和分泌等有关。这种由多功能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组成的包囊壁,为细胞抵御逆境提供了结构基础。本研究结果有利于我们了解游仆虫类纤毛虫在不良条件下休眠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本质,也有助于了解真核细胞抵抗逆境的调控机制和逆境下细胞变化的调控机理,也为阐明纤毛虫的生命活动特征和规律提供重要的分子生物学资料。(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张萌[5](2012)在《腹毛目纤毛虫侧毛虫皮层纤毛器及其附属微管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腹毛目纤毛虫是纤毛虫中最为复杂、最为进化、最高等的一个类群,其细胞分化有含许多结构成分的皮层,纤毛及其纤毛相联系的多种结构组成了皮层的重要结构成分。纤毛的排列、分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有规则的相对恒定的模式与按种而异的皮层模式(corticotype)有相应的内在联系。腹毛目纤毛虫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具有众多纤毛聚集成的复杂的纤毛器结构。这些纤毛器主要包括口围带(adoral zone of membranelles)、波动膜(undulating membranes)、额腹横棘毛(frontal-ventral-transverse cirri)、左右缘棘毛(left and right marginal cirri)、背触毛等结构。纤毛器微管及其基部附属微管包括小膜托架、口皮层肋壁微管、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横微管束等。由于纤毛器结构、微管胞器及其附属微管具有种属稳定性和特异性,因此,深入研究纤毛虫皮层微管胞器有利于更好的探索原生动物纤毛虫种属间关系,为其种属分类提供证据支持,而且对于研究真核细胞的调控以及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腹毛目侧毛虫科纤毛虫在分类上处于尖毛虫科和尾柱虫科之间的过渡位置。此科纤毛虫种类少,数量有限,国内外对其研究与报道均不多见,因此侧毛虫科内分类比较混乱,科属关系不够明确。本文以一种侧毛虫(Pleurotricha sp.)为研究材料,应用扫描电镜术和荧光紫杉醇(FLUTAX)直接荧光标记法,就本种纤毛虫腹皮层纤毛器和皮层微管胞器展开研究,初步得到了一些结果,为侧毛虫科纤毛虫种间分类提供了基础资料。所得结果如下:1侧毛虫细胞皮层表面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应用扫描电镜术显示,侧毛虫体长90-120gm,宽35-40gm。前端钝圆,后端略尖。腹面扁平,背面中部略隆起。其皮层纤毛器由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背触毛等组成。其中,口围带呈问号形,含小膜35-45片,每片小膜由3列纤毛组成,其前部和后部小膜较窄,中部小膜较宽;波动膜1片,由众多纤毛紧密排列在一起;额腹横棘毛为9-7-5模式:3根较粗的额棘毛位于前端,另有1根紧邻口内膜;3根腹棘毛位于口围带基部下方,呈“>”形排列,最后2根腹棘毛紧邻横棘毛前方;横棘毛5根,分为两组,前叁根紧邻最后2根腹棘毛,后2根为一组,位于虫体后端;左缘棘毛1列,含棘毛约35根,右缘棘毛3列;无尾棘毛;细胞背面含7列背触毛。根据其纤毛器结构特点,将其归为侧毛虫科侧毛虫属内。本文的纤毛虫与同属的凯式侧毛虫相比,凯式侧毛虫额腹横棘毛为9-6-5模式,其腹棘毛数目比本文纤毛虫少一根;凯式侧毛虫具有两列右缘棘毛,比本文纤毛虫少一列,左缘棘毛列数与本文纤毛虫相同,均是一列;凯式侧毛虫含背触毛5列,而本文纤毛虫为7列。与侧毛虫属外同科的拟翁口虫相比,拟翁口虫额腹横棘毛为典型的8-5-5模式,与本文纤毛虫的9-7-5模式明显不同;拟翁口虫左缘棘毛两列,多于本文纤毛虫的1列,右缘棘毛均是两列;拟翁口虫有叁根尾棘毛,而本文纤毛虫无尾棘毛。联系本文的纤毛虫与本属的凯式侧毛虫比较,与属以外同科的拟翁口虫比较,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的不同点,暂不定种,将本文纤毛虫作为侧毛虫属的一种侧毛虫。2侧毛虫皮层纤毛器微管的直接荧光标记在参考本实验室改良的荧光紫杉醇直接荧光标记术的基础上,根据本试验材料的自身特点,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进,对其中一些试剂和步骤做了调整。皂苷孵育时间定为30s,多聚甲醛浓度定为4%;选用0.1%的Triton X-100渗透lmin;染色阶段,为使荧光素充分与微管特异性结合,选用1μmol/L FLUTAX-2染色10min。另外,在皂苷孵育、多聚甲醛固定和Triton X-100渗透步骤过程中,要用PHEM缓冲液迅速漂洗,在染色前后都要用PBS清洗,洗去未结合荧光素以及染上荧光素的杂质,减少观察时的干扰。应用荧光紫杉醇直接荧光标记法显示,侧毛虫腹部纤毛器基部存在着种类各异、发达程度不一的微管细胞骨架结构。其中,口围带基部含有小膜托架和口肋壁微管;额腹横棘毛基部存在形态、发达程度不同的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和横微管束;左右缘棘毛基部的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和横微管束也各不相同。通过与同科的异毛虫比较发现,侧毛虫与目前所知的不同种纤毛虫纤毛器基部微管发达程度也并非完全一致,因此可以推测不同种腹毛目纤毛虫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具有种的保守性,对其进一步深入了解,有助于纤毛虫系统学研究,对纤毛虫细胞模式形成的研究也是有助益的。(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郑丽娜[6](2012)在《从分子水平研究和比较两种腹毛目纤毛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一文中研究指出原生动物纤毛虫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在环境不利于其生命活动时,往往会分泌特殊物质形成包囊并且转入休眠状态。之后,如果环境条件转为有利于其生命活动时,形成包囊的纤毛虫又会脱囊而出,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有研究表明,纤毛虫在形成包囊和脱包囊过程中,细胞会经历不同于营养细胞的分化和调控过程,这使得休眠包囊成为一种不同于营养细胞的研究样本。纤毛虫包囊现象的研究已成为探讨纤毛虫系统学和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模式形成及其控制机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外对纤毛虫休眠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包囊结构的形成以及形成包囊过程中细胞质及细胞核的显微和亚显微水平变化;包囊形成过程中细胞皮层纤毛小器官的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形态学变化等方面。在分子方面对纤毛虫休眠现象进行探讨的很少。从生化与分子水平上展开研究,能更深刻地阐明纤毛虫包囊现象的本质和调控机理。本文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以腹毛目纤毛虫冠突伪尾柱虫和大尾柱虫作为实验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双向电泳技术,质谱分析及生物信息学等技术,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多种角度对纤毛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进行比较研究,重点对这两种纤毛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的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目的是通过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在分子水平的比较,寻找出可能与调控纤毛虫进入休眠状态有关的基因,及了解这个过程中的蛋白变化。所得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纤毛虫休眠包囊的生命活动物质基础及其可能的功能,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真核细胞在休眠状态下的结构与功能及代谢与调控等。所得的实验结果与结论如下:1.冠突伪尾柱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对定量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冠突伪尾柱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的基因表达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后续还对扩增出的DNA片段进行了测序,并在NCBI中进行了BLASTx和BLASTn搜索,通过与已知功能蛋白或核酸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探讨这些基因在冠突伪尾柱虫由营养细胞转变为休眠包囊的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利用设计合成的15条引物,冠突伪尾柱虫的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都扩增出了相应的DNA片段,但是在量上有所不同,而且通过多次的重复实验验证了这种差异具有一定稳定性。其中,1个候选基因在休眠包囊中表达下调,而14个候选基因在休眠包囊中表达上调。实验结果表明,冠突伪尾柱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中这些基因在表达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推测基因表达的变化是冠突伪尾柱虫从代谢旺盛的营养状态进入相对静止状态的休眠期所需的。2.大尾柱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基因拷贝数的相对定量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大尾柱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的基因拷贝数进行了比较分析。后续还对扩增出的DNA片段进行了测序,并在NCBI中进行了BLASTx和BLASTn搜索,通过与已知功能蛋白或核酸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探讨这些基因在大尾柱虫由营养细胞转变为休眠包囊的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利用设计合成的7条特定引物,在大尾柱虫的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中都扩增出了相应的DNA片段,但是7个候选基因的拷贝数在休眠包囊中都下降了,而且通过多次的实验验证了这种差异具有一定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大尾柱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的这些基因在基因拷贝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基因拷贝数的差异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基因的表达量,从而影响该生物的性状。因此推测基因拷贝数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相应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大尾柱虫由营养细胞转变为休眠包囊。3.大尾柱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全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及质谱分析应用蛋白质组学的叁大关键技术,即双向电泳技术、质谱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了大尾柱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全蛋白的成分。对这两种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大尾柱虫进行双向电泳图谱比较分析后,共筛选出32个蛋白量差异在3倍以上的蛋白点,其中20个是上调蛋白点,即休眠包囊中表达量明显增加的蛋白质,12个是下调蛋白点,即休眠包囊中表达量明显减少的蛋白质。再从上调蛋白点中选择了6个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其中4个蛋白点得到与其较匹配的已知功能的蛋白,分别是氨基酸ABC转运蛋白、耐热丝氨酸蛋白酶和Ⅱ型角蛋白,并具体分析了这些蛋白在纤毛虫包囊形成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1)
俞丽丽[7](2011)在《腹毛目纤毛虫拟翁口虫细胞微管类胞器及射出胞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腹毛目纤毛虫是纤毛虫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其最典型的特征即具有纤毛聚集成的复杂的纤毛器结构。这些纤毛器结构主要包括纤毛器微管及基部附属微管,即口围带及其附属微管(小膜托架、小膜附属微管)、波动膜及其附属微管(波动膜托架)、额腹横棘毛及其附属微管(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横微管)、左右缘棘毛及其附属微管(前纵管束、后纵微管束和横微管)、尾棘毛和背触毛。且纤毛器结构的主要成分是微管蛋白,因此腹毛目纤毛虫是用以研究纤毛虫皮层微管胞器和微管蛋白的常用材料。根据纤毛形态结构及发生等特征的不同,可将腹毛目纤毛虫划分为不同的种类。腹毛目侧毛虫科纤毛虫在分类地位上属于尾柱虫科和尖毛虫科之间的过渡类群。该类群纤毛虫种类及数量较少,且相关研究报道不多见,导致其科内分类较为混乱。本文以一种侧毛虫科(Pleurotrichidae)纤毛虫拟翁口虫(Onychodromopsissp)为研究材料,应用荧光紫杉醇(FLUTAX)直接荧光标记法、透射电镜术、扫描电镜术、SDS-PAGE电泳和生化抽提等方法,就本种纤毛虫的皮层微管胞器的形态及其形态发生、射出胞器的形态结构及发生、微管蛋白等方面展开研究,初步得到了相应的研究结果,从显微和亚显微水平上为侧毛虫科纤毛虫的种间分类提供材料和证据。所得结果如下:1拟翁口虫纤毛器微管的形态及形态发生应用荧光紫杉醇直接荧光标记方法显示本种纤毛虫的腹皮层纤毛器微管胞器及形态发生。其中,口围带含30~35片小膜;波动膜一片;额腹横棘毛为典型的8-5-5模式,左缘棘毛2列,右缘棘毛3列;背面含6列背触毛;额、腹棘毛基部的前纵微管束与后纵微管束均较发达,但未见横微管束;横棘毛前纵微管束发达,前4根横棘毛基部前纵微管束向前伸展并汇聚成一个叁角结构;左缘棘毛横微管束极不发达。形态发生过程中,细胞缘棘毛起始于最外侧右缘棘毛,且每列老缘棘毛的前、后部棘毛都瓦解,并在相应位置产生的新棘毛不断延伸代替老棘毛。据该纤毛虫的皮层纤毛模式和纤毛器基部微管的形态,将其归为侧毛虫科(Pleurotrichidae)拟翁口虫属(O.sp);并据后仔虫口原基的发生、左右缘棘毛原基的发生不同于已报道的柔软拟翁口虫(Onychodromopsis flexilis)的情况,认为该纤毛虫可能为另一种拟翁口虫。2拟翁口虫细胞及微管类细胞骨架的超微结构应用透射电镜术显示本种纤毛虫皮层细胞骨架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拟翁口虫的表膜具高度发达的实质状表膜泡;纤毛杆轴纤丝排列成“9+2”模式,相邻两根纤毛基体之间具有连接结构;在同一虫体中每个口围带小膜单元的组成模式有两种:2列长度相当的纤毛组成和3列长度相当的纤毛;围棘纤维篮围着一层纤维,且向周围发出许多微管束,其中前纵微管束及其发达;表膜下一般具3-5层微管层,口区附近具由数十上百根微管紧密迭加在一起成为的加厚的微管层;大核复制带为透明均一状,未出现染色质状态不一的前部区、后部区。结果表明拟翁口虫表膜及表膜下纤维结构、大核复制带均具不同于其他腹毛目纤毛虫的特征,且其特征是符合腹毛目纤毛虫由尾柱虫类(Urostylidae)—侧毛虫类(Pleurotrichidae)—尖毛虫类(Oxytrichidae)—游仆虫类(Euplotidae)的进化规律的,从亚显微水平上为侧毛虫科内纤毛虫种群划分提供资料。3拟翁口虫射出胞器的超微结构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术对腹毛目纤毛虫拟翁口虫细胞中射出胞器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射出胞器扫描电镜下为颗粒状突起,口区分布较少:透射电镜下散布在整个细胞中,成熟后定位于表膜下,且顶部中间(靠近表膜的一端)的纤维物质密度较少,有的几乎出现空洞;射出胞器的发生过程中形成可高低电子密度相间的同心圆结构,且囊泡结构中间出现缢痕,随后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具电子密度相间的同心圆结构的囊泡。射出胞器体外及成熟定位后的形态特征表明该射出胞器可能为一种类粘液泡;囊泡随缢痕一分为二的现象可能为射出胞器的一种新型起源方式;该射出胞器可能行使一种防御或应激功能,对捕食行为无直接作用。4拟翁口虫全蛋白和γ-微管蛋白基因初步分析应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拟翁口虫全蛋白组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γ-微管蛋白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电泳结果显示:116KD与66.2KD之间、45KD与35KD之间的蛋白条带密集度高,在约30KD、20KD、16KD附近的条带蛋白表达量高达7.0%-7.9%;特异性地扩增出一条约为1200bp的γ-微管蛋白条带。结果表明本种纤毛虫具有不同于其他纤毛虫的全蛋白和γ-微管蛋白基因含量。(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刘兰侠,余齐耀,俞丽丽,栾菊敏,顾福康[8](2010)在《腹毛目纤毛虫大尾柱虫腹皮层纤毛器基部微管的荧光标记》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荧光紫杉醇直接荧光标记,显示腹毛目纤毛虫大尾柱虫Urostyla grandis腹皮层纤毛器微管胞器由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和左、右缘棘毛等纤毛器微管、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等组成。其中,口围带小膜托架及其相联系的肋壁微管和波动膜基体托架,额棘毛基部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及横棘毛基部前纵微管束,中腹棘毛及左、右缘棘毛基部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和横微管束,是该纤毛虫皮层纤毛器基部的主要附属微管。据结果推测,尽管腹毛目纤毛虫的纤毛器基部微管具有相同的结构成分,但其结构的组成、分化特征、定位和定向、发达程度等均有差异。所得结果为进一步说明纤毛虫细胞皮层纤毛器的形态及其微管建构的多样性提供了新的证据资料。(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0年04期)
刘兰侠[9](2010)在《腹毛目纤毛虫大尾柱虫细胞微管胞器及微管蛋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细胞原生动物的生命活动行使相当于多细胞生物的全部生理功能,而与多细胞生物相比其细胞结构的复杂性程度则是多细胞生物的任何细胞远不能比的。腹毛目纤毛虫是原生动物中进化程度最高、细胞结构最为复杂的类群,其细胞分化形成含有多种结构成分的外层——皮层,尤其是皮层内发达的细胞骨架成分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使研究皮层细胞骨架的形态及其形态发生中细胞的调控,成为当前细胞生物学领域的一个热点。微管是腹毛目纤毛虫皮层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在皮层纤毛器微管和非纤毛器微管两大微管系统中,纤毛器微管组成口纤毛器、体纤毛器及其附属结构,是纤毛虫细胞中最为复杂的微管系统。以腹毛目纤毛虫为材料研究细胞微管胞器的建构特征及其在形态发生中微管成分的分化、组装和定位,否仅可为研究纤毛虫种属之间的进化关系提供基础资料,并且对深入探索真核细胞生命活动中结构模式形成的调控,包括基因调控和非基因调控的过程提供科学依据,对进一步揭示细胞在不同水平的调控机理具有重用科学意义。本文以腹毛目纤毛虫大尾柱虫(Urostyla grandis)为材料,采用荧光紫杉醇(flurescence taxoid,FLUTAX)直接荧光标记、抗-α微管蛋白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其形态和形态发生中纤毛结构的分化进行了探索,显示大尾柱虫在不同生命周期中皮层微管骨架,揭示它们的发生、分化及定位的规律。并利用生化抽提、SDS-PAGE电泳和免疫印迹技术等方法对其蛋白组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如下:1、大尾柱虫的纤毛器微管和纤毛器基部微管根据FLUTAX直接荧光标记和抗-α微管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显示,腹毛目纤毛虫大尾柱虫腹皮层纤毛器微管胞器由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和左、右缘棘毛等纤毛器微管、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等组成。其中,口围带小膜托架及其相联系的肋壁微管和波动膜基体托架,额棘毛基部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及横棘毛基部前纵微管束,中腹棘毛及左、右缘棘毛基部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和横微管束是该纤毛虫皮层纤毛器基部的主要附属微管。据结果推测,尽管腹毛目纤毛虫的纤毛器基部微管具有相同的结构成分,但其结构的组成、分化特征、定位和定向、发达程度等均有差异。所得结果为进一步说明纤毛虫细胞皮层纤毛器的形态及其微管建构的多样性提供了新的证据资料。2、大尾柱虫无性分裂和生理改组期间皮层微管胞器的形态发生大尾柱虫无性生殖过程中,前仔虫的口围带并不全部是由老口围带更新而来的,而是老口围带只有翻领部发生了更新,且翻领部与领部接续处有一小段老的翻领部小膜保留,领部的小膜保留,结果其领部小膜、接续处保留的小膜与更新的翻领部小膜叁部分共同组成前仔虫的新口围带。在各类纤毛器发生、分化过程中,处于非原基区的老额棘毛、横棘毛及左、右缘棘毛在较长时间内均未见明显的变化,推测其老结构对新结构的发生则可能具有区域定位和物质贡献的作用,随着新棘毛的逐渐形成而老结构失去功能退化瓦解。大尾柱虫腹皮层纤毛器基部微管除具有腹毛目纤毛虫纤毛器基部微管的基本特征外,也具有一些特殊的组成和发生模式。生理改组过程中,大尾柱虫的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等纤毛器经历瓦解更新的过程,最终形成1套新的纤毛器。在皮层微管胞器的发生过程中,老棘毛对新结构的发生和形成具有定位和物质贡献的作用,并且老结构在新结构分化和成熟期间也经历着行使相应的生理功能及逐渐失去功能的过程。3、大尾柱虫细胞蛋白组分分析对大尾柱虫营养期细胞全蛋白进行了生化抽抽提,并对其全蛋白进行聚丙烯酚胺凝胶电泳和抗α-、抗γ-微管蛋白进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细胞全蛋白在14kDa-66kDa区间都有大量表达,其中在20kDa附近以及26kDa-66kDa区间条带颜色较深。免疫印迹结果显示,α-和γ-微管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50kDa和48kDa,证明α-和γ-微管蛋白在纤毛虫微管类细胞骨架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所得结果可为揭示两种微管蛋白在细胞中的性质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微管组装和调控中相关蛋白的功能提供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尹飞,生欣,顾福康[10](2009)在《腹毛目纤毛虫鬃棘尾虫纤毛器基部微管的荧光标记》一文中研究指出腹毛目纤毛虫鬃棘尾虫的纤毛器微管骨架由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尾棘毛、左右缘棘毛和背触毛等纤毛器微管和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等组成,其中口围带基部含小膜托架、小膜后微管、小膜托架微管及小膜托架间的倒"V"形微管连接;波动膜基部形成微管骨架网;额腹横棘毛和左、右缘棘毛基部含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和横微管束,但不同位置的棘毛基部微管发达程度不一样;背触毛基部以纤毛基体为中心向前、后皮层发出前纵微管和后纵微管,形成背皮层微管网。(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09年03期)
腹毛目纤毛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纤毛虫是原生动物中最为高等的类群,原因之一是其具有复杂的皮层系统。皮层纤毛器和射出胞器作为皮层系统的重要结构,一直是纤毛虫研究领域的热点。对腹毛类纤毛虫皮层纤毛器和射出胞器的研究不仅可以为纤毛虫系统学和分类学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而且对揭示真核细胞胞器结构的形成和可调控的胞外分泌等亦具有重要意义。腹毛类纤毛虫颗粒尖毛虫(Oxytricha granulifera)皮层系统不仅具有通常腹毛类纤毛虫所具备的发达的纤毛器,而且还具有射出胞器,因此是研究腹毛类皮层纤毛器和射出胞器的良好实验材料。本文利用微分干涉相差显微术、蛋白银染色、扫描电镜术、透射电镜术、阿尔新蓝标记和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对颗粒尖毛虫(O. granulifera)沙特阿拉伯王国(以下简称沙特)种群皮层纤毛器和射出胞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所得结果及结论如下:1颗粒尖毛虫皮层纤毛器及其形态发生颗粒尖毛虫沙特种群额-腹-横棘毛总数为21-23根,其中额棘毛为8根,腹棘毛为8-10根,横棘毛为5根。腹棘毛包括2根横前腹棘毛和6-8根口后腹棘毛。背触毛为5列,前3列纵贯体长;第4列起始于细胞中部稍后方,终止于细胞末端;第5列起始于细胞前端,终止于细胞前端1/3处。通过比较发现,颗粒尖毛虫沙特种群的口后腹棘毛个数与颗粒尖毛虫奥地利种群和西安种群(口后腹棘毛为3根)相比明显增多,沙特种群的背触毛列数与奥地利种群一致而不同于西安种群(背触毛6列),由此可见,颗粒尖毛虫沙特种群、奥地利种群和西安种群之间在口后腹棘毛个数和背触毛列数上存在种内变异。口后腹棘毛数目的种内变异可追溯到形态发生过程中,颗粒尖毛虫沙特种群皮层纤毛器形态发生的结果显示,第5列额-腹-横棘毛原基断裂形成的棘毛个数为7-9根,且前、后仔虫口后腹棘毛来源于第4、5列原基断裂形成的棘毛,由此可见,颗粒尖毛虫沙特种群口后腹棘毛个数增多的原因是,在形态发生过程中第5列额-腹-横棘毛原基断裂产生的棘毛个数较多。沙特种群背触毛的发生模式与奥地利种群一致,在第1-3列老背触毛中各形成第1-3列前、后仔虫背触毛原基,稍后,第3列背触毛原基末端发生断裂并迁移形成第4列背触毛原基,第5列背触毛原基独立发生于右缘棘毛列前端外侧。综上所述,作者推测,尖毛类纤毛虫不同种群之间的棘毛数目的种内变异或许是广泛存在的。2颗粒尖毛虫射出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超微结构观察显示,颗粒尖毛虫无色皮层颗粒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射出胞器。成熟射出胞器呈长椭圆形,由单层膜包裹,膜内电子密度由外到内逐渐降低,顶端凹陷小窝内.几乎无电子密度。成熟射出胞器前端紧贴表膜,以纵向、斜向或弧形的列位于表膜下。与其他类型射出胞器相比,颗粒尖毛虫射出胞器在形态和定位特征上明显不同于低等类群纤毛虫射出胞器,而与腹毛类纤毛虫印度原毛虫射出胞器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推测,两者射出胞器可能是同一种类型的射出胞器。胞器发育成熟过程中,首先在胞质囊泡内缘出现低电子密度的纤维物质,纤维物质不断聚集形成高电子密度的纤维层,向泡中心逐渐延伸,最终形成在泡后部充满不同电子密度的纤维物质和泡前端具凹陷小窝的成熟射出胞器。胞器射出时,其前端的膜与细胞质膜融合,射出内容物后,射出物常留在细胞表面,这一点与印度原毛虫射出胞器类似。颗粒尖毛虫的射出胞器可被阿尔新蓝溶液标记,由于该溶液可以快速地标记黏蛋白(mucin)及羧基化或硫酸化的粘液物质,因此认为,颗粒尖毛虫射出胞器可能含此类粘液物质。在甲基绿-派洛宁的刺激下,颗粒尖毛虫射出胞器大量射出,射出物黏附聚集形成“壳”,将纤毛虫包裹在内,据此认为,这可能是细胞在不利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防御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腹毛目纤毛虫论文参考文献
[1].唐文君,范鑫鹏,倪兵,顾福康.腹毛目纤毛虫颗粒尖毛虫射出胞器的研究[J].生物学杂志.2016
[2].唐文君.腹毛目纤毛虫颗粒尖毛虫皮层纤毛器和射出胞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3].高秀霞.腹毛目纤毛虫冠突伪尾柱虫休眠相关蛋白及休眠分子机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4].王帮正.腹毛目纤毛虫包囊游仆虫休眠的分子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5].张萌.腹毛目纤毛虫侧毛虫皮层纤毛器及其附属微管的观察[D].华东师范大学.2012
[6].郑丽娜.从分子水平研究和比较两种腹毛目纤毛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D].华东师范大学.2012
[7].俞丽丽.腹毛目纤毛虫拟翁口虫细胞微管类胞器及射出胞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8].刘兰侠,余齐耀,俞丽丽,栾菊敏,顾福康.腹毛目纤毛虫大尾柱虫腹皮层纤毛器基部微管的荧光标记[J].四川动物.2010
[9].刘兰侠.腹毛目纤毛虫大尾柱虫细胞微管胞器及微管蛋白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10].尹飞,生欣,顾福康.腹毛目纤毛虫鬃棘尾虫纤毛器基部微管的荧光标记[J].四川动物.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