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塑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明治梁,质量块冲击,横向位移,动力响应
动塑性论文文献综述
姜文征,刘颖[1](2013)在《叁明治梁的动塑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泡沫材料具有质轻,较高的吸能效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高速轨道车辆,汽车,舰船等重要建筑的吸能缓冲,减震装置。叁明治夹芯是典型的泡沫材料的应用形式。这种结构的动力学特性成为目前的研究焦点。本文研究了质量块冲击对两端固定的泡沫夹芯梁的影响。建立泡沫夹芯梁为弹簧连接的刚塑性梁模型,推导并计算出上下梁面板的速度变化,位移分布,以及吸能情况,并与有限元和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相吻合。(本文来源于《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01-12)
胡森强[2](2009)在《弹射系统动力学及恢复弹簧动塑性分析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多体系统动力学和动塑性力学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数值方法对弹射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和恢复弹簧的动塑性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别利用多体动力学的理论计算方法和软件求解器对典型的动力学问题进行了求解,通过对两者求解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多体动力学软件求解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利用叁维建模软件和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了弹射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对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和仿真;获得了作用在恢复弹簧上的冲击激励,为弹簧的动塑性分析提供了运动边界条件,掌握了弹射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基于动塑性相关理论,借助有限元分析工具,对恢复弹簧进行了冲击激励下的动塑性分析和仿真。得到了弹簧的详细塑性变形情况,找到了弹簧失效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种结构改进方案,有效的减小了弹簧的塑性变形。本文所做的研究在工程应用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弹射系统的设计分析和优化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9-01-01)
许亮[3](2008)在《弹射挂弹机构复位弹簧动塑性失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弹射实验中,弹射挂弹机构中的复位弹簧发生了塑性变形失效,不能满足弹射要求。故有必要找出复位弹簧失效机理,为选用该类弹簧及优化其性能提供理论依据。由于接触、弹塑性大变形和波动过程等多种非线性因素,复位弹簧动塑性失效问题是一个高度非线性模型。本文基于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实现了复位弹簧的动塑性失效分析。首先,基于拉格朗日方程法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并采用BDF刚性积分程序对该微分方程求解。采用上述方法实现了弹射挂弹机构动力学分析,得到了作用在复位弹簧上的冲击激励。然后,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复位弹簧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在上述冲击激励下复位弹簧的动塑性失效问题。由分析结果找到了复位弹簧发生失效的主要原因,且给出了失效的危险点。研究工作在工程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8-01-01)
李文亮,王博,孙建生[4](2007)在《圆钢管混凝土构件在侧向冲击下的动塑性极限弯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DYNA,模拟了悬臂和简支钢管混凝土构件的侧向冲击数值,计算了动塑性极限弯矩。(本文来源于《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期刊2007年15期)
鲍莹斌,李润培,顾永宁[5](1997)在《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的动塑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系统的运动方程式,利用塑性节点法结合大位移理论处理碰撞过程中结构的大变形、塑性以及应变硬化等问题,并考虑了圆管局部凹陷特性、橡胶护舷、水动力、构件屈曲等因素对碰撞过程的影响.文中采用Wilsonθ法结合修正的牛顿-拉夫逊迭代对碰撞结构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给出了一个典型的供应船与平台碰撞的动塑性分析算例.(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1997年07期)
曹志远[6](1986)在《建筑结构动塑性设计计算的等效静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代结构设计中有些建筑结构构件涉及动载下的结构分析,诸如抗冲击、抗爆炸、抗地震等。这些荷载往往具有一次、偶然性质,因此希望所设计的结构在常载下保持弹性,而在偶然强荷载下允许出现局部塑性变形,以利节省材料,充分发挥结构承载能力。这种塑性设计计算标准是在给定强荷载下结构出现给定塑性变形,但不造成生命、财产重(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1986年01期)
动塑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多体系统动力学和动塑性力学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数值方法对弹射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和恢复弹簧的动塑性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别利用多体动力学的理论计算方法和软件求解器对典型的动力学问题进行了求解,通过对两者求解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多体动力学软件求解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利用叁维建模软件和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了弹射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对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和仿真;获得了作用在恢复弹簧上的冲击激励,为弹簧的动塑性分析提供了运动边界条件,掌握了弹射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基于动塑性相关理论,借助有限元分析工具,对恢复弹簧进行了冲击激励下的动塑性分析和仿真。得到了弹簧的详细塑性变形情况,找到了弹簧失效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种结构改进方案,有效的减小了弹簧的塑性变形。本文所做的研究在工程应用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弹射系统的设计分析和优化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塑性论文参考文献
[1].姜文征,刘颖.叁明治梁的动塑性研究[C].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2].胡森强.弹射系统动力学及恢复弹簧动塑性分析与仿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3].许亮.弹射挂弹机构复位弹簧动塑性失效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
[4].李文亮,王博,孙建生.圆钢管混凝土构件在侧向冲击下的动塑性极限弯矩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5].鲍莹斌,李润培,顾永宁.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的动塑性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7
[6].曹志远.建筑结构动塑性设计计算的等效静弹法[J].建筑结构.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