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土注浆技术的理论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东亮[1](2021)在《裂隙岩体注浆加固浆液扩散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注浆法是控制围岩变形,提高围岩稳定性的一种常用技术手段。目前注浆加固工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注浆工程的隐蔽性,注浆理论的发展则远远滞后于工程实践,注浆工程尤其是裂隙注浆仍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浆液在裂隙中最终扩散距离以及注浆对岩体结构的影响难以查明;注浆参数的确定、注浆工程的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施工经验,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注浆理论的发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无地下水影响且仅有简单裂隙、无较多孔隙的岩体,对裂隙岩体注浆加固浆液扩散规律展开研究,分析了不同流型浆液在单一裂隙及交叉裂隙中的浆液扩散形态、扩散范围和浆液压力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浆液流变曲线的不同及水灰比的不同,将浆液流体分为牛顿流体、宾汉姆流体、幂律流体等不同流型,通过建立单一裂隙浆液扩散计算模型,基于一些基本假设,根据流体本构方程和控制方程,以浆液压力损失作为研究对象,推导出不同流型浆液在裂隙中的扩散方程。(2)根据浆液扩散方程和注浆控制方程,分析影响浆液扩散的主要因素有注浆工艺因素、浆液因素、裂隙因素三方面。根据建立的不同流型浆液扩散方程,从影响浆液扩散的三方面因素中各选取适当参数进行工况设计,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软件的层流模块和流-固耦合模块,建立单一裂隙浆液扩散模型,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分析各因素对浆液扩散范围、浆液压力分布、裂隙变形的影响。(3)建立交叉裂隙浆液扩散模型,参照单一裂隙浆液扩散的规律,设置7种工况,根据单一变量原则,选取注浆工艺因素和裂隙因素适当参数,分析分支裂隙开度、分支裂隙位置、浆液流速对浆液扩散范围、浆液压力分布的影响。
李晓强[2](2021)在《丙烯酸酯注浆材料优化及对粉细砂地层加固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含水粉细砂地层是地下工程施工中较难治理的地质条件之一,其含水量丰富,自稳性差,胶结强度低,如果施工过程中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涌水、溃砂等重大安全事故。粉细砂地层孔隙小,当采用注浆法对其进行加固时,要求所使用的浆液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常用的水玻璃等化学浆液对此地层的加固效果很不理想。为能有效加固此类地层,急需开发高渗透性浆液,并对其注浆加固机理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以太原地铁2号线南中环街站的粉细砂地层为研究对象,采用丙烯酸酯浆液对该地层进行注浆加固,针对其适用性、加固机理等问题,综合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结合大型的模拟试验,对丙烯酸酯材料进行优化并对粉细砂地层注浆加固机理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丙烯酸酯浆液在粉细砂中渗透时不同的固化剂配比对浆液渗透扩散范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配制的浆液中固化剂占比越高,则浆液凝胶时间越短,浆液的扩散范围越小,结石体强度越高;在满足工程加固需求的条件下能使浆液在粉细砂地层中渗透范围达到最大的凝胶时间为25 min。(2)开展了2因素5水平的全面试验,研究砂土含水率与砂浆比对试样抗压、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砂土含水率低于8%,砂浆比超过6:1这一临界值时,浆液在土体中基本无法凝胶;而砂浆比在4:1到6:1这一范围内时,试样抗压、抗拉强度随砂土含水率的增大而降低。通过拟合试验数据获得了试样抗压、抗拉强度与砂土含水率及砂浆比的定量关系。(3)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含水率试样的细观结构,分析出砂土中水分对试样强度的影响形式可分为:1)结合水膜的润滑作用;2)自由水参与浆液的聚合反应,使凝胶体强度降低;3)残余水的汽-液两相转化,导致浆液凝胶时结构体内部留有孔隙,试样强度因此降低。(4)以南中环街站的粉细砂地层为研究对象进行建模,运用有限差分软件进行注浆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不同节点处的渗流速度动态变化特征,通过与劈裂注浆理论的对比验证,进一步揭示了丙烯酸酯浆液在粉细砂地层的扩散加固机理。(5)通过模拟注浆试验,对注浆结石体进行强度测试,得到注浆结石体强度分布规律为:模型箱边界处结石体强度高,非边界区域结石体强度相对较低。拟合出注浆结石体强度与浆液沿劈裂通道扩散范围和扩散深度的关系式符合Parabolic(抛物面)方程。并结合丙烯酸酯浆液的特性,分析出注浆结石体强度分布主要受不透水边界和重力的影响。
李宁[3](2021)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劈裂注浆桩芯结石体强度试验研究》文中认为为适应国家西部大力发展及一带一路的国家政策,西部地区基础建设飞速发展。黄土地区作为西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建设的主要区域。而黄土作为一种特殊的土质,存在着很多工程地质问题,劈裂注浆做为一种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目前广泛运用于黄土地基的加固项目中。但是作为一种隐蔽性工程,其研究理论远远落后于实践,在黄土地区劈裂注浆加固工程中,均以经验为主去设计注浆参数,缺乏理论指导。鉴于此,论文通过对黄土地区劈裂注浆桩芯结石体的力学试验研究,完善了我国黄土地区劈裂注浆的理论,推进黄土地区劈裂注浆技术的发展,为今后黄土地区地基加固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配制水胶比为0.5、0.8、1.0、1.2、1.5的注浆浆液,测定分析不同水胶比作用下注浆浆液的粘度、2 h析水率、凝胶时间等性能。确定试验所用五种不同水胶比的注浆浆液的基本性能,得出注浆浆液性能与水胶比的相关关系。(2)将五种不同水胶比的注浆浆液进行配制并制作试验所需要的试块,制作不同水胶比强度试块,对试块进行标准养护和室外同条件养护(与桩芯结石体相同的养护条件),测定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下试块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其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长规律,并得出同条件养护与标准养护试块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关系。(3)将五种不同水胶比的注浆浆液进行配制并在黄土地区试验场地进行劈裂注浆,测定劈裂注浆桩芯结石体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析桩芯结石体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长规律,并得出桩芯结石体与同条件养护中试块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得到桩芯结石体与标准养护中试块之间的相关关系。(4)通过某黄土地区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劈裂注浆桩芯结石体的强度,验证现场试验所得桩芯结石体与标准养护中试块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可靠性,完善了我国黄土地区劈裂注浆的理论,推进黄土地区劈裂注浆技术的发展,并为黄土地区地基加固项目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
曲少臣[4](2021)在《岩土注浆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岩土注浆技术因其特殊优势在各个建筑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对岩土注浆技术有一个深入了解,文章研究了岩土注浆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首先,对岩土注浆技术的主要作用进行分析,该技术的最主要作用为加固,以及能够防止工程渗漏;其次,对岩土注浆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第三,对岩土注浆技术常用的静压注浆技术、高压喷射注浆技术和特殊注浆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进行分析,这三种注浆技术的适用范围存在差异,各有各的优势所在;最后,从四个不同方面对岩土注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发现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任然存在缺陷,在后续的发展中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对注浆技术进行完善,从而提高其应用效果。
南敢[5](2020)在《基于Herschel-Bulkley模型的桩端后注浆浆液扩散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桩端后注浆技术是钻孔灌注桩加固与补强的一项重要措施,浆液扩散机理对于桩端后注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针对Herschel-Bulkley流体模型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此展开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黏度非时变性Herschel-Bulkley流体本构方程与均匀流基本方程,推导出了在劈裂注浆情况下Herschel-Bulkley流变模型浆体扩散半径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分析了该公式与各影响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稠度系数、流变指数与注浆压力差成正相关;裂隙高度与注浆压力差成负相关。同时,对于浆液的最大扩散半径而言,浆液最大扩散半径与注浆压力差、裂隙高度成正相关;浆液最大扩散半径与稠度系数、流变指数成负相关。(2)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将试验所得结果与黏度非时变性Herschel-Bulkley浆体扩散半径的理论公式所计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理论公式计算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在-50%~100%内,且该范围在国内试验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研究表明:本文推导的黏度非时变性Herschel-Bulkley浆体扩散半径理论公式能够较好的反映出浆液在被注介质中的扩散规律。(3)利用浆液黏度非时变性Herschel-Bulkley流变模型,推导出了浆液上返高度计算公式。并分析了该公式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1)浆液的上返高度随着注浆压力、桩径以及泥皮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且注浆压力与浆液上返高度呈正相关线性关系;(2)浆体的上返高度随着埋深、稠度系数以及流变指数的增大而减小;在此基础上,通过工程案例验证了桩后注浆上返高度的正确性。(4)采用黏度时变性Herschel-Bulkley模型,推导出了浆液扩散半径理论公式,分析了该扩散半径理论公式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浆液扩散半径随着注浆压力差以及裂隙高度增加而增加,浆液扩散半径随着注浆时间、浆体时变系数、浆体流变指数、浆体初始稠度系数增加而减小。(5)基于柱孔扩张理论,获得了桩侧土体的侧向位移计算公式;在一定假设条件下,结合黏度时变性Herschel-Bulkley模型以及均匀流基本方程,推导出考虑黏度时变性的桩端后注浆浆液上返高度解析解。由计算公式可知,注浆压力、桩长、桩径、泥皮厚度、浆体流变指数、浆体初始稠度系数、浆体时变系数以及注浆时间是影响浆液上返的重要因素。通过工程算例分析可知:(1)浆液上返高度随着流变指数增加而减小,且浆液上返高度与土体渗透系数联系紧密;(2)浆液初始稠度系数在0~30之间对浆液上返高度变化显着,大于30时浆液上返基本不受影响;(3)浆体的时变系数影响浆液上返高度的最大取值范围是0~0.015,且黏土更利于浆液上返;(4)注浆时间越长,浆液上返高度越低。注浆时间的合理性选取对桩端后注浆的效果很重要;(5)注浆压力越大,浆液上返高度越大;(6)在桩端后注浆效果中短桩优于长桩、粗桩优于细桩。(7)泥皮厚度从0.004m增加到0.02m可以使浆液上返高度增加10倍以上。最后讨论了浆液黏度时变性、不同理论公式(浆液上返)的计算值对比、注浆压力损失的问题。(6)针对成层土中浆液上返高度,通过对桩身周围土体分层研究,提出了浆液最终上返高度的迭代的计算方法,而且讨论了浆液在运输过程中的压力损失以及浆液上返高度的进一步修正,并给出了相应的压力折减表达式与浆液上返高度修正表达式。同时还探讨了注浆压力损失与桩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浆液黏度与浆液水化时间之间的关系,探讨结果表明:浆液黏度随着水化时间增加而增加。(7)采用不同理论对比了本文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戴国亮和本文的计算结果整体小于Nan与张忠苗的计算结果,但是,结合浆液黏度系数与时间的关系可知,考虑浆液黏度时变性计算出的结果更接近工程实际值。
钟贤勍[6](2019)在《基于小导管注浆技术的边坡松散坡积层稳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区公路松散坡积层边坡岩土体具有孔隙率大、黏聚力低、扰动易滑塌等特点,容易产生滑坡现象。本文依托永福至三皇(S302)二级公路建设工程,针对临河路基松散坡积层边坡的稳定问题,采用现场勘查、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研究导管注浆加固边坡的稳定技术和加固设计方法,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通过室内注浆模型试验,研究了注浆压力、浆液性质、浆液扩散半径、土体物理力学参数与注浆时间对注浆加固效果的影响,采用多元非线性拟合方法,建立注浆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获得合理的注浆加固设计参数,为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导管注浆加固的定量设计提供依据。(2)研究了导管注浆加固边坡的作用机理,揭示了导管注浆提高被加固土体的抗剪强度及变形模量、注浆导管与被加固土体的粘结作用发挥锚固效应机理,提出了导管注浆加固松散坡积层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3)提出了注浆后加固土的强度参数的分析与计算方法,基于劈裂注浆力学理论,采用等效面积简化注浆加固土的单元体,推导了注浆加固土的等效弹性参数计算公式,用于评价注浆加固土体的抗变形性能。(4)研究了浆液扩散区域内被加固土体的变形模量对导管锚固效果的影响,发现导管的锚固力与加固土体弹性模量呈类似反比关系,进而提出了发挥注浆导管最大锚固力的加固设计思路,并结合FLAC3D分析软件,对永福至三皇(S302)标段内K5+320~K5+350边坡加固方案进行分析验证,提出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边坡加固设计。本文研究加深了对边坡导管注浆加固设计理论和方法的认识,扩大了导管注浆技术的应用范围,对于优化边坡注浆加固设计与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罗海荣[7](2019)在《广州机场高速道路基层病害快速维修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通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道路通行是最大众化的出行方式,道路质量好坏关系到人们出行的效率和安全。随着道路的运营使用,道路特别是大交通量的高速公路内部会出现各种程度的损坏,这种隐形病害需及时地发现和处治,否则内部病害会逐渐使道路的承载能力降低影响人们的行车舒适度甚至危害人们的行车安全。由于传统的开挖刨铣的维修方式费时费力,需长时间封闭道路,对交通影响大,这种方法显然不适用于一些大交通量的主要道路。因此研究具有施工时间短,施工费用低,对交通影响小等优点的注浆技术很有必要。本文以广州机场高速项目为依托,在了解和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道路基层病害的快速维修技术的工艺、检测手段以及注浆效果的评价方法做了现场试验研究,工艺的主要参数有注浆深度、注浆孔距、注浆压力和注浆时间。注浆深度的选取与道路内部病害的位置有关,深度的选取应确保浆液可以完全填充道路内部的脱空。注浆孔的布置方式应根据路表病害的的形式来选择,孔距可根据球形扩散理论计算得到,也可根据工程经验取1.5~2m。注浆压力一般取1~1.5MPa。注浆时应选派有经验的操作工注浆,考虑浆液的溢出状态和注浆枪的上升压力大小确定注浆是否达到饱满,确认道路内部空隙吃浆已达到饱和后应关闭注浆枪并稳压10~20秒,防止浆液回流。本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地聚合物注浆材料,施工后3小时可实现终凝且强度可达2.3Mpa,而流动性强,无膨胀性,不会破坏原有的道路结构。浆液呈中性,不含重金属物质,不会污染施工区域周边的环境,可实现施工3小时开发交通。道路的隐形病害需通过检测手段来测量,钻孔取芯虽然是最直接和准确的方式,但这种方式会破坏道路的整体结构,故不宜多用。目前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采用探地雷达和落锤式弯沉仪来检测道路内部病害的大致位置和评价注浆效果,这两种方法简便高效,但也有其弊端,为提高检测的精度,采用冲击映像法来综合检测分析道路的内部的病害。工程实践表明,冲击响应强度分布图中冲击响应强度大的部位吃浆量大,强度小的吃浆量小,并且冲击响应强度的分布很好的对应了现场的病害分布情况。通过地聚合物注浆可以使道路的冲击响应强度分布更加均匀,说明注浆技术可以有效治理道路内部的脱空。经过地聚合物注浆后,雷达图像强反射面消失,层次更加分明。注浆后,弯沉数据显着降低,注浆前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评定为次、中、良的路段经过地聚合浆液填充后路段结构强度都有明显的提升,都达到了优、良等级,而且各个分段的路面强度系数SSI在注浆后都达到了0.8以上,说明地聚合物注浆技术处治道路内部病害的有效性。
周彦伯[8](2019)在《不同扩散模式下盾构隧道壁后注浆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盾构中注浆作为保护隧道施工安全,减少地表沉降的关键工序,一直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而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都为先有实际案例后有理论研究,在注浆中亦是如此。注浆理论落后于现场施工。目前,有学者对浆液的扩散规律进行了研究,但随着工艺、材料的不断发展,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盾构施工,以理论推导为分析方法,研究了浆液扩散等问题。在充填扩散模型下,取浆液为宾汉流体(Bingham),研究考虑流体流动过程中的流核区和忽略流核区时的注浆浆液压力差异,指出考虑流核区的必要性。在以黏度时变性为参数变量情况下得出Bingham流体充填时的压力分布规律。结果是影响压力分布两个主要因素是浆液自身重量和粘度系数。在渗透扩散模型中,推导了考虑浆液粘度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盾构壁后注浆半球形和圆柱形扩散规律。主要分析两种扩散模式下的浆料扩散范围和管片受浆液的压力表达式,并通过案例分析了相关参数对扩散范围和管片压力的影响。指出该模型适用于砂土中盾构注浆的计算。在压密扩散模型中,推导了以孔隙水形成的渗透效应下,盾构壁后注浆半球形和柱形扩散规律。主要分析在半球形模式下管片压力的规律和柱形扩散模式下的地表最大位移,并通过案例分析了相关参数对管片压力和地表最大位移的影响,指出了在渗透型较差的粘性土中考虑渗透效应的必要性。最后结合上述分析,指出实际工程中各注浆参数对最终注浆效果的影响区别,为最终参数的选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末尾,对未分析到的问题和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简要论述。
王艳磊[9](2019)在《碎裂岩体力学变形特性及注浆补强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煤矿开采过程中常见的碎裂煤岩体注浆治理工程为背景,采用常规物理力学试验、四周约束型压缩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碎裂煤岩体的力学特性及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结合室内注浆模拟试验、多场耦合数值模拟、力学分析和三维重构技术,对浆液在碎裂煤岩体内的扩散规律及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将所得研究结论成功地应用于现场处置。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受结构效应的影响,裂隙对岩体的损伤程度与裂隙倾角呈负相关,与裂隙数量呈正相关,且裂隙数量对岩体的损伤效果受到倾角的有效制约,而结构效应则随裂隙数量的增加和倾角的减小而逐渐减弱;裂隙倾角对岩体的力学变形特性具有明显的分区影响特征,并决定其最终破坏模式,而裂隙数量可提高岩体破裂程度,但对破坏模式的影响程度有限;注浆加固对裂隙岩体的补强效果同裂隙数量、充填程度和浆体固化强度呈正相关,而与裂隙倾角之间为负相关。充填浆体可有效缓解由裂隙引起的应力集中,从而改善岩体内部的应力分布状态,但受“节理”效应影响,注浆加固并不能完全消除裂隙对岩体的原有损伤;此外,借助裂纹三维重构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岩样内部的裂纹扩展形态,实现了对其破裂模式的无损可视化研究。(2)从微细观角度着手,把浆液在裂隙中的扩散过程细分为对裂隙中部的充填和对裂隙面的润湿两大部分,提出以浆液的润湿特性来对其可注性进行评价,并得出了浆岩理化性质、裂隙面结构和浆液粘度对可注性的影响规律。同时采用多场耦合数值模拟,得出了注浆压力、裂隙开度和浆液粘度对浆液在岩体裂隙内扩散效果的影响程度。之后,建立裂隙开度与浆液压力之间的本构方程,推导得出浆液扩散速度和扩散半径的计算表达式,并进一步分析了浆液扩散的影响因素;此外,通过对不同浆-岩组合体试件进行常规压缩试验,得到了固化浆体在岩体裂隙中的作用机理。(3)将破碎岩体的压缩变形过程分为滑移流动变形期、压裂充填变形期和压密弹性变形期三个阶段,并结合约束型压缩试验和声发射监测结果,得到了块体粒径、强度、加载速率、煤岩比C/R和循环加卸载次数对破碎岩体承载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同时,采用AE事件计数和绝对能量的增长变化情况来反映破碎岩体内部结构重组的激烈和复杂程度;并采用分形理论对压缩后的岩块粒径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分形维数D与岩块碎裂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随后,对不同类型破碎固结体试件进行常规单轴压缩试验,得到岩体强度和浆体固结强度对胶结体试件承压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浆-岩耦合作用承载机制。(4)采用室内注浆模拟试验和浆液形态三维重构技术对破碎岩体内部的浆液扩散规律进行分析,得到浆液粘度、岩块粒径、加载压力、注浆压力与浆液扩散规律之间的关系,发现了浆液扩散过程中的“重力效应”及其改善方式。同时,将浆液在破碎岩体中的扩散过程归结为一种两相流多孔介质渗流现象,经推导得到浆液及气体的饱和度、等效平均水力半径的表达式;基于平均水力半径孔喉模型,得到浆液在破碎岩体内的扩散能量损失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并进一步与Forchheimer公式对比,得到破碎岩体渗透率的计算表达公式。(5)根据碎裂煤岩体的承载特性和注浆补强效果,提出裂隙煤壁快速加固技术、大冒顶片帮区快速处置技术和柔性护巷技术,并将三者成功应用于煤矿事故的现场处置,所得结果可为碎裂煤岩体自承特性的有效利用及注浆加固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事例补充及技术完善。
马朗[10](2019)在《某安置小区既有建筑物沉降分析与加固》文中研究指明株洲市天元区某安置小区是建筑在10m深回填土地基上的砖混结构房屋,其基础是桩基础。该工程自2009年竣工后,至2016年5栋至11栋建筑发生了几次不同程度的主体结构开裂和地基沉降事故,其中以5栋和6栋最为严重,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财产安全也得不到保证。经相关单位检测,初步鉴定结论是基础沉降引起上部结构开裂。本文以该安置小区住宅地基加固工程为背景,从研究分析工程资料和国内外文献开始,结合现场工程事故破坏特征和数值模拟手段,确定了受损建筑的加固方法,并提供了加固设计施工图纸、对建筑物上关键点进行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通过对整个地基加固工程的全程参与和对关键工况沉降数据的对比分析,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对地基沉降最为严重的第五栋西侧进行了工程事故数值模拟分析,考虑了桩底砂岩弱化和桩侧负摩阻力这两种工况不同组合对该建筑物桩基的沉降影响。结论是最大沉降位于46#桩,考虑负摩阻力时累积沉降值为2.48mm,相对不考虑负摩阻力相比增加了0.04mm,增量1.61%。2.对地基基础加固数值模拟阶段时,工况一是仅对桩底进行加固而桩侧不加固时,46#桩累积沉降为2.54mm;与工况二桩底和桩侧都进行注浆加固对比,46#桩累积沉降增加了2.36%。3.通过工程资料分析和现场踏勘,初步确定安置小区5栋和6栋西侧事故最严重的主要原因是:(1)这两栋建筑地基填土层最厚且含软弱夹层(原有水塘);(2)这两栋西面4米外有高约9m的自然杂填土边坡;(3)由于地面防排水设施失效,地表水下渗将地基土带走造成基础梁因梁底脱空而变形,地基固结在桩周产生负摩阻力使得基桩下沉。根据这些原因及数值模拟分析确定了地基注浆加固方案。4.制定了该小区需要地基加固建筑的现场监测方案,沉降监测是从事故发生后注浆前开始的。监测中得到46#桩为发生最大累积沉降的桩,沉降值为2.36mm,与第2点中模拟累积沉降误差在5%以内。
二、岩土注浆技术的理论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岩土注浆技术的理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裂隙岩体注浆加固浆液扩散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注浆技术的发展 |
1.2.2 注浆理论研究现状 |
1.2.3 注浆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裂隙注浆浆液扩散数学模型 |
2.1 理论模型 |
2.1.1 基本假设 |
2.1.2 计算模型 |
2.1.3 浆液流型 |
2.1.4 控制方程 |
2.2 牛顿流体扩散模型 |
2.2.1 本构方程 |
2.2.2 扩散方程 |
2.3 宾汉姆流体扩散模型 |
2.3.1 本构方程 |
2.3.2 扩散方程 |
2.4 幂律流体扩散模型 |
2.4.1 本构方程 |
2.4.2 扩散方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一裂隙注浆扩散数值模拟 |
3.1 模型建立 |
3.1.1 计算软件 |
3.1.2 控制方程 |
3.1.3 工况设计 |
3.1.4 计算模型 |
3.2 浆液扩散范围 |
3.2.1 牛顿流体扩散范围 |
3.2.2 宾汉姆流体扩散范围 |
3.2.3 幂律流体扩散范围 |
3.3 浆液压力分布及变化规律 |
3.3.1 牛顿流体浆液压力分布 |
3.3.2 宾汉姆流体浆液压力分布 |
3.3.3 幂律流体浆液压力分布 |
3.4 基于流固耦合作用的裂隙开度变化规律 |
3.4.1 基本假设 |
3.4.2 控制方程 |
3.4.3 裂隙开度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交叉裂隙注浆扩散数值模拟 |
4.1 模型建立 |
4.1.1 工况设计 |
4.1.2 计算模型 |
4.2 浆液扩散范围 |
4.2.1 主裂隙中浆液扩散范围 |
4.2.2 分支裂隙中浆液扩散范围 |
4.3 浆液压力分布及变化规律 |
4.3.1 主裂隙中浆液压力分布 |
4.3.2 分支裂隙中浆液压力分布 |
4.4 裂隙交叉处浆液分布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丙烯酸酯注浆材料优化及对粉细砂地层加固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注浆材料及注浆技术研究 |
1.2.2 注浆理论研究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砂土特征参数及浆液特性 |
2.1 砂土特征参数 |
2.1.1 砂土渗透系数测定 |
2.1.2 砂土孔隙率测定 |
2.1.3 砂土饱和含水率测定 |
2.2 丙烯酸酯浆液特性 |
2.2.1 丙烯酸酯浆液介绍 |
2.2.2 浆液初凝时间的确定 |
2.2.3 浆液的粘度特性测试 |
2.2.4 浆液在水中的反应特征 |
2.3 丙烯酸酯浆液的渗透固结原理 |
2.3.1 浆液与砂粒之间的作用力 |
2.3.2 浆液在砂层中的凝结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浆液固结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3.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案 |
3.1.1 试样的制备 |
3.1.2 试验设备 |
3.1.3 试验方案 |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1 含水率对试样抗压强度的影响 |
3.2.2 含水率对试样抗拉强度的影响 |
3.2.3 含水率与砂浆比共同作用的影响 |
3.3 含水率的细观影响机制探究 |
3.3.1 不同含水率试样的细观形态 |
3.3.2 含水率对试样强度影响的细观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粉细砂地层注浆数值模拟研究 |
4.1 有限差分求解计算方法 |
4.2 有限差分求解基本原理 |
4.2.1 空间导数的有限差分近似 |
4.2.2 运动方程 |
4.2.3 阻尼力 |
4.2.4 计算循环 |
4.2.5 求解过程 |
4.3 注浆模型的建立 |
4.3.1 模型参数 |
4.3.2 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 |
4.3.3 本构模型选取 |
4.3.4 模拟方法 |
4.4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4.4.1 浆液在各个方向上的分布规律 |
4.4.2 一定注浆量下节点渗流速度动态变化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丙烯酸酯模拟注浆试验研究 |
5.1 渗透注浆预试验 |
5.1.1 预试验设计 |
5.1.2 预试验注浆过程 |
5.1.3 预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 渗透注浆结石体强度测试 |
5.2.1 钻孔取芯及试样制作 |
5.2.2 抗压、抗拉强度测试及结果 |
5.3 模拟注浆试验 |
5.3.1 试验装置及试验设计 |
5.3.2 注浆过程控制与开挖 |
5.3.3 模拟注浆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模拟注浆结石体强度测试 |
5.4.1 钻孔方案设计 |
5.4.2 抗压、抗拉强度测试及结果 |
5.4.3 注浆结石体强度分布规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湿陷性黄土地区劈裂注浆桩芯结石体强度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土体劈裂注浆理论 |
1.3.1 劈裂注浆过程及力学分析 |
1.3.2 劈裂注浆的能量分析 |
1.3.3 软土劈裂注浆的再固结过程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劈裂注浆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注浆结石体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原材料优选及试验方案设计 |
2.1 黄土湿陷性评定 |
2.1.1 黄土湿陷性评定标准 |
2.1.2 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类型 |
2.1.3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 |
2.2 湿陷性黄土地区劈裂注浆桩芯结石体强度试验设计 |
2.2.1 试验原材料 |
2.2.2 劈裂注浆浆液各项性能测定试验设计 |
2.2.3 注浆浆液试块和结石体强度试验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注浆浆液性能及试块强度试验研究 |
3.1 注浆浆液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 试块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3.2.1 标准养护试块抗压强度结果及相关性分析 |
3.2.2 同条件养护试块与标准养护试块抗压强度相关性分析 |
3.3 试块抗折强度试验研究 |
3.3.1 标准养护试块抗折强度结果及相关性分析 |
3.3.2 同条件养护试块与标准养护试块抗折强度相关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劈裂注浆桩芯结石体强度试验研究 |
4.1 桩芯结石体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4.1.1 桩芯结石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
4.1.2 桩芯结石体抗压强度与养护龄期的相关性分析 |
4.1.3 桩芯结石体抗压强度与试块抗压强度相关性分析 |
4.2 桩芯结石体抗折强度试验研究 |
4.2.1 桩芯结石体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
4.2.2 桩芯结石体抗折强度与养护龄期的相关性分析 |
4.2.3 桩芯结石体抗折强度与试块抗折强度相关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黄土地区劈裂注浆工程应用 |
5.1 工程背景 |
5.2 工程地质条件 |
5.3 注浆加固设计 |
5.3.1 帷幕注浆防水加固设计 |
5.3.2 走廊地基劈裂注浆加固设计 |
5.3.3 构造柱地基劈裂注浆加固设计 |
5.4 劈裂注浆结石体强度试验 |
5.4.1 劈裂注浆结石体强度试验设计 |
5.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5 沉降观测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岩土注浆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岩土注浆技术的主要作用 |
1.1 防止工程渗漏 |
1.2 加固工程地基 |
2 岩土注浆技术的发展现状 |
3 岩土注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
3.1 静压注浆技术 |
3.2 高压喷射注浆技术 |
3.3 特殊注浆技术 |
3.3.1 桩侧、桩底后压浆技术 |
3.3.2 煤层灭火注浆技术 |
4 岩土注浆技术的发展趋势 |
4.1 岩土材料的发展趋势 |
4.2 注浆理论的发展趋势 |
4.3 注浆模拟软件的发展趋势 |
4.4 注浆设备的发展趋势 |
5 结语 |
(5)基于Herschel-Bulkley模型的桩端后注浆浆液扩散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后注浆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后注浆技术研究现状 |
1.3 桩端后注浆浆液扩散机理研究现状 |
1.3.1 渗透注浆的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压密注浆的理论研究现状 |
1.3.3 劈裂注浆的理论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桩端后注浆技术理论研究 |
2.1 渗透注浆浆液扩散理论 |
2.1.1 不同流体模型水泥浆渗透注浆球形扩散理论 |
2.1.2 不同流体模型水泥浆渗透注浆柱形扩散理论 |
2.2 压密注浆浆液扩散理论 |
2.2.1 压密注浆柱形扩散理论 |
2.2.2 压密注浆球形扩散理论 |
2.3 劈裂注浆浆液扩散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劈裂注浆黏度非时变性浆液扩散因素分析 |
3.1 基于Herschel-Bulkley流变模型的劈裂注浆扩散特性解析解研究 |
3.1.1 Herschel-Bulkley流变模型的劈裂注浆研究 |
3.1.2 室内注浆模型试验 |
3.1.3 浆液扩散半径计算参数分析 |
3.2 基于Herschel-Bulkley流变模型的桩端后注浆浆液上返高度解析解研究 |
3.2.1 Herschel-Bulkley流变模型的劈裂注浆研究 |
3.2.2 浆液上返高度在成层土中的迭代计算 |
3.2.3 浆液上返计算参数分析 |
3.2.4 工程案例分析 |
3.2.5 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劈裂注浆黏度时变性情况下浆液扩散因素分析 |
4.1 基于Herschel-Bulkley流变模型的稠度时变性劈裂注浆扩散特性解析解研究 |
4.1.1 Herschel-Bulkley流变模型的劈裂注浆研究 |
4.1.2 基于黏度时变性浆液扩散计算参数分析 |
4.2 基于黏度时变性Herschel-Bulkley模型的桩端后注浆浆液上返高度解析解研究 |
4.2.1 黏度时变性Herschel-Bulkley模型的劈裂注浆研究 |
4.2.2 浆液上返高度在成层土中的迭代计算 |
4.2.3 考虑黏度时变性浆液上返计算参数分析 |
4.2.4 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6)基于小导管注浆技术的边坡松散坡积层稳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注浆材料及注浆理论 |
1.2.2 导管注浆加固机理 |
1.2.3 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 |
1.3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导管注浆加固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 |
2.1 导管注浆加固机理 |
2.1.1 注浆固结作用 |
2.1.2 浆土抗剪与模量的提高 |
2.1.3 导管注浆的锚杆效应 |
2.1.4 注浆导管锚固机理 |
2.2 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计算方法 |
2.2.1 加固力作用下的边坡稳定计算原理 |
2.2.2 边坡的抗剪强度计算原理 |
2.3 土体注浆加固效果的数值分析方法研究 |
2.3.1 浆液扩散机理 |
2.3.2 浆-土复合体的弹性模量分析模型 |
2.3.3 浆液注入率计算方法 |
2.3.4 注浆加固土强度分析方法 |
2.4 导管注浆加固设计方法研究 |
2.4.1 导管注浆设计要点 |
2.4.2 导管长度设计方法 |
2.4.3 导管间距设计理论与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导管注浆加固模拟试验研究 |
3.1 室内模型试验设计 |
3.1.1 试验目的与方法 |
3.1.2 试验装置 |
3.1.3 注浆模拟试验设计 |
3.2 模型注浆试验与注浆参数研究 |
3.2.1 浆体材料基本性质 |
3.2.2 试验土样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及试验方案 |
3.2.3 注浆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 导管-浆土界面拉拔力学性能研究 |
3.3.1 注浆导管拉拔试验设计 |
3.3.2 拉拔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3 拉拔试验数值模拟分析 |
3.3.4 注浆导管与土层的界面力学本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导管注浆加固效果研究 |
4.1 导管注浆锚固的数值分析原理 |
4.2 浆土弹性模量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
4.3 浆土变形模量对导管锚固力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1.1 地形地貌 |
5.1.2 土层岩性 |
5.2 注浆施工优化设计 |
5.2.1 注浆参数的确定 |
5.2.1.1 注浆压力 |
5.2.1.2 导管布设间距与注浆量 |
5.3 注浆加固方案 |
5.3.1 K5+320~K5+350边坡施工模型的建立 |
5.3.2 注浆土力学参数计算分析 |
5.3.3 导管布设设计 |
5.4 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
5.4.1 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 |
5.4.2 注浆导管锚固效果分析 |
5.4.3 工程实测拉拔力值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广州机场高速道路基层病害快速维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注浆技术研究现状 |
1.2.2 道路基层病害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注浆理论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技术路线 |
2 基层病害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
2.1 水泥稳定基层病害形式与特征 |
2.2 水稳基层病害成因分析 |
2.3 现有检测设备应用分析 |
2.3.1 探地雷达法 |
2.3.2 落锤式弯沉法(FWD) |
2.3.3 声波法 |
2.4 冲击映像法 |
2.5 小结 |
3 冲击映像法在道路脱空注浆处治中的应用 |
3.1 概述 |
3.2 仪器规格 |
3.3 测点的布设和采集方法 |
3.4 数据处理 |
3.5 工程实例分析 |
3.5.1 检测图像分析 |
3.5.2 均匀性分析 |
3.6 小结 |
4 地聚合物注浆工艺关键参数研究 |
4.1 注浆工艺应用现状 |
4.2 注浆工艺参数 |
4.2.1 钻孔深度 |
4.2.2 注浆压力 |
4.2.3 孔距与孔径 |
4.2.4 注浆时间 |
4.3 地聚合物材料 |
4.3.1 地聚合物注浆技术特点 |
4.3.2 地聚合物注浆材料特性 |
4.4 小结 |
5 工程实例分析与评价 |
5.1 工程背景 |
5.2 施工组织方案 |
5.3 检测方案 |
5.3.1 施工机械与材料 |
5.3.2 施工方案 |
5.3.3 施工封路围蔽方案 |
5.4 注浆效果分析与评价 |
5.4.1 探地雷达检测 |
5.4.2 冲击映像法检测 |
5.4.3 弯沉检测 |
5.5 现场取芯验证 |
5.6 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分析 |
5.7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不同扩散模式下盾构隧道壁后注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充填扩散 |
1.3.2 渗透扩散 |
1.3.3 劈裂注浆 |
1.3.4 压密扩散 |
1.3.5 模型试验 |
1.3.6 数值仿真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盾构同步注浆环向充填扩散 |
2.1 概述 |
2.2 浆液的分类 |
2.3 盾构同步注浆压力环向充填扩散规律 |
2.3.1 基本假设 |
2.3.2 忽略流核区情况下扩散公式 |
2.3.3 考虑流核区的公式推导 |
2.3.4 实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盾构壁后注浆渗透扩散 |
3.1 概述 |
3.2 盾构壁后注浆浆液黏度时空分布 |
3.3 球面渗透扩散模型 |
3.3.1 基本假定 |
3.3.2 公式推导 |
3.3.3 参数的确定及适用范围 |
3.3.4 算例分析 |
3.4 柱面渗透扩散模型 |
3.4.1 基本假定 |
3.4.2 公式推导 |
3.4.3 参数的确定及适用范围 |
3.4.4 算例分析 |
3.5 球、柱面扩散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渗透水作用下盾构壁后压密注浆 |
4.1 概述 |
4.2 半球形压密模型 |
4.2.1 基本假定 |
4.2.2 公式推导 |
4.2.3 适用范围 |
4.2.4 实例分析 |
4.3 柱形压密模型 |
4.3.1 基本假定 |
4.3.2 公式推导 |
4.3.3 适用范围 |
4.3.4 实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碎裂岩体力学变形特性及注浆补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裂隙岩体力学变形破坏特征研究现状 |
1.2.2 破碎岩体承载变形特征研究现状 |
1.2.3 注浆理论研究现状 |
1.2.4 注浆技术及工程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低强度裂隙岩体力学变形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介绍 |
2.2.1 试件制取 |
2.2.2 方法介绍 |
2.2.3 方案说明 |
2.3 单轴压缩条件下裂隙试件力学特性及变形破坏模式 |
2.3.1 含不同倾角开放型单裂隙试件 |
2.3.2 含不同数量开放型裂隙试件 |
2.3.3 含不同倾角和数量闭合型裂隙试件 |
2.4 巴西劈裂条件下裂隙试件力学特性及变形破坏模式 |
2.4.1 含不同倾角和数量开放型裂隙试件 |
2.4.2 含不同倾角和数量闭合型裂隙试件 |
2.5 含不同充填程度裂隙试件力学特性及变形破坏模式 |
2.5.1 单轴压缩试验 |
2.5.2 巴西劈裂试验 |
2.6 含不同充填强度裂隙试件力学特性及变形破坏模式 |
2.6.1 单轴压缩试验 |
2.6.2 巴西劈裂试验 |
2.7 本章小结 |
3 破碎岩体承载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破碎岩体承压变形特性及声发射特征 |
3.2.1 试验介绍 |
3.2.2 不同粒径破碎岩体承压试验 |
3.2.3 不同强度破碎岩体承压试验 |
3.2.4 不同煤岩比破碎体承压试验 |
3.2.5 不同加载速率破碎岩体承压试验 |
3.2.6 循环加卸载条件下破碎岩体承压试验 |
3.3 破碎岩块胶结体受压变形特征研究 |
3.3.1 试验介绍 |
3.3.2 不同浆材胶结体受压变形特性 |
3.3.3 不同岩性胶结体受压变形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4 裂隙岩体浆液扩散规律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浆液可注性分析 |
4.2.1 浆液与煤岩体之间的润湿特性分析 |
4.2.2 不同固化浆液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
4.3 裂隙岩体浆液扩散数值模拟 |
4.3.1 不同注浆压力下浆液扩散规律 |
4.3.2 不同裂隙开度条件下浆液扩散规律 |
4.3.3 不同粘度条件下浆液扩散规律 |
4.4 裂隙岩体注浆机理分析 |
4.4.1 裂隙变形机理分析 |
4.4.2 浆液扩散机理分析 |
4.5 浆-岩组合体力学变形特性研究 |
4.5.1 不同岩性组合体力学变形特征 |
4.5.2 不同浆材组合体力学变形特征 |
4.5.3 不同夹层厚度组合体力学变形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5 破碎岩体浆液扩散规律及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破碎岩体浆液扩散规律研究 |
5.2.1 试验介绍 |
5.2.2 不同粘度条件下浆液扩散规律 |
5.2.3 不同粒径条件下浆液扩散规律 |
5.2.4 不同加压条件下浆液扩散规律 |
5.2.5 不同注浆压力条件下浆液扩散规律 |
5.3 破碎岩体浆液扩散机理分析 |
5.3.1 物理性质及相关参数 |
5.3.2 两相流饱和度和平均水力半径 |
5.3.3 浆液扩散能量损失 |
5.4 本章小结 |
6 碎裂岩体承载特性及注浆补强现场应用 |
6.1 引言 |
6.2 石洞沟煤矿31321工作面煤壁注浆加固及效果分析 |
6.2.1 煤壁破坏形式及诱因分析 |
6.2.2 裂隙煤壁快速加固技术的提出及现场应用 |
6.3 唐家河煤矿1813工作面垮冒区注浆充填加固及效果分析 |
6.3.1 大范围冒顶片帮事故介绍 |
6.3.2 注浆充填加固快速处置技术的提出及应用效果 |
6.4 唐家河煤矿3153工作面柔性护巷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
6.4.1 柔性护巷技术介绍 |
6.4.2 现场应用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D.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E.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某安置小区既有建筑物沉降分析与加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注浆加固法 |
1.2.2 石灰桩法 |
1.2.3 锚杆静压桩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既有建筑物地基沉降的危害及原因 |
2.1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危害 |
2.2 既有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 |
2.2.1 外界因素 |
2.2.2 人为因素 |
2.3 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的原则 |
2.4 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的方法 |
2.4.1 桩式托换法 |
2.4.2 石灰桩法 |
2.4.3 注浆加固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桩基沉降的数值模拟分析 |
3.1 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3.2 桩基础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1 桩基受载取值 |
3.2.2 计算模型的基本假定 |
3.2.3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4 桩基础分析模拟过程 |
3.2.5 未考虑桩侧负摩阻力模拟结果分析 |
3.3 考虑桩侧负摩阻力的影响 |
3.3.1 桩侧摩阻力的概念 |
3.3.2 桩侧摩阻力的计算方法与取值 |
3.3.3 考虑桩侧负摩阻力的计算模型建立 |
3.3.4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株洲某小区地基加固方案设计 |
4.1 工程概况 |
4.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
4.3 地基事故原因分析 |
4.4 地基基础加固方案设计及施工要求 |
4.4.1 地基基础加固方案设计 |
4.4.2 施工要求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沉降监测方案与监测数据分析 |
5.1 监测方案的制定 |
5.1.1 监测工程的简介 |
5.1.2 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
5.1.3 监测点位置布置说明及监测内容 |
5.1.4 监测仪器及精度说明 |
5.2 监测结果分析 |
5.3 监测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岩土注浆技术的理论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裂隙岩体注浆加固浆液扩散规律研究[D]. 王东亮.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丙烯酸酯注浆材料优化及对粉细砂地层加固机理研究[D]. 李晓强.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湿陷性黄土地区劈裂注浆桩芯结石体强度试验研究[D]. 李宁.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4]岩土注浆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研究[J]. 曲少臣. 粘接, 2021(03)
- [5]基于Herschel-Bulkley模型的桩端后注浆浆液扩散机理研究[D]. 南敢.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6]基于小导管注浆技术的边坡松散坡积层稳定研究[D]. 钟贤勍. 广西大学, 2019(03)
- [7]广州机场高速道路基层病害快速维修技术[D]. 罗海荣.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8]不同扩散模式下盾构隧道壁后注浆规律研究[D]. 周彦伯. 华侨大学, 2019(01)
- [9]碎裂岩体力学变形特性及注浆补强效应研究[D]. 王艳磊. 重庆大学, 2019(11)
- [10]某安置小区既有建筑物沉降分析与加固[D]. 马朗. 湘潭大学, 2019(02)
标签:压密注浆论文; 建筑加固论文; 机理分析论文; 渗透检测论文; herschel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