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交易效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交易效率,城市经济,因素,对比
城市交易效率论文文献综述
宋海燕,蔺石柱,陈晨,崔宝霞[1](2015)在《基于交易效率视角的城市经济发展差异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交易效率"这一视角出发,通过比较城市内部交易效率的差异,进而探求了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推断城市经济发展步调及发展程度不同的原因是交易效率的差异,通过因子分析法选取几个交易效率的最佳替代指标,对西安、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指标作了实证分析,并分析了实证结果,据此提出了以提高城市交易效率为落脚点的行之有效的发展举措。(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5年30期)
刘鹏飞,杨琨,宋蕾[2](2014)在《交易效率视角下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交易成本的降低可以极大的促进市场活跃程度,使用交易效率这一概念,可以避免直接衡量交易成本这一难题,从而对于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使用中国31个省会城市、直辖市的统计数据,运用计量工具测度并分析中国城市的交易效率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城市的交易效率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通过交通、通信、教育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交易效率的提升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而上述结论对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4年14期)
张超[3](2008)在《基于流量经济的中心城市交易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内城市化和区域一体化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一些区域经济政策也日渐成熟,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在区域一体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依然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争论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进行更为深刻、更为周密的思考。流量经济理论作为区域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面临着被更多人接受并进行创新的内在要求,而流量经济理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理论,也需要制定有效的措施以加速其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基于此,本文利用区域中心城市交易效率与区域城市流强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对区域内要素流动作了更为深刻的分析,并据此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明确流量经济的内涵及其运行机制,并从中得出发展流量经济,促进区域更快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区域内城市的经济运行效率。流量经济是最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区域发展模式,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要素流动性运用到区域经济发展中,由于该理论提出的时间还比较短,因此很多学者在该理论的认识上还不够深刻。本人在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如何通过改善区域中心城市的交易效率从而促进区域要素流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次,详细分析了交易效率的内涵、演变过程以及计量方法,得到运用城市交易效率与城市流强度之间相关性分析对城市经济运行效率与流量经济规模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集中进行成渝地区城市交易效率与城市流强度之间相关性的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城市交易效率水平不高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城市交易效率的解决对策。通过分析总结出提高我国城市交易效率的关键在于加强在政府、信息技术、通信设施以及教育文化等叁个层面的改善。(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8-04-01)
赵璟,党兴华[4](2007)在《城市整体交易效率与中国城市间竞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定义了城市整体交易效率,并在城市内部多主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其形成机制,在分析中国城市间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产品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竞争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城市整体交易效率对城市间各方面竞争的影响方式,并构建了基于城市整体交易效率的中国城市间竞争模型。(本文来源于《城市问题》期刊2007年09期)
赵红军[5](2005)在《交易效率、城市规模扩张及未来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关城市规模决定因素的探索一直为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所关注。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管理水平、交易效率动态改进如何影响城市规模及水平的问题仍存在诸多误解。事实上,二者作用于城市规模决定因素之双方,有利于城市规模扩张,这对建国以来以及今后我国的城市规模政策具有现实启示。(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期刊2005年06期)
吕松[6](2004)在《私人部门投资城市水行业的国际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吕松 一、全球水危机现状、危害及其原因 按国际标准划分,当每人每年可得到的用水量低于1700立方米时,该地区就处于用水压力状态;当每人每年可得到的用水量低于1000立方米时,该地区就处于水稀缺状态。当一个地区发生水稀缺时,将对该地区的粮食生长、(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时报》期刊2004-12-20)
王红玲,蔡一鸣[7](2003)在《交易效率论: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原因一直吸引着史学家们的兴趣 ,并且形成两种较具代表性的理论 :商业起源论和手工业起源论。本文通过对二者的折衷和整合 ,引入经济学中交易效率这个工具 ,提出交易效率论 ,对兴起原因予以经济学角度的解释(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4期)
城市交易效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交易成本的降低可以极大的促进市场活跃程度,使用交易效率这一概念,可以避免直接衡量交易成本这一难题,从而对于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使用中国31个省会城市、直辖市的统计数据,运用计量工具测度并分析中国城市的交易效率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城市的交易效率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通过交通、通信、教育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交易效率的提升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而上述结论对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交易效率论文参考文献
[1].宋海燕,蔺石柱,陈晨,崔宝霞.基于交易效率视角的城市经济发展差异因素分析[J].山西建筑.2015
[2].刘鹏飞,杨琨,宋蕾.交易效率视角下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商.2014
[3].张超.基于流量经济的中心城市交易效率研究[D].重庆大学.2008
[4].赵璟,党兴华.城市整体交易效率与中国城市间竞争分析[J].城市问题.2007
[5].赵红军.交易效率、城市规模扩张及未来策略[J].社会科学辑刊.2005
[6].吕松.私人部门投资城市水行业的国际趋势[N].中国经济时报.2004
[7].王红玲,蔡一鸣.交易效率论: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再思考[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