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革非机类工程制图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庹军波,梁强[1](2021)在《基于混合式教学和对分课堂的“工程制图”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工科"计划等多背景下,"工程制图"作为电气、自动化等非机类专业的必修技术基础课程,其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热点之一。针对非机类"工程制图"教学课时不足、内容缺乏专业特色、教学模式单一等教学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式教学和隔堂对分课堂的"工程制图"教学方法。该方法结合混合式教学和对分课堂的各自优势,可有效避免传统教学中模式单一易疲倦、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长等问题,进而为未来"工程制图"教学改革提供宝贵经验。
翟秀云,陈明通,周英姿[2](2020)在《非机类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体系的研究》文中认为非机类机械设计基础是许多工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但是它在现有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上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挖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学生为核心"的"讲授教学+Web辅助理论教学+分组讨论+课后专研学习"的混合教学模式的解决措施。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对于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单泉,马廉洁,陈砚,毕长波,张力,李德震[3](2020)在《适应智能制造的非机类工程制图课程教改探讨》文中指出"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非机类专业学生也是智能制造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之一。工程制图是非机类基础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联系机械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桥梁。为满足智能制造的需求,非机类工程制图的授课内容重点应放到二维读图和三维CAD技术上,据此重新梳理非机类工程制图的授课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并取得较好效果。
李肖婧[4](2019)在《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产业的出现,工程活动的复杂性、规模性和不确定性均处于前所未有的状态,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体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工程体验”的本质在于通过个体与客观工程环境的互动促进个体的反思,加强个体对工程专业实践的认知,形成工程专业实践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本科工程教育界已率先做出改革以增强“工程体验”的地位。相较而言,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尚未形成该项意识,现行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一味重视对显性的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初步应用,却弱化对隐性的专业实践技能与态度的培养,现状亟待改变。基于此,探讨“本科工程教育应如何开展‘工程体验’以培养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需求的未来工程师”成为亟需学科探讨和解决的复杂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对该问题给予系统性考量,亦未深入应用有效理论以指导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针对上述现实问题与理论诉求,本研究以“如何构建并运行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简称体验模式),从而强化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地位与实施效果,进而培养出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所需的未来工程师?”为核心研究问题,并由此展开4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1)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识别;(2)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维度识别;(3)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4)我国情境下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通过充分的文献阅读、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同行专家研讨,结合问卷调查等方法,借助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手段,开展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形成如下四项结论:(1)全面解析21世纪工程背景下“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提出“工程体验”的本质,并指出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标准为:是否涉及亲身经历、是否涉及理论知识应用或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否帮助学生认识工程专业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体验”的广义范畴和核心范畴。21世纪工程背景下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是:一方面朝着系统性组织各类工程体验活动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聚焦于工程体验活动本身的完整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多样性,重视那些属于工程体验核心范畴的体验活动。(2)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包括三大子系统(目标子系统、过程子系统、支撑子系统)、六项维度(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师资队伍、支撑环境)、三组关系(模式构成维度间结构关系、体验模式与整体工程教育间的相互联系、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3)通过文献识别、案例补充、同行专家研讨、实证检验,最终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所包含的36个构成要素,以构成要素特征命名体验模式的六大构成维度——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并验证通过六大构成维度与工程体验成效间的正相关关系。(4)综合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构成维度以及结构关系,构建形成完整的体验模式,并运用隐性知识观和体验式学习观,深入本科工程教育的具体情境,探析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中介性、交互性、协同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以指导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具体理论贡献包括:(1)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视角,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指导方法,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2)基于文献、案例和实证检验,识别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与构成维度;(3)构建完整的工程体验教育模式并深入挖掘体验模式的内在特征。除上述理论贡献外,本研究进一步联系实际,深入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面向政府、产业、社会机构、工科院校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参与主体,从(1)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2)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3)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4)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5)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6)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等六方面提出了确保体验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刘少胡,周浩,管锋,阳婷,吴霁薇,万继方[5](2019)在《本科院校非机械类专业工程制图教学改革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针对长江大学自动化专业等10多个非机械类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存在教学方式多样性不足、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基于此,将工程制图教学内容与竞赛紧密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现有教学内容上增加二维制图和三维制图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将微课、微助教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杨莉,郝育新,刘令涛[6](2018)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教育部为切实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举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提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新的教育思想。针对"工程制图"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且基于专业认证的要求,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探讨如何建立符合专业认证标准的教学模式,促进《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王晓菲,穆浩志,牛兴华,薛立军[7](2017)在《基于反馈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文中研究说明工程制图课程是许多工科专业的基础课,对于奠定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培养学生工程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机械类工程教育认证为背景,在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对基于课程达成度分析、网上反馈及其它反馈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与探索。论述了反馈建立的意义、内涵及有效运用,讨论了工程制图的课程组织、教学方式、现代教学手段、教师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改革设想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反馈,时刻倾听学生的呼声,适时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的人才做出贡献。
刘晶,郭慧,赵菊娣,马惠仙[8](2017)在《以创新设计促进工程制图教学的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各行业对高质量创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创新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将创新设计与工程制图教学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更新教学内容,将各类先进成图比赛和设计比赛融入课程,各类创新创业项目融入课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理念,推动学生创新积极性,从而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通过创新设计与课程相结合,也促进了工程制图的教学。
张正,李剑,毕仁贵[9](2016)在《武陵山片区教授工科专业制图课程的思考及改革建议》文中研究说明制图课程是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众多工科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转变教师工程制图的授课观念,培养学生工程制图的实践技能,满足企业工程制图的生产需求,是该片区工科专业提升办学质量、增强服务特色不容忽视的一个着力点。本文结合武陵山片区的特殊情况,对在该片区教授工科专业制图课程展开了一些思考,并给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肖扬,祝效华[10](2016)在《以工程制图课程的改革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文中指出工程制图是工科专业学生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之一,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表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阅读和理解设计思想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的工程素养,为其成为工程师打下良好的基础。西南石油大学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以工程制图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抓手,立足课程群优化,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和探索,培养和提高学生工程素质的成果逐渐显现。
二、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革非机类工程制图课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革非机类工程制图课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混合式教学和对分课堂的“工程制图”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教学现状 |
1.1 教学课时不足 |
1.2 教学内容缺乏专业特色 |
1.3 教学模式单一易疲倦 |
2 对分课堂与混合式教学 |
2.1 对分课堂 |
2.2 混合式教学 |
3 基于混合式教学和对分课堂的教学设计 |
3.1 线下教学 |
3.2 线上自学 |
4 结语 |
(2)非机类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教学 |
(一)存在问题 |
1. 多媒体教学不是传统教学的替代 |
2. 考核方式不恰当 |
3. 理论与实验脱节 |
4. 学时少或不统一 |
5. 先行课程的开课时间不合适 |
(二)解决的方法 |
1. 调整教学方法 |
2. 调整考核评价体系 |
3. 理论与实验、实践融合 |
4. 规范课时、调整教学体系 |
5. 恰当的课上习题与课外作业 |
二、实验教学 |
(一)存在的问题 |
1. 为实验而实验 |
2. 实验模式单一 |
3. 实验内容孤立 |
4. 实验评定单一 |
(二)解决的措施 |
1. 恰当的实验模式 |
2. 调整考核体系 |
3. 师资队伍建设 |
三、结论 |
(3)适应智能制造的非机类工程制图课程教改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及需求 |
二、适应智能制造需求的教改措施 |
三、课程教改具体内容 |
1. 制图基础部分,包括国家标准、绘图工具使用、平面图形绘制等内容。 |
2. 投影理论部分,包括投影基础、基本体、组合体、三维实体建模技术等内容。 |
3. 零件图部分,包括机件表示法(视图表达、剖面表达、尺寸标注等)、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等内容。 |
四、结束语 |
(4)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 |
1.1.1 21世纪工程发展和工程师培养的迫切需求 |
1.1.2 国外本科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
1.1.3 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的内在驱动 |
1.2 理论背景 |
1.3 问题提出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框架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章节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综述 |
2.1.1 体验的概念与工程体验的本质 |
2.1.2 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工程体验的实施阶段 |
2.1.3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 |
2.1.4 21世纪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 |
2.1.5 本节述评 |
2.2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研究现状综述 |
2.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可视化分析 |
2.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研究焦点 |
2.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理论视角 |
2.2.4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2.2.5 本节述评 |
2.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
2.3.1 体验开展的内在驱动:隐性知识观 |
2.3.2 体验的具体作用过程:体验式学习观 |
2.3.3 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与教育模式构建方法 |
2.3.4 本节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识别 |
3.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1 培养目标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2 课程体系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3 教学方法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4 学习评价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5 师资队伍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6 支撑环境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2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成效指标 |
3.3 本章小结 |
4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多案例分析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1.1 案例研究目的 |
4.1.2 案例选择与描述 |
4.1.3 案例数据收集与分析 |
4.2 伦敦大学学院工程科学学院的“交叉整合型”体验 |
4.2.1 背景简介 |
4.2.2 教育愿景 |
4.2.3 教育过程 |
4.2.4 支撑条件 |
4.2.5 个案小结 |
4.3 奥尔堡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的“问题导向型”体验 |
4.3.1 背景简介 |
4.3.2 教育愿景 |
4.3.3 教育过程 |
4.3.4 支撑条件 |
4.3.5 个案小结 |
4.4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的“基于设计周期型”体验 |
4.4.1 背景简介 |
4.4.2 教育愿景 |
4.4.3 教育过程 |
4.4.4 支撑条件 |
4.4.5 个案小结 |
4.5 欧林工学院的“深度融合型”体验 |
4.5.1 背景简介 |
4.5.2 教育愿景 |
4.5.3 教育过程 |
4.5.4 支撑条件 |
4.5.5 个案小结 |
4.6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四维设计型”体验 |
4.6.1 背景简介 |
4.6.2 教育愿景 |
4.6.3 教育过程 |
4.6.4 支撑条件 |
4.6.5 个案小结 |
4.7 案例中本科工程教育工程体验开展的相关经验 |
4.7.1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案例研究 |
4.7.2 案例研究结果与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5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 |
5.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框架及研究假设 |
5.1.1 构成要素框架 |
5.1.2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5.2.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5.2.2 数据收集 |
5.2.3 统计方法 |
5.3 描述性统计 |
5.3.1 样本基本信息 |
5.3.2 模式要素的描述性统计 |
5.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4.1 信度分析 |
5.4.2 效度分析 |
5.5 回归分析 |
5.5.1 多元线性回归基本问题检验 |
5.5.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建 |
6.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
6.1.1 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 |
6.1.2 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 |
6.1.3 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 |
6.1.4 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 |
6.1.5 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 |
6.1.6 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 |
6.1.7 模式构建的三组结构关系 |
6.1.8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
6.2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 |
6.2.1 内在特征一:中介性 |
6.2.2 内在特征二:交互性 |
6.2.3 内在特征三:协同性 |
6.3 本章小结 |
7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 |
7.1 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 |
7.2 对策一: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 |
7.3 对策二: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 |
7.4 对策三: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
7.5 对策四: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 |
7.6 对策五: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 |
7.7 对策六: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 |
7.8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国外案例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教师版) |
附录4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学生版) |
附录5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研究者版) |
附录6 :国内调研访谈记录(摘要) |
作者简介 |
(5)本科院校非机械类专业工程制图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存在的问题 |
教学方式多样性不足 |
教学内容设置不够丰富 |
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 |
3 改革措施与成效 |
增加二维和三维制图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
将教学内容与竞赛紧密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
微课、微助教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
课堂讲授与课后慕课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
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教学与考核 |
4 结语 |
(6)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教学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
2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需求的教学改革 |
2.1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
2.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多样化 |
2.3 考核方式的改革 |
2.4 提升教学质量及持续改进教学效果的改革尝试 |
2.4.1 规范备课、精心设计 |
2.4.2 抓住各教学环节 |
2.4.3 建立课程总结机制、保证持续改进 |
2.5 师资队伍建设 |
3 结束语 |
(7)基于反馈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教学过程中反馈机制的内涵和意义 |
三、基于反馈的教学改革 |
1. 教学过程中主要的反馈方式 |
2. 基于反馈的教学改革 |
四、结束语 |
(8)以创新设计促进工程制图教学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课程内容的设置 |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
(一) 更新课程内容 |
(二) 比赛融入课程 |
(三) 大创项目融入课程 |
三、结束语 |
(9)武陵山片区教授工科专业制图课程的思考及改革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片区教学要注重西部与非西部的地区差异 |
2 片区教学要注重机类与非机类的专业差异 |
3 片区教学要注重传统与非传统的教学差异 |
4 片区教学要注重协同与非协同的方式差异 |
(10)以工程制图课程的改革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素质的核心是工程能力的培养 |
1.1 工程素质的三要素———工程知识、工程能力和工程精神 |
1.2 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关键在于特殊工程能力的培养 |
1.3 工程制图教学实现了工程知识、工程能力与工程精神的融合 |
2 工程素质培养引导的工程制图基础课程改革 |
2.1 课程体系改革立足于行业发展需求 |
2.2 以系统设计实现课程群优化 |
2.3教学内容的设计体现分类指导、各有侧重的原则 |
2.4 教学手段及方法改革———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
2.5 体验主导型学习贯穿课程教学始终 |
3 工程制图课程改革促进了工程素质的提升 |
3.1 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加强 |
3.2 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 |
3.3 通过“过程规范标准”夯实学生工程素质基础 |
4 结束语 |
四、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革非机类工程制图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混合式教学和对分课堂的“工程制图”教学研究[J]. 庹军波,梁强. 科技与创新, 2021(16)
- [2]非机类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体系的研究[J]. 翟秀云,陈明通,周英姿. 高教学刊, 2020(36)
- [3]适应智能制造的非机类工程制图课程教改探讨[J]. 单泉,马廉洁,陈砚,毕长波,张力,李德震. 教育教学论坛, 2020(43)
- [4]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D]. 李肖婧. 浙江大学, 2019(02)
- [5]本科院校非机械类专业工程制图教学改革与实践[J]. 刘少胡,周浩,管锋,阳婷,吴霁薇,万继方.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14)
- [6]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杨莉,郝育新,刘令涛. 图学学报, 2018(04)
- [7]基于反馈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J]. 王晓菲,穆浩志,牛兴华,薛立军. 中国轻工教育, 2017(06)
- [8]以创新设计促进工程制图教学的探索[J]. 刘晶,郭慧,赵菊娣,马惠仙. 高教学刊, 2017(16)
- [9]武陵山片区教授工科专业制图课程的思考及改革建议[J]. 张正,李剑,毕仁贵. 科技视界, 2016(22)
- [10]以工程制图课程的改革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J]. 肖扬,祝效华. 教学研究,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