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我国油料市场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指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曹冲[2](2021)在《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评价、驱动因素及策略调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资源因人口增加、“两化”(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使得“非农化”趋势日益明显。再加上耕地大面积撂荒、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严峻问题,致使耕地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进而对耕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解决耕地资源的短缺问题成为了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农产品贸易作为国际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要素禀赋不同的两端,在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而虚拟耕地资源的提出,更是基于产品生产地和产品需求地,依托市场规模优势,以生产端为切入点,深度融合全球要素分工进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缓解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无限性和耕地资源有限性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这对于更好地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科学实施虚拟耕地资源战略以及正确制定合理的土地管理政策和贸易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系统梳理了虚拟耕地资源的相关理论,并从虚拟耕地资源的概念、贸易、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整理、归纳和述评,发现已有研究多对于虚拟耕地资源的量化核算、要素流动、潜力测算、贸易平衡博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而对于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检验、贡献份额、驱动因素以及政策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还较少。为此,本研究引入了“虚拟耕地资源”概念,构建了以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检验为前提条件、以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贡献效应和驱动因素为核心内容、以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评估与调整为目标地位的理论模型分析框架,并对其分析框架进行了解构和逻辑安排。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本研究以测算虚拟耕地资源进口和分析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特征为出发点,采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对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是否存在“尾效”效应和“诅咒”效应进行检验,利用增长核算模型对其进口贡献效应进行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LMDI分解法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和分解,使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对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效应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预测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潜力,以便更好地对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进行策略调整和路径优化。主要研究结论表明:第一,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状况。一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以年均11.93%的速率显着增长。其中,油料占比高达80%以上;谷物由净出口转向了净进口,占比为7%;棉花波动幅度较大,近年来呈“M”型特征;糖料及糖类均在25千公顷以上;蔬菜和水果属于净出口。二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结构系数小于1的结果恰好印证了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对国内耕地资源缓解的潜力较大这一现实情况。三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来源较为集中,且进口贸易依存度不断增加,主要分布在巴西、美国、阿根廷和澳大利亚。四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与实际耕地资源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来拟合,且二者之间呈现显着的正向关系。第二,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检验。一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总体不存在“尾效”效应,但涉及到具体农产品则差异明显。其中,糖料及糖类的约束程度为0.62%,谷物为0.20%,棉花为0.16%;油料与之相反,促进作用为6.02%;虚拟耕地资源的增长率均超过劳动增长率,进一步证实了我国是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较大的国家。二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不存在“诅咒”效应,反而存在狭义的资源“福音”效应,且虚拟耕地资源丰裕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禀赋和政府干预的影响而作用于农业经济增长,相对贡献度分别达到15.90%、72.15%、5.33%、6.63%。第三,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有效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理论上,虚拟耕地资源贸易的实施一方面可以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另一方可以更大范围内实现耕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其带来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实证上,虚拟耕地资源的引入一方面可以使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2.28%,农业经济增长率提高0.2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则达到3.12%,且在金融危机和中美贸易摩擦前后,贡献效应波动幅度较大,显着为负增长。第四,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驱动因素。主观上,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主要受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代表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的乡村人口、有效灌溉面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为显着负效应;农户固定资产投资额为显着正效应;代表需求潜力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我国主要农产品出口量为显着负效应;代表其他因素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显着正效应;此外,剩余的因素影响不显着,但方向与主观较为一致。客观上,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的变化是强度效应、质量效应、依赖效应、结构效应、经济效应、需求效应六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质量效应(219.52%)、经济效应(15.41%)、结构效应(8.75%)、需求效应(2.05%)是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的正向驱动因素,而强度效应(-4.56%)、依赖效应(-141.17%)是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的逆向驱动因素。第五,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评估及节土潜力。一是虚拟耕地资源视阈下我国农产品贸易长期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整体上占据主导地位,能够抵消部分短期宏观经济政策的波动性;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具有灵活性,可以有益弥补长期宏观政策效果带来的滞后性,但是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持续增加可能会使得经济增长出现弱化效应。二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蕴藏量较为丰富,最大可以节约103978.38千公顷的耕地,节约潜力巨大。第六,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策略调整及路径优化。进口政策调整主要有创新耕地资源管理体制、试点实施虚拟耕地资源战略、严格界定好“政府—市场”的权力边界等政策;进口规模调整主要有建立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需求评估机制、划定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识别区”、将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规模与国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相结合;进口结构调整有增加油料作物进口和适度扩大谷物进口;进口来源调整有近期要加强和维护与传统农业贸易国的联系、中期要同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农业资源大国进行深化合作、远期要同非洲尤其是东非地区加强农业产能合作。路径优化主要有调整和发挥好农产品进口支持政策、加强内外统筹保障国内农业产业安全、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提升农产品贸易掌控力。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从需求管理角度测算了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特征,为我国农产品进口和自给状况提供了多维角度的科学参考;构建了虚拟耕地资源理论模型框架,分别从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检验、进口贡献效应和驱动因素、进口政策评估和策略调整视角考察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状况,扩宽了研究领域与研究范围,进一步丰富了研究理论体系;尝试多角度采用索洛模型、增长核算模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门槛效应模型、LMDI等多元统计和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评价、驱动因素及策略调整,推动了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多理论融合的应用型研究。
刘雪薇[3](2020)在《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与资源化潜力》文中认为磷是地球上生命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磷循环与粮食安全、环境污染等全球性关键问题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磷循环,人口增加、化肥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张导致大量含磷废物(简称“磷废物”)的产生,未被循环利用的磷废物排放到环境介质中,一方面造成了磷矿石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水体的污染负荷。缓解这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是提高磷废物的循环效率。但目前缺少磷废物的定量分析框架,磷废物产生量、循环量以及资源化潜力不明晰,因此有必要弥补这一知识空白。本研究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原理构建了磷废物核算模型(P-WAM)。该模型采用“产品流-废物流-循环流”的磷流划分方法,按照磷矿石供应链上各人类活动类别梳理磷废物种类,核算各磷废物的产生量、循环量与排放量。接着,使用P-WAM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1900~2015年的磷废物产生与循环格局的历史演变趋势,并分析磷废物产生与循环的影响因素。构建磷废物预测模型,设定不同调控情景,使用预测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2020~2050年磷废物的产生、循环与排放格局以及磷矿石消耗量,并分析不同的废物资源化路径对磷矿石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的影响。最后开展磷废物资源化技术评估研究,构建了适用于磷废物资源化技术的评估方法,建立了涵盖经济、环境、资源三个目标层以及14个指标的评估体系。基于相同系统边界与功能单位对35种资源化技术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各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结果作为环境效益指标,在资源效益评估中包含了“减少磷矿石消耗”这一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TOPSIS方法对各指标值作标准化确定最终评价结果,并根据评估结果筛选出优先推广的技术。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使用P-WAM对中国1900~2015年磷废物产生、循环与排放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国各类含磷产品量显着增长。从1950年到2015年,磷肥消费量增长了两千多倍,磷矿石消费量则增长了上万倍。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导致粮食单产的提高,农作物磷从1900年到2015年增加了3倍以上。从1900年到2015年,磷废物年产生量增长了近7倍,从1.2 Mt P y-1增加到8.7 Mt P y-1。在1950年以前增长速度缓慢,1978年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在过去一个世纪,畜禽养殖是磷废物产生量最大的系统,由于猪和家禽的养殖量迅速增加,马、驴、骡在总量中的占比持续下降,畜禽养殖磷废物产生强度(PWI)呈下降趋势。磷矿采选和磷化工生产的磷废物增长速度最快,两个系统最主要的磷废物分别是磷尾矿和磷石膏,随着磷化工工业对矿石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磷矿采选与磷化工生产的PWI不断提高。水产养殖系统PWI远高于其他系统,以及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张,导致近年来水产养殖磷废物增长迅速,并且目前尚未出现减缓趋势。各子系统磷废物产生量的演变趋势主要受到经济发展、城市化率提升、农业种植方式改变以及居民饮食结构变化的影响。从1900年到2015年,磷废物的循环量从0.9 Mt P y-1增长到4.6 Mt P y-1。总体磷废物循环率(PWR)先缓慢上升在逐年下降,从75%下降到53%。磷废物循环量较大的子系统是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种植,占磷废物循环总量的90%。农业种植的PWR从50%逐渐下降到不足20%,畜禽养殖则是在1990年以后快速下降。由于城镇人口比例大幅上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迅速提升,居民消费系统的PWR下降最为显着,从91%下降到15%。磷化工生产和废物处理系统的PWR均呈现上升趋势。在20世纪早期,最重要的磷汇是内陆水体,其次为大气,约70%的磷排放进入内陆水体,30%损失到大气中。耕地土壤磷盈余量从1960年开始迅速增加,目前耕地已经成为最大的磷汇,非耕地磷排放量则从1990年开始大幅增加,成为第二大磷汇。1950年之前,90%的非耕地磷排放来自居民消费系统,但在过去几十年非耕地磷汇从单一贡献者向多个贡献者转变,居民消费的贡献比不断下降,逐渐被磷矿采选、磷化工生产、畜禽养殖和废物处理系统取代。在20世纪早期,80%的内陆水体磷排放来自农业种植,但其贡献比逐年减少为29%,水产养殖的贡献比则从1990年起迅速上升,目前已经成为内陆水体磷的最大贡献者。农业种植是最大的磷排放源,虽然1980年之后在总量中的占比逐渐下降,但目前依然贡献了超过一半的磷排放量。畜禽养殖是第二大排放源,占总量的12%。在过去30年,磷矿采选和磷化工生产的磷排放量增加最为迅速,二者在总排放量中的占比分别达到9%和7%。水产养殖排放量也显着增长,目前占比达到9%。居民消费对总排放的贡献比不断下降,从1900年的7%下降到目前的2%。各系统向不同磷汇的排放情况也发生较大变化。农业种植的主要磷汇从内陆水体变为耕地,畜禽养殖则从内陆水体变为非耕地。水产养殖向海洋的排放量迅速增加。含磷废物调控情景分析的结果表明更加健康平衡的饮食结构显着增加了磷废物的产生量,增加磷产品进口与控制农田磷输入可有效减少磷废物的产生。提高废物循环率以及减少农田磷输入可以大幅削减磷的排放量。磷废物循环是实现磷矿石资源可持续性最为有效的途径。在综合措施情景中2050年磷肥消费量下降到不足2Mt P,磷矿石则降至3.3 Mt P。在资源化率相同的情况下,提高肥料化利用比例将大幅减少磷矿石消耗量,但磷肥消费量和磷排放量将增加,提高饲料化利用比例将显着减少磷排放量。从保障磷矿石资源可持续性角度来看,肥料化是最优的资源化路径,从环境减排的角度来看饲料化利用更好。基于多标准决策分析框架构建了资源化技术评估方法,评估体系包含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资源效益三个目标层和14个底层指标。根据三个目标层分数以及总评分数筛选出经济、环境效益均表现良好的适宜优先推广的技术,T03尾矿生产钙镁磷肥,T30黑水虻协同餐厨垃圾厌氧发酵,T25生活垃圾全组分回收,T35污泥厌氧消化+农业利用。而在三方面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的技术有T09秸秆热解多联产系统,T11秸秆制乙醇,T12秸秆直燃发电,T15秸秆制颗粒燃料,T16秸秆造纸,T28地下土壤渗滤,T32污泥制水泥,因此这需要更深入的分析以确定其推广价值并开展现有技术改进以及新技术研发。秸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资源化技术种类较为丰富,但各技术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差异十分显着,因此未来可以获取更详尽的技术参数对这类资源化技术进行深入评估。
黄玛兰[4](2019)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作为特征变化显着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变化在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流动特点,并且区域之间差异非常大。而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决定了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仍将是我国主要农业经营方式,劳动力资源仍然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过去几十年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众多影响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因素中,农村劳动力数量及其价格上涨变化是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变化的阶段化趋势,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进而深入研究了:(1)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全国整体层面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以及其省际差异性影响;(2)宏观省级层面上,基于劳动力转移区域分异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区域性影响差异分析;(3)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交互效应与作用水平。(4)微观农户层面上,基于劳动力转移区域分异视角下的农户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及其价格变化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及其差异。文章通过系统地研究论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中国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呈现出以下时空演变特征:农作物生产重心具有波动性,但生产重心在不断强化,农作物生产区域分工水平以及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省域农作物种植结构存在显着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自相关性,在空间上呈现出显着不同模式的集聚特征。玉米和蔬菜的集聚程度不断提高;小麦相对稳定;水稻略有下降;大豆在波动中下降;而粮食作物的集聚程度在波动中上升。粮食作物强优势产区在东北和华北地区;蔬菜强优势产区聚集在华东地区,弱优势产区主要集聚在东北地区;大豆强优势产区集聚在东北地区;水稻强优势产区在华中和华南地区;小麦强优势产区在黄淮海平原;玉米强优势产区在东北地区。第二,(1)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显着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劳动力转移趋势与宏观经济走势和波动特征基本一致,主要分为:1978-1989前工业化时期的劳动力就地转移、1990-1999工业化初期的劳动力异地转移、2000-2010工业化中期的劳动力公平有序转移、2011年以来的工业化后期劳动力转移。(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力外出打工工资水平以及农村内部劳动力雇工工价均呈不断上涨趋势。(1)转移劳动力薪资水平不断提升,呈现出不同行业间工资差距不断扩大而地区间差距缩小的趋势,且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比例不断提高。(2)主要作物的雇工工价整体上呈现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趋势。从不同类别作物来看,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都较为集中的水稻、大豆和棉花的雇工价格高于劳动周期较长但平均劳动较轻的蔬菜和油料作物。第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具有省际差异性。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由于农业劳动量约束,农户会倾向于种植劳动力投入少、机械化替代程度较高的农作物。但是,劳动力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面临要素替代难易程度(例如,农机对劳工的替代)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现状等现实农情的约束。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者用出售高附加值产品所获得的相对较高的价格和收入来平衡生产成本上涨,是一种理性生产行为。除此之外,工业化水平、农业机械化率、人均耕地面积、农业补贴、化肥、灾害率均对作物种植结构的形成及变化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第四,基于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从宏观省级视角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3个不同分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中,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对不同区域农作物种植比例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劳动力价格上涨对3个分区的蔬菜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粮食作物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入和流出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动持平区具有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3个分区的蔬菜、油料作物及小麦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玉米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出和流动持平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而对劳动力流入区水稻生产具有正向影响。第五,基于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探讨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在不同劳动力流动分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上涨交互效应的贡献强度和水平呈现出显着差异。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劳动力流入区倾向于扩大附加值高的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劳动力投工多的作物种植面积;在劳动力流出区,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不利于传统粮棉作物种植比例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劳动力投工少的玉米、小麦种植比例增加,不利于耗工费时的水稻种植比例增加;在劳动力持平区,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有利于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增加,抑制了传统粮棉作物种植比例。劳动力非农转移有利于用工投入少的农作物小麦种植比例增加,抑制了劳动投工多的作物蔬菜种植比例。第六,基于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从农户微观视角研究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及劳动力价格水平对不同分区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水平对3个分区农户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呈现出显着差异性,并且其因子作用方向与相应区域上的宏观研究结论一致。同时,3个分区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还受农户个体异质性特征(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地貌类别、农作物净利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依据得出的基本结论,本研究建议在不同的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依据各地农业生产优势,深化作物种植的区域化与专业化分工;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深化、提升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素质;加大农业机械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并提出相关具体的政策建议。
胡海磊[5](2019)在《油脂油料市场整合研究 ——以菜籽油市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农业实行生产专业化和品种多元化,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业实现了大幅增产。由于我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不足全球1/2和1/4,国内油料生产缺乏比较优势,我国油脂油料大多依赖于进口,2018年食用油籽进口 9448.9万吨。在农业生产中,油脂油料作为市场整合程度很高的品种,仍然存在个体差异,例如我国大豆市场与棕榈油市场的整合建立在我国基本不生产油用大豆和油用棕榈的基础上。因此,从菜籽油市场中找寻相关线索,研究我国菜籽油市场整合情况,对探究我国油脂油料价格波动的根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从研究方向来看,为研究我国菜籽油市场发展状态与趋势,本文基于相关文献对全球油脂、油料以及菜籽油市场现状加以整理与分析,从生产、消费和贸易等角度研究菜籽油市场在近些年发生的变化。其次,由于油脂油料品种之间存在较强的替代性,其他品种植物油价格波动会显着影响菜籽油短期价格波动。从市场整合角度出发,利用时间序列模型来研究国内外油菜籽和菜籽油的价格平稳性,进一步的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对残差平稳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国内外油菜籽和菜籽油市场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市场高度整合。最后根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菜籽油生产的区域集中性较高,国内外油菜籽和菜籽油价格波动呈现明显的同步性,市场整合程度越来越高。
程小天[6](2019)在《棕榈油价格波动与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品种的多元化,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业实现了大幅增产,全球营养不良人口比例也得到极大改善。这也使得国际农产品市场格局走向需求决定,大宗农产品价格呈现出长期下降趋势,如果不考虑“黑天鹅”事件等外部作用,相应的价格波动也趋于收敛。我国棕榈油全依赖于进口,其进口总量仅次于豆油,是重要的植物油资源,且在全球的棕榈油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研究大宗农产品价格趋势与波动情况,从棕榈油市场中找寻相关线索,探究大宗农产品价格下降的根源,对帮助外贸企业规避棕榈油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研究脉络来看,为了考察一段时期产出变化是否会影响市场趋势与格局,本文首先以洲际视角对1980-2014年间棕榈油供需情况加以整理,从生产、消费和贸易等角度考察棕榈油市场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变化。紧接着对棕榈油与大宗农产品市场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就棕榈油价格与大宗农产品价格趋势与波动进行归纳和讨论。其次,油脂油料品种替代性较强,不同品种植物油价格波动会显着影响棕榈油短期价格波动。从市场整合的角度出发,利用VAR模型探讨其他品种植物油价格波动是否显着影响棕榈油价格波动,进一步的利用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结果表明,其他油脂油料品种的价格波动会显着影响棕榈油价格波动。长期来看,由于棕榈油市场供大于求,使得棕榈油价格趋于下降。从不同的时段来考察,棕榈油价格波动也趋于收敛。最后,根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棕榈油生产的趋于集中性不断提高,产出相对过剩,长期来看棕榈油价格呈现下降趋势。棕榈油市场整合程度较高,国内外棕榈油价格呈现明显的同步性与均质性,且波动趋于收敛。
耿仲钟[7](2018)在《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文中提出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这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三项补贴政策效果逐渐钝化。2015年国家在浙、鲁、皖、川、湘五省进行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将“三项补贴”三合一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一部分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被称之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另一部分资金用于提升粮食产能(被称之为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一年试点期满后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开。新政策催生新的问题,有必要对这项农业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本项研究的研究脉络如下:(1)从历史角度梳理我国主要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三项补贴改革之后各地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操作方式;(2)基于政策目标评价其政策效果,包括:评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耕地地力、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影响,评价适度经营规模补贴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业信贷担保的影响;(3)测算该项政策的政策成本以及农户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回应性;(4)根据WTO规则判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5)提出优化该项补贴政策的建议。本文构建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研究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并综合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有别于既有研究的一些处理和方法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揭示该项新农业政策的政策效果,而且能够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是对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旨在“藏粮于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普惠制”的性质仍然没变,但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体现了“特惠制”;(2)现有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影响程度并不显着;“政策目标模糊-执行较困难”不利于保护地力保护目标的达成。单独依靠该项补贴资金无法达成地力的提升与保护;(3)相比较而言按确权面积方式补贴对农户收入影响更大,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补贴方式对产量影响更大,但不管哪种方式当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对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刺激作用较小,该项补贴能够缩小农户的收入不平等;(4)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但是规模经营主体对粮价变动更敏感;(5)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体系能够增强担保公司的核心实力,有利于撬动更大的信贷资金,刺激银行信贷供给,降低农户融资成本;(6)与原三项补贴的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得以简化,与其他涉农政策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不高;农户对两项补贴的期望补贴标准在100-200元/亩,期望补贴与与种植面积相挂钩,农户期望更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社会化服务;(7)“三项补贴”改革大大释放了黄箱尤其是非特定产品支持的政策空间,未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确权面积挂钩能进一步符合WTO规限。
黄祥芳[8](2016)在《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资源要素约束条件下,我国农业依靠高产技术,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成功养活了世界20%以上的人口。然而,我国农业耕地利用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耕地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将导致农业生产的不可持续,甚至引发环境灾难。那么,耕地面源污染与耕地产出的相关性是怎样的?面源污染对耕地生产效率产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如何客观的评价耕地生产效率?面源污染视角下的耕地生产效率提升和改进的方向和路径在哪里?立足于目前我国耕地资源约束加强、耕地利用粗放及耕地面源污染加剧的现实背景,本文运用全要素生产率理论与生产前沿面实证分析方法,以江西省为例,系统的考察了面源污染视角下的耕地生产效率相关问题。本研究在理论层面上阐述了本文所涉及到的耕地、耕地生产效率、耕地面源污染、耕地环境效率四个核心概念;总结了面源污染视角下耕地生产效率研究的两大主要理论,包括生产效率理论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分析了面源污染因素对耕地生产效率的作用机制;构建了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生产效率评价体系。在实证层面上,利用统计资料数据,对江西省耕地投入产出展开了详细的分析;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耕地面源污染与耕地产出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基于江西省地市数据和全国省市数据,分别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和BCC模型评价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生产技术效率(耕地环境技术效率)和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生产技术效率(耕地传统技术效率),对耕地环境技术效率和耕地传统技术效率进行比较,以考察考虑面源污染因素对耕地生产技术效率测算的影响,重点考察了耕地环境技术效率时空特征,并检验了江西省耕地环境技术效率的收敛性;基于江西省地市数据和全国省市数据,分别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评价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全要素生产率(耕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用ML指数表示)和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全要素生产率(耕地传统全要素生产率,用M指数表示),并对ML指数和M指数进行比较,以考察考虑面源污染因素对耕地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影响,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检验影响江西省耕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关键因素;基于实地调研,总结和归纳出面源污染视角下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具体四种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耕地面源污染问题不容忽视,考虑面源污染因素会对耕地生产效率测算结果产生显着的影响。忽视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生产效率评价是失真和不符合实际情况的。(2)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江西省耕地生产技术效率,即耕地环境技术效率仍存在较大的效率损失,未来需要重视耕地产出、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耕地面源污染对耕地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也存在区域差异,政府要重点监控那些受耕地面源污染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3)江西省耕地环境技术效率不存在δ收敛和绝对β收敛,但存在条件β收敛。(4)面源污染视角下的江西省耕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即耕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同步驱动。(5)江西省耕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6)江西省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可持续耕作模式,以提高耕地环境效率。(7)为提高江西省耕地环境技术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科学的耕地绩效评价体系;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推广;加强农业资源环境利用与管理跨区域合作;完善耕地面源污染管理政策。
孙海燕[9](2015)在《基于能值分析的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花生是我国的主要油料和经济作物。2000-2013年的14年间我国花生种植业的地位和效益日益提高,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增长14.68%、24.51%、42.79%,目前以约占油料作物1/3的面积生产了1/2的总产量,以占第6位的农作物面积生产了第4位的总产值,单位面积效益更居大宗粮油作物之首。显然,花生具有较高经济学可持续性和较好社会效益,对提高种植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我国食用油脂安全意义重大。然而,迄今花生经济的增长除了依靠科技进步以外,越来越多地依赖石油农业型资源的消耗。生态学可持续性是任何经济形式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与客观基础,缺乏生态学可持续性的经济将难以为继。由此,我们对现行的花生经济增长方式不得不提出一种生态学理性反思:花生产业生态学高效吗?如何既避免生态价值的过度消耗,又保持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是我们必须直面的紧迫课题。因此,本研究拟从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价值通货即生态学能值的角度,辅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循环经济理论、比较优势、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对我国花生种植业系统2000-2013年的自然资源利用、能值投入结构以及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剖析,并进行各主产区的横向比较,从而提出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能值角度的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水平在降低。14年间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对自然资源能值的依赖度(占能值总投入的比率)越来越小,从15.21%降至12.32%,而对经济社会的辅助能值的依赖度增加,从84.79%增至87.68%;对可更新资源能值的依赖度从63.12%降至21.79%,对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的依赖度从36.89%增至78.21%。我国花生生产系统从经济社会购买的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量越来越大,环境负载率随之上升(2.15-3.59),系统的能值可持续指数大幅度下降(1.69-0.68)。2、农业机械、土地、化肥、劳动力等四项能值投入是整个花生系统的总能值产出的主要驱动因素。依据构建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我国花生种植业系统能值产出高低的能值投入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农业机械能值投入的弹性系数最大(0.287),即对提高花生生产系统能值产出的作用最显着,未来随着我国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其对能值产出的贡献会更大;其次是土地能值投入(弹性系数0.214)和化肥能值投入(弹性系数0.206),说明花生种植面积的拓展对花生生产系统的能值产出一直存在较大推动作用,未来随着花生抗旱耐瘠、高产高效等优势的进一步发挥,我国花生种植的时空会持续扩大;化肥对能值产出仍有一定作用,但要注意投入量的控制和投入结构的优化;劳动力投入对于花生系统能值产出的影响力较小(弹性系数0.177)。3、我国花生种植业各主产区子系统的能值分异明显,需分类指导其能值投入结构和布局规划。为了从能值角度优化我国花生主产区的能值投入结构,指导全国花生种植业系统的布局规划,对山东、河南、河北等9个主产区2013年花生种植业子系统的能值分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辅助能值尤其是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已成为各花生主产区能值投入主体;化肥能值投入结构中,氮、磷、钾肥的能值投入比例失调,氮、磷投入较多,钾严重不足,有机肥甚微。广西、河南及安徽花生生产系统的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均大于1,分别为3.07、1.69和1.45,即处于较好发展状态;其次是四川0.87,处于中等水平;山东、河北、广东、福建、辽宁分别为0.41、0.18、0.14、0.14、0.11,处于较低水平。从规模优势指数、能值效率优势指数、能值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来看,河南和山东三项指数均大于1(1.09-2.58),属于强优势区域;河北、辽宁、广东、安徽、广西规模、能值效率优势指数分别为0.70-2.48和0.46-1.76,能值综合比较优势指数1.00-1.19,属于优势区域,其中河北、辽宁以及广东在未来生产中需提高辅助能值利用率,安徽需适当扩大生产规模;四川三项指数分别为0.99、0.93、0.96,属于次优势产区;福建的规模优势指数达1.33,而能值效率优势指数、能值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均较弱,分别为0.47和0.79,未来应提高辅助能值利用率。4、将能值指标和传统经济指标相结合,对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明确了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即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建设生态经济结构优化、生物链和产业链稳定的生态产区,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增长;其次,构建了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并计算了综合指标值。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内我国花生生产的经济、社会可持续水平较高,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从基准值(1.000)分别增至1.335和1.050,而生态可持续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从基准值(1.000)降至0.903。相关分析表明,生态与经济、社会可持续水平以及与综合评价系数之间均呈极显着负三角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21、-0.922、-0.871,因此我国花生生产的经济、社会可持续水平可能会因生态可持续水平的下降而难以为继。5、提出了我国花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及政策建议。基于对我国花生生产系统现状的定性分析、能值定量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提出了既保证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前提下,产生较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我国花生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构建了“生产技术”和“政策制度”两个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花生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技术发展对策是根据生态工程学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资源与产业经济学、生态学原理,以清洁生产技术体系为指导,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产前研发、产中采用资源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技术以及生态技术,将种子、农药、化肥、地膜以及电力等辅助能值的投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降低花生生产系统的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污染,使用节能设备以提高农业机械效率,进而将花生生产系统的上、中、下游产业链有机耦合,形成一种资源投入合理并永续利用(物质循环利用、能量梯级利用)、生态经济高效的发展模式,最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同增长。从制度层面看,建议政府从保障国家油料供给安全能力、保障民众营养保健水平、提高农民种植业效益的角度出发,加强对花生作为油料、食品、经作等多栖作物的认识,制定支持花生种植和相关产业链发展的政策,将花生纳入国家优势产业规划体系之中,推进花生优质安全生产项目与技术的实施,提高花生生产的组织化、产业化水平,鼓励农户组建花生合作社,鼓励农户与企业联合建立构建“一控二减三基本”的生态化节能优质高效生产基地。
张雯丽,李淞淋,董彦彬[10](2015)在《2014年国内外油料与食用植物油市场分析与2015年展望》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中国油料市场总体平稳运行,食用植物油市场需求延续弱势。油菜籽、花生价格稳中有涨,油料内外价差扩大,进口大幅增加;豆油、菜籽油价格震荡下行,低于上年同期,食用植物油进口规模缩减。2015年中国继续实施临时收储政策,将给市场带来一定支撑,预计国内油料市场以稳为主;受国内库存高企、需求低迷以及国际市场供给宽松的影响,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预计仍将继续承压,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以震荡为主。
二、2002年我国油料市场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我国油料市场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评价、驱动因素及策略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耕地资源面临严峻形势 |
1.1.2 保护主义特征的新举措带来严峻挑战 |
1.1.3 “一带一路”倡议提供重要契机 |
1.1.4 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政策动向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主要农产品研究范围、确定依据及数据来源 |
1.4.1 主要农产品研究范围 |
1.4.2 主要农产品确定依据 |
1.4.3 主要数据来源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虚拟耕地资源的概念界定 |
2.2 虚拟耕地资源量化分析 |
2.2.1 虚拟耕地资源的单一方法分析 |
2.2.2 虚拟耕地资源的复合方法分析 |
2.2.3 虚拟耕地资源的多用途方法分析 |
2.3 虚拟耕地资源贸易流动分析 |
2.3.1 虚拟土地资源贸易流动分析 |
2.3.2 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贸易流动分析 |
2.4 虚拟耕地资源影响因素分析 |
2.4.1 虚拟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2 虚拟土地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3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影响因素分析 |
2.5 虚拟耕地资源战略分析 |
2.6 研究述评 |
第3章 虚拟耕地资源理论体系及分析框架 |
3.1 虚拟耕地资源理论体系 |
3.1.1 虚拟耕地资源的学科内涵 |
3.1.2 虚拟耕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
3.1.3 虚拟耕地资源的理论基础 |
3.2 分析框架构建 |
3.2.1 理论模型构建 |
3.2.2 框架解构及内涵逻辑 |
3.2.3 分析框架的逻辑安排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状况分析 |
4.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量化状况 |
4.1.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含量分析 |
4.1.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量分析 |
4.1.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出口量分析 |
4.1.4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量分析 |
4.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结构状况 |
4.2.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结构模型建构 |
4.2.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结构分析 |
4.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国别变化 |
4.3.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格局分析 |
4.3.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分国别特征 |
4.4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依存度分析 |
4.4.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依存度方法 |
4.4.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依存度动态变化 |
4.5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与实际耕地资源的关联状况 |
4.5.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量与实际耕地资源的相关性分析 |
4.5.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量与实际耕地资源的曲线关系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检验分析 |
5.1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尾效”效应检验分析 |
5.1.1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尾效”效应理论依据 |
5.1.2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尾效”效应检验方法 |
5.1.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尾效”效应检验结果分析 |
5.2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诅咒”效应检验分析 |
5.2.1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诅咒”效应理论依据 |
5.2.2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诅咒”效应检验方法 |
5.2.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丰裕度初步统计观察 |
5.2.4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诅咒”效应检验结果分析 |
5.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福音”效应分析 |
5.3.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福音”效应的传导途径分析 |
5.3.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福音”效应的传导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贡献效应分析 |
6.1 虚拟耕地资源贸易的内在机理分析 |
6.1.1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微观机理分析 |
6.1.2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宏观机理分析 |
6.2 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
6.2.1 扩展的索洛模型构建 |
6.2.2 数据来源 |
6.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
6.3.1 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
6.3.2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要素贡献率分析 |
6.3.3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驱动因素分析 |
7.1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驱动因素的“六维”框架 |
7.1.1 自然维因素 |
7.1.2 政治维因素 |
7.1.3 经济维因素 |
7.1.4 社会维因素 |
7.1.5 生态维因素 |
7.1.6 政策维因素 |
7.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驱动因素分析 |
7.2.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驱动因素选择 |
7.2.2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7.2.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驱动因素实证分析 |
7.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驱动因素分解分析 |
7.3.1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驱动因素分解方法和数据来源 |
7.3.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驱动因素分解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效果分析 |
8.1 理论依据、理论演绎与假说提出 |
8.1.1 理论依据 |
8.1.2 理论演绎与假说提出 |
8.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效果分析 |
8.2.1 入世前的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效果分析 |
8.2.2 开放型的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效果分析 |
8.2.3 新常态下的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效果分析 |
8.3 政策效果下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节土潜力分析 |
8.3.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节土潜力模型构建 |
8.3.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节土潜力测算及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策略调整分析 |
9.1 主要农产品进口策略调整对于农业生产影响的内在机理分析 |
9.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策略调整分析 |
9.2.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策略调整 |
9.2.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规模策略调整 |
9.2.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结构策略调整 |
9.2.4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来源策略调整 |
9.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策略调整的优化路径分析 |
9.3.1 调整和发挥好农产品进口支持政策 |
9.3.2 加强内外统筹保障国内农业产业安全 |
9.3.3 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 |
9.3.4 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提升农产品贸易掌控力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与资源化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选题背景 |
1.2.科学问题 |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研究内容 |
1.5.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论文框架 |
2.研究综述 |
2.1.人类活动驱动的磷循环 |
2.1.1.磷流定量核算 |
2.1.2.磷资源耗竭期估算 |
2.1.3.磷排放的环境影响 |
2.2.磷管理的研究进展 |
2.2.1.磷管理策略研究 |
2.2.2.磷素管理定量研究方法 |
2.3.磷废物资源化研究进展 |
2.3.1.资源化技术 |
2.3.2.技术评估方法 |
2.4.小结 |
3.磷废物核算模型与数据 |
3.1.系统边界 |
3.2.磷废物核算模型 |
3.2.1.P-WAM框架 |
3.2.2.核算原则 |
3.2.3.流核算方法 |
3.3.磷废物分析指标 |
3.4.数据来源 |
4.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演变 |
4.1.磷资源消耗与磷产品生产 |
4.2.磷废物产生量总体格局 |
4.2.1.磷矿采选子系统(PM) |
4.2.2.磷化工生产子系统(CP) |
4.2.3.农业种植子系统(CF) |
4.2.4.畜禽养殖(AH) |
4.2.5.水产养殖(AQ) |
4.2.6.农产品加工(AP) |
4.2.7.居民消费系统(HC) |
4.2.8.废水处理与固废处置系统 |
4.3.磷废物产生的影响因素 |
4.4.本章小结 |
5.中国磷废物循环利用与环境排放的演变 |
5.1.磷废物的循环利用 |
5.1.1.磷矿采选子系统(PM) |
5.1.2.磷化工生产子系统(CP) |
5.1.3.农业种植子系统(CF) |
5.1.4.畜禽养殖子系统(AH) |
5.1.5.水产养殖子系统(AQ) |
5.1.6.农产品加工子系统(AP) |
5.1.7.居民消费子系统(HC) |
5.1.8.废水处理(WW)与固废处置子系统(SW) |
5.2.磷废物的环境排放 |
5.2.1.磷汇 |
5.2.2.磷源 |
5.3.结果验证 |
5.4.磷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因素与政策建议 |
5.5.本章小结 |
6.磷废物趋势预测与调控 |
6.1.磷废物预测模型 |
6.1.1.预测模型框架 |
6.1.2.情景设定 |
6.1.3.变量预测 |
6.2.预测结果分析 |
6.2.1.总量结果 |
6.2.2.分系统结果 |
6.2.3.资源化路径模拟结果 |
6.2.4.预测模型验证 |
6.3.本章小结 |
7.磷废物资源化技术的评估 |
7.1.磷废物资源化技术简介 |
7.2.磷废物资源化技术评估方法 |
7.2.1.底层指标的计算 |
7.2.2.多目标决策 |
7.3.磷废物资源化技术评估结果 |
7.4.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主要结论 |
8.2.主要创新点 |
8.3.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问题及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点与不足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1.5.3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劳动力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种植制度与种植结构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劳动力转移经典理论 |
2.2.2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农作物种植结构及其演变驱动力研究 |
2.3.2 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研究 |
2.3.3 农村劳动力资源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2.4 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的分析框架 |
2.4.1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2.4.2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的理论依据 |
2.4.3 农村劳动力变化与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关联和区域差异 |
2.4.4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驱动因素的综合考量 |
第3章 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特征 |
3.1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趋势简析 |
3.1.1 农作物种植结构比例变化 |
3.1.2 农作物种植集中度与区域变化 |
3.2 农作物种植结构地理集聚时空特征 |
3.2.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
3.2.2 农作物种植结构地理集聚时间变化特征 |
3.2.3 农作物种植结构地理集聚空间变化特征 |
3.3 农作物种植面积与空间集聚形成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变化 |
4.1 农村劳动力转移阶段性变化特征 |
4.1.1 前工业化时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1.2 工业化初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1.3 工业化中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1.4 工业化后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2 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趋势 |
4.2.1 农业劳动力外出务工工资水平变化 |
4.2.2 农村内部劳动力雇工工资水平变化 |
4.2.3 农村劳动力价格阶段性变化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 |
5.1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驱动因子模型构建 |
5.1.1 实证模型设定 |
5.1.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2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分析 |
5.3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影响的省际差异检验 |
5.3.1 线性混合模型 |
5.3.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3.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5.4 农业机械与劳动力要素替代的影响 |
5.4.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机械化发展现状 |
5.4.2 农业机械与劳动力替代弹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基于劳动力转移区域分异视角 |
6.1 中国劳动力流动类型区域划分 |
6.2 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与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 |
6.2.1 农村劳动力转移变化特征 |
6.2.2 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趋势 |
6.2.3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趋势 |
6.3 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6.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6.4 利润、技术与政策对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交互作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
7.1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交互效应模型构建 |
7.2 全国及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的实证分析 |
7.2.1 全国层面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2.2 劳动力流入区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2.3 劳动力流出区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2.4 劳动力流动持平区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典型省份的分析 |
8.1 农户行为理论及其应用 |
8.2 劳动力流出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湖北农户的验证 |
8.2.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8.2.2 样本农户种植结构现状分析 |
8.2.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3 劳动力流入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浙江农户的验证 |
8.3.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8.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4 劳动力流动持平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山东农户的验证 |
8.4.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8.4.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研究展望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农村劳动力资源变化与农作物种植结构研究展望 |
9.2.1 中国工业化后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变化展望 |
9.2.2 未来劳动力转移与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可能影响 |
9.3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5)油脂油料市场整合研究 ——以菜籽油市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创新与不足 |
1.4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全球相关市场的研究 |
2.1.1 全球农产品市场的研究 |
2.1.2 全球油料油脂市场的研究 |
2.1.3 全球菜籽油市场的研究 |
2.2 中国相关市场的研究 |
2.2.1 中国农产品市场的研究 |
2.2.2 中国油料油脂市场的研究 |
2.2.3 中国菜籽油市场的研究 |
2.3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市场整合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3.1 理论基础 |
3.2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全球油料油脂生产贸易状况 |
4.1 全球油料生产贸易状况 |
4.2 全球油脂生产贸易状况 |
4.3 全球菜籽油生产贸易状况 |
第五章 中国油料油脂生产贸易状况 |
5.1 中国油料生产贸易状况 |
5.2 中国油脂生产贸易状况 |
5.3 中国菜籽油生产贸易状况 |
第六章 菜籽油市场整合实证分析 |
6.1 研究思路 |
6.2 数据介绍 |
6.3 模型及结果 |
6.3.1 单位根检验 |
6.3.2 模型设计 |
6.3.3 模型结果 |
6.4 结果讨论 |
6.4.1 我国油菜籽与菜籽油市场高度整合 |
6.4.2 国际油菜籽与菜籽油市场长期整合 |
6.4.3 国内外油菜籽与菜籽油市场高度整合 |
6.4.4 国内外油料油脂市场高度整合 |
第七章 我国油料油脂市场现有困难与对策建议 |
7.1 现有困难 |
7.2 国内油脂企业发展建议 |
7.2.1 持续推动行业资源整合 |
7.2.2 多元化市场渠道,开拓国际市场 |
7.2.3 加强企业全产业链建设 |
7.2.4 强化企业品牌建设 |
7.3 政府层面政策建议 |
7.3.1 提高油料作物自给能力 |
7.3.2 建立健全市场调控体系,增强市场调控能力 |
7.3.3 加大对国内企业的政策帮扶 |
7.3.4 推进产业结构改造升级 |
参考文献 |
(6)棕榈油价格波动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内容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内容 |
1.2 研究意义 |
1.3 创新与不足 |
1.4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棕榈油市场现状概述 |
2.1.2 农产品价格概述 |
2.1.3 文献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棕榈油市场分析 |
3.1 全球棕榈油生产与消费概况 |
3.1.1 全球油棕的种植概况 |
3.1.2 全球棕榈油产量概况 |
3.1.3 全球棕榈油消费概况 |
3.2 全球棕榈油贸易概况 |
3.2.1 棕榈油进口概况 |
3.2.2 棕榈油出口概况 |
3.3 棕榈油市场与大宗农产品市场的比较 |
3.4 棕榈油与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 |
3.5 本章小结 |
3.5.1 棕榈油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未来棕榈油产量将持续扩大 |
3.5.2 棕榈油生产的区域集中性进一步提高 |
3.5.3 国际棕榈油市场的需求决定与波动收敛 |
3.5.4 国际市场一体化使得商品农业与生计农业发展并存 |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
4.1 研究方法 |
4.2 模型介绍 |
4.2.1 VAR模型 |
4.2.2 脉冲响应函数 |
4.2.3 方差分解 |
4.3 数据选取与说明 |
第五章 棕榈油价格波动分析 |
5.1 棕榈油市场现状 |
5.2 数据来源与方案设计 |
5.3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
5.3.1 VAR模型滞后阶数的确定 |
5.3.2 协整检验 |
5.3.3 VAR模型 |
5.3.4 脉冲响应函数 |
5.3.5 方差分解 |
5.4 棕榈油价格波动收敛 |
5.5 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思考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棕榈油市场与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路径相同 |
6.1.2 棕榈油生产的区域集中性不断提高 |
6.1.3 全球棕榈油产出相对过剩 |
6.1.4 国际棕榈油市场整合程度逐步加深 |
6.1.5 棕榈油市场的需求决定,棕榈油价格长期下降趋势与波动收敛 |
6.2 政策建议 |
6.2.1 调整和优化植物油进口结构 |
6.2.2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制定风险防范策略 |
6.3 讨论与进一步展望 |
6.3.1 生计农业与商品农业并存,中国农业如何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 |
6.3.2 粮食安全命题在未来是否仍然成立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及三项补贴改革 |
3.1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 |
3.2 我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 |
3.3 “三项补贴”改革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地力保护视角 |
4.1 补贴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微观调研数据 |
4.2 补贴对耕地地力的影响——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
4.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的逻辑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
5.1 政策效果模拟方法——PMP模型 |
5.2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
5.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
6.1 基于田野调查的规模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案例 |
6.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
6.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的受益公平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信贷担保视角 |
7.1 市场失灵与农业信贷担保 |
7.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数理分析 |
7.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成本与回应性分析 |
8.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财政成本 |
8.2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 |
8.3 政策的回应性分析:农户的了解、评价与期望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分析 |
9.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黄箱空间释放 |
9.2 “三项补贴”改革前后政策保护程度变化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优化 |
10.1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 |
10.2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国内支持政策 |
10.3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优化安排 |
10.4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11.1 主要结论 |
11.2 政策建议 |
1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部分田野调查素材整理 |
(二)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整理 |
(三) 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文献回顾 |
1.3.1 耕地利用与保护研究 |
1.3.2 面源污染相关研究 |
1.3.3 生产效率实证研究 |
1.3.4 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
1.3.5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耕地 |
2.1.2 耕地面源污染 |
2.1.3 耕地生产效率 |
2.1.4 耕地环境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产效率理论 |
2.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3 面源污染对耕地生产效率的作用机制 |
2.3.1 面源污染视角下耕地生产函数 |
2.3.2 面源污染视角下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理论解析 |
3 江西省耕地投入产出分析 |
3.1 江西省耕地资源基本特征及数量变化 |
3.1.1 江西省耕地资源基本特征 |
3.1.2 江西省耕地资源数量变化总体趋势及增减情况 |
3.1.3 省内耕地数量变化比较 |
3.1.4 省际耕地数量变化比较 |
3.2 江西省耕地生产要素投入强度分析 |
3.2.1 江西省耕地生产要素投入强度总体趋势 |
3.2.2 省内耕地生产要素投入强度比较 |
3.2.3 省际耕地生产要素投入强度比较 |
3.3 江西省耕地产出分析 |
3.3.1 江西省耕地产出总体趋势 |
3.3.2 省内耕地产出比较 |
3.3.3 省际耕地产出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江西省耕地面源污染及其与耕地产出的相关性 |
4.1 江西省耕地面源污染分析 |
4.1.1 耕地面源污染核算方法 |
4.1.2 江西省耕地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
4.2 江西省耕地面源污染成因 |
4.2.1 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是面源污染形成的客观动力因素 |
4.2.2 农户生产经营短视行为是耕地面源污染产生的源头 |
4.2.3 农业发展战略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剧了面源污染 |
4.2.4 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不当政策助推了面源污染 |
4.3 江西省耕地面源污染与耕地产出相关性检验 |
4.3.1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EKC”理论分析 |
4.3.2 模型与数据来源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技术效率评价及收敛性分析 |
5.1 耕地生产技术效率评价模型 |
5.1.1 BCC模型 |
5.1.2 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 |
5.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5.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5.2.2 变量选择 |
5.2.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3 基于江西省地市数据的耕地技术效率评价 |
5.3.1 考虑与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省内各地区技术效率比较 |
5.3.2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省内各地区技术效率再分析 |
5.4 基于全国省市数据的耕地生产技术效率评价 |
5.4.1 考虑与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技术效率比较 |
5.4.2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技术效率再分析 |
5.5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江西省耕地生产技术效率收敛性分析 |
5.5.1 δ收敛分析 |
5.5.2 β收敛分析 |
5.5.3 条件β收敛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及影响因素 |
6.1 模型与方法 |
6.1.1 Malmquist指数模型 |
6.1.2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 |
6.1.3 面板Tobit模型 |
6.2 变量及数据 |
6.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6.2.2 变量选择 |
6.3 基于江西省地市数据的耕地全要素生产率评价 |
6.3.1 考虑与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省内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比较 |
6.3.2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省内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分解 |
6.4 基于全国省市数据的耕地全要素生产率评价 |
6.4.1 考虑与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比较 |
6.4.2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分解 |
6.5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江西省耕地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检验 |
6.5.1 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性检验 |
6.5.2 面板Tobit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路径研究 |
7.1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目标和原则 |
7.1.1 效率提升的目标 |
7.1.2 效率提升的原则 |
7.2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模式探析 |
7.2.1 农田集约种植模式 |
7.2.2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
7.2.3 沼气综合利用模式 |
7.2.4 用地养地结合模式 |
7.3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
7.3.1 建立健全科学的耕地绩效评价体系 |
7.3.2 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推广 |
7.3.3 加强农业资源环境利用与管理跨区域合作 |
7.3.4 完善耕地面源污染管理政策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基于能值分析的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1.2.1 国内外能值研究动态 |
1.2.2 国内外花生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动态 |
1.2.3 相关研究评价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2.1 论基础 |
2.1.1 能值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4 循环经济理论 |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研究方法 |
2.2.1 能值分析方法 |
2.2.2 其他研究方法 |
2.2.3 数据来源 |
2.3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花生生产现状及发展态势剖析 |
3.1 我国花生生产历史发展及现状剖析 |
3.1.1 我国花生生产历史发展分析 |
3.1.2 我国花生生产技术发展分析 |
3.1.3 我国花生生产空间布局分析 |
3.2 我国花生生产态势分析 |
3.2.1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的内在优势分析 |
3.2.2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存在的劣势分析 |
3.2.3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面临的机会分析 |
3.2.4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面临的威胁分析 |
3.3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构建 |
3.3.1 SO战略——提高花生品质 |
3.3.2 WO战略——加强产业安全和协调 |
3.3.3 ST战略——发挥产业规模优势 |
3.3.4 WT战略——加强产业政策支持 |
3.4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能值动态剖析 |
4.1 花生生产系统的生态需求及能量来源 |
4.1.1 花生生产系统光温水土生态需求 |
4.1.2 花生生产系统能量来源 |
4.2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能值动态演替分析 |
4.2.1 基于能值图的我国花生生产系统能值分析框架构建 |
4.2.2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主要能值流 |
4.2.3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单位面积能值产出-投入相关分析 |
4.2.4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单位面积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
4.2.5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值分析与评价 |
4.3 基于能值的我国花生生产系统投入产出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4.3.1 生产函数分析方法 |
4.3.2 构建生产函数模型 |
4.3.3 模型结果分析 |
4.4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花生主产区生产子系统能值分异比较研究 |
5.1 我国花生主产区花生生产情况及研究区域概况 |
5.1.1 我国花生主产区花生生产情况 |
5.1.2 我国花生主产区的自然环境概况 |
5.2 基于能值的我国花生主产区生产子系统能值分异比较 |
5.2.1 我国花生主产区花生生产系统单位面积能值投入-产出比较 |
5.2.2 我国花生主产区花生生产系统单位面积能值投入结构比较 |
5.2.3 我国花生主产区花生生产系统能值指标比较分析 |
5.3 基于能值的我国花生生产系统比较优势分析 |
5.3.1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构建 |
5.3.2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6.1 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内涵 |
6.1.2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
6.2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6.2.1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2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分值标准化处理 |
6.2.3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
6.3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我国花生生产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 |
7.1 生产技术对策 |
7.1.1 重视优良品种选育,改善系统资源能值投入质量 |
7.1.2 采用生态技术,保证花生生产系统的生态安全 |
7.1.3 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不可更新有机辅助能值投入总量 |
7.1.4 提高花生及其副产品利用率,增加能值产出 |
7.2 政策及制度建议 |
7.2.1 加强政府对花生产业的宏观调控管理 |
7.2.2 根据各产区的能值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 |
7.2.3 在WTO框架内制定相应补贴和支持政策 |
7.2.4 制定和完善花生生产质量管理标准 |
7.2.5 提高花生生产者的组织程度 |
7.2.6 做好花生科技知识的普及与推广,提高农户科技水平 |
7.2.7 调整花生出口结构,实现对外贸易中的能值平衡 |
7.3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科研学术成果 |
(10)2014年国内外油料与食用植物油市场分析与2015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2014年国际油料与食用植物油市场分析 |
1.1全球油料与食用植物油市场延续供需宽松格局 |
1.2油菜籽价格震荡下行 |
1.3食用油价格延续弱势 |
1.3.1豆油 |
1.3.2棕榈油 |
2 2014年中国油料和食用植物油市场分析 |
2.1油料总产基本稳定, 收储政策继续实施 |
2.1.1夏收油菜籽总产量稳中有增 |
2.1.2花生产量同比下降 |
2.1.3 2014年临储政策启动 |
2.2食用油籽进口增加, 食用植物油进口减少 |
2.2.1油籽进口量大幅增加 |
2.2.2食用植物油进口规模缩减 |
2.2.3油料和食用植物油出口量同比小幅增加 |
3 油料价格稳中有涨 , 食用植物油价格弱势走低 |
3.1 油料价格稳中有涨 |
3.1.1 在临储政策影响下, 油菜籽价格基本稳定 |
3.1.2 受产量预期下调影响, 花生价格前低后高 , 总体上涨 16.9% |
3.2 食用植物油价格整体走低 |
3.2.1 菜油价格震荡下行, 全年下跌 26.9% |
3.2.2 豆油价格下降 16.2%, 棕榈油价格下降 13.3% |
3.2.3 受原料价格影响, 花生油价格先降后涨 , 整体上涨 2.4% |
4 油料、 油脂国内外价差总体扩大 |
4.1 油菜籽 |
4.2 豆油 |
5 后期市场展望 |
5.1 国际市场 |
5.2 国内市场 |
四、2002年我国油料市场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评价、驱动因素及策略调整研究[D]. 曹冲.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3]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与资源化潜力[D]. 刘雪薇. 南京大学, 2020(09)
- [4]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D]. 黄玛兰.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5]油脂油料市场整合研究 ——以菜籽油市场为例[D]. 胡海磊.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6]棕榈油价格波动与趋势[D]. 程小天.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7]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D]. 耿仲钟.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8]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研究[D]. 黄祥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9]基于能值分析的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孙海燕.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10]2014年国内外油料与食用植物油市场分析与2015年展望[J]. 张雯丽,李淞淋,董彦彬. 农业展望,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