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行为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K-means聚类算法,旅客行为,旅客细分,空间行为模式
空间行为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炫,包丹文,狄智玮,顾佳羽[1](2019)在《基于K-means的航空旅客空间行为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站楼内旅客空间行为模式研究,对航站楼满足不同属性旅客需求、提升服务水平至关重要。研究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2航站楼国内出发旅客的空间选择行为进行大致细分。将国内出发旅客的行为路径聚类为5种空间行为模式,并分析了旅客性别、年龄、收入等基本属性在这5种空间行为模式上的不同分布,说明机场航站楼商业设施对女性旅客的吸引力更强;中青年旅客容易在非职能区域发生停留行为进而引发消费活动;未在机场乘过机的旅客对航站楼各类商业设施有强烈的兴趣;收入水平与旅客对机场非职能区域的选择概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研究通过分析航空旅客空间行为模式差异,对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提升机场管理水平和空间布局优化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华东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力,韩冬青,董嘉[2](2019)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公共空间行为轨迹模式分析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能耗不仅取决于建筑的物理节能性能,更受到使用者室内行为的影响。随着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室内行动轨迹可以被监测记录。这些轨迹既可以揭示人在室内的分布规律,也可以被进一步转译为具体使用行为,从而探究使用行为和建筑能耗间的关联性。但是,由于轨迹信息的复杂性、多样性及外部噪声干扰,现有统计分析方法很难对数据进行深度解读,且容易受到研究者先验知识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卷积自编码神经网络(CAE)的行为轨迹聚类算法。该算法使用CAE模型,将原始轨迹数据进行压缩并产生对应的特征向量,根据特征向量间进行聚类分析。算法可以通过非监督式的学习方式,自动提取轨迹主要特征并排除噪音等干扰。此算法被成功应用于真实展览空间中参观人员行动特征的分析中,并成功提取了典型的空间行为轨迹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的背景信息,将参观者人员的个体属性与行为模式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并发现内在规律。(本文来源于《共享·协同——2019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1)
修泽华[3](2019)在《基于行为地图的文化建筑外部空间行为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行为地图可以客观的反映空间中人们的行为方式.选取河北省图书馆、唐山博物馆、张家口展览馆叁处具有典型特征的文化建筑外部空作为案例,通过科学的方法绘制空间使用者的行为地图,并结合实际对该行为地图进行分析,最终总结出叁种具有代表性文化建筑外部空间使用者行为模式.(本文来源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渊,刘嘉伟,严泽幸,王德[4](2019)在《基于卫星定位导航数据的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研究——以鼓浪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定位导航数据的广泛应用将为智慧景区的规划与管理提供指导。以卫星定位导航数据中的GPS轨迹为基础数据,以旅游者参观景点类型为聚类要素,定量分析鼓浪屿景区的旅游者行为模式。实证研究表明:1)GPS客观记录了旅游者的空间行为,通过构建行为链和采用聚类算法便于发掘旅游者的代表性行为模式;2)鼓浪屿案例结果表明存在4种行为模式,即历史文化-海岛沙滩型、美食购物型、历史文化-美食购物型和美食购物-历史文化-海岛沙滩混合型,美食购物在典型行为模式中占据较大比重;3)基于卫星定位导航数据的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的量化研究结果为景区进一步空间优化和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园林》期刊2019年01期)
郎月华[5](2018)在《基于轨迹数据的景区旅游空间行为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在微博、旅游社交网站等网络空间中自愿发布与个人旅游行为和旅游感知体验相关的文本、评论、照片等众包旅游信息。旅游学和旅游地理学的学者开展了以此类数据源为基础的旅游地名热度、地名共现关系、景观关注度、旅行空间模式、旅游者时空行为、城市游憩空间,以及对旅游感知与目的地选择等研究。相对于旅游微博、位置照片和游记文本等形式的众包旅游信息来说,GPS轨迹不仅完整记录了旅游者的旅行轨迹等空间信息,还完整记录了轨迹的时间属性,能体现一个连续的旅行时空过程。对旅游学,尤其是旅游地理学而言,GPS轨迹不仅可以用于研究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还可以在多时空尺度下挖掘旅游者感知与评价,进而深入研究旅游者的关注度。由于GPS轨迹对于旅游行为和旅游地理研究的重要价值,本文设计了一种GPS轨迹信息型态的变换方法,在不明显降低轨迹信息量度的基础上,将矢量数据结构描述的GPS轨迹转换为栅格数据结构描述的空间单元,形成更易于借助GIS等工具开展空间统计与分析挖掘的数据形式。本文以九寨沟为例,选择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用移动设备记录并通过互联网上传的GPS轨迹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GPS轨迹内涵的移动速度、速度波动特征、移动状态持续时间、数据异常点等旅游行为基本特征,作为旅游行为模式分类的基础,提出了GPS轨迹栅格化的概念模式,设计了基于GPS轨迹栅格化的旅游行为空间模式表达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区分观光式、休憩式和乘车式叁种不同类型的旅游行为空间模式,而且能够描述旅游空间任意位置的主导行为模式,可以解决旅游时空行为和旅游地理格局与过程的精细化定量研究。九寨沟实例研究证明,GPS轨迹能够清晰表征多时空尺度下的旅游者不同类型行为的空间分布模式。九寨沟旅游者行为的空间分布模式特征明显。从整个旅游地空间尺度来看,观光式游览集中、连续分布于树正沟、日则沟两条风景线,则查洼沟只有五彩池、长海局部景观区域较为典型。从单条风景线的空间尺度来看,树正沟的“荷叶寨-老虎海”景段,日则沟的“镜海-珍珠滩-五花海-箭竹海”景段是观光式游览集中分布的景段。从单个景观看,树正群海、诺日朗群海、珍珠滩、五花海、熊猫海、箭竹海等是观光式游览集中的景观。栅格化的旅游行为空间模式计算结果与其他数据源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描述视角更丰富、时空精度更高。该方法能够对旅游时空行为的研究提供支持,提高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精细程度,案例计算结果可以为旅游地规划与管理,特别是观光路线和景区引导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3)
张海洲,朱其静,陆林,徐雨晨[6](2018)在《广交会商务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模式与空间扩散》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广交会现场问卷调研方法获取数据,理论建构出会展商务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结合样本数据聚类出广交会商务旅游者主要的四类空间行为模式,深入分析了各模式的时空路径和群体差异特征。基于空间行为模式进一步分析群体的空间扩散行为,发现广交会商务旅游者具有独特的"市内休闲、市外商务"的扩散特征和以商圈作为主要旅游空间的市内休闲行为特征。研究结果对于城市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具有一定理论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世界地理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吴建伟[7](2017)在《基于数字足迹的旅新疆游客空间行为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业已迈入数字时代,与互联网、通讯网和物联网的交互愈加频繁,在交互的过程中主动或被动的在其间留下大量的被称为数字足迹的痕迹。数字足迹是用户的数字画像,即现实世界行为的映射,数字足迹具有研究者无涉的特点,以数字足迹为数据研究用户行为具有新颖和独特的价值。旅游学界已经对数字足迹的研究进行了尝试,但视角单一,以旅游满意度和感知为主,对其空间性关注不足。文章以在新疆旅游的游客为案例,抓取携程网上1093篇游记为样本,应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法,探究了基于数字足迹的游客的空间行为模式和新疆主要旅游节点的角色类型。研究发现,新疆的客源分布呈波状,以新疆为核心,分别在距新疆2500-3500KM处和4000—4500KM处呈现两个波峰带,在波谷地区出现北京和广东两个波峰点;游客在新疆表现出七种空间行为类别:20天环新游、北疆精华游、南疆L形深度游、喀纳斯深度游、乌鲁木齐深度游、伊犁河谷游和北疆环线游;从新疆内部视角可将其归纳为“环游+单点对点模式”、茎瓣式、串游点对点模式和中心辐射式;从目的地-客源地视角可将其归纳为地区游览模式、直线-辐射式和基营模式;新疆的主要旅游节点具有六种角色类型:全疆综合性节点、区域综合性节点、一级旅游枢纽、二级旅游枢纽、主要节点和次要节点。未来,新疆旅游发展需要在巩固波峰带客源优势的基础上,深挖波谷客源潜力;加强旅游规划、开展全域旅游;强化节点角色功能,完善各节点间的竞合机制。最后文章还提出了一些研究启示,包括旅游规划要转向市场和全域旅游视角,重视区域竞合机制和数字足迹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方向等。(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7-05-27)
崔梅[8](2015)在《自驾游空间行为模式识别及其与区域交通网络的耦合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驾车旅游作为新兴主流的旅游方式,受到多方面的关注,其独特的旅游空间出行模式及其所构成的空间网络格局,直接影响着区域交通网络可达性。自驾车旅游的不断发展,对区域交通网络可达性、网络连通度及其与自驾车旅游出行的耦合协调程度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以缓解自驾车旅游流所带来的旅游交通供需矛盾、提升区域交通网络可达性和改善自驾车旅游发展水平与区域交通网络耦合协调度为目的,进行自驾车旅游空间模式识别、分析区域交通可达性,并获取自驾车旅游的空间耦合机理研究,对自驾车旅游线路设计与区域交通网络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内外学者对于自驾车旅游行为及空间模式演化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但对于自驾车旅游空间行为特征及其对区域旅游交通网络的耦合协调机理关注尚少。为此,本文考虑自驾车旅游出行时空特征,在分析自驾车旅游出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自驾车旅游空间模式,基于实地问卷调查,对云南省自驾车旅游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云南省自驾车旅游发展水平与区域交通网络的耦合协调关系,剖析云南省自驾车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自驾车旅游发展的优化对策,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1)构建自驾车旅游出行决策过程体系,从自驾车旅游者基本属性、出行目的、信息搜寻与偏好选择等方面获取自驾车旅游基本出行决策特征,构建二项Logistic决策选择模型辨识不同因素对自驾车旅游出行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从旅游者个人属性的角度,旅游者年龄、月收入对自驾车旅游出行决策具有较大影响;从自驾车旅游出行属性的角度,道路交通的拥堵情况与交通信息发布的及时、全面及综合性是自驾车旅游者出行决策考虑的主要交通因素;从自驾车旅游目的地属性的角度,自驾车旅游者重点关注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搜寻的便利度和各个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发布情况。基于自驾车旅游出行决策的影响分析,改善道路交通拥堵状况、提高旅游目的地信息发布搜寻的便利度,对提高自驾车旅游出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基于自驾车旅游时空分布特性,绘制自驾车旅游时空分布曲线,依托前景理论构建自驾车旅游的空间决策模型,并以云南省自驾车旅游为例,获取不同时间预算下自驾车旅游的出行空间行为特征。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时间预算的增大,自驾车旅游者获取的前景值也不断增加,在时间预算为2天(周六日)的条件下,获取收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为石林、抚仙湖、禄丰恐龙谷与九乡;在时间预算为3天的条件下,获取收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是泸西、建水、罗平和大理;在时间预算为7天的条件下,获取收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为丽江古城、泸沽湖、香格里拉和西双版纳。针对不同时间预算,对自驾车旅游景区进行合理的交通出行预防及旅游出行信息发布,是缓解自驾车旅游流对区域交通网络冲击的重要措施。(3)从直线游览式、直线—环游式、结构环游式与基点辐射式四个角度获取自驾车旅游线路的基本空间模式,以云南省自驾车旅游节点为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辨识云南省旅游节点密度、中心度及核心边缘结构等自驾车旅游空间格局。研究结果发现:云南省自驾车旅游网络密度较低,各个旅游节点之间联系疏松,度数中心度最高的是昆明,其次为大理、丽江,其他旅游节点中心度指数相对较低。云南省自驾车旅游形成了核心—半边缘—边缘的网络结构,并构成了19个旅游节点派系,尚未完善的旅游交通网络与未能合理衔接的旅游交通网络节点,严重阻碍了云南省自驾车旅游的快速发展。(4)考虑云南省区域交通可达性,在分析自驾车旅游区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构建区域交通可达性与自驾游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模型,并获取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通过分析云南省自驾车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交通网络优化的针对性对策。研究结果发现:基于云南省区域交通时间可达性测度,云南省区域交通网络可达性形成了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趋势,其中,最短时间可达性为玉溪市达到5.5小时,最长时间可达性则达到了10.26小时为迪庆藏族自治州。通过对区域旅游交通网络可达性与自驾车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耦合协调判断,可以看出云南省交通网络与自驾游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性处于整体偏低水平,区域交通网络尚不能满足自驾车旅游的发展需求。(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1)
冯娟,乔花芳[9](2015)在《农村居民空间行为模式转换研究——以武汉市新洲区3个样本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农村居民就业与居住空间行为的主要特征,可将其空间行为模式归纳为3种基本类型:村域就业-居住模式、城镇就业-居住模式和迁移模式。在此基础上,分别对2007和2012年武汉市新洲区3个样本村进行实证调研,研究结果显示:1该区域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区域外转出明显;2该区域半城市化特征明显,样本村2007年处于城镇就业-居住模式和迁移模式的就业人口占总样本数的比重为39%,2012年则上升为65.3%;3该区域的小城镇对于当地农村居民的吸引力较弱,在农村居民从村域就业-居住模式向迁移模式转换的过程中会出现土地撂荒现象。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地域研究与开发》期刊2015年01期)
常健,肖平[10](2014)在《社会公益性休闲建筑中庭空间行为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今天,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休闲在人们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对社会公益性休闲建筑也有了新的要求。该文针对公益性休闲建筑的中庭空间中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论述了该空间中人群的构成、使用者的心理需求、行为模式的特性,分析了该空间中使用者的活动规律,得出行为模式对社会公益性休闲建筑中庭空间形态的要求。从而服务于设计实践的需要,使得这种公益性的休闲建筑空间能更好地为市民的生活服务,使人们在休闲生活中拥有更多的交流交往。(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4年01期)
空间行为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筑能耗不仅取决于建筑的物理节能性能,更受到使用者室内行为的影响。随着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室内行动轨迹可以被监测记录。这些轨迹既可以揭示人在室内的分布规律,也可以被进一步转译为具体使用行为,从而探究使用行为和建筑能耗间的关联性。但是,由于轨迹信息的复杂性、多样性及外部噪声干扰,现有统计分析方法很难对数据进行深度解读,且容易受到研究者先验知识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卷积自编码神经网络(CAE)的行为轨迹聚类算法。该算法使用CAE模型,将原始轨迹数据进行压缩并产生对应的特征向量,根据特征向量间进行聚类分析。算法可以通过非监督式的学习方式,自动提取轨迹主要特征并排除噪音等干扰。此算法被成功应用于真实展览空间中参观人员行动特征的分析中,并成功提取了典型的空间行为轨迹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的背景信息,将参观者人员的个体属性与行为模式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并发现内在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行为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张天炫,包丹文,狄智玮,顾佳羽.基于K-means的航空旅客空间行为模式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9
[2].李力,韩冬青,董嘉.基于深度学习的公共空间行为轨迹模式分析初探[C].共享·协同——2019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3].修泽华.基于行为地图的文化建筑外部空间行为模式分析[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9
[4].李渊,刘嘉伟,严泽幸,王德.基于卫星定位导航数据的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研究——以鼓浪屿为例[J].中国园林.2019
[5].郎月华.基于轨迹数据的景区旅游空间行为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6].张海洲,朱其静,陆林,徐雨晨.广交会商务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模式与空间扩散[J].世界地理研究.2018
[7].吴建伟.基于数字足迹的旅新疆游客空间行为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17
[8].崔梅.自驾游空间行为模式识别及其与区域交通网络的耦合机理[D].昆明理工大学.2015
[9].冯娟,乔花芳.农村居民空间行为模式转换研究——以武汉市新洲区3个样本村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
[10].常健,肖平.社会公益性休闲建筑中庭空间行为模式研究[J].华中建筑.2014
标签:K-means聚类算法; 旅客行为; 旅客细分; 空间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