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自动变速传动论文-叶明,程越

无级自动变速传动论文-叶明,程越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级自动变速传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级自动变速,电驱动,控制

无级自动变速传动论文文献综述

叶明,程越[1](2011)在《电驱动无级自动变速传动动态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直流电机作为金属带式无级自动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的调速驱动机构,与传统的电控液动方式相比,可大大减少系统的零件数目,提高整机效率,提高CVT的速比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在分析电驱动CVT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CVT调速机构和速比变化率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和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plus integral controller,PI)控制的位置与速度双闭环控制器,并进行了系统仿真。结果表明,电驱动CVT具有很好的速比响应特性,能满足车辆行驶过程中速比变化的需要。(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1年02期)

孙冬野,庄建兵,秦大同[2](2009)在《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倒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考虑系统传动效率的前提下,建立回流式无级变速系统倒挡传动的数学模型和制动器自动接合的控制策略,并通过系统仿真和试验对所制定的控制策略加以验证,为新型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汽车工程》期刊2009年01期)

杜亮[3](2008)在《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液压系统参数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具有超大的速比变化范围和较高的传动效率,在整个传动比的范围内能够实现连续的无级调速,因此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0475066)的资助下,对无级自动变速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①为了分析液压系统对系统主压力和速比的控制过程,探讨了不同类型液压控制系统的优点,对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进行结构与动能分析,确定其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与工作流程,并确定了各档位动力传递路线和液压控制策略。②液压系统通过改变主动轮油缸的油量来实现速比变化的功能,为了分析CVT的变速响应特性,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分析,为此建立了CVT工作特性的动态仿真模型,以SC7130轿车为研究对象,进行ECE工况EUDC工况FTP工况等典型工况的仿真,通过仿真可以得出CVT的变速特性,也就是速比和速比变化率的变化特性,作为设计液压系统所需的流量条件模型的基础。③在对金属带无级变速器进行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主,从动带轮夹紧力计算,进行了CVT流量特性分析和压力特性分析,并完成了液压缸与液压泵以及液压系统中前进倒档离合器的液压参数设计,完成了无级变速器液压系统主要参数设计计算。④为了分析回流式无级变速汽车相对于金属带无级变速汽车和双状态无级变速汽车的特点,本文建立了这叁种系统的仿真模型。对回流式无级变速汽车和纯金属带无级变速汽车在不同油门开度下发动机稳态工作点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对比了回流式无级变速汽车和双状态无级变速汽车在ECE市区循环行驶工况下的燃油消耗量,得出了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相对于其它两种传动系统的优点。(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8-04-01)

谭显清[4](2007)在《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的匹配控制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应用于汽车上的CVT技术主要有纯金属带无级变速传动与双状态无级变速传动系统,但纯金属带传动系统速比变化范围比较窄,双状态无级变速系统又存有液力变矩器部件本身传动效率低、变化幅度大等缺点。针对以上缺陷,开展了新型回流式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研究。本系统通过在低速区段用高效的定速比传动装置传递驱动功率、用无级调速部件传递回流功率以进行无级调速,并利用无级调速部件的高效区间,实现了整个传动系统的多段化设计,在不增加原有传动系统成本和复杂程度的基础上,达到拓宽速比变化范围、提高总体传动效率、增加汽车动力性、改善燃油经济性的目的。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0475066)和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批准号:NCET-04-0848)的资助下,对回流式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匹配控制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在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调速特性和传动效率分析的基础上,以提高传动系统效率、扩大速比变化范围为出发点,通过对传动系统低速档、倒档工况下的效率进行分析,对传动系统的最大速比、最小速比和倒档速比进行了计算分析,建立了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的结构参数设计方法,以长安小羚羊SC7101轿车为设计原型,在保持原车动力性能的基础上给出了对原型车的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汽车的改造实例。2.针对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中起步离合器所处的特殊位置和回流功率的影响,采用发动机局部恒转速控制方法,建立了离合器局部恒转速自动接合控制策略,实现了汽车起步时对车体冲击度和离合器滑磨功的仿真计算。3.对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的工况转换控制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回流无级调速向纯无级调速工况的转换、纯无级调速工况向回流无级调速工况的转换和倒车工况控制。4.为了分析回流式无级变速汽车相对于金属带式无级变速汽车和双状态无级变汽车的特点,建立起叁种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并以长安小羚羊SC7101轿车为例,通过对ECE、EUDC市区循环行驶工况、FTP城市循环工况进行仿真分析,并对叁种传动系统在ECE工况下的燃油消耗量进行了对比,从而检验了回流式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匹配控制策略。(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7-04-01)

孙冬野,迮素芳,秦大同[5](2006)在《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新型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以传动系统效率和速比变化范围为设计指标,确保汽车在各种行驶工况下传动系统效率在80%以上,在不同节气门开度下发动机稳态工作点均能位于最佳燃油经济线上。以长安羚羊SC7101轿车为例,完成了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关键参数的设计,为新型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的研制开发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06年17期)

迮素芳[6](2006)在《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具有超大的速比变化范围和较高的传动效率,在整个传动比的范围内能够实现连续的无级调速,因此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0475066)和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批准号:NCET-04-0848)的资助下,对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调速特性和传动效率分析的基础上,以提高传动效率、增大速比变化范围为出发点,通过对传动系统低速档、倒档工况下的效率分析,对传动系统的最大速比、最小速比和倒档速比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的结构参数设计方法。以长安羚羊SC7101轿车为设计原型,在保持原车动力性能的基础上给出了对原型车的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的改造实例。2.利用已知的结构参数,对金属带无级变速传动装置的金属环和金属块进行力学分析,给出主、从动轮上轴向力的表达式,最后确定主、从动轮上的最大轴向力及其对传动系其它结构的影响,为回流式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结构强度设计提供了力学边界条件。3.给出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简图,对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进行了运动学和力学特性分析,以此为基础设计了离合器、制动器、定速比齿轮、行星排、二级减速齿轮等,并对齿轮、轴等进行强度校核。4.为了分析回流式无级变速汽车相对于金属带无级变速汽车和双状态无级变速汽车的特点,本文建立了这叁种系统的仿真模型。对回流式无级变速汽车和纯金属带无级变速汽车在不同油门开度下发动机稳态工作点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对比了回流式无级变速汽车和双状态无级变速汽车在ECE市区循环行驶工况下的燃油消耗量,得出了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相对于其它两种传动系统的优点。(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6-05-02)

迮素芳,孙冬野,秦大同[7](2006)在《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的结构参数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调速特性和传动效率分析的基础上,以提高效率为出发点,通过对原有系统低速档、倒档工况下的效率分析,并对原有结构进行了优化.对传动系统的最大速比、最小速比和倒档速比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的结构参数设计方法.以长安羚羊SC7101轿车为设计原型,在保持原车性能的基础上给出了对原型车的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的改造实例.(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2期)

孙冬野,秦大同[8](2005)在《基于人-车-路环境下汽车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的智能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人—车—路闭环系统各部分关系的基础上,研究驾驶员意图、道路行驶环境与汽车传动系统状态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目前无级自动变速汽车只能单纯反映汽车行驶状态的最佳燃油经济性和最佳动力性控制原则的局限性问题,建立基于驾驶员操纵推理和道路诊断的汽车无级自动变速智能控制策略,为开发智能化的无级自动变速汽车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05年04期)

杨亚联[9](2002)在《金属带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的关键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59835160),国家教委重点项目(教技司(98)121号),重庆市科委攻关等项目的资助下,对CVT传动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的工作为CVT传动的研究、应用和开发奠定了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研究了CVT轴向偏移与CVT传动参数的基本关系,采用曲面带轮的结构有效地减小了CVT钢带运行过程中的轴向偏移,降低了钢带偏载对CVT传动效率和使用寿命的影响。(2) 建立了CVT传动多组件的力学模型,解析了多层钢带受力和钢带传动滑移率。研究了CVT参数与传递转矩、传递效率的关系,并找到了提高CVT承载能力和传动效率的途径。(3) 提出了CVT传动滑移的工程测量方法,研制了相应的测量装置;在实验台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得到了CVT传动速比-夹紧力-传递转矩之间的关系,测试了CVT的传动性能,研究了传动参数对传动滑移率和传动效率的影响。(4) 研究了CVT对油品的品质需求,并进行了8号液力传动油、ATF油和CVTF油的理化指标和摩擦性能对比测试,实验结果为CVT变速器油的选用提供了参考;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ZnDDP添加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四球磨斑实验,验证了ZnDDP添加剂对自动变速器油的改性作用,为国内CVTF的研制指明了方向。(5) 研究了CVT的液压系统控制原理,研制了CVT的实验变速箱、CVT变速控制的液压泵站和基于PC机的电控系统,搭建了CVT传动性能实验台,为CVT传动的基础性研究奠定了基础。(6) 进行了液力变矩器的性能测试,完成了液力变矩器闭锁和解锁控制策略的设计。研制了CVT样机的电液控制性能实验台,完成了控制阀的性能实验,并基于Fuzzy控制算法设计了CVT电控系统的模糊控制器,在实验台架进行了控制参数的整定,并进行了PID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控制性能的分析比较。(7) 完成了CVT电液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并进行了相关传感器的标定。完成了CVT电控系统的线束设计和小羚羊轿车的线束改造,以及CVT匹配控制的台架实验和装车路试,结果表明,样车研制达到了预期目标。<WP=5>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机械/流体传动系统的节能及新型传动方式的基础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5月8日在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重点项目的验收会,项目总体评价为A级。(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2-05-10)

裘熙定,王红岩,杨志华,周云山[10](1998)在《轿车金属带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综合分析国外金属带式无级变速传动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金属带式无级变速传动技术的特点与应用概况,比较分析了它的性能、传动效率、可靠性、寿命与成本等一些特点,阐述了该项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汽车技术》期刊1998年04期)

无级自动变速传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考虑系统传动效率的前提下,建立回流式无级变速系统倒挡传动的数学模型和制动器自动接合的控制策略,并通过系统仿真和试验对所制定的控制策略加以验证,为新型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级自动变速传动论文参考文献

[1].叶明,程越.电驱动无级自动变速传动动态控制研究[J].机械传动.2011

[2].孙冬野,庄建兵,秦大同.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倒挡控制[J].汽车工程.2009

[3].杜亮.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液压系统参数设计[D].重庆大学.2008

[4].谭显清.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的匹配控制仿真研究[D].重庆大学.2007

[5].孙冬野,迮素芳,秦大同.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设计方法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6

[6].迮素芳.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

[7].迮素芳,孙冬野,秦大同.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的结构参数设计[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8].孙冬野,秦大同.基于人-车-路环境下汽车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的智能控制[J].中国机械工程.2005

[9].杨亚联.金属带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的关键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2

[10].裘熙定,王红岩,杨志华,周云山.轿车金属带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汽车技术.1998

标签:;  ;  ;  

无级自动变速传动论文-叶明,程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