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历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试探历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徐冬梅山东省华侨中学266700

非智力因素是个体内部的动力体系,它包括一个人的各种心理品质,如动机、需要、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它的作用是能促进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态度,调节学习活动的进行。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发现,有些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不一定学习很好,而智力水平中等的学生成绩反而很好,这往往是由于前者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在我们认为某些差的学生,并非头脑不灵活、反应迟钝,大都是由于感情冷淡、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和志趣爱好、上进心弱等,这恰恰又是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在长期的历史教学中,深深地感到,要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不仅要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更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智力之母。一个人力求知识,兴趣不仅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而且往往能推动人们走向成才之路。历史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实施。

1.用引人入胜,富于启发性的开场白。如同一出剧的序幕一样,能否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上好一课堂尤为重要,它的效果在于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讲中国近代史的开头,用如下的导言: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封建时代有过繁荣辉煌的历史,但是,为什么到了近代却落后了呢?为什么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呢?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进入思考阶段。

2.运用生动、精炼的语言。教师应掌握语言艺术,运用生动精炼的语言充满情感去讲述、描绘和分析历史现象,准确形象地把人物的精神面貌、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反映出来,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反之,如果讲课没有抑扬顿挫或者废话连篇,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心理。

3.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学生对历史课文中的插图是感兴趣的,它可以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如讲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内容时,利用《自由引导人民》这一彩图引入:“图上那位一手高举三色旗,一手提枪,奋勇当先的姑娘是谁?她是七月革命参加者的真实写照,又是自由女神的象征。那挥动手枪奔跑的少年,那持枪参加战斗的大学生和工人,那重伤倒地仍仰望三色旗的青年,那一个个倒地牺牲的起义者……,这壮烈的战斗情景反映了什么?”利用插图提出问题,引起悬念后,然后讲述七月革命的内容,插图用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随之而来。

4.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这种参与在历史教学中有两层含义:一从形式上看,打破教师“一言堂”,通过讨论,消除师生之间的主动与被动的心理距离。二从内容上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深入”历史,即将自己想象成为历史人物进入历史活动中,从而唤起对历史内容本身的亲近感,激发探究历史的兴趣。如讲述中国近代戊戌变法的杰出代表谭嗣同时,诱导:在清政府顽固派大肆搜捕维新派时,谭嗣同拒绝别人要他出走日本的劝告,英勇赴死。为什么?假若你是谭嗣同,你会怎么抉择?学生们异常活跃,各抒己见。有的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的认为,当时白色恐怖,多数走不掉,出走不如死得重如泰山;有的认为以鲜血和生命唤醒国民,在当时就是一种觉醒和伟大的斗争等等。学生们如此投入,还怕没有学习兴趣吗?让学生参入的实际意义在于: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兴趣的源泉,感受到思考的收获和价值。实践证明,学生越是积极参与教学,其思维活动就越积极,对历史现象和问题就越关注,兴趣就越大。

二、培养学习历史的正确动机

动机是发动行动到达所期望的目的的心理动力(内驱力)。人们的各种活动都是在动机的驱使下进行的,内部动机越强烈,则人的外部行动越坚决,排除干扰的决心也越大。值得注意的是,为学业水平考试、高考而学习的动机在各项学习动机中占比例较大,并出现有增无减的势头。抱这种动机的学生相当大部分靠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知识面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时,应着重肯定和进一步培养明确学习意义的动机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动机。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做到如下两个方面。

1.加强“目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对历史的需要感,认为学习历史有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历史的需要感:精神需要,中学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精神食粮。错综复杂、丰富生动的史实有助于增强思辨能力,可极大地丰富精神世界,形成高尚情操,为树立崇高理想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提高文化素质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适应当前与未来的需要;再者生活需要,今天是过去的延伸和发展,未来是今天的延伸和发展,只有具备历史知识,才能更好地选择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增强生活情趣和活动能力;最后则是追求美的需要,学历史能了解人类在整个历史发展长河中的成就,感受到文化遗产的艺术美以及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心灵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2.良好动机的培养需要在教学中做到:设计好新学期的导言课,先向学生介绍历史课的内容、学习目的和方法等,这一教学环节对端正学生学习动机起重要作用;其次在平时每一节课的教学中,结合教材,进行动机教育,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当外界得到信息与学生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和期望之间出现分歧和矛盾时,便形成认知冲突,而认知冲突是促成动机的基础。为此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因材设疑。

总之,为将历史课的每一个具体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将“死”的史料变为现在活的知识,真实地让学生感觉到每一部分历史知识都是有用的和需要的,才能更加有力地修正学生在学生历史方面存在的智力因素的缺陷。

标签:;  ;  ;  

试探历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