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骨质疏松诊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肝移植,骨质疏松,骨折,免疫抑制剂
骨质疏松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郑永昌,伍晓倩,江宁,曲强[1](2019)在《肝移植术后的骨质疏松诊断和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移植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器官移植技术,随着肝移植和术后免疫抑制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移植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得到很大提升。总体而言,肝移植手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良好,但近来研究发现肝移植患者术后骨质疏松症和骨折发生率显着增加。术后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主要与肝移植前存在的骨量减少和术后的骨量的大量丢失有关。所有肝移植患者均应进行骨质量评估,优选在移植前期或移植后早期进行,建议所有患者进行骨密度测量,并应包括可能导致骨病的代谢因素,评估骨折风险,并据此进行肝移植的骨病管理。本综述讨论了肝移植后的骨密度变化和骨折发生率,肝移植前后导致骨质疏松的因素以及对骨质疏松的管理。(本文来源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谭璐,闫彩凤[2](2019)在《定量CT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诊断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通过多种因素影响骨微结构和骨密度,导致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QCT)测定叁维体积骨密度(volume bone mineral density, vBMD)优于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测定的面积骨密度(area bone mineral density, aBMD)对T2DM患者骨折风险评估,还能发现松质骨的结构改变、皮质骨多孔性结构,对骨量细微改变具有高敏感性。将QCT与有限元分析法结合,通过骨密度、骨组织结构同时分析骨应力来评价骨强度,对T2DM患者骨折风险的预测更有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葛永丽,陈文,林焕西,谢强,周植森[3](2019)在《MRI诊断骨质疏松致脊柱隐匿性骨折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析应用MRI对骨质疏松致脊柱隐匿性骨折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东莞市常平医院骨科接诊的58例骨质疏松致脊柱隐匿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具有骨质疏松病史和脊柱骨折症状,经X线检查呈阴性,并于5 d内再次行MRI检查。对患者的MRI检查结果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究MRI对于该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纳入58例患者均经MRI检查诊断为骨质疏松致脊柱隐匿性骨折,其中包括胸椎受损患者35例(60.34%),腰椎受损患者23例(39.66%),其中有21例为T12椎体受损,12例为L1椎体受损。患者中有45例(77.59%)为单椎体受累,13例(22.41%)为多椎体受累,共72个椎体在图像中显示异常信号。结论:对骨质疏松致脊柱隐匿性骨折患者应用MRI检查可清晰显示骨折位置、受累椎体等情况,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孟艳芳,张克非,张文辉,陈家佳,钟意[4](2019)在《双能X线前臂骨密度测定对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双能X线前臂骨密度测定对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8例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所纳入患者的非优势侧前臂远端、第2腰椎(L2)至第4腰椎(L4)和左侧髋骨的骨密度。比较中轴骨密度正常与异常患者、前臂骨密度正常与异常患者的各项相关资料;比较不同病程、不同抗体检测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骨密度检测结果;分析前臂骨密度检测结果和L2~L4以及左侧髋骨密度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中轴、腰椎以及左髋部骨密度异常患者的年龄、前臂骨密度、T积分值与骨密度正常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臂骨密度异常患者的年龄、病程、腰椎骨密度和左髋骨密度与前臂骨密度正常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2个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前臂骨密度显着高于病程>12个月患者(P<0.05);抗CCP抗体阳性患者的前臂骨密度显着低于抗CCP抗体阴性患者(P<0.05);前臂骨密度测定结果与腰椎、左髋骨骨密度测定结果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31、0.599,P<0.05)。结论:前臂骨密度可作为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的筛查指标。(本文来源于《沈阳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炳冉,杜建文,晋秀丽,李风娟[5](2019)在《QUS与DXA在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伴有胸肋关节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定量超声(quantitative ultrasound,QUS)与双能X线吸收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er,DXA)对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伴有胸肋关节痛患者骨密度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将行健康体检的260例绝经期女性且伴有胸肋关节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DXA监测(B组)、QUS检测(A组),以DXA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2组检测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的差异,分析QUS检测在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伴有胸肋关节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B组检出骨质疏松症52例,不同年龄组患者之间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检出骨质疏松症48例,不同年龄组患者之间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B组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A组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敏感度为92.31%,特异度为99.42%,阳性预测值为97.22%,阴性预测值为96.10%。结论 QUS用于诊断绝经期骨质疏松伴有胸肋关节痛患者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较高,且无辐射,故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沈智蓉,耿春梅,杨爽[6](2019)在《双能X线骨密度仪椎体骨密度测定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骨质疏松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椎体骨密度测定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2018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所有患者都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所以患者都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椎体骨密度测定,比较分析患者检查结果。结果:双能X线骨密度仪椎体骨密度测定结果较为准确。股骨颈骨密度≤-2.5患者有23例,腰1-4骨密度≤-2.5患者有27例,全部骨密度≤-2.5患者有16例,检查准确性为100%。结论:骨质疏松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椎体骨密度测定的诊断价值明显,有利于准确判断患者骨量情况,分析患者目前病情,具有推广的优越价值在临床上。(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2期)
李祖昌,韦祎,李东航,吴佳源,轩艳姣[7](2019)在《改良X线检查方法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效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改良X线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能。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确诊的40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以骨折椎体作为病例组,以未骨折椎体作为对照组。首先测量侧位X线片上椎体的形变程度,计算传统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随后测量正位X线片上椎体的形变程度,绘制椎体形变程度与骨折之间的ROC曲线,提出改良X线诊断方法,计算其诊断效能,并与传统诊断方法比较。结果 406例骨折患者以胸腰段椎体骨折为主(83.00%)。传统诊断方法的灵敏度为56.65%(胸腰段56.68%),特异度为96.39%(胸腰段93.87%),约登指数为0.530 4(胸腰段0.505 4)。改良X线诊断方法的灵敏度为71.67%(胸腰段81.90%),特异度为79.06%(胸腰段75.17%),约登指数为0.507 4(胸腰段0.570 7)。改良X线诊断方法的灵敏度高于传统诊断方法(P<0.001)。结论改良X线诊断方法能有效提高诊断的灵敏度,能够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进行初步诊断,特别是提高了对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效能。(本文来源于《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伍西羽,周琦,张娜,张红,袁凌青[8](2019)在《女性骨密度的地区差异及多中心参考数据库对诊断骨质疏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我国大陆女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地区差异及多中心融合参考数据库对诊断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女性参考人群10 343名,年龄范围20~89岁,分别来自长沙、北京、南京、上海、嘉兴、广州和成都地区。除长沙地区1 157名外,其他资料均由通用电气医疗集团(GE Health care)公司提供。受试者均采用GE-Lunar系列DXA骨密度仪测量腰椎和股骨颈BMD。结果 8种不同回归模型分析显示,BMD随年龄变化均采用3次回归模型拟合优度最佳,拟合曲线的决定系数(R~2)为0.149~0.546(P均=0.000)。腰椎BMD随年龄变化的最佳拟合曲线,北京与成都女性之间的差异最大[(12.9±4.9)%],北京与南京女性之间的差异最小[(3.0±3.4)%];各地区女性之间,股骨颈BMD拟合曲线的差异相对较小。与多中心融合BMD参考数据库比较,北京地区数据库对腰椎骨质疏松的检出率显着升高(17.5%vs 12.2%,P=0.028),嘉兴(23.9%vs 30.3%,P=0.001)、长沙(30.4%vs 35.9%,P=0.037)和成都(34.8%vs 41.0%,P=0.032)地区数据库对骨质疏松的检出率显着降低。结论我国大陆女性BMD存在地区差异,特别是腰椎BMD。提示我国需要建立多个区域性BMD参考数据库。(本文来源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栗金波,崔潇,张红霞[9](2019)在《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病人骨质疏松症影像诊断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病人骨质疏松症影像诊断效果。方法:对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8例强直性脊柱炎伴骨质疏松症的病人和同期100例健康者进行对比分析,分析骨密度减少程度、发生部位及发生率。结果:本次研究得到骶髂关节和腰椎部位发生率分别为75.0%和60.2%,同时各部位的BMD数值较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发病年龄年轻化,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影像检查可以确诊骨量减少的好发部位和严重程度,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0期)
孙丽霞[10](2019)在《分析核素骨显像法与骨密度测定法对骨质疏松诊断的临床事件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核素骨显像法与骨密度测定法对骨质疏松诊断的临床事件价值。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48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运用骨密度测定法进行检测,实验组借助核素骨现象法实施检测,在此基础上,比较两组的检测灵敏性、误诊率。结果实验组检测灵敏性(95.83%)显着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误诊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素骨显像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性,对早期骨质疏松症能进行良好的诊断,全面展示患者全身的骨骼图像与骨代谢情况,因此,此种检测方法可以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27期)
骨质疏松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通过多种因素影响骨微结构和骨密度,导致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QCT)测定叁维体积骨密度(volume bone mineral density, vBMD)优于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测定的面积骨密度(area bone mineral density, aBMD)对T2DM患者骨折风险评估,还能发现松质骨的结构改变、皮质骨多孔性结构,对骨量细微改变具有高敏感性。将QCT与有限元分析法结合,通过骨密度、骨组织结构同时分析骨应力来评价骨强度,对T2DM患者骨折风险的预测更有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骨质疏松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1].郑永昌,伍晓倩,江宁,曲强.肝移植术后的骨质疏松诊断和治疗[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
[2].谭璐,闫彩凤.定量CT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诊断意义[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
[3].葛永丽,陈文,林焕西,谢强,周植森.MRI诊断骨质疏松致脊柱隐匿性骨折临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4].孟艳芳,张克非,张文辉,陈家佳,钟意.双能X线前臂骨密度测定对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探讨[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9
[5].张炳冉,杜建文,晋秀丽,李风娟.QUS与DXA在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伴有胸肋关节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
[6].沈智蓉,耿春梅,杨爽.双能X线骨密度仪椎体骨密度测定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7].李祖昌,韦祎,李东航,吴佳源,轩艳姣.改良X线检查方法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效能[J].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19
[8].伍西羽,周琦,张娜,张红,袁凌青.女性骨密度的地区差异及多中心参考数据库对诊断骨质疏松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
[9].栗金波,崔潇,张红霞.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病人骨质疏松症影像诊断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10].孙丽霞.分析核素骨显像法与骨密度测定法对骨质疏松诊断的临床事件价值[J].智慧健康.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