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灾变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通风系统,灾变,评价,指标体系
抗灾变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贾进章[1](2007)在《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的确定和提高对于矿山减灾救灾具有重要意义。在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评价中,指标体系的选取至关重要。根据矿井火灾、救灾、防灾的具体情况及相关文献,从防火措施、防火管理、指挥救灾和井下工人救火素质4方面选取了22个指标,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指标分级界定值,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提出了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本文来源于《自然灾害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贾进章,欧进萍,赵千里[2](2006)在《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风系统的抗灾变能力对于救灾和通风系统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涉及通风系统结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笔者根据矿井火灾的救灾、防灾具体情况及相关文献,选取了4类共22个指标建立了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给出了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指标体系及分级界定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徐道一,张勤文[3](1986)在《论古生物的抗灾变能力——古生态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地史时期的生物与缓慢变化的生活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促进了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发展。但是,关于生物对于剧烈变化的环境的抗御能力,则研究尚少,尤其在古生物研究领域中,更是罕见。当前,地质学界正在热烈讨论地外成因灾变事件和古生物绝灭问题,这给古生态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课题,其中之一是关于研究古生物的抗灾变能力。我们在1981年曾提出:"植物根系深埋地下,种子埋于地下能经几十或几百年后再发芽,表明它的抗灾变能力比动物强。…个体小的陆地动物的灭绝比例相对地小,这可能与各种动物防灾变具体能力有关"(见徐道一,1981,7页)。本文对这一问题作较为详细和系统的论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叁、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期刊1986-03-13)
抗灾变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风系统的抗灾变能力对于救灾和通风系统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涉及通风系统结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笔者根据矿井火灾的救灾、防灾具体情况及相关文献,选取了4类共22个指标建立了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给出了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指标体系及分级界定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进行了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灾变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贾进章.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J].自然灾害学报.2007
[2].贾进章,欧进萍,赵千里.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
[3].徐道一,张勤文.论古生物的抗灾变能力——古生态研究的一个新领域[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叁、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