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早期及晚期乳腺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肿瘤辅助疗法,肿瘤,残余
早期及晚期乳腺癌论文文献综述
曹昆,赵博,李艳玲,曲玉虹,李晓婷[1](2019)在《MRI增强早期及晚期全肿瘤直方图分析诊断肿块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余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MR增强早期及晚期全肿瘤直方图分析诊断肿块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残余癌的价值。方法选取肿块型乳腺癌患者52例,于NAC后行MR增强扫描,在增强早期减影图像上确定是否存在残余强化灶,并勾画全肿瘤ROI。根据病理结果,将原肿瘤部位存在强化灶者分为残余癌组(n=29)和非残余癌组(n=9),比较2组间直方图参数,分析残余癌的影响因素,以ROC曲线分析直方图参数诊断残余癌的效能。结果残余癌组与非残余癌组间残余强化灶体积、增强早期信号强度最大值(Mx)、增强晚期峰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增强晚期峰度值是残余癌的独立影响因素P=0.025,OR=4.303,95%CI(1.205,15.359)]。将增强晚期峰度值(界值为2.25)作为影像学诊断残余癌的标准,其诊断特异度为76.19%(16/21),敏感度90.32%(28/31),准确率84.62%(44/52)。结论 MR增强早期及晚期全肿瘤直方图分析能够反映肿块型乳腺癌病灶内部信号分布;增强晚期峰度值可用于诊断NAC后残余癌。(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李梅影[2](2017)在《早期及晚期叁阴性乳腺癌化疗疗效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和目的:叁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占所有乳腺癌的10%-20%,由于缺乏治疗靶点,化疗是TNBC的主要治疗方式。然而,很大一部分患者会因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而发生复发转移。因此,寻找可以预测TNBC化疗耐药性的生物标记物具有重要意义。ATM基因及自噬相关基因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耐药性产生及预后具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旨在探索ATM基因及自噬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TNBC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31例有血液标本的TNBC患者。所有患者均在1999年12月至2015年7月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含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药物方案的辅助化疗。采用高通量MassARRAY时间飞行质谱生物芯片系统(Sequenom)对331例患者的ATM基因及自噬相关基因(ATG7,ATG12,ATG13 MAP1LC3A和MAP1LC3B)的共24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应用卡方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各SNP的不同基因型与TNBC无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的相关性。此外,根据临床病理特征对患者进行分层,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在不同亚组中研究不同基因型与患者DFS的相关性。结果:ATG5基因rs473543位点的叁种基因型(AA、GA和GG)在复发转移组和无病生存组间的分布频率有统计学差异(P=0.02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具有AA+GA基因型患者的复发风险要显着高于GG基因型患者(P= 0.03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校正临床因素的影响后,发现rs473543位点AA/GA基因型是早期TNBC 患者 DFS 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3;95%CI,1.04-2.87;P=0.03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1.在年龄≤40岁的患者中,位于ATG13基因的rs13448位点的CC基因型与更长的DFS相关(P = 0.004),位于MAP1LC3A基因的rs4911429位点的AA基因型则与更短的DFS相关(P=0.001);在年龄>40的患者中,位于ATG13基因的rs10838611位点的CC基因型与更好的预后相关(P= 0.028)2.在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患者中,rs4911429的AA基因型(P = 0.036)、ATM基因的rs228589位点的TT基因型(P = 0.028)与更差的预后相关,而位于ATG5基因的rs473543位点的GG基因型与更好的预后相关(P = 0.027);在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中,位于ATG7基因的rs4684789位点的GG基因型患者有更长的DFS(P = 0.042)3.在无脉管瘤栓的患者中,rs4911429位点的AA基因型与患者更短的DFS相关(P = 0.003);在有脉管瘤栓的患者中,位于MAP1LC3A基因的rs6088521位点的CC基因型与更短的DFS相关(P = 0.000)4.在TNM分期为Ⅱ-Ⅲ期的患者中,rs4911429位点的AA基因型与患者更差的预后相关(P = 0.042)。5.在无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中,rs4911429的AA基因型与患者更差的预后存在显着相关性(P = 0.026)。结论:ATG5基因rs473543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可能成为预测接受蒽环和/或紫杉类药物辅助化疗的早期TNBC患者化疗耐药性及复发风险的潜在生物标记物。ATM基因及自噬相关基因的多个SNP位点的多态性在特定的临床亚组中显示与早期TNBC患者预后相关。背景和目的:目前对于既往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叁阴性乳腺癌(mTNBC)患者尚无标准的化疗方案。而长春瑞滨联合铂类药物(NP)在这部分患者中的疗效尚无研究。该研究的目的为阐明单中心应用NP方案治疗41例mTNBC患者的疗效。方法:自2001-2014年共41例患者接受了 NP方案的化疗,其中34例患者接受了长春瑞滨-顺铂方案化疗(82.9%)。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6.8个月。总的客观缓解率为34.1%(n=14)。3例患者完全缓解(7.3%),11例患者出现部分缓解(26.8%),14例患者疾病稳定(34.1%),10例患者(24.4%)疾病出现进展。3例患者在切除复发转移病灶后接受NP方案化疗,因此无法评估其治疗效果。中位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8.9个月[95%可信区间(CI),15.6-22.1个月]和6.7个月(95%CI,2.9-10.5个月)。主要的不良反应为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n=20,48.8%)和1/2度胃肠道毒性(n=20,48.8%)。结论:NP方案在mTNBC患者有效且患者耐受性可,NP方案可能成为该类患者合理的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7-04-04)
单风晓,任铁军[3](2016)在《早期姑息治疗在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初治中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姑息治疗在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初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07~2014-12该院收治的首诊转移性乳腺癌患者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早期姑息治疗加标准化疗,对照组仅采用标准化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接受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病人健康问卷(PHQ-9)评估,并观察两组患者总生存期。结果治疗组HADS(D)和PHQ-9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29.0个月和23.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姑息治疗可提高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新医学》期刊2016年05期)
王帅兵,杜宝昌,刘军,齐秀恒,邹庆华[4](2014)在《早期应用双磷酸盐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静脉应用双磷酸盐对晚期乳腺癌生存及骨转移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2003年6月至2011年6月在中国石油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5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情况分为两组:早期治疗组(21例)患者在确诊骨转移之前即开始应用双磷酸盐治疗,晚期治疗组(29例)在确诊骨转移之后开始应用双磷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骨转移发生率及发生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早期治疗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显着长于晚期治疗组(χ2=4.567,3.924,P<0.05),早期治疗组患者的骨转移发生率显着低于晚期治疗组(χ2=3.954,P=0.046),确诊骨转移时间(20个月)显着晚于晚期治疗组(17个月)(χ2=4.644,P=0.031);两组患者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双磷酸盐治疗晚期乳腺癌,能够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减少并推迟骨转移发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4年22期)
A.Poellinger,S.Burock,D.Grosenick,A.Hagen,L.Lüdemann[5](2011)在《乳腺癌吲哚花青绿的早期与晚期荧光近红外线影像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早期与晚期,即相应血管(早期-荧光)与血管外(晚期-荧光)吲哚花青绿(ICG)增强时相荧光远红外影像对乳腺癌的检出与乳腺良性与恶性病变的鉴别。材料(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1年02期)
谢莉,李平[6](2009)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适形放疗的近期疗效、美容效果和放疗晚期反应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回顾总结保乳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并分析保乳术后适形放疗的近期疗效、美容效果和放疗晚期反应。材料和方法:2004年4月-2007年5月,5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治疗并完成随访。全乳放疗采用常规切线野的叁维适形放疗或前向设计的调强放疗,剂量46-50Gy/23-25次/5周。锁骨上区采用6MVX线与适当能量的电子线照射,剂量46-50Gy/23-25次/5周。瘤床采用电子线补量剂(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09-17)
早期及晚期乳腺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和目的:叁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占所有乳腺癌的10%-20%,由于缺乏治疗靶点,化疗是TNBC的主要治疗方式。然而,很大一部分患者会因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而发生复发转移。因此,寻找可以预测TNBC化疗耐药性的生物标记物具有重要意义。ATM基因及自噬相关基因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耐药性产生及预后具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旨在探索ATM基因及自噬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TNBC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31例有血液标本的TNBC患者。所有患者均在1999年12月至2015年7月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含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药物方案的辅助化疗。采用高通量MassARRAY时间飞行质谱生物芯片系统(Sequenom)对331例患者的ATM基因及自噬相关基因(ATG7,ATG12,ATG13 MAP1LC3A和MAP1LC3B)的共24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应用卡方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各SNP的不同基因型与TNBC无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的相关性。此外,根据临床病理特征对患者进行分层,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在不同亚组中研究不同基因型与患者DFS的相关性。结果:ATG5基因rs473543位点的叁种基因型(AA、GA和GG)在复发转移组和无病生存组间的分布频率有统计学差异(P=0.02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具有AA+GA基因型患者的复发风险要显着高于GG基因型患者(P= 0.03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校正临床因素的影响后,发现rs473543位点AA/GA基因型是早期TNBC 患者 DFS 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3;95%CI,1.04-2.87;P=0.03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1.在年龄≤40岁的患者中,位于ATG13基因的rs13448位点的CC基因型与更长的DFS相关(P = 0.004),位于MAP1LC3A基因的rs4911429位点的AA基因型则与更短的DFS相关(P=0.001);在年龄>40的患者中,位于ATG13基因的rs10838611位点的CC基因型与更好的预后相关(P= 0.028)2.在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患者中,rs4911429的AA基因型(P = 0.036)、ATM基因的rs228589位点的TT基因型(P = 0.028)与更差的预后相关,而位于ATG5基因的rs473543位点的GG基因型与更好的预后相关(P = 0.027);在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中,位于ATG7基因的rs4684789位点的GG基因型患者有更长的DFS(P = 0.042)3.在无脉管瘤栓的患者中,rs4911429位点的AA基因型与患者更短的DFS相关(P = 0.003);在有脉管瘤栓的患者中,位于MAP1LC3A基因的rs6088521位点的CC基因型与更短的DFS相关(P = 0.000)4.在TNM分期为Ⅱ-Ⅲ期的患者中,rs4911429位点的AA基因型与患者更差的预后相关(P = 0.042)。5.在无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中,rs4911429的AA基因型与患者更差的预后存在显着相关性(P = 0.026)。结论:ATG5基因rs473543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可能成为预测接受蒽环和/或紫杉类药物辅助化疗的早期TNBC患者化疗耐药性及复发风险的潜在生物标记物。ATM基因及自噬相关基因的多个SNP位点的多态性在特定的临床亚组中显示与早期TNBC患者预后相关。背景和目的:目前对于既往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叁阴性乳腺癌(mTNBC)患者尚无标准的化疗方案。而长春瑞滨联合铂类药物(NP)在这部分患者中的疗效尚无研究。该研究的目的为阐明单中心应用NP方案治疗41例mTNBC患者的疗效。方法:自2001-2014年共41例患者接受了 NP方案的化疗,其中34例患者接受了长春瑞滨-顺铂方案化疗(82.9%)。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6.8个月。总的客观缓解率为34.1%(n=14)。3例患者完全缓解(7.3%),11例患者出现部分缓解(26.8%),14例患者疾病稳定(34.1%),10例患者(24.4%)疾病出现进展。3例患者在切除复发转移病灶后接受NP方案化疗,因此无法评估其治疗效果。中位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8.9个月[95%可信区间(CI),15.6-22.1个月]和6.7个月(95%CI,2.9-10.5个月)。主要的不良反应为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n=20,48.8%)和1/2度胃肠道毒性(n=20,48.8%)。结论:NP方案在mTNBC患者有效且患者耐受性可,NP方案可能成为该类患者合理的治疗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早期及晚期乳腺癌论文参考文献
[1].曹昆,赵博,李艳玲,曲玉虹,李晓婷.MRI增强早期及晚期全肿瘤直方图分析诊断肿块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余癌[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
[2].李梅影.早期及晚期叁阴性乳腺癌化疗疗效的临床及基础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
[3].单风晓,任铁军.早期姑息治疗在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初治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
[4].王帅兵,杜宝昌,刘军,齐秀恒,邹庆华.早期应用双磷酸盐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J].医学综述.2014
[5].A.Poellinger,S.Burock,D.Grosenick,A.Hagen,L.Lüdemann.乳腺癌吲哚花青绿的早期与晚期荧光近红外线影像的初步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
[6].谢莉,李平.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适形放疗的近期疗效、美容效果和放疗晚期反应的临床观察[C].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