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食管贲门肿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食管肿瘤,固有基层,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内镜黏膜下隧道切除术
食管贲门肿瘤论文文献综述
高昳,刘鹏飞[1](2018)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及隧道切除术在食管与贲门周围固有肌层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及内镜黏膜下隧道切除术(STER)在食管及贲门周围固有肌层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56例在该院行ESE治疗(n=26)或STER治疗(n=30)的食管及贲门周围固有肌层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钛夹使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6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全部一次性完整切除。STER组手术时间短于ESE组[(48.00±19.98)min vs.(61.54±16.78)min,P<0.05],STER组术中钛夹使用量少于ES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3±2.10)枚vs.(6.88±2.30)枚,P>0.05]。STER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ESE组[(4.40±1.16)d vs.(5.65±1.83)d,P<0.05]。ESE组有1例术后迟发性出血,两组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ESE及STER是治疗食管及贲门周围固有肌层肿瘤的两种方法,且STER可以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相对更加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8年36期)
朱亚男,刘玲,吴克俭[2](2017)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食管贲门固有肌层肿瘤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技术治疗食管、贲门固有肌层来源的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STER治疗的21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11例,年龄28~72岁。结果应用STER术成功切除20例,手术时间15~145 min,术后住院时间3~7 d,瘤体平均大小1.54 cm×0.8 cm,最小0.6 cm×0.4 cm,最大3 cm×2.5 cm,全部完整切除;另1例出现轻度皮下气肿,且术中发现病灶为囊肿,与家属沟通后终止内镜治疗。术后恢复情况:1例出现隧道内感染及发热,1例出现术后腹痛伴发热2 d,无1例出现术后出血、气胸、胸腔感染及瘘等。封闭隧道口平均使用7.3枚钛夹。术后病理示:平滑肌瘤18例,囊肿2例,平滑肌瘤伴钙化1例。结论通过STER技术治疗食管及贲门固有肌层来源的黏膜下肿瘤,临床疗效安全可靠。与外科手术相比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患者生活质量高,体现了内镜下微创治疗的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研究》期刊2017年11期)
胡小叁[3](2017)在《内镜下切除术在食管及贲门固有肌层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内镜下切除术,包括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和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在食管和贲门固有肌层肿瘤(muscularis propria tumors,MPTs)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比分析两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01月-2016年10月于成都军区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E及STER术患者资料,筛选出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5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接受ESE手术患者29例,STER手术患者24例。主要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整块切除率、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根据术后病理和病变部位行亚组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患者53例,男16例,女37例;平均年龄50.38±8.15岁,MPTs平均直径为20.13±13.56mm;按发生部位来分:食管43.4%(23/53),贲门56.6%(30/53);按术后病理来分:平滑肌瘤28.3%(15/53)、间质瘤67.9%(36/53)、其他(神经内分泌瘤、脂肪瘤等)3.8%(2/53)。2.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病变的判断:来源层次的总体符合率为100%;病变性质的符合率为62.3%(33/53),其中间质瘤的符合率为87.5%(21/24),平滑肌瘤的符合率为44.4%(12/27);EUS下表现为形状不规则的MPTs,我们将其诊断为间质瘤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平滑肌瘤(χ~2=6.24,P=0.012)3.本研究53例患者的整块切除率为96.2%(51/53),两组在整块切除率方面无差异(STER 95.8%VS ESE 96.6%,P>0.05);STER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ESE组(140.46±73.48min VS 60.03±51.29min,P<0.05);术中总的并发症发生率11.3%(6/53),均发生于贲门部,其中术中明显出血发生率为9.4%(5/53),术中穿孔发生率为1.9%(1/53),STER组术中并发症低于ESE组(4.2%VS 17.2%,P>0.05);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22.6%(12/53)(有4例患者同时并发了两种术后并发症),其中感染发生率为11.3%(6/53),气体相关性并发症11.3%(6/53),少量胸腔积液5.7%(3/53),迟发性出血1.9%(1/53);术后总的并发症STER组明显高于ESE组(37.5%VS 10.3%,P<0.05),特别是术后气体相关性并发症(25.0%VS 0,P<0.05);两组在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及禁食天数方面无明显差异。4.食管的MPTs,ESE与STER相比:手术时间短(43.42±17.89min VS156.27±69.23min,P<0.001)、钛夹使用少(1.58±2.87 VS 7.45±1.29,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0 VS 45.5%,P=0.014)且术中并发症无差异。贲门的MPTs,STER与ESE相比手术时间较长(127.08±77.01min VS71.76±63.50min,P<0.001),但术中并发症较低(7.7%VS 29.4%,P=0.196),且术后并发症无差异。5.结合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本研究表明MPTs直径大、形状不规则、采用STER术、手术时间长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6.随访及预后:平均随访时间4.62±6.53月(2-20月)、平均随访次数1.30±0.70次(1-4次),无一例复发。结论:1.ESE、STER是MPTs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STER手术时间长于ESE,但术中视野清晰、术中出血并发症发生低;STER手术组气体相关性并发症高于ESE组,但均比较轻微,经保守治疗后消失。2.食管的MPTs,ESE与STER相比手术时间短、钛夹使用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术中并发症无差异,故推荐行ESE术。贲门的MPTs,STER与ESE相比手术时间长,但术中并发症较低且术后并发症无差异,故贲门部的MPTs推荐行STER术。3.EUS对MPTs有较好的诊断作用,特别是超声下表现为形状不规则的MPTs诊断为间质瘤的准确性较高。4.研究表明MPTs直径大、形状不规则、采用STER术、手术时间长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西南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王立杰,吴骏,孙林,杨海平,李卫强[4](2011)在《可吸收肋骨钉在食管贲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可吸收肋骨钉在食管贲门肿瘤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的42例食管贲门肿瘤患者采取左后外侧开胸前预先选择性的剪断第6或第8后肋,4例食管肿瘤患者同期剪断第7后肋,关胸时用GRAND FIX(刚子)可吸收肋骨钉重新内固定剪断的肋骨。结果共用可吸收肋骨钉46枚,均一次固定成功。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拍胸片检查骨折对合复位基本满意。术后并发肺不张3例,肺部感染19例,其中发生呼吸功能不全2例;并发房性早搏2例、房颤3例;伤口后段皮肤裂开、脂肪液化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3个月门诊复查,胸片提示42例患者骨折均良好愈合。结论食管贲门肿瘤手术采取开胸时预先选择性剪断肋骨,关胸时应用可吸收肋骨钉重新内固定肋骨骨折的方法具有实效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外科杂志》期刊2011年02期)
王鹏飞,王珏琼[5](2010)在《不同术式在食管及贲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左胸微创小切口术与传统手术在食管及贲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比较,为术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09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食管及贲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手术组)25例和观察组(左胸小切口术组)31例,将其分别采用传统手术和左胸微创小切口术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及患者治疗前后卡氏评分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研究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观察组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率却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卡氏评分差异较大,各项比较,均P<0.05,均有显着性差异。结论在食管及贲门肿瘤的治疗中采用左胸微创小切口术疗效好、优点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0年09期)
魏春成[6](2009)在《食管、贲门恶性肿瘤l2例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准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食管、贲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准备。方法:我们回顾并总结了l2例食管、贲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准备的体会。这组病人入院时测血糖在7.8mmol/L~18.2mmol/L。在手术前并制定了合理的糖尿病饮食,每日做好血糖监测记录。可使用胰岛素泵给药控制血糖的变化。将血糖控制在5.8mmol/L~8.4mmol/L。手术前3天静脉给抗菌素。手术中监测血糖,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的用量。要求手术中血糖维持在6.8mmol/L~llmmol/L,术中慎用皮质激素。术后严格监测血糖,根据血糖结果调整胰岛素的入量。应用高效二联以上抗菌素。结果:12例病人,术前血糖控制在5.8mmol/L~8.4mmol/L之间,符合围手术期的准备要求。无一例出现高血糖引起的昏迷及由手术等因素导致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应激性高血糖。结论: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准备对手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实践》期刊2009年36期)
陈静芝,周东贤,谢少凰,李雪丹,林晓如[7](2009)在《5种术中胃管置入法在食管贲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食管贲门肿瘤患者全身麻醉后应用不同胃管置入法的插管效果。方法总结本院2004年1月~2008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食管贲门肿瘤患者术中胃管置入方法,并对1次置管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各种插管法的一次插管成功率A组(双J管导丝引导法)为61.3%、B组(喉镜引导法)为78.6%、C组(喉镜引导+气管导管导引法)为83.3%、D组(无线视频喉镜引导+气管导管引导法)为92.3%、E组(术中逆行引导法)为100.0%。结论合理选择留置胃管的方法,可减少插管损伤、提高食管贲门肿瘤患者术中胃管置入的1次成功率。(本文来源于《现代临床护理》期刊2009年04期)
倪文秀,荣乃林,王晓蓉,孙建珍[8](2007)在《食管贲门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2000年1月~2007年4月我院328例食管贲门癌进行手术治疗,施行了恶性肿瘤切除,重建消化道以及食管胃吻合术,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07年20期)
冯笑山,王立东,郭涛,单探幽,李吉林[9](2007)在《食管与贲门双源癌蛋白质指纹模型的建立及肿瘤标志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食管与贲门双源癌的蛋白质组指纹诊断模型,筛选食管贲门双源癌相关蛋白,为建立食管贲门双源癌肿瘤标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技术对19例食管贲门双源癌(双源癌组)和50位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进行蛋白质组的对比研究。根据差异性蛋白质的质核比(相对分子质量)从SWISS-PROT蛋白质数据库中筛选并确定相关候选蛋白和基因。并通过RT-PCR方法进一步分析这些关键候选基因在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中表达变化特征。结果:以相对分子质量2.86621×103、5.10330×103、6.59765×103、7.93155×103、9.31196×103和4.11399×103的6种蛋白质组成的决策树模型对双源癌组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26%、73.68%和80%。相对分子质量为5.34052×103和5.92132×103的蛋白质查询结果为COX7c及Beta-defensin-1-2-3,在双源癌的食管癌组织和贲门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60%(3/5)、60%(3/5)、60%(3/5)和40%(2/5),对照组食管和贲门正常上皮组织均为阴性。结论:以相对分子质量2.86621×103、5.10330×103、6.59765×103、7.93155×103、9.31196×103和4.11399×103的6种蛋白质组成的决策树模型,可作为食管贲门双源癌的蛋白诊断模型,COX7c及Beta-defensin-1-2-3与食管贲门双源癌密切相关,为食管贲门双源癌肿瘤标志筛选提供重要线索。(本文来源于《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期刊2007年08期)
刘保池[10](2007)在《肿瘤相关自身抗体和RASSF1A SNP对食管/贲门癌早期发现和高危人群预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背景河南林州(原林县)是中国,也是世界上食管/贲门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目前食管/贲门癌仍然是该地区肿瘤相关主要死亡原因。中晚期食管/贲门癌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仅10%左右。但是,早期食管/贲门癌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然而,由于早期患者缺乏特异症状,临床上首次就诊时90%左右的患者为中晚期。缺乏有效的高危人群预警和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指标和方法是造成临床上食管癌患者就诊时间过晚,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很显然,阐明食管和贲门癌变的分子机制,筛选和确定用于高危人群预警和早期发现的分子指标是降低食管和贲门癌死亡率的重要策略和措施。目前,内镜检查和粘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特别是对高发区无症状居民普查和随访,仍然是发现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患者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内镜普查耗资,耗时,并有一定的不适,不适合在高发区大规模无症状人群中进行普查。我们实验室及其它实验室近年的研究提示:(1)p53-Rb系统变化,是食管和贲门癌变过程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分子事件;(2)这些分子改变还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3)机体对这些分子改变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可以在食管/贲门癌和各级癌前病变患者的血中检测到;(4)血清自身抗体水平与组织中相应抗原表达相一致。这些研究结果提示这些分子可能是食管/贲门癌早期发现和高危人群预警的重要分子标志物。本研究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检测河南林州食管/贲门癌高发区无症状居民血清中肿瘤相关自身抗体,筛查各级癌前病变和可疑癌患者,并对这些可疑患者进一步做内镜和粘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阐明自身抗体检测在食管/贲门癌早期发现和高危人群预警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此外,最近的研究显示肿瘤抑制基因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 gene,RASSF1A)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改变与甲基化在乳腺癌和肺腺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是肿瘤易感性升高的分子基础之一。发生RASSF1A改变的乳腺和肺癌前病变患者癌变率明显高于无RASSF1A改变的患者。根据人类单体型计划最新公布的数据,在我国人群中也存在RASSF1A(Ala133 Ser)多态位点。作者的假设是食管癌和贲门癌有相似的遗传因素,RASSF1A基因遗传变异可能增加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易感性。但是有关RASSF1A(Ala133 Ser)基因SNP与河南食管和贲门癌高发区易感性的关系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以河南食管癌和贲门癌高发区人群为对象,探讨RASSF1A(Ala133 Ser)基因SNP与食管癌和贲门癌易感性的关系,为高危人群筛选提供更多理论信息和手段。2材料与方法2.1研究对象对河南林州食管/贲门癌高发区3个自然村的863例无症状居民作流行病学调查和抽血检查。其中男性284人,女性578人,平均年龄55±11岁。流行病学调查前先由当地村干部和乡村医生帮助发放和讲解知情同意书,对同意接受检查的人开始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检,填写基本信息调查表,包括各种肿瘤的家族史。所有被检者均排除急性感染、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影响血清蛋白质表达的疾病。另外收集11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男68例,平均年龄57±10岁;女44例,平均年龄59±10岁)和116例贲门腺癌患者(男70例,平均年龄55±10岁;女46例,平均年龄60±10岁)的病理标本,患者均来自于2000年至2005年间河南林州食管癌医院收治的食管癌和贲门癌病人。2.2技术路线2.2.1对河南林州食管/贲门癌高发区无症状居民作流行病学调查和抽血检查肿瘤相关自身抗体,自身抗体阳性者进一步作内镜检查,粘膜活检和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选择与自身抗体阳性者相匹配人数的自身抗体阴性者同样作上述检查。2.2.2对照分析肿瘤相关自身抗体检测对食管癌早期发现和高危人群预警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2.2.3对河南林州食管癌医院收治的食管癌和贲门癌病理标本提取DNA,作RASSF1A(Ala133 Ser)基因SNP分型。选择与肿瘤病人相匹配的河南林州食管/贲门癌高发区无症状居民血中提取的DNA,作同样的RASSF1A(Ala133 Ser)基因SNP分型。2.2.4对照分析RASSF1A(Ala133 Ser)基因SNP与食管癌和贲门癌易感性的关系。2.3实验方法2.3.1血样采集与保存对863例研究对象每例均取空腹静脉血5ml至离心管中,室温下静置30分钟,而后2000转/分离心20分钟,吸取血清每管100μl分装,液氮保存,普查结束后转至-80℃冰箱内储存备用。2.3.2血清自身抗体检测用美国Scripps研究所自行提取和纯化的C-myc、cyclinB1、IMP1、Koc、p16、p53、p62、Survivin共8种抗原对以上血清标本进行检测。采用本实验室已建立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各包被抗原的稀释终浓度为0.5μg/μl,血样稀释浓度为1:50,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IgG稀释浓度为1:5000。在Elisa板孔中加入用包被稀释液稀释过的抗原100μl/孔,4℃,过夜(24h以上)。加入稀释后的病人血清100μl/孔,每个样品至少做两次检查,37℃孵育。已知阳性的血清为阳性对照,包被缓冲液为阴性对照。加入稀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IgG 100μl/孔,37℃孵育。加入TMB-过氧化氢尿素显色液,100μl/孔,置37℃避光反应,当阳性对照出现明显颜色变化后,每孔加入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并在Elisa Reader读取OD_(450)光密度值。2.3.3血清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判定采用Scripps研究所判定方法,即正常血清OPD读数均数±3标准差,即Cut-off值(截断值),读数在此值以上的为阳性,否则为阴性。2.3.4食管内镜检查和粘膜活检对血清学检测8种自身抗体有至少1种阳性者和大致相匹配例数的阴性者进行内镜检查,并常规在食管中1/3段(距门齿30cm~32cm)和下1/3段(食管、贲门交界线上2cm~3cm)和贲门(齿状线下2cm)各取1~2块活检组织,并在肉眼可见的病变处随机取材,必要时进行食管粘膜碘染色和贲门粘膜美蓝染色,在食管不染区和贲门染区取材,所有活检组织均迅速置95%乙醇内固定。常规脱水后石蜡包埋,连续切片9张,每张切片厚5μm,其中1张作HE染色,核实组织病理学诊断,其余8张作免疫组化检查。2.3.5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根据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将食管上皮分为正常(Normal,NOR),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ase cell hyperplasia,BCH),不典型增生(dysplasia,DYS),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检测食管上皮组织中上述8个相关抗原采用免疫组化法。免疫蛋白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细胞浆或细胞核,为棕黄色或棕褐色,高倍镜下(×40)选取五个视野,无阳性细胞或阳性细胞数<10%为阴性;阳性细胞数=10%为阳性。2.3.6 DNA的提取采用酚—氯仿法从食管和贲门癌组织和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外周血中提取DNA,溶解于TE缓冲液,-80℃保存备用。2.3.7降落式聚合酶链反应PCR体积为25μl,包括:1μl基因组DNA,dNTP(各10mmol/L),10×缓冲液,引物各5pmol,Ex Taq DNA聚合酶1U,以上试剂为TaKaRa公司产品。降落式PCR反应循环参数:94℃预变性5分钟;94℃30s,64℃(-0.3℃/循环)30s,72℃30s,共16个循环;94℃变性30s,56℃褪火40s,72℃延伸40s,2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4℃保存。以上反应在GeneAmp PCR system 9700型(美国PE应用生物系统公司)基因扩增仪上进行。2.3.8基因型分析参考序列(chr3-50342222-50353371),引物设计采用primer3软件。共设计了两对引物进行巢式PCR,外侧引物:p1为ATGATTCTGTCTTTCCCTTATCCA,p2为ACCAAACCTTGATAATAGGTTCCA;内侧引物:p1为AAGGCAGTCAGTTTCCAAAGACT,p2为ATGAAGAGGTTGCTGTTGATCTG。第一轮PCR采用外侧引物,进行扩增反应后,产物稀释100作为第二轮PCR的模板。取PCR产物10μl采用限制性内切酶AluI(NEB公司)酶切,37℃水浴,过夜。酶切产物用3%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凝胶成像分析仪观察分析电泳结果。RASSF1A外显子3编码第133位氨基酸的密码子为GCT(Ala)或TCT(Ser),当该位点为等位基因G时,该段序列是限制性内切酶AluI的酶切位点。巢式PCR终产物为227bp,其中包含该多态位点。当PCR产物被AluI消化后,Ala/Ala基因型为169bp和58bp的两条带,Ala/Ser基因型为227bp、169bp和58bp的叁条带,Ser/Ser基因型则无法切开仍为227bp一条带。2.3.9同源分析利用Clustw程序对大鼠、小鼠、犬、类人猿和猕猴和人类的RASSF1A蛋白序列进行比对,蛋白序列检索自PUBMED,序列号分别为XP_850255(Canis familiaris,犬);XP_001168270(Pan troglodytes,类人猿);NP_001032644(Rattus norvegicus,大鼠);AAK21200(Mus musculus,小鼠);XP_001100583(Macaca mulatta,猕猴);NP_009113(Homo sapiens,人类)。2.4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配对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用精确概率法检验对照组人群各基因型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以判断所选人群是否存在基因型或等位基因的分布偏差,从而确定其对整体人群的代表性。对于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分析,采用“病例—对照”试验设计,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比数比(Odds Ratios,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s,CI)。所有统计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上检验水准均采用a=0.05。3结果3.1肿瘤流行病学情况在接受肿瘤流行病调查的863人中,直系叁代亲属中无肿瘤患者621人,占72%。直系亲属中有肿瘤家族史242人,占28%。有肿瘤家族史中的各种肿瘤患病总人数为384人。食管癌人数共298人,占肿瘤总数的78%,贲门癌35人,占9%。其它各种肿瘤包括乳腺癌、肝癌、肺癌、结肠癌等共51人,占肿瘤总数的13%。临床发现的食管癌227例(91%)为中晚期。3.2肿瘤相关抗原微阵列检测结果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共检测391例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居民血清C-myc、cyclinB1、IMP1、Koc、p16、p53、p62、Survivin共8种肿瘤相关抗原的自身抗体水平。结果8个肿瘤相关抗原的自身抗体血清阳性监测指标中,至少有1项呈阳性反应的共79例。IMP1和p53表达率最高,分别为5.6%和4.9%,其次为C-myc(4.4%),p62表达率最低(2.3%)。然而,当采用多个抗原联合检测时,至少有1项呈阳性表达率为20%(79/391),联合检出率明显高于任何单个抗原检出率(P<0.01)。3.3食管内镜检查结果对131例作食管内镜检查。其中至少一种自身抗体阳性者64例,自身抗体阴性者67例。对比自身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内镜检查结果,统计学处理显示自身抗体阳性组的食管上皮组织正常率明显低于自身抗体阴性组(P<0.01)。随食管癌前病变程度的加重,C-myc、cyclinB1、IMP1、Koc、p16、p53、p62和Survivin至少一种抗体阳性检出病变率呈增加趋势,而且出现多种自身抗体阳性。内镜检查131例中,发现食管正常54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44例,不典型增生30例。检出早期食管癌2例,且均在自身抗体阳性组。自身抗体阴性组内镜未检出食管癌,但是检出1例贲门癌。3.4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对经内镜活检,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食管上皮组织,选择自身抗体阴性组和阳性组NOR,BCH,DYS各10例及SCC 2例,分别用8种抗体作免疫组化检查。测得C-myc、cyclinB1、IMP1、Koc、p16、p53、p62和Survivin蛋白在食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应对抗体在血清中的变化,62例不同类型食管病变人群中血清抗体阳性共40例次,组织中蛋白表达阳性共77例次,组织中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自身抗体阳性率(P<0.01)。血清自身抗体与组织中蛋白表达有显着正相关。3.5 RASSF1A(Ala133 Ser)SNP一般特征食管癌病人组、贲门癌病人组与对照组之间性别、年龄构成相似(P>0.05)。所有标本均成功进行了基因型分型,所有重复分型结果均与原结果相符。经卡方检验,健康对照组RASSF1A(Ala133 Ser)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831)。3.6 RASSF1A(Ala133 Ser)SNP与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关系RASSF1A(Ala133 Ser)SNP的Ala/Ala、Ala/Ser和Ser/Ser基因型频率在食管癌病人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贲门癌病人组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la/Ala基因型比较,,Ala/Ser和Ser/Ser基因型可能增加发病风险(OR=2.06,95%CI=1.09~3.97),分层比较发现,杂合子Ala/Ser即有增加贲门癌发病风险的倾向(OR=1.76,95%CI=0.91~3.41),Ser/Ser基因型可显着增加贲门癌发病风险(OR=9.01,95%CI=0.99~83.31)。4结论4.1联合应用多种肿瘤相关抗原(C-myc、cyclinB1、IMP1、Koc、p16、p53、p62和Survivin)在食管癌高发区部分无症状人群中可检测出相应的自身抗体。4.2自身抗体阳性组食管上皮组织的癌前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自身抗体阴性组(P<0.01)。4.3组织和血清配对的血清中自身抗体阳性表达与抗原在食管上皮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有关联性r=0.479(P<0.01)。4.4据血清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结果作食管内镜检查,可缩小普查人群,提高食管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对食管癌高发区高危人群预警和早期发现食管癌有一定意义。4.5 RASSF1A(Ala133 Ser)SNP的Ala/Ala、Ala/Ser和Ser/Ser基因型频率在食管癌病人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贲门癌病人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杂合子Ala/Ser即有增加贲门癌发病风险的倾向(OR=1.76,95%CI=0.91~3.41),Ser/Ser基因型可显着增加贲门癌易感性(OR=9.01,95%CI=0.99~83.31)。4.6对河南林州3个自然村作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食管癌仍然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7-04-15)
食管贲门肿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技术治疗食管、贲门固有肌层来源的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STER治疗的21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11例,年龄28~72岁。结果应用STER术成功切除20例,手术时间15~145 min,术后住院时间3~7 d,瘤体平均大小1.54 cm×0.8 cm,最小0.6 cm×0.4 cm,最大3 cm×2.5 cm,全部完整切除;另1例出现轻度皮下气肿,且术中发现病灶为囊肿,与家属沟通后终止内镜治疗。术后恢复情况:1例出现隧道内感染及发热,1例出现术后腹痛伴发热2 d,无1例出现术后出血、气胸、胸腔感染及瘘等。封闭隧道口平均使用7.3枚钛夹。术后病理示:平滑肌瘤18例,囊肿2例,平滑肌瘤伴钙化1例。结论通过STER技术治疗食管及贲门固有肌层来源的黏膜下肿瘤,临床疗效安全可靠。与外科手术相比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患者生活质量高,体现了内镜下微创治疗的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食管贲门肿瘤论文参考文献
[1].高昳,刘鹏飞.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及隧道切除术在食管与贲门周围固有肌层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8
[2].朱亚男,刘玲,吴克俭.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食管贲门固有肌层肿瘤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研究.2017
[3].胡小叁.内镜下切除术在食管及贲门固有肌层肿瘤治疗中的应用[D].西南医科大学.2017
[4].王立杰,吴骏,孙林,杨海平,李卫强.可吸收肋骨钉在食管贲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1
[5].王鹏飞,王珏琼.不同术式在食管及贲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0
[6].魏春成.食管、贲门恶性肿瘤l2例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准备[J].临床医药实践.2009
[7].陈静芝,周东贤,谢少凰,李雪丹,林晓如.5种术中胃管置入法在食管贲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09
[8].倪文秀,荣乃林,王晓蓉,孙建珍.食管贲门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J].现代医药卫生.2007
[9].冯笑山,王立东,郭涛,单探幽,李吉林.食管与贲门双源癌蛋白质指纹模型的建立及肿瘤标志的筛选[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
[10].刘保池.肿瘤相关自身抗体和RASSF1ASNP对食管/贲门癌早期发现和高危人群预警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7
标签:食管肿瘤; 固有基层;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内镜黏膜下隧道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