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工作面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煤矿,掘进工作面,环境评价,可变模糊识别
工作面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邢媛媛,王恩元,陈燕文[1](2019)在《基于可变模糊识别理论的煤矿掘进工作面环境评价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煤矿掘进工作面环境评价的可靠性,将可变模糊识别理论运用到工作面环境评价中。选取煤矿掘进工作面常用的监测指标CH4体积分数、CO体积分数、粉尘质量浓度、温度、风速作为环境评价指标,采用二元比较模糊量化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对新景煤矿4个掘进工作面样本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结果表明:采用可变模糊识别方法可以科学、合理确定样本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度、相对隶属函数,能够通过变换模型多重验证样本的评价等级。(本文来源于《矿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9年05期)
李奇,高中宁,张怡,杜宏罡[2](2019)在《深部环境高产高效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强度的扩大,以瓦斯含量高、瓦斯压力高、瓦斯涌出量大为主要特征瓦斯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研究进入深部环境后高产高效工作面的瓦斯涌出规律,通过在试验高产高效工作面布置测点,实测代表性测点的瓦斯特征参数,分析研究回采面内瓦斯特征参数倾向、走向波动规律,以及充分结合工作面内瓦斯涌出的不均衡性等,进而得到深部环境高产高效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为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必备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地质》期刊2019年08期)
周帅[3](2019)在《VR环境下综采工作面全景造型与故障渲染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煤矿开采地域各不相同,地质条件差异大,煤矿本身结构复杂,导致煤矿开采难度大,复杂性高并极易发生地质灾害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本文针对井下综采工作面工作条件恶劣、实时监测画面模糊不清、实地教学培训耗资大且效果不佳的情况,提出了基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的综采工作面全景造型设计与故障渲染方法。利用虚拟现实场景模拟技术,实现全景造型设计,模拟事故故障发生情况,实现人物漫游,设备操作教学等功能,目的在于改善井上实时监控困难,井下维护维修成本高,矿工安全培训效率低下等问题,提高矿井安全管理水平。主要研究工作如下:第一、基于全景造型理论,提出使用利用UG,RHINO,3DSMAX叁种建模思路不同、优势互补的建模软件相互配合建立模型库完成全景造型设计的解决方案。首先使用UG进行综采设备建模并装配建立运动关系、利用RHINO进行模型优化简化为导入虚拟现实平台做准备,再利用3DSMAX进行矿工人物建模并建立人物初级动画,完成场景巷道建模、展现设备运行环境。最后将模型统一格式,导入Unity-3D进行人物骨骼制作、动画进一步调整制作、巷道场景搭建、采掘设备布置、各种设备仿真贴图,完成全景造型设计;第二、基于故障渲染理论,利用C#后台语言编程,完成自动寻路,用户漫游,设备简介,事故触发等功能,并利用Unity-3D自带的粒子系统制作各种系统中需要的元素,如火焰、掉落的煤块、烟雾、水等效果以展现井下事故设备故障,完成井下故障渲染设计;第叁、基于服务设计中的交互理论,在各种准备程序调试完成之后,进行GUI设计优化系统使使用者更具有可操控性,设计完成整个系统的GUI系统路径设计,并制作各功能用户界面,完成导入赋予功能,最终接入实时工作面数据,完成NGUI系统交互设计;第四、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软件开发的测试理论,将所建立的综采工作面全景造型与故障渲染系统进行SQL数据库接入,调试各种功能,解决实际产生中的存在问题,对系统的WEB端和PC端进行硬件接入、优化、发布与测试,调试系统在不同运行环境中产生的操作、浏览等问题,确保系统顺畅运行。最终系统可以完成模拟综采工作面的教学场景第一、第叁人称场景漫游,在3D虚拟监测场景中可以实时生动地渲染出相应的问题效果,包括井下水灾、井下火灾、顶板灾害、设备故障提示等。完成综采工作面全景造型与故障渲染系统的建立。经验证,本系统提升了综采虚拟现实的视觉感受水平,为以后的井上监测,井下维护维修,矿工的培训提供一种清晰的、可视化、并具有预警功能的监测画面。(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赵亮[4](2019)在《基于真叁维环境下综采工作面生产过程动态管理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叁五”煤炭工业规划明确了未来煤炭发展的方向,数字矿山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煤企急需变革,煤矿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是大势所趋。近年来,综采面机械设备在自动化、智能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众多专家提出了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综采工作面的形成要素,传统的综采面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求。所以,必须改善综采面的数字化和可视化程度。本文对比研究了大量叁维建模的优缺点和传统综采面生产管理系统结构,综合应用了叁维建模、gis理论、计算机算法基础、地质统计学、计算模拟技术、叁维可视化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等多领域的理论与技术,本文通过分析综采面生产过程的特点,开发了综采面生产过程动态管理系统。本系统以AutoCAD 2014平台为基础,选用配置于CAD系统自带完整的集成开发环境(IDE)的Visual LISP语言和Microsoft Access 2007数据库进行二次开发。论文进行了以下层次的研究与探讨:(1)本文结合综采面的真实生产情况,构建了综采面真叁维环境,设计了综采面生产过程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为综采面生产管理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建设搭建了平台。为了满足综采面生产过程需要,设计开发了相应模块,完成了综采面生产过程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2)本文通过分析大量叁维建模的特点与方法提出了综采面生产过程模型——基于AutoCAD平台圆弧样条曲线生产过程建模法,将综采工作面生产过程模型化。同时,由生产实测新揭露的数据修正生产过程模型,精确指导综采面生产过程的动态进行。(3)本文依据已经构建的综采面真叁维环境和生产过程模型,利用计算机算法知识构建综采面生产过程模型算法,为综采面实际生产过程的运行提供理论基础。(4)运用Access 2007数据库软件对综采面的数据进行管理,将综采面以一刀煤单元进行划分,有效实现综采面产量和回采率的实时监测,为产能控制提供新的解决途径。(5)基于构建的综采面生产过程演示模型,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工作面生产过程动态演示,提高综采面生产过程的可视化效果,采矿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本模型对综采面生产过程实时指导,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同时,提高了综采面的可视化效果。形成的模型和系统有效促进了综采面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5-01)
周帅,李娟莉,谢嘉成[5](2019)在《VR环境下综采工作面全景造型与故障渲染》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综采工作面全景造型设计与故障渲染监测方法。首先利用UG进行设备建模并建立运动关系,利用3DSMAX进行人物与场景巷道建模展现设备外观与运行环境,然后利用RHINO对各模型进行优化;然后使用UNITY-3D进行人物骨骼制作、场景搭建;使用粒子系统制作展现井下事故设备故障,同时进行GUI(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优化;最终输入实时工作面数据,在监测系统决策出当前问题后,在3D虚拟监测场景中可以实时生动的渲染出相应问题效果,包括井下水灾、井下火灾、顶板灾害、设备故障提示等,完成综采工作面全景造型与故障渲染系统的建立。(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9年04期)
余欣荣[6](2019)在《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扎实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面上铺开》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农业农村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发扬担当精神,落实牵头职责,以更加扎实有力的行动,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件大事、要事、实事、难事办好。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落实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议部署(本文来源于《农民科技培训》期刊2019年03期)
冯克[7](2019)在《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扎实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面上铺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冯克)1月16-17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在湖南湖北指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时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落实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议部署安排,因地制宜推动人居环境整(本文来源于《农民日报》期刊2019-01-18)
孙政,廉自生,谢嘉成,王学文[8](2018)在《VR环境下综采工作面叁机网络协同操作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综采工作面虚拟现实仿真多为单人操作为主,缺少有效的异地远程协同操作手段的情况,以综采工作面叁机为研究对象,在Unity3d平台下通过叁维建模、运动编程、网络化等几个步骤建立了一套VR环境下综采工作面网络协同操作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编程和有限状态机原理建立系统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能够异地联机操作模拟综采工作面协同运作的实验系统。最后测试了该系统的联网、控制和协同运作功能。经测试,系统运行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为之后建立更复杂的演示系统和升级为监测系统提供了技术基础。(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8年06期)
杨增越,王炯,刘帅,苏夏收[9](2018)在《复杂环境近距离煤层超长工作面回采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木瓜煤矿地质条件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对近距离煤层10-103超长工作面在复杂环境下的回采技术方案进行实践研究,以解决超长工作面面临陷落柱、9号煤层遗留煤柱和9号煤层采空区积水影响的技术难题。通过数值模拟对复杂环境下顶板运动规律和围岩应力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得出超长工作面超前应力集中系数为1.58,影响范围是5~14 m,应力峰值位置在工作面前方6 m处,超长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与周期来压步距与实测相符。通过对超长工作面支架载荷的实测知,上部、中部支架载荷在25~35 MPa,占工作面支架比例分别为42.8%与81.7%,顶板初次来压步距为23.6 m,周期来压步距为13 m,工作面来压不明显。(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S1期)
关维娟,何刚,赵志根[10](2018)在《基于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的煤矿工作面作业环境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建立了包括有害气体、热环境、粉尘等6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按照相关规程和标准进行指标分级。然后基于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对某矿15513采煤工作面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煤矿工作面环境质量,且由于包含了二级指标,能够得到更为丰富的评价信息。(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工作面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强度的扩大,以瓦斯含量高、瓦斯压力高、瓦斯涌出量大为主要特征瓦斯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研究进入深部环境后高产高效工作面的瓦斯涌出规律,通过在试验高产高效工作面布置测点,实测代表性测点的瓦斯特征参数,分析研究回采面内瓦斯特征参数倾向、走向波动规律,以及充分结合工作面内瓦斯涌出的不均衡性等,进而得到深部环境高产高效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为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必备的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工作面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邢媛媛,王恩元,陈燕文.基于可变模糊识别理论的煤矿掘进工作面环境评价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9
[2].李奇,高中宁,张怡,杜宏罡.深部环境高产高效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试验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9
[3].周帅.VR环境下综采工作面全景造型与故障渲染系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4].赵亮.基于真叁维环境下综采工作面生产过程动态管理系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5].周帅,李娟莉,谢嘉成.VR环境下综采工作面全景造型与故障渲染[J].煤矿安全.2019
[6].余欣荣.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面上铺开[J].农民科技培训.2019
[7].冯克.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面上铺开[N].农民日报.2019
[8].孙政,廉自生,谢嘉成,王学文.VR环境下综采工作面叁机网络协同操作系统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8
[9].杨增越,王炯,刘帅,苏夏收.复杂环境近距离煤层超长工作面回采实践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8
[10].关维娟,何刚,赵志根.基于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的煤矿工作面作业环境评价[J].煤炭技术.2018